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18篇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一篇
今天,天氣晴朗,我早早地起了床,因為要和小伙伴一起去掰玉米。阿姨帶著我們坐著公交車,來到一個名叫“旭拱岙村”的地方。
一下車,我們就看到了一大片綠油油的玉米地。玉米稈子又粗又壯,比我還要高。走進玉米地,我看見了許許多多的玉米,有的像昂首挺胸的士兵,有的像一把把綠色的寶劍,還有的像長滿白色胡須的駝背老爺爺。我四處張望,終于發現了一根又大又肥的玉米,連忙跑過去,左手握住玉米稈子,右手用力向下一掰,玉米就穩穩地落到我的手上了。我把它裝進袋子里面,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
一個上午過去了,我們掰了許許多多的玉米。我和小伙伴們數了又數,一、二、三、四、五……數也數不清,我們好開心啊!
接下來就是剝玉米了。我拿起一根玉米,用力扒開它一層層綠色的外衣,一顆顆金黃色的玉米粒露了出來。在拔去它白色的“胡須”時,我突然發現玉米粒里還有一條活的小蟲子。阿姨告訴我說,這里的農民伯伯種玉米的時候,不打農藥,它們是純天然綠色食品。我暗暗地想:我一定要把今天的玉米送給外婆,讓外婆也吃到這么好的綠色食物,讓她每天健健康康的。
快到中午了,在阿姨的帶領下,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玉米地,扛著自己掰的玉米,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二篇
母愛是溫暖的;母愛是無私的;母愛是純潔的。母愛,是人世間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在平凡的生活中,在細微的小事中,無處不在體現著母親對你的愛,有可能就在瞬間的時間中,你就可以感覺到這無私的母愛;這可能是母親的鼓勵,母親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句話。我就從玉米中找到了母親對我的愛,那溫暖的、令人感動的、令人幸福的母愛,根本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記得那天放學,天空下起了雨,別的同學都陸續被家長接走了,我久久不見媽媽來接我,我只好冒著大雨自己回家。
回到了家,我也沒有看見媽媽的蹤影。望著窗外黑壓壓的天空,聽著雨水拍打窗戶的聲音,我擦著濕濕的頭發想:今天下這么大雨,媽媽也沒有去接我,有什么事情比我還重要?我委屈也很難過。
在這個時候,門開了,媽媽回來了。媽媽雖然穿著雨衣,但因為雨下的太大,媽媽還是被淋濕了,雨水順著媽媽的臉頰流下來。我不懂事的嚷著:“媽媽,今天下雨你怎么沒去接我!”媽媽和藹可親的說:“孩子,你最近不是老嚷著要吃玉米嗎?今天上午你外公打來電話說給你準備了新鮮的玉米,讓我去拿。我不知道今天下雨,所以回來晚了,讓你等急了。”這時,我才發現媽媽手上拎著一大袋玉米,就在這一瞬間,我被媽媽的關愛感動了,沒想到就因為自己的幾句話,媽媽就冒著雨去那么遠的地方給我拿。這時一股暖流涌上心頭,好像用千言萬語都無法訴說母親對我那么無私的愛。之前的不高興、不理解一下子煙消云散了,反倒有點兒愧疚。
我連忙接過媽媽手中的玉米,這時我看到媽媽的手上勒出了一道道紅印,我心里暗暗得想:媽媽得拎了多長時間呀!想到這,感動的淚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轉。我對媽媽說:“媽媽,不急,您現在一定很累,先休息一下。”媽媽笑著說:“沒事!媽媽不累,我得趕緊把玉米煮上,時間長了,就不好吃了。”
話音剛落,媽媽就從我手里拿過玉米,連濕衣服都顧不得換,就迅速走到廚房,利索的剝起玉米來。媽媽剝得很認真,仿佛在完成一項重大的使命。
不一會兒,滿屋子都彌漫著玉米的清香了。“吃吧!媽給你挑了個大的!”說著,媽媽把一個又大又香的玉米遞給了我。吃著香甜的玉米,一種無法言狀的感覺直沁心脾,讓我感受到一陣陣溫暖。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三篇
