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精選28篇)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一篇
端午節未到,我卻已經嗅到了清新的粽子香。樓下街口拐角處的那個大超市里,粽子早已擺滿了柜臺、貨架。形態不同,風味迥異,包裝精美,林林總總,目不暇接。徜徉浸潤在溫馨的氤氳里,我的耳邊自然回響起那首美麗的歌謠,“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看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毕肫疬@首歌謠,往昔那些醉人記憶就輕輕地走到眼前。
童年時,我根本不關心端午節的來歷,不知道今夕何年,屈原為何人。因為那些事情對我來說遙不可及,也不重要。我最關心的是,每逢過端午節,能否恣意享受一番舌尖上的幸福和快樂。現在看來,當年我的要求是那樣小,甚至可憐。套用一句今天流行的話說,那根本不是個事兒。但作為七零后,我的要求在當時就是一種奢望,一種渴求。
記憶中的童年是清苦和窘迫的,那些灰色日子常常縈繞眼前。在那個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我的父母和他們的同齡人一樣,雖然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一年到頭不得清閑,卻總是面露青色,貧困潦倒。地瓜干加糖精是我一日三餐的主糧。只有過年過節才可以吃頓餃子、面條之類的好飯。因為這樣,我天真地祈望各種節日的到來,只有過節才可以改善生活,刺激味蕾。我曾天真的想,如果天天過年、過節就好了。
從我記事起,我們家里就一直養著雞。養雞的目的不是為了吃肉、吃蛋,飽口福,或者是害怕飼料添加劑,食品不安全之類的,而是為了攢蛋賣錢,賣了錢可以買來煤油、食鹽、火柴等生活必需品。對母親來說,除了每天上山下泊參加生產隊勞動,還有一門必修的功課就是鉆雞窩,撿雞蛋。至今,我還清晰記得母親每天總要把撿回來的雞蛋小心翼翼地放進紙缸子里的樣子。每次放好后,她都要一五一十地數上一遍,盡管那些蛋的數量她爛記于心,她卻每天都要重復一邊。數過后,才輕輕地在雞蛋上面蓋上一塊毛巾,嘴角露出一絲甜甜的笑。每次看到母親那份虔誠,那份莊重,且樂此不疲,心滿意足的樣子,我都覺得不可思議。偶爾,我也有吃煮雞蛋的口福。有時候,母親不小心把雞蛋碰破了口子,她會心痛地掉下眼淚,不停埋怨自己毛手毛腳。碎雞蛋到市集上是不能賣錢的,只好放在碗里蒸著吃。我是家里的老幺,美味當然由我獨享居多,我狼吞虎咽吃下去,往往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盡管如此,我還是盼望母親天天能不小心打破雞蛋??上н@樣的機會太少了。母親肯定早已看透了我的心思,她撫摸著我的頭說:“到了端午節煮雞蛋給你吃?!?/p>
母親的話讓我看到了曙光,我開始扳著指頭日夜盼望端午節的到來。端午節終于來了!當母親把涼透的熟雞蛋分到我們姐弟倆個手中的時候,我翻來覆去數了好幾遍,每人六個。看到姐姐那堆雞蛋里有個個頭兒挺大,我撅著嘴兒直嚷:“媽,你真偏心,干嘛不給我個大的?”母親無奈,姐姐卻很大方,爽快地把大雞蛋換給我。我心滿意足吃了一個,又往布兜里裝了兩個,然后把剩下的藏好。最后囫圇扒拉幾口飯飛也似地奔上學校,因為那里還有一場快樂賽事等著我呢。
到了學校,教室里已經陸陸續續來了不少同學。男同學不約而同從布兜里掏出雞蛋放在桌上,聚攏在一起,兩個人一組捉對頂牛,看誰的雞蛋殼結實。往往贏了的一方趾高氣揚,歡呼雀躍,敗陣的一方垂頭喪氣,面紅耳赤。不過三五分鐘后大家就握手言和了,因為無論贏輸,最后的結果總有一個,雞蛋都要填進我們的胃腸里。
端午節除了吃雞蛋,包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我的印象里,端午節,母親很少包粽子的,她常做的是米包子。母親說,包米包子蘸著白糖吃和粽子一個味。我頗不以為然,為此沒少埋怨過她。稍及年長,我才明白,敢情母親包米包子另有隱情,簡單實惠,還節省時間。俗話說,“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边@個金色五月是麥子收割的時令,是一年中大人們最忙碌的季節之一。白天,父親和母親頭頂炙日,割麥、脫粒、揚場,忙得不亦樂乎,生怕碰上壞天氣。晚上,母親忙完山里忙家里,還要忙里偷閑包一鍋米包子,因為她顧忌年幼的孩子的胃口。其實她最辛苦。體諒了母親的不容易,我覺得米包子和粽子味道一樣香。當我為人父的時候,我開始為自己的無知懊悔,為當年的沖動不安,但母親卻引著那個酸楚的年代遠去了。這是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糾結。
又是一年粽子香。在這個美好的日子里,我覺得端午的陽光比平日更溫暖、更敞亮、更溫馨。感到莫名的暢快和愜意,是兒時那雙無邪的眼睛,是那縷濃濃的親情,是對母親的深深的依戀,還是對痛并快樂日子的回味。這些雜陳的感動和美好聚合在一起,理不清,想不清,講不清。
我想,還是沐浴在端午的清風里,憑窗倚欄,靜靜地喝一杯雄黃酒,聽一曲唐朝詩人殷堯藩的吟唱吧,“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頭白,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p>
記下這美好的感動吧,用我澎湃的心,研歲月的墨,書悠悠的情。我親愛的朋友,藍天白云下,誰與我共?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二篇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除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賽龍舟了,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用力地敲著?!凹佑停佑?”場外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水手們聽了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非常壯觀、熱烈。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三篇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著豐富的民俗民風,賽龍舟、吃粽子、戴香囊、采艾蒿等都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的積淀。為了讓傳統民俗文化得以傳承,同時讓孩子們直觀地了解和體驗端午節,過一個有意義而又難忘的節日,在端午節到來之前,鄭州市實驗學前班開展了“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
