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精選21篇)

    發布時間:2023-05-11 11:14:35閱讀量:622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一篇

    我的家鄉在渭南,這里沒有什么山珍海味,只是一些粗茶淡飯,但卻令人回味!

    我小時候在陜化出生,因此最愛的是陜化“旋面”。旋面在下鍋之前,像一把干了的煎餅條;下鍋之后,它的水分就頓時充滿整個面條。煮上大約十分鐘,那面變軟了,如果是小孩吃,就還要多煮一會。出鍋后,先舀一勺辣子,為這份面送上點睛之筆,而那一勺大油更是重中之重,它會讓整份面油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最后,那一把韭菜是這份面的極品搭配。上桌后,先不急,來一碗熱騰騰的面湯,這下你就可以細細品味地道的陜化“旋面”。

    雜糧煎餅,更是我喜愛的美食之一。做煎餅的人動作嫻熟,那就像是一門藝。師傅從桶里舀出一勺和好的面,放到煎盤上用刮板一刮,薄薄的一層就形成了,多余的面直接再刮回桶里。在面餅未成熟前撒上一把香菜、一包蘿卜咸菜,用刮板刮均勻,順手一個雞蛋再打上去,然后翻面,讓煎餅兩面均勻受熱,把生菜也在一旁煎一下,軟軟的,綠綠的,一看都食欲大增。再把煎好的生菜鋪到煎餅上,最后刷上一把秘制醬料,加一大勺辣子,咬一口,那味道難以表達!

    家鄉的柿子餅,也是曾經讓我為之著迷的美食。在柿子成熟后,剝開皮,那金黃色的柿肉便流露出來,大廚們就使出十八般武藝:搓、打、壓、捏、炸、拋、揉、煎、翻,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津津有味。最后裹上一層糖霜,放進油鍋煎至兩面金黃,那香甜的味道便在空氣中彌漫開來,觸動著你的味蕾。師傅用牛皮紙包裹好遞給你,吃起來外焦里嫩,甜甜糯糯的,值得回味!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家鄉的味道是獨特的,值得我一輩子品嘗!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二篇

    記憶中的那個味道還是那么深刻,它伴隨我長大,伴隨著我生活,那是家鄉獨有的味道,是我一生的味道……

    不知你們是否聽說過康縣的面皮,如果你來過康縣那你肯定吃過這里的面皮吧,如果你沒有吃過,那你肯定是白來了。

    記得小時候,每到逢集家里人都會去趕集,我首先就會向他們要一碗面皮,然后回家的時候總會提一大碗給我吃,那時候在家等面皮的心情和在家吃面皮的心情是那樣的激動和幸福,直到現在都令我記憶猶新。

    我喜歡面皮涼涼的感覺,吃到口里滑滑的,特別有嚼勁,它里面有各種配菜,比如:土豆絲、豆芽、黃瓜絲絲、白菜等,每一種配菜我都十分喜歡,它的配料可謂是特別的足,酸辣感很強,吃完之后都會有淡淡的蒜泥香味兒呢。

    慢慢長大上了離家不遠的中學后,離我心中的美味也越來越近了,學校就在我們村的那個鎮子上,每當逢集我都會跑到學校外面吃一碗面皮。那時候沒有太大的心愿,只希望天天都是逢集,天天都能吃到面皮,學校的飯真的枯燥無味。而逢集的面皮就是拯救我味蕾的最佳良藥。

    后來上了高中后,離家也有好幾公里了,吃不到家鄉的面皮了,不過面皮作為康縣有名的美味,在康縣的每一個地方當然都不會少的,這里也少不了面皮館,而且還有好多家呢,味道雖然和家鄉的有一點點差別,但還是很美味的,面皮的靈魂依然在。每到這里逢集的時候街上都會擺出大大小小的面皮攤子,這一幕讓我感受到濃濃的家鄉味兒。

    直到現在,一天三頓我至少有一頓是要吃面皮的。

    我還真不想長大,不想走出家鄉,不想走出康縣,那樣我就吃不到家鄉的美味面皮了,離開家鄉的味道我該如何成長。

    家鄉的味道——面皮的味道。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三篇

    我在一片群山環繞的油菜花地中長大,金黃色的油菜花一遇到風便有了不可思議的景象,風兒包裹著山溝溝中的竹香飛涌而下,來到了那片油菜花田,金黃色的花兒們猝不及防地嚇了一哆嗦,這一哆嗦可不得了,那香氣全都被抖摟出來了,伴著風來到了我身邊。

    況且叫他金黃色的小人兒吧,又是一陣風,“你好呀,金黃色的小人兒!”我沖著天空大聲大叫道。在田間,大太陽已過,耳朵旁別一朵金黃的油菜花,手拉手一起用它一起跳舞,跳的舞是只有我們兩個人才會的,聽著自己的腳步聲,陪著他們給我的“音樂”,沙啦啦沙啦啦,頭發隨著風兒飄,我呢?隨著油菜花的浮動,搖晃,跳舞,盡情放飛自我……時間仿佛都停止了,一切是那么的安詳,那么的美好……

