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作文中的詩經5篇
作文中的詩經 第一篇
聽,我們吟詠詩經。在口中吟唱,在心頭感悟。在這一場去往詩經世界的旅途中,一路走走停停,便有了新的理解。漸漸的,發現了現代人迷失的詩意與情懷,一去不復反了。
聽,我們吟詠詩經的聲音。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千古流傳的名句在耳畔回蕩。我仿佛看到一個美麗少女即將出嫁。就像桃花一樣,絢爛多姿。但是一個女子,只有美麗的的外表是不夠的。正如: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之子于歸,宜其家室。之子于歸,宜其家人。一個淑女,還需有高尚的品質,把整個家庭老老小小,安排得井然有序,家庭和睦,其樂融融。還有桃之夭夭,有蕡其實。桃之夭夭,其葉蓁蓁。子孫滿堂,家中人丁興旺。
而如今的現代,我們對美有了不同的認知。現在夸女孩兒是一個美麗的女子,只是看顏值是否好看。而不是像古代那樣的淑女,文靜大方,才華橫溢,溫柔體貼,勤儉持家,散發著一股由內而外的美。這種美是本質的美。是內心的美。在現代,我們已經缺失了這種審美。但我們在詩經中找到了美。
聽,我們吟詠詩經的聲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一位憂郁的少女,臉上擺滿了心事。心中心系著那心愛的君子。她日日夜夜的思念,就為得到那君子的來信。但是一次約會,君子爽約了。少女雖心中百般不平,有些怨恨,但還是不失禮節,不露出不雅的一面。她只是把這份純粹的愛意裝在心里,藏在心底。為了他,整日守在城樓外的站臺,等著他的歸來,獨自徘徊。她不怕遇不見他。她不怕沒有結果。因為她從來也沒有放棄這份真摯的愛情。
而如今的現代。再也沒有這種純粹真摯的愛情了。就算是有,也寥寥無幾,為數不多呀!這種美好的愛情不是甜言蜜語,而是用真心加以行動,用心追求美好的愛情。
聽,我們吟詠詩經的聲音。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位正直端莊的君子,才配得上善良,勤勞,心靈手巧,才華橫溢的淑女。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君子看見美麗的少女在水邊采著荇菜,更加心動。因為女子的勤勞品質,使君子更加竭力的追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就是因為女子的優秀品質與純凈的內心,使君子發奮圖強,力求更優秀,以配得上自己心愛的女子。
而如今的現代,看不到古人追求美好事物的努力。古人將自己變得更優秀,通過改變自己來追求美好。他們的這種堅持在現代好像也缺失了。君子一心一意堅持,始終保留著這份美好的愛戀。
詩經中有太多的美為我們所發現。但往往在現代社會都已經缺失了。幸運的我們現在仍然可以吟誦著幾千年前的詩句,體會著他們的生活,向往著他們的美好,找到了現代人迷失的詩意與情懷!
作文中的詩經 第二篇
這個國慶,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姥姥,一起去位于西安西南灃東新城的詩經里小鎮玩,在路上,我看見路燈上都掛著國旗,洋溢著國慶的氣氛。
一進大門我們先去看了畫展,我看出有一幅畫畫的是雞和白菜,還有一幅畫的是火烈鳥,他們都是抽象的畫,我們小孩能看出的一些畫大人都不一定能看出來哦!然后我們來到了灃河生態濕地,走進觀魚通道,我們坐下來休息,因為到秋天了,只能看見幾叢蘆葦和幾只鴨子在水里。我們又上了觀景臺,我一股作氣跑到了第三層看見了遠處有著連綿起伏的高山,看底下的人都縮小了好幾倍呢!下了觀景臺,我去喂鵝,我把餅干扔到遠處,鵝們就游過去搶餅干,扔的遠了就會被魚吃了哦!那些鵝的肚皮真大呀!吃完了我的一袋子餅干,我突然想起了一首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因為這次來的太匆忙了,好多精彩絕倫的表演都沒看上,下次我還想到詩經里小鎮來游玩。
