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包粽子作文(精選25篇)
包粽子作文(篇一)
端午節是我國一個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里都會飄出粽子的香味,一束束艾葉掛在千家萬戶的門前,有些地方還會舉行劃龍舟比賽。在這個粽子飄香的日子里,我決定學習包粽子。
來到姥姥家,我見。姥姥已經準備好了粽葉、糯米、蜜棗、花生、玉米等,正在包著,只見姥姥先把粽葉的一頭的尖往里一折,再往里彎成漏斗狀,然后往里填1/3的米,塞一顆蜜棗或兩三粒花生、玉米,接著用剩余的粽葉把小“漏斗”包起來,最后系上五彩繩。這些動作姥姥做的干脆利落,從不拖泥帶水,我看的入神了,就決定自己親手試一試。
穿上罩衣,一個小小廚師就閃亮登場了,我學著姥姥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了一個粽子,可是包得不僅非常慢;而且包的粽子小小的,怪模怪樣,頭上還露出了“大珍珠”,但姥姥說:“你這個已經包的不錯了,姥姥以前還沒你包的好呢!姥姥也是練了二十多年才練的這么快,熟能生巧嗎!”在姥姥的指導下,我包的粽子已經像模像樣了。
那天晚上,吃著自己包的粽子,覺得格外的香。
包粽子作文(篇二)
同學們,你們知道身邊的傳統文化嗎?有針刺無骨花燈,有舞龍燈跳跳馬,有包餅筒,還有……但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包粽子。
端午節來了,媽媽一大早提著一個籃子,帶著我開開心心地去菜市場里買包粽子的材料。
我們到了菜市場,我和媽媽在菜市場上逛了一會兒,很快就把包粽子的材料買好:有糯米,有粽葉,有豬肉,還有……
回到家里,怎么包粽子呢?媽媽把粽葉和糯米用溫水浸濕幾個小時,再把豬肉切成條狀,放入碗里,倒點醬油,放入料酒、姜片,攪拌均勻,又把粽葉和粽繩泡一泡。
第二天開始包粽子了,首先媽媽去除兩張粽葉,一上一下重疊在一起,然后折成90度,像個漏斗形狀,往里面放入糯米,用手指輕輕壓,接著把粽葉的另一端折過來,用粽繩把粽子緊緊地捆牢。最后媽媽往鍋里放入水,把粽子也放進去,連續煮幾個小時。幾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從鍋里蹦出來。打開粽葉,一口咬進去,真是好吃極了!
包粽子真有趣!我們身邊的傳統文化石多么有意思啊!
包粽子作文(篇三)
今日是星期六,我正在奶奶家里興致勃勃打著游戲。
突然,我聽見一種奇怪的聲音,一向沙沙作響,便一下子警惕起來。我偷偷溜進了廚房,左看看,右看看。哦,原先是奶奶在包粽子。嘿,有好玩的事做了!我立即飛奔過去,撲上前,一把抓過一張粽葉,一板一眼的學起包粽子來。
包粽子真是難啊!第一步:對折粽葉都把我難得團團轉。奶奶說,粽葉對折也要留著少許,要不然米粒就會掉出來。我算好角度,三番兩次地卷呀卷,折呀折,最終做出了夢想的形狀。
第二步是最簡單的裝糯米。說簡單,其實它也要注意平、滿、多;說難,也沒有第一步的準確要求。我在疊好的圓錐形里放入些許米,夾入用醬油浸透的鮮肉,再撒上些米,直到把肉全部蓋住。奶奶又包好了一個,便來教導我:哎呦,你看你!都把糯米撒到縫里去了。我仔細看看,還真有一兩粒掉到了外面的粽葉里。我急忙用細小的小拇指幫忙摳出米粒,繼續包粽子。
開始最終一步了!我把握好手的力度,嗖的一下,來了個粽葉翻身。哎呀,米粒啪啪啪地都爭先恐后地掉出來了。幸虧奶奶眼疾手快,拿起大盆,接住了的米粒。哎~我前功盡棄了。
沒關系!我耐心地再從頭包起來,過了好久,我最終基本地掌握包粽子的方法了,還有許多技巧呢!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包粽子真趣味啊!