    “砰砰,砰砰”又是這熟悉的聲音,這是我們家鄉做青團兒時特有的聲音,金黃色的小人與我一同急急忙忙的趕去現場,壯壯的青年人正在揮灑汗水,他們掄著錘子,一人一下敲打著,在石板的凹槽處,青團兒也在逐漸成形。他們都使出自己力氣,絲毫不保留。打好后婦女們圍著一口井坐好,拿簾子放在井口上,圍個圓圈坐好,一手拿著糯米團一手拿著小勺挖豆沙餡兒,包好后拿那雙勞動人民的手一擠,一個團子就完成,再放到笸籮里拿綠色的粉來包裹身體,團子自個兒就變成了我最愛的青團兒。六個一盤兒,裝盤兒就是我們小輩的事兒了,我們這群小孩子還負責運送……我喜歡和金黃色的小人兒一起送,因為他可以幫我一些忙。兩只手端六個,每只手端三個,有時候頭頂還頂著一個。跨上媽媽的自行車就急匆匆地出門了,我要送給各個鄰居家的奶奶。金黃色的小人看我如此的手忙腳亂,也想幫我拿,不過,可惜啊!它沒有手。“李奶奶!張大嬸!阿姨們新做的青團兒,牙口不好的也可以吃,可好吃啦!”我大聲地向小路上每座院子里喊去。

    尖角兒的房檐還在滴水,陽光從水珠中透過來,變成了七彩的,金黃色的小人最愛用這個打扮它自己了。干完我的活兒,剩下的就是我最喜歡的了,和金黃色的小人坐在油菜花地里,吃著黏黏的、甜甜的青團兒;聞著油菜花兒香,嚼著滿嘴的糯米和豆餡兒,嘴里還發出模糊不清的笑聲。陽光暖暖的照著我,看著身邊兒的金黃色的人和那片油菜花田。心里頓時非常滿足,我想,這應該就是我的那片美好,那片永遠的向往了!

    在這世上唯有一種味道能使我心安——青團兒和油菜花兒的味道;同樣,在這世上也唯有一個地方能使我感到親切與無限眷戀,那個地方就是油菜花田——我的家鄉。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四篇

    家鄉是個人的出生地,是扎根在我們心中的根,是使人縈繞在腦海的地方。

    小的時候,家鄉是個新鮮詞,卻是我最熟悉的。北方多晴天氣,下雨天才會讓我們這些小孩感到高興。雨讓北方的干燥變得濕潤,像極了正在涂面霜的姑娘,展示著她不一樣的美麗。雨讓土地變得松軟,使那些蔫蔫的小草揚起了頭,好似饑餓已久的孩兒,吸吮著大自然的乳汁。我們跑過草地,聽著雨點在樹葉上打轉,聞著混有土地的味道。當然,這也是家鄉的味道,跑過小橋,附近的農民還在雨里耕種,汗流直下,這也是家鄉的味道。燒湯花一開,就知道該回家吃飯了。家家戶戶升起的炊煙和炒的家常菜,也是家鄉的味道。

    少年時,一家人搬到了廣州。水土不服的我想著家鄉的一切,包括那份魂牽夢繞的味道。此時鄉愁是1000多千米的距離,一個在北,一個在南,相離在兩邊。在另一個地方居住的我,看著周邊事物少了家鄉的風土人情,少了熟悉的人,但我知道自己內心的那份想念從未減少。

    青年時,不知為何我的內心將家鄉與家國聯系起來。因為有國才有家,而國就是家。或許是自己長大了,思想上成熟了。當國家的重大工程取得突破,許多項目領跑世界,自己的內心是自信的,更是震撼的。看,這就是中國人的國,這就是我們共建的家!此時的鄉愁是心與國相連,國在前為我們披荊斬棘,我們在后給予支持和希望。并肩共進退,攜手齊助陣。

    家鄉似乎不再離我遙遠,無論在哪,我都不會再為離開家鄉而苦惱。因為鄉愁是一條堅韌的線,一頭連接著我,一頭連接著國……家鄉的味道不再單純的指向五谷雜糧、家常便飯,什么時候起,這家“館子”出了一系列“國”的味道,而那味道縈繞心際。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五篇

    踏出家門,又是個風和日麗的一天,在這里,我生活了十四年,騎著我的單車,一如往常的往著街上走,這就是我所熟悉的家鄉。

    在這里,就好想我家廚房一樣,哪里有哪家店,我一清二楚,陣陣的微風輕輕拂過我臉龐,絲絲的鳥叫聲,潺潺的流水聲,每次騎過去,都會靜下來聽一聽那美妙的聲音,金黃色的稻田就這么映入我眼簾。而騎一段路后,我到了個早市,在這里,人來人往,個個婆婆媽媽都在這而買東西,有的人在和老板討價還價,有的人則是在和朋友聊是非,而我呢?我一如往常地到了一間熟悉的面店,吃著我得蚵仔面線,配著豆漿,這也算是我所知道的家鄉味吧!

    吃完之后,我通常都會逛逛,經過土地公廟就拜個拜,以表示對神明的尊敬,經過再廟前下棋的老先生們,我也會停下來看一看,看那些老先生如此精湛的棋藝,都值得我好好學習。之后在回家的路上,經過了籃球場,忍不住會停下來看一看,那些在場上打球的人,看著他們如此認真的模樣,相信他們沉進在其中那無限的樂趣,在那籃球場將自我發揮的淋漓盡致!

    騎著騎著,回到了家門,不禁想起,上了初中之后,課業壓力變大,或許也很少像這樣能愜意著騎著單車逛一逛這我所知道的家鄉吧!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六篇

    我的家鄉在,那里的美食數不勝數,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那一道道獨具風味的風菜——清蒸鱸魚。

    說到清燉鱸魚,那可是聞名中外的一道菜哦。

    清燉鱸魚,顧名思義,它就是清湯魚,因為這魚可不是一般的魚啊!它的魚肉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魚,魚的味道鮮美,清香,鮮美,是一道美味的清蒸鱸魚。

    清燉鱸魚的魚皮很薄,薄的可以看見一塊塊白色的魚肉,再用筷子挑一點魚肉,放上一勺清涼可口的清湯,再用筷子把魚肉放進嘴里,頓時,魚肉香味撲鼻而來,一下子就能把你的肚子吃的飽飽的.。

    在我們,清燉鱸魚是不可缺少的。每年,我都要去那里吃清燉鱸魚,那里的人可不是一般的人,他們有的人在做清炒鱸魚,有的人在煮清湯,他們一個挨著一個,一起做清湯,一起做清湯,他們都做得很熟練,只有你要把魚肉和清湯放在一起,你才能看見魚肉里的魚肉,這是一道美味的清湯鱸魚呀!