6月7日,老師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多媒體課件、兒歌,讓孩子們了解到了端午節的由來及傳說,知道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積極的展開了端午節各種民俗的討論,有的孩子說:“每次端午節,我奶奶都會給我包粽子吃,可好吃了!”有的孩子說:“端午節,我姥姥還會給我做香布袋,戴上香布袋蚊子就不會咬我啦!”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七嘴八舌討論的熱鬧異常。6月8日,小班的孩子們一起欣賞了老師包粽子的全過程,了解到了粽子的制作過程;中班的孩子們一起動手制作了香囊,造型優美、清香四溢,制作完成后,孩子們走出班級,給小班的弟弟妹妹送上自己親手制作的香囊,并送上節日的祝福。同時學前班還為孩子們準備了香甜的粽子,孩子們自己動手撥開粽葉,品嘗著香甜可口的粽子,感受著節日的喜悅。
本次“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各年齡段教研組在組織形式上進行了深入討論,開展了小組同伴、大帶小等不同形式的豐富活動,不僅讓幼兒在與同伴的愉快體驗中直觀的感受到了端午節的豐富傳統文化,使孩子感受到了傳統節日帶來的樂趣,更鍛煉了動手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升華了幼兒的情感經驗。
箬竹芬芳飄遠行,濃濃愛意伴心田。市實驗學前班“端午節”主題系列活動匯集著學前班對幼兒成長的期待、美好的祝愿。愿孩子們在市實驗學前班這個充滿愛與自由的幸福樂園里,伴隨著傳統文化的滋養,更加健康茁壯的成長!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四篇
每一年的端午節都熱鬧非常的,雖然天氣很熱,但是人們的的心情卻很興奮,過節的氣氛很濃。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他反而被逐出宮中。屈原氣得不得了,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漁夫得知后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來紀念屈原。端午也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在我國大多數地方端午節都是吃粽子和賽龍舟,而在我的故鄉會吃一種用麥餅包餡的東西,餡料多得很,有黃蟮,有肉片,有雞蛋,有炒面………都會被裹在麥餅里面。在那一天,外婆做了一桌子好菜,飯桌上,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味道,我開心級了!外婆還會在門前掛艾草,聽說用來避邪驅蚊的,好講究啊!
我想:過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過端午節,天天吃好吃!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五篇
中國有很多很多的傳統節日和習俗:如美麗浪漫的乞巧節,賞秋望月的中秋節,香氣四溢的元宵節??晌易钕矚g的還是清風繚繞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三大習俗里,我最喜歡的并不是讓人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粽子,也不是精彩的劃龍舟,而是被很多人都忽略的習俗——放風箏。
我和單芷浟一組,經過“九九八十一”道工序,一個風箏誕生啦!我們跑出去放風箏,放著放著,我突然聽見后面傳來一聲尖叫:“啊——啊!”我回頭一看,哎呀!風箏線的圈掉了!它像個頑皮的孩子一樣,滾啊滾,“撲通!”我們發現它掉到池塘里了!怎么也拉不上來,我靈機一動!回去看了一下包裝盒,它竟足足有150米那么長!后來,一個老師幫我們把線切斷,我們只好換了一個線圈,可風箏卻飛不起來了。
下午,我們正在玩最后一個游戲,天空卻烏云密布,剛上車,天上便下起了傾盆大雨。
今天雖然沒有玩到最后一個游戲,可我還是收獲滿滿!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六篇
陳梓鉉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據資料記載的“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所以“端五”也就漸漸變成了“端午”。
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人們為了救屈原,劃舟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最后還是不見屈原蹤跡。之后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劃龍舟,把粽子丟在江里,為了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事跡,因此就有了端午節龍舟競渡、吃粽子的習俗了。
然而,我們全家都不會包粽子,媽媽帶我來到老嬸家學包粽子。一進門就看到老嬸早已經準備好一碗碗香味撲鼻的餡料,有五香肉、鵪鶉蛋、板栗、蝦米和香菇,還有一大盆浸泡好的糯米和新鮮的竹葉。我和媽媽趕緊洗好手,當起學徒來。
老嬸說:“我來演示一遍給你們看?!笔紫劝阳杖~彎成漏斗狀,放一個鵪鶉蛋,接著放一小撮糯米,然后加入五香肉、板栗、蝦米和香菇,再放滿糯米,把漏斗狀的粽葉填滿、壓實,最后用粽葉包起來,用麻繩綁緊,就變成一個有四角形狀的粽子。
我和媽媽一絲不茍地看著,但是難度太大了,媽媽好不容易包成一個,但是卻不標準。老嬸說:“你的步驟已經掌握了,但是最后一步把粽子綁緊是最關鍵的,如果綁不緊,在蒸的時候就會散開了”。老嬸不厭其煩地重復地演示給我們看……終于,媽媽“學成出師”了,很快一個個粽子掛滿陳列架。
可是因為我的手太小,老是包不住,糯米一直灑滿一地。老嬸見了,馬上過來教我綁緊,這樣,我終于也包成一個粽子!我問老嬸:“有沒有甜的粽子???”老嬸回答:“有啊,但是沒有準備甜餡料”。我突發奇想地說:“正好我的衣袋里有幾顆軟糖,用來做甜餡料,可以嗎?”老嬸笑著說:“當然可以啦!”我掏出軟糖,剝開后放在糯米里,然后綁緊,一個個小甜粽就做好了,我看著自己的作品,開心得跳起來……
粽子熟啦,一陣陣香味讓人垂涎欲滴,我迫不及待地打開自己做的甜粽子,咬了一口,香甜香甜的滿足了味蕾,看著自己的成果,滿心歡喜。
這時,電視機里傳來了龍舟競渡的直播現場,只看見江面上幾艘龍舟正向目標終點沖刺,船上的健將個個精神抖擻,使出渾身力氣,在有節奏的鑼鼓聲中,用力劃槳。直播現場的吶喊聲讓我仿佛也進入了龍舟比賽中,心潮澎湃的我站在船頭,渾身是勁,一手高舉我做的甜粽子,一手揮舞著旗子,吶喊者:“加油!沖?。 ?/p>
