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作文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精選16篇)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一篇
要想有一番,就有真才實學,學習也,絕華而不實,弄虛作假,自欺欺人。,我翻了翻寓言故事,那傳奇色彩的民間寓言,把我吸引住了。是《濫竽充數》這則寓言,仍令我受益無窮。
這則寓言我們,做人要虛心,不懂裝懂,有耐心,學到本領。 這則寓言說戰國時期,齊宣王喜歡聽吹竽,并且要 300 人一起合奏,他對位樂師重賞。,吹竽的南郭先生也混了進來。每次吹奏時他便裝腔作勢,蒙混過關。后來齊宣王死了,齊泯王繼位。他也喜歡聽吹竽,但他卻喜歡獨奏,南郭先生后,便連夜逃跑了。 《濫竽充數》描寫往日的。學期,語文老師我們多讀書,多背好詞佳句,踏踏實實。然而我并乎,一齊背書時,我便搖頭晃腦,裝模作樣,應付一下就算了。,每到考試,我名落孫山。
《濫竽充數》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做人像南郭先生那樣學而無術,經不起考驗,將被時代所淘汰,“二等廢物”。 正所謂眼望高山,腳踏實地。我明白:明天的棟梁,要有真才實學,絕有半點虛假,只要我們信心,努力付出,何愁登不上知識的高峰。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二篇
最近我看了一本《寓言故事》,書中優美的故事使我陶醉其中。當我翻到《濫竽充數》時,這個故事使我受益匪淺。
這個故事講的是:
齊宣王喜歡聽人許多人一起吹竽,因為給獎賞,所以南郭先生混了進去。但他根本不會吹竽。每次吹奏的時候,他就在里面裝模作樣。后來齊宣王去世了,他的兒子也喜歡聽竽。但兒子和父親不一樣,他喜歡單人獨奏,一個一個的吹。南郭先生聽了,嚇了一跳,心里想:怎么辦?我根本不會吹竽,趕緊逃吧!于是他趁晚上夜深人靜時連夜逃走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沒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數,不懂裝懂;或拿不好的東西在里面充數。早晚會露餡的,也會因此遭受報應。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有真才實學。不能不懂裝懂,不會的一定要虛心請教。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三篇
今天,我讀了一篇成語故事《濫竽充數》。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戰國時期,齊宣王很喜歡聽人吹竽,而且特別喜歡聽合奏,他下令在全國召集吹竽能手,組織樂隊給自己吹奏。因為樂隊有優厚的待遇,所以很多人想參加,當時有個南郭先生,他不會吹竽,但卻鉆空子,托人向齊宣王推薦自己,聲稱自己技術高超。齊宣王信以為真,就把他編在樂隊中演演奏。吹竽時,南郭先生總是拿著竽裝腔作勢,其實他根本沒有吹出聲,就這樣混了好幾年。后來齊宣王的兒子繼位了,他也喜歡聽人吹竽,可不同的是,他更喜歡聽獨奏,于是下令讓參加合奏的人好好練習,以便挨個輪流吹給他聽,南郭先生知道了怕露了馬腳,就偷偷溜走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具備的真實的本領,才不怕被考驗。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四篇
《濫竽充數》這個流傳已久的故事讓我別有一番感悟。故事是這樣的,戰國時期,齊宣王為了尋歡作樂在宮廷里設了一個三百多人的龐大樂隊來為他演奏竽。里面有一個南郭先生他不會吹竽,可是他知道齊宣王喜歡齊奏,就裝模作樣的混在其中。三年中,每次都能蒙混過關,他高興極了。后來齊宣王死了,齊湣王繼位,他喜歡獨奏,這樣南郭先生知道自己要露出馬腳,就在別人演奏時,他偷偷地溜走了。
只想靠弄虛作假來得到好處,這樣只會落荒而逃,自取其辱。
這個故事也讓我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經歷:前幾天媽媽上班走時叫我在家練字,媽媽走之前,我口頭答應的好好的。但是媽媽一走,我就泛起懶來。此時,正好看到了之前練字的本子,心生一計:就從以前的練字本上撕下一頁,用雙面膠粘在現在的練字本上,不就大功告成了。嘿嘿,說做就做。一切都是那么順利地進行著,我也放心地玩去了。
