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題西林壁古詩的作文(精選5篇)
題西林壁古詩的作文 第一篇
春天的廬山風景如畫。山上的樹木長出了一點兒嫩芽,還有許多花盛開了。有的黃澄澄的,微風吹來,隨風擺動,好像在與風一起跳舞呢!有的紅彤彤的,像個害羞的姑娘,十分惹人喜愛。還有的白花花的,讓人覺得很高貴、優雅。
夏天的廬山可以稱得上是樹的天堂。山上的樹木郁郁蒼蒼,好像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秋天的廬山令人心曠神怡。樹葉全部都變黃了,一陣微風吹來,樹葉像蝴蝶似的在空中翩翩起舞。有幾片樹葉沒有飛走,好像不想離開樹媽媽似的`。
冬天的廬山更是別有風味。積雪覆蓋在山上,如同給廬山穿上一層輕紗,十分美麗,還讓人有種神秘莫測的感覺。
啊!一年四季的廬山真是美不勝收呀!
題西林壁古詩的作文 第二篇
在一個生機盎然的春天,蘇軾坐著馬車,和幾個隨從來到了薄霧環繞的廬山。
蘇軾遠眺之時覺得那廬山真是連綿起伏、忽隱忽現,一走到山腳下時才覺得那廬山甚是壯麗、宏偉。高聳入云的廬山有了霧氣環繞,更添了一些神秘感。
走進廬山,蘇軾聞見鳥啼,嗅見清風飄來的幽香,感到無比的清爽。他帶著好心情,一步步走著,心曠神怡。
蘇軾走著,遇到了不少來廬山游玩的人,他們個個精神抖擻,神清氣爽的樣子,似乎都是受了廬山這塊風水寶地的影響。蘇軾尋了一位正努力爬山的人:“這世界,甚寒,您為何來此地游賞?”那人曰:“此地風水好,何不來?我想得知您其名?”蘇軾道:“我姓蘇。”說罷,蘇軾即繼續上山。
到廬山之中時,發現這廬山似乎另有面貌――崇山峻嶺,樹木參天,山路陡峭,石頭千奇百怪,永無盡頭。因他又往上看,仍一望無際,不禁感嘆道:“這山的真面目,我還真不知道,因為我仍身處在這廬山之中啊!”
文章標簽:改寫
文章地址:(作文匯)
版權聲明:本文及圖片素材源于用戶投稿,如不慎侵犯了知識產權人的權益,請聯系我們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Copyright?2013-2019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8047794號-3
題西林壁古詩的作文 第三篇
早晨,我從遠望去,山上白茫茫的一片,大地被雪覆蓋。雪姑娘給大樹們送去一件件雪白的衣裳。樹上披著一層雪,冰凌垂掛,一串串晶亮的冰凌一塵不染,晶瑩剔透,猶如絲綢一般垂掛在樹上。看那雪花玲瓏剔透,潔白如玉,它像天使的翅膀,它像翩翩起舞的玉蝶,點綴著廬山的崇山俊嶺、懸崖峭壁。
陽光透過云彩,照耀著廬山連綿起的山巒。山巒有的像沉睡的獅子;有的像駱駝的駝峰;還有的猶如一位老人,一只手拿著拐杖,一只手指向前方。
順著老人手指著的方向,我看到了一處瀑布。一道瀑布飛流直下,一瀉千里,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每一個水柱沖下來,撞到石頭,激起千千萬萬朵水花,在陽光下化作五彩繽紛的水珠,配著周圍雪白的懸崖,美極了!這使我想起李白的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哦,廬山雪景,它江山如畫,山明水色,讓人流連忘返!
題西林壁古詩的作文 第四篇
一大早上,蘇軾剛剛起床,房間外便傳來了一陣電話鈴聲。
“喂,你好。”蘇軾急忙跑去接。“喂,你是蘇軾啵?”“嗯,是的。請問找我有什么是嗎?”“我是你妻子呀。”“哦,原來是老婆呀,你找我有什么事嗎?”“我現在在江西廬山這兒呢;你快點過來。”“哦,好的。”說完,蘇軾便拿起鑰匙,走下樓去,開起了小轎車便出發了。
到了廬山,蘇軾簡直被這天然的氧吧迷住了。蘇軾和妻子一起去享受著廬山瀑布的美景。
蘇軾從正面觀看廬山,似連綿起伏的山嶺,他從側面觀看廬山又似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蘇軾便說:“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啊!”
蘇軾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觀看廬山;看到的景象卻完全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說
蘇軾觀看完所有的景點后,便陷入了沉思:這廬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是高大的,還是小巧,長秀的呢?哦,我明白了;我看不清這廬山的真實面目,原來是因為我身處這廬山之中呀。蘇軾心中大樂,于是想起了和剛才兩句詩對應的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
蘇軾一回到家就打開電腦,把剛才那首詩取名為《題西林壁》,他把這首詩發到了各個好朋友的郵箱中了。于是便有了這首千古名詩。
題西林壁古詩的作文 第五篇
在這秋高氣爽,金風送暖,秋色宜人的季節,大詩人我到江西廬
山游玩。
我一下馬車,就呼吸了一下廬山的新鮮空氣。舉目四望了一下周圍,只見山峰連綿起伏;仿佛像駱駝,又像仙女。橫著看像連綿起伏的山嶺,側看又像陡峭的山峰。
看了這邊的景色,蘇軾又像前緩緩前行。我停下了腳步,觀賞了路旁的樹木,“銀樹像一把扇子,風兒一吹它就不停的扇;銀杏樹的葉子像一個個火紅的臉蛋,萬物是多么美呀!”我不禁的贊嘆。
接著我又往前走了走,又在一處美不勝收之地停了下來,我又贊美道:“這奇形怪狀的石頭里的水多么清澈;”并且還贊嘆道:“廬山風景真美,處處是青山。”
沿著山峰行走,我在一個地方站了一下準備路準備看廬山的其他風景,卻沉默了一會拿出筆,在一個石壁下寫了一首詩: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