    這道菜是不可缺少的,清水、魚肉、清湯,這兩樣菜,都是一道道獨具風味的美味,只是,如果你不用心去品嘗,是看不見的。

    我的家鄉還有很多美味的美食,如魚丸、清蒸鱸魚、清湯魚、清湯魚等等,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那一道道獨具風味的清湯鱸魚,因為清湯鱸魚是一道道獨具風味的清湯鱸魚,它可不是一般的魚哦!清湯鱸魚的魚肉和清湯魚是一道道獨具風味的美食啊!這道菜,清水、魚肉、清湯、魚肉,都是一道道美味的清湯鱸魚。

    我愛清燉鱸魚,因為它是獨一無二的美食,因為我是一個愛清湯鱸魚的人,因為那樣,我才會更加愛我的家鄉,我的家鄉,因為有了家鄉,才會有我美味可口的清湯鱸魚,因為有了家鄉,才會有了我美味可口的清湯鱸魚!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七篇

    小時候,校園里植滿了迎春花,每逢三月,春姑娘的氣息喚醒了它們的種子,于是它們抽出嫩綠的莖,開出淡黃色的小花,像夜空中點點的繁星一般點綴在綠叢間,而那細長的青莖則無聲地往遠處延伸,垂在教學樓的長廊外,形成一排長長的綠簾,盛夏時留出一片濃郁的綠蔭。

    望向窗外,總能看見迎春花舉著笑臉在微風中搖曳,心生愛憐之情,于是昂起銀鈴般的小腦袋問老師問道:“老師,這是什么花啊?”老師笑了,俯下身子輕聲說:“這叫迎春花,有迎春花的地方就有家鄉的味道。”我點點頭,凝視著老師被迎春花映得金燦燦的眸,心中留下了那株迎春花,也留下了一個對家鄉模糊的印象。

    午后,我總愛折一枝迎春花放在床頭,靜靜沉醉在迎春花的花香中墜入夢鄉,讓那暗香穿行在我的夢中。夢里,是我和小伙們在東荊河大堤上放風箏的情景,那里有青蔥的樹木,濕潤的泥土,明媚的陽光,順著悠悠的風箏線望去,還有一座座建筑物如春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

    閑暇之時,我也愛巴望在窗口欣賞校園里的迎春花,看它們一朵朵擁擠在一起爭相開放,正如我們一樣高揚著青春的旗幟拔節生長。一天天,一年年,聽得見它們努力上躥的窸窣聲,也聽得見我們瑯瑯的讀書聲,在迎春花的陪伴下,一張張稚嫩的臉變成一張張成熟的面孔,一個個天真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個懂事的少年。

    在遠離家鄉的地方,我也曾發現過這種淡黃色的迎春花,彎下腰拾起它,卻沒有親切的感覺,亦沒有那熟悉的家鄉的味道,心里因此變得十分空落,仿佛是缺失了一件心愛的寶貝,直至回到家鄉,那缺失的部分才被兒時的記憶所填補,帶給我一種深深的慰藉,和我情緒失落時母親給予我的一句安慰同樣久久地溫暖著我的心。

    我明白了,迎春花生長在我的家鄉,生長在我童年時的樂土上,在那里,不只是迎春花,勤勞的人們、忙碌的大街小巷、微潤的空氣,甚至是一草一木也同樣帶有家鄉的味道,因為那兒,是我成長的地方。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八篇

    窗外小草冒出了新芽,樹木換上了新裝。

    “奶奶!我們的香椿魚好了沒?”我從外面剛回來,就迫不及待地來到廚房。奶奶聞聲回答道:“馬上,馬上!等了一年的你,這么會兒就等不了了!”邊說著,奶奶就把炸得金黃的香椿魚端到了我的面前。那醇厚的雞蛋味道夾雜著香椿的清香,就這樣在我的面前鋪散開來。我也不顧剛起鍋的熱燙,上手抓起一塊,再咬上一口,“咯吱”的聲音加之香椿獨特的香氣,便是春天里最地道的家鄉味。

    小時候,我和爺爺奶奶住在老家的院子里,那里有好幾顆香椿樹,開春時節,爺爺就會帶著我摘最嫩的頭茬兒香椿芽。香椿樹搞搞的,一簇簇香椿苗朝上生長著,爺爺舉著帶鉤子的長木棍一把勾住一簇香椿苗,香椿苗就掉落在樹旁。我呢,拿著個袋子,或蹲坐或彎腰,把落在地上的香椿苗都撿起來。看著那青紅相間的葉子,嗅著這股清香,再一想到等會兒拿回去,奶奶就能做出好吃的香椿魚了,我的干勁兒就更足了,不一會兒的功夫,我們爺孫二人就摘了滿滿一口袋。爺爺見我干活起勁兒的樣子,總夸贊我:“真是能干啊!自己摘的吃起來肯定更香!”我也樂在其中。

    回屋后,奶奶挑出最嫩的香椿芽,洗凈,然后放入攪好的雞蛋液中,架起大鍋,開炸咯!我問奶奶:“為什么這叫香椿魚呢?”“這新鮮的香椿苗不切,直接裹著蛋液,炸出來就跟小魚似的!”奶奶邊炸邊說著,“這又香又嫩的‘香椿魚’啊,一會兒就游進你的肚子里啦!”一條條香椿魚隨著“茲拉茲拉……”的聲音在油鍋里游開了,等到變成金黃色,那酥脆可口的香椿魚就做好了。

