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陜西臊子作文600字(精選8篇)
陜西臊子作文600字 第一篇
題目:家鄉的酸漿面 xxx什么!今天中午吃漿面條,太棒了!xxx一聽到媽媽告訴我吃漿面條,我激動地在床上亂蹦亂跳,差一點把床板踩塌。
xxx不過。
xxx媽媽故弄玄虛的說道。xxx不過什么?xxx我急切的追問。
xxx你今天要自己做!xxxxxxWhat?xxx我被媽媽的話嚇了一跳,我可從來沒做過飯,初學就做這么難的,這也太難為我了吧!媽媽看著我一臉痛苦的表情,不禁笑了笑:xxx不要擔心,很簡單的,我會在一旁指導你的!xxx媽媽這句話讓我心里這顆懸著的石頭終于放了下來。那么,現在就動手做我期盼已久的漿面條吧: 準備食材:xxx漿面條xxx料一袋(超市有售)、生面條(掛面也可以)、芹菜適量、黃豆和花生米、蔥、蒜。
食材都準備好了,接下來看我大展身手! 第一步:把黃豆和花生米放入半鍋水中,煮熟。 第二步:漿面條料和少量的面粉攪勻,然后加少量水,調成糊狀,倒入煮黃豆和花生米的開水中攪勻。
第三步:往鍋中放入適量的生面條或掛面,中小火煮至大約五分鐘時間。 第四步:趁著煮面條的時間,另開一火,將切好的蔥、蒜熱油爆香,放入芹菜丁、適量的鹽,炒熟倒入煮好的面中。
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適量的鹽、味精即可。 酸爽可口的漿面條新鮮出爐啦,再滴上幾滴香油,哇!令人食指大動!其實,在以前還沒有粉狀漿面條的料,人們只能自己打漿。
手工打出來的漿可比超市里買現成的好吃呢!一碗剛出爐的漿,再配上手工面頓時讓人食欲大增呀!但是,對于身在他鄉的洛陽人來說,一袋兒袋裝漿面條調料,卻顯得那么寶貴,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吃上一碗酸爽的漿面條。
陜西臊子作文600字 第二篇
上二年級時,我用“那么……那么……”造了一個句子:陜西的臊子面是那么的香,那么的好吃。這個造句讓爸爸喜上眉梢,讓陜西的舅爺分外自豪。
那—年,我回陜西為太老爺祝賀九十大壽。祝壽的方式很特別——全村的人一起吃臊子面。我看著準備好的一大缸細面條,心想:這能吃完嗎?
席不一會兒,面就端了上來。我一看,哇,雪白的面條上有一層紅艷艷的辣子油,油和面之間是滿滿一層臊子菜和臊子肉!再加上那綠色蒜苗花的點綴,簡直是一幅
美麗的畫!我用筷子撈起一大夾面條塞進嘴里,哇,真美味!油多而不膩,臊子香而不辣,蒜苗的香味直入鼻孔,嚼完后再喝上一大口湯,那渾身的爽勁讓你覺得自
己充滿力量,好像能飛起來J我一連吃了好多碗,結果那一大缸面全被大家吃光了!
我從此愛上了岐山臊子面。后來我才知道,這臊子面的湯和面都是很有講究的。對湯的要求有六字——“煎(湯要滾)、寬(湯要多)、旺(油要足)、酸、辣、香”。對面的要求是“柔”“精”“光”。這不大的一碗面竟然有這么多學問,難怪它這么好吃!
現在,媽媽已經學會了岐山臊子面的做法,每次她做臊子面我都能多吃兩碗。每到這時,爸爸總會贊許地說:“你呀,已經是一個陜西娃了!”
