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我看孔子900字作文(精選12篇)
我看孔子900字作文 第一篇
在茶壺和孔子之間,不僅有關系,而且關系很大。正是那次山東研學才讓我明白了孔子思想的偉大之處,更讓我體會到了“創造性解決問題的好處”。
到達賓館后,我和室友立刻找到了酒店里的茶壺和茶葉包。我和他二話不說,直接倒進水,開始煮茶。水沸騰后,我關上電熱板的開關,正準備放茶葉時,水“撲哧”一下從壺嘴噴濺出來,險些將我燙傷。我趕緊擦了擦桌子,盯著這不聽話的茶壺。隨后,老師來叫我們下樓進行研學活動,我便離開了那只壺。
后來,我還是用同一只壺煮水泡茶,結果相同的事發生了水噴出來。我于是想:能不能讓水不噴出來呢?其實我曾試過早點關上開關,可是不起作用。這時我想起了在孔廟時,導游所講的孔子思想,其中就有“學以致用”。我觀察著茶壺,思靠著問題。突然間,我明白了:我走過去,揭開茶壺蓋,將水倒滿,按下電源鍵,將室友叫過來,讓我欣賞我的茶壺“二代”的優秀成績。可惜,我高興的太早了,熱水依然撒了滿桌。
我不甘心,繼續研究,才發現茶壺分為內外兩層,打開蓋子只能讓內杯中的空氣排出,而夾層內的空氣加熱后熱膨脹,卻無法排出,會不斷壓縮水的空間,水就從茶壺嘴噴出。這時,我突然記起來假期中爸爸教我的物理學知識“連通器原理”。我只要讓夾層內的空氣排出,就能使壺嘴內的水面與夾層內的水面齊平,水就不會噴出。幸運的是內杯與主體是可分離的,我便用鐵絲折了兩個支架,在壺口邊緣支住內杯,使空氣可以流動。我再接上水,燒開后,水就在茶壺里翻滾著,卻沒有絲毫要溢出的意思。這就是創造性的思維帶來的意想不到的結果。
是孔子教會了我解決茶壺溢水問題的思考方式,這就是它們之間的關系。我同時覺得創造性解決問題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我看孔子900字作文 第二篇
題記: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紀人類要生存,就必須汲取兩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從小就知道孔子,是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論語》更是必知的常識,必背的經典。
隨著漸漸長大,對孔子的了解也越來越加深。他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千古圣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后世并尊稱他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萬世師表”。我心中的孔子被加予了一個有一個榮譽的桂冠,孔子似乎離我越來越遠了。
直到我真正定下心來去讀《論語》,去關注孔子所言,去理解孔子所言之意。
從“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中,我讀懂了孔子的安貧樂道。
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中我讀懂了孔子的做人準則。
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我讀懂了孔子的謙遜、好學,也是他學術上大成的原因。
孔子的形象在我腦海中越來越鮮明。那一位大學者似乎正撫著他長長的胡子,帶著他傳世的經典之作,吟著他常說的那幾句話從遠處緩緩走近。
在北京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上2008名演員擊缶而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古琴聲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簡的孔門弟子,齊聲誦讀《論語》,“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禮之用,和為貴”等儒家經典名句;887塊活字印刷字盤變換出3種不同字體的“和”字,表達了“和而不同”、“和為貴”的中華人文理念。自此這位文化圣人的思想有一次震驚世界,風靡全球。孔子的形象也將在每個人腦海中鮮明。
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我想孔子這一道中國文化、世界文化的獨特風景線永遠不會老去,不會消逝。
我看孔子900字作文 第三篇
我不明白,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站在滾滾不止的泗水岸邊說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句話時是一種怎樣的表情。可是,我完全能夠想象,這同樣亙古如斯的浩嘆之下肯定會深掩著一種斑駁幽曲的情感:有悲喜,有哀樂,有激昂和堅定,也有寂寥和無奈……
因這情感凝聚而成的話語,洞穿千年而讓我隱隱作痛。
把燈夜讀,當看到那個瘦削的身影“接淅而行,去他國之道”的時候,看到他擊磬于衛、受拘于匡、遭難于宋、絕糧于陳的時候,我不由得潸然淚下。他的嘆息也夠深夠重了:“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他受到的譏諷也夠多夠狠了:“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然而,抱道如懷玉,仆仆路途,周流四方,汲汲遑遑,如木鐸徇于天下一任江漢以濯秋陽以暴而不渝其志的,依然是那個永遠斯文又永遠倔強無比的孔子。