一個陽光燦爛的中午,我們一家子來到了塘后老家掰玉米。
到了那里,一種不一樣的氣氛呈現在眼前,讓我感覺到了城市和鄉村的差別,這里靜得出奇,偶爾聽到幾聲雞鳴、幾聲狗叫,還有幾位老人不太高的談笑聲。
在陽光下,我們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來到了玉米地里。玉米差不多有一個人那么高,一片片修長的葉子勾肩搭背,頂上的花絮長長的、細細的,半紫半灰的花絮像薄公英一樣,只要你一碰,就會散開來,粘著你,搞得滿身都是。玉米梗一節節的,每一節都有著幾片葉子,在這些葉子旁長著竹筍一樣的大玉米棒子,有的一節只結一個,有的卻結了兩三個,結得多的玉米棒子就小多了。有的看上去還沒成熟,須都還是白白嫩嫩的;也有不少已是顆粒飽滿,正等著我們把它們收回家呢。
我瞪大眼睛,選了幾個胖胖的玉米棒子,興奮地伸手去掰。雖說我還是第一次掰玉米,但一使勁,只聽“咔嚓”一聲,玉米棒子就被我整個兒掰下來了,看來也不難呀!掰了幾個之后,我就熟練多了,也用不著使勁掰就能輕松搞定了。
我穿梭在玉米地里,摘了好些玉米棒子,當我從玉米地里鉆出來時,頭上粘滿了花絮,手上滿是泥巴……爸爸媽媽見了,哈哈大笑起來。
我的小臉蛋上洋溢著無比的滿足,拿著滿滿的一籃玉米棒子,興高采烈地唱著歌兒,滿載而歸。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四篇
早上五點,我被媽媽叮當亂響收拾東西的聲音吵醒。我記得我昨天答應過我媽媽幫她在田里掰玉米,但我不能遵守諾言。最重要的是,我不忍心讓媽媽一個人在田里干活,只好忍痛下床,穿上衣服,隨便抓了幾口飯,和媽媽一起去了田里。
早上五點,我們來到戴月的田野。我想我們一定是第一個在這個領域工作的人。沒想到周圍田里已經有人下手了。我和媽媽不肯落后,我就雙手合十,主動學習,跟上媽媽。可能是因為我個子小,在野外穿梭比較方便吧。一個小時后,我能夠和媽媽保持同步。我媽大吃一驚,問:“你從來沒有斷過玉米,但是你可以追上我媽。太神奇了。我自豪地說:“那是因為你女兒從來不問對手是誰,有多厲害,只知道什么事都要盡心盡力。”母親贊許地點點頭。
晚上,爸爸回來給我帶了我最喜歡的烤雞。可能我媽跟我爸說了什么,要不是我爸不小心,我也不會這么做。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五篇
“我們小時候呀,經常吃烤玉米和窩窩頭呢!”小姨說。
“烤玉米?現在有賣的,不過當時可沒有現在這機器……不會是放火燒玉米吧?還是問問比較好一些。”我心里暗暗嘀咕。
“小姨!你怎么烤啊?”
“就是點上火,然后用一個棍兒插在玉米中間,把玉米放在火上烤啊!”小姨不以為然地說。
“果然如此,我也想去烤,姥爺剛冊了兩個玉米。”
“哎呀!小姨,你讓我和弟弟去烤玉米吧!”我苦苦哀求道,“我還沒有野炊過呢!”
“好吧!不過,最后一定要把火撲滅……”
沒等小姨說完,我就和弟弟一溜煙跑到了屋外。
我用小棍子往玉米的中央插進去,一插,太硬了,插不進去,我再插,因為用力過猛,插到玉米外邊去了。沒辦法,好不容易插上一個不能再拔下來吧。我拿著棍子,把玉米抬起來看,這一根棒上有很多黃黃的玉米粒,在陽光的照耀下,那些玉米粒好似一顆顆黃寶石鑲嵌在這根粗棒上。
我挨個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可算是插完了,我把插完的玉米放在平鋪的干凈的塑料上。然后我把紙都放在一起,點火,火柴擦著了,又滅了。有了!我把紙都弄成小房子的立體形狀,在里面擦火柴擋風。我一擦,果然著了,我立刻把玉米拿下來烤,我手里拿著棍棒玉米在火里烤。
“不好!姐姐,沒有紙了!”弟弟著急地說。
“我去拿!”
我立即跑回屋子,拿了一些紙,沒有火苗,我還以為火滅了,我剛要點火,火就燒上來了。
我又拿起玉米,往火里放,玉米發出“吱啦,吱啦”的聲音,我翻一下,發現這邊的玉米上面發黑,里面是橘黃色的,嘿!這一邊熟了,就差另一面了。
“哎呀!我這么舉著,手好酸呀!沒事兒!不就這一面了嗎?你弟弟還沒有說手酸,你倒先打退堂鼓了,對!堅持!”
