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母親的味道》讀后感作文400字(精選8篇)
《母親的味道》讀后感作文400字 第一篇
母親,是我們最親近的人,我讀完《母親的味道》這本書才感受到媽媽對我們的愛到底有多深。
這篇文章寫的是:后媽為了這個家,又是賣魚,又是到醫(yī)院打工,又賣紅薯,搞得自己身上有咸魚味,有消毒藥水味,還有烤紅薯味。“我”一開始很討厭這個媽媽,總是遠離她,可是她說的一句話深深打動了我,“真真這丫頭從小心氣就高,不能把她給耽誤了。”后來,“我”知道她一切都是在乎“我”的,“我”的心突然又算又軟,淚水成串地滴落下來。
母親,我們最熟悉而又最親近的人,有多少個母親就有多少種母愛的味道。應(yīng)該說,每個人從啼哭著來到這世界開始,就是浸染在母愛這個大缸里,為了孩子,母親可以用她們瘦弱的肩膀扛起一份沉甸甸的責(zé)任,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為了愛,母親可以默默地忍受孤獨,承受生活的重要,甚至愿意將自己的幸福疊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同樣會有凡人的缺點或不足。當(dāng)我們看到母親身上那些或許會令我們尷尬的不足的時候,不要因為虛榮心而與母親保持距離,不管母親是什么樣的人,相信她都是那個唯一能給我們母愛味道的人,母親給予我們生命,并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的衣食起居,給我們愛和溫暖。我們身上的一絲一毫的變化,她都能覺察到。我們的需要,她總是想方設(shè)法的滿足。
母親是我們的守護神,是最愛我們的人,我要用好成績報答養(yǎng)育和教育我的好母親。
《母親的味道》讀后感作文400字 第二篇
每個人的書架上,或多或少都會有幾本書。這些書里有你感興趣的,有你不感興趣的;有中國作家寫的,有外國作家寫的;有易懂的,有難懂的但,這些書中總有讓你愛不釋手的,總有讓你潸然淚下的。我有這樣一本感人肺腑的書——《母親的味道》。
這本母親的味道一共有六章,每一章中又包含著一些小故事。第一章的主題是大自然,第二章的主題是母愛,第三章的主題是故鄉(xiāng),第四章是與溫暖時光有關(guān)的,第五章與愛心有關(guān),第六章與師恩有關(guān)。
這本書就如同一本散文集,記錄著每個作家的故事,記錄著那些令人感動的瞬間。
不止書中的第二章,這本書中的每一章都值得細細品味,值得反復(fù)閱讀,值得讀者把它牢記心間
拓展閱讀:母親的味道隨筆散文
又是一年春來到,山川田野到處都透著綠意,花花草草點綴在各個角落,各種野菜趕趟兒似的一撥接一撥輪番登場,從鄉(xiāng)村到城市掀起了一股野菜熱,城里人更把野菜奉為至寶,昔日不起眼的野菜頻頻登上了大雅之堂。看著市場里人們競相搶購野菜的場景,不禁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那是一段苦中有樂的時光印記,那是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母親的味道……
