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精選14篇)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 第一篇
今天我參觀了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位于武漢市東湖風(fēng)景區(qū),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征集與收藏、陳列展覽與宣傳教育的機構(gòu),也是全省考古勘探、發(fā)掘和文物保護研究的中心。
這個博物館非常大,占地面積一百二十三畝,總建筑面積進五萬平方米。整個建筑古色古香,中間是主樓,兩側(cè)是副樓。
這個博物館里有各種各樣的文物20余萬件,其中國家文物級近千件,我在這里見到了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元青花四愛圖梅瓶、鄖縣人頭骨化石,這些都是舉世文名的文物。
今天這里在進行楚文化展。楚,既是國名,又是族名。立國約八百年。
典雅華麗的楚國漆器,是楚文化最鮮明地特色之一。它造型奇妙。色彩豐富,南方較高的地下水位,使它們能夠完好的保存下來。
楚國的青銅器,是中國的青銅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楚國擁有大冶銅綠山等銅礦,在開采、冶煉、和鑄造方面,達到了相當(dāng)高的水平。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矛都出土于楚墓中,這就是歷史的最好見證。
先秦時期,戰(zhàn)車是最主要的武器,也是衡量軍事實力強弱的標(biāo)準(zhǔn)之一。我在這里看到了一座墓地里的大型戰(zhàn)車布陣。好多架戰(zhàn)車成一排,輪子非常大,直徑將近兩米。每架戰(zhàn)車的前面都有兩到四匹戰(zhàn)馬的化石,戰(zhàn)馬的骨骼非常清晰,我能想象出,它們當(dāng)初在戰(zhàn)場上是多么的勇猛。
這個展覽,讓我了解到了楚國光輝燦爛的文化,讓我驚嘆古代人類的能力。今天我增長了許多知識,真是不虛此行啊!
參觀博物館01-31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 第二篇
“吱——吱——”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著,似乎不會疲倦。火辣辣的太陽炙烤看大地,樹葉都打著卷兒。就是在這樣炎熱的一天,我們“山山水”的同學(xué)要去參觀省博物館了。這炎熱,也許正是上天給我們的考驗吧!
博物館里藏品豐富,猶如一座穿越時空的寶庫,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曾侯乙銅尊盤。
這件寶貝有42厘米高,口徑58厘木,重30公斤。就這么重的銅尊盤,底部竟只有四只小龍狀的青銅支撐,真是奇妙!古人對力的平衡把握得真是精準(zhǔn)。
這銅盤的驚人之處在于其鬼斧神工的鏤空藝術(shù)。其裝飾品互不連接,單獨位于內(nèi)層之中還有鏤空花紋,一層中還有一層,這種極其復(fù)雜的雕刻藝術(shù)竟在2500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就己經(jīng)被人們所掌握,真是太厲害了!要知道在高科技廣泛運用的今天,人們依舊無法復(fù)制出那樣精美的雕刻品。這銅尊盤也是權(quán)力的象征。上面不僅刻有繁復(fù)而有序的鏤空花紋,而且還刻有象征皇權(quán)的蟠龍,象征著一方霸王。
我們還領(lǐng)略了2000多年前的“冰箱”——銅鑒缶,2000多年前的“鋼琴”——編鐘,一件比一件震撼……
兩個小時過去了,帶著滿滿的收獲,我們一行人離開了省博物館……
