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天門山小學生作文(精選9篇)
天門山小學生作文 第一篇
教學目標:
1、會寫”斷、楚、至、孤、帆”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望天門山》,背誦并默寫《望天門山》。
3、能借助關鍵詞語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4、借助學習本詩,了解學習古詩的方法。
5、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望天門山》。
2、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1、借助關鍵詞語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色。
2、用自己的話比較準確地說出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課前圍繞旅游進行談話,感受祖國的山河之美。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并解題
1、用回答以前學過李白的詩篇名稱的談話方法導入課題,并板書課題。
2、解題“天門山”、“望”,“望天門山”
讓學生參看課文注釋并回答,教師指點。(天門山,指安徽當涂縣的東梁山(又稱博望山)與和縣的西梁山,兩山夾江對峙,形如門戶,所以也叫天門山。望,是觀看。望天門山就是詩人觀看天門山所見到的景象。)
天門山小學生作文 第二篇
今年2月份時上海下了一場大雪,而湖南地區的雪下得最大。我與爸爸媽媽到湖南張家界的天門山游玩時就經歷了一場“雪中探險”。
我們來到天門山,準備坐索道上山頂。“天門山索道”全長7455米,高差1279米,是世界上最長的索道,其中站到站之間的局部斜度更高達37度,世界罕見。從纜車上往底下看,便是“通天大道。通天大道更有九十九彎,扣合有九霄之意。大道借山勢扶搖直上,如巨龍翔起,似玉帶斜掛,180度急彎回巒盤繞,堪稱天下第一公路奇觀。放眼望去,左邊遠處是”天門洞。天門洞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溶洞。它南北對穿,門高米,寬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
纜車到達了天門山頂。這兒的積雪真厚,真美!整個山頂已經變成無限幽靜芳美的銀白世界。高高低低的松枝上,都覆蓋著晶瑩的雪條。大地像鋪上了白地毯,又像蓋上了厚厚的棉被。
任何人都對這百年不遇的大雪充滿好奇心,我也一樣。我迫不及待地穿上草鞋,撿了一根樹枝當拐杖,朝著天門洞出發。才走一步就摔了一個“嘴啃雪”。這次冒險行程還真不好走!我小心翼翼地走著,生怕一不小心掉進雪坑里。我們走著走著,經過了一棵棵樹后,看見了一個臺階,這個臺階已被雪完全覆蓋了,形成了一個坡度。爸爸媽媽已邁著大步走過去了,而怕摔跤的我,卻呆呆地站在那兒。沒辦法,我只好滑過去。媽呀!真危險,差點滑到山腳下。就這樣我們克服了困難,來到了天門洞。從天門洞上眺望遠處的風景,景色真讓人心曠神怡!
這次天門山之旅,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讓我們與大自然做朋友吧!
天門山小學生作文 第三篇
不知道其他老師有沒有像我一樣的困惑,*日教學中,我最怕的就是古詩的教學。因為學生對古詩不甚感興趣,每當上古詩時,不是一問一答,就是老師一言堂。但是當《望天門山》這首詩講完后,卻沒有這種感覺,心反而里備感輕松。因為這節課我不光是在規定課時內講完,而且在課堂上沒有我反復冗長的講解,多數是我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認真回顧一下整個教學過程,有這樣一個設計環節牽引著我和孩子們,讓我感覺這首詩教下來很順利。
備課時,我反反復復看教材參考,自我感覺這首詩比較難講。怎樣避免課堂上的一言堂,同時又要帶動學生的興趣呢?于是在教學初設計這樣的導入語:李白的詩我們學了很多了,通過這些詩你覺得李白是個怎樣的人?孩子們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說他是個豪邁的詩人;有的說他是個浪漫的詩人;有的說他是個大氣的詩人;有的說他是個非常有才氣、敢大膽想象的詩人等等,并隨口背誦了許多以前學過的李白的詩,我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們還能例舉這么多的詩來證明。我趁勢說道:“沒想到你們對于李白了解得這么多,下面就請同學們跟隨李白去欣賞一段美景(望天門山的課件),欣賞結束后學生發出了由衷的贊嘆。
接著讓孩子們反復朗讀《望天門山》這首詩,說說這首詩給你留下什么樣的感受?孩子們結合詩人的風格,一下子就說對了這首詩的基調:壯觀。我緊接著發問:你是從哪兒知道的?我對難點適當點撥,抓重點字理解這首古詩,感悟這首詩的非凡意境。讓學生從“*青山相對出”的“出”字中體會詩人敏銳的觀察力,精煉的語言,更讓學生從側面感受到天門山的形態美。這個“出”字,讓學生真正融進古詩中,融進意境中,感受到詩人激越的創作情緒。在我的引導下,他們既說出了天門山的險,又談到了楚江的波濤洶涌。輕輕松松學懂了這首詩。
反思這節課,我沒有從以往常規的教學步驟教學這首詩,而是從詩人的風格上來作為突破口,既學了詩,又加深了對詩人的進一步的了解。看來學習古詩這種教學方法也是挺好的!
