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評論李清照作文500字(精選7篇)
評論李清照作文500字(篇一)
李清照,一個我魂牽夢縈的名字。她的美麗高雅,她的細膩脫俗,她的一切印在我心里,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女子。
說她美麗,完全是我的主觀意思,沒有明確的史實證明易安的美,不過,若說她不美,如何做的宰相的兒媳,如何贏得趙明誠至死不渝的愛如何擁有幸福美滿的婚姻?雖說用相貌衡量一個人確有不妥,可我寧愿相信易安的美是無可比擬的。
說她高雅,卻是事實,在那男尊女卑的社會,女子舞文弄墨的有幾人?而她確僅用一首《醉花陰》比的趙明誠不再作詞,這等讓男人汗顏的女人又有幾人?她的詞作,她對金石文字的研究,叫我如何不說她高雅?
說她細膩,則有詞為證。她對情感經營的細膩:“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薄把氵^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這兩句詞證明了趙明誠死前夫妻倆經常鴻雁傳書,李清照就這樣一點點抓住趙明誠的心。還有,她對景物觀察之細膩:“紅藕香殘玉簟秋。”“天接云濤連曉霧。”寫景為寫情,情景交融,易安眼中的景物,躍然紙上。美哉美哉。
而說她脫俗,則是有史實證明的,明誠死后她不畏流言再嫁,打破世俗的牢籠,而發現受騙后不畏鄙夷狀告丈夫,按宋朝吏律,狀告親夫,判刑后與其夫同罪,而易安寧受牢獄之苦,也不惜狀告張汝州,說她脫俗,何其脫俗。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的自信“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憂傷,“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哀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钡臒o奈。易安的一生,曲折坎坷,卻又幸福滿滿,她的一切印在我心里,那個有血有肉的易安居士。
評論李清照作文500字(篇二)
在我眼中,李清照是一個堅強的,頑強的,關心朝政的,豁達的。她還是一代詞宗,曠世文豪,這從她小的時候就體現出來了。她也沒有一般小女子的俗氣,從而體現出的是詩詞華麗,氣質高雅的貴族小姐。 她的一生是坎坷的,因為她的堅強和頑強,才可以活下去。而她一生收集的金石字畫,也因為金兵的入侵而毀于一旦,如果她不堅強,也不太可能有信心活下去呀。
她的堅強和頑強,是從金兵入侵了之后就體現出來了,她沒有去躲到一個偏遠的地方,而是跟著宋高宗一起逃亡,但是她完全沒有想到,這會是一個生死之交的決定,這一種堅強,是一般的小女子所沒有的,說她關心朝政,這也是個事實,她經常慨嘆自己不能去和士大夫一樣去談論朝政,當有兩個使臣去金國出使的時候,她也和士大夫一樣,寫了幾首給他們鼓勵的,鼓勁兒的詩,這也體現出了她是非??释ド塘砍?,談論政事的,說她是一代詞宗,曠世文豪,是因為她的《醉花陰》把趙明誠看的慚愧了,羨慕了,嫉妒了,還把她的那幾句摻到自己詞里了,讓他的朋友說只有他摻的那幾句寫得好,也確實,一般的女子是寫不出這樣的韻味兒的,那種細膩的心理描寫的,連大詞人都不一定些的出來呢。
這就是我眼中的李清照,雖然沒有子嗣,可是,他們留下了見證他們有過經歷的一本書《金石錄》,這記錄了他們的坎坎坷坷,一時一刻,一天一年,這也是他們唯一留給后人的一本重要史記。在我眼中,李清照永遠是才華橫溢的,高雅的一位女子。
評論李清照作文500字(篇三)
讀初中,正是瓊瑤熱的時候,不錯時機的趕上了潮流,其實這么多年過去了,體會當時動機,情感,頓然大徹大悟了,與其說是迷戀她的小說,不如說是向往那種朦朧的情愫,那些優雅凄美的文學,那些委婉憂傷的曲子伴我走過了那樣一個年代,那時的我,除了不愛學習,其它都喜歡,也就在那時,聰慧憂傷才華橫溢的李清照走進了我的世界,
提及李清照,首先讓人想到的是《一剪梅》。秋風蕭瑟,桂子飄香的季節,其夫得到友人的書信相約泰山訪古,為趙明誠送別時,寫下了“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占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ㄗ燥h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弊x罷,誰會不言痛,誰會人無去而去計歸期呢?情之切,意之濃的小女人的形象在眼前展現,可是當你看到“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如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是何等的豪邁和大氣,楚霸王逐路敗北,無顏見江東父老,寧肯一死以謝天下,化作子規,啼血哀鳴。更體現出她憂國憂民的情懷。
瓊瑤的作品里大量引用了李清照的詞,大多都是那些凄婉,哀怨的詞。她無法走出喪夫的傷痛,那樣情投意合,志同道合的夫妻,花前月下的相守,相依相偎的輾轉,一草一木,望景生情,一支《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更讓人柔腸寸段……
讀她的詞是在欣賞一種極致的美,總有一種幻得幻失的感覺,體會那種心情總有心被灼痛的感覺,所以,很多時候反復誦讀之余,仍為此而憾顏啊“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幾許”情,景,那種無以言表的情懷。年少時的我,從未向現在這樣能夠真真切切體會這其中的深情。不知道為什么,今晚突然想起她,悲凄,痛楚,抑郁……
評論李清照作文500字(篇四)
只是,還因記得,那情竇初開的妙齡少女,玉似凝脂,朱唇微啟,耳邊卻再也聽不見“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驚喜與閑適,人生于她而言,不過是浮生一夢,夢醒時分,卻是滿目瘡痍。
惟有含冤忍恨。在天,無法比翼雙飛,在地,亦無法連理共枝,如此,不過是孤枕冷衾,望斷天涯路,如此,亦不過是玉檀香殘,相思與誰言,昨夜下樓聽雨。丁香暗結,雨打芭蕉,是聲聲入耳之痛,亦是寸寸肝腸之裂,只怨不是男兒只身,要忍耐著離情杳杳,只怪不是將相之材,要目睹著山河破碎。
