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精選14篇)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 第一篇
尊敬的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城市交通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交通安全通暢需要你我共同參與。為解決主城區交通擁堵問題,減少機動車污染排放,扎實推進我校大隊部開展的“文明武漢,綠色出行”主題活動,進一步提升武漢城市形象與市民生活品質,我們育才行知小學大隊部對我校師生及家長提出以下倡議:
一、改變陋習,文明出行。自覺養成“按燈停走、按道行駛、按線通行、按位停放、按章駕乘、按規處罰”的交通習慣,改變“中國式過馬路”的交通陋習,不在機動車道上候車,不在十字路口“打的”,不跨越隔離設施過街。
二、倡導新風,綠色低碳。“有車族”樹立“能走不騎,能騎不坐,能坐不開”的出行理念,每周少開一天車,積極參與交通‘135’行動,即1公里內步行、3公里內騎自行車、5公里內乘坐公共交通。
三、傳播文明,示范引領。積極參與文明交通宣傳勸導活動,提醒親友遠離闖紅燈、酒駕、違停、超速、違法使用公交專用車道、路口違法穿插和行人過路口不走人行橫道等不良違法行為,關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文明交通的倡導者、實踐者和守護者。
文明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力量,從我做起,告別交通陋習,爭做文明有禮市民。我們深信,“治堵”工作有了您的支持和參與,武漢交通一定更暢通、更有序、更安全、更文明。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 第二篇
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出了不少偉大的人,如:錢學森、齊白石……作為中國人的我,是十分驕做、自豪的。但是我對于“中國式”過馬路是十分百思不得其解的。
星期六下午,我和媽去逛街買衣服,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那個紅燈時間簡直是太長了。等紅綠燈就像等一個世紀,心急的我想馬上沖到對面。只見前面有一群大人說,“走吧!我們這樣一群走過去是根本不會撞列車的,就算撞到了也是車主的責任。”聽后,大家紛紛點頭,蠢蠢欲動地抬起腳,走向對面。我見他們走了,就馬上抓起媽媽的手,沖向人群中,剛起一步,就被媽媽給拽了回來,還差點摔了趔趄。“干嘛不走啊!等一會兒人群走了,我們就再也過不去了!“我焦急地說道,“你所說過‘中國式’過馬路嗎?你有沒有想過咱們中國過馬路,為什么會被叫作“中國式”過馬路?”我被媽媽這么一反問,立馬沒有了闖紅燈的想法了,和媽媽一起等綠燈。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心中不時會有波蕩起伏。“中國式”過馬路,為什么我們會被帶上標簽呢?這不就是對我們中國的一種諷刺嗎?帶上標簽這種行為是有原因的。中國人過馬路不就是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想想日本,他們對安全有著嚴格的管理,再想想早上的一群人,他們同樣懷著僥幸心理,這反映出我們都缺乏安全意識。
這讓我想起一則新聞,某某先生因為上班遲到,不顧紅燈沖向對岸。在途中不幸造成車禍,給全家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文明過馬路,安全你我他”,你永遠都不會知道意外和明天誰會先帶來,當你遇到意外時就后悔莫及了。
安全從每一個人做起,讓我掀掉“中國式”的帽子,做一個文明的中國人!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 第三篇
我市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禮讓斑馬線、文明過馬路為建立我市文明形象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婺城人,作為乾西人,我們更要堅決響應、擁護文明城市創建的號召,成為文明交通的實踐者、參與者、支持者。為此,乾西小學發出如下倡議:
1.遵章守法,做一個文明行路的交通參與者。自覺學習并遵守交通法規,紅燈停、綠燈行。
2.崇尚禮讓,做一個文明行車的交通參與者。文明駕駛,在斑馬線前自覺做到先減速讓行人。
3.熱心公益,做一個志愿服務的交通參與者。主動參與交通文明公益活動,積極宣傳交通法規,倡導文明禮讓理念,勸阻交通不文明行為。
禮讓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傳承、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必須。禮讓斑馬線,可以讓出一份文明、讓出一份和諧、讓出一份暢通、讓出一份安全、讓出一份幸福。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車讓人、人讓車、車讓車、人讓人,在創建文明城市中作表率,為構建文明交通、和諧婺城奉獻力量!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 第四篇
