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有關洛陽博物館的作文(精選11篇)
有關洛陽博物館的作文 第一篇
今天,在老爸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剛剛開放的天堂遺址博物館。
“天堂遺址”位于明堂遺址西北155米,處于宮城軸線區域西側,是一處方形臺基上有五重圓形承重基礎的建筑基址,形制非常獨特,是武則天命薛懷義主持建造的用以貯佛像的佛堂建筑。文獻記載:“初,明堂既成,太后命僧薛懷義作夾纻大像,其小指中猶容數十人,于明堂北構天堂以貯之。堂始構,為風所摧,更構之,日役萬人,采木江嶺,數年之間,所費以萬億計,府藏為之耗竭?!惫?95年,被薛懷義放火焚毀。
從入口進入,即為大殿的第二層,映入眼簾的是長達22米的壁畫《萬國來朝》,這是由中央美院的當代壁畫大師王穎生教授、孫景波教授等多位大師聯手創作的,主要講述了武則天時期,中國與歐亞非200多個國家友好往來的情景。,壁畫中壯觀的場面帶給人很大的視覺震撼。
天堂的三層、四層連通,共用一個穹頂,穹頂上的壁畫為佛教風格。雖然是相互聯通的,但完全不會感覺到另一層的嘈雜。讓人充分感受到了佛家的肅穆。
五層叫珍寶閣,正式開放后將作為文物專題展廳,定期展出一些專題文物,或是在洛陽出土的、與洛陽歷史有關的珍貴文物。大家可以通過近距離接觸這些文物,身臨其境地感受武周的時代氣息。
六層是禪茶中心。和禪修中心類似,這里也被隔為數個房間。作為佛家特有的品茶方式,禪茶的境界為眼觀鼻、鼻觀心、心觀萬物、萬物如斯。如果大家到時候有興趣,可以坐下來,飲一盞大唐香茗,品一道禪茶心語。
七層是佛緣廳,在這里,大家可以看到一道巨大的皇家風格照壁,還有很多仿唐式家具。八層為千佛堂,在佛像供養中心共設有777個佛龕,將來會隨緣供奉777尊佛像。
天堂的九層為頂層,這層叫天之圣堂。在這層中間有一尊彌勒佛像,佛身采用錫青銅材質,表面貼金,看起來金光璀璨,莊嚴不凡。佛像背光與蓮臺飾紋皆采用唐代風格草紋裝飾工藝,盡顯大唐風范。
游覽了天堂遺址博物館后,我深刻的意識到,身為當代青少年的我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少年強,則中國強,要讓中國再次屹立于民族之林。
有關洛陽博物館的作文 第二篇
國慶節假期間,媽媽怕我在家里寂寞,便帶我去了洛陽博物館,讓我感受歷史的蒼桑。
下了火車,來到洛陽,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成海的人群。我們先到二姑家,把一切東西準備好之后,便出發了。一路上的美景還沒有看夠,就到了位于王城大道上的洛陽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走在前面的媽媽驚呼一聲:“看,一頭大象……”我忙躥到她身前,朝她所望的地方跑去。沒錯,那真有一頭大象,不過,準確的來說,是一個完整的大象骸骨。如果將那副骸骨與現在的大象比較起來的話,我覺的這一萬年前的大象的下腭比現在的大象的大一些。整副骸骨把古代大象的體貌特征完完全全的展現出來了:有長而鋒利的象牙,如一對彎彎的鐮刀;有強壯的下腭和堅硬的頭部;幾十根肋骨和粗壯的四肢,讓我們足以感受到古菱齒象的強壯和兇猛。
(古菱齒象化石)
往前走,便到了展覽文物的地方。有一種展品讓覺的很好玩:一個有著三只“腳”,卻有著碗口大的容器,我想,這應該是一件乘東西的器吧!仔細一看,這個文物的表面還有一個下面是四個尖尖的,但上面卻是平平的,一種我說不出來的白色的東西,宛如一道閃電劃破了天空,我看了看這件文物的介紹,原來,這個東西叫陶鬲。
(陶鬲)
再往下看,一塊“玻璃”引起了我的注意,好端端的,這展覽柜里怎么還放著一塊“玻璃”,我往前探了探身子,這才發現,這是一塊放大鏡,在放大鏡后面的中間,放著一件小小的微雕,還沒有我的食指指甲蓋大呢!這件微雕叫綠松獸,是夏代的文物,我想,之所以取綠松石獸這個名字,是因為它有著青綠色的身體吧!
