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20篇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一篇
諸葛亮是流芳千古的風流人物,他的故事更是至今流傳,他的聰明才智,實在令我敬佩不已。
一提到諸葛亮,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他在隆中和劉備的對話,他當時雖然隱居在南山之下,過著不問世事的生活,但他就對當時世上之事可謂是了如指掌,對世事的分析更是入木三分。為劉備的“興復漢室”出謀劃策,令人嘆服。就因為如此,劉備采用其謀略,終于興復了漢室,也難怪劉備當時對關羽、張飛說:“吾有之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諸葛亮就此為劉備效勞。諸葛亮寫的《出師表》更是蕩氣回腸,令人激昂,陸游曾贊他:“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他對劉備的追念和對劉氏父子的赤膽忠心可歌可泣。他的三條建議更是良策,為蜀漢的基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空城計是足以表現諸葛亮的雄才大略,當司馬懿的軍隊快攻陷城池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急中生智,抓住司馬懿疑心重的特點,大開城門,安排老弱殘兵看守城門,而自己假裝休閑地在城樓上靜觀其變。果然,司馬懿疑心重,進退兩難,最后還是揮兵而回。諸葛亮的急中生智,拯救了城里的平民百姓,挽救了百姓,不負劉備的托付。
因此,我非常敬佩諸葛亮的雄才大略,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二篇
我自從讀了《草船借箭》之后,了解了諸葛亮他知人善用、慮事周密、有勇有謀、神機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膽識過人、謀略超群,他的神機妙算讓周瑜自愧不如。
在《三國演義》里諸葛亮的行動和語言還有智慧上都近乎是一個神仙的化身。《諸葛亮智算華容道》、《燒藤甲七擒孟獲》、《草船借箭》……在這些故事里,諸葛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不是個碌碌無為的人。在三國里諸葛亮扮演著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就像電影里的主演一樣,沒有了主演,電影也拍不成了,如果沒有了諸葛亮,蜀國不可能和魏、吳互相對抗,不可能有那么強盛,不可能存活那么長的時間。要是沒有了諸葛亮,就沒有蜀國,要是有肯定比秦朝的十五年更短。也就沒有了三國鼎立時期,更沒有了《三國演義》這本經典、精彩的小說。
在我們的腦中他是一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人。他吩咐、安排的事總是萬無一失,但我從名著中了解到他因為自己的過失,導致了一次嚴重的失敗。
在《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中,孔明派馬謖守街亭,司馬懿知道后笑曰:“馬謖乃徒有虛名、庸碌無為之輩,孔明派他守街亭,焉有不誤事之理。”事實正如司馬懿所料。馬謖不聽王平勸諫,占山為寨,結果被魏軍四面合圍,斷汲水之道,軍心不戰自亂。導致街亭失守。諸葛亮聞訊后,跌足長嘆“此吾之過也!”街亭失守是諸葛亮不知馬謖其人,用人失誤造成的。劉備在永安宮托孤時,曾經說“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而諸葛亮竟未以此為戒。
雖然諸葛亮犯了一次嚴重的大錯,但是他對蜀國的貢獻不亞于關羽、張飛、趙子龍……我明白了:人不是十全十美,犯了一次錯誤,不要緊,重要的是能知錯改錯。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三篇
打開繽紛的書簡,追隨先行者的腳步,站在歷史的河畔上,我在尋覓著臥龍先生的足跡。手持羽扇,身著道袍的臥龍先生似乎也在尋覓著什么,是尋找幼主阿斗的身影嗎?還是在尋找蜀國的子民?
先生你可知道你離去以后,蜀國如風雨中的樹葉,隨風搖擺,搖搖欲墜;如太陽西沉的晚霞,變化不定,轉瞬即逝;如一座將要倒塌的大廈,頃刻之間,灰飛煙滅;如早晨彌漫大地的薄霧,在旭日東升一瞬間,蒸發人間。你不禁要問,我在世時,精心治理蜀國,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蜀國雖比不上魏國的強盛,吳國的富庶,也不至于滅亡得那么快吧?