包粽子作文(篇四)
早晨,我一齊床就聞到一股清香,我就連忙跑到廚房,一看原先是媽媽在包粽子。
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媽媽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媽媽告訴我包粽子,首先要把棕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我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能夠開工了。先把長長的棕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齊揉勻,最終把棕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終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粽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能夠。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景。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粽子煮熟了,我吃著粽子便問;“媽媽,粽子是怎樣來的?”媽媽說:“說來話長,屈原是我國一位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與排擠,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流放期間,屈原眼看自我的祖國被秦軍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所以,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魚龍蝦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我不禁的敬佩起屈原先了。
包粽子作文(篇五)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吃粽子:荊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飯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為恐魚吃掉,故用竹筒盛裝糯米飯擲下,以后漸用粽葉包米代替竹筒。
選取上好的蘆葦葉,老嫩適宜,寬4—5厘米,長30厘米以上,放在鍋里,水要超過葉面。先大火燒開,再文火悶大約45分鐘。使之軟化增加彈性,同時也起到消毒殺菌作用,起早了葉子脆,起晚了浪費。
起鍋后放在冷水里洗凈,剪去葉柄備用。捆扎以蓑草(要和蘆葦葉同煮)為上,現在大多用尼龍線或者蛇皮袋拆成單股。
包時取3—4片葦葉,在大頭窩成漏斗狀。大頭盡量往前推,使之嚴密,不漏米。上米(可依個人口味加棗子、咸肉、葡萄干等)后右手中指、無名指分開將其夾住,大拇指從后往前推壓,使其緊、平。左手拇指、食指順勢將漏斗口朝里推成等邊三角形,再將大拇指推過來的葉面蓋在三角形上,并以左手拇指、食指順勢將漏斗口集合處捏緊,再將余下的尾把順拐角貼折。再取線捆扎,松緊要適度,太緊,粽子硬,口感差,甚至會夾生;太松,沒口勁,甚至會散。最后,把多余的葉尾剪掉就可以了。
再就是煮了,水要沒過所有粽子,也是大火燒開,再用文火煮45分鐘以上。放在鍋里待自然冷卻后再起鍋。可口的粽子就成功了。
可能有人要說:這是娘們的事情,你怎么也?我就是喜歡動手呢,沒辦法。
等我快要打完這文字游戲的時候,已經從廚房飄來淡淡的香味了,這就是所謂的成就感,最后一句算抒情吧。
包粽子作文(篇六)
每年過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得吃粽子,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
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媽媽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
粽子的品種也很多呢!有:鮮肉的、火腿的、肉松的、豆沙的、蜜棗的、花生的、牛肉的……不過我最喜歡吃的還是蜜棗餡兒的粽子, 聽了這么多肯定嘴饞了吧!端午節也到了快去吃你最喜歡吃的粽子吧!
包粽子作文(篇七)
“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葉飄香時……”當媽媽讀到這篇短文時,我便知道端午節來了。
端午節那天,媽媽準備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應了。
我和媽媽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著地到菜場上買包粽子的原料,媽媽精心挑選了一些粽葉,買了十斤糯米。我嚷著說要吃肉粽,媽媽笑呵呵地說:“好好好!小饞貓,給你做肉粽!”轉過身去買了二斤豬肉和一些紅棗赤豆。
回到家,媽媽叫我把粽葉先洗干凈,燒上水,然后把洗干凈的粽葉輕輕地放入水中煮熟,接著把煮熟的粽葉放到盛滿冷水的盆里浸泡一會。媽媽解釋:“這樣葉子不會發黃,碧綠碧綠的葉子包起粽子來可漂亮了。”
