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讀蘇東坡傳的作文7篇
讀蘇東坡傳的作文 第一篇
讀罷《蘇東坡傳》,先贊林語堂先生之博學,再贊張振玉之譯筆精妙。
《蘇東坡傳》引證嚴謹,想象恰當,是不可多得之人物傳記。讀之使人心胸開闊,思之使人明史明智。
林語堂并不遮掩他對蘇東坡的喜歡,因了這一份喜歡,他在美國用英文寫《蘇東坡傳》,讓我們可以較容易地去了解一個千年之前的大文豪。也正是這份太喜歡,致使我們被林語堂先生所困——林語堂先生有太明顯的好惡,致使他將與蘇東坡所對立之群體寫得可惡至極,也包括對王安石的抹殺。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有其偏見。以至于我無法在《蘇東坡傳》中發現蘇東坡的缺點。因為人無完人,即使是再偉大的人,也有缺點。而正是因為這一缺失,也促使我不得不去反思,盡信書不如無書也。
林語堂先生在傳中已經給足了蘇東坡評價,我也認可這個評價。我想我再畫蛇添足是不自量力的。
在讀這本書時,我腦中總有一段話在閃現。是《論語》中孔子評價自己的話——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篇第二)
放到蘇東坡身上竟然也如此相似。少年蘇東坡有志于學,家教極好,乃是少年才氣,壯志凌云。三十而立之年,則開始了自己真正的官場生涯,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華,寫下激揚文字,歷練錦繡人生。待到四十不惑,如日中天之時,卻橫遭劫難,險些喪命,但至此而變,趨于老練,黃州突圍,文自天成。五十而知天命,政治輝煌,進入中央高層,位極人臣,但此時的蘇東坡更懂得如何在原則與變通之中xxx,又不傷害自己。可惜他并不愿茍活在一團濁氣之中,在六十而耳順之年,降至人生之低谷,衰老之時逢此難,旁人或已絕望,但蘇東坡能很快跳轉,化解憂愁,趨于平和。當然蘇東坡能如此,與他的思想和人生經歷密切相關,他歷經的磨難不比孔子少,而且在他的思想中,從壯年開始,儒釋道三家已經在漸漸融合。他以儒家為用,以佛家為念,以道家為道,最終完成了自己完美而又多變的一生。但總體來說,儒家思想還是要占據主導之位的。
蘇東坡,記住了便無法忘記。的確如此。
蘇東坡是偉大的,但他又是如此的讓人親近。讀他的詩,為他的詩句叫絕;讀他的詞,豪放感人,婉約迷人;讀他的辭賦,讓人如沐春風,浩浩湯湯;品讀那些隨筆雜記,則如與一位久遠而深博的友人暢談;賞他的書法,布局和諧,字字帶氣;品他的畫作,自然天成,畫外有情,瀟灑明快。而他更是無所不能,能做菜,東坡肉至今有名;能釀酒,據說味道不錯;能醫病,醫學造詣也不淺;能規劃城市建設,西湖就該多謝他。他懂的實在是多,懂水利、懂煉丹、懂女人、懂佛道、懂養生……我怕我自己怎么說也不能窮盡啊。
大哉蘇東坡!