“啾——啾——”與先前令人厭煩的知了聲不同,此時小鳥正在枝頭高歌,太陽也躲到了云朵后面,給我們帶來了一片陰涼。
如果說之前是老天給我們的考驗,那么,現(xiàn)在的陰涼就是老天給我們的獎賞吧。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 第三篇
我從小到大的夢想就是就是穿越回到古代就和古人們一起同賞花月,把酒話桑麻,說不定這樣我也能寫出“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边@樣的詩句,可是這樣的終究是我的想象,終究不可實現(xiàn)。但是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我們可以看到古人的生活及其他們的文化產(chǎn)物。從此我喜歡上了游覽各地的博物館,也就和博物館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去年暑假的時候我們?nèi)チ撕辈┪镳^,這次旅行我看見了更多的文物,和他們背后的故事。雖然之間事情已經(jīng)過去很久了,但是想起那些我文物我仍然歷歷在目。湖北博物館雖然是一個省級的博物館,但是的規(guī)模足足和國家級博物館相提并論了。
這一次我看到了讓我終身的不會忘記的東西,它是來自西藏的千手觀音,千手觀音當(dāng)然見過不少,但不太常見到真的有一千只手的觀音像,于是我百無聊賴地站在展柜前數(shù)了一遍:觀音的背后共有990只手,其身體兩側(cè)則另有8只手,總計998只手。一般來說,“千手”往往只是虛數(shù),幾十、百余的造像都可以稱為千手,但奇怪的是,既然已經(jīng)做到了998,為啥不直接做到真正的一千呢?雖然這個千手觀音已經(jīng)很是厲害了,但是離完美還有一段距離。還有一件文物也是讓我記憶深刻,我看見了這個編鐘,這個堪稱是世界上最為保存完整的編鐘,這個編鐘保存的及其完好,甚至可以感受那種奇妙的感覺,想想他們的歷史,不知道他們給古人帶來了多少快樂。
湖北博物館的旅行是短暫的,但是也是美好的,我留戀往返的想著在一次回去看看。這些都是古人的智慧,我們能做的只有好好的保護它,成為我們和古人交流的工具。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 第四篇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浩誠去湖北省博物館參觀曾侯乙編鐘。這是呱呱媽組織的活動,大人不去,小孩單飛,我倆特別興奮。
進了博物館之后,到了臨時教室,老師給我們看了迷你曾侯乙編鐘復(fù)制品,雖然是復(fù)制品,我心里還是帶著敬畏的。聽解說員說,真正的曾侯乙編鐘很大很大,最大的有一個小孩大小,最小的有一個頭大小。我心里就出現(xiàn)了好多好多問題:它敲起來好聽嗎?要幾個人來敲呢?聲音是咚咚還是怎樣?
隨后我們?nèi)チ嗽钜揖庣姀?fù)制品演奏廳。這個復(fù)制品可大多了,最下面的鐘得用大棒子敲。演奏的樂曲有:古箏獨奏、編鐘獨奏、歡樂頌合奏等等。
聽完演奏,我們又參觀了陳列廳,真讓我們大開眼界,里面有:九鼎八簋、鐘鼓饌玉(李白的《將進酒》里有名句: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曾侯乙編鐘(原件)、已爛掉的鼓等等。其中九鼎八簋的鼎就是放肉的大鍋,而簋呢,就是放飯菜的大碗,這種待遇只有天子可以享用。但是,當(dāng)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雖然是諸侯,用的也是九鼎八簋哦。
在回家的路上,我就想:中國古代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深不可測呀!我們走進歷史,感受歷史,希望中國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 第五篇
