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精選16篇)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一篇
7月15日至29日,我參加了華美夏令營,雖短短半月,卻讓人難以忘懷,這里空氣清新,環境宜人,老師理念先進,教法靈活,大家喜歡這里的每一個老師每一節課。特別是卷神老師,他不僅課堂生動靈活,歷史典故不斷,而且出題神速,改卷更神速,批語特別,大家都很期待他的課。
7月23日下午的數學課開始了。卷神興致勃勃地快進教室,手里高舉著一副撲克,同學們七嘴八舌地猜測:“斗地主”,“斗牛”,“24點”。
卷神在黑板上寫好“24點游戲大賽”后轉身問大家:“24點游戲玩過嗎”?許多同學都玩過,為了公平,卷神給我們講了游戲規則和技巧,最后強調:一副牌(52張)中,任意抽取4張可有1820種不同組合,其中有458個牌組算不出24點,若你抽到它們,算你運氣不佳,或者人品不好。每組10個人,每次派兩個,分為必答題、搶答題,四張撲克有時老師發好讓各組選,有時讓各組交換抽牌,有時自己抽牌。整場比賽場上和場下的氣氛一直交織在緊張與熱烈之中,幾乎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到比賽當中來了,大家一起領略了趣味數學的魅力,比賽情況激烈而刺激,勝負已不是關鍵,重要的是在比賽過程中所體會到的樂趣。經過這一次24點游戲大賽,相信每位同學都受益匪淺,體會了計算方法和奧妙,大大提高了運算技巧和數學思維能力。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二篇
在20xx年春運期間,我國南方出現大范圍冰雪災害,導致某地電路斷電。該地供電局組織電工進行搶修供電局距離搶修工地15千米。搶修車裝載著所需材料先從供電局出發,15分鐘后電工乘吉昔車從同一地點出發,結果他們同時到達搶修工地,已知吉普車速度是搶修車速度的倍,求這兩種車的速度。
1、設搶修車的速度為x千米/時,則吉普車的速度為千米/時.由題意走相同路程15千米,吉普車比搶修車快15分鐘(即小時)得方程15/X-15/解得X=20千米/小時,則千米/小時
答:搶修車的的速度為20千米/時,吉普車的速度為30千米/時.
2、因為走的路程(S=15KM)一樣,人用的時間是X。材料用的時間是X+15,即(15÷X)÷(15÷(X+15))=,一元一次方程,得X=30分鐘,即小時,那么吉普車的速度就是30KM/H,搶修車20KM/H
答:搶修車的的速度為20千米/時,吉普車的速度為30千米/時.
3、設吉普車用的時間為x小時。
根據題意得:x+15=
解得:x=30
所以,吉普車的速度為15÷30=千米每分=30千米每時
搶修車的速度為15÷30+15=3÷1千米每分=20千米每時。
經過計算這道題,讓我明白了只要堅持就會取得成功。我以后一定好好學習不放棄。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三篇
有一次我在書上看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兩千六百多年前,有一個王國的國王,整日仰望著高聳矗立的金字塔。終于,他做出了一個決定,下令所有大臣和子民必須在三天之內測量出金字塔的高度,如果有人接下了任務卻測不出來的話就全部讓他們見上帝。
可是兩天過去了,所有大臣想破了腦袋也無法測量出高聳入云的金字塔的高度。這個時候,一個叫做法列士的人求見國王,對他說:“我可以測出金字塔的高度。”于是國王便給了他一天的時間去測量金字塔的高度。這一天恰好是晴空萬里的大太陽日子。
結果,法列士真的在這天把那么高那么高的金字塔高度給測出來了。
你們知道他是怎么測出來的嗎?其實也很簡單,因為那天是大晴天,金字塔的影子就倒在了地面上,法列士就是測量了影子的長度才把金字塔的高度測量出來的。
其實用心體會和發現,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例子的!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四篇
今年的數學節,我快樂地遨游于各項比賽,收獲滿滿。
