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作文游莫高窟(精選23篇)
作文游莫高窟 第一篇
我們去了歷史悠久的敦煌莫高窟。我們坐著觀光車,穿過一片戈壁,這里雖然一望無際,但是卻寸草不生。途中,我看到了路邊山谷上一個一個的小巖洞,還有木板門,這就是莫高窟。我們先來到了一個大展館,這里有,莫高窟出土的一些瓦片和磚塊,上面都雕刻著佛像、飛天、花紋;這里有,銅質的各種各樣的佛像;還有,著名畫家張大千臨摹的莫高窟壁畫。這里最吸引我的是仿造的石窟。這些石窟里有五彩繽紛的壁畫和金碧輝煌的佛像,非常神圣!
隨后,我們繼續往里走,參觀了正真的石窟。石窟里的壁畫,都是用天然的彩色礦石,研磨成粉,制成顏料畫成的。雖然,經過了上千年的歷史,直到今天還顏色鮮艷、栩栩如生!
我最喜歡“九層樓”,它高45米,里面有一座高30米高的彌勒佛,還穿著皇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內佛像。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時代建造的,距今有一千多年了。導游說,現在看到的這座佛像,只有它的“大腳丫”是唐朝建造的,其他部分都是后期修補的。
石窟里是不能照相,因為照相機的閃光燈會對壁畫的顏色造成損害,我們只能把那些精美的杰作刻在腦里,留在心里!
作文游莫高窟 第二篇
對莫高窟大家應該是久聞大名了,可對莫高窟的來歷不知大家有何了解?原來莫高窟是由公元366年樂尊和尚來到鳴沙山與三危山之間,忽然看到太陽金光四射,照射在石壁上,好像有上千樽佛同時出現。
樂尊和尚便開始在石壁上建造洞窟,在里面修行。后來開洞窟的人逐漸增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形成了現在的莫高窟。
在參觀莫高窟的過程中,聽著導游阿姨的介紹,我感觸很多。看到的壁畫很多被風化,有很多被曾經的外國冒險家買走。其中斯坦因就在1907年時,從王道士手中以很少的價錢買走了莫高窟非常多的文物。根據考證,現在只有四分之一的文物保存在中國了。
再來說說壁畫吧!如果要說我最喜歡的就要數佛祖涅槃的這幅了。因為壁畫上畫著佛祖涅槃后,世間變的非常美好。樹上長的不是樹葉,而是繡著美麗花紋的衣裳和可口的食物,人世間也沒有了戰爭,變成了極樂世界,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啊!
美好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坐在回程的車上我就睡著了,那些美麗的壁畫一幅幅走進了我的夢中!
作文游莫高窟 第三篇
大家肯定都到別的地方玩過。我去過的最好玩的地方是莫高窟。
一進莫高窟,就要排隊買票。我嘀個乖乖!隊伍排了一百多米長!莫高窟一定很好看,不然,不會有這么多人氣定神閑地等待。耐心買到票,我很激動,以為就快看見莫高窟的廬山真面目了。誰知,又要觀看兩個小視頻。我收獲很大,知道了絲綢之路的從哪里出發,到哪里結束。
終于看見了莫高窟!入口處的那棵大柳樹,足有一座小樓高!我高興地抱住它,讓媽媽給我們拍了合影。
聽導游說,他的一個同事在莫高窟當導游十三年多了,還有四百多個洞窟沒去過——莫高窟一共有七百五十三個洞窟呢。這么多啊!數都數不過來,人們是怎么開鑿的呀!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組畫和一尊佛像。這組畫不像我看過的連環畫,它畫了一個故事,第一段在最前面,第二段在最后面,第三段在中間。奇怪吧。那尊佛像我不記得它的名字了,有三十五點五米高,巍然而莊嚴,光是眉心的一點紅痣就有三平方多米大,比我的小床大一半。我佩服創作這些作品的不知名的藝術家。
游過了莫高窟,我實在忘不了它。
作文游莫高窟 第四篇
敦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她在歷史長河里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她有著很多像鳴沙山、月牙泉那樣的自然奇觀,但無疑莫高窟,這支悠遠回旋的古曲成就了她的輝煌。
跟著講解員輕柔的步伐,走進黑暗暗的洞窟,踩著凹凸不平的地面,一束微光照來,我仿佛到了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那端坐的佛陀、站立的菩薩、飛天的女神;千百年后依然栩栩如生,壁畫之上是倒斗形的洞頂,上面繪滿了千佛圖像,這種設計即使圖像更有立體感,也將壁頂的壓力分散到四壁,讓其屹立千年不倒。
莫高窟的正中央就是聞名中外的九層樓,九層樓顧名思義有九層,層層檐牙高啄,輪廓錯落,白壁丹盈,紅色的飛檐襯托出九層樓的壯觀雄偉。