讀蘇東坡傳的作文 第二篇
夜深人靜處,點一盞夜燈,輕輕翻開厚重的封面。高山流水畫,湖泛孤舟圖,附上蘇子的詩文,為這靜謐的深夜增添一份寧靜。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一曲《水調歌頭》跨越千年,道出了中國人千百年來寄情于月的最高境界。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一曲《西江月》流露出身處他鄉的悲傷凄涼,報國無門的無奈嘆恨。
沒有人會否認蘇軾的才氣,這位豁達灑脫,不拘小節的天才,他的瀟灑氣質早已深深地刻在每一句詩文當中。相比于他的才氣,更能征服別人的是他隨遇而安的灑脫。
二十歲便考中進士的蘇軾,在官場嶄露頭角,深受文壇領袖歐陽修的賞識和皇帝的認可,從走出眉山到進京為官,再出任地方官,蘇軾的前半生走的很順利。四十三歲的蘇軾,才氣正盛,心直口快,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可恰恰如此,蘇軾創作出了自己詩詞人生的巔峰之作,《赤壁賦》《赤壁懷古》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此時的蘇軾,不再叫蘇軾,蘇東坡成了他所為人熟知的名號。在蘇東坡眼中,自己不過是把變法的種種不妥吐露了出來,盡管在獄中走過生死一遭,重獲自由的蘇東坡依舊不改本性,連蘇東坡自己都自嘲無可救藥。至于他后來被貶惠州,儋州。
無論處境如何艱難,你總能在他的詩句里尋得快樂。蘇東坡甚至把儋州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蘇東坡沒有怨人憂天,沒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隨遇而安,無論他被貶何處,總有一副此心安處是吾鄉的豁達樣子。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位曠達灑脫的樂天派詩人總能笑對人生的風雨,在生活中找到樂趣。他能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詩酒,能將自己的激情寄托于美食。世事大夢一場,人生幾度秋涼?在蘇東坡眼中,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的確,何處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東坡的才氣固然是他駐足文壇的底氣,但是他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才是他永垂不朽的魔力。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讀蘇東坡傳的作文 第三篇
讀完《蘇東坡傳》,它讓我重新認識了這一位歷史上的“不變”者——蘇東坡。
說起蘇東坡,我們都知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詞的方面,他與辛棄疾合稱為“蘇辛”;在詩的方面,他與黃庭堅合稱為“蘇黃”;在書法方面,他被稱為“唐宋書法四大家”之一。雖然老天賦予了他集天下才華于一身的天賦,但卻也是這一身才華給他帶來了磨難與不順,使他仕途上充滿了曲折……
蘇東坡出生于一個書香世家,父親和弟弟后來也成為了有名的大文豪。他從小才華橫溢,八歲時便可讀詩自賦,二十歲時便“進士及第”,可謂年少成名。此后,蘇東坡便開始步入了仕途,他為官的首要是“大理評事”,面對離家的憂愁,他選擇了勤政為官,立下了自己的初心——做個不變者,不負民與國。雖然之后他因力反“王安石新政”,卷入了“烏臺詩案”,而被貶謫到杭州任知州,但他沒有一心埋怨,而是選擇了一種沉默——通淤泥,護西湖,他在任期間,西湖擴大了三倍,百姓再也不用遭受“海水之苦”,因而他為杭州經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被杭州百姓稱為“蘇青天”。
是啊,不管在他在得意或者失意之時,他都始終做著一個“不變者”——勤政為國為民。
在詩詞創作方面, 他始終堅持自我的初心,不為權貴的賦作,只愿做一個真實的“敘述者”,因此他曾多次因詩而被誣陷被貶,但他現實的筆鋒卻往往飽含人民生活的疾苦,流離顛沛,這也是“王安石新政”的支持者所不愿看見的事實。因為他們要讓人民相信“青苗法”,“新經濟政策”確實是有利于他們的生活,但歷史畢竟是歷史,它不會因個人的掩飾而隱藏它自身所具有的光芒與真實,所以歷史證明了在詩詞方面,對“人民生活”的記載和對王安石新政的抨擊是正確的。