是的,先生為蜀國鞠躬盡瘁,忠于先帝和幼主,以至最后卒于五丈原,然而你一生最大的錯誤不是錯輔了無能的劉氏父子,而是你不知變通,一味死守著劉氏父子。
你火燒新野、博望坡、赤壁,為劉備打下帝王的霸業,而劉備只顧兄弟之情,傾蜀國之兵伐吳,被火燒七百里,最后卒于白帝城。臨終前劉備曾對你說:劉禪可輔則輔之,不可輔教你取而代之。而后來你卻一直輔佐不可輔的劉阿斗。
劉阿斗只知道花天酒地、聲色犬馬,聽信宦官黃皓的讒言,在你六出祁山,幾乎快要攻占魏國都城長安時,將你匆匆召回。因此使你錯過了大好良機,遺恨終生。
先生你假如不死守著劉氏父子,將劉禪廢掉或讓其有君王之名,無君王之實,給予很好的待遇,你一定會把蜀國治理得更加強大。憑借你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能,定能讓蜀國子民更富裕。人民安居樂業,豈不快哉?憑借你的神機妙算,文韜武略,定能北伐中原,直搗長安,統一中原,光復漢室,從此可以結束戰爭,休養生息,再現“文景之治”,讓天下老百姓從此安居樂業,免遭戰爭之苦。此時劉禪仍是漢家皇帝,你仍然是一位忠臣。只不過換了另一種方法,結果卻大相徑庭,一個瞬間滅亡,一個更加強盛,最后統一華夏。
在定軍山上我看見了道骨仙風的臥龍先生,似乎明白了什么........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四篇
看過《三國演義》這本書后,我特別崇拜諸葛亮,這位先生他智慧過人,他忠心耿耿,空城計退敵、草船借箭、借東風這些事跡都被人們津津樂道。但是他最后含恨逝世于五丈原,令人痛惜!
我很佩服他,總希望能成為像他一樣的人。
一天早晨,我突然感覺有點不對勁,去鏡子前一照,咦,我的頭上什么時候冒出來一個帽子?往床上一看,啊!還有一把鵝毛扇,難道我成了21世紀的諸葛亮?沒有“難道”,只有“一定”!哈哈,我終于夢想成真了,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下了樓,我突然發現有一所小學在招老師。既然我是諸葛亮,我一定要把智慧傳播給更多的人!于是我搖著我的鵝毛扇,胸有成竹地走了過去。
我迎面碰到了校長,校長聽了我的介紹,激動萬分地把我帶到了一間教室里,對我說:“趕快把你的智慧傳播給學生吧!”我拿著語文課本走進了教室,先自我介紹:“我叫諸葛亮,那個‘諸’字不是一頭‘豬’的‘豬’,你們以后可以叫我諸葛老師。”話音剛落,教室里哄堂大笑,學生們說:“老師可真幽默。”
我是第一次上課,所以有點緊張,但有了他們這一笑,我反倒輕松了一些,等他們笑完后,我又說道:“請同學們翻到第二頁《草船借箭》,先請第三排那位男生讀一遍。”我的耳邊馬上就響起了那位學生的聲音:在聯吳抗曹的戰爭中……”那位學生讀得很生硬,我擺擺手讓他坐下,自己拿著書聲如洪鐘地念了起來……
我讀完后,教室里安靜極了,同學們還陶醉在我的朗讀當中呢,簡直是身臨其境!
等我醒來后,我才發現我還躺在床上,唉,要是我真能成為諸葛亮,那該多好啊!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五篇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他是中國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和外交家。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能言善辯的性格被羅貫中描寫的淋漓盡致。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用計,調遣關羽和張飛火燒新野,正因他的足智多謀,使這一仗大獲全勝。使曹操的兵馬一下子從十萬大軍變成了幾千人。這足矣表現出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了。
從“諸葛亮草船借箭”中,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本領令我贊嘆不已。同時,讓我對諸葛亮產生了幾分敬意。在這個故事中我也能體會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他好像已經知道了將來要發生的事情,對曹操的舉動了如指掌。
有一次,諸葛亮去找孫權,請他和劉備聯盟,孫權的手下聽說諸葛亮來了,想殺殺他的威風,于是一個接一個的向諸葛亮發出挑釁,可都被諸葛亮駁得垂頭喪氣。后來,在殿堂后,諸葛亮看孫權不好說服,便用了激將法,把孫權說服了。就這樣,諸葛亮舌戰群儒,勝利而歸。難道這還不能說明諸葛亮的能言善辯嗎?
諸葛亮的機智真是:“鬼神不測之機,圣人難比之智”啊!