粽葉準備好了,接下來該拌餡了;媽媽把肉切成小方塊,倒上若干醬油、雞精、鹽拌勻,腌制半小時,讓它入味。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買來的糯米、紅棗、赤豆分別洗干凈,最后按照比例把紅棗、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紅紅的紅棗和赤豆,好漂亮呀,象一鍋閃閃發光的珍珠瑪瑙。
開始包粽子。我搬來小板凳,坐在媽媽身邊,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在粽葉里抽出一張比較大的粽葉,打算包一個小粽子。我先把葉子裹成一個漏斗型,然后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輕輕用手壓一下,三角粽的形狀出現了。我手忙腳亂地把葉子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粽葉好象不聽使喚,我用力過猛,葉子碎了,還好米沒有漏出業。我胡亂地往粽子上繞線。這哪里是粽子呀!簡直是個“傷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來。
在媽媽的精心指導下,我終于包成了一個看起來順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學;最終,我和媽媽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看著我的杰作,我滿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包粽子作文(篇八)
離端午節還有兩天,學校提前包粽子來慶祝端午節。
我們班一共分五組,朱紅媽媽便成了我們組專門教包粽子的老師。
“首先,取三張粽葉。”
我把三張翠綠的大粽葉攤在手掌上,兩張粽葉的角在上,一張粽葉的角在下。她用目光飛快地掃視了我們的葉子,幫我們調整一下后,繼續說下去。
“一只手捏在下面,另一只手在上,然后……”
只見她左手正對著握在葉子下面,右手背對自己握著葉子,然后一只手旋轉360度,像變戲法似的,一個粽子角就出來了,活像一頂尖帽子。
我照著她的動作慢慢轉動手指,結果好不容易出來一個尖角,我手一抖,變成了個漏斗,我又試圖用手握住葉子一邊轉個圈,粽葉竟全散了。難,真難!待我嘗試好幾次,終于裹成一個尖角時,高興地把半成品拿給她看。她卻搖搖頭,輕輕說著:“不像,不像。”
我又自個兒琢磨了好半天。這時,胖胖的劉沐辰看見還在糾結中的我,故意把他包好的粽子從我眼前繞一圈。咦?我們這組還在教卷葉子,他怎么就完工了?他又在空中提了幾下粽子,笑著,臉上的肉擠在一堆,慢悠悠地說:“喲,還不會啊?我都包了好幾個了哩!瞧瞧,多好!”
不得不說,他包的粽子還蠻標準的。看著他沾沾自喜的樣子,一會兒到這組炫耀,一會兒到那組瞧瞧。自戀,真自戀!
朱紅媽媽看著一臉茫然無措的我,走過來手把手教我。我漸漸找到了感覺,終于裹出個像樣的粽子殼來。
“咱們進行下一步,放糯米……”
我照著她說的那樣,抓起一把米,把糯米填到離粽子殼邊緣3毫米的距離,蓋上粽葉,拎出一個角,再用線纏上,我人生中第一個自己包的粽子就完工了!為了做個紀念,我還系了一個蝴蝶結呢。
我又包了第二個、第三個……包的越來越好,速度越來越快,感覺越來越棒。
我想,出爐的粽子一定香香的,甜甜的,嚼在口中軟軟糯糯,不僅混著粽葉的清香,還有一份份的喜悅。
包粽子作文(篇九)
一到端午節,外婆總燒好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外面是青青的竹葉包的,里面裝的是白白的糯米,糯米中間夾著一顆紅紅的棗兒,四個一扒兒,一個個尖尖的。
外婆一掀開鍋蓋,燒熟的粽子就溢出一股清香的米味,吃到嘴里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特別好吃,花色品種也很多,除了紅棗粽,還有藕粽、赤豆粽和鮮肉粽,可端午節包的粽子,外婆又叫它“端午粽”。我們在外婆家美滋的吃了許多的粽子,還裝一小籃子帶回家去,分給家里的人吃。
我長大了才知道,端午節包粽子,是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老爺爺的。過去這天包了粽子,還要丟幾個到江里去,祭尊死在汩羅江里的屈原老爺爺,不靠近江的,就把粽子丟到河里去……。
這就是我喜歡的端午節,這就是我喜歡的端午節的粽子。我真希望我的生活里,每天都是端午節,這樣我就可以天天都有粽子吃了。
包粽子作文(篇十)
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有首兒歌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做菖劍,戴香囊,吃粽子,撒白酒,龍船下水喜洋洋。”在端午前夕,我和爸爸媽媽特地到鶴浦過端午節,體驗端午節生活。
一到我的奶奶家,就吃到我的奶奶精心準備的麥餅筒,粽子等豐富的食物,我迫不及待得拿起粽子,解開藤繩,剝開粽子葉,咸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甜粽子里白白的粽肉和蜜棗都升騰著蒸汽,散發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把粽子放在盤子里,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我最愛吃肉粽子了,沒等大家動筷子,我已把肉粽子夾到了嘴里。
媽媽說,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綢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