    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院子里,吃著剛炸出來,還冒著熱氣的香椿魚,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現在,我已不住在老家的院子里,也不再有和爺爺一起摘香椿的時間了,但每到春天,看到附近的香椿樹開始滋芽,就會找機會回爺爺奶奶家,去吃上一餐家鄉的味道——香椿魚。這個味道就在我的心里,那是清香的食物滋味,更是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童年時光的味道。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九篇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著自己的美食,我的家鄉柳城,最出名的美食是狗肉。

    俗話說: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每次過年回老家,我都可以吃上一頓味道極好的狗肉。外婆為了讓我吃上這美食,在秋天收割稻谷的季節,儲備好了不少干稻草,因為用稻草作燃料燒的東西都很好吃,很香。大舅從集市買來了一只燒制得兩面金黃的狗肉。媽媽在廚房忙碌起來了,把肉切成大小均勻的一塊塊,把鐵鍋燒紅,再把切塊的狗肉倒進熱鍋里去炒,把肉里面的水汽炒干。

    接下來最關鍵的一步,那就是煮狗肉了。味道好不好吃就在于煮的技術,這需要很多的輔助食材,比如沙姜,八角、米酒,醬油、茴香等,把鍋裝滿水,放入這些食材,等湯鍋冒出熱氣,底料的味道慢慢散發出來,再把狗肉放鍋里煮沸騰。

    我不斷往灶臺里添木柴和干稻草,大鐵鍋一直噗噗地冒熱氣,廚房里開始彌漫一種特殊的香氣。大約過了一小時,我把鍋蓋掀開,一種濃烈甘香的味道撲面而來,可以出鍋啦,忙碌了大半天,終于吃上了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那味道簡直就是人間的極品美食。媽媽笑瞇瞇地說:“這狗肉還有一種吃法。”我一聽馬上催促媽媽:“快說呀。”媽媽轉身端出一盤雪白的米粉,說:“用肉和肉湯拌粉,這狗肉粉很好吃哦。”這一頓美食,把我的心牢牢地拴在了故鄉。

    只要你品嘗了家鄉古法烹飪的狗肉美食,你就會理解了那句俗話,它的味道會讓你魂牽夢繞。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十篇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岐山人,我始終無法忘記的,是家鄉臊子面的味道了。

    做臊子面第一步是做臊子。做臊子的肉必須是肥廋搭配的,不然,出來的臊子不好吃。把肉洗凈,切成小塊,倒上自己榨的菜籽油,溫火炒,等炒的半熟了,再加上鹽,醋,辣面,五香粉等調味料,等一會兒,臊子就做好了。第二步,嗆湯。即讓醋走油鍋。先在鍋里燒油,并放少許姜末,在此之前,根據人的多少確定醋的多少。等油熟了,把醋倒進油鍋里,等一會兒,滿屋子都是熟了的醋的香味。然后加水,加鹽,加辣子,再加上提前準備好的黃花和木耳,溫火熬制幾分鐘,然后加入底湯菜(以紅蘿卜為最佳)這樣,湯就做好了。但是火不能停。最后一步,煮面,煮好的面過一下涼水,為了面吃起來勁道。

    一切都做好了,下面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把面直接撈出在一個大碗里,端上桌,把剛才做好的湯用小碗乘好,讓人們自己根據飯量挑。俗稱“另汁”另一種,直接把面放在小碗里,澆上剛做好的湯,在敬完神(把做好面的湯用勺子舀一小勺,灑在家里貼神像的地方)后就可以上桌了。俗稱“潑碗”

    臊子面在岐山的地位很高,婚喪嫁娶早上的第一頓飯就是臊子面。尤其是在冬天,吃一碗真的是享受。記得那時候還小,每每要求奶奶做臊子面時,奶奶總是嫌麻煩,很少做給我吃。所以,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村子里有人過事。一旦有人,奶奶必帶我。每每這個時候,吃貨的本性就暴露無疑了。我對中午的大魚大肉不感興趣,反倒是早上的這一頓,往往是我吃的最開心的一頓。我小時候吃過好多家的臊子面。每一家的味道都大同小異。可以這樣說,我對小時候記憶最深的莫過于奶奶牽著我的手去坐席的畫面和奶奶給我端湯的動作。每每回憶,都會笑出聲來。

    漸漸的我也長大了,家庭條件也好了,臊子面也常吃,對臊子面也逐漸沒有興趣了,奶奶也不帶我去坐席了。記得有一次,做好的一盤子臊子面因為吃不完也沒人吃,倒了……從此,家里只要不來人,從不吃臊子面。有時候我常常在想:或許,是現在人生活節奏太快,臊子市場上有現成的,掛面也是,甚至,市場上就有賣的現成的速食型的面,只要有開水,一切都好辦……又或許是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已經不屑于吃這個東西了?還是吃的次數太多,厭倦了?本地人不喜歡吃,反倒是外地人慕名而來……一切都在變,臊子面也不例外吧……

    我決定了,下次回家,一定讓媽媽做一頓臊子面給我,這次,我一定要吃個夠,因為,它,是家鄉的味道。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十一篇

    無論走的多遠,那一碗熱氣騰騰的手搟面永遠是對家鄉味道的完美詮釋。

    ——題記

    家鄉味道是什么?有人說,家鄉味道是街頭巷尾那一種種特色小吃;有人說,家鄉味道就是鄰里鄉親之間那質樸的話語。但是,在我眼中,家鄉味道就是遠行歸來后那一碗手搟面。在氤氳的熱氣中品嘗著手搟面的滑爽與筋道,讓人頓時緩解了奔波過后身上的所有疲憊,讓心有了歸屬感。