“玩轉漢諾塔”是我的拿手戲。千萬別小看漢諾塔,漢諾塔不是只有:“把所有的圈從A柱移到C柱&qut;就夠了,還有“小的必須放在大的上面&qut;這一條,如果是剛剛玩的人,八階的一定要做一天一夜!幸好我每天都在腦子里練一練,不然十幾分鐘我怎么能做的完八階的漢諾塔?比賽時,我嫻熟地把第一圈移到C柱上,再把第二圈移到B柱上……,當時,我生怕腦袋瓜子一下子“短路”了,所以做得十分認真。等過了大約十分鐘之后,我正在把最后一盤拿出來時,只聽有一個人叫了:“好了!”我當時大震,他的速度這么快!我立馬加速。最后,我以第二名的成績勝出了,成了一等獎。我的感言是:不要認為你是最厲害的,比你厲害的大有人在!繼續努力,才能不斷進步。
“巧算24點”是我們最喜歡的,也是大家玩得最多的游戲。我們這幾個去比賽的選手都是過五關斬六將挑選出來的,自然個個信心滿滿。比賽時,我十分鎮定,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這些算式早就在我腦里輕車熟路了,不到五分鐘我就做出了十三題,最后我以19道收關。出來時我打聽了一下,我班其他參賽的同學都只有做16題,我想,我一定能奪得桂冠,心里不禁竊喜。
這次數學節還有許多有趣的活動,我們都很喜歡。因喜歡,所以快樂;因為快樂所以喜歡,在這神秘的數學王國里,我們快樂著,收獲著……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五篇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準備過冬的糧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著一個大袋子,來到森林里,對松樹爺爺說:請吧你的松果送給我,好嗎?松樹爺爺很大方,說: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興,它一邊摘一邊唱歌,不一會袋子裝滿了。松樹爺爺問:你摘了多少個?小松鼠說:哎呀,我忘了!松樹爺爺笑著說“我長了16個松果,現在還有9個,你能算出摘了多少個,就讓你背走。”小松樹急了,不會算,怎么辦呢?要是松樹爺爺不讓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來幫它好了。
數學課上,老師講過:知道總數,求部分數,就是從總數里去掉知道的一個部分數,就得另一部分數,用減法計算。我很快就算出來了,小松鼠摘了16-9=7(個)。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六篇
生活中處處會運用到數學,所以我們有了數學這門課程。學數學是因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常常運用到數學,數學仿佛就天天陪在我身旁,跟我一起計算,一起生活。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去購物,我們打算買一條褲子,因為我長得太快了,所以每到換季的時候就要買衣服。我和媽媽一起去了大世界的河前街,那里的衣服比較多,所以媽媽帶我去那里買衣服。走了一下也沒有看到心儀的衣服,我們打算去快魚的那里去看一下,在快魚那店里我挑到了我心儀的褲子。我問了一下那個售貨員,那個售貨員和我說那件褲子100塊,因為馬上就要到兒童節了,她給我打了折。然后我問了媽媽,我說“媽媽,100塊錢打了折是多少錢呀?我已經五年級了,但是好像沒有學。”媽媽聽到我這話后和我說“你肯定還沒有學呀,100塊錢打了折就是79塊錢了。”那個售貨員和我說“沒錯,就是79塊錢”我若有所思的想“為什么100塊錢打折就是79塊錢呢?”媽媽猜出了我的心思說“等你再過幾年你就知道了。”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生活中運用了許許多多的數學,如果你的數學沒有學好的話,你的`生活就和平常人有了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數學,好好的去學會怎么運用數學。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七篇
我們學校有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快樂數學節”,我們四年級舉辦了許多有趣的活動:一筆畫、數獨、火柴超人、24點……其中我參加了一筆畫、數獨、24點,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火柴超人!