早春,當(dāng)積雪剛剛剛消融空氣中略顯幾分溫暖時,家鄉(xiāng)的道旁田埂就欣欣然冒出星星點點的嫩青帶白的野菜——白蒿。這是家鄉(xiāng)春季最早可采之食用的'野菜。白蒿,又名艾蒿、蓬蒿、大頭蒿,藥名茵陳,味甘,性平,可治風(fēng)寒濕痹,去黃疸、熱痢、疥癩惡瘡等。可在那個糧食奇缺的年代,白蒿的藥用價值似乎已被人們忽略了,更多的是當(dāng)成了活命充饑的糧食。記得那時白蒿一露頭,母親便欣喜起來:“娃兒們開春了有希望了,白蒿能采了,餓不著啦!”母親一招呼,我們姊弟四個就歡蹦亂跳地跟著母親,迎著早春還不甚溫暖的陽光,挎著小籃子,拿著小鐵鏟到附近向陽的山坡田邊去采集白蒿。那淡淡的清香味,常勾得我們直流口水,忍不住掐一點放在口里嚼起來,母親見狀,總是笑著說:“饞貓!”一個下午我們總能采到一大筐的白蒿。回家擇洗干凈后交給母親,母親就開始變著花樣給我們做白蒿飯,拌上玉米面散蒸,那味道香甜,蒸成白蒿饃饃松軟可口,煮熟加蒜汁涼拌清爽有味,做成白蒿湯清香怡人……母親的廚藝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好,縱然是野菜,在她手里也能做出花樣來,讓我們百吃不厭。
如今,我們姊弟幾個都已為人父母,衣食無憂了,可我心里時常惦念著母親的味道,每年春天總忘不了回家品嘗母親親手做的“蒿菜宴”。
薺菜是家鄉(xiāng)的又一種野菜,比白蒿稍晚一些時日長出。薺菜色綠,葉嫩而有型,邊緣呈鋸齒狀,成年的薺菜還會開出白色的小花。薺菜生命力極強,不擇環(huán)境,不問貧沃,就連臺前階下的縫縫隙隙也不乏它的身影。那時候,季節(jié)性的野菜真的是甜飽肚子的希望。薺菜長成了,母親會不停地忙著采集,吃不完的就把它晾干藏起來備用。薺菜的吃法也很多,做湯,做餅,涼拌,熱炒,做餡料,蒸煮各具風(fēng)味。最讓我留戀的是母親包的薺菜餃子,雖然只在薺菜里加了點豆腐,沒有一點葷腥,但是那淡香的味道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這些年我吃遍了各種餡料的餃子,總覺得沒有母親包的薺菜餃子好吃,我曾試著照母親的法子做,可怎么努力都做不出母親的味道來。
前些天母親摔傷了肋骨住進了醫(yī)院,還不停地念叨著:“唉,我這老腰不中用了,今年拽不了薺菜了。不過去年我曬的干薺菜還有嘞,出院了我給你們包干薺菜餃子吃!”我聽了不覺潸然淚下,母親您為我們操勞了一輩子,如今躺在病床上還想著兒女們……
仲春,家鄉(xiāng)的另一種野味“榆錢”就成熟了。它是生長在北方的一種落葉喬木的嫩果,也叫春榆。那時我們家屋后有一棵老榆樹,每年春天榆錢成熟時,我們家便熱鬧了起來,全村的人都趕來摘榆錢,但摘榆錢可沒有采白蒿拽薺菜那么容易了,那是需要膽量和智慧的。父親是攀爬高手,往往三五下就爬到高高的榆樹上,用高枝剪刀麻利地剪下結(jié)滿榆錢的嫩枝,輕輕地放到地上,大人孩子都圍坐在樹下說笑著摘著,一會工夫就是滿滿一籃子,大伙興沖沖地滿載而歸。不多時,各家各戶都飄出了榆錢的香味,不過還是數(shù)母親做的榆錢蒸菜最好吃。我真佩服母親的手藝,再簡單粗糙的食材,到了母親的手里,能做出與眾不同的風(fēng)味。
雖然是野菜粗糧,可經(jīng)母親的精工細做就成了美味佳肴。正因為母親的味道呵護了我們,我們姊弟幾個并沒有營養(yǎng)不良癥,都長到了一米七以上的個頭,且面色紅潤、眉清目秀。鄰居嬸子常和母親說笑:“他嬸兒啊,你可真有本事!同樣是粗糧野菜,你咋把娃兒養(yǎng)得恁水靈?要是有魚有肉,你該把娃兒都養(yǎng)成仙子啦!”我們在一旁聽著,心里美滋滋的。
如今日子好了,母親卻老了。逢年過節(jié)我們姊弟幾個都會買些上好的食材帶回家,主動下廚替母親張羅一桌子飯菜,想給母親一個驚喜。我們本以為是“滿漢全席”了,可母親總要親自動手再添上幾個一直伴我們長大的“野味”。孩子們一個個都睜大好奇的眼睛問:“姥姥,您這是做的什么菜啊?我們怎么沒見過?”母親欣慰地笑著說:“你們的爸爸媽媽知道啊!”聽得我們心里熱乎乎的。
母親的味道,家的味道,愛的味道。這味道,吃到胃里是滿滿的幸福,涌到心里是滿滿的溫暖……
愿母親的味道能陪伴我們走得更久更遠!