啊!過了一會兒,整個玉米都熟了。我把玉米離開火苗,輕輕一聞,玉米的清香加上淡淡的焦味。有的玉米粒黃,有的黑,一個個小精靈都等不住了:“快吃我們啊……”
我已經忍不住饞了,快吃!
“啊,好香!好吃!”
我和弟弟用烏黑的手抓著玉米大吃起來。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六篇
今年五一勞動節,我和媽媽一起回了老家。媽媽說:“耀啊,月餅節我們會吃月餅,那勞動節我們應該要做什么呢?”“勞動節當然是勞動!”媽媽話音剛落,我便搶答著。“那今天咱們就來干一件勞動的事情。xxx“好,那我來打掃房間?”媽媽搖搖頭:“不急,勞動場地在外面。”
我跟著媽媽,拿著小鋤頭和玉米來到我們家的田地里,原來媽媽說的場地就是這里啊。那媽媽讓我做的事情就是種玉米咯!我恍然大悟,雖然我吃過數不清的玉米了,但自己動手種還是第一次呢!新鮮有趣!
只見媽媽拿鋤頭先在土里挖一個坑,然后撒點白色顆粒狀的肥料,第一個坑就這樣完成了。“耀啊,你看到我剛剛的做法了嗎?”我點點頭。“那好,接下來,我負責挖坑,你負責撒肥料!記得要適量啊!”“好!放心吧!”我自信滿滿地說道。接著媽媽教我如何灑適量肥料,觀察著媽媽肥料用量和播撒手法,我開始迫不及待要一展身手!我催促:“媽媽,我看明白了,我們快開始吧!”我沉浸在播撒肥料的快樂中,不知不覺就到午飯時間。種玉米這項大工程完成一半了!看到肥料安安穩穩躺在一個個大小均勻的土坑里,媽媽向我投來滿意的微笑!
午飯過后,我和媽媽把所有的玉米苗取好,小心謹慎送到地里來。聽媽媽說下午是種玉米最重要的環節:放玉米苗!老規定,媽媽先示范給我看一遍正確放玉米苗:先拿一個玉米苗,要拿玉米苗根部的土胚,不可提拉小苗嫩葉;然后輕輕地放在灑過肥料的土坑里放正,慢慢把土坑旁邊的稀土覆蓋住,直到玉米苗像是在這塊田地土生土長那般和諧自然就完成了。我掌握要領后,媽媽給我分了一小塊領地,她說這塊地我負責,收獲玉米都是我的。得到指令后,玉米苗不再是普通的秧苗了,而是與我有著聯系的生命體,我希望它們能夠茁壯成長。因此,我帶著莊重而神圣的心情種下一個個玉米苗。
最后一步,澆水。我和媽媽各自給領地里的玉米苗澆澆水,媽媽告訴我:“七月就可以吃到我們親手種的玉米啦。”我聽了很高興,開始計算日子,希望七月快點來到!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七篇
春天來了,又該播種了,這下可把久病在床的熊媽媽愁壞了,因為家里剩下的糧食可能不夠過冬了。忽然她想到該讓小熊皮皮去干活了。于是叫皮皮去種玉米,皮皮滿口答應。
皮皮哼著小調上路了,不一會兒他來到田邊,可才種了半條溝就覺得太累了,找了個陰涼的地方就坐下來休息了。忽然他聽到有人叫他,連忙興奮地站起來,原來是小猴泡泡,他的家就在附近。
兩個小伙伴很快就玩到了一起,一直玩到天黑還不夠,約好明天再一起玩。快到家了,皮皮才發現自己兩手空空的,把鏟子忘在田野里了,這怎么向媽媽交待呀?對了,就說是……到了家,媽媽問他鏟子為何沒帶回來。皮皮振振有辭地說道:“半路上我遇到了小貓在河邊抓魚,因為夠不著,我拿鏟子去幫忙,結果不小心鏟子掉進河里了。”媽媽說:“你懂得幫助人是好事,我不怪你,你明天接著去種吧。”可皮皮聽了,心里卻七上八下,不是滋味。但到了第二天,皮皮好像把種玉米的事忘記在九霄云外了,一連好幾天只顧和泡泡玩耍。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就到了金色的秋季。媽媽提醒皮皮可以去收玉米了。皮皮聽了,心里像拉滿的弓弦那樣緊張。因為他自己知道,他當時非但沒有完成種玉米的任務,而且連已經種的那些也沒有去照顧。但他還是報著僥幸的心理來到田邊,想看看有沒有幸存的玉米。可還沒等他來到田邊,遠遠地望去田里只有光禿禿的一片。這下可把他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他哭著找到泡泡,想讓泡泡幫他出出主意。