    小時候每當逢年過節或是我生日時,媽媽總是去親手為我做一碗手搟面,微微泛黃的面條盛了滿滿一碗,上面還浮著些許蔥花,說是吃了之后能夠平平安安、長命百歲。小小的我卻顧不得這許多說法,只知道手搟面散發的濃濃香氣勾起了我肚中的饞蟲,讓我迫不及待的用他來填滿我的“五臟府”。那時的我還不知這世界上的諸多煩惱與愁緒,只是看著廚房中媽媽忙碌的身影,吃著碗中的手搟面,便覺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手搟面的味道是家鄉最好的味道。

    后來,隨著年齡的長大,我不得不離開媽媽身邊,去外面上學。在外時也嘗到了許多食物,有味道好的,也有味道不好的。但不管是什么食物,總是會覺得缺少點味道。于是每次我從學校回家時,媽媽總是會騰出時間親手給我做一碗手搟面。伴隨著手搟面的濃濃香味,我才明白外面食物所缺少的正是一種家鄉的味道。而在這濃濃香氣中,也讓我在外飄移的心有了一種踏實的歸屬感。于是乎長大后的我再一次體會到家鄉味道的美妙。

    在我的記憶中,我吃的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手搟面是在初中,那時剛離開家,學習、生活方面還有諸多不適應。這使得我在第一次考試時發揮失常,成績很不理想。在成績公布當天,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家,做好了要受批評的思想準備。可是媽媽卻一言不發的走進廚房中,開始忙碌起來,和面、搟面、燒水、煮面條,一系列動作進行的有條不紊,完全沒有要責備我的意思,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手搟面就做好了。

    雪白的敞口大碗中,面條如玉般浸在濃湯之中,表面上還飄著菠菜、蔥花、西紅柿等配菜,還有許多切成細絲的瘦肉和一些蝦仁浮在上面,紅的、白的、綠的,五顏六色,煞是好看,讓人一見便不由得食欲大增,想要一飽口腹之欲。在我的驚訝詫異中,媽媽溫柔的說:“吃吧,吃了再努力去學,只是一次失利沒關系的”。聽了媽媽的話,在面條氤氳的熱氣之中,一滴熱淚從我眼中滴落,落在面條中,激起了一圈圈漣漪。面條還是原來的味道,仍是那樣的順滑,充滿著家鄉味道。但在這味道中還多了一絲關懷,一絲溫暖。我知道,那是媽媽的關愛。

    如今在這個技術高度發達的社會,機器制作的面條多種多樣,口味也各不相同,這給人們帶來許多便利,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但是對我來說,手搟面中所蘊含的味道卻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媲美的。因為在那碗香氣濃濃的手搟面中不僅飽含著媽媽對我的濃濃愛意和關切,還飽含著對家鄉味道的最美回憶,是對家鄉味道的完美詮釋。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十二篇

    臘月二十六,小年已經過了三天了,離年三十只剩下為數不多的四天,過年的年味兒也越來越濃了。年味兒,這種說不出來的,中國人獨有的味道,到底在哪兒呢?

    是在車票里嗎?在那一張張回家過年,被汗水與迫切心情打濕的車票里嗎?

    是在燈籠里嗎?在那一個個火紅火紅的,代表著吉祥與喜慶的燈籠里嗎?

    是在禮物里嗎?在那一包包包裝精美,帶回家送給親朋好友的禮物里嗎?

    是在年糕里嗎?在那一根根潔白如玉,散發著大米清香、象征著年年高升的年糕里嗎?

    是在煙花里嗎?在那一朵朵絢麗多彩,在空中激情綻放令人驚嘆的煙花里嗎?

    是在對聯里嗎?在那一對對紅底黑字,象征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祝福的對聯里嗎?

    是在笑臉里嗎?在那一張張和藹可親、絲毫沒有一點兒拘束的笑臉里嗎?

    是在年夜飯里嗎?在那一年一次,全家團聚、盡享歡樂的年夜飯里嗎?

    是在愛里!是在對祖國、對節日、對家人與生活的愛里!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十三篇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美食:麻鴨、土面、黃花菜、菜飯……它們的味道不同,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味道,都令人回味無窮,但我最懷念的還是縉云燒餅了。

    先將面與水和實,將捏下一小段揉圓,用手一壓,再用搟面杖來回壓平。把面皮放在手掌上,另一只手先抓一大把肉放在面皮上,再在上在撒一些梅干菜和蔥,不得撒太多。再用手把它捂成環狀,另一只手捏著面皮邊緣與其它邊緣粘在一起,一扭,一按,再撒上些芝麻,刷上點糖油,一個完整的燒餅就做好了。

    烤燒餅是一項看似簡單,實際卻需要實功夫的任務。先把幾塊黑煤放入桶底點著,火不能太小,不然燒餅會不脆不香;火也不能太旺,不然燒飯易焦不易熟。再用涼開水潤一下手,把燒餅放在濕手上,借手將燒餅送入桶內,在桶壁上輕輕一按。但燒餅貼的位置十分講究:不能貼太下面,不然烤好時面上全是灰,不能貼太上面,因為上面溫度不高,并且外面的風易吹到,使面變硬不香。

    過了大概五分鐘,燒餅就熟了。我輕輕拿起燒餅,用嘴一咬,滾燙的肉湯溢出來,流入我的嘴巴,流入我的心里,肉香在我的舌根醞釀回蕩;蔥汁和在了肉里,散發出陣陣濃郁的蔥香,飄入我的鼻子,飄入我的心田;內、蔥、梅干菜和起來,像一支交響曲,和成飄香四溢的味道,奏出獨一無二的篇章。