最近,“中國式過馬路”現象成為了人們熱議的焦點。無疑,行人們“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是極端錯誤的。這不僅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在冒險,更是對公共安全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我認為,要想改變這種亂象,應該從完善硬件設施上入手。
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式過馬路”現象的產生,是國民素質低下造成的。其實不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我們不難找到白皮膚、黑皮膚的行人肆意地在亮著紅燈的路口穿行。他們來自發達國家,理應有著較高的國民素質,為什么也加入了“中國式過馬路”的行為之中呢?這只能解釋為我國交通的硬件設施不夠完善。
比如,國內信號燈的變燈時間間隔多數并不合理。在高峰時期,中關村、陸家嘴、華強北等地的路口處常常會出現幾百人的積壓。在人山人海面前,若要遵守交通規則,行人需要輪候數次變 燈才能順利通過馬路。這意味著他們的等待時間往往會接近10分鐘。如果這個時候連一個倒計時牌都沒有的話,很容易出現大規模的闖紅燈現象。
再比如,發達國家的紅綠燈大多設有變燈按鈕。行人在路口時只要按下按鈕,信號燈就會迅速切換為綠色,供人通行。在中國就很少能看到這樣的設施。日本的街上,人行天橋、地下通道的數量十分巨大。而在國內,即便是大城市,人行天橋和地下通道也都十分有限,更不必說那些三四線的小城市了。
其實,想要改變“中國式過馬路”現象,還有一些其它的方法,比如加強安全意識的宣傳、加大處罰力度等等。但是,完善硬件設施是其中最好的一種方案。生命安全是每個人最大的切身利益,可以說安全意識的重要性是人盡皆知的。如果不是別無選擇,恐怕沒有人愿意拿性命開玩笑。因此,大力宣傳安全意識,收效會甚微。而加大處罰力度,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它不能真正解決行人過馬路困難的問題。
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啟示我們,真正解決問題,我們應該學會“疏”而不是一味的“堵”。相比之下,完善硬件設施就是一種“疏水”的辦法。人們想要快速通過馬路,這種需求是正常的,是應該被滿足的。如果我們能夠從硬件上實現行人的這種愿望,“中國式過馬路”的亂象就會自然而然地改變了。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 第五篇
時至今日,中國的富裕與強盛已經家喻戶曉,我們慶幸,中國是我們的祖國,可在燈紅酒綠面前時,中國,又何嘗不是遭受議論。
還記得那個艷陽高照的大晴天,汗與悶熱的空氣交織在一起,路上的人們都行色匆匆地要回家。走在斑馬線上,我看見紅燈剛剛亮起,可把剛剛匆忙趕來的人們給氣壞了。
“大熱天的還要再這兒等紅燈,可車子不都讓道了嗎?”一位婦女指著身旁停下的一行車輛。
“是呀,我們白等什么呀!走走走!”他的同伴說。
就這樣,一行人三五成群地跟著前邊的人橫過了馬路,四號不顧忌前方的紅燈正在閃爍。這種現象,被外國人稱之為“中國式”過馬路。
可為什么這種素質極低的過馬路行為會被成為“中國式”?
我思索許久,得出一個結論:中國大部分的人素質不高。在日本,甚至在其他國家,對不遵守交通法則的行徑都有嚴厲懲罰。作為中國人,我們國家的興盛不僅僅止于國家,更在于國家的人民。
在過馬路的時候,大部分中國人喜歡闖紅燈,主要原因是國民的安全意識薄弱,在紅燈面前,隨時都會有意外發生。如果發生意外,對于一個家庭或是身邊的人都是沉重的包袱和巨大的打擊。
當今社會,難免有人會因為生活現狀而心浮氣躁,在紅燈面前,總有大批人因為時間的分分秒秒而不耐煩,我們要學會等待。
文明過馬路,安全你我他,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要提高種種方面的素質,摘掉“中國式”這頂帽子,讓中國變成一個和諧社會,讓別的國家知道,中國式一個文明的國家。
想通后,我邁著輕快的步子走在人行道上,此時燈是綠的。看著來來往往的車輛,我相信,在步入強盛的道路上,中國,會堅守文明!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 第六篇
第一次,總是感受不同,我要講講我的第一次。
有一天,媽媽讓我自己過馬路。我心里很害怕,但是我已經長大了,我必須接受這樣的.考驗,媽媽告訴我說:“先看看兩邊有沒有車,然后再過去。”
于是,我就去了。我邊走邊想著媽媽對我說的話:“先看看有沒有車,然后再過去。”我按照媽媽的方法去做,我正走了一步,有一個車過來了,我連忙收起了邁出的那只腳,接著我鼓起勇氣跑到馬路的臺階上去,馬路的中間有許多小汽車和電瓶車,很容易被撞到,我看了看,沒有車。于是,我像閃電般似的沖了過去。
我大聲地說:“我終于過來了,過來了!”媽媽看到我得意忘形的樣子,也笑了起來。原來過馬路這么有趣呀!