《母親的味道》讀后感作文400字 第三篇
下位者能不能諷刺?能!但必須得是自己對自己的自嘲。大鎖的《時間都去哪了》就是典型的下位者的自嘲。
從頭到尾,大鎖演繹的都是他自己的獨角戲,并且還在最開始吐槽了一下老板催稿子很狗。因為自己也知道這樣浪費時間不好,所以這種吐槽就能讓人會心一笑。但如果把這個劇本改改,變成老板不停地諷刺大鎖刷手機,不能按時交稿浪費時間,單單這么想一下都覺得惡心,更別提搞笑了。
最后,再提一下二喜里另一個飽受爭議的作品《男友來了》也是同樣的問題。都是人物關(guān)系的問題導(dǎo)致部分戀與的玩家覺得被冒犯。如果節(jié)目里的男孩改成她真實生活中的男朋友,另一個吐槽的直人從上位者催婚的母親改成是女孩自己。故事變成了,女孩的男朋友為了取悅她,模仿游戲里的男主的語言和動作,然后放在一些個特定的環(huán)境或者場合中,就會很有喜感,也不會讓戀與的玩家覺得被冒犯。
總之,所有的語言類節(jié)目,劇本都是一劇之本。而諷刺類型的劇本中,更應(yīng)該有邏輯清楚但具有善意底色的人物關(guān)系。
《母親的味道》讀后感作文400字 第四篇
“母親節(jié)就快到了,你要給你媽媽送什么?”朋友一邊包裝她的禮物,一邊問。
“反正她也不在家,算了吧。”我漫不經(jīng)心地回答,往年的母親節(jié),我總會給母親發(fā)信息,簡單明了的五個字‘“母親節(jié)快樂”,這就像是每年必須’完成的任務(wù)一樣?
在我印象中,母親是個霸道的女人。周圍一帶的人都不敢反駁她,她說一,別人不敢說二。由于練過唱歌,嗓門還特別大,所以她罵起人來,那場面是相當(dāng)壯觀的。我總覺得這個女人缺少一種母親該有的溫柔。小時候,大人總會問,爸爸媽媽誰比較好。人前我會回答兩人都好,不過私底下,我會說爸爸好,媽媽太兇了+,后來這件事傳到老媽的耳中,我可是受了不少苦啊。
但是今年過年時,我發(fā)現(xiàn)老媽“變了”,愛美的`她跟角出現(xiàn)了魚尾紋,她沒像以前那樣買一大箱保養(yǎng)品來掩飾她臉上的瑕疵,她的手上長出了繭,但她還會拼命地干家務(wù),更重要的是,吃飯的時候,她會往我的碗里夾菜,這可是讓我受籠若驚。她的臉上比往日多了許多微笑。這才讓我醒悟過來,原來她也是一個母親,而且是我的母親,千真萬確。
我說:“老媽,你變了,變得像個母親了。”她笑著說:“呵呵,是啊,愛確實會讓人改變。我們一年才見一次面,分開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有多愛這個家,我在想,以前自己對你們是不是太嚴格了。”老媽摸著我的頭說:“一家人開開心心最重要嘛!” 這一刻,我才發(fā)現(xiàn)老媽也有如此動人的一面。
愛,并不是每個人都知道該如何去表達的。有些人在經(jīng)歷許多之后,才懂得愛的真諦,真正愛一個人,不只是去關(guān)心和愛護,還會因愛而改變,為愛忍受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為愛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我相信我的母親是愛我的。
我想,今年的母親節(jié),我不僅要對媽媽說:“母親節(jié)快樂”,我還要在后面加5個字“媽媽,我愛你”,從前的我總覺得說這些話很肉麻,但我也想要去改變。
《母親的味道》讀后感作文400字 第五篇
這里我可以舉兩個互為反例的案例。同樣是大鎖的諷刺作品,《一出不好戲》很好看,但是《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校》卻直接被剪掉。