媽媽回來了,開始了作業的檢查,媽媽一眼就看出真假,狠狠地懲罰了我一頓,這一頓揍使我記住了弄虛作假會帶來可怕的后果。
謊言早晚會被揭穿的,我再也不能像南郭先生一樣做濫竽充數的傻事了,做人就要堂堂正正。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五篇
《論語》上面有這樣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思就是說,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知道裝知道,這才是真正的知道。而“聰明”的南郭先生卻不這樣認為,讀過《濫竽充數》之后,我想每個人都不免會嘲笑這位南郭先生。
南郭先生對吹竽是一竅不通,可是為了生計,混進了會吹竽的人群中。不會吹,再怎么做也是不會,到了最后,他被迫離開了皇宮。看完這則故事后,突然明它的寓意真的是讓人深受啟發。在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像南郭先生這樣的人很常見,例如,有時我們全班一起背誦課文,有的同學根本就不會背,嘴巴都不敢大張,糊里糊涂的混在里面亂背,到頭來還是自欺欺人了,最后自己騙了自己。
所以,我認為: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做事、做人要虛心,不要不懂裝懂。在學習上,不會的一定要去問老師和同學,直到自己真正懂了為止。如果我們像南郭先生那樣,那么我們就是自欺欺人了。考試的時候肯定不會考好,所以我們要踏踏實實地學習,老老實實的做事。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六篇
要想有一番成就,就必須有真才實學。學習也一樣,絕不能華而不實、弄虛作假、自欺欺人。一天,我翻開《寓言故事》,那具有傳奇色彩的民間寓言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其中《濫竽充數》一文至今仍讓我受益無窮。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做人要虛心,不要不懂裝懂,必須要有耐心才能學到真本領。
這個寓言故事敘述的是戰國時期,齊宣王喜歡聽竽,而且喜歡聽300多人的合奏,他對每位樂師都給予重賞。南郭先生并不會吹竽,但他也混入了樂隊當中,每次吹竽都裝腔作勢,蒙混過關。后來齊宣王死了,齊湣王繼位,他卻只喜歡聽人獨奏。南郭先生知道后,連夜逃跑了。
《濫竽充數》似乎描繪著我往日的行為,上學期英語老師要求我們多讀多背英語單詞,成績才能慢慢地提高。然而我并不在心,每天齊讀時,我就搖頭晃腦,裝模作樣應付一下,從來沒有被發現,而我的英語成績也總是平平。而《濫竽充數》這個寓言故事卻給我敲響了警鐘,如果學習也像南郭先生那樣學而無術,經不起考驗,終將會被時代淘汰,成為“二等殘廢”。
正所謂眼望高山、腳踏實地,我明白做人、學習一定要有真才實學,絕不能有半點虛假。只要我們樹立信心,努力付出,何愁登不上知識高峰!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七篇
我最近讀了《中國古代寓言》這本書,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濫竽充數》。
故事講述了從前有一位叫南郭先生的人,他聽說齊宣王喜歡聽竽,總讓三百個人吹給他聽,南郭先生找到齊宣王告訴他,自己吹竽非常厲害,齊宣王相信了南郭先生,將他編入三百人的吹竽隊伍里,可日子沒過多久齊宣王就死了。齊湣王繼位,他也喜歡聽竽,但是他喜歡一個一個地聽,南郭先生一聽到這個消息,趕緊收拾東西連夜逃跑了。為什么南郭先生要逃跑呢?因為南郭先生根本不會吹竽,可齊湣王要大家一個一個地吹,那南郭先生肯定要露餡啦,所以南郭先生就逃跑了。
我和南郭先生一樣,我平時寫作文的時候也是濫竽充數,我不想寫,想著隨便寫兩筆,也能蒙混過關。有一次,我的作文媽媽沒有認真看,第二次還是這樣,然后我就完全放松了,不再認真地把作文寫好,我寫的內容很簡單,事情也沒有描述清楚。但媽媽一直沒有因為作文的事批評我。后來我才知道是因為媽媽相信我,覺得我能完成自己的作用,能認真對待自己的事情。但是我卻讓媽媽失望了。
我以后一定以南郭先生為戒。我會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可能過程會辛苦一點,但是我卻能收獲很多。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八篇