端午節,賽龍舟,包粽子,有咸的,也有甜的,真開心。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七篇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為了讓孩子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培養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20xx年6月19日,——幼兒園開展了端午主題活動之快樂包粽子活動,中大班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親手包粽子,而小班的小朋友則自由參觀,有的小朋友還積極參與進來呢,大家都體驗到了包粽子的快樂。
活動前幾天,老師們就已經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于端午節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著,其中最為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意義,了解了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幼兒園里的老師們也早早的準備好了包粽子的材料,首先孩子們認識了棕葉。糯米。黑芝麻餡料?;鹜饶c等材料,然后在老師的帶領下準備包裹粽子。
代老師先給大家演示粽子的制作方法,孩子們認真地傾聽著。演示完畢后,孩子們也迫不及待的行動起來,只看到一雙雙稚嫩的小手"忙碌"的穿梭在一張張翠綠欲滴的粽葉間",幾分鐘后,在孩子們辛勤的努力下,一個個形態各異的粽子躍然桌上,雖然不成樣子,但蘊含著孩子們甜甜的心血。
我們開展這樣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活動的開展,小朋友們都知道了農歷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有吃五黃。掛五端。染紅蛋。佩香包。賽龍舟。品粽子的習俗。
在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中,孩子們在濃濃的節日氣氛里學習了包粽子,既鍛煉和發展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獲益匪淺。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八篇
根據區文明辦的有關通知的精神,為慶祝中國xxx年,深入貫徹落實黨的xxx提出的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戰略任務,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充分挖掘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深厚的文化內涵。我局領導高度重視,集思廣益,結合實際開展了豐富多彩、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為確保此次端午主題活動順利開展,局黨委高度重視,及時召開會議對端午節活動進行總體部署,并制定了活動方案,要求各科室在活動中突出迎建年愛國主義教育;突出認識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突出講文明、樹新風、獻愛心等具體要求,全面推進我局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我局利用宣傳欄、簡報等多種方式對端午節相關知識進行了廣泛宣傳,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相結合,開展"話端午,揚民族傳統文化"系列活動。讓全體干部職工、職工子弟及群眾了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及當中的愛國主義情懷。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不斷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三、具體活動情況
(一)開展"愛心粽子"端午活動在端午節來臨之際,結合黨政機關聯系社區"創文"工作,我局組織干部職工代表來到福寧社區,與區內孤寡老人、殘障人士、困難家庭一起開展了"弘揚傳統、傳遞愛心"茶話會,與他們一起聊天、一起包粽子,一起聯歡,贈送了端午節禮品,讓群眾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心。
(二)宣揚傳統文化,開展"迎端午、誦經典"活動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文學經典,我局開展了"迎端午、誦經典"文學經典誦讀活動。局黨委印刷了"迎端午、誦經典"經典文學小冊子,并對全局干部職工及工作人員進行統一發放,要求各科室組織誦讀?;顒犹找绷巳w干部職工的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激發了愛國主義自豪感,增強了機關團隊凝聚力。
(三)開展"樹文明、講衛生、促環保"活動古人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廣插艾草,抹雄黃酒,以免災去病。我局結合實際認真開展端午節"樹文明、講衛生、促環保"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凈化黨政機關環境。掀起講文明、講衛生、講環保的良好氛圍。堅持做好垃圾分類擺放,多管齊下,促進垃圾分類綠色環保成為常規意識。使"文明低碳過節,享受綠色端午"的理念與"樹文明、講衛生"相融匯,扎實為"創文"工作提供思想基礎。
在本次活動中,我局充分利用傳統節慶日對全體干部職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掀起了倡導文明和強化作風的熱潮,更是承端午文化精髓,揚民族傳統底蘊。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一奮斗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九篇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但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大家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在我的家鄉,每到端午節都會有一些風俗習慣。比如,包粽子、早晨出去踏青、等。每年端午節那一天,我和媽媽都會早早起床出去踏青。我們來到公園里,看到許多人都來踏青了?!罢媸悄骄性纾性缧腥恕卑?