不過,諸葛亮這一生都好似是別人的工具,為別人出謀劃策,為別人安邦定國,一直弘毅忠壯。忘身憂國。卻沒能建立一個自己的軍隊,自己的國家,這是他畢生的遺憾。
后來,劉備建立了蜀國,諸葛亮更加愛民愛兵,為蜀國創造了許多的光輝歷史。回想起他的經歷—取荊州,排八陣,收二川,三氣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真是驚心動魄。舉世無雙啊!
歷史發展到了今天。古有諸葛亮為榜樣,現有xxx和xxx為楷模,我們有為何不像他們學習哪?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六篇
睡臥隆中待明主,三分天下隆中出。生逢亂世出謀略,平定天下占一分。這句話正說的是諸葛亮,又名“臥龍先生”。
諸葛亮總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拿羽扇。輕風拂過,長發飄逸,長袖輕擺。諸葛亮輕輕一笑,隨之,羽毛扇亮出,指揮千軍萬馬,思考萬全計謀。飄飄欲仙,羽扇擺出,計從心來。
周瑜刁難:十日造七萬支箭。你信誓旦旦立下軍令狀,上觀天象,了知三日之后大霧彌漫。
三日之時,白霧繚繞大地,面對面也看不清對方輪廓。你帶領二十草船闖入曹營,擂鼓吶喊,支支毛箭下雨般扎入草船,你飲酒作樂,只需一時,幾十萬箭落入手中。
白帝城中,劉備床榻,句句囑托:“若兒不成器,你可自立為帝。”你跪在劉備前,失聲哭號,淚如泉涌,打濕床單。
劉備曾三顧茅廬,請你出山謀劃大策。事后升你宰相,軍師,處處謙虛討教。臨終前將一觸即倒的蜀漢江山交托給你。你七擒孟獲,上表北伐。雖已發須花白,但每一件政事都親自解決。雖已體力不支,但仍在戰場上“拼搏”。最終病死北伐軍中,留下千古名唱。
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執羽扇。好一個玉樹臨風,神機妙算。
諸葛亮作文12-25
諸葛亮作文06-28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七篇
不問政局便知天下三分,不出門戶遍曉天文地理。赤壁之戰中,他巧借東風,取得勝仗;草船借箭時,他未卜先知,喜獲萬箭。他神機妙算,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是一位鳳毛麟角的人物。他就是諸葛亮。
在2019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一個完全不屬于這個時代的諸葛亮,還會和從前一般威風凜凜,引領時代潮流嗎?
一天,我在街上走著,看見一位中年男子,身著古時衣裝,好像是一介草民,灰蓬的衣衫,簡陋的草鞋,手中拿著一本書。我抬頭仔細地打量著他。恍然大悟,這就是諸葛亮。霎那間,他身邊擠滿了要拍照留念的游客,他被擠在人群中喘不過氣來,這樣熱情的人們,著實讓他吃了一驚,還好人們拍完照趕緊走了。我跑上前去問他為何在此,他答道:“吾本讀經于草廬之中,不知為何來于此地。”我瞬間明白他穿越了,但他表現出一臉的茫然,顯然他不懂這樣的詞匯。碰到諸葛亮,我走欣喜不已。現在正值春節,我也可以帶他去轉悠轉悠。
我領著他去了超市。過春節,超市進購了不少貨物,彩燈彩繩裝飾超市炫放異彩。讓諸葛亮看得眼花繚亂,嘖嘖稱奇。
他看見了火龍果,說此魚為何不于水中?我答道這是一種名叫火龍果的水果,并不是一條魚。他又問到榴蓮味散發著惡臭,是不是有些壞了;為何人們要提著一個小籃;為何人們……我被他接二連三的疑問搞得暈頭轉向,無奈只好帶他去其他地方。
我帶他去了電影院,他問我為何曹操在墻上,為何有如此多的人去看他,且墻上的故事,他竟然什么也不知道。神吶!救救我吧,快把他帶走吧。我實在受不了了,自己悶悶地發著牢騷。
走出電影院,我今天再也不帶他去任何地方了,讓他吃頓飯打發走就完事了。我帶他去了就近的一個快餐店,給他要了一份漢堡,一包薯條和一杯可樂。一天的奔波,也讓他覺得餓了,拆開包裝紙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還贊不絕口。吃飽喝足后,我們在回家的路上散步,與他談論過去的事情。
他當時還在草廬之中,未被請出當軍師,他雖未出廬,但早已知曉有人將要有求于他,真不愧為神機妙算,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