    這就是我最懷念的家鄉的味道,它反映了我們的習俗與特征,體現了我們獨特的風情。我永不能忘卻這家鄉的味道,這濃郁的鄉情。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十四篇

    汪婷玉

    家鄉的豆腐干

    在我家鄉溫州,有一道令我深刻的美食,那就是豆腐干,這是我在別的地方難以吃到的味道。

    豆腐干哪哪都有,我卻沒有吃到過和家鄉一個樣子的豆腐干。別的地方豆腐干有長的有扁的有寬的,卻沒見過像我家鄉的豆腐干一樣正方形的,味道更是與眾不同。

    每次回老家我們都會去吃豆腐干。一碗秘制的湯加入煮好的豆腐干,最后灑上一點碧綠的蔥花,一碗豆腐干就做好了。拿勺子舀起一塊方方正正的豆腐干,咬一口,里面的湯汁就爭先恐后地流出來,一瞬間口腔中溢滿了魚的鮮咸味和豆腐的清香味,咽下去之后嘴巴還忍不住咂巴幾口,余味無窮。

    吃完豆腐干,把碗中剩余的鮮湯喝下肚,頓時感覺從腳底到頭頂,整個身子都暖和起來了。我喜歡用竹簽把豆腐干串起來,一口放到嘴里,再細嚼慢咽,在口中一點一點回味著嘴中獨特的鮮香。

    下車吃一碗家鄉的豆腐干,不僅緩解了我們歸途的疲倦,而且讓人意識到,噢,我們終于到家了。離開老家的時候我們也會去吃上一碗豆腐干,好像達成了什么約定,又似是告別:唉,我們又要走了,最后再懷念一下家鄉的味道吧!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十五篇

    安徽,是我的家鄉,那里有數不勝數的美食,但我覺得最地的家鄉味卻是那條巷子里吃到的雜面條。

    舟車勞頓回到家鄉,正趕上晌午,自然是要去吃上一碗雜面條的。巷子里彌散著那店里用老母雞熬的高湯的鮮香,我不覺加快腳步,來到小店里。老板系個圍裙帶著套袖,正在這架著的大鍋里制作雜面條呢。“回來了!又想這口雜面條了吧?”老板邊干著活邊招待著我。那高湯的香味越發濃郁了,撲鼻而來,勾起了肚子里的饞蟲。就這樣光聞不吃,也能把人給饞倒。

    店里面積不大,桌子也沒有空的,可我也是有地方坐的——和鄉人拼桌坐在一起。不一會兒便和他們聊起了天,完全沒有陌生人的感覺,仿佛就是一家人。第一次來這里吃飯,人也是那么多,也只能和別人拼桌坐在一起。那時還覺得有點兒尷尬,幾個不認識的人在一起吃飯多別扭,其實不然,都是同鄉的人,彼此聊一聊身邊人,身邊事不一會兒就熟識了。那么多年過去了,氣氛沒有改變,雜面條的味道也依舊濃稠。

    還在和同桌人說著話,一碗熱氣騰騰的雜面條就端上來了,碗還那么大,面卻冒出了尖,老板娘笑著說:“姑娘,剛回來吧?快趁熱吃,等涼了就不是這味啦!”聽著這直暖人心的話,我嘗了一口,果然,面條的味道沒有變,還是那么香,這被高湯煮成黏糊狀的面,吃起來潤滑細膩。我只顧吃著,也顧不上跟同桌的鄉人們說話了。這時,旁邊的老鄉遞給了我一個托盤:“放上蒜末和炒芝麻,保準你能再吃上一碗!”我接過托盤,似信非信地分別從蒜末罐和炒芝麻罐里舀了點兒加進碗里,再進嘴的雜面條比之前吃的更清口更濃香了!我連連點頭稱贊,老鄉也得意得很:“這雜面條才是真地道呢!”是啊,老板的手藝再加之老鄉的熱情,能不地道嗎?

    吃完后起身要走了,老板娘對我說道:“明年再見啊姑娘,在北京好好學習。”來時,老板招呼我;走時,老板娘囑托我。這種關心,就像父母關心自己的孩子那樣,帶著家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十六篇

    敖紫涵

    家鄉的美食

    說到美食,相信各位都會立刻想到自己家鄉的美食吧!今天,我就要來介紹一下我家鄉的美食!

    湖北隨州,是我的家鄉,那里的土特產是又大又紅又甜的蜜棗。蜜棗外形偏大、金黃透明,甜而不膩,味道獨特,誰看了它肯定都會對它愛不釋手的。以往每次離開老家,奶奶都會拿出幾大包蜜棗塞進我們的行李箱里。

    還有一個我最喜歡的土特產,香菇!我們隨州的香菇可和別的地方的香菇不一樣,我們這兒的香菇個個肉厚、桿粗,乍一眼看上去頗像一位肌肉豐滿的健身教練。這種香菇最適合用來燉湯吃,把香菇放進沒開燉的湯汁中,過一會兒,掀開鍋蓋,一股香味撲鼻而來,只見原本被曬成干的香菇,轉眼就變成了體型偏大的“肉嘟嘟的小胖子,”香菇吸滿了湯汁,一咬,頓時口中都是鮮香美味。

    家鄉的味道,是永遠道不完的,這些美味,不僅是家鄉的味道,也是親人之間的親情,更是遠在他鄉的人們心中對家鄉的羈絆。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十七篇

    我的家鄉是一個小鄉村,它有著濃濃的土地味道,有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在這個小鄉村里,有著許多美麗的風景。

    鄉下人家都喜歡去山上,看到滿山的桃花,桃花的粉紅*,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像粉*的云霞,桃林像一片粉云。桃花在春天里顯得格外美麗,一團團,一簇簇,像在歡迎春姑娘。桃花有五種顏*:粉*,粉*,白*,黃*,紅*。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馬上要破裂似的,還有的花骨朵兒,好像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展現自己了。桃花的葉子是橢圓形的,一片片,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葉子上的小葉子好像都在對我說:“你看,我好厲害哦!”還有些樹葉是深綠*的,上面還有一些小點點,可能是春天到來的緣故吧!一陣春風吹過,樹葉就沙沙地響,像是在唱著動聽的歌曲。一朵朵桃花就像一個個穿著粉*連衣裙的少女在微風中搖曳著自己美麗的身姿。桃花的香*很多,如:淡淡的、香香的,還有淡淡的清香,讓人陶醉。有一陣微風吹來,花瓣紛紛揚揚的從花苞上飄落下來,就像下了一場花瓣雨,美麗極了!