然后,我和媽媽會一起包粽子。粽子很難包,我先把糯米淘洗干凈,再用開水把干的粽葉泡開,然后,準備干凈的繩子,媽媽再把肉切成丁,再把肉丁泡在醬油里......準備的東西還真多。
大概過了二十分鐘才準備好。開始包了,我們要包三角肉粽。包好后,我們就用高壓鍋煮一個小時。一個小時過去了,粽子也煮好了。我咬了一口,好好吃啊。
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每一年端午節都辦得很豐富,大家都過得很開心。我現在多么期待今年端午節快點到來啊!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十篇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即將到來,為了讓孩子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培養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結合我園的傳統節日教育精神,我園組織開展了“共度端午,揚民族正氣”的主題活動,在大力宣傳端午傳統習俗和衛生常識中,我們的幼兒過了一個“文明、和諧、安全、快樂”的端午節。
活動前一天,即年6月18日,各班老師就已經給孩子們講解了許多關于端午節習俗。孩子們被老師講述的故事感動著,其中最為孩子們津津樂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過老師的講解,孩子們了解了端午節的來歷及意義,了解了我國傳統的風俗習慣及文化。
年6月19日,學前班食堂工作人員也早早的準備好了豐富的傳統早餐--包子;午點--粽子。孩子們不僅認識了棕葉、糯米、餡料等制作粽子、包子的材料,而且還品嘗了美味佳肴。
本次活動的開展,主要目的可以讓幼兒從小了解國家傳統文化,樹立民族意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明天就是端午節,在這里祝所有人端午節合家歡樂!也祝愿德漢學前班的明天更加美好燦爛!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十一篇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在汩羅江里死去的,老百姓很尊重屈原,知道屈原死后,連忙到汩羅江中尋找他,一直都沒找到。因為江水把屈原的尸體沖走了。老百姓以為,江里的蛟龍會吃屈原的尸體,所以把粽子扔進汩羅江里,讓蛟龍吃飽,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
后來吃粽子變成了端午節的習俗。粽子原來是三角形的,現在,有其它的形狀了。粽子是用糯米做的,在陽光的照耀下,糯米猶如一顆顆晶瑩的寶石。粽子有兩種口味,咸的和甜的。甜的可好吃了,有棗子的,有豆沙的,讓人吃了還想吃。
端午節還要給小孩佩戴香囊,為的是除掉蚊蟲、辟邪。我有一個藍梅香囊,漂亮得不得了,還把家里薰得香氣濃濃。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十二篇
這幾天,我上學的時候路過市場,都聞到粽子的香氣,這時,我就想起了去年過端午節的情景:去年端午節,老爸、老媽都休班。一大早,我們就乘車去外婆家。
到外婆家的時候,我發現外公、外婆已經站在橋上等我了。外婆說:“我都把米、花生、紅棗、粽子葉準備好了,就等你們回來跟我一起包啦!”外婆拿起一片粽子葉,盛了一勺米,再放上花生和紅棗,開始包了起來。外婆一邊包,一邊給我講了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0__多年的歷史了。這一天是為了紀念一個愛國詩人屈原的。門上還要掛上一些艾草來避邪,祈求健康、平安。我們一邊說著,一邊包著粽子,我只有幫著盛米的份,不知不覺已經包了一大盆的粽子了。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進了鍋里,而且同時還在鍋里放了一些雞蛋。
我問外婆:“為什么要放雞蛋呢?”外婆說:“等熟了你就知道了?!辈灰粫?,鍋開了,只聞見粽子的香味撲鼻而來。外婆給我們剝了幾個粽子,我們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哇!花生的濃香,米的清香,棗的甜香,真是太好吃啦!然后外婆又拿出了放在鍋里的雞蛋。只見雞蛋已經變成了粽子的顏色,剝開皮以后,還有一股粽子的清香。哦,原來放雞蛋的秘密就在這兒呀!
不知不覺中端午節就過去了,我有點戀戀不舍的感覺。我希望今年的端午節快點來。希望外公外婆身體永遠健康。希望我能永遠吃到外公外婆包的粽子。我愛端午節!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十三篇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婆婆在包香軟可口的粽子。“加油,加油!”電視上正播著賽龍舟的熱鬧情景,我突然有了一個疑問,端午節為什么要塞龍舟呢?我問了一下媽媽,媽媽是這樣說的:“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趕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蔽艺f:“屈原的故事可真感人??!”媽媽又說:“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p>
除了媽媽說的,我還知道一些習俗,端午節還有包粽子,于門上艾葉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
就在我說完的這一刻,一陣香味撲鼻而來,是婆婆包的粽子煮好了,我們一家開開心心的吃粽子了。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十四篇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樹立文明和諧節日新風。根據市縣教育局決定在全市中小學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我們——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端午主題活動:
1、各班引導幼兒通過視頻。繪本故事了解端午節起源。習俗等節日文化,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2、各班的小朋友進行了形式各異的端午主題活動。有的通過搓繩編織,編成了五彩繩,寓意驅邪迎吉;有的制作小小香包,寓意端午避邪驅瘟。點綴裝飾;有的在老師的帶領下觀看小小蜜粽的制作過程,品嘗端午美食;還有的班級用彩紙折疊小小的龍舟,在水池快樂玩耍。幼兒園里還有一群端午小使者,將家中的艾葉拿到幼兒園,插放在幼兒園的各個活動室門口,為各班的小朋友送來端午的祝福,慶祝端午節的到來。師幼齊動手一起布置室內外環境,營造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3、精心組織幼兒和教師一起洗粽葉額。包粽子。吃粽子,置身節日里品嘗自己動手包的各種粽子,通過親自參與洗。包。煮。品的整個過程,充分感受了解端午節,加深印象,感受傳統,了解民俗,傳承民族精神。真正喜歡上我們的傳統節日。包好的粽子被送到廚房蒸煮,下午一起品嘗香噴噴的粽子,體驗端午節日樂趣!
本次活動,小朋友們不僅了解了端午節的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并且在包粽子的過程中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更體會了端午節的快樂。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十五篇
我的家鄉在蒼南龍港,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
我等啊等!終于等到了端午節這天了。大人們都給小孩的額頭涂上一滴紅紅的雄黃酒,胸前佩戴香囊,個個顯得活潑可愛,活力四射了。
媽媽早早地買來了粽葉、糯米、豆豆、肉等材料,包起了粽子來。不一會兒,在媽媽的巧手下,圓筒形、菱形、三角形……一個個造型新奇的粽子展現在大家面前。接著,媽媽把它們放入鍋里蒸起來。又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出爐了,我們一家人把粽子吃了個精光,就趕去老家看劃龍舟。
到了那里,河岸兩旁已經人山人海,人聲鼎沸。我像只小猴子,使勁擠到人群最前面。一看,啊!這些龍舟好威武呀!顏色各異,龍頭千姿百態,有的張著犄角,有的睜著雙眼,有的昂首望日,真是栩栩如生,猶如條條真龍在戲水!
