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讓世界充滿善意作文(精選5篇)
讓世界充滿善意作文 第一篇
從小時候開始,我們就一直接觸著有關善的句子,“人之初,性本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那時年幼的我們,懵懂,但心中卻因此確定了一種觀念:我們要做“善”人。那么,善究竟是什么呢?
我想,善就是一種感同身受,推己及人的情懷,是人的本性的發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當在心中默默誦讀這古老而親切的字句時,一股暖流便會誦上心頭,而后溫暖著每一寸肌膚。當二千多年前的先人讀到這一句時,又會有怎樣的感受?想必也是和我一樣的溫暖吧。這,便是一種穿越時空的情懷,這,便是善。
因為善,所以我們感同身受。因為感同身受,所以我們推己及人,心生憐憫。當看到街頭有衣令無著,孤苦伶仃的乞丐,我們便會心生不忍,因為我們有善;當看到枝頭上因失去幼鳥而凄慘鳴叫的母鳥。我們便會心生同情,因為我們有善;當看到他人身陷泥沼,無法自拔,我們便會伸出幫助之手,助他人一臂之力,因為我們有善……
善,是一種本性,發于內而形于外,不是假慈假悲,更不是故作姿態。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善,都會有惻隱之心,即使是那些眾人眼中十惡不赦的壞人,也會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時候。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其心中有善才會一念成佛。
而古往今來的那些仁人志士,則是將推己及人的情懷發揮到了極致。“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又是一種多么博大的胸襟!這,便是一種大善,將個人的喜怒哀東置于天下之后,以天下憂為憂,因天下樂而樂,這樣的氣概,這樣的情懷,皆出自于內心的根本——善。
因為有善,孔子才會有“苛政猛于虎”的憤怒;因為有善,孔子才會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慨;因為有善,孔子才能真正成其為孔子!是善,成就了一代儒學宗師。
因為善,我們才會感同身受;因為善,我們才會推己及人;因為善,我們才能成其為人!
讓世界充滿善意作文 第二篇
世界上如果缺少一樣東西,將會無比骯臟,丑惡,人們的生活將不再和諧,友愛。這個東西,名叫“善”有的人,心中有“善”,每天都很快樂;有些人心中則無“善”,永遠活在孤獨痛苦的世界里。
下面是公交車上的一幕: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花了好長時間才擠上公交車,當他剛氣喘吁吁地站穩時,汽車開動了,老人沒站穩,一個踉蹌倒在了一個畫著濃妝、拿著手機正在打游戲的一個女子身上,女子厭惡的瞥了老人一眼,老人陪笑道:“對不起啊小姑娘,我不是有意撞到你的……”那女子不滿地“嘖”了一聲,往后走去,老人失去了重心,“啪”的一聲倒在了地上,發出了痛苦的呻吟。旁邊有一位大娘,看到這個情況馬上走上前,將老人扶了起來,緊接著一位叔叔走下了座位,攙扶著老人坐了下來。
老人喘著氣道:“謝謝你們啊”大娘用南京話說道:“沒得事,應該地。”叔叔也點著頭道“應該的。”一車人都投來贊揚的目光。那個姑娘什么都沒說,下一站就下車了。一的事,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做法,不一樣的結果。記得國外有個故事,講的是有一位衣衫不整的老婦,挨家挨戶的要飯,每天要去50多戶人家行乞。有的人就很好奇:你一個老太太要這么多食物做什么?有一天,一個小男孩按捺不住好奇心,便偷偷地跟著這位老婦。
一直跟到太陽快落山了,老婦才回到一座屋前,輕輕地“咪”了幾聲,十幾只流浪貓走了過來,爭先恐后地吃著老婦放在地上的食物,老婦看著這些貓咪,笑了。看著這些貓咪吃完了,老婦才拿出一小片面包,緩緩地咀嚼著……老婦辛辛苦苦乞討,就是為了此刻一群貓咪圍在她腳下吧。
如果這個社會處處皆善,哪還有丑惡之說。
讓世界充滿善意作文 第三篇
善,是三流九教所共同推崇的東西。儒家的荀子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道家的老子說:“上善若水。”佛家要修行,首先要求“心存善念”。
能夠做到上善的人,是圣人。“上善”的人,拋卻一切私心雜念,惟有善念使其獨尊。“上善”,就是“上善若水”,像水一樣溫和友善,不爭功搶利,始終處于水流的最低處。這樣的善人,恐怕只有老子和莊子做得。他們是“善圣”,他們不求任何名利,甘愿“若水”,甘愿“吾將曳尾于涂中”,永遠地超脫世俗,永遠地處于最低處。但他們的心靈是最潔凈,最純化的,是他們將“善”上升為了精神的主宰。于是,不求名來名自揚。
能夠做到“中善”的人,是真人,是至人,還有善人。陶淵明先生說:“吾以往之不諫,之來者之可追。識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罷了,寫下這篇《歸去來兮辭》,管他官場上天昏地暗,雞飛狗跳,荷一把鋤頭,襲一身布衣,種豆南山下,換回盅里酒。他曾很善意的夢幻過“桃花源”,醒來后現實卻是如此的黑暗。借酒澆愁愁更愁,也許只有酒精才能讓他真正的體味到“上善”的那種脫俗境界吧!醉眼中,他漸行漸遠。
