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作文臨海的長城(精選8篇)
作文臨海的長城 第一篇
臨海長城真是名不虛傳,怪不得游客人山人海,因為有些它有的建筑物,北京萬里長城是沒有的。不過,這還是北京長城好得欽,至于我為什么說臨海長城也是名不虛傳,還得聽我慢慢道來。
去臨海長城玩得先買票,爸爸去買了票后,我們就爬樓梯上長城。我望著在爬樓梯的游客和已經在上面的游客,感覺像是當年日本侵略者攻上去,然后在長城上的戰士反擊的畫面。到了頂上,也就是第一層,那上面有一個輪炮,我坐在上面拍了張照片,然后繼續走下去。到了一個雙層敵臺,有二層的,上面能攻擊,下面也能攻擊。然后我們又繼續走了一大段,到了一塊空地上,那里有個長筒炮,依我看,射程應該比較遠吧,不過這是一個旅游景點,炮不是真的。
接下來每走一大段就有一個長筒炮。這次長城之旅一共經過了2個堡壘,2個雙層敵臺,看見了一個輪炮和2個長筒炮。我們從出口下了長城后,經過一座城隍廟,在那里我又參觀了鐘樓和鼓樓,那鐘和鼓大得驚人,只是門關著,不能進里面去參觀。在廟下的一片竹林里,我剛長出來的嫩竹,還有一塊狀元石。
看完我前面寫的景點后,你們也都相信了吧,臨海的江南古長城也是挺不錯的。
作文臨海的長城 第二篇
國慶節那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一起去爬臨海江南長城。
臨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21世紀中國大陸第一縷曙光首照地,中國無核蜜橘之鄉。
臨海江南長城是國家aaaa級旅游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6000余米,位于臨海市區,始建于晉,擴建于唐,古城墻沿江而起,依山而住,俯視大江,矮若游龍,兼具防御和防洪雙重功能,其建筑之獨特,形制之規模,保存之完好,為全國罕見,被譽為“江南長城。”
長城邊上綠樹成蔭,像許多大將軍守護著長城。樹上有許多小松鼠跳來跳去,好像在玩捉迷藏呢!
長城邊上就是臨江了,站在上面看,群山環繞著臨江,裝扮的.十分美麗。臨江成蛇形狀,大得很。
其中,長城的最后一個樓梯,非常的高,非常的陡,讓人十分害怕。傳說,有一匹鹿從樓梯上跑上去,就因為這樣,這個地方也叫“鹿城。”
最有趣的要數望天壇了,登臺階梯和各欄板數都是九和九的位數,天壇一層比一層高,在最高的天壇中間有一個白色的圓,非常光滑,站上去說話,就會有回聲;站在圓盤外面,說話就沒有回聲,真奇怪。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就到了下午,我們要走了。我依依不舍得回了家,心想:江南長城真美麗啊!我下次去臨海的時候,一定再去“看望”江南長城。
作文臨海的長城 第三篇
萬里長城在我國北方遼闊的土地上,東西橫亙著一道綿延起伏、氣勢雄偉、長達一萬多里的長墻,這就是被視為世界建筑史上一大奇跡的萬里長城。
八達嶺長城非常雄偉壯觀。東窄西寬,呈梯形,有東西二門,東名居庸關鎮,西名北門鎖鑰,都是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臺,南北兩面各開一豁口,接連關城城墻,臺上四周有磚砌垛口。這一段的城墻,依山勢修筑,墻身高大堅固,下部為條石臺基,上部采用大型城磚砌筑,內填泥土和石塊。頂部地面鋪縵方磚,嵌縫密實。內側為字墻,外側為垛墻,垛墻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山勢陡峭處,砌成梯道,山脊高地、城墻轉角或險要處,則筑有堡壘式城臺、敵臺或墻臺。城墻高低寬窄不一,平均高七公尺,有些地段高達十四公尺,墻基平均寬六公尺半,頂寬五公尺余,可容五匹馬并馳或十人并進。