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我們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蛋黃、黃豆辬包的粽子,喝銀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銀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我的奶奶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及各角落里灑上銀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每逢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文化傳統,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親自做上精致的菖蒲劍,袋著美麗的香囊,看著家家戶戶門上插著的艾葉和菖蒲劍,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包粽子作文(篇十一)
今天上午,我跟媽媽在家里學包粽子,之前的準備是;一碗調好料的糯米,一些粽葉,一些繩子。
媽媽拿起兩張粽葉把葉子圈起來變成一個漏斗形,一個小洞也不能有,接著把糯米裝進去,往里面弄上點水,再把口封住,最后用繩子把它緊緊地綁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后已經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兩片葉子要圈起來,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來,只好讓媽媽幫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進去,也弄上了點水,在我要封口時“沙——”“啊喲!我的粽子”我大叫一聲米全撒了,媽媽見了直搖頭,連聲說不行,媽媽又給我示范了一次,說“好了”,我又開始包,經過幾次的失敗,我終于包好了。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煮了一晚上,我們吃了好幾個,味道太好了。 ?我以后要多練習包粽子,你會包粽子嗎?
包粽子作文(篇十二)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外婆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滿頭大汗。幸好外婆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我手忙腳亂的折騰了一會兒,終于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扎粽繩;外婆說,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自作主張地打了一個蝴蝶結,自認為包得不錯;可是當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滾落下來。
我不甘心,又試了一次,這次順利多了,我一連包了好幾個粽子。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小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
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節,我還要包粽子。
包粽子作文(篇十三)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這一天人們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舉行包粽子、賽龍舟等活動,但是我最愛的是包粽子。
早晨,我和媽媽去市場買粽葉、五花肉、糯米,繩子。媽媽先把糯米、五花肉,繩子洗干凈,然后把五花肉切成小塊,再把粽葉和繩子煮一煮,這樣才能使粽葉和繩子變成柔軟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來。
開始包粽子啦!媽媽先拿出兩張粽葉,把它卷成一個圓錐形,放一些糯米,再放二三塊五花肉,再放一些糯米蓋好,然后再拿筷子攪勻、折好,再用繩子捆住就好了。我看完媽媽的示范后,就小心翼翼的開始學包粽子。我照媽媽教我的方法去做,可是我用力太猛,葉子碎了,但是糯米沒漏出來。然后我用繩子把粽子捆緊,我想把粽子捆緊一些,結果葉子全碎了,米也漏了。在這混亂之中我沒把粽子包好,卻把糯好灑了一地。但是我并不灰心,俗話說得好一回生,兩回熟嗎,我又細心的包起了粽子。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于包好了,我把它叫做“矮冬瓜”粽子,因為它很小,也很矮。最后一步就是煮粽子了,過一個多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找出我的“矮冬瓜”粽子,咬上一口,啊!真香啊,這種味道我到一輩子都忘不了,真是讓我回味無窮啊!
通過這次學包粽子,我體會到做任何事只要有誠心、細心、恒心、堅持不懈,就能得到你滿意的結果。
包粽子作文(篇十四)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有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等等,今天我又可以吃到軟糯香甜的粽子啦!