今天,2009年1月29號,我們到了湖北省博物館。我們一到,看到了一個令人驚奇的景象:這里的博物館不用買票,直接就可以進去。所以我們沒有買票就進去看了許多有趣的、有價值的文物。例如:越王勾踐的劍、古人的頭骨,還有梁莊王墓的殉葬品,我們了解了人類的進化史,是由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到現(xiàn)代人的過程,人類經(jīng)歷了千百萬年的歷程,終于走到了今天的文明,對此,我們深受啟發(fā):原來人是會不停的進化的,是沒有停止的。所以我們每天都要進步。
我們一出博物館的大門,就跑到車那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驚奇的景象,老爸居然在車上在睡大覺,也不跟我們?nèi)タ茨敲炊嘤腥さ奈奈锖土私饽敲从腥さ闹R。
今天我學(xué)了很多的知識。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 第六篇
夏日炎炎,天空中艷陽高照,太陽像一個大火球掛在天空。炎熱的天氣也擋不住我和爸爸媽媽去省博物館的步伐。我們帶著新奇的好奇心和快樂的好心情出發(fā)了。
我們乘車到了省博物館,博物館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像一條巨龍一樣。媽媽感嘆道,來博物館的人可真多呀!我們一個一個有次序地排隊進入了博物館。
進了大門,就看見三座雄偉的仿古建筑物映入我的眼簾,三座陳列館三足鼎立,構(gòu)成一個碩大無比的品字。我們隨著參觀的人群來到主館的展廳內(nèi)。我們一家參觀了屈家?guī)X展廳、鄖縣人展廳、楚文化展廳、梁莊王墓展廳、曾侯乙墓展廳等等。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那把青銅寶劍。這是一把跨越千年的古劍,但見其通身未有絲毫銹漬,依然光亮。此劍鑄造精良紋飾線條流暢,依舊鋒利無比。由此可見我國古代高超的冶煉鑄造技術(shù)和防蝕技術(shù)。它被中外專家視為我國先秦兵器中的稀世珍寶。我們還看到了在老家天門石家河遺址出土的玉人、玉鷹、陶羊、陶象,個個看起來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
這次參觀博物館對歷史遺物和歷史文化有了深刻的認(rèn)識和理解。它告訴我們祖先以辛勤的勞動、勇于創(chuàng)新嘗試的智慧,創(chuàng)造出了無數(shù)的奇跡。作為一名小學(xué)生,我要繼承祖先的優(yōu)良品質(zhì),努力學(xué)習(xí)好文化知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才不會辜負(fù)了父母、老師、祖國對我的培育。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 第七篇
新時期時代屈腹紅陶杯
新石器時代各種石器
戰(zhàn)國“大司馬”銅鼎
商晚期饕餮紋銅尊
獸面紋銅鼎
戰(zhàn)國早期弦紋帶流銅鼎
戰(zhàn)國晚期銅鼎,有點像今天的鴛鴦火鍋
春秋早期銅缶
春秋中期銅舟
春秋晚期銅匜
春秋晚期銅鉌
戰(zhàn)國銅壺,體量很大,氣質(zhì)非凡
戰(zhàn)國早期獸紐云紋銅壺
戰(zhàn)國銅匜,內(nèi)飾精美
戰(zhàn)國晚期錯金嵌玉鱉形銅帶鉤
戰(zhàn)國銅劍
戰(zhàn)國蟠龍紋銅鏡
戰(zhàn)國透雕蟠螭紋銅方鏡
三國時期白玉握(死者握在手里的玉器)
長宜子孫銅鏡
環(huán)首刀面刃銅刀
“嚴(yán)氏作”銅鎖(類似今天的連心鎖)
黃釉陶樓
龍柄鏤雕花紋銅熏爐
東漢釉陶樓
漢畫石
秦銅蒜頭壺
南北朝“千秋”畫像磚
南北朝“萬歲”畫像磚
南北朝“郭巨埋兒”畫像磚
南北朝飛仙畫像磚
南北朝怪獸畫像磚
南北朝雙獅畫像磚
唐三彩罐
唐三彩獅形燭臺
這里也有唐三彩!
