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觀于《雷鋒》的作文(精選15篇)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一篇
3月,是學雷鋒月。
雷鋒,這個我們記憶猶新的名字,大家都知道。雷鋒為我們做的一點一滴,我們都銘記于心。
雷鋒叔叔的精神是我們所有人民的精神寫照。
有一次,雷鋒因腹疼到團部衛生連開了些藥回來,見本溪路小學的大樓正施工,便推起一輛小車幫著運磚。當市二建公司敲鑼打鼓送來感謝信時,部隊領導才知道這件好事。雷鋒是孤兒又是單身漢,在工廠有工資,入伍時有200元的積蓄。后來,他把100元錢捐獻給公社,遼陽地區遭受水災時,他又將100元寄給了遼陽市委。雷鋒入伍當年每月有6元錢的津貼,全用于做好事。自己的襪子補了又補,平時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在部隊里,雷鋒對待同志像春天般溫暖,幫助同班戰友喬安山認字、學算術;為小周病重的父親寫信寄錢;為小韓縫補棉褲。每逢年節,雷鋒想到服務和運輸部門最忙,便叫上同班戰友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幫著打掃候車室,給旅客倒水。孩子們學雷鋒做好事,曾受到一些人在背后非議。不少同學不解,問雷鋒為什么做好事這么難?雷鋒樸實地說:“做好事就不要計較別人說什么,只要對人民有益,就應該堅持做下去。”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還有一次是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里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于是 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讓我們永遠記住雷鋒這個名字吧!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二篇
雷鋒,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用他那平凡而可敬的事跡感染、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血青年。雷鋒,這兩個不單是表示名字的字眼,已成為了一種崇高精神和品質的代名詞。
如今,時代在變,曾經,我們仰慕的雷鋒竟變成了人們口中的傻子,救人者被誣陷成肇事者,扶老人過馬路被說成是誘拐,為求自保學習雷鋒精神的人自然也就少了。在我們身邊“雷鋒”越來越少,可世界上的雷鋒卻原來越多。有一個日本企業家說:“雷鋒僅20歲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為偉大的英雄,對人類是有貢獻的。學雷鋒無國界之分,把雷鋒精神引進我們公司,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會改變員工的精神面貌,產生巨大的效果。”多少年前,我們將飲茶之風推廣到了日本,日本將“茶”發揚光大,而我們國家懂得品茶的人越來越少,換個角度思考,是日本將“茶”這門文化替我們保存了下來,而今,難道連這種崇高的雷鋒精神也要別的國家替我們保存嗎?
在這個學習雷鋒的日子里,我們——新時代的接班人,應該將雷鋒精神永遠的保存下來,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證明雷鋒不是三月里來,四月里走,學習雷鋒的人也并不是所謂的傻子!
雷鋒精神體現在很多方面。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需要有雷鋒精神,雷鋒日記中有這樣一句話:“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這句話詮釋了他對于工作的熱愛。學習亦是如此,我們首先要愛學習,才能有充分的動力去學習,才能在學習中找到快樂,從而找到學習的一些方法,更好的學習。工作更需要這種精神,將來,我們踏上社會,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工作,但是,無論對待怎樣的工作,都應該干一行,愛一行,至少在那個工作領域中,你就是那一行的狀元,只有這樣的工作態度,才能讓自己快樂的工作。
在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有雷鋒精神。說到雷鋒精神,人們可能更多的是想起他助人為樂的事。的確,學習雷鋒需要我們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動身邊的人,為他人付出,不求回報,只有這樣,才能讓世界成為愛的世界。
在集體中的每個人也需要雷鋒精神。雷鋒在日記中這樣寫道:“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所以,一個集體只有團結才能發展,如果每個人都只是做自己的任務,而不關心集體的話,那又何談團結,何談發展呢?