說起粽子,我們每個人都吃過,可你們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嗎?需要綠油油的新鮮粽葉,白如雪的糯米,再搭配上甜而不膩的蜜棗,那味道可想而知,光是想想就覺得很好吃,要流口水了!我迫不及待地對著媽媽和姐姐大喊:“趕快吧,趕快吧,我都迫不及待想吃粽子了。”我們幾個說干就干,媽媽對我說,你們不會包,所以她負責包,我們兩個負責給粽子打結“上刑”,我和姐姐只好乖乖點頭,只見媽媽先挑了一個好點的粽葉,用左手把它圍成一個圈,然后再往里面放上糯米和一些葡萄干,還有蜜棗,接著把多余的葉子折下來包裹住糯米,最后我們給它五花大綁,一個粽子就完成了。我發現
包好的粽子不就是一個迷你的金字塔嗎?“真好玩兒,我也要包。”我們吵著要媽媽教,媽媽手把手的教我們每一步,告訴我們如何才能不讓糯米露餡兒,我慢慢的學會了包粽子,不過我包的就是樣子丑陋,但不影響吃哦!不一會兒,我發現盆里已經有滿滿一盆的粽子了,媽媽開始燒水準備煮粽子啦,我看著一盆綠瑩瑩的粽子,想到滿屋子里都是粽香味,香甜軟糯,一直在催媽媽:“媽媽,粽子煮好了嗎?媽媽笑著說:“你這個小饞貓,就這么喜歡吃粽子嗎?”又過了一會兒,香甜軟糯?熱氣騰騰的粽子出鍋啦,我特意從里面挑了一個我包的粽子,準備嘗嘗自己的手藝如何,我把線從上面扯開,撥開粽葉,一股香甜的糯米香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熱乎乎、黏黏軟軟、香甜的米香加上清清的粽葉香,啊!一時間我感覺沒有比粽子再美味的食物了。
不知不覺,我已經吃了好幾個粽子,我吃得真開心,真的太美味了。我對媽媽說明年端午節的時候,我還要自己包粽子。
包粽子作文(篇十五)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也為了慶祝龍的節日,我們要包粽子、賽龍舟……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包粽子了。今天,鄭涵予媽媽來學校教我們包粽子。
阿姨告訴我們包粽子用的葉子可以是麻竹葉、桂竹葉、月桃葉、芭蕉葉、蘆葦葉、荷葉……只見阿姨先把棕葉和棕繩浸在溫水里洗,說這樣可以讓棕葉和棕繩變得柔軟更好包,糯米不容易掉出來。開始包粽子嘍!阿姨先用兩片棕葉熟練地卷成一個錐形的漏斗的樣子。再裝進糯米,還告訴我們糯米不要裝得太滿,不然容易灑。裝完糯米后用手撣撣,讓糯米不會灑出來。然后折好,最后用棕繩綁緊。一個香噴噴的粽子就包完了!
包粽子真有趣,鍛煉了我們的動手能力,還讓我懂得了做事要細心。只要有誠心,再難的事也會迎刃而解!
包粽子作文(篇十六)
這個星期五,我們英特三年級開了家校半日活動,是媽媽來參加的。
一開始,我和媽媽都不會包粽子,就讓徐穆涵的姥姥叫我們包粽子,我們看見徐穆涵姥姥首先,要拿1到2張粽葉,要沾點水,然后要把粽葉卷成一個三角形,那么第一步就做好了。第二步要先放一點點糯米,再放你喜歡的餡,再把糯米放上來就行了。
最后一步是最重要的,要把剩下的粽葉裹緊了,以防在煮的時候漲開,再用線系好,那么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過了一小時左右,我和媽媽一起一共包了18個粽子,有蜜棗餡的,有豆沙餡的。
到了家,我讓媽媽煮粽子給我吃粽子,媽媽答應了,煮了10分鐘左右,從我的房間里已經聞到一股香味了。粽子煮熟了,我開心的吃了起來,真好吃啊!
包粽子作文(篇十七)
今天是清明節,家家都在包粽子,我家也在包,特別是我我的奶奶包的粽子既好看又好吃。
我的奶奶把粽葉放在已經煮開的開水中,燒上個幾分鐘。我問我的奶奶“為什么要把粽葉放在開水中煮?”我的奶奶說:“等一下,包起粽子來好包一些。”我的奶奶又把糯米浸在水中,浸好后,我的奶奶在糯米中倒入適量的醬油攪拌均勻。糯米好了,該新鮮的豬肉上場了,我的奶奶把豬肉一塊一塊切得特大,因為我最愛吃粽子里的肥肉。
材料準備好了,該開始包粽子了。我的奶奶把準備好的材料放在桌子上,我的奶奶動手了,她把粽葉捥成一個三角形,在三角形的底部放上一層糯米,在中間夾上一塊肥肉,上面再鋪上一層糯米,把多余下來的粽葉,蓋上,再用線,一圈一圈的包緊再打上結,四只粽子為一串,我的奶奶一個小時不到就包了幾十串。我看我的奶奶包得那么的輕松,自己也想包一個粽子,自己怎么包也包不好,我的奶奶在催我“快點,快點,要蒸粽子了。”我在我的奶奶催促下包好了一個粽子,這個粽子真是難看。哪能跟我的奶奶的相比呢!