被九層樓的氣概所震撼的游人懷著崇敬的心邁進了大殿,一時間,人群驚呼連連,一尊米高的彌勒佛映入眼簾,他儀態端莊光艷柔美,色澤祥和,令人肅然起敬。兩道洞口掌控天光,將光準確散射到佛像最重要的部位,寶石鑲嵌的眼珠閃閃發光,仿佛能洞察一切,看清人間百態。
莫高窟共有735個窟,存有佛像和壁畫的也有492個,細細觀摩這些洞窟,好像踏進了歷史的長河,輕聽著古人低吟淺唱,感受著邊關的鐵馬金戈,好似看到了一個個朝代的繁榮衰敗,像是觀摩了一場橫跨千年的游行。
莫高窟是活著的,是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是一個永遠不滅的神話。
作文游莫高窟 第五篇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游覽了莫高窟,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是我國著名的文化遺產,這真是一次難忘的游歷,讓我收獲非淺!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分上下五層排列,共有上千個洞穴。每個洞穴都有一些彩塑和精美的筆畫。彩塑為敦煌的藝術主體,有慈祥的菩薩像,有嚴肅的佛像,有威武的天王像,還有強壯的力士像、活潑的弟子像……等等。這些彩塑神態各異,面部表情栩栩如生。我看到一尊臥佛長達16米,佛像面部豐滿,表情安詳,雖然睡著了,臉上還露出一絲笑容,真是太奇特了。
莫高窟的壁畫描繪了中國的神話故事、歷史故事和歷史人物。經歷了那么多年風沙的侵蝕,壁畫的顏色還是非常鮮艷,這也讓人感到非常驚訝。壁畫描繪最多的是飛天。唐代的飛天人物體態豐滿,長長的衣帶自然下垂,在云朵飛花的映襯下,徐風陣陣,令人非常神往!莫高窟第三窟描繪了唐僧取經的故事,這幅壁畫比小說《西游記》的成書還早300多年。
莫高窟是集古建筑、雕塑、壁畫三者于一身的藝術寶殿,我們要愛護它,保護它,讓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綿延千年。
作文游莫高窟 第六篇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開鑿于敦煌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后歷經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南北全長1680米,現存歷代營建的洞窟共735個,分布于高15~30米的斷崖上,上下分布1~4層不等。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佛壇窟、涅槃窟……
洞窟像蜂窩一般排列在高低不平的墻上,壁畫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
敦煌石窟的壁畫多種多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敦煌石窟的彩塑更是個性鮮明、形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有強壯勇猛的力士。
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作文游莫高窟 第七篇
我游覽過很多地方,記憶中最神奇的地方當屬敦煌莫高窟了!,他坐落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四周布滿沙丘,492個洞窟像蜂窩似的排列在斷崖絕壁上,非常壯觀和神奇,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又稱為“千佛洞”,他的第一大神奇當然是佛像和彩塑了。在莫高窟的“九層樓”里坐著一尊世界“室內第一大佛”,他高達33米。第一眼看見大佛,我和媽媽都驚呆了。他體態豐滿,面容栩栩如生,威嚴壯觀,我的高度連大佛的腳趾頭都夠不到!聽導游阿姨說,這座大佛是順著山體鑿出來的,那鬼斧神工真是讓人嘆為觀止,工程之難可想而知!莫高窟大大小小1000多個洞窟中至今還完好保存著兩千多尊彩塑,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無不讓人拍手稱奇。
莫高窟的第二大神奇是他的壁畫。在莫高窟的洞窟中除了佛像和彩塑,還有非常精美的壁畫,從墻體到屋頂,每個可以作畫的地方都被一幅幅生動逼真,栩栩如生的壁畫布滿了,向我們講述著一個又一個神奇的故事。有人說,如果要把最大的洞里的壁畫全部臨摹下來,那么一個年輕人不停地畫,一直畫到老,他也畫不完。導游阿姨告訴我們,這些壁畫已經距今1000多年了,經歷了千百年依舊光彩鮮艷,怎能不讓人稱奇呢?