(綠松石獸)
還有一件文物值得一提,它叫銅斝(jia),是商代的文物。它的表面分為三層,每一層都有不同的花紋看起來特別復雜,最特別的是,它有兩個蘑菇一樣的把手,使整個文物都變得可愛了。
(銅斝)
下面就說一下洛陽博物館的四件鎮館之寶吧!這四件鎮館之寶都在二樓的珍寶館里。珍寶館的地面都被鋪上了厚厚的地毯,踩上去軟軟的,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樣。
第一件鎮館之寶是一頂爵,有“中華第一爵”的美稱。因為它不僅是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一件青銅器之一,而且外形美觀,所以被當做稀世之寶。
(爵)
第二件呢?是一口鼎,叫做獸面紋銅方鼎,這一口鼎有著人的面貌,聽講解人講道,這口鼎原來是一個怪獸,它特別喜歡吃人,不管它咬到什么東西,都不會松口,直到把東西吞到肚子里,但是,有一次,它在吃人的時候,不小心噎死了,所以它只留下人的樣貌,卻沒有留下人的身體。
(獸面紋銅方鼎)
第三件是一匹唐三彩的黑馬。這匹馬膘肥體壯,尾巴被人修剪的短短的,是一匹軍馬。這匹馬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下半身以及脖頸的下方用的'都是黑釉。全國總共只有兩匹黑釉馬,一匹是現在這匹,另一匹也是在洛陽出土的,全身通黑,但被調到國家博物院了。因為黑釉特別珍貴,一般的釉色只有三種顏色:紅、藍、綠,而黑釉的燒成基本上純屬偶然,必須經過反復燒制,才可以燒成功。
(黑馬)
最后一件是三層金絲楠木塔。這件木塔總共分三層,高約6米,重約4噸,是用昂貴的金絲楠木雕成的??偣驳窨塘?34尊佛像,每尊佛像的姿態各有千秋,各不相同,是一件特別名貴的文物。因為金絲楠木是一種十分珍貴的木材,木紋里有金絲,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種。古代封建帝王的寶座就是用上好的楠木制作的,還可以修建宮殿、陵寢等。但是它的生長周期十分緩慢幾百年才能成材,所以該樹種自清代起就十分稀有了。
(金絲楠木塔)
這次博物館之往讓我見證了夏、商、西周、東周以及其它朝代的燦爛歷史。
雖然這些文物不會說話,但是,我們根據它們的朝代,特征都能讓那些離我們遙遠的歷史說話,讓我們感受到了古人偉大的智慧。
我相信這種智慧一定會隨著未來的腳步一步步傳下去的。
有關洛陽博物館的作文 第三篇
洛陽古墓博物館就位于邙山鄉冢頭村,占地近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600平方米,由一組仿漢代建筑群和一組仿北魏建筑群組成,規模宏大,古樸典雅。洛陽古墓博物館旅游景點介紹之概況,洛陽是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歷代帝王和達官顯貴多埋葬在洛陽一帶,特別是洛陽城北的邙山,因埋葬東漢皇帝而遐邇聞名,成為中國古代最負盛名的墓地。此后,西晉、北魏皇家陵園均建其上,墓冢壘壘,星羅棋布,十分壯觀。
博物館復原歷代典型古墓葬二十三座,上自西漢,下迄北宋,其中包括了著名的西漢“打鬼圖”壁畫墓。其典型墓葬有西漢中后期貴族卜千秋壁畫墓,壁畫為卜千秋夫婦乘蛇(小龍)和三頭凰在西王母信使持節仙翁(方士)、仙女和虺龍、梟羊、朱雀、白虎等神獸護衛下在空中飛升的情景。東漢出行圖壁畫墓表現墓主人生前出行的宏大場面,有車騎一百多乘。另外還有正始八年墓、北魏孝文帝之孫清河王元懌第二子常山王元劭墓、南平王元瑋墓、唐代定國大將軍安菩夫婦墓等。
自古有“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之說的洛陽北邙山及周邊地區,歷代古墓葬星羅棋布,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的的專題性博物館——洛陽古墓博物館,其面積之大、風格之別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類型及數量之多均屬世界首位,是中國一大絕觀。因此,洛陽古墓博物館又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館之一,同時也成為目前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館。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原名洛陽古墓博物館,占地面積130余畝,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洛建筑面積8200余平方米,由一組仿漢代建筑群和一組仿北魏建筑群組成,整個地面建筑之間,廣植花草樹木,間設假山水池,堪稱公園。