在這個學習雷鋒的日子里,學習雷鋒,學習他的助人為樂,學習他的團結集體,學習雷鋒精神!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三篇
雷鋒叔叔是一個樂于助人,心地善良的軍人。雷鋒叔叔他用自己短暫的生命來幫助人們,所以就有這樣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以下是雷鋒叔叔一兩個小故事:一次雷鋒叔叔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叔叔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叔叔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還有一次,過年的時候,戰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種文娛活動。雷鋒叔叔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幫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叔叔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雷鋒叔叔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難怪人們一見到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鋒叔叔。
雷鋒叔叔的生命雖然是非常短暫的,可是他用他短暫的生命中做了許多的好事(有意義的事),都很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一起學習雷鋒叔叔的這種精神吧!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四篇
雷鋒精神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雷鋒二字,已成為人們心目中熱心公益、樂于助人、扶貧濟困、見義勇為、善待他人、奉獻社會的代名詞。
雷鋒一個熟悉而響亮的名字,雷鋒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戰士。雷鋒,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一個歷史無法抹去的記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句強力的話回蕩在我們耳邊,縈繞在我們腦海,沉淀在我門心田
假如你在路上摔倒,是否有人扶起你呢;瞧,今天我就遇見了一個雷鋒。一個八九歲的小孩子走在路上,邊走還一邊用腳踢著路邊的石頭,嘻嘻哈哈,前面有一位年邁的老奶奶,提著沉甸甸的菜,看起來很是吃力。這位小男孩急忙走上前去說:老奶奶,我幫您提一段吧。謝謝你,你真是個好孩子。老奶奶和藹地說。就這樣他們一直走著,直到到了一個路口,老奶奶要向東走,小男孩要向西走,可小男孩想起老奶奶提東西的吃力毫不猶豫地說:老奶奶,我家也向東走順路吧。他們就這樣一直走到了老奶奶家,來奶奶硬要小男孩進去坐坐。老奶奶,謝謝您的好意,對不起,我看天不早了。我還要趕回家,再見,老奶奶。你叫什么名字老奶奶親切的問。我叫紅領巾。
在我們需要的時候,雷鋒回來了,整個世界就象等待春雨的麥苗,渴望、迫切地吮吸著這一場雨露,希望在明天綻放美麗的花!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五篇
雷鋒叔叔生于1940年,犧牲于1962年。他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作為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卻助人無數。xxx于1963年3月5日親筆為他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現在是二十一世紀,新世紀雷鋒精神是什么?為什么雷鋒精神可以激勵幾代人?我們又應該怎么樣去學習雷鋒精神呢?我認為首先要學習雷鋒叔叔的“釘子”精神。雷鋒叔叔從小就是個孤兒,小時候也沒讀什么書,直到參軍后才開始學習文化知識。