同學們,我讀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它的名字叫《濫竽充數》。
故事是這樣的:古代戰國時期,齊國國王齊宣王很喜歡聽人吹竽,路人皆知。有一個南郭先生本來不會吹竽,但當他知道齊宣王喜歡聽合奏時,便買了一個竽,到齊宣王那里說自己很會吹竽,于是齊宣王同意他留下來加入合奏隊伍,合奏吹竽的時候,南郭先生裝模作樣,顯得很會吹竽的樣子,三年下來,誰也沒有發現他不會吹竽,他每次都和其他人一樣獲得報酬和賞賜。他也曾經沾沾自喜,自以為很聰明。可好景不長,不久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珉王繼位,珉王也很喜歡聽人吹竽,但是他喜歡聽人獨奏,南郭先生知道后,便悄悄地溜走了。
為什么南郭先生以前能蒙混過關,后來卻不得不溜呢?道理很簡單:齊宣王讓吹竽的人一起吹,南郭先生很容易裝樣子混過去。珉王卻喜歡單獨聽人吹竽,如果輪到南郭先生單獨吹竽,他無法再蒙混過關,只能偷偷溜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沒有真才實學是靠不住的。
通過《濫竽充數》這個故事,我不禁聯想到我的學習生活。我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不懂的問題,有時候也不懂裝懂,要是以后經常蒙混過關,不也變成南郭先生了嗎?南郭先生之所以“濫竽充數”,主要是因為他懶惰!不會裝會!不肯努力學習,最后沒有真才實學,只能蒙混過日子。所以,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千萬不要懶惰呀!也不要不懂裝懂!一定要勤奮努力,踏踏實實學習知識和本領,長大以后才能成為有真才實學的人。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九篇
我讀了《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后,心里非常氣憤。因為那個南郭先生跟本不會吹竽,卻裝著會吹竽;我同時也很高興,因為他終于被趕出去了。
讀到“有個南郭先生......”時,我非常氣憤,他為什么不會吹竽卻又假裝會吹竽呢?齊宣王為什么看不出來南郭先生不會吹竽?為什么給他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我不由地想起了我們現代,我想了想,南郭先生的作為,不就像我們現代的小偷的作為嗎?記得有一次,電視上說有幾個小偷在銀行門口的用卡取錢的地方偷了別人的現金,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一個阿姨正在取錢,有一個小偷把她包里的東西抽掉了一點,那個阿姨只顧著拿東西,忘記了卡,另一個小偷說:“你的卡出來了!”實際上,那張卡是假的,是他剛剛插進去的卡。小偷們把阿姨擠到旁邊,阿姨什么也沒有發現,直接騎車走了。小偷們就成功了。后來,他們被警察抓住了,我高興極了!
難怪“濫竽充數”可以傳到現在,原來這是一個告試人們的成語:惡有惡報,善有善報!只要你做了壞事,就一定會得到應有的懲罰,我希望全國的人,全世界的人都不做一些缺少品德、缺少修養的人,也不要做壞事,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十篇
濫竽充數這個寓言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為我們所熟知。南郭先生這個丑陋的反面形象也在我們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提起南郭先生這個人物,絕大多數人都不禁會聯想到幾個帶有豐富貶義色彩的詞語:狡詐、陰險、卑鄙、自私……種種貶義詞,在現代人眼里,用在南郭先生身上是再恰當不過了。而我的見解卻有所不同:難到,這個給人以深刻啟迪的寓言故事中,另一個主人公——齊宣王就沒有責任么?
想必,大家都知道,歷代的皇室公爵,選拔人才,尤其是享受極高待遇的人才,必定是經過層層篩選,過五關、斬六將,經過仔仔細細的考察推選出來的,才能得以重用。更何況是一國之主呢?回憶一下故事中的一個片斷:齊宣王聽得高興,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編進那支300人的吹竽隊中。 這個片斷就是最好的見證。
正是因為齊宣王這種對待事物不認真、濫用員工的制度,才讓想不勞而獲的南郭先生有機可趁,從而在皇宮中拿優厚的薪水和豐厚的賞賜。撒下彌天大謊的南郭先生。得以在齊民王即位以前都在宮中享受著安逸的生活,這也不正說明了齊宣王犯了錯誤不加以改正嗎?