薄如蟬翼的宋代瓷碗
孟浩然先生小像,乾隆年間立。
孟浩然也是襄陽的一張名片,晚年隱居襄陽鹿門山
明真武像
明鎏金銅鐘
英華日新
單懋謙題。單懋謙是同治年間文淵閣大學(xué)士。仕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朝。丁憂期間,回襄陽鹿門書院講課,擢拔英才。光緒五年卒,贈太子太保,謚文恪。
昭明臺俯瞰
襄陽名人(或過境襄陽)墻
據(jù)史載,從史前至民國初,襄樊的歷史名人達130余人。他們中有2人當(dāng)皇帝,14人當(dāng)宰相。如:
谷城人伍子胥,春秋時為吳國相國;
棗陽人劉玄、劉秀,東漢時做了皇帝;
襄陽人張悌,三國吳國的丞相、軍師;
南朝宋、齊大臣柳世隆,一門五宰相;
襄陽人張柬之,唐武則天時官拜鳳閣鸞臺平章事(丞相);
老河口人張士遜,宋仁宗趙禎時官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丞相);
襄陽人范宗尹,宋高宗時拜為參政知事、中書門下平章事,年僅三十;
谷城人王之望,明孝宗時官拜資政殿大學(xué)士;
谷城人方岳貢,明崇宗時官至戶部兼兵部尚書、文淵閣大學(xué)士;
襄陽人單懋謙,清同治時官拜文淵閣大學(xué)士等。
宜城人宋玉,是屈原的大弟子、著名的辭賦家。
東漢時棗陽學(xué)者劉珍著有《東觀漢記》,長達140多卷。
宜城人、文學(xué)家王逸《楚辭章句》,開注釋楚辭之先河。
三國時期,以“襄陽才子”龐德公為首的王粲、司馬徽、諸葛亮等或切磋詩文,或議論時事。
王粲的《登樓賦》、諸葛亮的《隆中對》即誕生于此。
東晉史學(xué)家習(xí)鑿齒,著有《漢晉春秋》、《襄陽耆舊記》。
五言律詩的開拓者杜審言和他的孫子有“詩圣”之稱的杜甫;
詩人孟浩然、張繼、皮日休
在襄樊出生的北宋書畫家米芾
劉表、司馬徽、羊祜、劉弘、山簡、牛序、釋道安、釋慧遠(yuǎn)、蕭統(tǒng)、歐 陽修、岳飛、李自成等一大批過境襄陽的歷史杰出人物,都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了光輝的足跡。
襄陽,改年再來!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 第八篇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走進湖北省博物館,徜徉于歷史的長河中,看荊楚風(fēng)云,聽古曲清音,與古人對話。
湖北省博物館是我國十大博物館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gòu),是國家旅游局4A級旅游景區(qū)(點)。其中一級文物近千余件(套),有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博物館舉辦的展覽有《鄖縣人——長江中游的遠(yuǎn)古人類》、《曾侯乙墓》、《九連墩紀(jì)事》、《秦漢漆器藝術(shù)》、《梁莊王墓——鄭和時代的瑰寶》、《土與火的藝術(shù)——古代瓷器專題展》等十多個展覽。
館藏的鄖縣人頭骨化石、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元青花四愛圖梅瓶舉世聞名,為該館的鎮(zhèn)館之寶。
館區(qū)內(nèi)綠蔭掩映,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臨時展覽館等高臺基、寬屋檐、大坡面屋頂?shù)姆鹿沤ㄖ愣α?,?gòu)成一個碩大無朋的“品”字。其總體布局高度體現(xiàn)了楚國建筑的中軸對稱、“一臺一殿”、“多臺成組”、“多組成群”的高臺建筑布局格式。整個建筑風(fēng)格突出了楚國多層寬屋檐、大坡式屋頂?shù)瘸浇ㄖ攸c,建筑外墻為淺灰色花崗石裝飾,屋面采用深藍(lán)灰色琉璃瓦鋪裝。是風(fēng)景秀麗的東湖之濱的一顆燦爛的明珠,也是武漢市一座光彩奪目的標(biāo)志性建筑和對外開放的一大精品名牌景觀。
今天我們主要參觀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觀的曾侯乙編鐘和被稱為“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在到博物館前,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曾侯乙編鐘出土的曾侯乙墓發(fā)現(xiàn)的經(jīng)過和出土文物的情況。