莫高窟是目前世界上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的畫廊,是一座世界稀有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
作文游莫高窟 第八篇
三危山中,講解的孩子聲音清脆而不含糊,像是薄荷般清爽。窟星星點點地綴在上面,時疏時密,好像被某個有著寬厚手掌的老人細細揉搓過一遍,再從指縫間撒漏在山間。那些窟有著落滿灰塵的舊皮囊,有一絲不復存在的意味,而人卻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存在的氣息,那氣息底下,卻是飄忽不定的神秘,和真切的、令人神往而想要去回應的召喚。
時而有窟的上部會存在著被風雨洗滌過的飛天壁畫,朦朦朧朧,透著不水潤卻靈動透明的彩色,可窟的故事,卻不是時有時無。膠底鞋在九層塔之下的花磚上輕輕地按壓,定神細視,只見不少磚上精細的蓮花花紋因時光的洗滌,早已被磨損得不留痕跡,或是凹陷崩裂。想必,那些古老的文物,無論是窟內的還是窟外的,總有一天會被時間攜走,不再回頭。
踏進莫高窟96窟,只見身為龐然大物的彌勒像在卑微的游人面前是那么的高大而不可侵犯。他巍峨似一座山,微闔眼,似是在俯視腳下凡夫俗子們的低語,又猶如安詳地普渡眾生;他厚實而寬大的手掌靜靜側立,一襲長袍風塵仆仆,唯有上部未破損的星點藍綠花色,與下端紋路紅與綠交錯縱橫。傳說五十二億七千年后,彌勒成佛,而世界將變為充滿極樂的凈土,而那時候,這些瑰麗的珍寶是否還能存在在那極樂世界?壁畫上是被氧化的菩薩像,本應可以看到他們仁慈的帶笑的眉眼,而可見的,只有那一張張沒有五官的黝黑面孔。偶有幾位壁畫中的菩薩眉眼清晰可見,卻因人為破壞而坑坑洼洼,有的被剮去了眼,有的被消去了唇,有的被熏黑了面孔,甚至面目全非,無“顏”以對。最終剩下的完好壁畫,寥寥無幾。
作文游莫高窟 第九篇
仿佛還置身在昨夜那一串串悠長而又清脆的駝鈴聲中,我們翻開了絲綢之路這本書的第九篇章——莫高窟之行。
攜著一顆和陽光一樣熾熱的心來到了舉世聞名、被譽為“東方盧浮宮”的莫高窟。在三個小時的參觀中,我們看到了具有珍貴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中華民族的瑰寶,感受到了佛教傳承的經典文化、人類文明的精粹。行走在蓋滿塵埃但又十分精致的石磚上,我們仿佛看到了古時人們正在用簡陋的工具,用自己的雙手經過千萬次打磨刻畫精致動人圖案的勞動場景。陽光透過樹林的罅隙照在石磚上,沿著石磚鋪成的小路我們繼續往前走,來到了洞窟,為先人們留下的精美壁畫、塑像而震撼。但在欣賞的過程中卻發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畫面,在精致的壁畫上有一片漆黑的東西覆蓋在上面,講解員說這是被清末時期俄國侵略者住宿在這里做飯時的煙火熏黑的,聽到這里我們的臉上紛紛露出悲憤的表情,對這些被破壞的歷史瑰寶的感到無限的惋惜。朝代的興衰,歲月的輪回,生命的存亡,都展示在了莫高窟中。有辛酸,有甜美,有苦澀,有憤恨,這些情感,交織著,鋪灑著,飛揚著,洋洋灑灑地筑成了一個莫高窟,一個永久的神話。
參觀完世界藝術瑰寶莫高窟后我們舉行了結營儀式,在結營儀式上周老師與孫老師的點評既表揚了我們在這次尋找詩和遠方的過程中可圈可點的地方,也指出此過程中我們不足的地方。這次總結引起了我們的思考,生活不單單只有詩和遠方還有責任與擔當……
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們踏上了赴往蘭州的路程,我想在接下來的旅程中我們會重拾從前丟失的責任與擔當,一路前行、一路收獲……
作文游莫高窟 第十篇
很久,莫高窟在我心中是不變的神話,大漠,敦煌,神一樣的地城,讓我仰而生畏,不可觸及。
茫茫大漠,當三危山閃耀出攝人心魄的金光,當樂樽和尚在月牙泉的映照下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我的心,便已被束縛于此,在千里之外的北國,遙望。似乎,我看到了,看到了窟內盤旋不息的色彩與信仰;似乎,我聽到了,聽到了鳴沙山千年不斷的回響。大漠,敦煌,莫高,神一樣的地方,永遠遍地金黃,那是滿地生命的明亮!
