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讀出了味道作文500字(精選5篇)
讀出了味道作文500字 第一篇
“積財千萬,無過讀書。”這是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顏之推先生的名言。書,是一種奇妙的東西,也是一種精神財富。它里面蘊藏著一個個神秘的'世界,等著你去探索;它里面包羅著一樁樁動人的故事,等著你去發掘。
讀書能夠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增長知識。歷史上,有關讀書的故事數不勝數:鑿壁偷光、懸梁刺股、囊螢映雪、牛角掛書……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千百年來代代相傳。
我也很喜歡讀書。聽母親說,幼時的我,還不曾認字,圖畫書就成了我的最愛。那一幅幅生動有趣的圖,就像磁鐵一般深深地吸引著我,為我幼小的心靈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
上小學后,我已認得很多字了,于是,一本本故事書吸引了我。我飛奔過去,貪婪地閱讀著每一本書。書中一個個精彩的故事,讓我的內心世界變得豐富多彩。
到了小學高年級,我已不滿足于淺顯的小故事,把目光投向了一部部經典名著,一看起來就像著了迷,忘了形。每看完一部分內容后,我還會如數家珍一般把書中的情節活靈活現地講給其他同學聽。看著同學們極其專注的神情,我的心里比喝了蜜還甜。
如今,我成了一名初中生。每當回想起那段如癡如醉的讀書時光,我就感到異常甜蜜。常常有人問我:為什么我的知識面比同齡人更寬?我會告訴他:那是因為我酷愛讀書。唯有讀書,才能使生命豐盈,也才能成就輝煌的人生。
讀出了味道作文500字 第二篇
讀書像有氧的呼吸,自然舒適;讀書像含在嘴中的糖,用心去感受,則回味悠長。
我們家隔壁,住著一位好學、慈祥、善于享受生活的阿婆。阿婆平時喜歡在家中種些花草,泡泡茶,但她最喜歡做的事,就屬讀書了。
在我要上一年級的最后一個暑假,我認識了這位阿婆,她就像是拿著打開我想象之門鑰匙的仙子,陪伴我,啟迪我。
當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剛剛灑落在窗前,我就不喜歡躺在床上,利索地穿上拖鞋,趴在陽臺上,因為我知道,阿婆會起的更加早。“早上好呀!阿婆!”如果不是雨天,我每天早晨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樣了。時間久了,便成了一種習慣。有一次,我看見阿婆手里拿著一本書,坐在椅子上看。好奇心十分重的我也想知道這里到底是什么樣的一個世界,讓阿婆如此著迷。但初不認識太多字,在一旁不耐煩的東張西望。阿婆看著我的樣子輕輕地笑了笑,便放下書本,將她看的的那一頁用一片干玫瑰花瓣放在里面,起身稍稍整理了一下衣服上的褶皺,拉起我的手,溫柔地說:“來,跟我來。”她帶我去到了她的書柜前,為我挑了一本帶有注音,十分簡單有趣的故事書,想到能和阿婆做同樣的事情,別提有多開心了。
之后的每一次早飯過后,我都會去找阿婆,阿婆的書柜像一個百寶箱,看完這一類型還有其他許多不同的。我總有許多奇思妙想的問題,阿婆總是用月牙般的眼睛看著我,為我解答。還記得我問過她這樣一個問題:“阿婆,你覺得讀書是什么味道的呢?”“哈哈哈哈哈,當你用心感受時,它會是香濃甜美的。”
現在,我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了,阿婆隨著我的成長,頭發上慢慢長出了些許白發,戴上了老花鏡。但是每當我放學回家,她捧著書,專心閱讀的樣子,依舊出現在我的眼簾中。以前是阿婆教我,現在換我教阿婆……
讀書不僅是打開智慧之門的鑰匙,更是溝通心靈的橋梁。
讀出了味道作文500字 第三篇
暑期,我看了一本馮建軍教授的《生命與教育》,這是一本哲學性很強的書。以往有的書看了哈哈大笑,有的書看了感動地只掉眼淚,有的書看了恨地直想罵,有的書看了沒有什么感覺,而有的書看了卻會讓你有一種沖動,總想去做些什么,《生命與教育》就屬于最后這種類型。這本洋洋灑灑30萬字的書基于對生命與教育本體關系的理性思索,探討了教育的生命本質和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特點,構建了生命化教育的體系,書寫了有“人”的生命教育學。它讓人們重新深思教育的過去,向著生命的未來行進。
生命是完整的,是富有個性的;生命是自由的,也是具有創造性的。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正因為它的唯一性,我們才要更加珍惜。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就是童年,我們的教育要關注生命,就要提供生命發展的良好土壤。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面臨各種成長的考驗,有些考驗甚至是災難性的。作為學生成長的守護者,我們教師既要關注學生自身知識及精神發展的規律,又要教給學生各種生存的知識、方法和面對各種生存危機的處理辦法、逃生的本領,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防止任何可能性的傷害事件發生。