同時,蘇東坡的不變還體現在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不管他被貶到什么地方,他都能積極地面對周邊的人和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得意時,一日看盡長安花;艱難時,潦倒新停濁酒杯。但生命的跋涉不能回頭,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安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告慰;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是勸慰;蚱蜢舟都載不動的思鄉之情,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這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這便是蘇軾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這便是在心中的“不變”者——蘇東坡,他是文忠公,他有著不變的為官原則,不變的詩詞風格,不變的人生態度,他于在困惑之中,給予我光明的指導和前行的力量,讓我成為生活中的“不變”者,一葦以航。
讀蘇東坡傳的作文 第四篇
許久以前就有聽聞蘇軾,但通過最近閱讀林語堂先生寫的《蘇東坡傳》,我才真正了解了文忠公的生平——如一陣清風拂過的人生。
蘇東坡年少時與弟弟雙雙考入進士,文采被歐陽修賞識,并被收為弟子。生活總是對人有所不公,它會看你走得太順而給你許多挫折,所以蘇軾的后半生格外凄慘,但也許是上天注定,這樣的天才,注定畢生坎坷多桀。
當時在閱讀時,探討過蘇東坡是否適合做官?我個人認為并沒有絕對的適合,又或是不適合,一個人只要有才能,有實力就能夠勝任一切職務。蘇東坡之所以一直受排擠并貶官,不是他不適合做官,是政治立場不同,他不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王安石變法時,蘇軾是反對的,他是一位愛民之人,無法眼睜睜地看著官僚剝削百姓,但在當時黑暗的時候環境中與權貴作斗爭,注定是失敗的,朝廷中都是些趨炎附勢之人。真正那些剛正不阿的人少之又少,一旦成為權貴之人的攔路虎,一定會遭受排擠。這本就是場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的戰爭。我真正佩服蘇軾的是,他不斷遭受貶官,流放,依然能平和接受一切;面對物欲橫流的社會,依舊秉持自己的原則,不隨波逐流;身處社會的大染缸中,見過真正的黑暗,仍然能夠初心依舊;面對反對、排擠、壓迫從不懷疑、迷失自己,而是堅信自己的內心。在我心中蘇軾就似竹,是君子。像竹那樣挺拔、正直;中通外直、虛懷若谷;竹雖為節狀,但卻永不止步,不斷生長。
蘇軾也許就像天上的神仙化作一刻星辰劃過空中,來到人間,過一段凡人的生活,體驗人間的酸甜苦辣,只是充滿煙火氣的凡世間,終不適合他這樣樂天派的仙人。
讀蘇東坡傳的作文 第五篇
中國自古以來評價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壞,也就是他的人格。一個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所以,一個人的人格可以說是他的名氣的骨干。
蘇東坡所處的時代與現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歷代為人們所稱頌,可謂家喻戶曉。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與他的人格魅力不無關系。
蘇東坡的人格雖然復雜多面,然而我認為也可以用“浩然之氣”四個字來概括。所謂浩然正氣,就是正大剛直之氣,也就是人世間的正氣。蘇東坡即具有此種“浩然之氣”,它致大致剛,激烈沖動,不可抑制,這種力量若輔以正義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
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天飯后,蘇東坡捧著肚子踱步,問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兒們分別說,滿腹都是文章,都是識見。唯獨他那個聰明美麗的侍妾朝云說:“學士一肚子不合時宜。”蘇東坡捧腹大笑,連勝稱是。
“不合時宜”正是蘇東坡那堅執性格的體現。
蘇東坡堅執的性格集中表現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堅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風雨中的海燕,暴風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飛翔。