莫高窟是活著的,它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它見證著歷史,記錄著歷史,聆聽著歷史。它就像一個無聲的傾聽者,聽著歷史的低吟淺唱。莫高窟是絕美的,但它永遠不是藝術品,因為膚淺的藝術品永遠不及莫高窟的深度。莫高,意味著文化,意味著美。還意味著永久的信仰莫高窟是站在歷史的高度俯視人類。是人類文明的精粹,是人類靈魂的凝結。它是永恒,是神的力量。
不是妖艷,不是凄涼,莫高窟的顏色是渾厚,因為,它積淀了一千多年的風沙,它撐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朝代的興衰,歲月的輪回,生命的存亡,莫高窟中,有辛酸,有甜美,有苦澀,有憤恨這些味道,這些情感,交織著,鋪灑著,飛揚著,洋洋灑灑地筑成了一個莫高窟,一個永久的神話。
莫高窟,是一首意蘊深長的詩;莫高窟,是一支悠遠回旋的古曲;莫高窟,是一個永遠不滅的神話。
大漠深處,河西走廊的盡頭。
我的敦煌,我的莫高。
絲綢之路上一個小小的驛站,
中華文化中一首壯美的史詩。
莫高窟,是我精神的至高點;
莫高窟,是我心靈的最深處。
如果說,莫高是一杯濃酒,
那么我愿舉杯,用生命舉杯;
如果說,莫高是一輪明月,
那么我愿仰望,以一生仰望。
莫高。
摯愛。
神話。
作文游莫高窟 第十一篇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里面有上千佛像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秦朝的前秦時代,還稱16國時代。歷經16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時期歷代的興建規模浩大,是人們心中的佛教圣地。
洞窟有735個,壁畫萬平方米,泥質彩塑如此龐大,竟還有2415尊,想想看,這工程是多么大呀。還有人說,這么多尊彩塑有可能,都是佛教的信奉者自愿造的。
至今歷經一千六百余年,期間雖經時光磨難,戰亂摧殘,仍保有完整的洞窟492個,里面珍藏著歷史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還有唐宋木構建筑5座。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集佛教藝術、建筑、彩塑、壁畫之大成的曠世奇葩。
莫高窟之輝煌頂峰雖不在樂樽之時,但所有后來者均公認:樂樽的人品修行最高,所有后人,莫高與彼。為表對樂樽的崇敬之意,便將此處命名為“莫高窟”。
莫高窟藏經洞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次非常重大的發現,其出土文書多大部分為寫本,小部分。為刻本,漢文書寫的約占六分之五,其它約為古代藏文、梵文、齊盧文、粟特文等等。文書主要內容是佛經,此外還有道經、儒家經典小說、詩賦、史籍、地籍、帳冊等等。這些對研究中國和中亞地區的歷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和科學價值,并由此形成了一門以研究藏經洞文和敦煌石窟藝術為主的學科——敦煌學。
莫高窟,還有很多的秘密,就等你自己探究了。
作文游莫高窟 第十二篇
暑期,我與媽媽游玩了莫高窟,莫高窟是中華民族大西北的一顆耀眼明珠,是在我國知名的歷史文化遺產,這簡直一次難以忘懷的環游,要我獲得非淺!
莫高窟又被稱為千佛洞,分左右五層排序,現有上百個洞穴。每一個洞穴都是有一些彩塑和精美的筆畫。彩塑為墩煌的造型藝術行為主體,有慈愛的觀音像,有嚴肅認真的佛象,有威風凜凜的巨星像,也有健壯的力士像、開朗的徒弟像……這些。這種彩塑神情各不相同,臉部情緒惟妙惟肖。我看到一尊臥佛長達16米,佛象臉部豐腴,小表情安祥,盡管睡覺了,臉部還外露一絲微笑,實在太獨特了。
莫高窟的壁畫描繪了我國的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和歷史名人。經歷了那么多年沙塵的腐蝕,壁畫的色調還是十分艷麗,這也令人覺得十分詫異。壁畫描繪數最多的是飛天。唐朝的飛天角色體形豐腴,細細長長衣帶當然松馳,在云彩飛花的襯托下,徐風一陣陣,讓人十分心馳神往!莫高窟第三窟描繪了唐僧取經的小故事,這幅壁畫比小說集《西游記》的成冊還早300很多年。
莫高窟是集古代建筑、雕塑作品、壁畫三者于一身的造型藝術寶殿,我們要愛護它,維護它,讓古代中國文化創意連綿上千年。
作文游莫高窟 第十三篇
說到敦煌莫高窟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它屬于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而且還是世界文化遺產呢,暑假我就親自了解了莫高窟的歷史故事。
莫高窟的意思是沙漠里最高的洞穴,它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崖壁上。一進入莫高窟映入眼簾的就是九層塔,九層塔一山而建,那高聳的飛檐上每一處都刻畫得如此細致,它采用了樓梯一樣的結構往崖壁上升,一層比一層深入,九層塔內有著世界最大的佛像,這尊佛像盤腿而坐,非常尊嚴,讓人看一眼便會肅然起敬。
接著我們去了洞窟,洞窟里面的壁畫深深吸引了我,這些壁畫講訴了古代人們的生活與非凡的想象力。古人用壁畫表現了王宮的宴會、狩獵的場景與想象中的天神。導游告訴我們這些壁畫是非常珍貴的,這些壁畫花費了許多人的財力和精力,比如古人先要找到五顏六色的石頭,并將這些石頭搗碎,搗碎到比細沙還細用來做顏料,然后在墻上涂上白色顏料并打磨光滑,請來著名的畫師在上面作畫,由于是石頭做顏料,壁畫至今保持住鮮艷。