作文中的詩經 第三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經》
“你好,咱們交個朋友吧!”于蒹葭伸出了小手,開心地對復白露說。
“好呀好呀,那么以后我們就是好朋友啦!”復白露也伸出了肉嘟嘟的小手,天真爛漫地說道。
剛入校時,于蒹葭的成績并不怎么好,特別是詩經那幾段她總是背不過去,但是她的人緣十分廣闊,特別是復白露,天天放學后留下來陪她背政治、歷史、語文等學科。因為有了復白露的幫助,于蒹葭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雖然其他的學科分數都很好,但她還是背不會詩經那幾段,于是她的心情變得越來越糟糕,就像一只迷途的小鹿,在森林里找不到自己的道路。
月上中天,皎潔溫柔,柔和的月光把夜晚烘托出一片平靜與祥和,月亮的光落在樹丫上,落下斑駁的黑影,零星的像是碎條兒掛在樹丫上一般。于蒹葭和復白露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一個黑影冷不丁閃過,“我的包!”于蒹葭大喊著,雙腳卻如灌了鉛一般沉重,而復白露則如箭般飛去,把那個人一拳打倒在地,隨而輕之易舉地將其制服,把包奪了回來,她們又歡快地走著,于蒹葭一臉好奇,問:“你以前學過空手道嗎?”復白露臉色微白,捂著胸口淡淡地說:“我學過一點點自衛的招數,沒想到竟然還能派的上用場。”于蒹葭注意到了她的話里面有一絲虛弱,也就關心了一下,沒有怎么再問問題了。
時光如箭,日月如梭。又過了幾年,她們被不同的學校錄取了,剛開始還有所聯系,但是由于學業越來越繁忙,兩校距離又遠,所以她們后來也就很少再聯系了,直到那一天……
“嘟嘟。”于蒹葭的手機來了一條短信,她一看,“是復白露的!”她有些驚喜地說。她有一絲不祥的預感,終于熬過了放學,她連短信內容也沒有看,就匆忙地趕到了復白露家,卻看到了沉默的黑白色……
“復白露!?”她有些疑惑地大叫道,然后不停地搖著頭安慰自己說:“不是復白露,肯定不是復白露,肯定不是……”復白露的媽媽強忍住了喪女之痛,抽抽噎噎著對于蒹葭說:“是復白露,她在昨天……”復白露的媽媽哽咽著,眼角處微微閃爍著難以察覺的淚花。于蒹葭撲在了復白露的面前,凝視她安詳的面龐,曾經幾年相處的美好時光在眼前一幕幕閃過,緩緩地回頭對復白露的媽媽說:“請讓我為她唱首歌吧。”“……”復白露的媽媽默默地點了點頭。于蒹葭慢慢地站了起來,注視著這個曾經的好朋友,朝著復白露低沉地吟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在于蒹葭的歌聲之中,旁邊的人都泣不成聲,復白露的媽媽也淚流成河。
作文中的詩經 第四篇
她還記得那個明媚的春日,一串串的鳥叫聲聽起來是那么婉轉悅耳,輕盈透明如紗翼般的金色陽光灑在嶄新的大紅喜字上,鄉村里特有的泥土的清新氣味非常好聞,那是一種生命和生活的味道。鄉親們和孩子們的交談聲與嬉戲聲混雜在一起,人人都顯得愉快輕松,而她,這場歡樂喜宴的女主角,感到幸福是在輕輕拉著她的手,未來仿佛在向她微笑了,這種感覺甚至讓她有些不知所措。他察覺到了她這絲小情緒,輕輕地捏了一下她的手,小聲說道:“別怕,有我呢。”她就安心了,朝她的愛人羞澀的一笑。她想,我這一輩子都不會離開他的,永遠。
在她許下這幸福的誓言后,他們的日子過得平靜安好。但這美好的生活卻在某一天被噠噠的馬蹄聲給無情地打斷了。邊境的獫狁叛亂,戍軍力量單薄,皇帝臨時征召邊境以南十二郡成年男子出征,他們所生活的鄉村,就在這十二郡之內。郡守按照籍戶花名冊一戶一戶地查,沒人妄想逃脫這沉重的枷鎖。
她哀哀欲絕,悔恨當初為何不遷往他地。失去了他,她的世界就沒有了天和光。送行那天,她在村口拉著他的手哭得不能自已。隊伍終是出發了,她紅腫著雙眼看著他的背影漸漸消失。微風拂過i,似有什么輕輕掠過她的頭頂,像他溫柔的愛撫。她抬起頭,是一枝鵝黃柔嫩的柳條,頭頂,是一樹隨風起舞的楊柳。她輕輕扯下那枝柳枝,想保留一絲他的感覺。
他走了,她懷著矢志不渝的信念等著他。她天天去采薇菜,那是他在戰場上常吃的,她愿與他同甘苦。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她還在癡癡的等他,可周圍的人卻開始越來越多的關注她。登門勸她改嫁的人越來越多,她只是低頭嚼著口中不知吃了多少次的變硬變色的薇菜沉默不語。她想在漫長的等待中守住他,但周圍艱辛百味的生活卻毫不留情的擊打著她的心。在無望的等待和綿長的流年里,她的心開始被一點一點的瓦解,被腐蝕,最終被擊得千瘡百孔。她是流著淚離開了這個有她最美好回憶和最痛苦回憶的地方的,她怕她真的會絕望,萬劫不復。
