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一份有趣的作業400字作文(精選7篇)
一份有趣的作業400字作文 第一篇
《我的興趣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題記愛好!愛好是什么?愛好是疲勞一天后還念念不忘的事;愛好是見縫插針也要做一做的事……曾經的我有過許多愛好:讀書、畫畫、游泳……但是隨著慢慢長大,功課慢慢的增多,我只剩下了一項愛好:讀書。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果然如此:作文書能使我提高作文水平,積累好的素材;閱讀書能提高我的'閱讀水平,了解更多的知識;歷史書能使我了解世界的歷史進程,了解那些輝煌與衰落……書能使我進步,我怎會不喜歡讀書呢?如果有人問我為什么會一直喜歡讀書?我會這樣回答:在學校,我們每天都在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那其他的知識,我們要怎么知道呢?那就只能自己去看書了,有時課外書也可以和課本上的知識相結合。如果你以前讀過紅樓夢,在你上課時學到關于它的課文時,你就會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對于課文的表達及深層的含義及文章前后的聯系也會比較清楚。
在這個寒假,我在家讀了《蘇菲的世界》,它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向我們每個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展歷程。并且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一份有趣的作業400字作文 第二篇
過生日就是年齡的描述,在我過的11個生日中。最令我難忘的還是我過九歲生日那天。
那天晚上,我吃完飯后就興沖沖地穿好鞋子、包上生日蛋糕,在帶幾塊外婆煎好的魚。就心滿意足的跑下樓去了。到了樓底下我東望望、西瞅瞅,看見她們還沒來。就把蛋糕放在樹桌上,就去喂王靜姐姐的小黑貓了。喂完貓,她們都到了樹凳上。于是,我又一邊趕過去;一邊感到心頭噴出燦爛而快樂的火花。在不知不覺中,我就到了樹凳上。她們看見我來,都像一只快樂的小鳥一樣。來幫我*蠟燭、點蠟燭,吹熄蠟燭后。我給她們每人都盛了一盤生日蛋糕,她們吃完蛋糕后。像久旱的小苗喝到春雨那樣高興。
過了一會,她們就要雷佳麗用手遮住我的眼睛,讓我去摸禮物。于是,我隨便拿了一個,就拉下布,看看里面裝的什么?我的好奇心脹大。于是,我趕忙撕開包裝紙,發現里面是一瓶星星。里面還有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張凡,我想我的禮物應該沒有別人的珍貴,但是我送你的情意比任何禮物都珍貴。因為我送你的禮物是我親手做的,我希望你能好好保存。祝你生日快樂。雷欣送。我看了這封短信,一股熱烘烘的熱浪涌上心頭。啊,禮輕情意重,千里送鵝毛。這真是一份禮輕情意重、特殊的禮物呀。
一份有趣的作業400字作文 第三篇
我原來以為中國的漢字是那樣的枯燥乏味,單調難寫,而且難于學習記憶。每個漢字都有筆畫,你可被小瞧這些簡單的筆畫,里面還蘊含著無窮無盡的奧秘呢!這些奇妙的漢字,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改變,來到這個時代。橫、豎、撇、捺,在古代人的手中,魔幻般的七拼八湊成漢字,他們將漢字的奧秘發揮地淋漓盡致!漢字一看就顧名思義,毛竹的“竹”字,用兩片叉開的竹葉組成,望字生義,仿佛能感受到竹林在山間搖曳。“田”字,雖說字型簡單,卻與實物分毫不差,方方正正,平均分成四份,巧妙地點出了“田”的作用,以便種植、灌溉。再如下雨的“雨”字,中間四點,不就像小雨淅淅瀝瀝地從空中落下的場景嗎?小雨的天真、調皮都躍然紙上了。
漢字的構造分為指示法、會意法、行聲字以及象形字。指示法就是一種用記號指出的事物特點的造字法,例如上、下、本、末等等;會意法是由兩個以上的形體組成,把它們的意義組合成一個新組,讓人們一看就可以體會出其字的意義,有步、逐、斗、莫、牧等等;象形字,就是把事物的輪廓或是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畫出來,有日、月、魚、羊、牛等等;形聲字是家族中的老大。它由意符和聲符組合而成,意符表示意義范疇,聲符表示讀音類似。分為左聲右形、左形右聲、上形下聲、上聲下形、內聲外形、內形外聲。
美麗的漢字像一條綿延不絕的長河,淌過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成就了偉大的中華民族!
一份有趣的作業400字作文 第四篇
“叮當……叮當……叮當……”上課鈴在我們不經意間響了起來。同學們都知道新的兩節作文課已經到來。但是樊老師卻叫我們把桌子上所有的東西都收起來,然后神秘地從講臺底下搞出一個盤子,像個魔術師一樣,先讓我們看到正面的樣子,隨后把盤子翻過去,好讓我們看到反面的樣子,之后把那個盤子放在講臺上,倒了一些水在盤子里。
“你們看到我這個舉動想到了什么啊?”講臺下面議論紛紛,然后,就有許多同學舉起自己的小手。
隨后,樊老師又拿起一根紅色的、粗粗的、短短的蠟燭,但是她一開始不讓我們看,用她的一只手給擋起來,經過同學們的一個一個猜測,終于松開了手。呀!原來是一根小蠟燭。
接下來的物品我們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打火機!老師還沒來得及掩飾,就已經公布了答案。
這時,我們才忽然發現,講臺上還有一個玻璃杯。
樊老師開始表演了!她把蠟燭用打火機點燃,然后把蠟燭固定在盤子中間,然后小心翼翼地將玻璃杯反扣在蠟燭上。同學們都目不轉睛地看著老師做的每個動作,似乎在等待著什么。奇跡終于發生了!火漸漸地熄滅了,隨后,盤子上的水全被吸到了玻璃杯里。
下課了,樊老師又表演了一遍,蠟燭和一陣濃烈的味道撲鼻而來,充溢了整個教室。
原來,蠟燭在氧氣全都燃盡時就會熄滅。而氧氣的缺失造成杯子里的壓力變小,外面的壓力大于杯子的壓力,所以水就向壓力小的地方流。這真是一堂有趣的作文課!