到了家里,我邀請他留宿家中,他也欣然同意。那天晚上我睡的美滋滋的。和諸葛亮吃過飯,逛過街,這是一件多么值得炫耀的事情。第二天早晨我起床后去找諸葛亮,但卻哪也找不到。我問媽媽,媽媽說我又在說胡話。天吶,難道這只是一場夢?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八篇
臥龍諸葛,被人們贊頌千古。我認為這是因為他的智慧與忠心。
諸葛亮智慧,其他志士也智慧,他與眾不同止處,在于他料事如神。赤壁之戰時,他料定東風會來,最后東風果真幫他們以少勝多;東吳招親之時,他料定東吳會上當,最終周瑜陪了夫人又折兵……他的料事如神幫助六被勝了不少“大戰小戰”。關羽大意失荊州、被殺以后,劉備出兵討伐動物,諸葛亮也料到了必敗的結果。最后果真——“火燒聯營十八寨”,劉備兵敗而回。
兵敗而歸,六被白帝城托孤后,諸葛亮的中心就表現得淋漓盡致了。他為蜀國而鞠躬盡瘁。為了報答先帝,輔助阿斗,出征之前,寫下了感人肺腑的《出師表》,杜甫稱贊它可謂是“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訓練軍隊,六出祁山,七擒孟獲……最終累死于五丈原。一位集智慧和忠心與一身的臥龍就這樣消失了。
我想:世人贊他,是因為他智慧,能料事如神;世人敬他,因為他赤膽忠心。無論智慧,還是中心,是天下無人能及的。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九篇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聲長嘆中,一位手持羽扇,圭角不露的人影浮現于眼前。眾說紛紜的三國人物,唯對他的肯定眾口一詞,他——諸葛亮!
杜甫有言:“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足以表明他城府之深,功績之大。關羽敗走麥城,劉備一心為其報仇,在密林扎營,不想被狡詐的陸遜施以火攻。為挽回接連慘敗,諸葛亮“取石排成陣勢于沙灘之上,有氣如云,從內而起,變化多端,可比二十萬精兵”。陸遜至此,自然被困,無法脫身。奈何,諸葛亮岳父相救,壞了這場精心策劃的好戲!可雖然此計未成,但足以表明他的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曉地理!
瞧,草船借箭,火燒博望坡,空城計……這么多令人拍手稱絕的妙計都來自諸葛亮之手筆,怎能不令人拍手叫絕呢?蘇軾的贊許最為畫龍點睛“密如鬼神,疾如風雷,進不可當,退不可追。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真臥龍也!”
不錯,諸葛亮的功績,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這位千古奇才就這樣以智慧征服了所有三國迷。哦,征服我們的,還有他的忠心。一代明君康熙曰“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人臣者,唯諸葛亮能如此耳。”劉備臨終前,他告訴諸葛亮,如果劉禪無能,自可取而代之,這話要是對其他權貴所講,定會讓他們抓住機會作威作福,甚至叛逆。可諸葛軍師聽后痛哭流涕:“我會忠心耿耿地輔佐劉禪,一直到死。”后來,諸葛亮出兵北伐前,用《后出師表》告訴劉禪,也告訴我們,什么是不忘初心!
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忠心耿耿……如此多的褒義詞,幾乎都能為他代言。高人!英雄!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十篇
在三國里,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諸葛亮,因為他非常聰明。
諸葛亮是個天文學家,在草船借箭的故事里,諸葛亮知道哪天刮什么風,哪天下雨,要是諸葛亮回到現在,他早就成氣象局的局長了,這樣就不需要天氣衛星了。
諸葛亮是個心理學家。在空城計的故事里,諸葛亮能摸透司馬懿的心思,也能控制住自已的情緒。在城樓上悠閑的彈琴,一點也不慌亂。真是佩服呀!
在七擒孟獲的故事中,諸葛亮抓了孟獲七次。前六次孟獲都不服氣,第七次才誠心認輸,我也佩服呀!
諸葛亮活著時氣死了小心眼的大英雄周瑜,周瑜臨死前說:既生瑜,何生亮!諸葛亮死后又嚇跑了司馬懿。諸葛亮死前讓人們在山頭上立起自己的雕像,司馬懿看了以為諸葛亮沒死,趕緊帶著軍隊逃走了。知道真相后感嘆自已真是不如諸葛亮啊!