天門山小學生作文 第四篇
游天門山
五月美麗的春天,我和父母,帶著好奇和興奮來到張家界著名的風景區天門山。
天門山,又名崇良山,是張家界志中記載最早的名山。
我們乘坐世界上最長的客運索道天門山索道上山。我們坐在索道纜車上,有種在天空中飛翔的感覺。在空中看到田童大道就像一條蜿蜒的銀帶,周圍是山和懸崖,這是不可能的。我在纜車上拍了許多美麗的山景照片。下了纜車后,我們首先參觀了畢葉的瓊臺風景區,觀看了美麗的盆景。
我們坐了一輛環保車,體驗了“世界第一高速公路的奇觀”。在田童大道的彎路上,有99個彎,一個又一個彎。我坐在車上差點暈倒,最后把手伸到梯子下面。短暫休息后,我們開始爬999級階梯。我們上了半級臺階,我的腿開始發軟,有點氣餒。父親鼓勵我,拉著我的手,終于到了天門洞。只覺得涼風習習,一陣涼意撲面而來,放眼望去,連綿的青山上掛著細細的云,令人神往。
這次天門山之行,讓我們滿載而歸。我喜歡風景如畫的風景,鍛煉了我的意志和毅力。
(五年級,400字)
擴寫《望天門山》
有一天,“我”李白無事可做。看到天氣如此晴朗,他只是出去散步。
去了長江三峽,租了一艘小帆船。“我劃著帆船,慢慢地盤旋。突然,“我的”眼睛亮了(要知道,“我的”大詩人的眼睛除了看到美景是不會亮的!”我“比那些攝影師更能把握風景。看到自己不知不覺來到天門山前。天門山又寬又窄。河水到了窄處就波濤洶涌,到了寬處就平靜多了。”我”立即停下來,站在船頭。我細細品味著那迷人的風景,看著看著就忘了去的時間。有一段時間,“我”擺出一副精明的樣子,靈感又來了。我立刻背誦了剛剛寫的那首詩:“天門斷楚江開,清水東流。海峽兩岸青山相對,孤帆白日來。“哇哈哈……”“我”就是“我”,又做了一首詩!
時間不早了,我就游到了這里。“船,船,你租不起船,不然我就在美景邊過夜!”
(二年級,400字)
旅游的作文700字 游張家界天門山
旅游的作文700字 游張家界天門山
聽大人說過張家界很美,很想看一會兒。趁著這個暑假,在父母的陪同下,我有幸目睹了它神奇的風格。
天門山是張家界的“山”,是張家界的“魂”。聽導游說:據說春秋時期法家軍事家鬼谷子就在這里修行。自古“天門洞開,鬼谷出,獨角獸。”等待過去600年的神秘,天門山更復雜,更神秘。
我們開著一輛景觀環保汽車在山路上行駛。剛下完雨,我們抬頭依稀看到山頂拱形天門洞周圍的霧氣,煙云彌漫在奇峰之中,仿佛神靈在呼喚我們。我迫不及待地插上翅膀,飛起來揭開它的神秘。
大約20分鐘,汽車把我們帶到了山腳。接下來,我們排了很長的隊,乘坐另一輛風景優美的生態汽車上山。汽車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坡度越來越陡,汽車越爬越高。我透過玻璃窗向遠處望去,險峻的懸崖、深邃的萬仞和翻騰的云海,極其危險,令人眩暈。怕掉進深淵。
大約兩個小時后,我們得知自己剛到半山腰,聽導游介紹,“從標志門到天門洞腳下,已經急速上升到1300米,創造出它高聳入云、獨享空中的氣勢。我們要繞九十九個彎,然后要走999步才能到天門洞。看來要獲得“真經”,真的要經歷八十一難!于是,我們景區的生態車繼續在懸崖上盤旋,穿過“九十九彎”,終于到達了著名的天門洞。
天門洞自北向南貫穿千尋平原長城,升天如鑲嵌在藍天上的天門,一年四季吞服白云吐紫霧。當年俄羅斯特技飛行駕駛飛機穿越天門洞,轟動全球。洞穴前面的臺階有一半以上非常陡峭。我咬了咬牙,決定爬上去。爬到最后一步的時候,我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我回頭看了看身后的父母。只是回過頭來,眼前的景色讓我陶醉:滾滾群山若隱若現,有的像飛龍,有的像駿馬仰頭嘶鳴,有的像盛開的荷花。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張家界天門山的這次旅行讓我領略了如畫的風景,鍛煉了我的毅力和勇氣。真的很高興你來了!