盡管南郭先生是一個混飯吃的典型,但齊宣王犯的錯誤也非常嚴重。換位思考,若你是一國之主,面對幾百號人的伙食,是要付出昂貴的代價的,能不好好審查嗎?再說齊宣王既然講究面子問題,愛擺排場,一定講究聲勢浩大,那么幾百號人之中若有不止一個的人像南郭先生那樣,靠欺騙過日子,樂聲一定不那么悅耳動聽,很容易讓人察覺出有問題。在竟俜時,南郭先生那樣吹噓自己,也非常值得人懷疑。
這就是我對濫竽充數這個典故的看法,你認為呢?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十一篇
一個人要想有一番成就,就必須要是自己的真才實學。就像學習一樣,是絕不能華而不實,弄虛作假,去自己騙自己。我在一本書上偶然看到一則寓言——是《濫竽充數》,他告訴我們的道理很簡單,要我沒做事要認真,虛心,不可以不懂裝懂,比須有耐心,才可以學到本領的。
這則寓言講的是這么一件事情,在戰國時期,齊宣王喜歡聽竽,并且要300人同奏,他對每位樂師都有重賞。一天一個南郭先生聽到了這個消息,就來到這里給齊宣王演奏。其實這個南郭先生根本不會吹竽,他只是混到這里來騙取銀兩的,后來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泯王繼位,而他喜歡聽一個人單獨演奏的,這個南郭先生知道后,連夜逃走了。
濫竽充數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做人不能向南郭先生那樣濫竽充數學而無術,經不起考驗,這種人始終會被社會淘汰,會被時代淘汰的。成為一個沒有用的人(二等廢物)。
正所謂眼王高山,腳踏實地的去做每一件事。我明白了到身邊明日的棟梁,要靠真才實學,絕不能有半點虛假,只要我們樹立信心,努力付出,何愁登不上知識的高峰。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十二篇
濫竽充數這個成語講的是:有個對吹竽一竅不通的人叫南郭,他在齊宣王吹竽的樂隊里面混,因為樂隊有兩三百人,所以他沒有被別人發現他不會吹竽。一天,齊宣王去世了,齊湣王當了國王。齊湣王喜歡聽單人吹竽,他讓吹竽的人輪流吹給他聽,南郭只好偷偷逃跑了。
南郭在齊宣王還在世的時候可以說是如魚得水,國王換成齊湣王的時候卻漏了餡,只能逃之夭夭。
比如在學校,有些同學老師讓背課文他不背,老師讓全體背的時候他在里面濫竽充數,老師讓一個一個背的時候,就露出了馬腳。
所以說沒有名副其實的本領,只能混得一時,混不了一世。濫竽充數,是無法逃過時間的檢驗的。我們千萬不要學習南郭先生,只有努力學習,認真學習,練出一身真實的本領,你想濫竽充數也用不著了。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十三篇
一天,我讀了《濫竽充數》的讀后感是:做人要誠實,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樣做事,能濫竽充數。(開頭點名觀點)
例如我班上的同學梁恩銘,有一次,他想去小賣部去買東西吃,我也去。他身上有5毛錢,我有一塊錢。我們倆都沖(這個沖字用得非常非常恰當,大家從這個沖字可以想象我兒子去小賣部買東西的急不可待的饞嘴動作哈哈)去,到了那里我們都不知道買什么好,我就隨便拿了一包(一包什么呢?),他也拿了一包,于是我們都付了錢,上課鈴聲響了,我們離開跑回了教室里,累得我們氣喘吁吁。老師來到教室里,上課后,老師叫我們讀書的時候,他(呵呵,這個他怎么好像不是指梁恩銘)趁著我們讀書的時候吃零食,上完課后,我們的課間十分鐘到了,我告訴他上課吃零食是不好的習慣,難道你想成為南郭先生嗎?(哈哈,上課吃零食就會成為南郭先生了,哪兒跟哪兒啊?)他說:哦,我知道了,我一定會改過來的。”
我不知道他改沒改,上課了我時不時看他一眼他還真改了呢!
