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作文集600字后記(精選5篇)
作文集600字后記 第一篇
時光匆匆。
站在六年后的今天,回望過去的作文,稚嫩的筆記,天真的想法,沒有任何虛構,只是真真實實記錄一切。那一篇篇作文,在如今,被從**的抽屜里翻了出來,拂去上面的灰塵,查看,一絲對童年,對小學生活的回憶,一絲微笑浮現臉上。
在編排這本作文集的時候,看著這當初用一個個方塊壘起來的心思,故事,認知,想法,情感,構成了我小學生活中的一部分,流光溢*,姹紫嫣紅,不禁為其中的人、事、景,所懷戀,所回憶,帶入了我六年來的小學生活。世事變遷,許多人已不復存在,事物隨時間而去,景*早已面目全非。但我們,也不會悲傷,盡管它們只留下了一個淡淡的影子,但我們,還有這作文集在,它們記錄了我們最真實的童年,在未來,我們也許會抱著這作文集,幸福的回想著童年……
在未來,李老師的下一屆學生,我們的學弟學妹,在你們聽著我們著童年的回憶時,在我們的作文又一次回蕩在這教室里時,我們,早已離開了這里,留下的,只有這作文,為你們,指導你們前進,寫作,這是我們不滅的記憶,是我們,留在校園里的,伴隨你們童年的記憶,只為了,追憶那似水年華。
我的李老師啊,未來還看得到你嗎?
我的好友啊,未來還會與你相會嗎?
學弟學妹們,你們,會懂,我們最后站在校門前的五味雜陳嗎?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作文集600字后記 第二篇
“再見,同學們;再見,我的老師;再見,我溫馨的母校。我還會回來的,我還會回來看你的,我會一直想著你們的。”這會是每一個即將離開母校的學生們的肺腑之言。我驚嘆,人生為何要經歷悲歡離合?為何天下會沒有不散的宴席?
轉眼時間飛逝,六年難忘的小學生活邊臨末端,回想起來,那一場場演出,一個個比賽;一次次歡呼,一下下哭泣都充滿了我們的感情。喜怒哀樂是那樣與我們密不可分,與同學在一起的那種純真的快樂,是值得讓人一輩子去體會、感受與回味的。
還記得我們獲得的那些獎狀嗎?它們可是代表了我們堅信的成長歷程啊!每一張獎狀都凝聚著我們的汗水與*勞。像一個個腳印,扎扎實實的印在了六年小學生活中的沙灘上。回過頭看看,那一段長長的腳印,有歡笑,有眼淚。我們一起度過的那些日子,是多么的有趣。更記得,那時的我們,在后*場那可年邁的楊樹下,挖坑、埋東西,在土堆里用枝丫寫寫畫畫,這些幼稚的舉動都會是回憶中重要的一個片段。細細想來,那時的我們,是多么的天真可愛呀!而大楊樹,記載著我們從幼兒直至少年時的一樁樁、一件件有趣的事,是它,見*了我們青春時*四溢的活力。他還會一直看下去,記載更多人兒時的一部部影片。
而現在,這一時期的我們,感情好的就像親兄妹一樣,每一個離開自己親人的人,都會難受的要命,從我們這個班里走出的人,每一個都是含著眼淚被迫而去。說真的,誰不想在這有歡有笑,如同一個完整的大家庭里繼續呆下去。要分開還不都是迫不得已。
我明白,不想離開的人有很多,但他們會想盡辦法,讓他在乎的人同樣會在乎他,而這種方式的“在乎”,便在班內成為最流行的畢業留念。也許你也會這樣想,那是因為我們都愛自己的班級,愛自己的家。
我那可敬的老師,學生只想在這里對您說聲*苦了。多年以來,您把我們從弱小的幼兒培育成茁壯的少年,您真了不起!六年,這漫長的時間多寂寞難耐呀!尤其是同學有時一犯個錯誤,您就更費心了。您為了我們把心都*碎了,把眼都熬紅了;把身體累垮了,頭發都白了。有時,一想到這些,我就不由得會讓淚水掛在臉頰旁。默默時,您的我笑容還會浮現在我眼前。這些年來,是您,讓我懂得了:陽光是這樣哺育大地的;雨露是這樣滋潤禾苗的!有時您生病代課,不和學生們說,還故意要隨著我們去吧!誰不知道,您放縱我們,是因為身體支撐不住了呀!有一天您累倒了,請假在家休息,而在您身體正在恢復這幾天內,學生們該是多么的擔心您、想念您啊!現如今要分離了,學生專門想讓老師*心都沒機會了,只要靠自己,我給您保*,這兩天單學生就不會讓您費心,學習成績會突飛猛進,讓您的心里一輩子都會存著學生的名字。沖刺畢業的兩個月,讓您好好歇歇吧!