    我們這里的人家,在山上的桃花上,還能看到一些桃花的花瓣,有紅*的,有白*的,還有粉*的……美麗極了。一朵朵,一朵朵的開滿了整個山上。有的桃花已經全部開完了,像是開著一個個可愛的笑臉,有的桃花才開了一半,像是一個害羞的小姑娘,只露出了一點點頭;有的還是花骨朵,像是一片粉紅*的云霞。這美麗的景象真的好美啊!

    我們這個小鄉村里的桃花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如果你不信,就讓我來給你介紹介紹吧!

    桃花的花瓣是粉紅*的。有一次,我和爸爸去桃花市場買桃花的時候,一個小朋友買了一些桃花,我想:這么漂亮的桃花,怎么賣呀?我就問:“小朋友,你買這些桃花干什么呢?”小朋友說:“這些桃花很難賣,你要買多少,才能稱好它呢?”“三塊錢一斤。”“好,三等價15元。”小朋友說:“三塊錢一斤。”“好”我就三十元一斤賣給了小朋友。賣了之后,我就把桃花給了小朋友,小朋友看了之后,連忙對我說:“謝謝你,姐。”

    我喜歡這個小鄉村里的桃花,因為他的景*好美呀!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十八篇

    每到過年,婆婆都會準備很多菜,像臘肉啊,熏魚,雞等等,這些早早都會買回來腌起來,準備起來!然后到二十三四左右的時候,就會把黃豆泡起來,自已在家磨豆腐,磨的豆腐那味道是真的好,新鮮的豆腐,加入肉沫,姜,蔥鹽,胡椒等調料蒸成豆腐砣!在用水漂一些,或者放入冰箱速凍區,弄成凍豆腐,煮火鍋的時候燉起來,非常香,天氣好的話,還會把豆腐切成小塊,曬起來,做成霉豆腐!等到二十五六的時候,就開始做一些魚丸,肉糕,三炸丸子!尤其是那個牌洲魚丸,是最受全家歡迎的一道菜, 婆婆那歷來有“無丸不成席”之說,魚丸由鮮魚、豬肉、蛋清、蔥、姜做成, 味道鮮嫩清香!年的味道-自制魚丸,來自家鄉的味道看到這,是不是很想嘗嘗呢!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十九篇

    我生在杭州,長在杭州,可是在假期去過一次媽媽的老家——東陽后,我便認定東陽是我的家鄉,因為那里有我喜歡的味道,醇厚、溫暖,我把它叫作家鄉的味道。

    傍晚,當晚霞暈染天空的時候,東陽電臺的廣播響起,那悠揚的音樂聲在整個村莊上空飄蕩。家家戶戶的屋頂騰起縷縷炊煙,在天空中交織、縈繞。這是鄉村最富有詩意的時候。嘴里咬根青草,漫步在田埂上,仰望藍天,感受著十足的鄉村田園氣息,祖輩們昔日的生活會浮現在腦海中。

    這個時候,勤勞的農婦們便會把鋤掉曬干的草梗在田里堆成一堆,再在草堆上覆上幾鍬生土,然后點燃,讓草土堆慢慢地燒,待草梗燒盡,生土便成了肥沃的黑土。縹緲的煙氣、俯身勞作的農婦的身影襯著映紅半邊天的夕陽,此時是一幅多么溫暖祥和的圖畫!在燒堆肥的過程中,田野里會彌漫開釅釅的煙火味。我太喜歡這種氣味了,抽抽鼻子深深地吸一下,煙火味夾雜著泥土的醇香、草梗的清香,飄過身邊,飄進鼻子,滲入心里,讓人從里到外都覺得暖洋洋的。我愛這味道!

    可惜,難得到家鄉去,便也難得聞到這味道,真是心心念念地忘不了。然而,更忘不了的還有那濃濃的人情味。

    鄉村和城市只是規模有差異,一個村莊其實就相當于城市里的一個社區。可是在城里同一個社區里住了快有十年了,我甚至連鄰居的臉都沒看到過幾次。偶爾在樓道里遇上同單元的人,也只是微笑著擦肩而過,沒有只言片語的交流。但在家鄉就不同了。盡管我一年最多才去一次,村莊里的人我也都不認識,但走在街上,不時會有老爺爺、老奶奶、大伯、大媽熱情地招呼我,笑談一番。“你看,這是××的外孫女,一年不見長這么高了,越來越漂亮啦!”“剛回來的?你外公外婆也回來了嗎?”……一路逛過去,一路聊過去,這家坐坐,那家停停,一路地被問候,被人情包圍著,一路的新奇、感動和快樂。