有關洛陽博物館的作文 第四篇
那是一個陽春三月的下午,我和爸爸、媽媽騎車去參觀洛陽“古墓博物館”。聽爸媽說,古墓博物館在世界上可都是少有呢。博物館里匯集著解放后從洛陽建設工地中發掘出來的具有代表性的墓葬群,它們上至春秋戰國,下至明清,各個歷史時期的都有。每個墓葬都是按原形復原,其中的器物也是按原位置擺設的。
古墓博物館地面上的建筑并不高大,但那山門、華表,那太虛殿、長廊、玄堂、瓊閣都給人一種別樣的感覺。
進入玄堂,沿著巷道,不知不覺已來到距地面18米的地下中央大廳。這里寬敞明亮,富麗堂皇,絲毫沒有陰森可怕的感覺。大堂迎面可見一幅巨型唐三彩壁畫“升仙圖”,中央陳列有兵馬俑、戰車、酒器等其他仿古制品。
我們看了古墓分布圖,才知道原來這地下還有四個大廳,每個大廳都有兩條通道,連接著整個墓葬群。
我們從東通道前行,拱形長廊足有百余米,漂亮的天花板看上去莊嚴大方,吸頂燈光線柔和。長廊兩側排列著一座座古墓,彎腰進去,可見石棺和陪葬品。
那精美的石罐、酒壇、唐三彩、戰車等物,數量不等,大小不一。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呀!
我們進入一個用花磚箍起的葫蘆形墓穴,這個墓穴本身就巧奪天工,算得上一件精心雕琢的工藝品。四面墻上壁畫栩栩如生,完整無損。石棺前三匹馬拉著一架馬車,趕車的人神采奕奕,車后跟著成群結隊的人馬,聲勢浩大,全都活靈活現。
從東巷道出來,步入第二大廳。當我準備仔細欣賞壁畫時,一種奇妙的音樂聲突然從另一通道傳來。我顧不上和爸媽招呼一聲,便飛跑了過去。那里閣了很多人,原來這是一件叫“龍”的青銅臉盆發出的聲音。為什么叫“龍”呢?聽講解員叔叔講,這種臉盆是古代皇帝和皇后用的。只見臉盆呈海碗形,制作精巧。盆的兩側有兩個耳朵,盆底一龍一鳳,龍飛鳳舞。用兩手摩擦盆的兩耳,即可發出美妙的音樂聲。隨著音樂聲,盆里水花跳躍,高達兩尺,好似清泉噴水,別有一番情趣,看得我興奮不已。
我們穿行在地下宮殿中,飽覽了古代勞動人民給我們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接受了一次生動具體的愛國主義教育。
走出博物館,已是夕陽西下,夜幕降臨。在騎車回家的路上,我心中想了很多?;仡^望去,那古墓博物館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閃現在家鄉的土地上,也閃爍在我的心中。
有關洛陽博物館的作文 第五篇
古墓博物館位于洛陽市北郊邙山鎮冢頭村東,占地150余畝,建筑面積8200平方米,是我國第一座以陳列歷代典型墓葬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
古墓博物館分為兩大展區。歷代典型墓葬展區陳列上自西漢、下迄宋金的古墓葬25座,其中西漢“打鬼圖”和“卜千秋升仙圖”等9座壁畫墓的壁畫堪稱古代繪畫藝術的瑰寶;北魏帝王陵區以宣武帝景陵為中心,集中展示了北魏陵寢制度的基本面貌。地面建筑由仿漢代、北魏兩組建筑群組成,規模宏大、古樸典雅。院內珍花異木,郁郁蔥蔥,松柏修竹,四季常青。草木花竹掩映著莊嚴肅穆的殿閣和迂回曲折的游廊,環境優雅,景色宜人,堪稱園林式的博物館,是人們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參觀博物館01-17
有關洛陽博物館的作文 第六篇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高興的心情,來游覽洛陽新區博物館。洛陽新區博物館可是國家AAA級旅游景點,有五件鎮館之寶,設計師李立的得意作品。
我們首先來到石刻館,看到了鎮館之寶之一的“東漢石辟邪”?!巴?!哇!哇!好精美呀!”,一剎那,大家如潮水般涌了過來。導游阿姨說東漢石辟邪是青石雕刻而成,它高約190厘米、長約297厘米、寬約90厘米,重約在8噸以上,不僅雕工精美,造型偉岸,而且是前所未有,為中國目前最大的石辟邪。