可泡泡卻說:“你還是把事情的真相告訴你媽媽吧,趁現在糧食還夠用。”皮皮只好低著頭一步步往家走。到了家,他漲紅了臉,來到媽媽的病床前將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媽媽。媽媽聽了,嘆了口氣說:“你已經不是小孩了,不能再這么貪玩了,不過你知道錯了就好,可我們家的糧食快不夠用了呀。”皮皮聽了媽媽的話后好像一下子長大了,他來到鄰居牛伯伯家,向牛伯伯說明了事情的經過,問牛伯伯能否借一些糧食給他們,明年自己一定會努力播種還回糧食的。牛伯伯聽了笑呵呵地答應了。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八篇
奶奶住在一個小鄉村,那里有廣闊的土地,一眼望不到邊的莊稼。我喜歡在田間嬉戲,喜歡鄉間的一草一木,更喜歡那里勤勞的農村人帶給我無限樂趣,也教會了我很多我不會干的農活。
今年國慶節,我們去奶奶家,正趕上收玉米。奶奶對我說:“想不想去收玉米呀?”“想!”我高興地說。我們一蹦一跳的來到玉米地。呀!玉米一棵棵精神抖擻地站在玉米地里,像一個個勇士。奶奶遞給我一個竹籃,叮囑到:“挨個弄,別掉了。”奶奶話音剛落,我已經沖進了玉米地。我環顧一圈,選中一顆最大的玉米,足有一尺長。我飛快走到它跟前,用力去拉它,可是它怎么也不下來,我急得滿頭大汗,使盡渾身的力氣,揪著玉米往后退,玉米好像在和我做對,我一不小心,被另一棵玉米絆倒,抱著整棵玉米仰面朝天摔在地里。奶奶看我這副模樣,哈哈大笑的對我說:“不要使蠻力,用對方法就會事半功倍啊!”我看了看奶奶,只見她麻利的在玉米皮的頭上用釘子劃開一個口子,向兩邊一拉,玉米皮“哧溜”就下來了。一會兒奶奶就掰了好幾個玉米,我學著奶奶的樣子,不一會兒,就掰了一籃子。是啊,做什么事都有合適的方法。于是我學著奶奶的樣子,輕而易舉的掰下了一個。我掰了一籃又一籃,越掰越起勁,不知不覺黃昏已經來臨,我們帶著豐收的喜悅向家走去,金色的陽光灑滿豐收的大地。
俗話說:一分辛勞一分收獲。果真如此,勞動是辛苦的,收獲卻是甜蜜的,這使我不由地想到了學習。我想:我們要想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要想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就要不怕困難,努力學習。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九篇
印象里,關于玉米地的回憶總是快樂的。
初夏,剛剛收過冬麥的田地里,齊整的排排麥茬為播種玉米留下了天然的種道。于是,在一個剛下過夜雨的早晨,空氣里彌漫著濕潤的氣息,當大地尚未完全蘇醒之際,我們一家便向著目的地出發了。一輛老式自行車,爸爸騎著,我坐在他前面的大梁上,媽媽坐在后座上,懷里抱著弟弟。而弟弟的懷里抱著的一定是用毛巾包起來的昨晚剩下的兩個又干又涼的饅頭——這也是弟弟和我干活時的動力。一輛在泥土路上喘著粗氣的自行車,載著一家人的哈欠聲到達了目的地——被全家人寄予厚望的玉米地。