“轟隆隆!”禮炮一響,十幾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似的在水面飛奔,誰也不甘落后。觀眾的加油聲,吶喊聲此起彼伏,我也情不自禁地叫喊起來,連嗓子也喊啞了,也不歇一下。
啊!端午節,你的味道,你的熱烈,你的快樂,令我難忘!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十六篇
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是弘揚傳統美德。培育學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大豫初中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根據上級部署要求及學生實際,制定了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端午節系列活動方案并組織實施,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又聞粽香”,我們圍繞活動主題開展了下列活動:
(一)走進端午
1、圍繞“又聞粽香”為主題,舉行了一次國旗下講話,同時宣布“又聞粽香”系列活動開始。2、各班出好一期“又聞粽香”專題黑板報。3、學校團總支利用課間操時間在全校范圍內組織開展“端午節”民俗民風知識介紹讓每個學生對端午節的習俗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動員學生跟隨父母一起過端午系列活動,另一方面也是對傳統節日美好體驗,加強了親子間溝通。了解,也能更好的幫助延續傳統文明。4、校廣播播放《龍船調》歌曲讓學生欣賞。
(二)感知端午
開展了一次主題征文活動。要求初一初二每班2篇于6月5日之前上交團總支參加評比。2、要求初一初二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隊員利用端午假期走訪自己周圍的居民,探究端午習俗并完成“又聞粽香”的小報。要求初一初二每班上交2份6月5日前交團總支進行評比)3、各班組織一次主題為“粽葉飄香話端午”班會。
(三)品味端午
1、要求學生向自己的奶奶。媽媽學包粽子。品粽子,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同時在美術課上,讓美術老師結合教學實際和活動主題特開設一節學包粽子過端午的手工活動課。2、與自己的好朋友分享自己包的粽子,增進朋友間的感情。學生們在活動中進一步提高了對端午節的認識與了解,增強了愛國情感和民族凝聚力。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十七篇
陳雅瀟
轉眼間,又到了一個難忘的節日——端午節。
聽媽媽說,端午節是一名叫屈原的大詩人不愿意看到國家滅亡而跳江自殺,老百姓為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去咬他的尸體,用竹葉把糯米包起來,放到江里。這樣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再吃屈原的尸體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大師,就把那一天定為端午節,還要吃粽子來加深對他的敬佩和思念之情。端午節的習俗,包餃子、賽龍舟等,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今天早上,桌子上擺著包扎繩、糯米、粽葉、蜜棗。我用好奇的眼睛盯著那些食物。想了想,看來今天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啊。不行,我也得包粽子,說完就跑到媽媽旁邊,求媽媽包粽子,媽媽點頭同意了。于是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手里拿著一片粽葉,那粽葉就像了一條綠色的小船。我學著媽媽包粽子,先把粽葉掰成一個圓錐的形狀,然后舀入糯米,再放入一顆大棗,接著蓋上一點糯米,然后把粽葉翻過來,蓋住之后用手捏一下,折了一個尾巴,再折過來。另外取一片粽葉,把尾巴再次包起來,折疊好,最后用線扎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就這樣,我和媽媽包了很多粽子,媽媽把做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我邊等待邊想:屈原精神的偉大,在于他胸懷祖國,心憂天下。這就是端午節的核心要義嗎?那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要成為屈原一樣用熱血和生命,播撒的愛國主義精神的愛國詩人。時間到了,粽子好了,媽媽把煮好的粽子放到盤子里。我和媽媽嘗了嘗粽子,我一口咬下去真好吃,不一會,盤子里的粽子就很快被吃完了。
接下來,該去看龍舟賽了,看到了河邊兩旁的人已經擠滿了,我們好不容易才擠到了最前面。比賽開始了,每個龍舟上的隊員都敲起來,“咚咚咚,咚咚咚?!甭曇粼絹碓酱?,人們的大聲喊著:“加油!加油!”,比賽真激烈,連天上的云,水里的魚,地上的花草樹也都歡呼起來,有幾艘龍舟飛快地向前劃去,也有幾艘龍舟拼命追趕前面幾艘龍舟。最終,紅色的龍舟獲勝了,人們大聲歡呼著,我也拍起的手,大聲喊道:“紅隊必勝!紅隊必勝!紅隊必勝!”十公里外的人都聽見了。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卑?!這真是一個難忘而日子?。?/p>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十八篇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一家到玄武湖劃“龍舟”。我們租的“龍舟”是一艘電動游船。上了船,我就提出,今天讓我自己來開船,爸爸媽媽欣然同意。一開始,我還不會開,本來想把船往右邊開,船頭卻向左邊去了。在湖面上我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不知道要把船開到哪兒去。后來,我才確定目標:把船開到翠洲島。翠洲島在我們的正前方,于是,我尋找到了浮標圍成的航道,沿著這條航道到翠洲島是直線距離最近。湖面風很大,吹得船頭一會兒偏向航道的左邊,一會兒偏向航道的右邊。我握著方向盤不斷地向左向右調整方向,盡量讓船直線行駛。我費盡了力氣,才使船靠近了我的目標。