《一出不好戲》,是編劇和制片人之間的抗爭。編劇是下位者有藝術(shù)追求但是迫于制片人的壓力不得不寫出爛劇本。可是如果人物關(guān)系改成是編劇和觀眾,那么就會變成編劇在為自己的懶惰和不負責(zé)找借口,雖然可能說的都是實施情況,但很難讓人共情。
《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校》也是諷刺職場,但是大鎖飾演的老師和天宇飾演的學(xué)長明顯是上位者,楊雨光飾演的學(xué)生是下位者。貌似大鎖吐槽的那些個職場亂象確有其事,天宇詮釋的也很到位,但楊雨光自始至終沒有反抗,只有被迫接受上位者的吐槽和強迫。
這樣的結(jié)果會讓觀眾覺得這個本子的底色就很不善良,難道只有屈服于那些職場亂象才行嗎?如果改成老師吐槽,然后學(xué)長詮釋了按照老師的方法依舊不行,雖然亂象很多,但是依舊保持善良是我抗爭這個世界的唯一辦法,就會讓人舒服很多。
《母親的味道》讀后感作文400字 第六篇
清晨的曦光,黃昏的暮藹,灑在人間最美的地方,偶爾打開記憶的匣子,里面裝滿了對你的回憶。
小時侯,習(xí)慣了你的呼吸,習(xí)慣了你的懷抱,習(xí)慣了你的語重心長。“孩子,總有一天你會長大,你要學(xué)會靠自己。”學(xué)步時,別人的孩子總有父母依靠,而我總是獨自一人,我一次又一次地跌倒,一次又一次地受傷,你只在一旁默默地注視。那時,我也許不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但仍然像你一樣堅強、勇敢,不斷地重復(fù)站起。最終,你滿意地笑了。老師時常表揚我是一個懂事聽話的孩子,而你卻不斷指出我的錯誤。“驕傲使人落后,謙虛使人進步。”不管我怎樣的優(yōu)秀,怎樣的努力,似乎也永遠也達不到你的要求。
長大后,習(xí)慣了你的教育,習(xí)慣了你的嚴厲,習(xí)慣了你的語重心長。“孩子,你長大了,要做一個懂事的孩子。”可憐天下父母心,你最希望的當(dāng)然是我的學(xué)業(yè)有成。盡管我并不優(yōu)秀,但對于我,你總是毫無壓力地讓我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要靠你自己,我也幫不了你的忙。”可是我早已不是一個懵懂的女孩,我也有我的理想,我也希望能夠讓你幸福。“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每一次,總在你的絮絮叨叨中度過,但依然是那么親切。你的每一次叮嚀,每一句囑咐,每一聲夸獎,每一次嗔怪,每一句問候,每一聲祝福,都透露出你對我的愛。
現(xiàn)在,習(xí)慣了你的安慰,習(xí)慣了你的鼓勵,習(xí)慣了你的親切。“孩子,沒關(guān)系,只要盡力就行。”你總是那么溫柔,每一次回家,你總是準備許多東西。你的良苦用心我早已明白,你會關(guān)心我的學(xué)習(xí)、生活。每一次你總會主動找我聊天。我已不再是小孩,我需要你的批評、指責(zé)。你一旦發(fā)火,我就不會被輕易饒恕,我要主動去承認錯誤“你這孩子越來越不象話,該好好管管你了。”當(dāng)我傷心淚時,你一定是第一個來安慰我的人,當(dāng)我生病時,你會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照顧我;當(dāng)我失敗時,你會不斷地鼓勵我。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愛的呼喚;世界上有一種最美妙的話語,那便是母親的絮叨;世界上有一種最純潔的真情,那便是母親的愛。
《母親的味道》讀后感作文400字 第七篇
比如一喜我最喜歡的兩個本子《反詐銀行》和《最后一課》。