我和弟弟邊揉著惺忪的睡眼,邊用兩個小盆舀滿浸著農藥的玉米,一個跟著爸爸,一個隨著媽媽。他們挖坑,我們丟種,不一會兒,手上就沾滿了橙紅的刺鼻的農藥。抬頭望去,遠處的田地里,除了幾棵稀稀拉拉的樹木外,只有大人不斷揚起又落下的鏟子以及年幼的孩子緊隨其后,并不斷丟種子的情形。耳中聽到的是鏟子落下大地沉悶的響聲,玉米落入土地歡快的聲響,偶爾還有一兩句父母的訓斥。最希望聽到的,是在脖酸腰疼肚子叫時,爸爸對媽媽說:“歇會兒吧,孩子餓了。”這時,我和弟弟飛快地跑到停在地頭的自行車旁邊,踮起腳等著,望著,然后小心翼翼地接過用毛巾包著的饅頭,狼吞虎咽地吃下去。那一刻,爸爸通常會蹲在我們旁邊抽支劣質煙,偶爾扭過頭來看我們一下。媽媽呢,會趁機整理一下我和弟弟撒種子的盆子,再次把它們裝滿。當太陽公公露出笑臉時,自行車載著唱著歌兒的我們輕松無比地駛回家去。
難忘在烈日下,我們跟著爸媽到玉米地里鋤玉米苗,隨父母到半人高的玉米地打殺蟲藥。難忘盛夏時節,在高近兩米的玉米叢中來回奔跑,充當背玉米葉出來喂牲畜的搬運工。更難忘在密不透風的玉米地里掰玉米。
永遠記得夏日太陽的灼燒,玉米葉劃破的傷口浸在汗水里的疼痛,但也永遠不會忘記,媽媽臉上贊許的微笑,家中院子里掛滿玉米棒的壯觀和一家人在繁星下剝玉米時的歡聲笑語。
童年不復,遠離故鄉,父母沒有了以前的高大,家鄉的變化日新月異,童年時的場景已不會再出現。而那片玉米地,卻留在我永遠的記憶中……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十篇
“干農活”說起來簡單,可是對于生長在城市里的人或者沒有干過農活的小朋友來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秋天正是豐收的季節,是農民伯伯最開心的日子,因為到了“秋收萬顆子”的時候。今天我要和爺爺奶奶一起去掰玉米。從遠處看,一排排玉米像千軍萬馬整齊地站著,他們昂首挺胸一個個長得膘肥體壯,等待著農民伯伯來摘。近看,有的玉米挺著大肚,有的玉米在向我們點頭,還有的玉米露著幾顆金牙在向我們笑呢。
我們開始干活了,爺爺拿著鐮刀割玉米,奶奶在掰玉米,雖然他們累得滿頭大汗,但是越干越有勁,我也迫不及待的想去干農活。奶奶說先從掰玉米開始學起,我拿著玉米棒,試著擰了幾下,也沒從玉米桿上擰下來,再擰了幾下也沒擰下來。眼看著爺爺奶奶旁邊一堆堆的玉米,我非常著急,奶奶看見了,就招呼我過來,告訴我掰玉米的秘訣,一要緊:左手要緊抓住玉米棒的底部;二要快:右手用力要突然,動作要迅速。我聽后,就連忙學著掰了起來。很快我也掰了十幾顆晶瑩的玉米。
可是掰玉米可真不是一見容易的事,把我累的滿頭大汗,掰著掰著,我覺的胳膊上像刀割過一般疼,被汗水一浸,更是火燒火燎,奶奶說這是玉米葉劃的。這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的真正含義。
我想告訴我的同齡人或生活在城市里的小朋友,你們一定要珍惜如此來之不易的糧食。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十一篇
秋天來了,這是農民最高興的季節,因為他們收獲了,收獲著他們的勞動果實。
星期天,我跟著爸爸去奶奶家,幫奶奶收玉米。一路上十分高興,我一邊哼著小曲,一邊想象著收玉米的景象。一想到滿地里到處是大大的金黃色的玉米,我的心早已飛到了玉米地。
可是一到玉米地,我卻好想回家——太陽照在臉上熱辣辣的,玉米秸扎的人很不舒服,到處是飛來飛去的蒼蠅、飛蛾,還有那嚇人的蜘蛛、毛毛蟲,好可怕呀!
大伯說:“你掰最外面的,外面的不扎人。”我只好學著大人的樣子撕開包著玉米穗的皮,把玉米穗掰下來。
啊,突然從玉米穗里鉆出個嚇人的小青蟲子,爬到我的手上。我越來越感到緊張,越來越感到害怕,每掰一個,我的手都在發抖,心就要跳出來了。一連掰了十幾個,我再也不敢掰了,爺爺讓我回到了地頭。
路邊的野花可真漂亮啊,紅的、黃的、紫的、白的……
爺爺爸爸他們已經掰了好遠。我雖然不害怕了,但仍舊不敢走進地里。
我想:農民掰玉米真辛苦啊,我要是能發明個掰玉米的機械,該有多好呀!