陜西臊子作文600字 第三篇
了。我的家鄉——陜西,每逢有客人來到或是佳節,婦女們都會端上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面——岐山臊子面,以表示歡迎和慶祝之情。
雖然我沒有出生在陜西,更沒有生長在陜西,但就幾次回老家,無論是奶奶做的臊子面,還是去親戚家吃的臊子面,都讓我回味無窮。一碗上面飄著翠綠的蔥花、紅紅的胡蘿卜丁、黃色的小黃花菜以及小小粒的肉丁,和著幾根細細的面條的臊子面,冒著熱氣,香味撲鼻而來。
臊子面為什么那么好吃?我細想一下,點睛之筆就是臊子肉了。臊子肉在我們那里都是自家做的。從外觀上看來,十分普通,跟普通的炒豬肉丁沒什么區別,但細微之處則是它的味道。細細品嘗它,撲面而來的是一股濃濃的炒肉香味,接著有一絲酸甜的味道順著你的喉嚨流下去,久久回味著。那肉是更是津道,越咀嚼越香,越咀嚼越有勁。奶奶知道我愛吃肉,還每次做臊子時給我放幾個骨頭一起熬,啃著那骨頭別提有多香了。
那面里的湯更是有營養。它雖然熬得不是很久,但那些蔬菜的精華卻溶在了湯里。湯的色有點像橙汁,上面還裝點著各色的菜,一瞬間,仿佛自己來到了一個五彩的世界。聞一聞,肉香和湯味立刻撲鼻而來。慢慢咀嚼面條,能感覺品嘗秋天那稻子的金色香味。酸酸的,辣辣的,香香的,這就是一直讓我回味無窮的岐山臊子面。
這種面啊,還充滿了思念的味道,那是在外面的面館所吃不到的。只有每逢回家時才能吃到,吃一次,讓我們回想一年。那是老人們思念在外面工作的兒孫們的味道。我想每人都嘗過這種味道——吃完后,不僅嘴里是酸酸的,心里同樣也是酸酸的。
不同的人做臊氣子面味道不同,不同的人品嘗臊子面所體會的味道也不同,這就是我們老家的特色美食,希望大家可以品嘗它。
陜西臊子作文600字 第四篇
每個人都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寫作文、第一次畫圖畫、第一次穿針引線、第一次做實驗······可以說是數不勝數,而我要說的,是第一次煎雞蛋。
那是五年級的時候了。有一天媽媽還在上班,臨近中午,我餓了。家里只有我一個人,媽媽還要等一段時間才回來。我又忍了一會兒,但餓肚子的滋味實在不好受。這時,我看到書架上的那本《綜合實踐活動》。對啦!這本書上有煎雞蛋的方法!嗯,就煎雞蛋!
我先到陽臺上挑了一個大雞蛋,又在櫥柜里找了一個碗和一個紅色平底鍋。我按照書上的方法,拿起雞蛋,在碗沿上輕輕地敲了敲,又慢慢地掰開了蛋殼,蛋液一下“滑”進了碗里。我又在平底鍋上“均勻”地灑了些油,便小心翼翼地擰開液化氣灶,火苗xxx呼xxx地一下躥出來,嚇了我一跳。待我緩過神來,發現油開始xxx發脹xxx了,我慌了,急匆匆地瞄一眼書,而后我一手執鍋鏟,一手拿著碗,等我聽見油開始響的時候,便一下子把雞蛋倒入鍋中。當雞蛋漸漸成形時,我迅速地把它翻了個身。咦?!為什么感覺少了什么?我瞟了一眼書,天哪!鹽!我忙忙舀了一勺鹽,一股腦地全撒進鍋里。過了幾秒鐘,我關了灶,把雞蛋裝盤。
嗯---賣相不錯!我可得意了。
媽媽回來見了,夸我能干,我可開心啦!
我開始吃,嗯,沒有味道。吃著吃著······唔?什么東西這么咸?天哪!我沒灑勻鹽!
現在,我已經可以熟練地煎好雞蛋。但還是感慨:真是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直到現在,我都很敬佩那些廚藝精湛的廚師呢!
陜西臊子作文600字 第五篇
我家住在西安,那里有很多特色小吃。保管你吃了一頓,還想下頓。西安的面食也非常有名,而且種類繁多,比如有:蒜蘸面、擺湯面、油潑面、扯面和臊子面,其中岐山臊子面非常有特色。
岐山臊子面有悠久的歷史,傳說起源于周朝,有3000年歷史,這可能是世界上最悠久的面食了吧!