曾侯乙墓。所謂曾,就是曾國,侯,就是諸侯國的國君,乙是他的名字,連起來講,就是曾國國君乙的墳?zāi)?。這座木槨墓,木槨保存完好、墓坑呈不規(guī)則多邊形、面積達220平方米,其規(guī)模之大,在當(dāng)時乃全國之最。它比1972年在長沙發(fā)掘出土西漢女尸的馬王堆一號漢墓大了整整五倍。踞后來考證,這就是距當(dāng)時發(fā)掘已有2411年,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包括舉世聞名的曾侯乙編鐘的曾侯乙墓。曾侯乙墓經(jīng)過發(fā)掘、整理,共出土文物一萬余件。許多都是前所未見的珍品。其中有規(guī)模巨大的樂器、制作精美的青銅器及造型美觀的漆木器等,它是我國考古史上的重大發(fā)現(xiàn),有著深遠(yuǎn)的歷史意義和學(xué)術(shù)研究價值。
下面我們專門來看看墓中出土的各種器具古玩。
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器(包括兵器和樂器)共有6千多件,都是實用器,總重量2340多公斤。它們大多數(shù)出自東室。成組成套,排列有序,顯然是根據(jù)墓主人生前宴樂的情景特意安排的。像這樣完整的陳放場面,在古墓的發(fā)掘中是罕見的。曾侯乙墓的青銅禮器中,食器、酒器、水器三大器類齊備,器物組合大體沿襲了周代傳統(tǒng)的“鼎成序,簋成套,鬲成組,豆成對,盤、匜匹配”的格局。不過在器形、器物紋飾、鑄造工藝等方面則呈現(xiàn)許多新的特征和文化。
鼎是中國古代食器中最多的一種。大家對“鼎”了解嗎?先秦時人們對鼎特別重視。在祭祀天神、地祀、先祖等重大儀式中,鼎供奉牲肉,簋供奉食糧,是最重要的祭器。曾侯乙墓出土的鼎有正鼎、鑊鼎、蓋鼎多種。在曾侯乙墓所出土的食器中,最重要的是能反映禮制和曾侯乙身份的中室出土的九鼎八簋。它們制作精巧,完好如初,十分珍貴。簋在祭祀、宴享等儀式和活動中與鼎配合使用。周禮規(guī)定,在儀式中,諸侯用九鼎八簋,曾侯乙墓出土九件正鼎、八件銅簋,這便是我們今天耳熟能詳?shù)某烧Z“一言九鼎”的淵源,正好和其身份相符。這套“九鼎八簋”被定為國寶級文物。
曾侯乙墓中還出土了大量的金玉料器,數(shù)量之多,實在罕見。中國古代有所謂君子佩玉之說,所以玉器是身份的象征。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最精美的玉器要算十六節(jié)龍鳳玉掛飾。出土?xí)r這件玉飾置于墓主頭部,可能為冠上的玉纓(帽帶)。
應(yīng)該說,曾侯乙墓出土的最大收獲就是樂器,墓中出土的樂器有鐘、磬、鼓、瑟、琴、
笙、排蕭等,樂器中最重要的是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觀”的曾侯乙編鐘。曾侯乙編鐘共65件,全部按大小和音高為序編成8組懸掛在3層鐘架上。鐘架為銅木結(jié)構(gòu),由兩列三層漆繪木質(zhì)橫梁聯(lián)結(jié)成曲尺形,橫梁以蟠龍紋青銅套加固,中下層橫梁各有三個佩劍銅人,以頭、手托頂梁架。全套編鐘有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zhuǎn)調(diào),音律如現(xiàn)今通行的C大調(diào),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的樂曲。這套編鐘以其造型美觀,鑄造精美,保存完好,配備齊全,音域?qū)拸V,音色優(yōu)美,音頻準(zhǔn)確而成為我國古代編鐘之最。