在反詐銀行中,那個受騙的老人家就屬于是下位者,他被騙了還搞不清楚狀況,周圍的人為了幫助他編了一系列的謊話來騙他,但是核心的底都是善意的。這種矛盾就激發(fā)出了各種笑料,無論你代入的是老人還是圍觀群眾,都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
但如果這里改成大堂經(jīng)理把老人控制起來,甚至沒收他的錢不讓他走,周圍的人指指點點說老頭搞不清楚狀況,通過罵他、吐槽他、企圖讓他了解自己被騙了的事實,這些還會好笑嗎?只會讓人血壓升高。
《最后一課》里面這種情況更加明顯。張弛扮演的老師毫無疑問是上位者,但是劇本里有一句話至關(guān)重要,“蔣龍,我的表演課代表,優(yōu)秀畢業(yè)生,我年度大戲的男一號蔣龍,在這里演喪尸——演的真好!”。因為有了這句話,老師作為上位者真心以學(xué)生為驕傲的人物形象就立住了。包括后面“你把老師看小了”、“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等等,都是對上位者真心誠意要幫助下位者的體現(xiàn)。
如果沒有前面這些假設(shè),老師覺得學(xué)生作為科班出身竟然在演喪尸,各種批斗教育,說“不會吧?”這樣的話就會讓人覺得非常的不舒服,感同身受到學(xué)生的社死,引起憤怒的感覺。
我在B站上刷到一位Up主修改《媽媽的味道》,也是按照這種人物關(guān)系進行展開。一個強勢的母親帶著女兒來飯店吃飯,服務(wù)員看不過母親的強勢,也用母親的口吻強迫母親吃下她不想吃的菜來回擊幫助女兒,算是用魔法打敗魔法。最后再加上一個缺位的爸爸的角色,整體就會很有笑點。
《母親的味道》讀后感作文400字 第八篇
喜劇里有很大一個部分其實是諷刺,所以現(xiàn)在有個主流觀點很被大家認同叫“喜劇是冒犯的藝術(shù)”。
所謂冒犯的藝術(shù),在我看來是非常需要講究邏輯的。這個核心邏輯就是冒犯的對象到底應(yīng)該是誰。
所有的語言類節(jié)目,都是把某一些特定環(huán)境下,比較特殊的人物呈現(xiàn)出來。通過塑造人物形象,讓具有反差感的語言或者舉動帶來笑料,如果只是把某些刻板印象表現(xiàn)出來,人物關(guān)系錯亂,其實并不能算得上是諷刺,只是融梗罷了。
在《媽媽的味道》里,顯然無論是服務(wù)員還是她希望代表的媽媽都是上位者,而顧客處于下位者,上位者強迫下位者做一些她不想做的事情就會讓人特別難受,產(chǎn)生逆反情緒。
無論代入哪個角色,都會讓人生氣。
如果我代入的是顧客,我覺得這家店怎么像是黑店一樣,根本沒有分寸感。收了錢不給上正確的菜,還不退,還不讓人走。這簡直不是不好笑而已,根本是在犯罪啊!而且主創(chuàng)還不停地用語言提醒我是顧客,“我不想體驗”、“我是顧客啊,我應(yīng)該是上帝啊”、“我走還不行嗎?你們這些企業(yè)文化我不想體驗”,這些都會非常影響代入。
哪怕我理解主創(chuàng),代入了女兒角色,那我會覺得自己的母親被冒犯了,認為“我媽才不這樣呢”。如果我代入了母親角色,我會覺得主創(chuàng)們根本沒有理解為什么母愛很偉大,“養(yǎng)兒才識父母恩,是因為終于能理解母親的不易了”,結(jié)果這些付出都成了強制和PUA。
哪怕看懂了主創(chuàng)們的意圖,但也只是把母愛塑造成一種刻板印象,不但不能稱得上是諷刺,根本就是在妖魔化和貶低挖苦。
這就是因為人物關(guān)系混亂導(dǎo)致的讓觀眾不舒服,最終無法產(chǎn)生共鳴。
我簡單總結(jié)了一下一喜里面比較出彩的有諷刺意味的作品,讓人比較舒服的人物關(guān)系,有以下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