“下善”,是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東西,是凡人,庸人都可以做到的。看見盲人過馬路,上前去扶一把,是善。看見要倒的墻,扶不起來,那么干脆站在一旁不去推,也是善。看見他人失足了,不去冷嘲熱諷,惡言相向,用一種自然的眼光看他,還是善。我們不必那么超脫世俗,淡薄名利,去過隱士般的生活,因為,我們是凡人。我們只要做好身邊這些平平常常的善就足夠了。“勿以善小而不為”,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再惡的人,心中總存有一絲善念。以善去呼喚善,那世上還有惡人嗎?用一種叫“善”的眼光去看世界,看萬物,會發現這一切真的,很美。
讓世界充滿善意作文 第四篇
良是到處都有的,可善意的謊言卻并非處處都存在。記得那一次,是因為一塊橡皮……
那天,我買了一塊非常精美并且好用的橡皮,同桌見了直夸我的這塊新橡皮好,我心里美滋滋的!第二節課的時候,同桌的橡皮不見了,我就把新橡皮借給了他。
可是晚上我的橡皮不見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翻箱倒柜大找新橡皮,可是仍然沒有找到。這是我忽然想起,下午的時候,我把新橡皮借給了同桌,他會不會……對!一定是他。
第二天早上,我一見到同桌,就對他說昨天我借給他的那塊橡皮不見了同桌聽了一句話也不說。我瞪著他,心想:哼,做賊心虛了吧!但是做課間操回來時,同桌忽然對我說:“對不起,大組長,是我不小心拿了。對不起!”我心里想著:哼,終于說實話了,就知道是你拿了我的橡皮!“那我的橡皮呢?”“我,我忘在家里了,我下午給你。”“那你記得帶來。”
中午回到家,我吃了午飯后,在口袋里找衛生紙。這時,我找到了那塊“失蹤”的橡皮。忽然,我想起了早上同桌對我說的話,慚愧起來。同桌那么好心,而我卻還懷疑他拿了我的橡皮。同桌說他要把橡皮“還”給我。他一定是要買一塊與我那塊一模一樣的橡皮。怎么辦呢?忽然,我想到一個好主意。那塊橡皮一元錢一塊,于是下午我去學校的時候,帶了一元錢。
下午,同桌過真買了那塊橡皮,他遞給我說:“大組長,你的橡皮。”我接過橡皮,拿出一元錢遞給他:“謝謝,你的橡皮我買了。”看著他迷惑不解的樣子,我拿出我原來的橡皮,他不好意思的笑了。
如果,“讓世界都充滿愛,那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讓世界充滿善意作文 第五篇
“當一件事情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當你不能同時抉擇正確與善良的時候,請問你會選擇正確還是善良?”
“我會選擇善良。”
這也是《奇跡男孩》這部作品予讀者的答案。
你生來與眾不同
《奇跡男孩》,從書名我們不難了解這是一個關于男孩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奧古斯特,一個先天面部畸形的男孩,出生后,他先后做了27次整容手術,但這卻依然掩蓋不了他奇怪的臉龐,或許正是由于面部的與眾不同,他的人生之路與普通人也不盡相同。
而將視角置于我們的身上,我們每個人也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這就好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一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我們理應接受,同時也務必請彼此尊重,但我們更切忌于他人的萬丈光芒而畏縮不前,你的與眾不同,時間會給你真切的答案。
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打敗你
奧古斯特的人生真的擁有不一樣的色彩。有著這樣一張布滿疤痕的臉,讓奧古斯特B.在學校里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他的同學們聯合起來排擠他,取笑、譏諷、蔑視……凡此種種都予奧古斯特以更大的打擊,但可喜的是,奧古斯特用他從一至終的善良在苦難中“開出了花朵”,當奧古斯特走上領獎臺的時候,校長是這樣說的:“善良一點,因為每個人都在與人生苦戰。”而善良的奧古斯特,顯然是這場苦戰的勝者。
與奧古斯特相比,我們當前所要為之折服的困難似乎不值一提了,或許你會不屑于奧古斯特的故事,“我看透了小說人物千篇一律的超于世俗的堅強”,你如是說道。但各抒己見,于我之言奧古斯特是你的縮影,其實你和他一樣,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憂傷。
昂起垂得很低的頭顱吧,拍拍衣服上的塵灰,振作精神,繼續向你的詩與遠方無畏前行吧!因為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打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