但我們現在在他的日記里可以看見許多優美的的詞語和句子,而且雷鋒叔叔還是個很棒的汽車兵,不但車開得好,修車技術也不賴,這都是雷鋒叔叔發揚“釘子”精神,鍥而不舍,努力鉆研,刻苦學習的結果。而我最缺乏的就是這種“釘子”精神。比如在數學學習中,我一碰到難題就頭疼,不會做就不做,從來不去鉆研,所以我的數學成績很一般。
其次,我認為應該學習雷鋒叔叔熱愛勞動、樂于肋人的精神,雷鋒叔叔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光榮的事——勞動;世界上最體面的人——勞動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雷鋒叔叔用他的一生來實現這幾句話,他做了一輩子的好事,幫助了無數的人,他非常愛勞動,連他犧牲都是犧牲在他的工作崗位上。
想到我們,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很少愿意干點活,而且個個有著小皇帝脾氣,不關心體貼他人。我認為我們要向雷鋒叔叔學習,熱愛勞動,樂于助人。在家幫爸爸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學校幫老師分擔一些小工作,在生活中學會關心體貼自己的同學和親人。
雷鋒叔叔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很多很多,他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他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六篇
“雷鋒精神”就是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現在你到雷鋒的故鄉去,那里的人們還能講出一大籮筐雷鋒的故事。
其中一個故事叫《愉快的星期天》,講的是雷鋒帶病去幫助工人們推磚塊的事。雷鋒帶病幫工人推磚塊為什么他會覺得愉快呢?難道是因為他想得到表揚嗎?不,雷鋒連名字都沒有打算留下;還是他為了掙錢呢?不,他說這是義務勞動。那究竟是為什么他會感到快樂呢?因為雷鋒生在舊社會,是一個孤兒,他長大在新社會,雷鋒認為新社會給予自己很多,他就想回報社會,他認為幫助別人就是回報社會,所以他很愉快。
其實幫助別人并不困難,有時候也許只是側一下身子,讓有急事的人先過去;或者是把文具借給需要的同學。只要你愿意,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為他伸出援助之手,他會感到很溫暖,你會感到很快樂!同學們,讓我們學習雷鋒的精神,感悟雷鋒的德行,體驗雷鋒的心靈。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爭取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愛幫助別人的人。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七篇
在我們班里,有許多像雷鋒一樣,雪中送炭,在關鍵時刻給你幫助的人,宋妍君同學就是其中的一位。
宋同學在我們班里是有百分之百好評的。在班里,有什么重要職位競選,只要沒明確說不讓投她票的(體育不在此列,而且重要職位一般是語、數、外),那就屬于逢她必投啊。最重要的是她不僅學習好、人緣好,還樂于助人。
前幾天發生了一件事,使我更加確信她樂于助人了。
事情是這樣的。
那天,我到了學校,總覺得書包里好像少了點什么東西,不過也沒在意——反正就算少了也已經拿不了了。過后我曾想過,我那一刻腦子一定是壞了,少了什么也是能去借的呀!太笨了。
直到上英語課前,我才發現少的竟然是英語書!我馬上像被天打五雷轟了一樣,心說:少了什么不好啊,可就少了它,今兒的英語課上老師必定是要讓分組讀課文啊!想到這兒,我就如熱鍋上的一只小螞蟻,急得團團轉。沒辦法,我只有一邊轉一邊埋怨自己昨天晚上為什么就沒好好收拾書包呢。
這時,我靈機一動——借書。事到如今,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只好試著借宋同學的書了。令我沒想到的是,我竟然一借就成功了。這真是雪中送熱炭,久旱逢甘露,頓時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于是,在英語課上,我們組順利地過了關,而且成績還不錯,這多虧了宋同學的熱心幫助。