不想再多說了,只有行動代表一些。大家要和和睦睦,團結一心。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論是考試或是比賽,都應該拿出自己最棒的一面。一句話: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因為這會是我們在小學參加的最后一次了,任何的一項。再多為班里增添點榮譽吧!讓我們在進行學校倒計時的生活中多一些歡呼吧!讓校領導們永遠記住,我們人散心不散,我們是打不垮的六一班,也是永恒勝利的六一班。而這背后的力量是源于同學們心中的一份愛。
風,還在輕輕的吹著。雨,還在密密的下著。這便代表了我的心情:**的,苦苦的。我們對母校中的一切是那么留戀,不舍得。不舍得校園,不舍得師友,千千萬萬個不舍,只得化為一句:“珍重,再見。”
一天,我在觀察蜜蜂的時候,有了一個重大發現。
蜜蜂飛行的時候,發出嗡嗡的叫聲,這聲音是從哪里發出的?我便捉了一只蜜蜂進行觀察。為了探究蜜蜂的發音器官,我把蜜蜂粘在木板上,讓它不再飛行,奇怪的是,蜜蜂沒有飛行,也能發出聲音。我想:難道蜜蜂的叫聲不是在飛行中由于翅膀振動發出的?我又捉了幾只蜜蜂反復實驗,都沒看出個究竟。
我想,蜜蜂的叫聲不是在飛行中由于翅膀振動發出的,也應該是它身體的哪個部位發出的。我仔細地觀察并俯下身子貼近蜜蜂傾聽,突然覺得他的聲音好象是從肚里發出的,我小心地用小布條把蜜蜂的肚子包住,仍然能聽見蜜蜂的叫聲。這時,我終于發現了蜜蜂身體的一個重要部位——雙翅根部比油菜籽還小的兩個小黑點,聲音就是從這里發出的。
我趕忙拿來一根針,捅破小黑點,蜜蜂就不發聲了,連續做了幾次同樣的實驗,結果都一樣。我恍然大悟,原來蜜蜂的叫聲就是從這里發出的。我雖然不知道蜜蜂發出聲音的部位叫什么名稱,但我感受到了實驗成功的樂趣。
實驗讓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多實踐才能出真知。真是“*千曲而后曉音,觀千劍而后識器”呀!
作文集600字后記 第三篇
這節課我本著與同行們就作文教學協同研修的態度,精心構思,真正做到了針對性,實性,環節清晰層層深入。記敘文寫作是初中寫作教學訓練的主要文體。初中生記敘文寫作水平,是衡量初中寫作教學效率的主要依據之一。我認為,作文的教學指導課中應落實到一個小點上,因而我把本次作文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學習記敘文敘事表達的有關知識
2、讓學生懂得準確運用書面語表達一件事。
首先我設計了同一內容的兩個記敘短文對比閱讀,學習記敘文敘事表達的有關知識。
其次讓學生初步理解敘事的最基本要求,我順勢進行知識的梳理,使學生更加明確。我想只有通過老師的講解和學生的深刻的感悟其作用和好處,學生才有信心學好。
再次,我為檢查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設計了課堂學練的環節,當堂完成敘事表達的練習,堂上交流。并進行同桌交流,師生評點。
最后,讓學生簡要談談收獲,我總結了本課的學習內容與掌握情況。
這次寫作教學協同研修課后,我深深地體會到,當語文老師該力求波動學生的心弦,激起學生的真實情感,讓學生激活心中的“源頭活水”,只有這樣才能文思泉涌,真切動人!在提高初中生記敘文寫作這條路上,我會更加努力地按新課標的要求,開拓更多的途徑,挖掘出更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激活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會寫作文,寫會作文。
以上是我就自己《記敘文的敘事表達》寫作交流課的教學情境進行剖析和反思,在新課程改革日益深化的同時,如何開辟出一條有效作文教學捷徑。我們任重而道遠,更責無旁貸!