結尾:非常感謝大家閱讀《關于玉米的作文400字四年級優選5篇》,更多精彩內容等著大家,歡迎持續關注作文錄「」,一起成長!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十二篇
夏日的傍晚非常炎熱,我卻非常得興奮,因為我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奶奶家,幫奶奶“掰玉米”。
回到奶奶家,我便立刻背上背簍,哼著歌兒像小青蛙一樣活蹦亂跳地跟著奶奶一起去山上掰玉米。
來到山上,我被滿山又高又壯的玉米桿兒吸引住了,一根根的玉米桿兒活像孫悟空的“金箍棒”似的屹立在山坡。但奇怪的是,這些“金箍棒”上卻有很多很多的“刺”。媽媽告訴我那些“刺”其實是玉米葉子。這時,我看見奶奶已經飛快地掰起了玉米,可是我還不知道玉米到底該怎樣掰呢!媽媽一邊示范一邊說:將玉米葉子從中間分開,用手捏著玉米葉子使勁向外一拉,然后掰掉玉米葉子,玉米就出來了。我按照媽媽說的去做,不一會兒,就掰了很多玉米,一個個玉米真像一個個的玲瓏塔,散發著金燦燦的光芒。
我將掰好的玉米放進背簍里,背簍里的玉米越來越多,山上的玉米卻越來越少,終于我們將這個山坡上的玉米全部給掰完了。我背了背背簍,哇,背好沉啊,壓得我直不起腰、喘不過氣了。媽媽將玉米分給了爸爸一些,我再試了試,終于將背簍背了起來,我背上背簍,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向山下走去。
到了山下,我才發現,天已經黑了,我的衣服被汗水淋濕了,身上也被蚊子咬了好多包,但看著這些辛勤勞動的果實,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樣甜!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十三篇
軍訓的第六天,教官讓我們到農場去體驗一下農場生活,我聽了感覺很新鮮,在家可是從沒干過這活。
在徒步行走了一個小時之后到達了目地地,我們站在一片玉米地前,教官指著玉米地說:“今天上午的任務是把這一片玉米地拿下。”我大吃一驚,心想:“這怎么可能呢?”現在終于知道了今天的農場生活就是掰玉米,教官給我們簡單的說明了玉米怎樣掰,然后讓所有人自由組隊,開始比賽看哪個隊先干完。一聲令下“開始”,所有的隊友都向玉米地沖去。開始的時候,我只能掰一兩個就要拿到指定堆放點去,我想這樣可不行,一次太掰的少了,來回很浪費時間。就去向教官借了一個籃子,這回可快多啦!就這樣我不知道掰了多少籃的玉米,來回了多少趟。我們像辛勤的小蜜蜂一樣在玉米地里來回的忙碌著。
陽光十分的火辣,地里的玉米咧開嘴正向我們微笑、知了叫呀呀的多熱鬧、天空好藍,半天的勞動真辛苦,在我們汗流浹背中玉米掰完了。在教官的指揮下,抬的抬、背的背,將玉米運到了曬谷場。最后教官對我們說:“其實比賽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堅持到最后,今天你們表現很不錯。”
這一次的農場生活讓我感到了農民種田的辛苦,也讓我知道了為什么要讓人們節約糧食,因為糧食都得來的非常不容易。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十四篇
大家都知道,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這不,我們一家人一起回老家去掰玉米,在這期間,我還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呢!
在路上的時候我就非常興奮,到了老家后,當我看見爸爸媽媽要去掰玉米的時候,我就躍躍欲試,可天公不作美,今天的天氣特別的冷。他們因為怕我著涼,所以不讓我去掰,雖然我知道他們也是為了我好,但是我真的非常想去呀!爸爸媽媽也經不住我的苦苦哀求,同意我去掰玉米了。但要求我是讓我穿上棉襖,即使我表現出一副不情愿的樣子,但最終還是穿上了。
到了田地里,撲面而來是一種說不出來的香味。我沉浸在香味之中,整個人都飄飄然了。突然,媽媽說:“傻丫頭你在那傻愣著干啥?快來幫忙掰玉米呀!”我聽了之后,回過神來,才想起自己是來掰玉米的。
因為玉米桿太高了,所以我夠不著。我望著玉米桿,想出了一個辦法:“把葉子往下一拽,然后一跳,把玉米掰下來,我試了一下,可是不但玉米沒掰下來,反倒葉子上的碎屑灑了我一頭。我絞盡了腦汁,終于又想出一個新辦法:使出吃奶的力氣把玉米桿掰斷,然后再把玉米拿下來就行啦!我堅信,這次保證能成功!果不其然,我這次果然成功了!