臊子面的面條一定要用手搟成,而且面條又薄又細、非常光滑。最重要的臊子是用豬肉、辣子和陳醋等各種調料制成。岐山面要求湯多面少,這樣才能突出湯的酸辣味。做好的岐山面里有豆腐丁、黃花菜、木耳、雞蛋皮、上面還漂了一層紅紅的辣子油。吃起來細細長長的面條非常的筋道和光滑,湯又酸又辣非常的爽口。所以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酸、辣、香而著名。
炎炎夏日,來碗岐山臊子面,酸湯立刻使你胃口大開,一碗都擋不住。寒冷的冬天,辣味又讓你渾身發熱,可以抵御嚴寒。所以,我最喜歡吃岐山臊子面,也歡迎大家來西安品嘗岐山哨子面。
莜面07-13
AB面狗狗10-19
重慶小面01-02
雙鳳羊肉面07-13
陜西臊子作文600字 第六篇
我的家鄉寶雞位于陜西關中平原,這里盛產小麥,最出名的自然是面食:搟面皮、皮帶面、大鍋盔、肉加饃、羊肉泡……我最喜歡的是臊子面。
傳說臊子面有三千多年歷史呢,它是文王時期的“國宴”,在今天更是馳名中外,它的特點可濃縮為九個字:“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薄、筋、光”指面條,薄——指面條用手搟的很薄;筋——面條薄而不爛;光——面條光如游魚;“煎、稀、汪”指配湯,煎——湯料溫度很高;稀——每碗面湯多面少,面條只夠吃一口,一般人要吃十多碗,小伙可以吃到三、四十碗;汪——湯料的油很多,封住了湯的熱氣,即使數九寒天也不容易放涼。同時底菜和漂菜也很講究,在菜色上分紅(紅蘿卜)、黃(黃花)、白(豆腐)、金(雞蛋片)、黑(木耳)、青(韭菜);“酸、辣、香”指調味之美。酸——用老陳醋使湯料突出酸;辣—用煎油潑辣子面,使其湯料辣里透鮮;香——臊子有一種獨特的香味。做臊子面烹調臊子最為考究。關于臊子還有個傳說故事,在西周時期,有一條惡龍興風作孽,傷害百姓。一天,周武王正帶兵巡查,碰巧遇見了這條惡龍大肆傷害百姓,武王命令士兵列隊,舉箭齊發,擊斃惡龍。為了慶賀勝利,令軍中伙夫抬來一口大鍋,將切成小塊的龍肉炒做,由于肉少兵多,只能給每人在碗里放少許臊子,結果使面條倍增美味。
下面我們來做臊子。豬肉切丁,鍋中倒少許菜籽油,姜末熗鍋,有香味了,開始炒肉,一定要用中小火炒到鍋中的油變清時,加入五香粉、干辣椒段、鹽。再炒一會,肉吸收了五香粉后,加入岐山香醋,醋要多!經過均勻的翻炒后,肉熟了,這時加入干辣椒面(要多),臊子就做好了。再做好熱湯,下好面,熱湯澆面,再舀兩勺美味的臊子,就做成了!先別說了,趕快嘗一口吧!輕輕挑起一筷子面,對著輕吹口氣,大口吞食,呼呼有聲。從嘴到肚子都像著起了熊熊烈火,又辣又酸又香。吃完了,再喝上一大口酸辣的熱湯,抹抹額頭的細汗,真是享受啊。
哦!愛家鄉的臊子面!