講了這么多,大家對曾侯乙出土的豐富精美的文物一定已有所了解,對神奇的曾侯乙編鐘一定心馳神往,我們可以在這里稍作逗留,看看漆器字畫、車馬兵器。一會兒我們將參觀博物館里的另一件寶貝——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大家看,這柄劍,就是被譽為“中國古代兵器之王”的越王勾踐劍。該劍于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望山1號楚墓。劍全長55。6厘米,劍格寬5厘米,劍型挺拔、莊重,制作精良考究,保存完好如新,劍身上面滿飾黑色菱形暗紋,劍格的一面由綠松石鑲嵌,組成美麗的圖案,另一面則鑲嵌著藍(lán)色琉璃,整個裝飾顯得典雅、華貴??拷鼊Ω裉幱袃尚绣e金鳥篆銘文,內(nèi)容為“越王鳩淺自乍用劍”。“鳩淺”就是“勾踐”,這八字銘文準(zhǔn)確無誤地標(biāo)明了劍主人的身份和名字,使我們知道面對的是一件名副其實的稀世珍寶。越王勾踐劍出土?xí)r插在木質(zhì)劍鞘里,出鞘時寒光閃閃,耀人眼目,劍刃薄而鋒利,令人贊嘆不已。平時我們只是在電視里看到閃著寒光的劍,今天大家可以一飽眼福了。迄今為止,越王青銅兵器先后出土已達近二十件,但越王勾踐劍的工藝之精美,造型之奇特,制作之精良,則首屈一指,無與倫比。越王勾踐劍作為建國以來湖北省出土的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其當(dāng)之無愧的原因,不僅在于劍本身所具有的精美絕倫的工藝價值,還由于劍主人曾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一段顯赫的經(jīng)歷,那便是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越王勾踐劍以其珍貴的歷史價值和工藝價值,無可辯駁地展示出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
好了,朋友們,湖北省博物館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這次歷史之旅能在您的`心里留下深深的震撼,也希望不久以后能等到大家的再次來臨。相信大家一定會不虛此行!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 第九篇
早就聽說湖北省博物館雄偉壯觀,珍藏文物馳名全國,但是我從未親眼目睹過。今天,我終于如愿以償了。
我們乘車來到博物館門外,遠(yuǎn)遠(yuǎn)望去,博物館非常宏偉壯觀,美麗極了。
隨著人流,我們又來到了綜合樓,哇!這個編鐘可真大啊!我想:我學(xué)過手風(fēng)琴,一定會認(rèn)識編鐘的譜子??剖?,編鐘的譜子怎么好奇怪呀,怎么一點也看不懂?難道每種樂器的譜子都不一樣?
我們又觀看了幾個大棺材,其中一個棺材有一個正方形的小門,聽導(dǎo)游講:“人死了以后,在棺材里,時間長了,尸體就會腐爛,老鼠聞到氣味就來吃,它們會鉆進人的耳朵里、嘴里、鼻孔里。為了不讓老鼠再來,古人們在棺材上修了一個正方形的小門,不把小門關(guān)緊,留點縫,讓空氣可以流動?!?/p>
最后,我們來到楚文化館,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越王勾踐劍。我問導(dǎo)游什么意思,導(dǎo)游說:“越是一個國家,王就是一個國王,勾踐就是國王的名字。越王勾踐劍就是越王勾踐的一把劍。”
這次博物館之行,我不僅收獲了快樂,而且還了解了許多知識。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 第十篇
武漢是一個人歷史悠久的城市。暑假,媽媽帶我坐飛機去了這個古老的城市。一下飛機,還沒來得及坐一下酒店的床,我們就馬不停蹄去了湖北省博物館,
一下出租車,一座莊嚴(yán)雄偉的建筑屹立在我的眼前,好大的博物館啊!一走近博物館一樓,古人用的劍、茅、戟……還有古代軍人的鎧甲、頭盔陳列在各個角落,這簡直就是一個古代的戰(zhàn)場。
最光彩奪目的無疑是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顧名思義,是一個春秋時期的小國越國國君勾踐的劍。走近一看,這把青銅劍雖然經(jīng)過了兩千多年的滄海桑田,可卻仍然不損當(dāng)年的威風(fēng)。走近仔細(xì)觀察,整把劍比大廳的劍都要長,把手之上鑲嵌著藍(lán)色寶石,十分耀眼,美輪美奐。
看著這把劍在櫥窗里的燈光下閃閃發(fā)光,我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了越王勾踐緊握著這把青銅劍,一馬當(dāng)先,率領(lǐng)著千軍萬馬在戰(zhàn)場上展開激烈的戰(zhàn)斗。只見他殺入敵陣,運劍如飛,手中的青銅劍頓時削鐵如泥,只要寒光一閃,一個敵軍就轟然倒地,那是何等威風(fēng)呀!