在湖面行船的不正像我對待學習嗎?首先要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再向著這個目標前進。前進的路上,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只有不斷地改正自己的缺點,克服困難,才能達到樹立的目標。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十九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安海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文化底蘊,我園開展了端午節民俗活動周。
端午到安海,陸上看采蓮,水上看抓鴨。20xx年x月x日下午,安海鎮苗苗中心幼兒園小班段舉行了特色民俗活動——“水上掠鴨”。
“掠鴨”,又稱“水上捉鴨”,是流傳于地區的端午節水上競技運動,一直備受大家喜愛。瞧!寶貝們身著泳裝,一個個蓄勢待發,勇敢地踏上竹梯,走過光滑的竹竿,翻過泳池捕捉鴨子,孩子們在水里嬉戲,緊張得想多抓幾只,歡呼聲。歡笑聲響徹云霄。
接下來把鏡頭切向中班段: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中班段于x月x日上午在操場上舉行了“情濃端午粽飄香”親子活動。孩子們跟著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一同折粽葉。填糯米。放五香肉。裹葉子。扎線……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他們一遍遍的學,包散了不氣餒,繼續學,忙得不亦樂乎!孩子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體驗我國傳統佳節蘊涵的意義。
說到端午,怎能少了賽龍舟呢!“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結粽剪堆將天補,端午習俗傳千古?!薄隆障挛绱蟀喽伍_展了“劃龍舟”親子比賽,家長和孩子們聽著配樂打鼓,步伐一致,蹲步走進行比賽。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了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此次親子活動不僅促進了親子間的有機互動,也讓家長參與我們的健康課程。
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家長們感受到過節的快樂,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積累文化底蘊。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二十篇
余佐信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跟我的奶奶一起包粽子,和我的家人一起觀看賽龍舟,你們也有嗎?今年的“端午節”,我很期待!
早上,媽媽溫柔地叫醒了我,給我系了一個美麗的五彩繩,說:“今天是‘端午節’,快和奶奶去包粽子吧!”“媽媽,為什么要系這個繩子呀?”我好奇地問。媽媽摸著我的頭,說:“五彩繩呀,是用來驅蟲防疫,保平安的?!甭犕陭寢尩闹v解,我急忙穿好衣服,匆忙地跑到奶奶那,興奮地說:“奶奶、奶奶、我來幫忙包粽子啦,今天我要包個最大的粽子。”奶奶笑了笑,原來她已經把材料備好了,有竹葉、糯米、蜜棗等,看得我眼花繚亂。
開始包粽子了,首先,奶奶教我用竹葉折成一個小漏斗形狀,再把糯米倒滿,放上配料,用葉子包住,再拿繩子穿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完后,便認真地做了起來,可是,一個,兩個,三個,我都包不好,我的小脾氣忍不住了,對奶奶說:“我不包了,太為難我了?!蹦棠炭粗?,語重心長地說:“不用急切,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蔽衣犕旰?,再次包了起來,這一次,我跟著奶奶的動作,終于,我成功了。奶奶把粽子拿去煮,不一會兒,我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讓我直流口水,隨手拿起來準備吃,奶奶說:“不能吃,孩子,要祭拜祖先后才能吃。”
這時,爸爸打開電視,發現正在賽龍舟,只見人們雙手握緊木漿,整齊劃一地劃呀劃呀,看得我熱血沸騰。“爸爸,為什么‘端午節’要劃龍舟和吃粽子呢?”我好奇地問。爸爸說:“為了紀念屈原,在戰國時期,屈原主張改革抗秦,不僅受貴族反對,還受小人離間,被革去職位流放,后來,秦國攻破郢都,屈原心痛自己的國家被屠戮,在五月五日作完《懷沙賦》后,抱石投江,百姓們聽后,急忙上船撈救,但找不到屈原的尸體,后來,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形成龍舟競賽,百姓怕魚吃掉屈原,就將米團投入江中,便成了吃粽子的習俗,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蔽也胖?,端午節是這樣來的。
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二十一篇
端午節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節目眾多,賽龍舟,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粽子……
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媽媽給我煮起了香噴噴的粽子。粽子的形狀各式各樣,有三角形的、有正方形的、有菱形的,那是按形狀來分的。按餡兒分,有肉粽,有豆粽,還有棗粽……
說起粽子,還有個動情的故事。傳說詩人屈原很熱愛楚國,當楚國被秦國滅亡后,他悲痛欲絕,投江自盡。百姓們知道了,就紛紛劃著小船,到江里打撈屈原的尸體,又怕魚兒吃他的尸體,就包了粽子投進江里,以免魚兒傷害。
“看賽龍舟了,看賽龍舟了!”小朋友叫喊著,我歡快地擠到江河邊。龍舟五顏六色,栩栩如生。在太陽下,龍舟上片片銀鱗,閃閃發光。每只龍舟像一條條巨龍臥立江面等候命令?!芭?”一聲令下,龍舟的健兒們奮力擺動船槳,整齊一致。“巨龍”飛也似地沖向終點。河岸邊掌聲不斷,劃漿聲、吶喊聲、歡呼聲、號子聲、鑼鼓聲,匯成一首熱鬧歡快,激動人心的交響曲。
端午節熱鬧非凡,刺激精彩,我喜歡這樣的節日。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二十二篇
端午,一個古老的節日。自戰國時期以來,一直流傳至今。它有著它獨特的味道。
了解了端午的來歷,很是痛心,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
屈原,一位愛國志士,忠心侍奉楚王。但卻造小人排擠。結果被流放,他空有一身抱負,卻報國無門。楚國將亡,他為表達他的愛國之心,以身殉國,投河自盡。原來,端午的背后有著如此令人心酸的故事。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愛國的味道。