爸爸媽媽看到我掰了許多玉米,就夸獎我勤勞能干,聽到這些我心里美滋滋的,非常開心。
經過這次勞動,我發現,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要多動腦筋,才能發現方法。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十五篇
今天,老師讓我們比誰啃玉米啃得最快,第一名的獎勵是兩張積分卡,第二名的獎勵是一張積分卡,第三名和第四名的獎勵是給自己的隊伍各加一分。
老師拿出了兩個被“裝扮”的花枝招展的玉米,分別是“玉米帥哥”和“玉米美女”,還讓我當成“小記者”現場采訪。老師把我們分成了四個隊,每個隊里有五個人,接下來我們要進行啃玉米大比拼了。啃玉米大賽分成了兩輪,第一輪是怪味啃玉米,我一開始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直到游戲開始才恍然大悟,第二輪是原味玉米大比拼。
第一輪怪味啃玉米開始了,我發現每個小組都派出的是一名女生,老師讓我們挑選口味,她們也不知道自己選中的的是什么口味,老師一說開始,其他三個女生就狼吞虎咽吃起來了,唯有苗藝是細嚼慢咽地吃,她隊里面的人都很著急。不一會兒,第一名快速啃完了,自豪的舉起勝利果實——一根光禿禿的玉米棒軸子。隨后第二名也產生,因為第三名和第四名的獎勵一樣,所以剩下的兩個女生也不用再比了。最后老師揭曉了她們吃的味道,分別是豆腐乳味、番茄醬味、白醋味和檸檬味。同學們頓時豁然開朗。
第二輪原味啃玉米大作戰開始了。老師說要讓我們上去四個男生,我自告奮勇快速走向講臺,心想:這次我一定勢在必得,老師給我們每人一個又大又長的玉米,只有玉米香甜的味道,看來這次可以不必擔心了。老師給我們兩分鐘時間吃完玉米,上面一點兒玉米粒都不能留。老師說:“三、二、一開始!”我們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了,玉米在我手中迅速翻轉起來,我嘴里塞滿了玉米,鼓著腮幫,邊咽邊用余光瞟了一眼身邊的對手,不由自主地又加快了速度,很快第一名出來了,第二、三、四名緊跟其后,由于后三位同學的時間用的差不多,老師沒聽出來誰先說的,所以老師就比比看誰吃的最干凈,老師發現剛才的第一名啃的最不干凈,所以被調到了最后一名,真是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呀,而我也成為了第二名,得到了一張積分卡,心里開心極啦!
這次啃玉米大作戰可真有趣,讓我嘗試了一次玉米在手中翻轉的快樂!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十六篇
昨天上午臨放學時,黎老師說下午第三節課班里要舉行掰玉米粒比賽。聽到有比賽,同學們高興得跳起來。
剛回到家我就問媽媽什么樣的玉米好掰,怎樣才能掰得快。媽媽說:“那種老的、粗的玉米好掰。要想掰得快,開頭是關鍵。最好是先掰一兩行開好路,再用拇指一行一行地往掰過的那邊使勁掰。”媽媽的話給了我信心,我跑到農貿市場買了十多個玉米,拿回家里反復練習,最后留下四個最老最粗的拿到學校參加比賽。
好不容易才盼到第三節課上課鈴響,同學們急不可待地把自己的玉米拿出來放到桌面上。呵呵,有黃的,有白的,還有花的。我也把自己的玉米拿出來放到桌子上,焦急地等待著比賽的開始。
老師簡單地說了一下比賽要求后,比賽就正式開始了。同學們馬上就進入了比賽狀態:有的沉著冷靜,全神貫注地掰著;有的東張西望,大概是想先看看別人是怎么掰的,也好學以致用;也有的拿著玉米不知所措,不知從哪里下手才好。教室里安靜極了,只聽到掰玉米的“刷刷”聲。
我一邊拼命地掰著,一邊用眼角偷瞟其他同學怎么掰。看到很多同學桌面上的玉米粒越堆越高,我急了。可越想掰得快,手卻好像越不聽使喚:完了,冠軍是別人的了。可我轉念一想,不,不,我不能就這樣放棄!我要堅持到最后!我不再去看別人是怎么掰的,只顧低頭掰自己的。
兩分鐘的比賽時間一下子就到了,同桌的同學按老師的要求相互小心地清點著數目。幾分鐘后,成績排行榜就閃亮登場,教室里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我一共掰了112顆,排在了全班的第九名。陽宇浩同學以396顆領先第二名近百顆的成績,摘取了第一名的桂冠。
老師讓陽宇浩同學上臺介紹一下經驗,教室里又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聽了她的介紹,我才知道,其實她的方法與我的一樣,只不過她家是開快餐店的,平時經常在家掰玉米粒,所以掰得快。
看來,光知道方法,沒有持之以恒的刻苦訓練,也是不能取得好成績的。我們干別的事,不也是這個道理嗎?