除了越王勾踐劍,博物館里還有許多稀奇古怪的展覽品!有古代的、有民國的、有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那南昌起義時用的大炮和我在電視里看到的一模一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從越王勾踐到抗日英雄,我在湖北省博物館深受歷史的洗禮!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 第十一篇
今天,我和媽媽來到湖北省博物館參觀,博物館就像古代的故宮。
我們先來到了民族服裝館,啊!太漂亮了!這里有五十六個民族服裝,真好看!聽媽媽說:“這些衣服有些是現(xiàn)在織出來的,有些是出土的文物?!?/p>
我們來到綜合樓,哇!這個編鐘可真大啊!我想:我學(xué)過電子琴一定會認(rèn)識編鐘的譜子。可是,當(dāng)我看了看編鐘的譜子怎么好奇怪呀?看來每種琴的譜子都不一樣啊!
我最后來到楚文化館,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越王勾踐劍。我問媽媽是什么意思,媽媽說:越是一個國家,王就是一個國王。勾踐就是國王的名字。越王勾踐劍就是越王勾踐的一把劍。
我回到家以后,我想:今天玩的真有趣呀!不僅我獲得了快樂,而且還了解了許多楚文化的知識。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 第十二篇
湖北歷史悠久,文化遺存豐富。截止目前,已普查出不可移動文物點萬余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0處,省文物保護單位457處,武當(dāng)山古建筑群、鐘祥明顯陵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不論是文物點的總量還是文物單位保護級別,都是列國內(nèi)前茅。
湖北省博物館于1953年3月成立籌備處,1959年春遷至今址東湖風(fēng)景區(qū)。1963年11月正式更名為湖北博物館,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并對外開放;1999年1月,建筑面積5717平方米的編鐘館建成開放;2007年9月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放。至此,湖,北博物館總占地面積達81909平方米,建筑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館藏文物14萬余件(套),其中一級文物近千余件(套),位居全國省級博物館前列。
其中,最吸引我的事和我們骨骼差不多的鄖縣人頭骨化石頭顱長26厘米,顱寬19厘米、顱高12厘米。化石??茖W(xué)研究發(fā)現(xiàn),鄖縣人頭骨化石的面部特征和中國和亞洲人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古人類化石,使用的石制工具以汗水江漢住的碩石為原料,多用錘擊法加工。鄖縣人文化屬于中國舊石器時文化的碩石文化遺存。
通過這些展覽,展示湖北歷史和文化的閃光點。也領(lǐng)略了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成為人們心靈對話,交流的過程。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 第十三篇
在寒假里,我們一家去了期盼已久的湖北博物館。早上,我懷著無比激動和歡快的心情坐上了開往武漢的高鐵——復(fù)興號。
剛到博物館,映入眼簾的是氣勢磅礴的六個大字“湖北省博物館”。我仔仔細(xì)細(xì)地把整個博物館看了一遍,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一把千年不銹的劍——“越王勾踐劍”。這把劍在我的想象中是銀光閃閃的,有一個桌子那么長。我迫不及待來到越王的展廳,發(fā)現(xiàn)有很多人圍著一個東西看。我也走過去,只見玻璃罩子里放著一把劍,劍上刻著“越王勾踐劍”。但是它和我想象中的并不一樣,這把劍金光閃閃,只有我的手臂那么長,看起來并不起眼。但是此劍寒氣逼人,鋒利無比,歷經(jīng)兩千四百余年,仍然紋飾清晰精美,這把劍被譽為“天下第一劍”。
博物館里還有很多價值連城的文物,有的現(xiàn)在都仿制不出。有“曾候乙編鐘”、“曾候乙尊盤”,還有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寶石王冠”。以前我去過湖南博物館,我認(rèn)為湖北博物館比湖南博物館歷史更悠久,文物更珍貴。湖北博物館有明代的“梁莊王墓”、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越王墓”和“曾候乙墓”,還有更早的鄖縣人頭骨化石,距今有一百多萬年了。
參觀了博物館,我大開眼界。古人居然能做出讓我意想不到的精美文物,真是厲害!我以后要努力學(xué)習(xí),做出比古代文物更加精致的物品!