小蠟燭也能搞科學,真是小小的蠟燭大大的學問,同學們讓我們從小做起,成為小小科學家吧!
一份有趣的作業400字作文 第五篇
夜深人靜,偶爾也能聽見蟋蟀的叫聲,漆黑的夜里有幾顆小星星在眨眼睛,領居們都上床睡覺了,只有一戶人家開著燈,這就是我家。“你才上小學,作業就做那么晚,以后上初中了怎么辦!”“哇!哇……”
這件事還要從放學時說起。放學回到家,我走進書房,把書包往柜子上一丟,拿起一本小說,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突然,一個聲音想起:“語語,快做作業,做完了再看。”原來是外婆。沒辦法,我只能勉勉強強寫了幾個字。
過了一會兒,我朝門外看了一眼,哈,外婆走了,我竊喜,又開始看書。“你怎么又再看書了!”外婆不知什么時候又出現在了門口,正氣沖沖地瞪著我呢!我只好放下書。不一會兒,我又朝門外一瞥,外婆又走了,我又開始看書,直到媽媽下班回來。
媽媽進門看到我只寫了幾個字,問了我幾句,我支支吾吾,半天沒說出一句話,媽媽立刻火冒三丈:“別告訴我,你又忘記寫作業了,都四年級了……”接著一把拽住我胳膊,把我“送”出了門。“去外面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進來!”“呯”的一聲,門關上了!我心里很害怕,又很難堪,忍不住哭了起來,不停地敲門。這次媽媽真的生氣了,都沒理我!這時,隔壁的阿婆聽到了,看到我被關在門外,敲響了我家的門:“開門吧,她都哭了……”媽媽沒辦法,只好把門打開。
媽媽立刻命令我寫作業。我為了寫快一點,把字寫得歪歪扭扭的。她實在看不下去,“刷”一下把我的本子撕了。我又開始大哭,媽媽更上火上澆油,開始對我破口大罵:“你還有時間哭,還不趕快認真寫,字寫成這樣,涂涂改改的像什么……”我拼命地補,一直補到深夜。
作業引發的風波真是不小啊!今后我可不敢拖拉作業了。
一份有趣的作業400字作文 第六篇
今天,科學老師布置了一份有趣的作業——讓我們用水杯和一張硬紙做一個小實驗。回到家后,我反復琢磨,但怎么也想不出辦法來。于是我就去請教爸爸。
爸爸拿起一個水杯和一塊墊板,然后把墊板蓋在水杯上,問我:“華瑞,如果是把水杯倒過來,會有什么現象?”我笑著說:“那還用問,墊板當然會掉下來唄!”爸爸把水杯翻過來,果然墊板掉在了地下,我和爸爸都笑了起來。
爸爸接著又問:“如果我們把水杯灌滿水,放上墊板再倒過來,又會發生什么現象呢?”我胸有成竹的回答:“墊板會掉下來,水也會倒出來。”爸爸沖著我微微一笑,把杯子灌滿了水,我真的擔心水會灑一地。這時,爸爸放上墊板,瞧瞧我,又看看杯子,那種神秘感也只有在現場才能領略出來。說時遲那時快。爸爸把杯子翻了過來,出乎我意料,墊板被緊緊吸在杯子上,“哇塞!太神奇了!”我不禁鼓起掌來。我怎么也琢磨不出來這究竟是什么原因。這時候,爸爸笑著說:“因為水的壓力比空氣的壓力小,所以空氣就把墊板吸在杯子上了。”我聽后,不住的點頭。
這真是一份有趣的作業。
一份有趣的作業400字作文 第七篇
曾記得,科學老師讓我們回家親手做一做這樣一個小實驗:拿一個雞蛋,用手使勁捏,看你能不能把它捏碎。這真是一份有趣的作業!
老師一說完,我就想,雞蛋殼那么薄,一不小心碰撞后就會破,再說我的力氣也不小,肯定能把雞蛋捏碎。
一回到家,我就小心翼翼地從*箱里拿出一個雞蛋,準備做實驗,心想:雞蛋呀,雞蛋,你今天要粉骨碎身全不怕,只留清氣滿乾坤啦!我把雞蛋握在手心中,五個手指一起用力,使勁一捏。原本以為雞蛋真的會被捏碎,然后流出蛋清,沒想到雞蛋依然如故。咦,這是為什么?我不信!繼續用力捏……一分鐘過去了,雞蛋還是安然無恙。我看著手中的雞蛋,覺得它仿佛在嘲笑我的無能,心中頓時升起一股無名的怒火。于是,我便咬緊牙關,瞪大雙眼,雙手握在一起,大聲吼道:“啊!”使出渾身解數,向小小的雞蛋發起“進攻”。這次,想必雞蛋一定粉身碎骨啦!誰知,雞蛋竟不買我的帳,毫發未損。唉!最終雞蛋還是沒能被我捏碎。
帶著疑惑的心情,我立刻從書柜中找來百科全書,急忙打開書尋找雞蛋捏不碎的原因。原來,雞蛋那薄薄的外殼可以把受到的壓力均勻地分散到蛋殼的各個部分,我們用手當然不能輕而易舉地將它捏碎了。
原來,科學老師布置這份有趣的作業,是為了讓我們去自主探究身邊的科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