端午,我的叔叔等人都會來爺爺家過,一起吃著飯,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
解開纏著粽子的線,打開粽葉,把里面的飯團沾沾白糖,吃一口甜甜的;家人們團聚,大家一起有說有笑,暖暖的。看著久違的家人們的變化,喜喜的;味道很多,用兩個字概括:幸福。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街上,孩子們帶著他們的五彩線,愜意地走著,十分神氣。這五彩線,讓我回憶起了從前,我每年都會戴。這五彩線是節日的特色,包含著我們中國華民族的獨特,流傳了幾千年。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吃茶蛋,掛艾葉菖蒲……都有著我們中國的獨特文化。端午節本身其實就是一種文化。如今,端午節已經成功選入了《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深厚的祖國文化的味道。
生活在21世紀今天的我們,生活十分多姿多彩,端午的活動很多,十分豐富多彩。
有些城市舉行賽龍舟競賽,大家爭先恐后,一起比賽,盡情享受劃船的快樂。早上也有很多人去踏青,感受自然的氣息,在草地上,嗅著泥土的芬芳,和家人一起去野餐!有很多人登山去采艾蒿,品味粽子的味道。孩子們都放假,在一起盡情玩耍,身上掛著香包。到處都是歡聲笑語。我感受到了端午的味道——快樂的味道。
感受端午的味道,是多姿多彩的味道。它是我們民族的節日。無門應該珍惜,重視這個有著自己獨特味道的特殊節日。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二十三篇
岑思燁
終于,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我已經期待很久了。
中午,媽媽在廚房里忙碌,我聞到炒糯米的香味,原來是媽媽在準備包粽子了。我跑過去,對媽媽說:“媽媽,可以教我包粽子嗎?”媽媽答應了,準備來教我包粽子。
媽媽準備了好多材料,有又大又甜的紅棗,香噴噴的糯米、過油的蝦米、提前腌制好的鮮肉、圓圓的小鹵蛋,還有又長又綠的粽子葉和一捆長長的、細細的草線。
我先拿起粽子葉弄成一個圓錐的形狀,接著放入糯米,再放一顆大紅棗,然后再蓋上一層糯米,把蝦米、鹵蛋、鮮肉也放下去,最后把粽子葉蓋上去,用線把它綁起來,第一個粽子就誕生了。剛開始,我一直包得不好,媽媽耐心地教我,我不斷地嘗試,包得越來越好??粗约喊男◆兆?,我有一點點小小的成就感,好開心!
媽媽把粽子拿去鍋里煮,調好鬧鐘,用時五十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可以出鍋啦!我趕緊嘗試自己包的粽子,吃一口下去,粘粘的糯米,好香??!我一口氣吃了兩個。媽媽對我說:“我們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他在楚國,可是,有人和皇帝說了屈原的壞話,皇帝信以為真,把屈原趕出楚國,后來,秦國把楚國滅了,屈原看自己的祖國滅亡,心里很傷心,然后,他抱著石頭跳進江里,人們在那一天,把粽子投進江里,不讓魚把屈原的尸體吃掉?!?/p>
這一天還有賽龍舟,我和媽媽來到江邊,大鼓“咚咚咚”地響起來,賽龍舟正在激烈地比賽中,大家喊著:“加油,加油!”場上非常熱鬧,“加油啊,加油?。 蔽液蛬寢屢布尤肓酥囮犖?。終于,賽龍舟結束,場上還是一片熱鬧!
今天真是難忘的一天!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二十四篇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Ok,請你一邊吃粽子,一邊聽我講一講端陽節的故事:
戰國中后期,楚國仍然相當強大,成為秦國一統天下的強大障礙。為了削弱楚國的實力,秦國使用了各種手段。當時的上大夫屈原很受楚王器重,但在關東六國伐秦失敗后,楚國出現了親秦和親齊兩派。親齊的屈原遭到了以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親秦派的反對,得到秦國賄賂的靳尚等人不斷在楚王面前低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
公元前29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楚國都城。
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后便死在秦國。繼任的楚頃襄王同樣改變不了楚國迅速敗亡的局面,楚國只是茍延殘喘到了公元前278年,秦國才最終攻下楚國鄭都。
這時,屈原在江南流放中接連聽到這些壞消息,萬念俱灰,在五月初五這一天,空懷滿腔愛國熱忱的詩人投入了今湖南省淚羅江里。江上的漁夫和岸邊的百性,聽說屈原投江自盡,紛紛到江中打撈,他們唯恐江中的魚蝦吞食了屈原的尸體,便拿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喂魚。
從此,每年這一天,人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二十五篇
為繼承和弘揚我國傳統民族節日;端午節,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20xx年x月x日,x初級中學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了知榮辱,明禮儀,揚傳統,強素質為主題的端午節系列活動。
本次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早在1個月前,學校紀念屈原的各項活動的宣傳、籌備就已經開始了。如勞技課上的紙粽子制作、美術課上的畫一畫屈原、語文課上的祭文征集等。5月x日的系列活動則正是這一階段整體活動的集中展示。整個主題活動分校內、校外兩大板塊。校外,我校10多位學生參加了在七寶古鎮舉辦的上海市中學生端午節紀念屈原系列活動。校內,整個活動又分為三大板塊:游園會、視頻知識競賽、主題班會?;顒舆€邀請了共建單位的武警戰士一起參加。
中午開始的游園活動形式多樣,有書楚辭、畫屈原;的現場比賽、有猜燈謎活動、有趕粽子球比賽、更有超級吸引人的現場包粽子活動,雖然最后粽子形狀各異,甚至不是很好看,但這些粽子擔負著愛心大使的光榮任務,同學們將把這些粽子親手送給可愛的武警戰士們。
在視頻知識競賽中,代表各個年級參賽的隊員們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奪。場上同學你追我趕、后援團的老師和同學更是為他們的隊伍吶喊助威。而在教室里觀看現場比賽的同學們也都全神貫注,因為他們不僅關心本年級同學的表現,而且還盼望著有機會進入比賽現場,成為幸運觀眾呢。最終,年齡最小的六年級代表對奪得了最后的勝利。
各班的主題班會則緊緊圍繞本次互動主題,在環境布置、班會形式、內容方面下足了功夫,營造出了很好的過節氛圍,增強了對端午節和屈原的了解。