有關(guān)襄樊博物館的作文 第十四篇
暑假將盡,天氣日漸涼快,8月24日星期天,我和爸媽參觀了湖北省博物館。
這天,我們早早出發(fā)了。下了車,就見一圈圍欄,爸爸說到了,我舉目看去,煙水連天,湖水浩淼,游船點點,這不是東湖嗎?收回目光,我立即看到一座門坊,上面寫著“湖北省博物館”幾個遒勁有力的大字,落款為“xxx題”。爸爸說,董老是黨的早期領(lǐng)導(dǎo)人,當(dāng)過國家代主席,舊學(xué)根底好,還考取過前清秀才呢。由他寫?zhàn)^名,足見博物館的意義了。
進了大門,便見一座雄偉的建筑物,這是博物館的主館,建于一九五三年,古典風(fēng)格,既有中國古代建筑的屋頂,又有西方建筑又高又粗的圓柱門廊。因而整個建筑顯得很壯麗,既有歷史風(fēng)韻,又有現(xiàn)代感。進入主館,里面陳列的都是曾侯已墓的出士文物,有十四萬件。展廳分兩層,下層陳列了墓中的所有青銅器,大多都是祭囂,上層是貴族們的日常生活用品。看著這些從地下挖掘出來的發(fā)綠發(fā)黑的物件,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新奇感。尤其是站在一尊鑒缶前,聽說那是古代王公貴族用來冰灑或溫灑用的,它有保溫柜和冰箱的作用。整個鑒缶呈方形,每邊都有三條龍,跟地動儀的差不多,四腳也是龍的造型,總體青綠色。瞧缶精雕細(xì)鏤的樣子,那精致真叫人想象不出工匠們是怎么作出來的。同時也明白那些王侯是怎么把它做成冰箱的用的。它到底是又大又重的金屬制品呀??赐觇b缶,繼續(xù)往前看,館內(nèi)燈光昏暗,配合這些古董,顯得很諧調(diào),人也仿佛走在歷史的時光隧道。 漸漸,我們到了館的中心,這里呈放著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曾侯乙編鐘,大大小小,一共有六十五個,最大的一個高一米多,重二百多公斤,最小的也有公斤,卻只有兩分米高。整個編鐘分上中下三層,每層的木架都雕著彩繪花紋,兩端還裝飾著青銅套,橫梁由三個佩劍銅人承頂,那銅人造型極為生動,那樣子好象準(zhǔn)備立即拔出劍來。聽說這鐘架很堅固,能掛二千五百多公斤的重物,而且經(jīng)過二千多年地下掩埋仍屹立不倒,不能不使我們贊嘆我們祖先的'精湛工藝。而這編鐘的意義還不在這兒,講解員說,因為它能演奏八音階的曲子,而長期以來,外國人卻總認(rèn)為八音階是西方人創(chuàng)造的,東方壓根就只有五聲音階。隨著這一編鐘的出士,外國人也不得不低頭服氣了。隨后我們還看到了各種出士兵器、衣物。一邊看,一邊想,我像看到那古代人民的辛苦勞作,像聽到了古戰(zhàn)場的廝殺聲,也像看到王公貴族的享樂生活,尤其使我看到中華民族和勤勞智慧。當(dāng)我和爸爸媽媽從博物館走出來的時候,一陣清風(fēng)從東湖水面上吹來,我立即感到滿面生涼。這清風(fēng)也似乎把我從2000多年前的時空隧道帶了回來,極目遠(yuǎn)眺,好一幅湖光山色畫呀,我不無限感動:有如此好山好水,有如此輝煌歷史,這正是對我們楚國人的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