劉備三顧茅廬才把諸葛亮請下山,諸葛亮還不想找工作呢,就被劉備請下山了。看來,只要自已有本事,好工作就會自動來找你。
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愧是我的偶像呀!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十一篇
許多人都十分崇拜諸葛亮,我也不例外。但不是因為他的神機妙算,不是因為他的淡泊名利,而是因為他那份謙虛的態度,學習了《出師表》之后,我更家感受到了他的謙虛。
他才華過人,但他卻說自己“出身卑鄙”,或許他確實出身較為低微,但他那滿肚子的計謀與對當世之事獨到的見解,卻已蓋過一切。
他功高蓋主,但他卻擔心自己“托付不效”,孔明不只一次被后人喻為人中之龍,正是他的才能才使他能夠“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能夠讓劉備臨終時寄他以大事,能夠讓趙云鞍前馬后地為他辦事。這一切難道說明不了什么嗎?
或許是謙虛才使得他滿腹計囊,或許是謙虛才使得他能輔佐劉備、劉禪兩父子打天下,因此我敢斷言,是謙虛的態度造就了這位千古奇才。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十二篇
《三國演義》是古代文學中的著作,其中的故事情節更是扣人心弦。說起《三國演義》就不得不說道那時學識淵博,視為神人的諸葛亮了。
諸葛亮的才學是大家眾所皆知的,但才學過人也不免惹來別人的嫉妒。就如三國時期同為英雄人物的周瑜,他因嫉妒諸葛亮的學識,便在一次與他共同出席的酒宴上故意對諸葛亮說:“孔明先生,我吟一首詩你來對,對的出有賞;對不出,就以東光為罰,如何?”諸葛亮從容一笑:“君子無戲言,請都督出題。”周瑜大喜,便開口念到:有水便是溪,無水也是奚,去掉溪邊水,有家便是家。得志貓兒勝過虎,落泊鳳凰不如奚佳。諸葛亮笑笑,開口吟道:有木也是棋,無木也是其,去掉棋邊木,有前便是欺。龍游淺灘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周瑜聽后心中大怒,但有言在先,便只能壓下心中的怒火。沉默片刻后又說:有手便是扭,無手便是丑,去掉扭邊手,加手便是妞。籠中有女長得丑,萬難千選挑一妞。諸葛亮知道周瑜是在嘲笑自己的老婆長得丑,卻還神態自若地說:有木便是橋,無木也是喬,去掉橋邊木,加女便是嬌。江東美女大小喬,曹操銅雀鎖二喬。周瑜聽出來諸葛亮的意思是在奚落自己的夫人。實在是忍無可忍,幾欲發作,最后魯肅替他解圍說道:“有木也是槽,無木也是曹,去掉槽邊木,加米便是糟,當今之計在破曹。龍虎相爭豈不糟。
三國時期的人物,我們所熟識的哪個不是心思慎密,聰明過人,但諸葛亮卻仍能生存在他們其中,并為眾人所敬仰,這可并非常人能做到的這也是我敬佩他的原因。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十三篇
他,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善識人心;他,心藏孫子兵法,懷揣三十六計。他是誰?他就是三國時期與龐統共稱臥龍鳳雛的蜀國大丞相,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諸葛亮!
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三氣周瑜空城之計,這一謀連著一謀,一計接著一計,正所謂“計無虛發,謀無不中”,連周瑜也只能甘拜下風,自嘆不如,怎么能不令人感到敬佩至極?
草船借箭之時,他利用漫天大霧與曹操的多疑成功取得十萬支箭,令周瑜自嘆不如;火燒赤壁之時,他建起七星塔借東風,讓大火在曹營中瘋狂肆虐,將曹超比上華容道;曹進華容之時,他又三埋伏兵,打得曹操無路可退,只得殊死拼搏,終因關公記恩,才逃此劫;三氣周瑜之時,他見周瑜身中毒箭,不得受氣,用計將周瑜氣得連連吐血,倒地身亡;空城一計之時,司馬懿帶大軍攻城,他卻將城門大開,坐在城樓上焚香彈琴,讓魏軍以為有埋伏,撤軍回朝;七擒孟獲之時,他用計連連七擒xxx王孟獲,擒了又縱,縱了又擒,讓孟獲心服口服……
諸葛亮,你是蜀國必不可少的一份子,你為蜀國的鞠躬盡瘁千百年來我們都看在眼里。蜀國若是缺了你,歷史將會有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十四篇
今天我拿著記錄本來到了隆重的茅舍前,準備會見我的偶像逐個老先生,一位童子接待了我,我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諸葛亮了,想一想劉玄德也是在三顧茅廬后才一睹諸葛亮的面貌,而我只是一次,真是好有成就感哦。^_^隨后我的采訪便開始了。
“請問?你是怎么未卜先知的那?比如像刮大風,有大霧,下下雪的?有什么妙招嗎?”我一口氣把事先準備的問題統統的倒了出來。
“呵呵!