想起執教《侍坐》一章時,我總是和孩子們一遍遍吟詠那令孔子深情喟嘆也令無數后世文人歆羨的詩性圖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想起“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的那份安詳與舒展,也想起“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的那份和樂與滿足。而此時,我真的感覺到這才是我心目中真實的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此時的他,一如莊周筆下那位“剌船而去,延緣葦間”的漁父,單純而明凈,脫去奔波勞碌的塵衣,忘掉那些愉快或者不愉快的經歷,在生命與文化熔鑄的琴弦上,靜靜地流瀉一個人的和聲……
大學畢業前的一個雨天,我又一次走入孔林,走近孔子的墓冢。那一天他的周圍寧靜了許多,草依然青,松依然黛,透過迷濛的煙雨,我似乎又看到了幾千年前那些“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則哭,各復盡哀”的弟子們。我不明白,我是否也要燃一根心香,來祭奠夫子腳下那即將結束的大學生涯和感激先師也給了自我喂養生命與思想的露汁。
“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寄學于道卻又最終寄道于學的孔子也許永遠都走不出當時社會所帶給他的心靈陰影,但那輛在春秋大地上周游了十四年的破舊的牛車卻在歷史的天空上碾出了一道深深的轍痕,讓后人在它的燭照下走得格外清晰而精神明亮。
我看孔子900字作文 第四篇
我以仰望天的虔誠仰望孔子。
一直以為孔子是個傳奇。在歷史的浩瀚星河中,這顆閃耀至今的星早已被后人罩上了神話的光環,其實,這個千古圣人就在觸手可及之處。仰望孔子,我領悟到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他心底的愛與恨,理想與悲哀。
孔子的愛是“仁愛”。他愛學生,他的愛融在了饑腸轆轆時給學生留下那最后一碗救命的肉湯里;他愛百姓,他的愛顯現在給人們帶來的大同思想與安居樂業中;他愛國家,他的愛凝練在就算隔著千山萬水也牽掛著魯國的熱忱之心里。仁者愛人,仰望孔子,我看到了在那個硝煙彌漫、冷酷無情的年代里,他的愛如溫暖的陽光,普照人間,包容萬物。
孔子的恨是深沉的。他恨橫行霸道、瓜分國土的“三桓”,恨身處動蕩不安、民不聊生的年代,恨自己生不逢時、壯志難酬,徒有一顆火熱之心。盼了許久的祭肉遲遲未到,等到的卻是那冰涼的.訣別信物。收起破碎的信仰,埋葬起恨與悲哀,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片他深深眷戀的土地。他的身后,馬在哀鳴,風在怒吼。他的前方,暴雨淹沒了道路。一片迷茫之中,會有多少艱難困苦?孔子,你將何去何從?仰望孔子,風沙淹沒了他的榮辱、他的血淚,只剩下那復雜的思緒,積淀在那些顛沛流離的日子里。
南子道:“世人或許可以體會到孔子所受之苦,卻無法體會到孔子在苦難中所領悟的境界。”面對爾虞我詐的世界,他堅定“以人為本”的思想;面對貧困無知的人民,他帶來了“有教無類”的理念。對國家,他推崇“仁政”;對學習,他高呼“因材施教”。在他的君子之道前,“美而淫”的南子也不得不正色;顏回懷抱孔子的書籍,葬身于汪洋大海;子路受敵圍攻,英勇赴死前仍不忘夫子教誨……
于千萬名家皆如此,然孔子對我當代少年,尤為重要。
仰望孔子,他的形象在腦海聳立,他的理想在心中澎湃。他手中的長卷照亮歷史,座下的弟子的朗朗書聲依舊響徹大地。
孔子,以他的意志、博愛,撼天動地,留下一個偉大的靈魂,書寫一部不朽的傳奇。
我看孔子900字作文 第五篇
陶醉在古文的世界中,領略古代語言的魅力;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體會圣人思想的開明。通過這單元的學習。我在領略到古漢語魅力的同時,也對孔子這位大哲學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中國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享年七十三歲。儒學思想滲入中國人的生活文化領域中,同時還影響了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一大部分人近兩千年。如今,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論語》已經成為中國人在生活學習修身方面的不朽經典。
我認為孔子是一個好學的人。他三歲喪父隨母親顏征在移居闕里,并授其教。少時家境貧寒,十五歲立志于學。長大后,常學無師,誰有學問,有長與他的地方他都會虛心請教,特別好學。在三十歲時就已經博學多才,成為當時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
其次,他是一個見多識廣,知識淵博的人。他的許多格言警句都是具有極強的正確的先進道理的觀點。這些道理,在我們現代還依然沿用,常被用來做我們的座右銘。由此可見,孔子關于學習與教育理念的先進性。
孔子對于人生的道理領悟的太深刻了,我想,這與他的一生坎坷經歷有關。意志在少年時期得到磨練,從此勤奮好學,才成為了一代儒學宗師。
再者,他是一個懂得教育的人。他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他生平教過三千多弟子,最著名的有子鹿、子夏、子貢、子有、子我等七十二人。他們都對推動我國文化發展和發展入學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見孔子是一個大教育家,學而不倦,誨人不厭。他對弟子們的悉心教導,讓我很敬佩。孔子死后,弟子們以對父親之禮對待孔子,為其服喪三年。子貢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墳了六年。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在他死后得到了弟子們的衷心尊敬。