開始蒸粽子了,我的奶奶把一個個粽子放在鍋里煮。我燒火,我燒了個兩個小時多,粽子雖然熟了,我燒得卻像兩紅蘋果似的,通紅通紅的。
粽子蒸好了,我開始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了,一揭蓋,一陣一陣粽香爭先恐后地撲鼻而來。我拿出自己包的粽子,雖然有些糯米露出了,但一吃,好難吃,但我把那只粽子吃了。因為那是我自己包的。
包粽子作文(篇十八)
快到瑞五節了,我們家提前包粽子。
我陪媽媽去菜場,買包粽子用的材料:花生、香菇、豬肉、糯米、粽葉、咸蛋黃、線。
一回到家,我們先把粽葉用水洗干凈,然后再放入水中煮一下。媽媽把糯米、豬肉、花生、香菇等用醬油攪拌在一起。
我們開始包粽子了,媽媽用三片粽葉并排放在一起,在尾部打起漏斗的形狀,把攪拌好的東西放在里面。再用上蓋的粽葉把米蓋住,順著漏斗的形狀,一個三角粽就包好了,最后用線把它捆住。好漂亮啊!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用三張粽葉放在手心里,把里面全部包上肉,但是,我怎么弄都不好,不是米跑出來,就是太松了。慢慢地,我找到的要點,最后,我包了一個很漂亮的粽子。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雖然它是方型的,可是我一樣很開心。
包粽子作文(篇十九)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每聽到這一首詩,我就想起了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偉大詩人——屈原。傳說屈原不忍再看到國破家亡、百姓流離顛沛的苦難,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于是選擇以死明志,于五月五日自投汨羅江而亡。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而設定的風俗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在五月五日端午節這天,有很多傳統活動。包粽子、賽龍舟是最重要的活動。在這一天,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把糯米、蜜棗、豬肉、花生、綠豆、紅豆、栗子、白糖、各色的水果包在翠綠色的如翡翠一般的蘆葦葉里!讓它在鍋中沸騰著,單聞它的氣味,就能讓人垂涎三尺。
包粽子是我媽媽的拿手好戲!每當我想吃粽子時,不論何時,媽媽都會用各種各樣的餡料給我包出好吃的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準備上好的粽葉,糯米,還有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餡。比如大棗、菠蘿、花生、豬肉等。首先用把上好的粽葉用水洗凈,再用開水煮好,特別注意的是煮粽葉的水要留下,要用來煮粽子,這樣煮出的粽子香味更足。再用溫水把糯米加好白糖泡六到八小時,晾各種餡料洗凈晾干,準備好棉線。這樣準備工作就做好了。
在包粽子的時候,把粽葉圍成一個三角形,里面放上大米和不同的餡料。再把粽葉合起來,一定要弄緊,再用線捆緊。這樣粽子就包好了。把它們放到鍋里大火煮兩個小時。打開鍋,霎時間香氣四濺。打開一個,白白的糯米晶瑩剔透,狠狠地咬上一大口,粽子的香味頓時充滿了你的味蕾!
我想起了古代人們的習俗。每家每戶包好粽子后,都會把上好的粽子扔到河里來,為的是不讓那些魚蝦之類的動物來糟蹋屈原的軀體。也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尊敬。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過端午節吃粽子都是承襲傳統的表現。不同的地區粽子的種類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義都是一樣的,希望人們的生活越過越好!
包粽子作文(篇二十)
端午節,我和媽媽回老家過節。回龍泉時,我們還買了一包粽子葉。
回到家,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首先,把花生粒和紅豆等材料用水泡泡,聽媽媽說這樣的話,粽子吃著口感會更好。再洗糯米,滔干凈以后撈起來放在盆里,讓一個個小珍珠休息休息。還得把肉切成肉粒裝在碗里。最后,開始洗棕葉了,一片一片慢慢地清洗,每一片葉子都要洗干凈,綠油油的粽子葉真吸引人啊!