參觀完莫高窟,爸爸帶我們看了下沉式情景劇《又見敦煌》,該演出沒有固定的舞臺,觀眾隨著燈光和情節演出走動,演出講述了莫高窟的歷史:張騫出使西域,“xxx賊”王道士賣莫高窟的藏經。當演出開始時,就如同走進了時光隧道,回到幾千年前,陸陸續續將敦煌的歷史重演一遍,我們隨著演員來到“沙漠”,來到“皇宮”,來到“雪山”,我仿佛親身經歷了敦煌的歷史,這演出精彩極了。
莫高窟蘊藏著古人上千年的偉大智慧,我們要好好保護,讓他們源遠流長。
作文游莫高窟 第十四篇
在遙遠的敦煌,有735個神秘的石窟,這就是有上千年歷史的佛教文化遺址——莫高窟。
我們參觀了好幾個石窟。其中一個石窟里,臥著長達米的釋迦摩尼涅槃像,也稱“臥佛”。他經過多年的修煉,得到了不滅的靈魂。在他的身邊,站著72位弟子。他們有的愁容滿面,為釋迦摩尼的涅槃而流淚;有的則笑容可掬,覺得自己也能像釋迦摩尼一樣擁有不滅的靈魂。而最讓我難忘的就是中國第二大的佛像——彌勒佛像了。
步入石窟,我就被那尊高達26米的彌勒佛像深深地吸引了。要知道,我張開的手掌也只有他的一個指甲蓋呢!而且,他那副正在念經的樣子是那樣一本正經,他的尊嚴打動了我的心靈。
石窟四周的石壁上還畫著筆畫,讓石窟變得更加生動。這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九色鹿的壁畫了。它,一只擁有九色皮毛和一顆善良的心的九色鹿,被古人畫得栩栩如生。我真不敢相信古人有那么靈巧的雙手,可以把他們畫得如此生動。
參觀完莫高窟,我知道了古人對佛教的信仰,知道了古人對佛的尊敬。莫高窟是我這次旅行中最難忘的記憶,我要把它深深地刻在腦海里。
作文游莫高窟 第十五篇
在中國西部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鳴沙崖壁上,長長的棧道將上下四層的近五百多個石窟曲折相連。在蒼茫的戈壁中,形成一道巍巍壯觀的奇景,你知道這是什么嗎?這便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藝術殿堂——莫高窟。今天我就隨著爸爸媽媽,來到了這個神秘的地方。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最初開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歷史。
首先,我們跟隨導游來到第220窟——維摩詰的故事。xxx經變中間畫碧綠的水池,這象征著佛經所說的七寶池、八功德水。水池中xxx坐在水中的蓮花空座上說法,兩側是觀世音、大師至菩薩。周圍有許多聽法菩薩,從壁畫上來看,xxx雙眼炯炯有神,維摩詰坐在那里仿佛是在聽那些他認為沒有用的東西,就產生了動靜結合的樣子,看起來十分有趣。我們還參觀了許多小的洞,其中我映像最深的是“彌勒大佛塑像”和“臥佛”了。彌勒大佛塑像俗稱“通往佛國的九層樓”說它九層樓是因為大佛高達35米。佛雙腿下垂,作倚作之勢,雙目俯視,一手上揚,一手平伸,大佛超常的高度,產生出一種震懾人心的氣勢和威力。“臥佛”是佛涅槃。長15米的佛靜靜的躺在佛床上,他頭靠在枕頭上,右手枕在頭下,雙目半閉,神態安詳,仿佛一個假寐的少女。大佛后,壁畫上的人物,表情各不相同,有的嚎啕大哭,萬分悲痛,有的則充滿快樂喜悅之情;有的充滿憂郁,有的則表情淡定。人物的表情、動作不同,對佛的了解境界也就不同了。
我們參觀了很多的洞窟,每一個都有它的文化背景,它們給我帶來了不同的感受和深刻的影響。讓我對祖國的文化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作文游莫高窟 第十六篇
敦煌莫高窟是媽媽經常跟我念叨的地方,據說那里能看到中國的古代文明。在去敦煌莫高窟的前一天晚上,媽媽為了讓我對敦煌莫高窟的事情有一個形象的了解,就帶我看了一出戲劇——《敦煌神女》
《敦煌神女》主要是用舞蹈表演出敦煌莫高窟壁畫,加上用我們的想象給壁畫中的飛天神女編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它講述了遠古時候,本來有一只鹿神沐浴著人間歡樂,突然有一天,一只惡剪射傷了她,一個年輕獵戶救了她。鹿神跟他結了婚,生了個女兒——鹿女,那時,家家都和睦幸福,載歌載舞。突然,火魔的到來給人間帶來了災難,鹿神為救大家奮不顧身的跳進火里,鹿女和勇敢的人們決議一同去找能把萬物復蘇的寶貝——神水。她們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寶貝——神水,然后撒向大地,給人間重新帶來了歡樂。鹿神和鹿女優美的飛天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下午,在去敦煌莫高窟的路上,我一想到馬上就能看見金碧輝煌的莫高窟時,興奮不已。但當我進了敦煌莫高窟的大門后,令我大失所望,這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我原以為莫高窟應該跟國王的宮殿沒什么兩樣,但在我眼前的莫高窟卻是黯淡無色的,一尊尊佛像殘的殘,缺的缺,別看有的佛像是完整的,這都是宋代或清代修補的,修補的東西痕跡很明顯。在16號洞窟和17號洞窟里原本有一個藏經洞,里面藏了五萬多經卷,結果在無意間被王道士發現了,他以為這些東西沒什么大不了,就是幾張紙而已,就把這些東西拿出去賣。這下可把一些偷寶者都給吸引來了,英國、法國、俄國、日本、美國等把一些經卷搶走,帶回國去。現在的藏經洞空空如也,全被偷光了,這些經卷的真跡都要到國外的博物館才能看到。我認為這真是我們中國的奇恥大辱啊!