”諸葛亮老先生撫了撫掌和藹的說“孩子,我哪有什么未卜先知的力量呀!
我只是靠我自己在平時的觀察,只是靠我對天氣變化的總結得來的。”
“那請問向您這樣十全十美的人,您認為世上會還有人嗎?”我又問道
“怎么會沒有了?而且我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因為世上是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比如只有我的智慧,加上五虎大將才可以一同來輔佐漢室,要是沒有五虎大將我是不成氣候的。對于世上有沒有比我更厲害的人,我想是有的,像司馬徽等一些隱士,他們之所以不出上露面是因為不想被塵世所托,但是他們的才華絕對在我之上。”諸葛亮一邊說一邊用手喚來端茶的童子。
“時間不早了,我想再請教一個問題。”我說
“但講無妨。”諸葛亮老先生放下手中的茶杯說道
“請問,你是怎么看待‘三個臭皮匠頂上一個諸葛亮’這句話的?”我一邊笑一邊問。
“哈哈。”諸葛亮抱膝說道“關于這一句話我想說的是,也許我所知道的很多,但是別人知道的我并不會知道,你們只要能在平時養成多觀察,多思考的喜歡,并提高自己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以一定會變得一樣的出色。呵呵”諸葛亮老先生一邊說,一邊起身。
隨后我告別了諸葛亮老先生,但是此時我的心情卻久久的不能平靜。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十五篇
我臥室的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包括童話、故事書和漫畫書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三國演義》,一拿起來就放不下。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講述了東漢末年魏、蜀、吳的歷史故事。書中人物眾多,如智謀驚人的諸葛亮,仁義凜然的劉備,奸詐陰險的曹操,忠心耿耿的關羽這些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最喜歡的人是諸葛亮。
諸葛亮通曉天文、地理、文學、智謀。他借東風草船之箭,使司馬懿帶著布偶退兵,在周瑜待了三天,熟練地布陣八陣,做了一個空城計我對這些故事感到驚訝。
但是,我喜歡諸葛亮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記得我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和父母去超市買東西。超市里的商品令人眼花繚亂。我看這個很好玩,但是看那個很奇怪,于是就饒有興趣的四處看看。當我想到我的父母時,我找不到他們。突然好焦慮好害怕,差點哭了起來。突然想起幼兒園老師說過的話:找不到大人不能哭,不然會有壞人趁機把孩子帶走騙走,要動動小腦筋突然想到超市的出口。是的,爸爸媽媽總是要去那里。我可以在那里等!我耐心的在出口等著,終于看到父母一邊往出口走,一邊四下張望。我興奮地大叫:媽媽,媽媽!我媽又驚又喜,突然沖向我。她為我們擔心。你為什么來這里?我說,我找不到你。我知道你會從這里出來,所以我等著。爸爸高興地說:“喲,你還是個小諸葛亮。這是個聰明的把戲。當時不知道諸葛亮是誰,覺得他一定是個偉人。現在終于認識諸葛亮了,還能不喜歡他嗎?