“媽媽,可以開始包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嚷著。包粽子時先把棕葉包成一個尖角,再把泡好的花生粒和紅豆還有糯米裝進去,接著將肉粒倒在中間,上面還要放些糯米,把棕葉包好,最后用繩子捆住,啊,大功告成了!一個個香香的粽子就包好了。
包粽子作文(篇二十一)
五月五過端午,家家戶戶來包粽子。我要寫的傳統文化是包粽子,因為我喜歡吃粽子,我真想看看粽子是怎樣做出來的——包出來的。
每當五月五日過端午節的時候,很多很多人都會來包粽子,因為五月五日是端午節,上次那時候,人民會舉行包粽子大賽與吃粽子大賽,包粽子的人必須手非常光滑,包粽子必須要快不然就得不到冠亞軍了,吃粽子的人不能慢慢的吃必需得吃得很快,攪得很快,大口大口的吃,才能得到冠亞軍。開始比賽包粽子了大家不停地包著粽子,都想拿冠亞軍,他們的手不停地抱著粽子,連手已經累的不行了還繼續包粽子,看來他們真的都很想拿冠軍,都想著:我不能輸給別人,只要自己加油加油再加油,就能得到冠軍了。吃粽子的也大口大口地吃著香甜的粽子,最后好像有一個在1分零幾秒吃掉了兩個大粽子的人,他得了冠軍。人民都向他學習,想他教人民包粽子,那個人也毫無保留的把怎么樣得冠軍的方法告訴了這些人。
我與媽媽先去超市里買粽葉,我們買的粽葉是綠色的,而且很大,我們把粽葉帶回家,然后開始包粽子了,我與媽媽把糯米放進粽葉里雞肉香菇還有鵪鶉蛋都放到糯米里,然后用粽葉把糯米包起來,再拿點繩子捆住,把它放到水開了的鍋里,煮很久,就行了,香噴噴的粽子氣味飄到了媽媽那里,媽媽說:“啊真香呀,我估計粽子已經煮好了,我們快去拿粽子吧。”“好的,我們得快點吃完粽子,趁粽子還沒有涼趕快把它吃完。”我高興地說。我們把香噴噴的粽子拿出來,“啊,真香呀,快點吃吧。”我說。我們拿來筷子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吃完了,就睡覺了。
這次的端午節實在是太美好了,吃到了我與媽媽親手做的雞肉粽子。我們做的粽子實在是太美味了,想起來都流口水,真好吃的粽子呀,希望下一次再做一次這樣好吃的粽子。
包粽子作文(篇二十二)
端午節要到了,人們都要包粽子吃,因為這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民族英雄屈原的。
我也想學包粽子,便讓媽媽教我。于是媽媽準備好洗干凈的粽子葉,泡好的糯米、紅棗,我和媽媽開始包粽子;媽媽拿了兩片粽子葉疊在一起,卷了一個三角形的小桶,然后,把糯米放進去填滿一半,放了一粒紅棗,再放滿糯米,把上面的粽子葉往下一蓋,用粽子葉纏一纏,拿繩子綁起來,粽子就包好了。
“哈!這么容易,”我說。“NO、NO、NO”媽媽要著頭說:“事情可不像你想的那么簡單,你還是自己試試吧!”“好的”我答道。于是我也拿了兩片粽子葉像媽媽那樣卷,真是看著容易做著難,我的手不知往哪彎,媽媽看著直想笑,又給我做了幾次示范,我總于卷成了小桶,可小桶是圓筒形的,沒法裝米呀!一次、兩次、三次……總于卷好了,可葉子也快卷爛了,我放進去了糯米和紅棗,在媽媽的幫助下綁好了繩子;我仔細的看著我包的粽子,三角形、扁扁的,哎呀!還有一個角好像漏了,不過這也是我的第一個作品呀。有了這次的經驗,我試著又包了幾個都成功了。
端午節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真美呀!