我感到很驚訝,為什么我國的發現者和當時的政府都不知道這是一批貴重的古代文物,外國人卻都知道了。對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后來媽媽告訴我,就是因為我們的人愚昧無知,不識字,所以就不能分辨這些文物是否很珍貴。我想:國強xxx強,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不要做像王道士這樣愚昧無知的人。
作文游莫高窟 第十七篇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今年暑假我去那里大飽了眼福,看到了許多大大小小的佛像和壁畫。
我和家人們站在莫高窟前面,欣賞著在中國佇立了1645年的莫高窟,我突然覺得排這么長時間隊是值得的,能看到古人的瑰寶。
進入莫高窟,里面的洞窟有大大小小成千上百的佛像,栩栩如生,神態各異,惟妙惟肖,簡直就是巧奪天工,我們不禁嘖嘖稱贊。
這里的佛像大同小異,但臉上的表情就各不相同,有的怒目而視,有的慈眉善目。走近他們,仿佛都能聽見他們的呼吸聲。
莫高窟聞名中外的原因在于,它里面有許多歷史文物,壁畫就是其中的一樣,莫高窟里面有45000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人間生活的……一副幅絢麗多彩的壁畫,我們都深深地陶醉在了其中。
最讓我敬佩的要數藏經洞了。在一個長寬高不足三米的小空間里,竟然貯藏了那么多經書、帛畫等6萬多件。可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大部分都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剩下的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
莫高窟是人類藝術寶庫,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不愧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作文游莫高窟 第十八篇
寒來夏去,秋收冬藏。一首優美的韻詩,一段動人的旋律,一幅山水畫中的飛鳥圖,令人神往,莫名其妙。我們仿佛是“四季旅行”的旅行者,滿懷夢想,手里拿著票根,坐上四季的火車。
接下來的365天,在我的想象中還很遙遠,已經開始了一小步。讓我們以愉快的心情開始“四季之旅”,迎接春天的清新、夏天的浪漫、秋天的收獲和冬天的考驗。
春天回到大地,萬物復蘇。火車經過的春天就是這樣,沒有享受到最后的冬眠,是醉人的美麗。抬頭望去,稀疏的袁野又被綠色覆蓋了。在田野里,洋娃娃在燕子的低語中追逐嬉戲。花肆意。蝴蝶和蜜蜂聞到了香味。當他們忙著摘新蜂蜜時,他們不忘展示他們溫柔的舞蹈。遠處,幾片茂密的樹林顯示出蓬勃發展的勢頭。明媚的春天,樹木搖曳,仿佛充滿了綠色的精神。晴晴,“走,下車,和春天跳舞!
“火車繼續行駛。下一站:夏天。夏天是一年中所有季節中最可愛的季節。夏天的節奏充滿激情和忙碌。農民們辛辛苦苦播種了第二批秧苗,也感受到了小麥成熟的喜悅。看看田野!
長長的畫面上寫滿了綠色,不僅是綠色,還有五顏六色的果蔬留下最誘人的色彩。紫色的藤蔓,大大小小,交織在一起的西瓜——產生的是充滿活力。學生的學期已經滿了,等著學校的“終極通關”加緊,旋律匆匆。在溫暖潮濕的夏夜,望著滿天的繁星,默默的讓自己的祝福,屬于這個迅速而絢爛的季節。
到了年中,天氣晴朗,秋風蕭瑟。這個季節也是不可預測的,有喜有悲,有孤獨有留戀。田野里充滿了莊稼收割的喜悅,莊稼從春天忙到秋天,這是最渴望的回報。山青水秀,天如洗。耳朵里塞滿了各種音色。“天氣變冷了,我需要更多的衣服!
”“讓我們一起踏上秋天,享受秋天獨特的美景。“——火車還在動。秋天是詩意的,也是悲傷的。我們應該享受這獨特的時光。
雪是冬天的足跡,往往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豐富而空靈。黎明總是姍姍來遲,午后陽光普照的寧靜時光總是早早溜走。在田野里,面貌完全變了。初冬,莊稼收成很好,要么被土地覆蓋,要么光禿禿的。深冬,會有“厚厚的白被”——雪覆蓋著它們。第二年,雪融化成水,滋潤了莊稼。多么精彩特別的一幕啊!