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防御工程。明長城翻山越嶺,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間。看見它人們不由肅然起敬,感嘆在如此險峻的地方使用數量如此眾多而且巨大的建筑材料。長城見證了古代中原農業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間劍拔弩張的激烈對抗。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以血肉之軀修筑了萬里長城。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更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作文臨海的長城 第四篇
江南長城始建于晉,成于隋唐,城墻全程6000余米,現存5000余米,游覽江南長城550字作文。與北京八達嶺長城形神具肖,人稱“江南八達嶺”。北國長城的空心敵臺源自臨海,因此江南長城堪稱北京八達嶺長城的“師范”和“藍本”。這次國慶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爬了江南長城。
我們乘車來到長城腳下,放眼望去,無數個筆直的臺階層層直上,臺階兩邊插滿了一面面小黃旗,真讓我有種穿越古代的感覺。望著那么多臺階,我心里打了個寒戰,550字作文《游覽江南長城550字作文》。不過我又想起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為了自己能當上好漢,我拼了!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沒有爬到顧景樓前,沒辦法,我只好出殺手锏了-------連手帶爬。終于,我爬到了顧景樓得前面,我累得直喘粗氣。旁邊做生意的老奶奶告訴我們,這一段是最難爬的,喝杯冰糖雪梨茶就舒服了,我立刻叫媽媽給我買了一杯,果然好喝!
休息了一會,我們就繼續前進了,果然如老奶奶說的,往后的臺階沒有那么陡,我們邊走邊欣賞兩邊的風景。樹木參天,不知名的紅果子點綴在綠樹中,真是好看極了!“長城像巨龍盤旋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真是形容得再好不過了了,我站在烽火臺上,向遠處眺望,蜿蜒曲折的長城和臨海城盡收眼底。一邊是古城風貌,一邊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這些正是見證了我們祖國的歷史和現在。
突然之間,我想到我們現代人爬長城這么累,那么古代建造長城的勞工們是多么辛苦呀!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歷史古跡,讓后代更多的人來參觀,游玩!
作文臨海的長城 第五篇
游長城,游長城,說的好聽一點就是游長城:說的難聽一點就是爬長城,說的再難聽一點就是爬樓梯。長城你得再高還是一樣的,只是看見一節節的樓梯。那游人們為什么要來長城呢?可能就是沖著“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話來的,連我也包括在內。這不,這個暑假我就跟老爸老媽到了長城。
我們剛剛來到長城腳,都感覺到了長城的偉大的氣息。但向長城上面看去,卻是那么令人生畏。這時爸爸說:“我們開爬吧!”我們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往上沖。哈哈哈哈,真是太簡單了,不一會我們便到了第一個烽火臺。我轉身向下看去,啊!怎么這么高啊!原來長城是非常陡的,所以看下去也就非常高了。這時我聽到導游在說:“大家都知道不到長城非好漢,那是對的。但你們知道這句話的下一句是什么嗎?”頓時鴉雀無聲,只聽見風在我耳邊呼呼地吹過。“那就是爬得越高越笨蛋!”聽了導游的解說我笑了,因為有許多人只聽過不到長城非好漢,誰有聽過爬得越高越笨蛋的呀!……
休息了片刻我們繼續向上“進軍”,這次我們的速度慢了很多。因為你爬得多,路就陡,那離地面就夜高。當我們爬到第二個烽火臺時,我的腳都軟了,只好站在城墻旁邊看風景。那風景真是好看!那里大多數是松樹,碧綠的樹葉在微風中飄蕩,時不時地飛來幾只小鳥站在樹上歌唱!
“時候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去了。在路上,我的嘴里還始終說著那兩句——不到長城非好漢,爬得越高越笨蛋!