作文集600字后記 第四篇
說句心里話,所有學生都比較恐懼寫作文,老師也不喜歡批改作文,在面對枯燥無味、死氣沉沉的習作指導課堂,我更是手足無措。本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充滿情趣的作文課堂是我深切期待的課堂,我覺得作文課就是應該這樣讓學生心有所思,情有所動,而后有所作。
首先要為學生創設情境,同時恰當運用指導語,指導學生有重點、有選擇性地精細觀察,使學生作文有內容可寫。會方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寫作的興趣。豐富的想象離不開細致的觀察。觀察是習作的基礎,是兒童認識客觀事物的門戶,認識的起點,也是情感的發源地。指導孩子們按一定順序精深、細致地觀察,是訓練習作的重要手段。看一看、摸一摸、聽一聽、嘗一嘗,如此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生怎能不興趣盎然?老師引導學生按照有外到里的順序依次觀察,并鼓勵學生在觀察中展開聯想和想象,發揮自己的創造性。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源泉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潑流個不息。”生活中許多的事情都可以成為學生習作的素材,老師在課堂上要善于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學生必有所感,而有所感就會動其情,動其情則辭必發。這樣不僅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創新的欲望和寫作的興趣,更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
另外關注學生修改習作能力的培養。采取多種形式,多種方法,尊重學生,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學生完成試寫初稿后及時組織學生交流、評價,既使學生習作反饋信息快,又讓他們參與評改,學習運用恰當的形式表達真情實感。學習修改自己作文的方法,成為習作真正的主人。
問君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愿在作文教學的天地中繼續努力,將“活水”帶入自己的課堂。
作文集后記04-15
灰太狼后記03-11
作文集600字后記 第五篇
作文后記”是一種作文后的作文。具體做法是:每一次作文發下來以后,我們要把老師批改過的作文細細地看幾遍,注意看看哪些地方被老師改過了,改了后好在哪里;作文后面加了什么批語,是表揚的,還是批評的,指出了什么問題;作文中出現了哪些錯別字,這些字為什么會錯;哪些地方還有毛病,但老師沒有指出來等等。然后針對這些,把自己的認識、想法寫在作文后面,這就成了一篇“作文后記”。寫好“作文后記”至少有以下幾點好處。首先,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作文成敗的經驗教訓,逐步培養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現在,把做作文看成是應“差事”的學生已經很少了。但有些少年朋友很難看出自己寫的文章哪些方面不足,也許是“當事者迷”吧,自己寫的文章,往往自己覺得“還可以”。寫完后,修改了一兩遍,便覺得“通順流暢”了。通過寫“作文后記”,我們可以結合老師的批改,站在一個新的角度看出自己的作文存在的問題,懂得怎樣寫恰當,怎樣寫不恰當,從老師的批改中受到啟發,逐漸學會自己修改作文,不斷提高表達能力。其次,可以發揮老師批改的積極作用。以前有這樣的現象,老師煞費苦心地把學生的作文一本一本地改好,但發給學生后,有的學生只是望一眼分數,粗粗地看一眼批語,就往書包里一塞,根本不研究老師的批改。弄得老師的精批細改成了瞎子點燈——白費蠟。所以,寫“作文后記”的過程,也是對老師批改的消化過程。我們要對老師批改后的作文進行認真地比較、分析、研究,從中受到啟迪,得到教益,因而就自然培養了我們對文章的分析、鑒賞能力,閱讀能力也相應地跟著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