我從孔子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我也會像他一樣,像他所說的名言一樣,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無愧于心的人。
我看孔子900字作文 第六篇
推人道,復周禮,功比三皇五帝;
創儒手,育桃李,才領萬世風騷。
復八百載先周禮之樂,創五千年華夏之瑰章。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淵博的知識文化,在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之中,雖經無數風雨洗禮,但仍熠熠生光。
在一個禮樂崩壞,征伐不止的時代,孔子放棄了隱退歸林的消極做法,以一顆赤誠的社會責任心,帶領著他的弟子們,積極用事,推行改革。明知不可為,卻偏要為之用來形容他或許再恰當不過。
他走在世人的最前列,倡導只有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方會使百姓有恥且格;他奉行以信取天下,認為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他憎惡僭越之行徑,痛恨八侑舞于庭的大不敬做法;他向往燦爛的周文化,堅信文王既沒,文在茲矣;他遠離小人,主張道不同,不相為謀;他悔恨沒世而名不稱,感傷鳳鳥不至,河不出圖。
攬五美于一身,屏四惡于萬里,圣人以其高尚的精神品質,為萬世之楷模。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是他堅持真理、永不放棄的品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是他嚴于律己、非理不為的品質;正名、順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他正己修身,模范帶頭的品質;推三年之喪,行孝悌之名,是他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告的品質;以從大夫之后,不敢不告,是他心系天下,憂國憂民的品質……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樣讓人遵循。孔子以一種孜孜不倦的精神,問心無愧的頑強,一路走來,并將繼續走下去,永遠不停歇。
我看孔子900字作文 第七篇
從古至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學家都層出不窮。但在眾多的圣杰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們的東方圣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代人,名丘,自仲尼,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號稱弟子三千。關于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談一談: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認為他是一個不恥下問、終身求索的人。我們知道孔子有很多的導師。大到道家創始人,小到故事中的兩個六歲小孩。這樣鮮活的例子自然說明了孔子的謙虛、和刻苦好學!但是這還不夠深刻,因為孔子還是一個終身好學,終身求索的人。孔子說:“五十有無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十五歲到七十歲,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歲,讓我們來算一算,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都在學習!“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第二,我認為孔子是一個人、禮、國家,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孔子從四十多歲開始講學,一生弘揚仁義禮智信。以禮治國。為了國家、他可以“毀三都”、為了國家,他可以親自領兵。但是魯國的君上卻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將孔子趕出魯國,不過,孔子并未放棄,在和弟子漂泊的十九年中,他仍然沒有放棄,走到哪講到哪。有幾次差點丟掉性命,但他已然宣揚仁、義、禮、智、信。也許真正的大無畏,不僅是在戰斗中“不怕死”的烈士,更是為了教育不畏懼一切困難的老師們!
第三,我認為孔子還是一個很有戰略思想的人。2009年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很火,叫做《孔子》,其中有一個片段,是這樣的:齊想借用會盟來刺殺魯國君上,以為孔子早就料到這一招,出動了五百乘兵車,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了問題,兵車并未出動。不過,孔子早有準備,會盟開始,齊國動用五百乘戰車,而魯國竟然也有五百乘戰車。齊國見此情形,只好收兵。講到這,有朋友會問了,魯國的戰車是從哪來的呢?哈哈!五百乘戰車子虛烏有因為他們站的高,下面的情景看不大清楚,所以孔子便集中了一百乘牛車,后面拉上掃把,一跑起來、煙霧彌漫。這樣便形成了“五百乘戰車”的壯觀景象!孔子的戰略就是這樣:兵以正和,以奇勝!