陜西臊子作文600字 第七篇
咸湯面分為油面和堿面兩種,油面是熱面出鍋后拌上油晾涼后吃,堿面是熱面。
咸湯面要從前一天晚上做起。用適量堿水將面粉反復揉和好,扯成或寬或窄的面條,煮熟撈出,涼透,拌上熟菜油,儲存在盤里。
第二天清晨,將下過面的湯燒開,放入食鹽、小茴香、大茴香、花椒、胡椒、丁香和桂元等十幾種原料配成的調合粉,加上豆腐片和捏碎的豆腐塊。將一碗白里透黃的面條,用調好的滾煎煎的湯透幾遍,將面透熱,澆上原湯,再加上生姜末、生蔥(韭)花及油潑辣子,咸湯面就算做好了。
講究一點的用豆腐、羊血塊做配料。耀州城里有很多家賣,但好吃的幾家生意非常興隆,經常看到有人端著碗夾著包蹲在店門口吃,成為耀州一道風景。
和名滿三秦的岐山哨子面比起來,咸湯面則知名度小得多,只在當地受歡迎,并沒有打出銅川,走向三秦。我想,這中間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咸湯面顧名思義就是咸,比起岐山面的酸來,咸便更難讓外人接受,太咸對身體不好;二是岐山面要加肉哨子,身價自然就高,附加值也高,雅俗共賞,而咸湯面則是純粹的素面,附加值很低,難以大面積推廣,是一種典型的平民食品;三是岐山面的面條是搟的,宜于規模加工,而咸湯面面條是扯的,現吃現扯,吃的人太多了自然就忙不過來。
咸湯面貴在湯,名家將調料,如,丁香\八角,桂皮,桂圓、生姜、香葉、小香、當歸 等十多種調料經煮湯后與面湯混合,在老碗里放入一把黃面條,澆進熱湯,再倒出,反復多次后再澆進湯,放些蔥花、韭菜段、油潑辣椒,好吃的難以言表,這些調料都是中草藥,八角舒肝理氣,小香溫腎壯陽,生姜暖胃止嘔,當歸補血、活血化瘀。面湯具有舒肝理氣,溫腎壯陽,健脾和胃,補血化瘀的功效。
老舍先生當年途經此地,吃了咸湯面,盛贊“小小耀縣,竟有北京飯店”。如今,外地人盛傳“不吃三碗面,不算行耀縣”。
耀州咸湯面,祥瑞乃老店 當年賈平凹在耀縣城北的桃曲坡水庫寫小說,吃了一次,從此上癮。在桃曲坡水庫呆了四十天,總共下庫去吃過六次,水庫到縣城七八里路,都是步行去的,吃上兩碗。
一次,返回走到半坡,肚子又餓了,再去縣城吃,一天里吃了兩次。回到西安后也對耀 州 咸 湯 面念念不忘。
陜西臊子作文600字 第八篇
“注意,注意,廚房進入一級作戰準備!哎,砧板,挺起腰來,不然咋切菜呀?”
“別笑了,菜刀,該你上了!”
“爐灶,別發癔癥了,快點火啊,大伙都等你呢……大家嘁哩喀喳的,都利索點!”
廚房里好不熱鬧,菜刀忙碌起來,一刀一刀地在砧板切菜,發出陣陣“噠噠噠”的聲音,這是只有廚房里才能迸發出的音樂,是如此的動聽美妙;爐灶也開工了,轟隆隆的火聲從他的.喉嚨里噴薄而出。切成丁的胡蘿卜、土豆、木耳、洋蔥、豆腐排成一排,有序地走向鍋里做桑拿,但卻肉包子打狗—有去不回。
這是在打仗嗎?原來,人每天要吃二、三十種食物才能營養均衡,老媽自從看了這句話,嘴里一直喋喋不休地在我耳邊嘟囔,讓我吃這吃那,今天,她大放厥詞地說要做一碗營養豐富的臊子面,讓作為吃貨的我既期待,又疑惑。
熱氣騰騰的面條好了,冒出的熱氣升入干燥的空氣中,只見老媽手忙腳亂,炒了菜又拿碗,接著又盛面,手都燙紅了,我不忍心,就來幫幫她。
兩碗臊子面出鍋了,紅的、黃的、白的、綠的、黑的,匯成了一幅優美的畫卷。我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很燙,但這燙非比尋常,是溫暖的,含著愛的。我用力咽下一口面條,大聲叫到:“老媽我愛死你啦!”
狼飧虎咽地我不一會兒就把面吃了個精光,老媽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笑著,嘴角流露出一種甜蜜。
這碗臊子面里有別人吃不出來的東西,就像媽媽給兒子做一頓好吃的飯菜,兒子往媽媽碗里夾菜;兒子給勞累一天的媽媽送上一杯水,媽媽給兒子一個擁抱……那就是愛,愛如一粒塵埃,散布在世界的每個角落。
- 上一篇:作文大全還有讀后感(精選11篇)
- 下一篇:一個人跳房子作文(精選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