其實世界上的許多困難,只要有勇氣,就一定能克服。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 第七篇
中國式,一個代表中華民族輝煌的詞句。可到今日,看完這則動漫漫畫,.我發覺,這一詞句有時候是一個貶詞。
在這里則動漫漫畫中,紅燈已經傳出他警告的光輝,警示著大家“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法規。汽車從另一個方位持續迎面而來,而就在這時,一群人正昂首闊步,抬頭挺胸地朝正對面走去。任由汽車的轟鳴響得再洪亮,她們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徹底忽略眼前的紅燈,為代表的一個還猖狂的講到:“湊一撮就走,咱不聽它的。”汽車的汽笛聲在風中散盡,渾厚又洪亮,好像在斥責,訓斥中國式橫穿馬路。
而在日常生活中,中國式橫穿馬路也是很少見的事。每日回家時,我總是會在下公共汽車后歷經一個十字路口回家,每一次我趕到這兒時,總是會見到一些社會人三五成群地扎大堆,只需時速減少,她們便會昂首闊步,高高的抬起頭,沒有一點負罪感,好像在做一件很無上光榮的事一樣,任由汽車的汽笛聲再洪亮,她們依然無動于衷,汽車只能慢下來,后邊的車便不斷用汽笛聲來抵抗。就是這樣,一支交響音樂在十字路口縈繞。此外,更有“中國式游人”這些,中國式不會再變成榮譽的代表,只是一種不太好的標志。
讓中國式再一次變成榮譽的代表,讓“中國式橫穿馬路”此后消退,從今天開始,使我們一同守衛中華民族的藍天白云,做一個文明行為的我們中國人。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 第八篇
“哈哈……”是誰笑得這么歡?原來是翠苑小學文華校區五(1)班的同學們啊!什么事情這么開心呢?哦,是親愛的葛老師別出心裁,讓同學們表演情景劇呢!
先來瞧瞧我們組:由于特殊情況,我們這個組只有三個人。簡單商量后,我們迅速分好了角色。李易闖紅燈,我演勸說者,肖云龍當司機。開演!李易不管三七二十一,闖紅燈嘍!我立馬迎上去,還沒來得及開口,肖云龍已經指著李易怒目而視,不容分辯連聲而出:“你是怎么走路的?你會不會走路?你多大個人了,你色盲啊?紅燈你看不見啊?你有沒有長眼睛吶?”,李易也不甘示弱:“怎么了,我高興,有本事你撞我啊?你來啊?別以為你開個破車就了不起!”這樣你一言我一語的我都還沒看清怎么回事,兩個人就撕打在一起,我在邊上急得直跳腳也沒有辦法分開他們,突然,我靈機一動以絕對蓋過他們一聲大喊:“老爺爺!”他們倆一愣神,我趕緊拉著李易說:“老爺爺啊,你介大的年齡了,怎么還敢闖紅燈哩?”還沒等我說完,班里笑成一片。
接著葛老師請了四位同學表演闖紅燈者,不同的年齡職業和身份,讓中國式過馬路顯得個個理由充分:有急于上學的學生;有趕著上班打卡的白領一族;有忙乎簽合同的銷售經理;還有一位匆匆忙忙準備買菜的家庭婦女;四人先是集結在路口,然后一齊快步闖紅燈,說時遲那時快,充當勸說者的張義美一看急眼了,既想拉住背書包的又想攬著夾公文包的,顧不上拿文件袋的溜跑了拎菜藍子的了。怎么辦?這時交警來了,攔下了這幫闖紅燈的人,每人罰款五元或者留下來充當勸說者,以便監督其他不服從交通信號燈指揮的人,也就是亂闖紅燈者。
今天的情景劇其實不是春晚小品,葛老師的目的是讓我們學會思考。
很多人雖然知道闖紅燈危險,但總覺得交通事故是別人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其實,不管是開車還是走路,走在路上就有交通事故的可能。因為沒有人在出事前就知道,否則就不會有事故。因此也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有可能發生交通意外,而闖紅燈的人,出事的可能就更大。
對小學生而言,也是社會的一分子,所作所為對社會也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不同的是,有的人以自身的文明言行,最大程度地傳遞著“正能量”,而有的人,則在茫茫人海中隨波逐流,甚至引發令人生厭的“負能量”。由此而言,當我們在馬路上行走或駕車的時候,更應好好地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中國式過馬路”那群人中的一員?