教師作為學生生命的引領者,需要有一定的素質要求,而教師素質的提高莫過于和高尚者、與專家、與有經驗的人攀談,這其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閱讀,只有提升,拓廣自己的閱讀質量和閱讀領域,教師才能擔起"帶著先進文化走進教室成為知識的代言人"在本書的閱讀中,我越來越感到一個教師要變得高尚起來,那就要多讀書,多讀大師的書,一個教師要變得有智慧,那就要同大師對話,同書本中的,同生活中的智者攀談。教育中的所見要善于記錄剖析,感悟教育生命的真諦。記錄學生,記錄學校,記錄同事,記錄自己的生活細微,智慧也會在這細微中得以成全,大師蘇霍姆林斯基給了我們榜樣,在他的筆下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孩子,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老師,是一處處細得連眼角眉毛都記錄的思考細節,或許大師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或許這是大師生命成長的見證給我們的引領。
“將生命融于教育,將教育融于生活,讓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凸現生命的靈動、自由和獨特,并以此漸臻生命的完滿與幸福。”這不僅是馮教授一人的期望和夙愿,更是眾多有良知的教育者為之實踐和奮斗的目標。
讀出了味道作文500字 第四篇
我喜歡讀書,無論是詩歌、散文還是小說,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就好像在海洋中遨游,看到那五彩繽紛的魚兒,讓我感受著另一種美。
讀詩歌,在于曲調之美,更在于風韻之美。我愛婉約派,也會為那凄清、悲涼、冷落的意境而涕然淚下。就像柳永所寫“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我也喜歡豪放派,每次都會被這陽剛之氣、豪邁的風格打動。如李白所寫“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讓我感受到這等豪放居士如此有魅力。
讀散文,在于意境之美,也不乏思想之美。散文就猶如一曲曲輕盈、柔和的音樂,猶如一幅凄美的畫卷……記得,冰心在《回憶》中寫到“雨后,天青青的,草青青的,土道上添了軟泥,削治下卻留著一片澄清的水,更開著一只雪白的花。也只是小小的自然,何至便低徊不能去?”讀完,便讓人陷入深深的思緒中。在散文的韻律里,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諦。
讀小說,在于懸念之美,也富人情之美。我常會和小說那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而感嘆,為人物的身世或喜或憂。讀到“飛翔是沿著大地無邊的夢想,因為有家才要去飛翔。”我便為了林黛玉的經歷而悲傷。是小說,是它喚醒了我的靈魂,觸動我的心弦。
我徘徊在書的海洋中,從中感受美的滋味。不知不覺,我竟也漸漸的置身其中……讀著,讀著,便讀出了生命的味道……
生命如花,每一個人的生命就像那園中的花兒一樣,會綻放,會凋謝。可是,誰又敢說它不曾美麗,不曾香氣撲鼻。每一個人如每一朵花,各自有形,各自有色,各自有香。
生命如花,當它還在的時候,讓我們努力去活出生命的價值,像花兒一樣。既然我在這里,我就要讓我的美麗,我的價值,留在這里,讓我們自己的生命,綻放的更美麗。
生命如花,我相信,只要努力過,我的生命就會如同花兒一樣,香飄四野,更會散發出迷人的芬芳……
讀出了味道作文500字 第五篇
讀書,是一個人一生都要致力堅持的事。在古人看來,讀書乃人生一大樂事,需口含香茗,方能開卷成誦。到了現代,很多人的內心已然浮躁,他們不愛唐詩宋詞,不屑研讀理論,寧愿徘徊于喧囂嘈雜、光怪陸離的外部世界,也不愿靜下心來通過閱讀尋求心靈的寧靜和頭腦的充實。
生命離開讀書是枯燥的。讀書是了解世界,融入世界的必經之路,是創造人生,生化人格的大門,只有在閱讀的世界里才能超越時間的限制與地域的束縛,去感知和探求人生的一切。書于人生的意義,在于陪伴度過空虛的時光,在于留存恬淡的時光。
讀書能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與古今中外的文人智者傾心交談。放眼古今中外,真正有才學、有見識的人都是會讀書,并且鐘愛讀書的人。大發明家愛迪生,一生有兩千多項發明,幾乎每項發明都有著改變世界的重量。他的成就不僅源于他的聰明才智,更因為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書迷。有時他讀書讀到忘我的境界,就連睡覺都是枕著書睡的。有些人見了會略帶調侃地說他睡覺都在夢中汲取知識。
偉大領袖xxx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書蟲”。自幼酷愛讀書的他,上了中學以后覺得自己對外部世界知之甚少,便向同學和老師借來來了近五六年的新聞咨詢開始研讀。他曾經說過:飯可一日不吃,覺可一日不睡,書不可一日不讀。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一個人在逆境中堅持讀書固然困難,在順境中能夠堅持也實屬不易。尤其在現代社會,我們只有享受到讀書帶來的精彩,才能耐得住寂寞,經得住外部世界的誘惑,保持一方心靈的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