在比賽的前幾天,我和胡馨月、張塍昊、王虹凱、劉方鴻五人在中午休息的時候讓金老師出題來做,放學回家做完家庭作業以后,我打開電腦繼續做練習題。
在我們的努力下,大家的成績都有所提高。
終于迎來了比賽這一天,我們大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第一輪是必答題,輪到我們班了,大家冥思苦想,思考問題……就在這時胡馨月,突然站了起來大喊了一聲:“我知道。”然后老師說:“你上來給大家講講吧!”然后,胡馨月把正確答案說了出來,而座位上的張塍昊,大叫了一聲:“Yes!加十分!”第二輪搶答題的時候,“這一題有點難”、“這一題需要仔細分析”、“這一題不好做”……正在我們五個人討論的時候,劉方鴻說:“我會了!”他高高的把手舉起。
然后老師讓他上來講一講!正在大家聽得正認真的時候,老師說了一聲:“對不起,回答錯誤,扣十分!”劉方鴻低頭走下講臺,大家都想責怪他,而我說:“沒關系,我們一起努力,爭取下一題把比分追回來!”就這樣我們的分數越來越高,最后我們獲得了最終勝利!
通過這次比賽,我學到了更多的數學知識。
數學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奇妙,它就像我們的好朋友,讓我們在學習中增長知識,得到快樂;也讓我懂得了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八篇
世界上最美的數值,莫過于就是斐波那契數列了。
斐波那契數列,又稱為黃金分割數列。因為斐波那契是以兔子繁殖為例子引入的,所以斐波那契數列還稱之為兔子數列。
具體來說,斐波那契數列是指這樣一個數列:1,1,2,3,5,8,13,21,34,55,89,144等,這個數列從第三項開始,每一項都等于前兩項之和。專業一點來說呢,就是F(1)=1,F(2)=2,F(n)=F(n—1)+F(n-2)(n≥3,n∈N*)。現在這個數列在很多方面都有運用到。
說到斐波那契數列,又怎能不談談它的創始人——斐波那契呢?這可是一個在數學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中世紀意大利的數學家,是西方第一個研究斐波那契數的人。他還把現代書寫數和乘數的位置表示法系統傳入歐洲。《計算之書》就是他一曠世巨作!
你知道嗎?其實我們身邊都有很多斐波那契數列的存在。比如一個小小的貝殼,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它貝殼上的紋路就構成了這個黃金分割數列,即斐波那契數列。還有著名畫作《蒙娜麗莎的微笑》、鸚鵡的頭部構造、種子的排列、雅典帕特農神廟等,這些我們身邊的事物其實都有著斐波那契數列的存在。
斐波那契數列是一個多么神奇又獨特的存在啊!它讓一切都變得格外美麗,它讓一切都變得格外奇妙,它默默無言卻不可缺少,把“世界上最美的數值”這個稱號送給斐波那契數列也不是空有虛名的。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九篇
薩姐站在講臺上抖著一本練習冊,氣定神閑地說:“今天的作業,最多五分鐘,所以我額外幫你們印了一張卷子……”
好吧,就這“五分鐘”的作業,我做了一個中午,卻還有一道題名花無主,看著其他題下面都已密密麻麻,兒孫滿堂,而自己清廖孤寂空落落一人,不免黯然神傷了。
好,雖然這一題不會,但卷子上還有四座高山等著我去翻越呢—何苦而不平?于是我毅然決然地把目光投向那張看似輕薄無力,實則重達千斤的卷子。
但仔細一看,卻是一盆冷水的迎頭澆下:哼,四座高山其實是四群山脈,其中山高嶺連,浩瀚之力綿綿不絕,不遺余力地為學生施加吐血的動力。那變幻莫測的動點光圖自己舒服,不顧一切地向前狂奔,絲毫不理會在后面追得氣喘吁吁地我們;刁鉆刻薄的好像挑剔的批評家,又像催命的魔咒,讓人的手幾乎筋絡寸斷,手中的筆血盡而亡;45°和30°中諸多關系,要求的線段卻始終像個印度少女,就那么活生生站在你面前,伸手即可觸,卻又裹著鐵的面紗,可觸而不可得。
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題怨。萬言千語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桿。卓文君思念司馬相如的愁容百態,放在被數學折磨的學生身上竟也意外的合適。心里想法風起云涌,卻始終像灰姑娘兩個姐姐的絕世大腳,即使割掉腳跟,弄得鮮血淋漓,也始終套不上小巧精致的水晶鞋。也始終不能與老師的思維一致。
數學啊數學,你到底什么時候才能放過我?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十篇
今天,我和外公外婆一起去青島游玩。我們的第一站是海濱浴場……車子剛一到達,我就迫不及待地向海邊跑去,藍藍的大海,一眼望不到邊。我脫掉鞋子,光著腳丫,站到了海水里,感覺著涼涼的海水卷著浪花洶涌的撲過來。我興奮地叫著、嚷著,感覺真是太棒了,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海,我就被一望無際的大海給迷住了,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和興奮,深藍色的海水,金黃色的沙灘,擁擠而快樂的人群,大海真美呀!