通過今天的中國式過馬路實演晾曬,同學們都在反思。文明過馬路,要注重習慣的養成,小手拉大手,要大人做給孩子們看;孩子的行為規范了,反過來也可以促進大人的自律。多些規則意識,多些對生命的敬畏,我們的道路才會更暢通些,更安全些。寧停三分,不搶一秒,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而該是開車的和走路的共同遵守的行為守則。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 第九篇
“紅燈停,綠燈行。”這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最基本的交通規則。可是,生活中的我們是否都能時刻遵守這條規則呢?
現在,一些行人都把這條交通規則當成了擺設,似乎只有開車的人為了不扣分,不罰款才需遵守。因此,“中國式過馬路”便成了一道“時髦”的風景線。何謂“中國式過馬路”呢?簡單說,就是湊齊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不管是紅燈,還是綠燈。很多人認為,只要人足夠多,勢力就足夠強,司機就一定會被震住,乖乖踩住剎車。這樣一來,本意想等綠燈再過馬路的行人,看到自己如同“傻瓜”一般被丟在一邊,害怕被人嘲笑是另類,不由得也跟上了大部隊的腳步,自以為跟上了時代的潮流。一旦順利過了馬路,他們可能還會沾沾自喜,甚至還會標榜“此一壯舉”為人多力量大。行人們總認為,闖紅燈被罰的只能是司機,與自己無關。可是,行人們有沒有想過,如果你們無視紅燈,浩浩蕩蕩地過馬路時,恰逢司機車速很快,又剛好在行駛中分神時,那后果可不堪設想啊!這種幾率看起來不大,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一旦事故發生,所受的罰金甚至可能是你的生命。這可不是危言聳聽啊!
我們千萬不能把對交通規則的陳述當作耳邊風,一定要牢記在心,并付諸于行動。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讓我們跟不文明的“中國式過馬路”說再見吧!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 第十篇
你們好!作為武漢市的市民,一言一行不僅折射出個人的修養,也關系到我市的對外形象。通過“小手拉大手,文明過馬路”實踐活動,我們要努力提高個人素質,為提升武漢城市整體文明形象,貢獻我們每個市民的一份力量!在此,學校特向全校師生、家長朋友發出以下倡議:
1.當我們徒步行走于人來車往的馬路時,請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密切注意機動車的行駛情況,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
2.拒絕“中國式過馬路”,嚴格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通過交通信號燈控制路口時,學會耐心等待,堅決按照信號燈行動,不闖紅燈;堅決做到走人行橫道,或者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等,不為圖一時省力而亂穿馬路。
3.上學放學時,有車接送的家庭請嚴格遵守車輛靠邊單向停車、急停急走的原則,不在校門口逗留,以免引起交通堵塞。
4.熱心公益,做一個志愿服務的交通參與者。主動參與交通文明公益活動,積極宣傳交通法規,倡導文明禮讓理念,勸阻交通不文明行為,引導交通參與者文明行路、文明行車。12月14日,我校部分志愿者將走上街頭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過馬路”的志愿活動。屆時將向路人分發由每個孩子創作的文明過馬路的宣傳單。請每個孩子在家長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一幅a4大小主題為“小手拉大手,文明過馬路”的繪畫(小報)作品。同學們可以摘錄文明過馬路的兒歌、宣傳語,或者可以配上自己拍攝的文明過馬路的照片等來呼吁成人安全文明的過馬路。
各位同學,發出倡議的同時,也希望大家積極響應倡議,用自己的小手拉住父母長輩的大手,在出行路上隨時提醒自己文明行走,做一個文明出行者。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 第十一篇
早上,小明要去圖書館借書。在馬路上,看見了鄰居陳爺爺要過馬路,小明還看見陳爺爺牽著他的孫子。
陳爺爺白發蒼蒼,拄著拐杖,行動和很不方便。馬路上車輛來來往往,陳爺爺不敢帶著孫子過去。
這時,正好綠燈亮了,小明心想:陳爺爺年紀大,還帶著孫子,我要幫幫他。他連忙走在陳爺爺和小弟弟的中間,對陳爺爺說:“陳爺爺,我來扶您過馬路吧!”陳爺爺說:“謝謝你,小明。”小明一手牽著小弟弟,一手扶著陳爺爺。他們馬上就要過到對面的時候,紅燈亮了,小明加快腳步走過去。