老師段落評論:1,開頭點名觀點。2,聯系實際。3,舉例說明。4,觀點相呼應。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十四篇
《濫竽充數》講得是這樣一個故事:齊國國王有個癖好,每次聽吹竽的時候,總要300人一起合奏。合奏完了,都會有獎賞。齊國有個叫南郭先生,他不會吹竽,可他想得到那份豐厚的獎賞,他靈機一動,一個賊點子油然而生:300人一起合奏,我只要裝裝勢不出聲,國王根本聽不出來的。于是,第二天,他便來到國王跟前,吹噓自己說:“大王啊!我是這個世上最會吹竽的高手,如果你不收我,你會后悔莫急的!”齊王一聽,欣喜萬分,如獲至寶。從此南郭先生就過起了濫竽充數的日子。隨著時間的流逝,齊宣王的兒子齊湣王即位了,他可不喜歡300人合奏,只喜歡獨奏。沒有真材實學的南郭先生只好連夜逃走了。
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也屢見不鮮。比如說,有的人在上課時,眼睛看似盯著黑板,心卻跑到九霄云外去了;有的人在讀書,只看見嘴巴在動,回答問題時卻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們的周圍也不乏有這樣的濫竽充數之人,我可不能讓自己踏入這個群體,我要做得是:正如故人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之也。在學習中要保持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態度,讓自己學到更多的本領,在任何場合都敢于表現自己的真實才華。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十五篇
暑假里,我讀了《中國寓言故事》這本書,對書里濫竽充數的故事產生了特別大的興趣。
這個故事講的是古時候一位南郭先生,混在為國王吹竽的隊伍里充數,直到換了國王需要一個一個吹,南郭先生只能灰溜溜逃跑的故事。
記得在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會教給我們唱兒歌、做體操,老師讓我們跟著唱歌,我有時候就是嘴巴張了一下,從來不跟大家一起大聲唱。做體操也是一樣,混在隊伍的最后面,隨便晃晃手臂。回家后,媽媽讓我告訴她上課教的什么,我想了好久都想不出來。濫竽充數真是太不好了。
去年夏天我開始學習彈鋼琴。鋼琴老師要求我每天都要在家練習一個小時,我覺得很累,但是媽媽和奶奶還是要求我努力練習,不能偷懶,訓練時不能濫竽充數,鋼琴老師每個禮拜都會檢查我彈的怎么樣。一年時間過去了,我的鋼琴技術高了不少,今年暑假我還通過了鋼琴考試三級,我太高興了!
從今以后,我要好好吸取這些教訓,再也不做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了。
作文 濫竽充數讀后感600字 第十六篇
南郭先生狼狽的逃到家里,閉門思過,他想:我在齊宣王那混了十幾年了,沒有一次出過差錯,每天大魚大肉享受,想干啥就干啥,啥事都不愁,如今只齊泯王倒真是的,呀,真咽不下這口氣!
這時,南郭先生的老婆走進來了,看了看南郭那垂頭喪氣的樣子,一下子就明白了發生了什么事,她心平氣和地對南郭先生說:"南郭呀,我早就和你說過,這樣是沒有好下場的,你卻不聽.好了,你呢,去學一門真本領,好好過日子吧!"
南郭先生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又來到了齊泯王那兒,他對齊泯王說:"大王,齊宣王原本喜歡聽大家一起合奏吹竽你卻喜歡聽大家一個一個吹,是否對齊宣王不敬呢?"
齊泯王聽了,不作聲,把南郭先生轟了出去.
南郭先生回到家里,心里更不是滋味了,一心想要過以前那種幸福的生活.
齊泯王叫手下的人查出了南郭先生以前是在吹竽樂隊里的,后來逃走了.齊泯王想了想,知道了事情.
他大怒,把南郭先生抓了起來,南郭先生一直都不知道齊泯王為什么要把他抓起來.
- 上一篇:我想變成橡皮擦的作文(精選14篇)
- 下一篇:榜樣作文的最好的句子(精選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