其實,只要你想做,人人都可以是雷鋒,雪中送炭的活雷鋒。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八篇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小時候,每當我聽到這首雄壯有力的歌曲時,我總是好奇地問媽媽:"媽媽,雷鋒是誰呀?"媽媽告訴我:"雷鋒叔叔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孩子,他年僅22歲就犧牲了,雖然他的生命很短暫,可是他的感人事跡和精神卻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上學期,我很有幸讀了《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這本書,我對雷鋒叔叔的名字不再陌生,雷鋒叔叔那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在這些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從身邊做起"這個小故事,雷鋒叔叔的同班戰友小周的父親得了重病,雷鋒得知,以小周的名義給周家寫了信,又寄了十元錢。雖然這十元錢對今天的我們來說不算什么,可是卻相當于當時雷鋒叔叔兩個月的津貼啊!這樣的故事對于雷鋒叔叔來說,簡直數不勝數。雷鋒叔叔在日記中寫到:"我是人民的勤務員,自己辛苦點,多幫人民做點好事,這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
在生活中,我也經常學著雷鋒叔叔的樣,盡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幫助別人,雖然這些小事不能和雷鋒叔叔做的好事相提并論,可也表達了我的一點心意。
有一次,學校倡議我們為山區貧困小學的學生們捐書捐物,別的同學只捐了一兩本,我一下子就捐了三四十本,還從我的零用錢里拿出了四十元捐給了那些孩子,老師和同學們都夸我是個有愛心的好孩子。
還有一次,我家樓道前的程控門的聲控壞了,門外的人無法和家里的人對話。一位騎電動車阿姨忘帶鑰匙,進不了門了,阿姨的車后座上還帶著她的小寶寶,急得滿頭是汗。我趕緊叫媽媽給阿姨開門,我用自己的身體頂住門,讓阿姨進去,阿姨非常感謝我,我不好意思地說:"這只是舉手之勞,沒什么!"阿姨對她的小寶寶說:"哥哥真像小雷鋒啊!你長大了,也要向哥哥學習啊!"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
雖然這只是一件件小事,但我們少年兒童都能嚴格要求自己,讓雷鋒精神在我們身上發揚光大,我們的民族和未來一定會更加強大。讓我們攜起手來,學習雷鋒精神,發揚雷鋒精神,個個都爭做新時代"小雷鋒"吧!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九篇
在雙休日里,我讀了一本叫《雷鋒的故事》的書,我十分欽佩雷鋒樂于助人的精神。
書中有許多關于他的樂于助人的事:有一次早晨,由于暴雨,山洪爆發把上學路上的一座小石橋淹沒了。雷鋒上學時正好路過這里,見一些低年級的小朋友看著大水不敢過去。于是他就挽起褲腿,把低年級的小朋友一個一個都背了過去。等等。
雷鋒叔叔的精神令人敬佩,而我在生活中卻不是一個樂于助人的人。有一次,我的同桌有一道很難的數學題做不出來,他說:“求求你金之盛,看在我們的交情份上,教教我吧!”“我才不教你呢,有本事你自己做去呀,做不出別來叫我!”面對我的絕情,他十分生氣,一個星期都沒有理我,最后因為我不樂于助人,而落得我自己失去了一個好朋友。
相比之下,我們班的俞璐同學卻是十分喜歡幫助別人。有一次考試后,她的同桌只考了八十幾分,好多的題都沒有解出來,下課后我叫她一起出去玩游戲,可她抬頭看看我說:“金之盛你自己去玩吧,我還得教同學做題目呢!”又一節課下課后,我又找她出去玩,可是她瞧了我們一眼,繼續認真地教同學題目。
看到書本上雷鋒叔叔樂于助人的事,又看到身邊俞璐積極幫助同學的行為,我感到自己的不足,我應該學習他們樂于助人的高尚情操,主動幫助有需要幫助的同學,把雷鋒的精神發揚光大。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十篇
今天,我一起床就在想老師不是讓我們學雷鋒做好事的呢?既然好事不來,那我就找它,走到大街上,我就在那等,看看有沒有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的,要是有,我就去扶他過馬路,我等呀等,等呀等,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等到了一個老奶奶,我正想去扶她,沒想到有一個和我一般大小的學生跑過去,扶老奶奶過了馬路,我郁悶極了,心想難道這年頭還流行做好事?
