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我的玩偶作文教案(精選5篇)
我的玩偶作文教案 第一篇
目標:
1、學習1—3的唱數,鞏固對1—3字形的掌握。
2、學習3以內數的等量對應。
3、培養手口一致的點數。
準備:1—3數字圖卡、小熊圖片、小鴨圖片、氣球、區角內的實物。
過程:
1、學習1—3的唱數。
(1)通過游戲,練習1—3的順唱數。
師:孩子們聽一聽老師拍了幾下手?跟著我一起做。(幼兒跟著老師一起數數,數量控制在3以內)
(2)通過圖示,鞏固復習1—3的手口一致地點數。
師:剛才我們是拍手的方式,你還有其他辦法表示嗎?(幼兒舉手示意)
老師根據班上3以內的物品進行點數。
2、感知1—3的等量對應。
(1)復習鞏固對1—3字形的掌握。
師:剛才我們拍了一下手,那我們用數字寶寶幾來表示呢?(出示數字卡片)
(2)學習“1”的等量對應。
A、師:請小朋友看一看,圖片上有幾只小熊?(出示有1只小熊的圖片)1只小熊用數字寶寶幾來表示?(將數字卡片放在小熊卡片的下面)
B、師:數字“1”還可以表示1個什么呢?(出示一只小鴨的圖片)
C、教師小結:一只小熊和一只小鴨都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所以1只小熊和一只小熊是一樣多。
(3)學習“2”、“3”的等量對應,步驟同上。
3、進行1—3的等量對應練習。
(1)師:數一數桌子上有幾個氣球?那你們可以用什么東西來表示和它一樣多?
(2)師小結:三個氣球和三個。。數量一樣多,那我們用線連起來。
4、操作幼兒用書。
師提要求并對作業評價。
5、小結。
我的玩偶作文教案 第二篇
教學目標:
能描述自己喜歡的玩具,知道玩具不同的玩法。
教學準備:
(認知準備)知道自己帶來玩具的玩法
(材料準備) 幼兒自帶一個玩具,不同型號的電池
重點:
初步了解不同材料的玩具玩法不同。
教學過程:
一、觀察擺弄
以參觀玩具店的方式觀察各種玩具,說說各種玩具的名稱和材質。
討論:怎樣才能把玩具放的整整齊齊,哪些玩具可以放在一起。
嘗試將玩具按照電動玩具、塑料玩具、發條玩具、毛絨玩具等不同分類要求分類擺放。
說說自己會玩哪些玩具,可以怎樣玩,怎樣才不使玩具損壞。
每人挑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一玩,找出不同的玩法。
二、交流介紹
介紹:剛才玩的是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共同尋找一種玩具的幾種玩法。
小結: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玩法,同一種玩具也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三、嘗試發現
談論:電動玩具為什么不能動起來?
分辨電池:
1、找出電池的相同處:電池的兩頭,分別表示不同的兩極(正、負極)
2、比較各種電池的不同(如:顏色、大小、高低、粗細等)
試著裝電池:
1、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能把玩具肚子里的電池換成新電池。
2、個別幼兒嘗試裝裝電池
四、延伸
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為幼兒創設更換玩具電池的環境。
我的玩偶作文教案 第三篇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觀察一個物體的方法,培養觀察的興趣。
2、初步學會按先總的敘述,然后分幾個方面把一個物體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重點
培養觀察的興趣和能力,指導用總起分述的段式寫一段花。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是用總分段式介紹自己喜愛的玩具。
2。初步學會觀察一個物體的方法,并能按要求口述自己的玩具。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小朋友們都帶來了自己喜愛的玩具,你能給同學們介紹一下嗎?
(2)幾生上臺介紹自己玩具的名稱,特點,玩法等。
(3)簡單評議。
(4)出示課題。
2、明確習作要求。
(1)復習回顧:
①出示總分段式“翠烏的顏色非常鮮艷……赤褐的材衫”讀一讀。
②討論:這段話第1句寫了什么?第2、3、4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和第1句話有什么關系?這樣的寫法叫做(先總起后分述)
(2)提出習作要求:
①有條理地仔細觀察自己的玩具,想想可選哪些內容作介紹;
②先用一句話總的說一說你的玩具是怎樣的(可愛,有趣,漂亮等);然后圍繞總起句把意思、具體。
3,按要求說玩具。
(1)仔細觀察,小聲試說。
(2)指名說,按習作要求評議。
(3)同桌互說。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圍繞總起句,分幾個方面把自己喜愛的玩具寫具體,寫清楚。
教學過程
1、回顧本次習作訓練的要求。
2、按要求邊仔細觀察玩具,邊打作文草稿,教師巡回指導。
3、習作講評。
集體講議(可評議兩篇習作)。
我的玩偶作文教案 第四篇
“玩具是孩子們最親密的伙伴,可以分享他們的快樂,引發他們的想象,但孩子玩玩具經常會發生亂扔玩具、損壞玩具的現象。”,這是一節語言領域的學科《玩具玩具我愛你》,開展這個活動,我本來是要達到這樣的目標:1.初步學習朗讀兒歌,能大膽完整的朗誦兒歌;2.理解兒歌中愛護玩具的行為,激發愛護玩具的行為。
這節教學活動的重點在于:讓幼兒學習朗誦兒歌,能正確對待玩具,玩好玩具能及時整理,養成愛護玩具的好習慣。于是我依據綱要中的內容設計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第一環節故事引入,以故事的形式引入主題,丁丁玩好玩具,就把玩具仍在一旁,玩具找不到回家的路,在哇哇大哭。引入主題愛護玩具與整理玩具。第二環節教師示范念兒歌邊念邊做動作。第三環節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當我在走進活動室,進行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從孩子身上看到了這樣的現象:1.教師在念故事時,部分幼兒不理解故事內容;2.不能較好地完整朗誦兒歌。我還從孩子們的操作中,觀察到了學習上的這種現象:1.幼兒對個別詞語不是很熟悉;2.在朗誦過程中,動作部分有些幼兒容易失控。
這些現象讓我知道了原來的教學設計的不足之處,幼兒的學習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是被引導的。因此,我覺得原來的教學設計可以這樣調整:1.多引導幼兒學習朗誦兒歌,理解兒歌內容;2.鼓勵幼兒完整朗誦兒歌,并以貼紙最為獎勵。