這時,外公走過來說,今天人真是太多了,恐怕得有好幾萬人吧,還好這里的面積夠大的,我想:是啊,這個浴場大約有多大呢?于是我便仔細觀察起來,我發現:這個浴場大約是個長方形的,只要知道它的長和寬就可以了,但是怎么知道長和寬呢?這時,沙灘上的一排遮陽傘引起了我的注意,遮陽傘在沙灘上一字排開,直達兩端,每兩把之間的距離基本相等,我先在兩把傘之間走了一次,數了數,大約50步,我的每步大約40厘米,兩把傘之間就是40×50=20xx厘米,20xx厘米=20米了,我又跑到后面的高坡上數了數,一共有60多把傘,這樣沙灘的長度就有了:60×20=1200米。
寬嘛,就簡單多了,原來,從水邊到岸邊拉著一根警示用的長繩子,上面每一米扎著一面小紅旗,小紅旗一共是30面,寬就是30米,沙灘的面積就是1200米×30米=36000平方米。我在沙灘上寫出計算方法給外公看,他看得直點頭,旁邊的游人也不住地夸我呢,今天我既游覽了海邊的美麗景色,又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小問題,我真高興。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十一篇
今天下午放學回家,我寫完作業就教媽媽學數學,因為明天我們要數學單元測驗,唐老師讓我們好好復習,我想正好一舉兩得,既做了復習又教會了媽媽。媽媽說她小時候數學學得不太好,對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總是迷糊,我對媽媽說:“我一定會把你教會的,不過要像老師教學生那樣的方式來學。”于是我當老師,媽媽當學生,我大聲說:“上課。”媽媽馬上站起來說:“老師好!”那時候我的心情是非常得激動,因為我第一次當媽媽的數學老師,一般都是媽媽當我的語文老師,爸爸當我的數學老師。
我給媽媽出了幾道題:36-10=?35+40=?......,媽媽說:“這樣不好算,老師教的是什么方法呀?”我說:“當然就是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我來給你分解一下。36-10這道題,如果36分成30和6,但是6減不了10,就從得30里面借1個10,這樣把36分成20和16,16-10=6,那么20+6=26。35+40這道題就更簡單了,用十位加十位,也就是說35分成30和5,再用30+40=70,70+5=75。”媽媽說:“你出的題總有一個是整數,如果兩個數都不是整數該怎么算呢?比如說38+47應該怎么算,你可要仔細跟我講講,媽媽很笨哦!”我說:“學得慢沒關系,我會像老師耐心地教你的,你說錯了沒關系,因為我還沒有教你。”媽媽說:“那真是太謝謝你了。”我聽了心里非常自豪。我說:“38+47這樣做,先用十位加十位,30+40=70,再算8+7=15,再用70+15=85。”媽媽問我:“這么一分解真是很簡單啊!那明天你考試的時候是不是要帶上草紙分解一下呢?這樣不容易出錯。”我說:“不用,這是我教你,我平常都是在心里算的,已經很熟練了。”最后我和媽媽對老師布置的第四單元應用題進行了復習,爭取明天考出好成績。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十二篇
從三年級開始,我最喜歡的科目是數學,因為數學是多么的奇妙啊,而我對數學成績也是最在意的。
今天要發數學期中考試的成績你,心里真是好緊張啊。
中午,開始發數學試卷的時候,我的心里開始坎坷不安。數學試卷發到了我的桌子上的時候,我的心看是砰砰的跳,生怕考試考不好。我的心里開始糾結,最終我還是選擇翻開。“見正奇跡”的時候到了,我把試卷翻開來一看,我激動的心情頓時下降到極點。‘97’分離我想象中要考的‘100’分還差‘3’分。我想;因該是難一點的題目錯了。沒想到我一看竟然是簡單的畫圖題錯了。我的心情再一次失落到極點。我千算萬算都沒算到是畫圖題錯了。畫圖題是數學老師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沒想到我會從這而‘摔倒’。
