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作文讀三國演義之桃園三結義有感(精選6篇)
作文讀三國演義之桃園三結義有感 第一篇
再讀《三國演義》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桃園三結義》。話說東漢末年,朝政的腐敗,再加上連年災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愿與劉備共同干一番事業。三人情投意合,選定張飛莊后一桃園。此時正值桃花盛開,景色美麗,張飛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祭品,焚香禮拜,宣誓完畢;三個人按年歲認了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
因為說到劉備、關羽和張飛,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他們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后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xxx。人們一直傳誦著這個故事,也一次次有人效仿著焚香結義。梁啟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談到:xxx今我國民綠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 桃園之拜……xxx當年,在張飛莊后的桃園,三人焚香立誓:“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xxx。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自結義后,三人沒有食言,除了未能做到同死外,應該說他們都履行了諾言。
劉備,字玄德,三國時蜀漢的建立者。他本是東漢皇帝的遠親。自從桃園結義后,請出諸葛亮,才和魏、吳三足鼎立,三分天下。劉備于公元221年稱帝,國號為漢,建都成都。公元223年,劉備病死在蜀國;關羽,字云長。公元200年劉備戰敗,關羽被曹操俘虜,極受優禮,并被封侯,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當得知劉備下落時,過五關斬六將,攜劉備家眷返回,成為封建社會忠孝仁義的楷模。他雖在三人中排行老二,但卻死得最早,于公元119年孫權襲荊州時被殺;張飛,字翼德,是魯莽英雄的代名詞。不過,他在長坂坡上的壯舉,至今仍是美談。遺憾的是他在公元221年劉備發兵攻吳為關羽報仇,臨行前被部將刺殺,留下一世英名。
讀完之后我大有感觸,覺得當時在古代所有人都是那么講義氣,我們也要向古代的大英雄一樣那么講義氣。
作文讀三國演義之桃園三結義有感 第二篇
篇10
《三國演義》,一部膾炙人口、令人深思的小說,它講述了從董卓與袁紹到劉備,又從曹操到諸葛亮,從“東南八十萬雄師,橫刀向天空東,一桿云煙直指蒼蒼”的曹操到“三國鼎立”中經歷了多少波折,最后一分是三國,它展現了波瀾壯闊的三國時代,也展示了三國人物的聰明才智,這就是我喜歡的三國的主人公——關羽。
關羽,字云長,他是劉備的五虎上將之首,他的義無反顧,忠肝義膽,是一個不畏犧牲的忠勇。有一回,他被曹操圍困于一個小山丘中,曹操派關羽去救他,因為曹操知道這件事不愿投降,就派關羽守在山谷,等關羽出來找他,關羽就把曹操圍起來,曹操不但沒有攻擊他,而是讓他千里走華容道,關羽就這一點,讓我佩服得十分佩服了。
諸葛亮還是個機智的人。在他火燒赤壁的過程中,曹操在赤壁之戰中一直受著重重磨難,他的智慧讓周瑜非常吃驚,他的機靈,讓周瑜的心都為他感到著急。
劉備還是個善良的人,他知道關羽的死訊,知道關羽死訊后,關羽和張飛不顧一切地去找他,還幫助他,最終關羽在曹操的幫助下回到了漢,這樣關羽才得以活命了。
《三國演義桃園三結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英雄悲歌。
作文讀三國演義之桃園三結義有感 第三篇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歷史上膾炙人口的長篇小說。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這本書中刻畫了上百個人物形象,無數的智慧謀略。在《三國演義》中,有許多的英雄,他們有的忠勇無敵,有的奸詐殘忍,有的機智聰明,有的英勇無謀。這些都是人們非常熟悉的。
這里面令我記憶深刻的是諸葛亮和姜維。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近知地理,是三國時期智慧的化身。他的智慧體現在他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的才能體現在他草船借箭和三氣周瑜。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人物,他們個個神機妙算,有英雄豪杰,有奸惡如仇的曹操,也有英勇善戰的趙云,有忠心耿耿的關羽和張飛;有奸詐陰險的曹操等……他們各有特點,每個都有一個特點,讓我對他們產生了極大的敬仰和敬佩。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更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璀璨明珠!