讀蘇東坡傳的作文 第六篇
古代文人自幼讀四書五經,學圣人之道,卻讀出了多少碌碌無為的呆氣之徒和道貌岸然的虛偽之輩,他們是多余的,甚至是可怕的,他們在白白浪費著國家的錢糧和人民的血汗。蘇軾和他們一樣,從小泡在儒家的經典里長大;蘇軾又和他們不一樣,不僅僅是因為他頭腦聰穎,活學活用,更重要的是,修齊治平的理念于他,不是敲開富貴之門的磚頭,也不是通往欺世盜名之地的階梯,而是真正的信仰與堅持,雖百折而不悔,雖千錘而無憾!歷經風雨,那份心懷天下,一念為民的耿耿赤子之心,令千年之后的我輩熱淚盈眶,心暖不已。他在其位一心謀其政,不在其為還要謀其政,徐州抗洪,杭州修堤,密州抗蝗抗旱救棄嬰,儋州開荒開土倡文化,他就和他的文采所至一樣,觸處生春,只要有他管轄,就有一方百姓的安寧與快樂;只要有他在場,他就會用他的幽默帶來一隅的歡聲和笑語!高中歷史課本上提及一些進步的封建士大夫總是說:他們從根本上來說還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所以和人民大眾仍是相對的。我想,如果他們了解了蘇軾的一生,不知還會不會說出此等無恥之語來。
讀蘇東坡傳的作文 第七篇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前句體現儒家“入仕”觀點,后句表現道家的“出仕”,尋求心靈世界寧靜、豐腴。這正是蘇軾的人生寫照,蘇軾一生在政治斗爭中沉浮,在朝為官時他能正直進諫,下放地方時他能造福百姓,流落邊土時他仍淡泊豁達。他身上同時具有儒家的積極進取,道家的樂觀超脫。
在朝為官,正直進諫
說到蘇軾的政治生涯,不可不提到王安石變法。王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提到“他的改革(王安石變法),只是政治上的一種沖動,而不是一種經濟上的發展所以其爭執只出現于官僚組織中。”或許從當今的視角來看,有人會贊美王安石變法,稱其“具有明顯的進步意義,發展生產,財政狀態有所好轉”。誠然其變法的動身點無可厚非——“富國強兵”。但在當時造成民不聊生,百姓負擔大大加重確是事實,加上王安石本人的剛愎自用,使得大部份朝臣反對變法,包括司馬光,韓琦,歐陽修,蘇軾等。王安石清除臺諫,打壓反對派,任用邪佞。當時蘇軾“任職史館,位卑權小,又僅限于文學方面,但他屢次上書,夸大孟子的君權民授和為政治當容清議。最后一次上書時元祐派“***都已去職,時機不利,他還是奮不顧身力勸天子,他知道自己即使不遭大禍,也會被免職。”這些奏折里帶有幾分的政治需要,黨派之爭,我們無從得知。但我相信其中憂國憂民,希望國泰民安,君主虛心納諫,重視民生的思想是真情流露。哪怕以自己整個政治命運,乃至生命作賭注,蘇軾都在所不惜,正直進諫。
放下地方,造福百姓
1086年,元祐元年,太后攝政,蘇軾獲太后支持,任翰林學士知制造。此職位高權重,當時王安石余黨在外興風作浪,朝內蘇東坡強烈的個人主義和大膽的言論得罪了很多人,屢遭***,雖有太后支持,但蘇東坡厭倦了此類斗爭,自請在地方任職,元祐四年,蘇軾成為杭州太守,“蘇東坡仰仗太后欣賞,要求朝廷撥款進行重要的改革。短短一年半,他完成了供水系統,醫院等公共健康和衛生方案,疏通鹽道,修整西湖,平抑糧價,不顧朝廷和鄰近各省的官吏的漠視,一個人熱情賑災”,他所修造的蘇堤春曉乃是西湖十景之首。元祐七年,蘇東坡免除百姓官僚的建議正式下詔頒行。他的愿望實現了,表章中所提的公債全部由朝廷下令寬免。
流落邊土,淡泊豁達
1093年,元祐八年太后去世,哲宗當政,起用章惇為相,章惇掌權后瘋狂***元祐黨人。蘇軾被一步步貶謫,至放逐海南,有記載蘇軾說:“其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然亦未易悉數,大率皆無爾。惟有一幸,無甚瘴也。”如此困苦的環境下,蘇東坡還是那玩皮、幽默的樣子。他說:“其余瘴疬病人,北方未嘗不病,是病皆死得人,何必瘴氣,但苦無醫藥。京師國醫手里,死漢尤多。參廖聞此一笑。當不復憂我也。放人相知者,那以此語之。”在海南島上找不到好墨,蘇軾就自己試著制墨,差點把屋子燒掉。閑時,蘇軾到鄉間四周采藥,分辨各種草藥。他此時最杰出的成績就是完成了一百二十四首“和陶詩”,“云內流泉遠,風前飛鳥輕”,無不體現著蘇軾的樂觀豁達,淡泊自持。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駕崩,新太后神宗皇后攝政,蘇軾獲赦調往雷州,太后準予蘇軾自由定居,不幸七月,蘇軾染病去世。人生苦短,任何人都逃不脫生老病死,但蘇軾用他的正義,豁達,才情感動著一代代的后人。時至本日,我們仍記得有位縱橫儒道、笑看沉浮的才子漫步在歷史那畔,一身浩然正氣。
- 上一篇:我做數學小老師作文100字左右6篇
- 下一篇:我與媽媽做過什么事作文(精選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