我的心里再一次坎坷不安,因為回家告訴爸爸媽媽,他們肯定會大發雷霆的,真想時間過的慢一點,讓我可以晚一點回家。可是時間好像跟我對著干一樣,光陰似箭般的‘流失’著。回到家,我吞吞吐吐的把考試成績告訴了爸爸媽媽,心里想;這次肯定會受到懲罰了。爸爸媽媽好像看出我的心思,不但沒有懲罰我,還安慰了我。這使我很快的從悲傷中走出來。從哪兒
摔倒,就從哪兒站起來。為了使我的數學成績提高,我訂了《數學報》和《天天練》。
我相信,只要我認真聽課。努力的學習,就一定會在下一次的數學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十三篇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靈巧的手,干什么事似乎都離不開它。在幼兒園老師就教我們用手指認數,那時候我們常常利用一雙手的十個手指來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現在,我們雖然不需要用它來計算簡單的加減法了,但是有時候我們在做一些數學題目時還是會用到它,比如,我們在三年級學習年月日時,用它來幫我們記憶大月和小月。
有一次,我在看《趣味數學》時,遇到一道題目:一個小孩在數手指,他按這樣的順序數: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請問,第36個是哪個手指?
一開始我有點兒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如何下手。突然,我想到了自己的一雙手,何不用手指掰一掰呢?于是,我就用一只手按照題目的要求掰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就找到了答案:第36個一定是無名指。但是我并沒有滿足,因為我想,題目如果要求第360個手指是哪個手指,那該怎么辦呢?我想,這道題肯定是有規律的,是什么規律呢?
我拿起筆在草稿紙上寫起來。終于,我找到了正確的解答方法:如果把手指都給編號,再看幾個是一次循環,再用36除以一次循環的手指數,余數是幾,就對應那個手指的編號;沒有余數,就表示那個手指的編號等于除數。我在草稿紙上寫道:1大拇指,2食指,3中指,4無名指,5小指,6無名指,7中指,8食指。是8個手指一次循環,我用36除以8等于4余4的方法得到了余數,是4,編號是4的是無名指。答案出來了,第36個是無名指。哈哈!這和我之前的實驗完全吻合。另外,我還發現,食指,中指,無名指在一次循環中出現了2次,只有大拇指和小指出現了一次。
做完了這道題目,我不僅感受到了手指的妙用,還深深地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其實,有些數學題看似很難,但只要我們認真、細心地去思考,充分利用周圍的一切事物,就一定會解出來的。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十四篇
你有遇到過不會做的題目嗎?可不今天我就遇到一個題不會了,這個問題是:一個掛鐘一天一共敲了多少下?這個鐘整點是幾時它就敲幾下,每半點時只敲一下。這個時鐘現在在我們身邊很少見,現大家都用上手機、電子時鐘,很少見到這能講話的鐘。
當我遇到這題時,考慮到一天有24小時,先寫的算式是:整點時敲---1+2+3+4+5+6+7+8+9+10+11+12=78(下);一天整點敲---78*2=156(下),因每天有24小時,以上才算12小時整的敲響數,所以在此要乘2才能算出一天所敲響的數;題中所講每半點敲1下,可算出12*1=12(下)12*2=24(下);一天所敲響----156+24=180(下)
媽媽見我寫的算式后對我說:不光有這個方法,還有一簡單的算法。于是我開動小腦筋,還是想不出比此更簡單的方法,無奈之下我只以能求助媽媽。
媽媽對我講簡單的方法從這12個小小數字中找規律:1、2、3、4、5、6、7、8、9、10、11、12,在此這12個數字幫它們找朋友,每兩個數字為一組,每組得數一樣多。在媽媽的提醒下我想到:這六組朋友:第一組--1+12=13、第二組—2+11=13、第三組—3+10=13第六組—6+7=13。每12個數中有6個13個,一天整天中還有個12時,可列出:(6*13)*2=156(下)①;每半點敲一下,一天中有24小時,可得出:24*1=24(下)②。一整天時鐘敲多少下,用①+②=156+24=180(下)。