(六年級作文,)
天門山小學生作文 第五篇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小學語文課程中的古詩詞教學一般應遵循這些原則:(一)以閱讀、記誦為主的原則。(二)循序漸進的原則。(三)注重朗讀指導的原則。(四)借助歷史,還原現場的原則。(五)整體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則。(六)情感教育與情景感悟相結合的原則。
下面我以三年級上冊的一篇古詩《望天門山》的教學案例,談談自己在實際教學中的一些設計和做法。
教學目標:
1、自讀自悟、小組合作,體會詩句含義。
2、背誦和默寫《望天門山》。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他體驗詩人的感情。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詩人,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了解李白嗎?誰來背背他寫的詩呢?
指定學生起來背一背李白的一些古詩。
2、師:看來同學們非常喜歡李白的詩,這節課我們再來
學習一首他寫的詩——(學生齊讀課題)《望天門山》。
設計意圖:激趣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讀詩樂趣。
二、讀通詩句,了解詩意。(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
1、學生初讀課文。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在讀不懂的地方打一個問號。
2、檢查交流。
(1)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斷楚孤帆亦妝
(讓學生讀生字,并幫助正音。)
(2)多媒體出示課文《望天門山》。如果大家把這些生字帶到詩中一定會讀得更好的!
(學生讀詩句,個人讀,集體讀。)
3、自讀自悟詩意。請大家聯系課文中的注釋,并參考一些工具書,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1)學生個人讀悟。
(2)在學習小組中交流。
(3)在全班交流:提出疑問,大家商討解決。
(4)教師引導大家說說詩意。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學詩歌的能力,獨立理解詩歌的意思。
三、誦讀全詩,感悟詩情。(遵循了“注重朗讀指導的原則”和“以閱讀、記誦為主的原則”)
1、教師范讀,學生自由體驗。
2、多媒體配樂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詩情。
3、指名朗讀,讀完后,請介紹為什么讀得這么好!
4、指導背誦:這么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自由練背,同桌互相背,多媒體配樂有感情地背。)
設計意圖: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熱愛古詩。
四、書寫生字,默寫古詩。
1、練習寫生字“斷、楚、孤、帆”。
2、默寫古詩《望天門山》。
設計意圖:養成天天練、天天寫的好習慣。
五、總結全詩,深化感悟。(遵循了“情感教育與情景感悟相結合的原則”)
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感受表達出來。
天門山小學生作文 第六篇
張家界天門山位于湖南省,是個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近年來天門山尤其出名,我早就向往親自體驗大名鼎鼎的玻璃棧道了。
乘纜車啦,我激動萬分!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高山索道,全長7454米,高差1277米。坐上纜車從高空俯瞰,張家界整個城市盡收眼底,很快到了幾百米的高空,我興奮地哇哇大叫:“真漂亮、真壯觀!”四周是白茫茫的一片云海,透過云海隱隱約約地看到郁郁蔥蔥的森林,遠處層層疊疊的山峰好像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下了纜車我們直奔鬼谷棧道,這可是最著名的冒險之道,他建在絕壁之上。穿上鞋套,我就像出生的牛犢一樣,直沖了上去。藍天白云倒映在玻璃橋上,美麗極了!我就像“齊天大圣”一樣踏在七彩云朵上,正準備飄過去,低頭一看下面果然是萬丈深淵,小鳥從腳下飛過。層層疊疊的綠葉相互掩映著,沒有一點縫隙,腳下的山、遠處的水,真是美麗極了!小腿肚子都有點打顫了,我壯著膽子向前走。同行的游客表情不一,有的哭、有的笑、有的表情僵硬,我覺得我真是英雄啊,這就是考驗膽量的時候!
接著我們來到了天門洞,據說這兒有九百九十級臺階,我不信,邊下邊數,結果走到了頭我們還沒有數清楚。回頭一望,臺階筆直朝上,氣勢恢宏,仿佛要伸到天上去了。抬頭望向天門洞,如此的狹窄,我真佩服那些飛行員是怎么把飛機飛過去的?終于下山了,坐車沿著盤山公路繞了九十九道彎,就像做過山車一樣,轉得我頭暈腦脹,司機的技術也太好了,這可是國際方程式賽車的標準賽道啊......
天門山,你是我領略到了山的奇險,更給我上了一堂挑戰自我的課,讓我體會到“無限風光在險峰”。
天門山小學生作文 第七篇
活動目標:
1. 通過欣賞,讓幼兒學會這首古詩,感受詩中的意境。
2. 培養幼兒對古詩文的興趣。
活動準備:
圖片,音樂,圖卡。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古詩
1.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圖,請小朋友看一看,圖上畫了些什么?