現在的她已是四個孩子的母親,生活過得平淡瑣碎乏味。她不敢想起他,那是她心里最痛的地方,一碰就止不住的疼。一個普通的冬夜,她一如既往的哄孩子睡覺、收拾屋子。銀白色的月光透過窗臺鋪滿屋子里的地面,她獨自倚在窗邊,看窗外漫天飛舞的鵝毛般的雪花,忽然記起了那枝楊柳。她找出當年帶過來的箱子,小心翼翼的從箱子底部拿出了那已皺縮變色的柳枝。她輕輕的將柳枝拂過頭頂,想找回一絲最初的幸福。可沒有,一點感覺都沒有。柳枝從她手里滑落,她淚如泉涌,立在寒冷的屋外泣不成聲。
千里之外的一個村莊里,長途跋涉滿身落雪面容滄桑的他,站在早已荒蕪無人居住的院子里,看著窗上早已陳舊褪色的喜字,心如刀割地仰天大哭。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作文中的詩經 第五篇
有一種美清水出芙蓉,那是從心里流淌出來的長歌。水天一色,在蒼蒼蒹葭中,我們看見了忽隱忽現高潔美麗而又可親可愛的“伊人”;山野林地,坎坎伐檀聲里,我們看見一群傴僂的脊背上迸發出的“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懸獾”的悲愴;鼓角齊鳴,獵獵風中,我們聽見了出征將士“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的血誓。尋聲于廟堂神社前的重章疊句,躑躅于深宮飛檐下的回環往復。無論粗獷,還是細膩;無論仰天長嘯,還是淺酌低吟,聽來的都是那樣質樸、真切、靈動、純粹、清透。芬芳得如四月的花海,輝煌得如九月的大地。這,便是詩經。
有一種美永遠挺拔,那是矗立在在民族血脈上的參天大樹。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在悠長的歲月里,我們不知姓氏的先民,“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初涉愛河的青年,被丈夫拋棄的怨婦,盛大宴會的典禮,宮廷宗廟的祭祀,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他們匯集在這里,成就了一幅浩蕩恢宏的歷史畫卷。
歷史的風吹過關中走廊,吹過中原沃野,吹散了人間的浮華,吹散了塵世的喧囂,卻吹不走那遺世獨立的風、雅、頌,賦、比、興。三千多年潮漲潮落,不變的還是那蓬勃著生命活力的豐富深沉,豪放纏綿,端莊典雅,音韻繚繞,單純真實。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死生契闊,與子成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些千古經典,有著穿越時空的魅力,如此真切地屬于一個人,又如此博大地屬于每一個人。
這不勝枚舉難以言傳的美啊。思無邪之美、愛情之美、美人之美、歌唱之美、意境之美、現實之美和浪漫之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類所有關于美的詞匯,在詩經你最動人的容顏前也顯得蒼白。
我們欣賞靚女,就會想起:“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飄飛的蘆葦叢中,水氣氤氳里,女子的身影若隱若現,影影綽綽,美妙無比。
我們贊美俊男,就該是“孔武有力,邦之司直”,高大英武有力的君子,為我們國家保障公平主持正義,誰見了能忘懷?
來吧,讓我們循著先民的天籟之音,穿越歷史的時空,大膽唱出對愛情的追求,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命灼灼其華的贊美。
來吧,讓我們沿著詩三百的詩行,去尋覓,去追蹤,去唱響我們心中永遠的歌。
哦,最美不過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