我們緊跟著導游阿姨腳步,來到第二個鎮館之寶——唐三彩,它是唐代三彩黑釉馬,全身通黑,唯有馬面、馬蹄和鬃尾為白色,馬鞍為綠黃白三色相間,在唐三彩之中實屬罕見,是文獻中描寫的“龍種神駒、四蹄踏雪”。
我們又來到第三個鎮館之寶——夏代乳釘紋銅爵,它是夏代文物中的精品?!澳憧此拖褚粋€酒杯,可這也太小了吧!”導游阿姨說:“它就是一個小酒杯,雖然不大,但是它從內到外都是金子打造的?!?/p>
接著我們又看了幾處壁畫,圖畫的精美令我們嘆觀。
“好了,同學們,我們走了?!蔽覀兇蠹颐看温牭酵趵蠋煹穆曇舳己芘d奮,這次有點相反,大家情緒都很失落,因為我們深深地知道我們該走了,可是另外的鎮館之寶我們沒有時間看到。
同學們帶著一點點失落和遺憾返回學校,雖然我們沒看懂多少,但是我們也了解了我們洛陽的古代文化。
有關洛陽博物館的作文 第七篇
大年初三,媽媽帶我去參觀了洛陽博物館,博物館里的眾多珍寶真讓我大開眼界。
來到博物館,一進大門,我不禁感慨:“博物館真大呀!”一共有兩層,中間是寬敞的大廳,頭上是高高的天花板,腳下是光可鑒人的大理石地板,左邊是兩部正在運行的電梯,上面已經站滿了人。大廳里也是游人如織。我們先從一層看起??戳藢в螆D,我知道一層主要分古代石器展和河洛文明展兩個展區。我們先從古代石器展區開始參觀。在這里,我們看到了許多用石頭雕刻成的東西,有石獸、石人、石柱、石碑等,其中最多的就是石碑了。我從簡介上知道有唐朝的、還有宋朝的。這些石碑雖然年代久遠,但上面的碑文仍然清晰可見。上面的字都很漂亮,一筆一劃的,清秀有力,刻得非常認真。字體有行書,還有楷書,和我們平時買的仿古字帖上的一模一樣。參觀的人都說古人的書xxx底真的太深厚了,現在的書法家再也寫不出這樣的好字了。我們欣賞了很久,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看完了石器展區,我們又來到了河洛文明展區。這里展示了夏、商、周、漢等朝代的玉器、陶器和鐵器,有商朝的陶罐,夏朝的刀幣,周朝和漢代的翡翠玉鐲和瑪瑙耳環等等,這些器物制作精美,保存完好,有的還是公元前的,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了,可還是那么光潔漂亮,制作技藝比我們現在的都要高超。使我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和才干。在這個展廳出口處,還向我們展示了周王城遺址的模型圖,就在我們的腳下,用透明玻璃蓋著,王城的城墻、城門、城里的宮殿都清晰可見。讓我們能真切感受到那個時候洛陽城的輝煌。
參觀完了一層的展廳,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閉館時間了,我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博物館。經過這次穿越時空的參觀,我對洛陽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仿佛讀了一本形象的歷史書,真是不虛此行呀。
有關洛陽博物館的作文 第八篇
昨天是第一次去參觀洛陽博物館,讓我對洛陽十三朝古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對洛陽歷史的輝煌有了更大的體會,也讓我能學習生活在洛陽感到了無比自豪。
博物館位于古都洛陽市中心繁華地段,西臨王城公園,是一座優秀地市級博物館和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示文物珍品近千件。她是洛陽唯一的一座綜合性歷史博物館。
看到了許多的尊貴文物像萬年前的大象化石、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時期的青銅禮器、漢魏時期的彩繪陶器及百戲俑、隋唐時期的彩繪樂舞俑和釉色鮮艷、形態各異的唐三彩等。其中的夏代青銅爵、戰國時期的錯金銀銅鼎、北魏時期陶塑、唐代的三彩燈、三彩馬堪稱國之瑰寶。博物館運用多種現代表現手法,賦予展品以新的生命力,使展覽具有雄渾大方、精巧典雅的氣勢和風格,再現了千年古都特殊的歷史地位。