我又把目光轉移到居民小區里。我看見鄰居張阿姨正追著她那只小寶貝——一只狗,我不明白她為何要追自家的狗?便走上前去問過究竟。我說:“張阿姨,你為何追你的狗?”她牛頭不對馬嘴地說:“快……快幫我捉住狗”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跑去捉狗我像劉翔一般跑著,誰知張阿姨的狗,好像一只棕色的兔子似的跑得飛快,我也不甘示弱猛得地跑起來,終于狗似乎被什么東西吸引了,奮力向我這兒跑,我害怕極了,怕它一口撲上來,把我咬個半死,我這時心已經冒到喉嚨口了,差一點就跑出來了,我該怎么辦?怎么辦?忽然一個辦法竄到我的腦海里,蹲下來假裝用土砸它,我做了這個動作,果然狗兒立即跑向它的主人那。我也跟著跑了過去。張阿姨說道:“哎,都是我不好,把它脖子上的狗鏈解了下來,它從我買回來就被我扣住了,今天第一次解開,它太興奮了所以就這樣了。”我說:“張阿姨,你下次可別隨意解開它的狗鏈,以防它亂跑亂串傷到別人。”
哎!幸虧外婆告訴我這個土辦法才讓我“狗口脫險”,原來做好事也不簡單啊!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十一篇
本月是學雷鋒月,全校掀起了一場學雷鋒活動,作為學校少先隊的先驅者--大隊委,我們自然要起到帶頭作用。當然,我們的任務是: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除了我們大隊委之外,還要加上五(3)班的全體同學們一起去,到了下午,我們按陳老師的吩咐,每人從家里帶來一袋好吃的,我帶的是餅干和花生,別人的東西可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門,有水果、有牛奶、瓜子、糖果……
別光說吃的,說說行動吧!下了午讀課,所有大隊委成員和五(3)班的同學們,一起到廣播室門口集中。我們列好隊,前面兩位個子高的大隊委雄赳赳、氣昂昂地舉著旗幟,上課鈴一響,我們便出發了。一百多號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地穿過馬路,涌上街頭,一直朝西華山腳下的敬老院前進。經過兩旁的田野,我們經過幾十分鐘的長途跋涉,終于到了敬老院。同學們將手上提著的食物都放在了幾張大圓桌上,桌面上此時堆起了一座座“小山”,把食物都放好后,同學們開始進行主要環節:演出。
首先表演的是古箏,接下來是唱歌,雖然出了一點小失誤,不過我們馬上進行將功補過,再后來是小品、朗誦……老人們笑得咧開了嘴,樂開了花,節目表演完了,我們又把院子打掃的干干凈凈之后,高興地離開了敬老院。
在回學校的路上,我心想:今晚,這些爺爺奶奶們肯定會很高興。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十二篇
在三月“學雷鋒”活動中教師為了讓我們學習雷鋒同志不怕苦不怕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鍛煉學生從小養成為他人、為社會做好事的良好習慣,我們班決定帶領同學們走出校門,參與社區文明建設,用雙手美化校園周邊環境。力求在實踐和行動中力行表率,把“學雷鋒”的思想深入傳播,發揚我們城南小學“學雷鋒”的良好形象。
3月5日下午第2節課,我班全體同學在教師的組織下,到我校的后門清掃垃圾。
由于后門正是太陽落山的時候,垃圾多,風塵大,落葉多,給我們的勞動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但是大家并沒有被困難嚇倒,反而是精神抖擻,堅持搞衛生。用自己的雙手撿起樹葉、煙頭、塑料袋等,把這些垃圾掃進掃帚里,在用垃圾袋把掃帚里的垃圾倒進里面。最后,把垃圾運到垃圾箱里。
經過大家的通力合作,一個半小時后,后門被我們打掃得干干凈凈,看在眼里的家長們都紛紛投來稱贊的目光。大家的臉上雖然滿是汗珠,卻也露出了微笑;真是累在手上,甜在心里啊!