這次掰玉米粒比賽,不僅鍛煉了我們動手、動腦的能力,還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競技的快樂,真是有趣極了。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十七篇
金秋時節,是個收獲的季節,也是農民伯伯收獲喜悅的季節。
今天,我們回到了老家,來看望老爺爺和老奶奶,同時也是要來幫老爺爺和老奶奶來收玉米的,老奶奶辛苦種的玉米要收獲了。
首先,我們分好了工,媽媽和奶奶負責去田地里掰玉米,老奶奶負責用三輪車把玉米帶回來,我和哥哥負責剝玉米皮。
看著那一顆顆果實飽滿的玉米鋪在地上,我太興奮了,也更有干勁了,我和哥哥在烈日炎炎的太陽下,想馬上完成我們的“任務”。
我拿起一顆玉米仔細端詳了一下,玉米就像一個大粽子一樣,把自己的果實包的嚴嚴實實的!它的最上面是玉米須,玉米須像老山羊的胡子一樣柔軟。它的外皮比較堅硬,需要使勁扯才能打開,里面的皮就比較柔軟了,也比較容易扯掉。終于露出了里面的玉米粒。金黃色的玉米粒,像一排排站的整齊隊伍的士兵一樣。最下面是堅硬的硬把,他需要更大的力氣才能把它掰斷。差不多有半個小時左右吧,我們就剝完一半了,實在是太熱了,老奶奶心疼我倆就不讓我們再繼續剝了。
看著地上被我們剝完的金燦燦的玉米,感覺好自豪啊!老爺爺的臉上笑開了花,嘴里說著:“今年的玉米比去年的收成更好了”!吃過飯之后,老奶奶說帶我們去超市買零食,算是對我們的獎勵。
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就像我們的學習一樣,如果現在不努力,以后也很難得到我們想要的美好未來!
去奶奶玉米地里的四年級作文 第十八篇
去年十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山東老家探親旅游。
在路上,我透過車窗往外看,大片大片的高粱,在風中展現著他們的舞姿;向日葵沖著太陽,咧開大嘴哈哈地笑;飽脹得裂開的棉花,仿佛是那天上的朵朵白云……,農民伯伯們歡聲笑語,鳥兒們不停地啼叫,滿是一片豐收的景象。
“咦,那是什么啊?”看著一片一人高的農作物,我問道。“那是玉米。”爸爸回答。玉米長得高高的,大大的葉子,長長的須子,有的須子是青色的,像位青年,有的須子是褐色的,像位老者,他們一排排筆直地站著,像我們致敬。雖然我吃過玉米,但是卻不知道它們是怎么長成的。此時大姑恰巧出來迎接我們,爸爸提議:“反正咱們來了也是閑著,不如幫幫忙,摘玉米。”于是,我們就開始一起勞動起來。
“先抓住玉米的莖,然后再掰斷玉米”,我照著爸爸說的按部就班起來。完全成熟的玉米十分好摘,一掰就斷,而不成熟的玉米卻怎么也掰不開。我拿起一個筐,向我瞄準的第一個“目標”——一個長得十分飽滿的大玉米走去,我按照爸爸說的去做,十分輕松地掰下了第一個玉米,心里美滋滋的。心想:“原來掰玉米也沒那么難啊!”于是,我走向第二個“目標”。我一手抓住它的莖,一手拿好玉米,用力一掰,“咦,怎么沒有下來。”我繼續用力,可玉米還是紋絲不動,好像在嘲笑我。我找來爸爸,想讓他幫幫我,可爸爸說:“這個玉米還沒有熟,青色的玉米是未熟的,黃色帶黑點才是熟透的。”聽完爸爸的話,我開始向一個個熟透的“目標”繼續前進。
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眼間以及已經過去了一個小時,我們累得滿頭大汗,看著滿滿的幾筐玉米擺放在門前,非常有成就感,我們準備給奶奶送去。這時我發現胳膊上起了許多密密麻麻的小紅疙瘩,有些癢,原來是因為我的皮膚太嫩,而玉米的葉子上布滿了小刺,彼此摩擦后生成的。
通過這次采摘,不僅開闊了我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更加使我懂得珍惜農民伯伯的辛勤勞動,同時也激發了我更加努力學習的信心,學好科學知識,制造出方便采摘農作物的機器,減輕農民伯伯的負擔,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