2. 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
3. 從前李白老爺爺也到過這個地方,還寫了一首詩,我們一起來聽聽好嗎?
4. 教師朗誦古詩。
二、結合圖片理解古詩
1. 你聽到了什么?(幼兒說一句,師出示圖片)
2. 你還有哪些地方不懂呢?教師解釋難解詞。
三、學習古詩
1. 跟著圖片,變換多種形式朗誦古詩。
2. 幼兒人手一份圖片。
3. 老師想考考小朋友,教師念一句,請你們找出相應的卡片。
4. 變換形式,可以找個好朋友玩這個游戲。
四、聽音樂吟唱古詩,結束活動。
老師這兒還有一段很好聽的音樂,我們跟著音樂來念這首詩,也可以跟著它一起唱,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中有三個環節我都運用到了圖片,因為幼兒都是形象思維占主導。活動開始我運用圖片導入,很成功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把幼兒導入到古詩的教學中去。
在幼兒理解詩歌的環節中,我利用四幅圖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古詩內容,讓幼兒能比較輕松的理解了古詩的含義,有了深刻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讀便水到渠成了。最后加入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環節,借助于圖片讓幼兒鞏固朗誦詩歌,為最后的古詩吟唱打好基礎。
天門山小學生作文 第八篇
天門山是個神奇而又美麗的地方,有空中花園和天界仙境之稱。
天門山最有名的是天門洞。三國時候,山突然峭壁洞開,玄朗如門,形成了罕見的天門洞,它懸掛在懸崖峭壁之上,看起來好像通天的大門向我敞開。天門洞簡直可以和黃山奇石媲美。從石縫里挺身而出的樹,給我“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感覺,因為它們千姿百態而虬曲盤繞。
天門洞有137米高,57米寬,窄而修長,高而雄偉。站在洞中, 涼 風習習,霧氣飄飄。在壯觀空曠的天門洞下,我不得不承認,我只是一只渺小、不起眼的小螞蟻。因為它如此大氣、神秘,又富有生機。仰望高高的洞頂石橋,上面還長滿了青苔和其它小植物,梅花雨從天而降。天門洞就像一個人踩著另一個人的肩,一個一個的男女老少壘上去組成的“人洞”。
天門洞是天門山的最高處,所以無論你從哪邊走過天門洞,都要先上階梯再下階梯。走完天門洞,就覺得它像數字零,只不過比數字零長一些也尖一些。
上階梯的時候我沒什么感覺,下階梯時,我感覺腳下仿佛馬上就要塌下去,下去的階梯有九百九十九級。
告別洞天福地天門山時,我戀戀不舍地看了它最后一眼。
天門山小學生作文 第九篇
教學目標:
1、自讀自悟、小組合作,體會詩句含義。
2、背誦和默寫《望天門山》。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他體驗詩人的感情。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回憶詩人,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了解李白嗎?誰來背背他寫的詩呢?
指定學生起來背一背李白的一些古詩。
2、師:看來同學們非常喜歡李白的詩,這節課我們再來
學習一首他寫的詩——(學生齊讀課題)《望天門山》。
設計意圖:激趣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讀詩樂趣。
二、讀通詩句,了解詩意。(遵循了“循序漸進的原則”)
1、學生初讀課文。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讀不準的字音多讀幾遍,在讀不懂的地方打一個問號。
2、檢查交流。
(1)多媒體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斷 楚 孤 帆 亦 妝
讓學生讀生字,并幫助正音。
(2)多媒體出示課文《望天門山》。如果大家把這些生字帶到詩中一定會讀得更好的!
(學生讀詩句,個人讀,集體讀。)
3、自讀自悟詩意。請大家聯系課文中的注釋,并參考一些工具書,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1)學生個人讀悟。
(2)在學習小組中交流。
(3)在全班交流:提出疑問,大家商討解決。
(4)教師引導大家說說詩意。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自學詩歌的能力,獨立理解詩歌的意思。
三、誦讀全詩,感悟詩情。(遵循了“注重朗讀指導的原則”和“以閱讀、記誦為主的原則”)
1、教師范讀,學生自由體驗。
2、多媒體配樂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詩情。
3、指名朗讀,讀完后,請介紹為什么讀得這么好!
4、指導背誦:這么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自由練背,同桌互相背,多媒體配樂有感情地背。)
設計意圖: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熱愛古詩。
四、書寫生字,默寫古詩。
1、練習寫生字“斷、楚、孤、帆”。
2、默寫古詩《望天門山》。
設計意圖:養成天天練、天天寫的好習慣。
五、總結全詩,深化感悟。(遵循了“情感教育與情景感悟相結合的原則”)
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呢?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感受表達出來。
- 上一篇:圍繞風景為主題的作文600字(精選24篇)
- 下一篇:有你我更出色作文(精選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