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一銅鐘,隨著青銅文化的開始,在商周時期出現了青銅制作的鐘。鐘的節奏感強,它能表達人們的歡樂喜悅,又可以在生產勞動中協調人們的勞動步伐、在舞蹈中使舞姿整齊優美、在練兵中使士兵步伐一致,以振軍威,因而在勞動生產中最需要這種樂器。有不少詩篇都記載了鐘的演奏。鳴”的著名詩句,就是這和象征的反映。銅鐘發音宏亮而悠揚,自佛教傳入中國始,銅鐘就逐漸成為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法器--佛鐘。因此,名剎寶寺皆有鐘。當暮靄漸合,寺院廟堂鐘聲回蕩,木魚橐橐,與僧尼頒經聲溶為一缽,增添了蓮花佛界特有的神秘氣氛。
自唐代以后,歷代封建統治者都競相鑄造各種朝鐘、佛鐘、道鐘、樂鐘,并且越鑄越大,以求達到利用神權和xxx的結合來鞏固統治的目的。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巨型銅鐘,重量達數十頓,無論是鑄造工藝還是體積重量,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歷代所鑄的鐘里,間或有鐵鑄的,但絕大多數還是銅鑄的鐘。古代鑄鐘,除了雕鑄一些圖案,還有文字,或吉祥用語,或紀時記事。古銅鐘不僅在文字發展史上,更在古代社會、政治、思想、文學、經濟等各方面的研究一提供了寶貴而豐富的史料。中國是鐘的故鄉,流傳于世、難以盡數的古銅鐘作為中國銅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古老、優美、偉大的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側面,對研究中國的斷代史、禮樂制度、思想史、音樂史等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并且由于薈萃了我國古代工藝技術之精華,代表了當時的鑄造、聲學、樂律學、力學等高超技術水平,更是研究我國傳統科技的寶貴實物。
參觀結束后,更加激發了我學習中國歷史的激情,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不僅僅是文化,還有許多做人的道理。今天參觀了這些古代的文物,既使我懂得了許多知識,又為我們的國家有那么多的古代文化而感到驕傲!
有關洛陽博物館的作文 第九篇
今年暑假,我參觀了洛陽博物館。它位于洛陽市洛龍區聶泰路,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建于1958年,占地三百畝,建筑面積萬平方米,館藏文物四十多萬余間,展出文物萬余件。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博物館吧!
走進洛陽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洛陽博物館”這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在它左邊有一根長柱子,柱子上有幾只獅子在玩一個大球,十分有趣。再往里走,我發現它的館藏非常豐富,從舊器時代開始按年代陳列。
里面有很多好看的瓷器,一只雙峰駱駝吸引了我的注意。它的駝峰很奇特,一個向左,一個向右,頭向上仰,嘴朝天,像是在向上天求雨呢!還有猛犸象的骨頭,它鼻子兩旁的骨頭很長,應該是用來攻擊敵人的。
我最喜歡的還是三國時期的白玉杯,它是用和田玉制成的,光潤細膩,沒有任何裝飾。還有一塊很大的東漢辟邪石,造型威武奇特;據說此辟邪石是光武帝原陵神道一側的石頭,用一整塊青石雕刻而成。博物館里還有很多寶貝,他們的造型豐富多樣,不僅有人,還有馬和車。這些寶貝有的細膩精巧,有的震撼人心,還有的精致可愛,給人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參觀洛陽博物館,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因為這里的展品是我們華夏大地的見證。我覺得我們應該多去參觀博物館,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而且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歷史!