過了馬路,陳爺爺對小明說:“謝謝你!”小弟弟也對小明說:“謝謝哥哥。”小明說:“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
小明告別了陳爺爺和小弟弟,走向圖書館。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 第十二篇
在外國,只要是不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都被稱為“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就這樣被貼上了不文明、沒素質的標簽。
但是,“中國式過馬路”并不是捏造的。看車不看燈,隨便翻欄桿,集體闖紅燈……這些已經變成平平常常的事了。我曾看過一名小女孩,在紅燈下勸阻父母等待綠燈,卻在無奈下闖了紅燈。一代代“傳承”,“中國式過馬路”仿佛成了中國的“傳統”。很快,那張標簽就要印在我們的臉上了。
我們之所以“中國式過馬路”,是因為中國的交通規則存在問題以及部分國民沒有良好的素質。如果我們再不改正這些小小的問題,并繼續這樣下去,中國的未來不堪設想。將會從過馬路演變成事態更嚴重的事情。
我認為,如果我們想徹底撕掉標簽,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一,增強我們的安全意識,在紅綠燈處安裝一些語音系統,提示并警告人們;二,務必做好嚴厲的懲治規章,不然“闖紅燈大隊”只會愈加龐大;三,許多紅綠燈設置時間不合理,導致人們等待不耐煩,多次闖紅燈,這需要政府做些調整。
現在這張惡劣的標簽仍舊貼在我們中國人的身上。當我們走在馬路上時,我們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否是“中國式過馬路”的一員。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 第十三篇
城市里,斑馬線的顏色越來越淺,人們似乎忘記了它的存在,或者說是淡忘了它存在的意義。
每個星期六,我都會穿過那條很長的斑馬線去上課。站在斑馬線邊上等待的人總是顯得那樣迫不及待,見到車輛沒有啟動,不管是否綠燈就急忙跨步前行,卻經常會碰到右轉的車輛,結果總會發生一些意外。
這只是最小的意外。不遵守交通規則的車輛,為了趕時間在斑馬線前急馳而過才是最可惡的。挑菜的老伯,行動速度緩慢,菜筐遮擋了視線,被車輛撞倒。或是電動車速度過快,與小車相撞。類似這樣的事故在斑馬線前不斷上演。一次次血的教訓,終于喚醒了大眾的文明之心。
十字路口那舉著旗幟的,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那一塊塊立著的警示牌,還有那些站崗的警察叔叔,無不在倡導“文明過馬路,禮讓斑馬線”。
經過一段時間的勸導,突然發現,城市里的斑馬線的顏色已經變得鮮艷,車輛緩慢地停止,等待斑馬線上的人們通過,感動的人們豎起了大拇指。這樣一幅和諧的景象,給城市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勸阻父母橫穿馬路作文 第十四篇
一條條白色的斑馬線,整齊地“躺”在道路中央,駕駛汽車的司機們看到這條條白線時,總會自動減速或停下,讓行人安全通過。這就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禮讓斑馬線,文明過馬路”。
但是,很多人卻不把這么幾條斑馬線當一回事,幾次走在大街上,總有那么一些觸目驚心的場面。十字路口中,一些電動車橫沖直撞,小汽車飛速而過,雖然沒有造成車禍,但他們違反了交通規則,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前不久,一則新聞報道:2月5日早上,慶元縣城銀河灣十字路口發生一起交通事故。監控視頻顯示,當時由東向西方向的紅燈已經亮起,一輛電動車依然闖過了紅燈,就在電動車快要通過路口時,一輛小汽車躲避不及撞上了電動車。釀成這則事故主要是因為電動車闖紅燈,事故造成電動車駕駛員腿部骨折,小車也有一定程度的受損。
一個活生生的事例告訴我們“禮讓斑馬線,文明過馬路”是多么的重要。
由此可見,斑馬線并不是一道簡單的擺設,而是守護人們出行安全的重要措施。去年8月起,麗水市提出打造“文明交通最禮讓城市”,并出臺了《打造“文明交通最禮讓城市”行動方案》,通過開展文明出行主題宣傳,禮讓斑馬線集中整治,出租車、公交車、私家車斑馬線上見文明,我是黨員我帶頭我是干部我率先,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文明過馬路大勸導等一系列活動,在全國范圍打響文明交通最禮讓城市的文明特色品牌。
如今,在麗水市的大小馬路邊,禮讓斑馬線已成為一道動人的風景線。交通安全事故也大幅度減少。
禮讓斑馬線,文明過馬路既保障了自己出行的安全,也保障了別人的安全。希望大家都能以麗水為榜樣,做好文明出行,共同守護交通安全,把我們的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