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這也就是孔子。愛人、愛己。正像它的先師子產大夫說的那樣:“茍利國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孔子不愧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義、禮、智、信,傳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東方圣賢!
我看孔子900字作文 第八篇
孔子,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三歲是父親離世,十七歲時母親又離開人間,但他沒有失去信心,而是努力造就自己,憑著他受到的教育,開辦私塾,把自己學到的和積累的知識教給他的學生,被他所教育過的學生大多都是平民家,而他免費教育他們,讓他們也能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我心中的孔子,不是神也不是那些流芳百世的文字或者膜拜的木牌,反而是一個靜靜聆聽人的內心與漠漠觀察世界的智慧老人。
首先,我認為孔子是一個安貧樂道的人。子曰:"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孔子也曾說:"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第二,我認為孔子是一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人。孔子以好學著稱,于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三,我認為孔子是一個與人為善的人。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為治國方略的發展而努力奮斗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依然煥發著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
我看孔子900字作文 第九篇
樹葉落盡,百花凋零,草葉枯黃,冬姑娘悄悄的來了,冬天的校園沒有春天的花枝招展,沒有夏天的酷熱難耐,沒有秋天的碩果累累,但是冬天的校園有自己的色彩和樂趣。
一個寒風陣陣,冰天雪地的清晨,我背著小書包去上學了。一進校園,我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校園里的樹枝上接了許許多多的晶瑩剔透的小冰晶,一陣風拂過,小冰晶就隨風搖擺,相互碰撞,那清脆悅耳的聲音,是那么生動,那么動聽。
再往里走,我能看到學校房檐上有一層薄薄的雪。那雪好像是冬姑娘為房檐刷了一層閃閃發光的熒光粉,又像是冬姑娘給房屋披上了一條薄薄的紗巾,屋檐下釣下了一條條冰凌,在陽光的照射下,像一條條美麗的吊墜。
操場上,幾個小朋友正在快樂的堆著一個大雪人,雪人挺著大肚子瞇著眼睛凝視著遠方,好像是在感嘆冬天的美景,又像是沉浸在美好的回憶里。小朋友們用小布條給雪人做了一個彎彎的嘴巴,用胡蘿卜來做雪人尖尖的鼻子,小樹枝杈給雪人當胳膊和小手,小朋友圍繞著雪人奔跑追逐,雪人在小朋友嬉戲中仿佛隨時都會笨拙的倒下去。看,有個搗蛋鬼,團了一個雪球,悄悄的跑到一個小朋友身邊,扔到了他的身上,哈哈,被雪球打中的小朋友反應過來后,也開始團雪球準備反擊……打雪仗游戲就要開始嘍……
天空中那冰冰涼涼,奇形怪狀的雪花,不知道什么時候又開始像放飛的鵝毛,紛紛揚揚的落在各處。好像冬姑娘給操場上、學校房屋、樹木穿上一件白色羽絨服,到處銀裝素裹,白茫茫一片,很是純潔。
冬天真美麗,冬天的校園更美麗,希望大家都能喜歡上冬天。
我看孔子900字作文 第十篇
論語八佾篇: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
五一假期里的一天,已經是深夜,我正在看論語,看著看著我就想,如果能和孔子對話,那是什么樣子呢?于是我放下手中的書,陷入了冥想中。
在迷迷糊糊中我突然想起了什么。“對了,我不是有時空穿梭機嗎?聽說季氏請孔子去看八佾,我也去湊湊熱鬧!”
我手里拿著《論語》,沖向時空穿梭機。
嗡!我以每小時1234567890km這樣光速級的速度,花了n分鐘,終于到了孔子的時代,季氏家里。
“孔老先生,您什么時候來的?”我問道。“我早就來了,”孔子說﹕“在一個時辰之前我就到了。”
咚咚咚!鏘鏘鏘!八佾表演終于開始了!---------天啊!整整八八六十四人的方隊啊!
我和孔子異口同聲的說出﹕“天啊!整整八八六十四人的方隊在他家廟堂里跳舞啊!這可是天子才能享受的殊榮啊!”孔子對我說﹕“季氏那小子太過分了,居然敢在他家廟堂里看天子才有資格看的八佾!這他都敢做,還有啥不敢的做的啊,莫非下一步要坐龍椅了?”