看完《三國演義》,諸葛亮成了我的偶像。希望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成為一個像諸葛亮一樣博學、聰明、有用的人。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十六篇
諸葛亮的鵝毛扇代表著智慧和才干,所以在有關諸葛亮的戲曲中,孔明總是手拿鵝毛扇。
關于鵝毛扇,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故事,黃承彥的千金小姐黃月英并非丑陋,而是一個非常聰明美麗、才華出眾的姑娘。黃承彥怕有為的青年有眼不識荊山玉,故稱千金為“阿丑”。阿丑黃月英不僅筆下滔滔,而且武藝超群,她曾就學于名師。藝成下山時,師傅贈送她鵝毛扇一把,上書“明”、“亮”二字。二字中還密密麻麻地藏著攻城略地、治國安邦的計策。并囑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來黃承彥的乘龍快婿,就是吟嘯待時、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來蜀國丞相諸葛亮。結婚時,黃月英便將鵝毛扇作為禮物贈給諸葛亮。孔明對鵝毛扇愛如掌上明珠,形影不離。他這樣作不僅表達了他們夫妻間真摯不渝的愛情,更主要的是熟練并運用扇上的謀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總是手不離扇。
清朝康熙年間,襄陽觀察使趙宏恩在《諸葛草廬詩》中寫道:“扇搖戰月三分鼎,石黯陰云八陣圖”,就足以證明諸葛亮手執鵝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離扇的原因。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十七篇
“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是魯迅先生就《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給予的評價,許多人認為《三國演義》夸大美化諸葛亮,我卻認為,歷史上的諸葛亮與小說里的諸葛亮一樣令人欽佩,甚至更偉大。
小說里的諸葛亮是一個完美無缺的神。官渡大戰中,霸王曹操被諸葛亮耍的團團轉;草船借箭中,諸葛亮憑借自己的超人智慧奪得對手之箭,讓人欽佩的運天能力。三氣周瑜,空城計,北伐中原,一件一件的事情讓人對諸葛亮奉若神明,在小說里的諸葛亮,能借東風,能呼風喚雨,無人能是他的對手。
可歷史上的諸葛亮呢?當曹操稱雄與北方,諸葛亮種地于故鄉。周瑜在赤壁樓上一掃空的時候,諸葛亮無所事事。這與我上面說的“更為之偉大”是對立的,很多人據此認為,諸葛亮是被神話的平凡人,我確認為,倘若諸葛亮當真平庸,為何有如此多后人歌頌?為何有這般多的詩歌予他?
當“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句詩映入眼中是,我便知道,杜甫便知道,這句的諸葛亮,是真正的諸葛亮。
建立一個人盡其才的天下是諸葛亮畢生所做之事。史書記載:“諸葛亮北征,以此堰為農本,國之所資,以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宮。”他真實做過的事情至今仍延續著:他設立堰宮,保護都江堰。他改良蜀錦,鼓勵種桑,他教導少數民族種茶,他一直一直在做利國之事。
我認為,諸葛亮之偉大不在于小說上的呼風喚雨,而在于歷史上的兢兢業業,他只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重情重義,偉大的諸葛亮。
他懂變通,寬容,他不停制造機會,越挫越勇,平凡人或許早已經被艱難磨了心,可他沒有,他一如既往地,一如既往地向前。他本來就不是神,不是《三國演義》里的那個神仙,可他卻比那個“他”更偉大,更崇高。
一個人挑戰天,是真正的偉大;一個人,越挫越勇,是真正的頑強;一個人,利國利民之事皆有所為,是真正的智慧。
私認為,諸葛亮無愧于一代名士之稱。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十八篇
相信大家看到這個題目一定會心生疑問,諸葛亮?不是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軍師嗎?他怎么會到你家呢?難道他穿越到你家了嗎?唉!先把你心中的疑問放一放,聽我細細跟你道來!
“老媽!我語文書你知道在哪兒嗎?”晚上寫完作業收拾書包時,我一如既往地詢問媽媽我的學習物品的具體位置,“語文書嗎?在你書桌的最上面?”我站起來,向書桌上方一看,“啊!真的在這里!咦?我的筆竟然也在這里!”面對意外的收獲,我有些喜出望外。由于我這個寶貝“諸葛亮”,使得我節省了很多找東西的時間,不信,你接著往下看!