包粽子作文(篇二十三)
星期四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我也跟著媽媽學會了包粽子。
我和媽媽來到家和超市買了包粽子的原料,糯米、紅棗、白糖、竹葉。回到家里,媽媽把糯米、大棗都分別放到鍋里煮了一會兒,然后就用竹葉包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竹葉卷起來,形成筒狀,再把糯米和紅棗裝進去,然后包裹成三角形或四角形的粽子,最后用線捆綁起來,粽子就這樣做好了;媽媽把粽子放到鍋里蒸了半個鐘頭。看!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我剝開一個粽子,啊!清爽可口,好吃極了!我一連吃了好幾個,滿臉上都是糯米,簡直成了一只花臉貓。
吃完粽子,媽媽還為我編了五絲,聽媽媽說,戴了五絲繩就會長命百歲的。
這個端午節,收獲真不少。我喜歡端午節,盼望著下一個端午節快快到來!
包粽子作文(篇二十四)
聽說,端午節人們要把粽子投到江里來紀念古代著名詩人屈原。我可舍不得把香噴噴的粽子投到江里,這多可惜呀!
今天,終于到了端午節。我決定自食其果,大顯身手一回。
我抱著虛心的態度,準備向家長學習。我換好衣服,舉起干凈的雙手,占領了最佳位置,一板一眼地準備包粽子。媽媽看著我哈哈大笑起來:“你是準備給粽子做手術嗎?”我看著自己,不禁也跟著笑了起來,包粽子活動就在笑聲中開始了。
媽媽給我做了示范,包好的粽子棱角分明,大小適中,可以和商店里的媲美。我基本看清了動作,找了兩張粽子葉落在了一起。左手拿著寬的一頭,右手拿著粽子葉中間,把寬的一頭向中間一彎,底部形成了一個尖角。這時,粽子葉成了一個錐形小碗。只要放上米和棗,把它們包起來,用繩子拴起來就OK了。我開始往小碗里裝米,忽然發現米總也裝不滿,原來粽子的底部成了無底洞。粽子葉也七扭八歪了,不管我怎么擺弄就是弄不嚴底角。我靈機一動,又拿了一張粽子葉,把底角包住。不管三七二十一,米和棗一起放了進去,再用上面的葉子包住,雙手死死地攥著。接下來,捆繩子又難住了我,一只手使勁捏住粽子,另一只手拿著繩子,好歹捆在了一起。可我又該怎么系上呢?我恨不得把雙腳也用上,最后參差不齊的牙派上了用場,終于包好了一個“時髦”的“怪胎”。和媽媽的相比,簡直是太“酷”了。不管怎么說這是我勞動的成果。在我不斷的努力與實踐下,終于還算包好一個個的粽子。最后再經過煮,就可以品嘗我的杰作了。吃著我的“怪胎”,心里別有一番滋味。
看來,做任何事情,都不想想象中那樣簡單,必須經過努力與實踐才能成功。
包粽子作文(篇二十五)
一位文人,一份誓死的情懷;一條江河,流淌千年。一個節日,一種紀念的文化;一腔眷戀,流傳人間。 6月11日下午,我和爸爸在家開始包粽子,沒想到爸爸可就是包粽子高手。只見爸爸把浸泡好的蘆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擰,就把葦葉變成了漏斗形,再倒上米,把一塊肉填在米里,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小勺子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再撒上一層米,把它蓋上,三纏兩繞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弄得我眼花繚亂,驚慕不已。
我不甘心,于就是決定自我也包一個大粽子。我也在粽子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課搖動筷子時,不就是把粽葉弄壞了,就就是糯米包不緊。爸爸說:“搖動筷子時輕一點,把粽葉捏緊些你看……”爸爸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呵呵,我包得粽子有點樣貌了,這回我仔仔細細、認認真真最后把葦葉做成了一個讓人滿意的漏斗形了,接下來往漏斗里填米,再把肉填進去,又撒上一層米,該蓋上了,我把蓋子向前一推,這次挺順利的,可蓋上后發現米少了,想加米,可沒加好,又多出來了這時我留意翼翼地把多出來的米倒了,然后取出一根棉線,一圈一圈地繞上最后打個結。我學會了包粽子,看著自我的勞動成果,我都不敢相信自我的眼睛,原先我也能包自我喜愛的粽子,吃著自我包地粽子,真比喝了蜜還開心了。
- 上一篇:四年級作文(精選26篇)
- 下一篇:自我介紹英語作文(精選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