作文讀三國演義之桃園三結義有感 第四篇
看了某本書后,有不少感觸。
相信大家一定知道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與秦穆公爭霸的故事吧,但在此置一千年后的xxx五胡入華xxx時代還有另一次更有名的xxxxxx淝水之戰xxx。
秦王苻堅,它是各有眼光有氣度的君王。可惜他不幸輸了,加上其又是個胡人,所武林外傳以被那些正統漢人史學家忽略、抹黑得十分難堪。若比較當時的前秦與東晉,就可以發現其實在苻堅統治的秦國,可以說是朝氣蓬勃,與唐太宗的氣度和架勢有得比。只不過在xxx淝水之戰xxx離奇失敗,就被人說胡人是敗類。
類似的是曹操,他被人稱為xxx*雄xxx,似乎略帶貶義,的確,它是詭計多了點。而它南征失瘦肉精敗,又被人說成很不堪的樣子,在《三國演義》中就有不少這樣的觀點。
如今有些心思不息的人讀了《三國演義》之后,卻自然而然地把曹操當成了壞人,我認為,曹操不會如小說中所說的沒用,只不過書中的英雄差不多都在蜀國,且次書以劉備開頭,讀者很自然的就把他當成主人翁,加上現在對劉備的仁慈之類的贊美太多,當然就把曹操發動的戰爭說成不仁不義的侵略。
仔細想想,武侯諸葛孔明幾次出征攻打魏國,不也是在侵略嗎?他以先帝遺命為由,討伐曹操收復中原,就成了愛國愛民的英雄了。難道魏國的人民都不是人?難道魏國的人民都人人得以誅之?他可能并不想發動戰爭,1。不出祁山,發展困難。2。先帝遺命,怎敢不從?書中雖把諸葛亮神化了,卻不能改變歷史:臥龍、鳳雛,二者皆得,卻安不了天下。
作文讀三國演義之桃園三結義有感 第五篇
遠略高瞻屬武侯,奈何壽盡命天收。煩將三顧茅廬義,便起獨滅漢室憂。
赤壁敗操引明策,成都扶備獻良謀。至今提念仍心泣,云雨翩翩空自流。
將星秋夜已收藏,魑魅紛紛蹈亂狂。生不逢時難享受,命徒隨古怎憂傷。
池魚駁躍攪池暗,海日初升伴海光。事主兩朝人贊譽,英雄從此姓名彰。
讀三國的時候,覺得人物形象很生動鮮明,有很多讓我覺得喜歡的人物,其中有袁術。袁紹。劉表。孫策。劉備。關羽…但是在這些人物中最喜歡的還是諸葛亮和曹操。
被稱為是儒家倫理型的理想人物,他的xxx才xxx。xxx學xxx。xxx識xxx都注入了xxx仁政xxx的道德內容,他有獨特的人格,擇梧而棲,擇主而事,他盡忠于劉備,盡忠于蜀漢,最后中獻身于統一的大業中。xxx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xxx隨著蜀漢的衰亡悲劇,他也成了悲劇人物!
xxx尖絕xxx曹操是個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的藝術典型家,作為一個陰謀家,他具有無窮的權勢和貪欲,與xxx仁義xxx的劉備形成鮮明的對照。他交織在陰險。奸詐。暴虐。多疑的性格中,大權在握,則為所欲為,與諸葛等人的形象是鮮明的反叛,他xxx挾天子以令諸侯xxx汗獻帝成了他的傀儡,故此被對手罵為xxx名為汗將,實為汗賊xxx。但他有自己的雄才大略,其形象雖不為人喜愛,但也深刻的體現出當時的歷史環境!
作文讀三國演義之桃園三結義有感 第六篇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黃巾之亂是從桃園三結義開始,講了黃巾起義之后,東漢政府的反擊,出現了劉備,曹操等英雄,而東漢xxx也快滅亡了。
董卓之亂是講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從何進與十常侍對戰到少帝逃出京城,結果被董卓救駕。董卓入京后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群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后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呂布所殺。
群雄割據是講董卓死后,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互相廝殺,最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即北方的袁紹與公孫瓚,江東地區孫策的崛起,中原地區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再后來的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我就不一一細說了,最主要的我想談談自己對三國演義的一些認識和看法。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欣賞的就是曹操了,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之人,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沒有抹殺。他在幾年的東征西戰中,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盛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后來晉國才能統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xxx唯才是舉xxx的用人方針,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里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鑒于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把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后來,曹操于公元214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復強調他在用人上xxx唯才是舉xxx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受有關系,只要真有才能就行。經過一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大量人才,當時各地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的盛況。而且對于有才干的人曹操還能做到不計前嫌,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后,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說:xxx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么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的成功不僅因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攬人才,還在于他有著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在赤壁的慘敗之后,曹操并未一籌莫展,而是笑著說了一句xxx今北方仍由我所據xxx,并且三次大笑展現出他對待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同時也是個很有文學情趣的人,喜歡作文賦詩,即使大戰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許多詩作都是樂府中的名篇。
- 上一篇:我這個馬虎小姐作文(精選6篇)
- 下一篇:漸行漸遠的路作文600字(精選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