周日下午,我正在寫作業,老爸突然推門而入,問我:“兒子,你見我的外套在哪了嗎?”我漫不經心地回答:”不知道,你問我媽去。“說完,我又埋下頭寫起作業來。“唉,我橡皮去哪兒了?媽!你見我橡皮去哪兒了嗎?”我等了一會兒,卻沒有如約聽到媽媽的回答,我走出書房,看到了正在客廳忙碌的老爸,便問:“爸,你在干什么呢?”“我?在找我外套呢!”“我媽呢?”“她有事出去了。”“那你見我橡皮了嗎?”“沒有啊!你現在沒事幫我找找外套吧!”“我現在都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了。哪還有閑功夫幫你找外套啊!”說完,我便也加入了“找東西”的大軍了。
轉眼間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和老爸卻一點收獲也沒有,不禁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正當我和老爸“走投無路”時,熟悉的開門聲響起。不出我所料,5分鐘后我和老爸都找到了我們想要的東西。望著老媽那恨鐵不成鋼的表情,我們父子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怎么樣?我家的“諸葛亮”是不是名不虛傳啊?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十九篇
看了《三國演義》之后,大概每個人都不禁為諸葛亮誤派關羽守華容道,放走曹操而感到遺憾。想不到要不是他失算,以后會省去很多麻煩,真是聰明,糊涂。但在我看來,諸葛亮的意圖是釋放曹在華容道,這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這不是一個“寓言”。諸葛亮一生謹慎。若非如此,后來伐中原,恐遭埋伏,不肯采納魏出子午谷取長安之計。他寧愿離開岐山,而爭取穩定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們應該知道諸葛亮非常善于用人,知道他的下屬性格。當然,他更了解云長深厚的忠誠和知恩圖報的氣質。他去華容道時,絕不會殺曹操。如果諸葛亮需要殺曹操,他只需要再派一個趙云或張飛,而曹曹參不會飛。他已經學會了那樣做,這表明他別有用心。
有人可能會問,當年孫、劉聯合拒絕曹與赤壁作戰,諸葛亮為什么要放曹走?讓我們冷靜地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劉備兵不到1000人,在江夏占據了一個很小的地方。即使曹操在華容道被殺,也不能統一全國。相反,他給了江全一個絕佳的機會來利用赤壁的勝利。再加上曹操的死,群龍無首,北方被曹操、益州的劉璋、漢中的張魯、江南的孫權等所壓制。可以利用火和戰利品,世界將會混亂!經過所有的戰斗,他們相互融合,無休止地戰斗。到時候,不僅會帶來無盡的苦難,而且諸葛亮也會成為千古罪人。此外,這樣一場弱肉強食的戰爭對劉備毫無益處。如果讓他活下來,他會因為赤壁的新一輪失敗而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他必須好好修理,等待報復的機會;孫權雖然贏了,但他很害怕,所以他必須提高警惕,不敢動。這樣,諸葛亮就可以顯示他的才能,離開荊襄,進犯淅川,奪取益州,奪取漢中,取得天下三分,并取得魏、蜀、吳的三條腿的局面。xxx如果是這樣的話,霸權就可以實現,漢朝就可以繁榮昌盛。xxx事實上,諸葛亮做到了,這表明他當時是有遠見的,他有一個長期的計劃,可以說是成功的。
除了戰略上的需要,諸葛亮還想通過關的手來解放曹。可以讓云長向曹操報告許昌的感激之情,實現他的意思;第二,驕傲的關被說服,從而提高了他的威望。這真是“一石二鳥,詭計多端”!
由此可見,諸葛亮讓關羽守華容道的目的是為了讓曹走,這不僅是一個失策,更是一個巧妙的運籌帷幄之計。早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就有這樣的先見之明。作為一名杰出的戰略家和政治家,他確實當之無愧!
論諸葛亮作文高中 第二十篇
在戲劇和圖面中,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姿態。據民間傳說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奮好學,師母所賞賜。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于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于用腦,不但司馬德操賞識,連司馬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都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于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鐘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喂食。諸葛亮天資聰穎,司馬先生講的東西,他一聽便會,不解求知饑渴。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他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準,于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嗚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于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里,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么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喂食。司馬先生在上課時,就問學生,雞為什么不按時叫鳴?其他學生都摸不著頭腦。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個誠實的人,就如實地把雞快叫的時候喂食來延長老師授課時間的事如實報告了司馬先生。司馬先生很生氣,當場就把他的書燒了,不讓他繼續讀書了。諸葛亮求學心切,不能讀書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來,便去求司馬夫人。司馬夫聽了請葛亮喂雞求學遭罰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馬先生說情。司馬先生說:“小小年紀.不在功課上用功夫,倒使心術欺蒙老師。這是心術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馬夫人反復替諸葛亮說情,說他小小年紀,雖使了點心眼,但總是為了多學點東西,并沒有他圖。司馬先生聽后覺得有理,便同意諸葛亮繼續讀書。
司馬先生盛怒之下燒了諸葛亮的書,后經夫人勸解,又同意諸葛亮來繼續讀書。可沒有書怎么讀呢?夫人對司馬先生說:“你有一千年神龜背殼,傳說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曉五百年未來.不妨讓諸葛亮一試.如果靈驗,要書作甚?”司馬先生想到把書已燒了,也只好按夫人說的辦。
諸葛亮將師母送的神龜背殼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終身服飾——八卦衣,昔日所學,歷歷在目,先生未講之道,也能明白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