冬天,我們忍受著寒冷和黑暗的考驗,也享受著冬天陽光的溫暖,家人和朋友不經意間給我們留下關愛。冬天,我們也很開心。
隨著冬天的結束,春天不再遙遠。春風和夏雨,秋霜和冬雪,經過一年,一個四季的周期,四季列車的行駛速度正在慢慢減慢,我們的心情很激動。四季之后,我們穿越了千千幾千年,從懵懂幼稚到成熟穩重;敢于打開四季,從四季中讀出自然,讀出永恒事物的規律;感謝春夏秋冬四季,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歲月表情。
四季房車剛剛停穩,就睡個午覺,然后休息一會兒,想想過去的四季,展望未來的四季!
作文游莫高窟 第十九篇
在中國偌大的版圖上,有一個地方,包含了中華兩千多年的文化與藝術。它,就是“東方盧浮宮”——莫高窟。
作為我這次西域之行的最后一站,敦煌這座城市中的“中國風”為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這座蘊含了中華三千多年文明的古城中,一條街、一棟樓甚至一個路燈、石墩中都有了一股中華的氣息。可是我們來不及去感受這濃濃的“中華風情”,就開始了長達兩個小時的期票征程。終于,我們帶著一身“夏日的印跡”,進入了傳說中中國管理最好的景區——敦煌莫高窟。
進入莫高窟大門之后,我們依次穿過了博物館、大小牌坊等景點,來到了莫高窟最大的石窟——大佛殿:九層樓。這個石窟的名字就已說明了一切。它是莫高窟中最大最有名的石窟,外觀是一座巨大木塔,開始只有兩層,但經歷朝歷代次次翻修,在民國時已經超過了窟中米的中國第三大佛——莫高窟大佛,達到了45米的高度,將里面的泥胎彌勒菩薩從頭到腳包的嚴嚴實實。離開了作為莫高窟第96窟的大佛殿,我來到了另外一個大窟——臥佛洞。進入了臥佛洞,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個大小不輸九層樓大佛地釋迦摩尼涅槃像映入眼簾。只見這尊臥像躺在一個形如棺材的巨大洞窟之中,全身都鍍有金箔,而在他的身后,有釋迦摩尼的72位弟子,他們紛紛將手放在胸前,對師父涅槃的舉動表示深深的遺憾與敬意。
離開了臥佛洞,我與老爸回到了車中,駕車向下一個目的地——鳴沙山與月牙泉出發了!
作文游莫高窟 第二十篇
以前我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公元366年,和尚樂尊云游到莫高窟,見鳴沙山上金光萬道、狀若千佛,心有所悟,在崖壁上鑿下了第一個石窟。此后,許多絲綢之路上的商人為了祈求前路的順利、生意的發達,紛紛在這兒開鑿石窟,請民間藝人繪上心中崇拜的神靈形象。今天我來到名震天下的莫高窟親眼目睹精雕細琢的彩塑和色彩絢麗的壁畫。
莫高窟一共有735個洞窟,它們像一間間樓閣一樣排列在鳴沙山的斷崖峭壁上。石窟的前面有一個大佛,它的眉毛雕得很精細,烏黑烏黑的,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注視遠方,紅潤嘴唇微微張開,好像在念經呢!大佛身穿黃袍,兩個袖子上有許多藍蓮花的圖案。大佛栩栩如生、雕工精細,真是壯觀!