通過這次活動,大家都收獲了一種可貴的精神,那就是:雷鋒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十三篇
她,一個平平凡凡的女孩,在人群中也許并不耀眼,也并不奪目,可她樂于助人,勤奮好學,積極向上。她,就是我們班上的小雷鋒——趙貝。
她會在擁擠的公車上讓座,會撿起路邊的垃圾; 對人和善,有禮貌,有教養。她不會亂丟垃圾,不會擾亂秩序,更不會做傷人的事,她只會用自己樂于助人的性情,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不在乎有多勞累,不介意會弄臟自己。
她就默默地付出著,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和借口,只為了可以為社會做一些貢獻,哪怕只有那么一點。
她的名字或許十有八九的人都不知道,因為她就是這么一個會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小雷鋒,不需要太多的形容詞,也無需太多夸贊的浮躁,她的行動就能證明一切,她就是小雷鋒。
雖然她只是八年級的學生,只是804班的學生,懂得并不多,可她知道什么是助人為樂,什么是該干的,什么是不該干的。我們班的小雷鋒就是她,一個無需太多修飾詞的女孩,記住她的名字——趙貝!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十四篇
我們今天的所謂學雷鋒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雷鋒,每年三月五日的學雷鋒活動更多帶有一些紀念色彩,所以有了俗語:“雷鋒叔叔三月來了四月走”。
雷鋒精神體現在一個個具體行為當中,我們對雷鋒精神的理解也是從他的具體行為認識的,這樣人們理解的雷鋒精神比較狹隘具體,把扶老攜幼、扶微救困、幫助別人做一些事情理解為學雷鋒,這當然是誤解了。雷鋒精神自然樸實無華,并不是人為刻意制造出來的,它體現雷鋒同志的人生理念。雷鋒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上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之所以無法象他那樣做到是因為我們的人生理念無法達到像他那樣忘私的地步。我們用偉大形容雷鋒同志,也說明不是人人能達到雷鋒精神,我們只能有一部分行為達到雷鋒精神的要求。
雷鋒精神的實質是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不可能要求大眾普遍向雷鋒同志那樣付出去幫助別人,這樣的話,雷鋒的平凡就不可能成為升華到偉大。
時代在變,我們國家進入商品交換時代,曾經的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這就不可避免使傳統的雷鋒精神受到挑戰。雷鋒精神是永恒的,但是,體現雷鋒精神的行為并不是永恒的。雷鋒精神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精神,今天人們所說的愛心實際是雷鋒精神的另外一種說法。雷鋒精神是一種愛心表達,但雷鋒精神所表達的愛心是更加具體和真實,而我們現在所說的愛心卻很抽象廣泛,每一個人可以隨意創造體現愛心的方式,不象雷鋒精神那樣體現在雷鋒同志的具體行為當中。
我們必須接受時代的變化帶來對傳統雷鋒精神的形式否定,承認無私幫助變成有償服務也是一種進步。當然我們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變成有償服務,愛心本身體現著社會存在無償服務的雷鋒精神,所以,我們的社會還會有無私的幫助,不是什么事都要有償服務。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并不是每一個都具有象雷鋒同志那樣無私奉獻精神,而是每一個人能做到為別人提供舉手之勞的幫助,我們微不足道的幫助可以幫助別人解決大問題,這不是能用價值衡量的。
觀于《雷鋒》的作文 第十五篇
還記得8歲的那天下午,我在公交巴士上,遇見了一位年輕的活雷鋒。
那一天,天那么藍,連一絲浮絮都沒有,像被過濾了一切雜色,瑰麗地熠熠發光,天晴得像一張藍紙,幾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陽光曬化了似的,隨風緩緩浮游著。我下了美術課,外公來接我,那正是叔叔阿姨們下班的時間,人山人海,人挨人,人擠人,真是摩肩擦踵、揮汗如雨!我和外公走到公交車站,準備坐公交車回家。
可好不容易等到可以回家的公車,上面卻擠滿了人,連站的地方都沒有,更不要說座位了!再加上我們家離這里比較遠,腿還不站麻去呀?
剛上車沒多久,就有一個十五六歲的大哥哥從他的座位上起來,他長著一張尊嚴的國字臉,高挺的鼻子上架著一副黑色的眼鏡,一對清秀高挑的眉毛。他對外公說:“爺爺!快來坐,這兒有座位!”外公覺得不好意思,回了句:“不用咯!小伙子,你自己坐吧,我快到家了!謝謝你”“可是,爺爺您已經站了好久了!坐下休息啊,我下一站就到了。” ……
最后,爺爺說不過哥哥,只好坐下。我們到家了,哥哥卻還站在公車里。
從那以后,這段記憶就像針,扎在了我的心里;就像筆,寫進了我的腦海里;就像海,涌進了我的眼眸里。我時常會聽到有一個聲音對我說:“學習雷鋒,做一個善良而樸素的孩子!”
- 上一篇:一次竹竿舞比賽作文(精選5篇)
- 下一篇:父親節祝福爸爸的作文(精選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