作文臨海的長城 第六篇
關于長城的作文500字 美麗的長城
小時候聽爸爸講故事,我就知道了“萬里長城”。從那時起,我就盼望著能到長城上游玩。今年春節期間,爸爸媽媽終于帶我游覽了美麗的八達嶺長城。
長城的石階很陡,邁步有些吃力,向上攀爬時不得不低頭彎腰手扶石欄。拾階而上,我發現每隔一段石階之間就有一個小洞,如果下雨,雨水就會從小洞排出去。我不由得贊嘆起來,古代人設計出這種排水道,真是太奇妙了。
好不容易,我們登上了第一個烽火臺。爸爸告訴我,烽火臺又叫狼煙臺,為燃燒狼煙報警而建,當發現敵情時,哨兵就馬上點燃狼煙,其他哨兵看見狼煙也點火報警,消息就迅速地傳遞下去。我不由得驚嘆起來,古代設計師的智慧真令人欽佩。
“達達,快來看!”隨著爸爸指的方向望去,一段城墻連著一段城墻,那蜿蜒曲折、連綿起伏的長城真像一條巨龍,翻山越嶺,游向遠方。那種氣勢磅礴的景象,雄偉壯觀,魅力無比。此時,我真正體會到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含義。
漸漸地,天空中飄起了雪花,大風伴隨著雪花吹來一道道霧氣。在霧氣的籠罩下,長城這條巨龍似乎蘇醒了,給人的感覺是不停地游動著。如果不是身臨其境,你想象不到那種美麗。那種醉人的美吸引著數以萬計的游客。
登上長城的頂端,已經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了,但我依然興致勃勃。遠眺美麗的山河,感慨萬千。長城是中國古代強大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今天,作為華夏子孫,我們肩負著富國強國的歷史重任,今后我們更要加倍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奮力拼搏。
作文臨海的長城 第七篇
越是久遠的,越是古老的,越是彰顯著一種無法抗拒的魅力,它以一種無可替代的氣勢展示著莊嚴與神圣。
前幾日,偶爾去了臨海,親臨了一次曾經在歷史書上讀過數次的臨海古長城――江南長城。
那天,天氣十分炎熱,高達35°C。在高高的牌匾上“雄鎮東南”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直映眼簾。站在那青磚下,突然感到了古人的偉大,他們一定沒有想到,當年他們用血肉之軀筑就的防御外敵侵犯的壁壘,今天成了后人游歷歷史的景點。
據悉,臨海古長城始建于晉代,是當時的臺州府城。古長城依山就勢而進,全長約有6000多米。東起于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于山巖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伸至巾山西麓,矯若巨龍,雄偉壯觀,尤以北部最峻,與北京八達嶺長城形神俱肖,素有 “江南八達嶺”之稱。沿途建有各類城堡、城門、城樓。古城墻兩側,古木參天,一些說不出名字的古樹上結滿了青綠色的果實,一些正開著淡黃色小花的古樹掩映著古城墻,為這絕世的創舉憑添了幾分江南的靈秀。
史載,明朝名將戚繼光在臨海八年,抗擊倭寇九戰九捷。期間,戚繼光與知府譚綸整修臨海古城墻,創造性地加蓋了二層中空敵臺、遺存之今,戚、譚隨后奉調薊州,修建北京附近的明長城。他們抽調江南三千兵士,將其在臨海筑城經驗運用到明長城修建工程中。北國長城的空心敵臺,源自臨海。因此,南北長城在規格、形制、構造上,共同點頗多,實為北國長城之“師范”和“藍本”,遂稱江南長城。據導游說“臨海古城墻,除了御敵的功能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的功能。城墻有三分之一的長度是沿著靈江修筑,臺州府城正位于靈江入海近處,江水與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時常漫上城來。城墻有如大堤,千余年來抗擊著洪水的沖擊。為此,臨海城墻在修筑設計上,采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甕城修作弧形,特別是把“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圓弧形(其余一方仍為方形),在全國古城墻中,十分罕見,目前所知尚屬孤例” 。