我繼續前行,上到二樓,走進一個洞窟。在甬道上我看見一幅繪制精美的壁畫。壁畫上畫著一只皮毛花紋五彩繽紛、有九種顏色的鹿,它昂首挺胸,看著遠方的綠林和瀑布,悠閑自在地休息,雪白的耳朵向外伸展,生怕一點風吹草動。原來這幅壁畫是佛經里的一個故事:相傳古印度有一只美麗的九色鹿,一天,九色鹿在河里救起一個落水者,當落水者要報答它時,九色鹿只是要求他保守見過自己這個秘密,因為人們貪圖它的皮毛會加害于它。落水者信誓旦旦地答應了九色鹿,謝恩而去。落水者回城后看到一張告示說:王后夢見九色鹿,她一心想用鹿毛做衣服。懸賞之下,落水者向國王透露了秘密,并給軍隊帶路去殺九色鹿。九色鹿沒有避開,它把救人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國王,被感動的國王下令不許任何人傷害九色鹿。這個故事說明一個道理:人應該知道善惡,不能忘恩負義。
接著,我又欣賞了許多色彩斑斕的壁畫,我不僅為那精湛的畫工而震撼,更被畫中的故事而吸引。聽著生動的故事,讓我們領悟了許多深奧的人生道理。
雖然我對藝術、佛教、歷史知之甚少,無法深刻領會它的含義,但是壁畫上鮮活生動的人物和豐富的色彩,讓我覺得古代的畫匠很了不起。也引發了我進一步了解歷史的濃厚興趣。
作文游莫高窟 第二十一篇
敦煌莫高窟是中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她位于甘肅省三危山和明沙山的懷抱中,周圍是沙丘,在破碎的山脊和陡峭的懸崖上有492個像蜂窩一樣排列的洞穴。
莫高窟有2000多件彩色雕塑。這些色彩斑斕的雕塑個性鮮明,表情各異。有脾氣好的菩薩,有威嚴的天王,有強壯勇敢的力士。有一尊臥佛,長16米。他側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看到這個美麗多彩的雕塑,游客們都很驚訝。
莫高窟不僅有精美的彩塑,還有萬多平方米的宏偉壁畫。壁畫豐富多彩,包括記錄佛教故事的壁畫、描繪神佛的壁畫、反映民間生活的壁畫和描繪自然風光的壁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數百只蒼蠅。在壁畫上飛來飛去,有的背著花籃采花;有的抱著琵琶,輕輕撥著銀弦;有的倒掛,從天而降;一些絲帶飄動著,飄過天空;有些人伸展手臂跳舞.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走進了富麗堂皇的藝術殿堂。
莫高窟還有一個小山洞——藏經洞。洞內有6萬多件古代經書、文獻、帛畫、刺繡和青銅雕像。由于清朝的腐敗無能,大量珍貴的文物被帝國主義者帶走。僅存的經書現在陳列在北京故宮。
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件彩繪雕塑和壁畫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作文游莫高窟 第二十二篇
20xx年暑期,我與媽媽游玩了莫高窟,莫高窟是中華民族大西北的一顆耀眼明珠,是在我國知名的歷史文化遺產,這簡直一次難以忘懷的環游,要我獲得非淺!
莫高窟又被稱為千佛洞,分左右五層排序,現有上百個洞穴。每一個洞穴都是有一些彩塑和精美的筆畫。彩塑為墩煌的造型藝術行為主體,有慈愛的觀音像,有嚴肅認真的佛象,有威風凜凜的巨星像,也有健壯的力士像、開朗的徒弟像……這些。這種彩塑神情各不相同,臉部情緒惟妙惟肖。我看到一尊臥佛長達16米,佛象臉部豐腴,小表情安祥,盡管睡覺了,臉部還外露一絲微笑,實在太獨特了。
莫高窟的壁畫描繪了我國的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和歷史名人。經歷了那么多年沙塵的腐蝕,壁畫的色調還是十分艷麗,這也令人覺得十分詫異。壁畫描繪數最多的是飛天。唐朝的飛天角色體形豐腴,細細長長衣帶當然松馳,在云彩飛花的襯托下,徐風一陣陣,讓人十分心馳神往!莫高窟第三窟描繪了唐僧取經的小故事,這幅壁畫比小說集《西游記》的成冊還早300很多年。
莫高窟是集古代建筑、雕塑作品、壁畫三者于一身的造型藝術寶殿,我們要愛護它,維護它,讓古代中國文化創意連綿上千年。
作文游莫高窟 第二十三篇
學完五年級上冊的課文《莫高窟》后,我便對莫高窟充滿了興趣,想親眼看一看莫高窟,是不是和課文上寫的一樣,雄偉壯觀、惟妙惟肖呢?終于在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了敦煌莫高窟,去看那些神奇的壁畫。
我們來到莫高窟,剛進入景區,就不禁贊嘆道:“竟然有700多個洞窟,每一個洞窟都代表著一個故事。古人到底是怎么造出來的?”我們按地圖上推薦的路線,先來到98號洞窟,窟內是一個高50多米的彌勒佛,象征著平安快樂。因為雕像有些損壞,于是工作人員就搭了許多支架防止意外。我不禁起了疑問。“這么高的彌勒佛,古代工匠是怎樣建起來的呢?肯定需要花很大的心血。”古人真了不起啊!
參觀完了雄偉壯觀的彌勒佛,我們又來到148號洞窟參觀臥佛,剛剛進人窟內,我便被這壯觀的場面所感染了:一尊長米的佛像,枕著右手,面對著游客側臥著。微閉著眼睛、神態安詳、嘴上掛著微笑。在他周圍有60多個神仙,圍繞著他,臉上掛著喜悅的表情。在周圍的壁畫上,到處都是一個頭帶斗笠,身穿長袍,腳穿木屐的人。臉上笑嘻嘻的。這是我至今為止看到的最大、最逼真的臥佛。
參觀完了莫高窟,我心想:莫高窟真神奇!臥佛惟妙惟肖、彌勒佛雄偉壯觀!不僅達到了課文中所說的那樣,而且遠遠超過了課文中所說的那樣。今天一天過得真充實、飽滿,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