經過我的反思,相信再次進行類似操作活動時能讓幼兒更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念兒歌時能更加的積極主動,課程更加富有趣味性。
我的玩偶作文教案 第五篇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第一學段為“寫話”,第二、三學段為“習作”,三年級的習作是二年級寫話的過渡。這樣,老師就要想方設法地為學生提供寫作的素材,激發學生的興趣。《新課程標準》中還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于是,我便把習作的“難點”和“興趣”相結合。現場拿來玩具便于學生從各個角度反反復復地仔細觀察,解決沒啥可寫,無話可寫的問題。我以“我最喜歡的玩具”為例,引導學生領悟觀察方法,使學生在觀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有順序”的重要性。在“說”的基礎上,側重指導學生注意書面表達形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希望這樣的訓練能夠為三年級習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在三年級起步習作中,現就本節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想法設法激發興趣
興趣的力量是無窮的。李鐵軍老師說過:“作文教學中的一切活動都要從激發學生興趣和培植習作的自信心入手。”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就會樂在其中。一些學生一提起習作就發愁,產生畏難的情緒。因而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非常重要。排除學生心理障礙,使學生變“怕寫”為“樂寫”,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所以,就必須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這堂課,我從兩個方面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1、借助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這次習作是學生樂于交流、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我力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借助多媒體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習作空間。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上課伊始,利用課件展示了幾組謎語。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開啟了學生的思維,觸動了學生的靈感。
2、從寫作內容上激發興趣
每個孩子都喜歡玩具,因此,我以《我最喜歡的玩具》為題。通過現場觀察自己的玩具,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加上每個同學都帶來自己各自喜愛的小玩具,如:小熊、芭比娃娃、小兔子、機器人、變形金剛……學生選擇的都是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寫作內容為學生所喜愛,課堂氣氛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學生產生了濃濃的興趣,這對于教師的寫作指導是十分有利的。
二、仔細觀察,提高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認真觀察是習作的基礎。觀察能力的提高,能體現出一個人作文能力的高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切事物都在變化,只有認真觀察,才能抓住事物特點,把事物寫具體、生動。針對兒童的特點,我要求學生觀察要有順序。如何指導學生按順序觀察玩具呢?課堂上,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玩具仔細觀察。再分小組介紹給自己的同學。接著課件出示要求:抓住玩具的特點從整體到部分,從頭部到尾部……對玩具做全面了解,用眼看,用手摸,用腦記住這些感受。圍繞玩具的外形、顏色、整體、最主要特點這四個方面展開觀察,小組內交流完后,我找幾名學生拿著自己的玩具上講臺前介紹。老師適時指導,其他學生也可以補充。看著自己的玩具,學生很容易說出玩具的外形。這樣,層層推進地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玩具,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范文,指導寫法
作文指導不能忽視習作形式上的模仿。習作教學不應當拒絕適當的模仿,因為模仿是習作的起點。模仿是人類的本能。張志松先生說:“不僅初入學的孩子愛模仿,中學生、大學生,以至早年離開學校的成年人,也在有意無意之間模仿自己認為好的事物。”拋棄“規矩”,越過起點和基礎,急功近利地追求“個性”,放手“創造”,與揠苗助長何異?書畫如此,作文亦然。可見,學生的習作應從模仿開始。所以,我精心選擇了幾篇范文,用大屏幕展示出來,讓學生們閱讀一遍,然后總結范文里面的習作方法、習作結構、用詞等。學生的思路一下打開了,我順勢引導學生簡單列出提綱。大致分為四個大段,這樣,他們就知道如何動筆寫出自己的玩具了,如何把自己的玩具寫的具體生動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雖然這節課在我預期中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我感覺還是有不足之處:1、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前出示的謎語太多,占用的時間有點長,導致后邊的習作方法指導有點緊,整堂課顯得前松后緊。影響了教學的效果。2、在讓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給予交流的時間太少,對學生的分小組交流分工不夠細致,學生交流時沒有順序,所以導致匯報的學生不夠積極,另外,對學生的匯報結果指導不到位。沒有引導學生如何具體、生動地介紹自己的玩具。
人無完人,課堂也是如此,這堂課有得也有失,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力爭從多方面引導孩子們在習作中說真話、抒真情。
- 上一篇:游紹興科技館作文400字(精選9篇)
- 下一篇:我和畫眉作文(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