回廊一寸愁滿地,花開花謝,日升月沉,于她,換來的卻是寂寞梧桐鎖清秋的悵然與無奈,跟隨風雨飄搖的大宋一路顛簸,是一位文人的清高,亦是對丈夫的申訴。
在世人的眼里,她是一位清高的詩人,而在我的眼中,她卻是終其一生追求真愛的女子。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只是無不隨愿,造化弄人,在讓她淺嘗愛情甜蜜之后,卻給了她最致命的打擊,讓她潦倒余生,郁郁而終,讓她在頓失愛情的同時也失去了家園,終于成了一無所有的罪人。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她的傷痛巨大,亦非凡夫肉體所能承受,然而那只載不動許多愁的舴艋舟,卻偏偏伴她穿行往來于回憶之間,淚是濕羅衫愁滿襟,已是東風暗換年華,漠然尋他千,卻不見燈火闌珊之處。
評論李清照作文500字(篇五)
天青色的夜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此生有你足矣。謝謝你,為我助跑。
——題記
江南的雨,溫柔而多情,飄灑隨風而落。似水的年華,隨著年輪一圈圈老去。江南的巷幽深而古樸,穿越了時空的界限,在巷的深處,我遇見你。
泛一葉輕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記得曾經和你賞花而行。在那個狼煙四起的年代,痛失家園,夫君亡故。一個弱小的女子,怎奈得住秋風晚來急。那雙溪的舴舴舟怎載得了這許多愁。是你,教會了我堅強,讓我在困難面前永不服輸。
南宋的江山,繁華夢,楊柳飄絮,暖風依舊,朝廷偶安一方,不思收復失地。于是你隱居,易安啊,你的詞是那么的凄美,宛若一塊壁玉,裝飾著南宋,點綴著這繁華背后的美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你的凄苦我懂,你內心的憂,我明白。是你,煉就了我一雙慧眼,眾觀世界,明白誰對誰錯。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那無奈的回復,傷心欲雨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笑看人生,一世瀟灑。又何必擬林黛玉哭哭啼啼,吟葬花,觸景傷情。是你,賦予我的詩魂,讓我沉醉詩海深處,不知歸路。
梧桐更兼細雨,點點滴滴,到黃錯,怎一個愁字了得。滿膛心語往肚里藏,把自己藏在簾中,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又有誰知曉。是你,讓我有心事讓父母講,有困難向同學傾訴,讓我拋掉淚水笑對人生。
門前的梧桐依舊散發著幽幽的香,猶如我對你那幽幽的情。謝謝你,清照,在人生的路上為我助跑,幫我越過溝,走過谷,迎來新的希望。
評論李清照作文500字(篇六)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想看到的偶像,我也一樣。我的偶像就是李清照。
雖然沒見過李清照的照片,那個年代也不會留下一張她的照片。但是在我心中,她的美勝于沉魚落雁的西施與昭君,勝于閉月羞花的貂蟬和楊貴妃。她的美,獨一無二,無可代替!
李清照結合后人留下了余音繞梁的詞作。我通過那些美麗的文字,穿過歷史塵煙,看到了中國古代文學史中特立獨行,登峰造極的偶像——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湖上荷花盛開,景色令人陶醉。李清照瀏覽至日暮,盡頭后開始奮力劃船,趕著回去,驚起了一群正在棲息的鷗鷺。她的歡笑與驚呼仿佛依稀可聞。我仿佛看到一個天真爽朗,及靈活潑的美麗少女。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裊殘煙。夢回山沉隱花細。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青青的情懷,人生的滋味,漸漸潛入李清照的心懷。足不出戶,默默地看著細雨,任細雨打濕空空的秋千。我仿佛看到了一個有著無盡的情懷的閨秀。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對宋南的茍安,無心收復的可恥勁輕,李清照進行了有力的反擊和尖銳的諷刺。濃濃的愛國之情,使我看到一位不徒俯視巾幗,值欲壓倒須眉的偶像豪杰。
再次捧起 漱玉詞 ,回望千年前的風雨,我清晰地看到了那個高懸于歷史星空的偶像——李清照。
評論李清照作文500字(篇七)
替父從軍花木蘭,驚才絕倫李清照。
——題記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相信我們都已耳熟能詳了,從小他們就陪伴著我們度過一年又一年的語文書。但是,我從小就有個問題,為什么沒有女詩人或詞人呢?
直到初中時,我才知道李清照。她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女詞人,雖然是婉約派的代表人之一,卻不缺豪邁之氣,她的那一句“九萬里風鵬正舉”,訴說她偉大的抱負與豪邁。
可是她的遭遇卻又令人咂齒,令無數人不得不悲憤的說一句:“天妒英才!”
前半生,她是李清照,無憂無慮少年郎,充滿了詩情畫意,連詞風也是那么的自然奔放,歡快明了。而《爭渡》正是她少年時的代表詞。
若是能回到宋朝,我必定要見識一番此時的李清照,到底是怎樣的環境,成就了她。
后半生,她是易安居士,雖因戰亂顛沛流離卻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無私的奉獻給大宋。而她的那一句千古名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便是丈夫棄城而逃后,她大怒的情況下寫下。
無數年間,無數的英雄把這一句話當做自己的座右銘,像李清照那樣,堂堂正正,用無數的方式,為國家嘔心瀝血。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千古英才李清照,最后卻是以這樣的方式收場。
天妒英才!李清照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生為人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