首次我完成的結果雖然與在媽媽的提醒下完成的結果一樣,但是兩個的方法后者較簡單速度也快。通過這題目,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題時,有最笨拙的方法也有簡單的方法,只要你能找到規律,相信自己,一定行!只要你敢于思考、靜心對待問題,新的方法總能出現的。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十五篇
今天吃晚飯的時候,爸爸問我最近學到了什么新知識,我說:“我們學了小時、分鐘和秒。”爸爸說“那我考考你,1小時等于多少分鐘?1分鐘等于多少秒?”“1小時等于60分鐘,1分鐘等于60秒。”我得意洋洋地回答。爸爸翹起大拇指夸我“你真棒!”然后又問,“那么1個小時等于多少秒呢?”我略微想了一下,60乘以60等于3600,就說“1小時等于3600秒。”爸爸說:“真聰明。”
吃完晚飯,我想玩玩電腦,爸爸說:“再考你一道題目,做對了你才能玩。”我高興地說“考吧,我肯定能玩。”爸爸問:“你今天口算練習100道題作了多少時間。”我說:“3分20秒。”爸爸又說:“電腦容易傷害眼睛,所以爸爸規定你半個小時必須休息一會兒才能接著玩,那么你算算這半個小時如果你一直在做口算練習,你能完成多少道題?”又是小時又是分鐘又是秒的,我聽了一下子有點糊涂了。于是爸爸便告訴我怎么算的。他說:“1小時3600秒,半小時就是1800秒,3分20秒就是180秒加20秒,就是200秒,那么半個小時有幾個200秒呢?”“這么簡單,9個唄。”“那么半個小時做幾道題呢,這下算出來了吧?”“900道。”我大聲回答。爸爸親了我一口說:“恭喜你,答對了。”
我開心地坐到了電腦前面。這時我才知道,平常總覺得半個小時一下就過去了,沒想到用這些時間竟然可以做這么多的口算題啊。
有數學氣息的作文一百字 第十六篇
“云對雨,雪對風……”伴隨著朗朗的讀書聲,我們的數學課——《積的變化規律》開始啦! 李祎涵
首先,張老師先給我們出示一道算式:10×625=6250,那么5×625=?張老師讓我們根據上面的算式求下面算式的積。我心想:10除以2才等于5,那積就應該是6250÷2得到的3125。就在這時老師說了聲停。我不知道對不對,但還是舉起了手。老師沒有叫我,我認真傾聽,發現別人的想法和我的是一樣的。老師說:“這就是今天咱們要研究的積的變化規律!”接著,我們做了很多題,推出了一條規律那就是: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就乘幾。就在這時,老師出了這樣一道題:80×4=320,50×4=200,問,這道題符合積的變化規律嗎?李靖雯同學說:“我認為這道題不符合積的變化規律,因為80-30才得50,但這是積的變化規律,所以我認為不符合積的變化規律。”聽到這兒,我想:我的觀點和李靖雯的不一樣,可李靖雯在我們班數學學得最好,總有精彩的發言。難道我的想法錯啦!這時,何昊陽舉起了他的小胖手,他說:“我認為這道題符合積的變化規律!”于是,他就叨叨地把他的想法說了出來!何昊陽的勇氣鼓舞了我,我也舉起了手,并說:“我同意何昊陽的看法。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80×40是80個4,50×4是50個4,他們之間差著30個4,也就是120,320-200=120,所以,我認為這道題符合積的變化規律!”“老師,我認為可以用計算器算一算,看看80÷50是不是等于320÷200。” 何昊陽說。老師掏出計算器一算,他們的商都是。我和何昊陽想法被同學認可啦。老師表揚我們乘法的意義學得好。那種說不出的喜悅化作微笑掛在了我的`臉上。
“叮鈴鈴……”下課啦。這節數學課不僅讓我學到了數學知識,還讓我知道,只要和別人的想法不同,就要表達出來,哪怕是錯的,也沒關系。
我非常喜歡這節數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