    天氣晴好的日子,傍晚時分,許多人家都會在門外院中搭張小桌,放幾把竹椅、幾個方凳,一家人圍著吃晚飯。說是吃晚飯,更是聚會交流。左鄰右舍你來我往,好菜大家吃,趣事一起聊。還不時有飯后出來閑逛的村民,哪里人多有趣就湊到哪里。主婦們不停地從屋里往外拿凳子,來一個,又來一個,再一起吃點,再一起喝點,總要聊盡興了才散去。我最喜歡湊這種熱鬧,這里聽聽,那里看看,村子里一圈繞下來,肚子里裝滿了各種美味的零食,腦子里裝進了各種活生生的趣聞。那個味道啊,夢里都在不斷地回味。

    每天清晨,我都興沖沖地早起,總覺得有一整天的快樂在等著我。打開門,門外已經放了一堆滴滴綠的青菜和幾根散發著清香的絲瓜了,外婆也不再去打聽是哪位鄰居放著的了,誰都不會把這事當回事兒。多少鄰居已經來跟外婆說過了:自家種的蔬菜吃不完,好在新鮮、放心。嫂子你別為買點菜還特意跑趟鎮上,這算事兒嗎?那兒,那塊是我的菜地,要吃蔬菜,你自己去摘就行!我和外婆都讓這菜的清香給陶醉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味道,你說,我能不時時憶起我的家鄉嗎?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二十篇

    我最喜歡回外婆家了。因為每次回外婆家總是能吃到當地的著名小吃三河米餃。

    三河米餃雖然外表像餃子,但它比餃子好吃多了。

    燦米粉包成的金黃餃皮,里面包白色的豆腐、鮮美的肉丁和巢湖特白米蝦,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米餃好吃,可制作起來卻不簡單。它需要先將白米蝦洗凈,把豆腐切成黃豆大小,豬肉切丁,全部放入鍋中。在炒的過程中緩緩淋入調稀的淀粉,澆好后將陷包入先前制好的面皮中。包好后放入鍋中炸熟,炸成金黃色時,出鍋就能吃了。

    剛出鍋的米餃有點燙嘴,但吃起來卻很好吃。外層餃皮焦酥松脆,里層餃皮軟糯嫩滑,里面的餡有一種獨特的鮮味,口感很好。我吃米餃喜歡先把餃子皮一角咬破,讓里面的餡緩緩流入嘴中,等餡都吃完,再把剩下的餃皮慢慢吃掉。

    米餃是清朝時期,陳玉成率領太平軍與清朝軍隊交戰,百姓送給軍隊吃的。在交戰期間,陳玉成的軍隊紀律嚴明,愛護百姓,所到之處秋毫未犯,三河老百姓都給軍隊送吃送喝,其中,太平軍戰士點最

    喜歡吃的就是三河米餃。

    三河米餃不僅好吃,而且能改善缺鐵性貧血。但由于它是油炸食品。,吃多了對身體也不好。

    記得有一次我回外婆家,外婆一大早就約了好幾個奶奶一起包米餃,不一會兒,就包好了一大堆。終于我和表弟最期待的“下鍋儀式”開始了。我和表弟只見包好的米餃一個個排著隊跳進了油鍋。不一會兒,它們就像換了一件衣服似的,本來白白胖胖的,一下子就變成了金燦燦的。一出鍋,我和表弟便你爭我搶地吃了起來。外婆看著我和表弟爭搶的樣子,微笑著下起了第二鍋米餃。媽媽笑著說:“這倆孩子看著像沒吃過一樣,吃那么快!”我和表弟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

    米餃是我家鄉的味道,二零一六年十一月,三河米餃榮獲全國旅游小吃金牌獎。這讓它再也不是三河米餃,更成為了安徽米餃、中國米餃,甚至成為了世界米餃。

    我愛吃米餃,因為它是家鄉的味道。

    地道家鄉味作文400字 第二十一篇

    攀枝花的冬天是極暖和的,冷時也就是那幾日吧!可就是那幾日,對有舊傷的人來說,也極是不友好的。突然就想起兒時在老家,還是蹣跚學步時,一到冬日,一家人圍爐而坐,火盆架子上烤著土豆和餌塊,小孩兒們就眼巴巴的望著那盆里的小東西,不一會兒,香味兒就彌漫在了整個房間。薄薄的餌塊片像人到中年,說鼓就鼓起來了,還泛著金黃色。大人們聊著些什么,笑得前仰后合,媽媽的笑聲更是如銅鈴般,清脆響亮。

    把餌塊拿起來,燙得兩只手來回搗騰,像雜技團小丑的某種表演,滑稽又可愛,猝不及防又將它扔進了嘴里,燙得舌頭如攪拌機在嘴里又接著來回搗騰。這種快樂吧,就像炭火里的土豆,其貌不揚卻回味無窮。后來有了空調,家里再也沒有生過炭火,老媽卻在很多個冬天說起,幼兒時我跌坐在火盆里的事。

    冬天,老家的小巷口有時還會有用火盆烤著的土豆和餌塊,想象著賣這食物的阿婆應該戴著頭巾,臉上有著深深的慈祥的皺紋。買一個土豆或是餌塊,沾著辣醬,眼里盈著淚,狼吞虎咽地吃下,也嘗不出是個什么滋味兒,總之已不是兒時的味道了。難怪,很多人都說家鄉的記憶就是一種味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18视频日本|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影视 |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精品国产天堂综合一区在线| 在线观看亚洲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特级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www| 国产精品三级国语在线看|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男人把女人桶爽30分钟动态| 国产精品jizz观看| jlzzjlzz亚洲乱熟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性视频播放|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破除 | 男攻在开会男受在桌子底下|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高请| 窝窝视频成人影院午夜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12p| jizz日本免费|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天天看片天天操| 五月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郑州公司 |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欧美大杂交18p|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透| 怡红院免费的全部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被公侵犯肉体中文字幕电影| 天天干天天做天天操|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 四虎网站1515hh四虎免费| 91影院在线观看| 天啪天天久久天天综合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