登古長城,首先要通過的是被稱為“好漢坡”的198級臺階,這著實讓人生畏,也令我們這些平日里缺乏鍛煉的辦公室中的守候者,大練了“腿功” 。導游鼓勵大家說,“這些臺階一定要登上去,不是有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嗎,到了古長城,不走完所有的臺階,就稱不上好漢。”臺階走到一半時,早已是揮汗如雨了,看來做個好漢還真是不容易。
走到轉彎處一門大炮赫然入目,大家圍攏而來。古炮靜靜地置身那里,沒有了士氣高昂士兵的相伴,只有周圍古樹陣陣的濤聲,顯得有幾分寂落。深褐色的炮筒在那里不屈不撓地苦苦守候了數百年,似乎一直虎視著外敵。我凝視著,很想知道在沒有了硝煙的日子里,他在沉思著什么。據說,這就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在臨海八年,創造性地修筑了十三座二層空心敵臺之一,極大地增強了防守能力,戚家軍以臨海古城為據點,擊敗倭寇九戰九捷。
曾經的輝煌隨著歲月的更迭,成為了只留后人評說的歷史。巍巍的古長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始終面不改色地,保持著自己的個性。這段古長城,已不再是青磚的寫真,他早已化身成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力量的象征,令數以萬眾在心中膜拜。
踏在那帶著滄桑的青磚上,我仿佛看到了那從遠古走來,為了建筑長城而離去的民工們,他們臉上流露著不可思議的神情,他們一定是不明白,當年他們泣血筑成的衛國城墻, 而今成了人們閑暇之余覽勝之地。那些帶著一身塵埃的將士們也絕對不會想到,當年他們用生命保衛的小城,成了談論古今、撫摩歷史之地。先人們一定無法設想到這段僅有6000多米的古長城,在無意間成了承載歷史的見證。
雍正皇帝御書的“至真妙道”在青山石壁間,顯得格外肅殺,這位滿清的皇帝絕對設想不到,他給了當年創造那段奇跡的人最高的褒獎,而評論他的人,卻翻動著歷史的折頁,冷眼觀看著他創造的那段歷史。
站在古長城上,美麗古老的臨海新老城區、美輪美奐的彩虹橋、古建筑保護區等獨特景致盡收眼底。這是后人設計的現代家園,將來又有誰來評述呢?
臨海古長城,是個沉積感情,令人放下所有人生憂慮和功名利祿的地方。在他面前,沒有什么比創造歷史更偉大的了。一切的富貴榮華在他眼里,還不如一塊青磚來得真實。
歷史是人創造的,最偉大的創造者往往就是那些最平凡、最不善于張揚的人
作文臨海的長城 第八篇
成長過程中,發生了許許多多讓人難忘的事。可那一次,我覺得我真正長大了
一個周末的清晨,外婆把弟弟交給我來照看,并對我說,她要到中午才來接弟弟。我看著眼前頑皮的弟弟,無奈地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
外婆走了,我看著這小淘氣,不住地唉聲嘆氣。轉了一下身,這孩子就不知道跑哪去了。我到處找,只聽見玩具房咚咚咚的聲音。我跑去一看,果然在那兒。只見弟弟把玩具扔得亂七八糟。我氣極了,一把抱起他,讓他乖乖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接著回到玩具房收拾。我把洋娃娃放在箱子里,把小汽車放在柜子里,把畫筆放在桌子上
走出房間,弟弟突然哭了起來,說肚子餓了。我跑去廚房,學著泡牛奶給弟弟喝。喝完奶,弟弟睡著了。我把他抱進房間,這下終于可以松一口氣了。過了一會兒,外婆來了問我:弟弟呢?我說:睡了!外婆笑著對我說:涵茵,你長大了!
童年像五味瓶,蘊含著各種滋味;像調色盤,有著各色各彩。它就等著你去嘗試,等著你去體會!就是那一份鼓勵,一直讓我進步,讓我一直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