本次紀念屈原的系列活動寓教于樂,形式活潑、輕松,同學們也樂在其中。通過開展紀念屈原的系列活動,同學們對屈原有了充分的了解,對如何繼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有了明確的認識。他們在豐富多采的活動中體驗著、感悟著。全校近90%的同學都參加了今天的各項活動,不僅贏得獎品,而且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禮儀素養。
弘揚傳統文化、做知榮辱、明禮儀、揚傳統、強素質的x初級中學的青少年,這是同學們必修的一門課程,也是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二十六篇
為切實貫徹落實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的通知精神,承載端午節所蘊含愛國主義的道德內核,增進全體干部職工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營造慶祝傳統節日的良好氛圍,我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端午節慶?;顒?,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
為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管委會高度重視,及時召開會議對端午節活動進行總體部署,并制定了活動方案,要求各科室在活動中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突出講文明樹新風和獻愛心等具體要求,全面推進管委會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管委會利用宣傳欄、簡報等多種方式對端午節相關知識進行了廣泛宣傳,并開展“話端午,揚民族傳統文化”活動。讓全體干部職工及群眾了解這一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折射出的濃郁的文化氣息,不斷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三、具體活動情況
(一)開展“愛心粽子”端午活動
在端午節來臨之際,管委會組織干部職工代表到對口社區,向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困難家庭進行慰問,贈送了端午節禮品,同他們一起包粽子,一起聯歡,讓群眾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心。
(二)倡導健康防疫,開展除塵活動
古人把五月端午稱作“衛生月”,廣插艾草,抹雄黃酒,以免災去病,端午節成了我國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的大節日。我委結合認真開展端午節除塵活動,倡導健康生活,凈化在機關環境。掀起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氛圍。
(三)開展了“端午節、誦經典”活動
管委會利用工會活動時間開展了經典誦讀活動,全體干部職工踴躍參加,經過比賽選出了優勝獎一名、最佳誦讀獎二名。通過開展活動,陶冶了全體干部職工的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自豪感,增強了凝聚力。
在本次活動中,我委充分利用傳統節慶日對全體干部職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掀起了倡導文明和強化作風建設的熱潮,更是承端午文化精髓,揚民族傳統底蘊,為爭當“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先行者”這一奮斗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二十七篇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學校放三天假,姥姥前兩天就忙開了。我們這兒端午節很熱鬧,有吃粽子,掛香包,掛艾葉,賽龍舟的習俗。
我最喜歡吃火腿粽子。一大早,姥姥、媽媽和我就圍著餐桌包粽子。姥姥包得飛快,她先把兩片翠綠的粽葉卷成圓錐形,再放一勺糯米進去,接著把切好的火腿片塞進米里,然后把粽葉包起來,最后用細麻繩纏幾圈綁緊,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媽媽笨手笨腳,包了幾個粽子都散了架,干脆在邊上看姥姥包。一眨眼功夫,姥姥面前的小筐里就堆滿了粽子。我吵著要吃,姥姥就把水燒開,先蒸上一籠,香氣撲鼻而來,我饞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我不停地催姥姥看熟了沒,姥姥說:“別急,別急,心急吃不得熱豆腐?!边^了好一會兒,姥姥才宣布粽子熟了,香噴噴的粽子一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用剪刀剪斷一個粽子的麻繩,剝開粽葉,咬了一口,真香,我狼吞虎咽,吃了好幾個。家里人都邊吃邊說笑,開心極了!
三下作文端午節總結 第二十八篇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晴空萬里,風和日麗,我和陳詩敏一起去游泳。一路上太陽烤著大地,讓人不敢出門。盡管天氣這么熱,但游泳的引誘把我和陳詩敏還是勾引了過去。我們買了門票,就急匆匆的換了泳衣,蹦蹦跳跳地來到了淺水區,先浸泡一下身子,再去稍微深一點的區域游泳。
最有趣的時候,也就是最刺激的時候。那時,我叫陳詩敏一起去深水區游泳,可她不會,我們只好向別人借了一個游泳圈,這下我們可以去游了。我們先看了一下深度,米的深度,陳詩敏不敢,只好坐在階梯上玩水。我就來回游,做各種各樣的花樣,例如:前翻、后翻······等許多樣式。陳詩敏看著我好玩的樣子,自己也想游一下,陳詩敏鼓起勇氣,套上游泳圈,下了水,前面還一帆風順,可到中間的時候陳詩敏不知怎么了,不能往前游了,也不能往后退了。陳詩敏沒辦法,只好兩腳亂蹬,希望能蹬回去,兩手亂打水,希望能我能看到,我看到之后,游到她面前問:“你怎么了?!标愒娒糁钡恼f:“我回不去了,幫我一下”我猶豫了一下,點點頭。我先游到她后面,用盡力氣把她往前推,畢竟是深水區,我掌握的不是很好,用盡了力氣,才把她往前推了一點點,我只好去叫其他兩個不是四年級的,是三年級的來幫忙。她們在后面推,我在前面拉,我們一起喊“一二,一二”。人多力量大!不久,我們就把陳詩敏推上了岸。
這次游泳真是有驚無險啊!但是最有趣的事也是最刺激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