“我宣布,季孫孟孫仲孫三氏祭禮現在開始!”季孫氏大聲地說﹕“下面有請欣賞歌曲《雍》!”什么?竟然是《雍》?“季氏那小子太離譜了,居然敢當眾觀看只有天子才有資格觀看的《雍》!這還有沒有個規矩了?”孔子大怒,對我大聲嚷著,接著又說:
“季氏的這種行為如不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就會愈演愈烈,最終導致制度混亂,國家滅亡啊。”孔子說到這里使勁的拍了一下桌子,看到孔子須眉皆乍生氣的樣子,我愣住了,不知所措。就在這時,季氏的家兵拿著武器沖了過來,我拉著孔子就跑,我一著急,眼前突然出現自己的房間。原來剛才睡著了,滿頭是汗,不知怎么手里拿著《論語》……
我看孔子900字作文 第十一篇
我們的校園真美麗,寬闊的操場,長滿爬山虎的長廊,奇特的假山,龐大的地球,高大的教學樓……讓我來介紹介紹吧。
一走進大門往下看,就是我的校園的特色——世界地圖,這片世界和真的地球一模一樣,它遍布了很多國家,我和同學們經常在這個地球玩“環游世界”,就是繞著地球走一圈,有一次一個同學還開玩笑說:“我們幾個開一家旅行社,旅行社里面也刷成這樣的地圖,然后讓旅客也像我們這樣圍著地球走一圈,然后每次收費一百元,我們就發財了。”這片地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歡樂回憶。
地球前面就是假山,假山造型奇特,真有點五指山的感覺,假山最中間的石頭用紅色油漆寫上了三個大字“我出色”。
假山的后面是一片綠色,這就是用大理石砌成的長廊,你們知道為什么是一片綠色嗎?嘿嘿,讓我來告訴你們吧,那是因為,長廊的柱子上遍布爬山虎的蹤跡。這些爬山虎不知是怎么生長的。
而左邊、右邊,你們應該都能猜到吧,對,就是教學樓,分別是北樓、西樓、南樓,三座樓各有特色,北樓像一個青少年,西樓像一個小弟弟,南樓像一個成熟的大人。
操場像一個綠色的小衛士,跑道像小衛士系在額頭的紅絲巾。
這就是我的校園,我愛我們的校園。請你來做客,我會給你當導游的哦!
我看孔子900字作文 第十二篇
兩千五百多年過去了,人們提起孔子,還總是感到一種莫名的震撼。因為,孔子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影響了世界,并且滲透到了每個人的心里。
孔子是中國人不可能繞過的一個人。每個時代,幾乎無可避免地要拿孔子來說事兒。從惶惶周游列國到確立一家之說,從儒術獨尊,圣人師表,到打倒孔家店,大型祭孔活動,孔子就被裝扮成各色人等登場,或神化或妖魔化。去后種種褒貶熱鬧,與孔子其人究竟何干且放置一邊,單說我對孔子的態度,六個字便可概括:信其道,敬其人。這兩句,為因果關系,順序不可顛倒。
孔子一生,辦成了三件大事:教書育人、傳播學說、修撰典籍。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即愛人,方法是推己及人,曾子對此有所延伸,他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梁漱溟先生則說:"孔門之學乃為己之學,而己又是仁以為己任的己,此所以孔子周游列國,席不暇暖。"孔子之所以將整整十四年時間都花費于周游列國,雖凄凄惶惶,席不暇暖,卻執著一念,從未畏難停步,明知難為而為之,是想以此創立一個富足和諧、文明有序的理想社會。"童年之苦寒、成長之艱辛、游說之落魄、晚年之孤寂"構成了孔子的生命色彩。
孔子,無疑是一個失意的理想主義者。然而,落空的理想并未讓孔子放棄宣揚自己的學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孔子的杰出正在身處困境仍能心懷天下。從政理想這扇門被關上了,十四年的努力打了水漂,不過,孔子卻幸運地打開了教書育人這扇窗。
孔子晚年致力于私人講學,有教無類。他主張士人賢者干政,他的很多弟子因此都走上了從政的道路,開戰國時期及秦以后的"布衣卿相"之局,這在中國的教育、政治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郭沫若曾言:孔子是由奴隸社會變成封建社會的那個上行階級中的先驅者。孔子立場順乎時代的潮流,同情人民解放。這樣的見解,是中肯而客觀的。
- 上一篇:沉默可貴寫作文(精選28篇)
- 下一篇:她真勤奮作文四百字(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