有關洛陽博物館的作文 第十篇
走進洛陽博物館新館,“河洛文明”四個大字首先觸動了我。洛陽——十三朝古都,正如校歌所唱的那樣,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洛陽自古被華夏先民稱為“天下之中”。洛陽又有“千年帝都”之稱謂,并有:“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的說法,足以顯現出洛陽所獨具的重要性。因此,要領略“河洛文明”,當然也只有走進洛陽,感受河洛文明,感受千年帝都的魅力。
站在一樓,看的最多的就是石器、化石,更為珍貴的是舊石器時代的象牙化石、鴕鳥化石,可謂珍品中的珍品。新石器時代的彩陶、黑陶、骨針、陶背壺、陶灶等,足以看出,在遠古時代,洛陽的土地上已經有了“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已經升起了“裊裊炊煙”。
進了宮廷文物展廳,就聯想到了北京故宮的宮殿和建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大幅的慈寧宮平面圖和相關文字介紹,讓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慈寧宮的結構布局,便于我們參觀。接下來看到的是禮佛大堂和一批藏傳佛教的造像、佛塔。讓我們大家好像領略到了皇宮皇太后及太后禮佛的場景以及佛像的傳神。后又觀賞了宮廷家具及家居裝飾,宮廷家具的木工工藝與雕花、鑲嵌等工藝相結合,形成宮廷家具的創新風格。
在石刻館的門口,可以看到和洛陽老博物館差不多的辟邪“巨物”,東漢石辟邪,被譽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整個展廳分為“宗教石刻|”和|“碑碣墓志”兩部分?!白诮淌獭币苑鹣窬佣啵词毯捅唤氐耐瑫r,讓我們也感受到了石刻藝術的神奇魅力。
上了二樓的洛陽珍寶館,心里就更期待看到更多更加精美絕倫的珍寶。在古代壁畫館,看到了許多幅珍貴的墓葬壁畫。壁畫的繪畫技術和藝術價值之高、畫幅之大,大家都驚嘆不已。像一些天界圖局部、北魏武士圖、女主人宴飲圖也可謂珍品。
書畫珍品館里,更多像王鐸、吳昌碩、任伯年、康有為這樣的書畫名家的真跡也在展出,讓我們可以近距離欣賞他們的真跡。王鐸的《詩稿冊頁》《行書軸》,吳昌碩的《枇杷圖》《葫蘆圖》《秋菊圖》等書畫作品,樣樣精絕,令人贊嘆。
這里我最喜歡的尤屬唐三彩專題展廳,唐三彩獨特的造型和艷麗的色彩,讓人聯想到宮廷的御用物品。聽同學說唐三彩的制作工序是很繁瑣的,三彩館的展品主要是俑像和生活器皿,俑像類的展品有人物俑和動物俑,不管是婦女、文吏官、武官俑,還是三彩馬、三彩駱駝,個個都形象逼真、各具風姿。
洛陽博物館新館,著實讓我們領略到了“河洛文明”和洛陽千年帝都的文化魅力。
有關洛陽博物館的作文 第十一篇
星期天,天氣特別晴朗,真的是陽光明媚,萬里無云。爸爸媽媽帶我到西工,參觀了洛陽周王城的“天子駕六”博物館。那里的人很多,真是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博物館內外的裝修非常精致宏偉。講解員給我們介紹了詳細的情況,我認真地聽并作好了重點筆記。
“下面就是我們要重點參觀的車馬坑,它是洛陽在擬建河洛文化廣場時發現的。當時發掘了18座車馬坑,這里是一座面積最大的車馬坑,南北長米,東西寬米。車子是縱向東西兩列擺放,頭南尾北。”隨著講解員阿姨的指引,我們又走進了車馬坑展廳。只見一個長方形的墓地里,兩列車隊從北往南整齊的排列著平躺的馬車,雖經千年塵封,馬的尸骨、車的架子還是挺完整的,而且還保持著當時掩埋時的樣子。我仔細看了一下,馬匹數還不一樣,有兩匹馬的,四匹馬的,還有六匹馬的,這是為什么呢?聽了講解員阿姨的講解我知道:古人以馬匹的數量來鑒別人的地位,駕兩匹馬的是士,駕四匹馬的是諸侯、卿大夫,駕六匹馬的是天子。車馬坑的發現,首次以實物證實了“天子出行,駕六馬”的古代典籍記載。
臨近參觀結束,我又站在車馬坑欄桿邊向下望去,啊!好壯觀的天子馬車呀!那馬的全身骨骼和車輪都歷歷在目,我好像又聽到了車輪滾過的隆隆聲和馬匹地嘶鳴聲,腦海中仿佛又出現了當時那生動壯觀的歷史景觀……。它的發掘為河洛文化又增添了光輝的一頁。
通過參觀,使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科學知識,也培育了我的愛國之心,激發了我的報國之志。在爸爸媽媽的督促下,我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博物館。
- 上一篇:小學生下次開船港觀后感作文怎么寫(精選5篇)
- 下一篇:游體育場作文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