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糍粑的味道初中作文(精選5篇)
糍粑的味道初中作文 第一篇
每到臘月底,老家都有打糍粑的風俗。去年回老家過春節時,我終于知道了怎么打糍粑。打糍粑的前一天晚上,爺爺就把糯米用井水浸好,爸爸和叔叔準備了打糍粑的工具,有木槌、石臼,還有印糍粑的模板。第二天天沒亮,奶奶就起床把糯米蒸熟,吃完早飯,我們就開始打糍粑了。
叔叔用一個臉盆盛滿蒸熟的糯米放在了石臼的里面,爸爸和姑父他們兩個人用木槌搗糯米,你一下我一下。大約十分鐘后,糯米被打成了糊狀,完全沒有米的樣子了。然后把搗爛的糯米挑到一個竹制的簸箕里,簸箕下面鋪有一層石膏粉,這樣糍粑就不會粘在手上或其他東西上了。爺爺把那一大團糍粑捏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媽媽和姑姑就把那小塊的糍粑捏成圓形。我和其他的小朋友就把糍粑放到模板的里面,模板的底部刻有一些美麗的圖案,因為糍粑是熱的,非常容易變形,模板上的圖案就拓在了糍粑的上面。等糍粑冷卻后把它取出來擺在木板上,模板上的圖案就固定在糍粑的上面,有動物、繁體字、風景畫等,非常美麗。我們有的打,有的捏,有的印,一下子就過去了九個回合。
中間有幾次我都想學爸爸的樣子去打糍粑,但都輪不到我。到了最后一個回合時我再也忍不住了,大聲說:“等一下,等一下!我也要打糍粑!”爸爸說:“行,讓你嘗試一下,只要你能打好,回家我讓你玩五個小時的電腦!”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笑著說:“說話要算數。”
我好不容易舉起了木槌,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打了下去,但再也拿不起木槌了,因為上面粘了很多糯米,木槌一下變得重了很多。我抱著木槌往后拉,卻因為用力過猛摔了一跤,爸爸他們看了都哈哈大笑。我邊揉屁股邊說:“現在不能玩電腦了,回家還要治屁股!”
以前我雖然每年都吃糍粑,但從不知道打糍粑原來這么難。以后我一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勞動果實。
糍粑的味道初中作文 第二篇
“煎糍粑嘍!”我的好朋友小葛拖著音在叫喊。
“這次我來煎,曹敏、我、高宇每人一塊。”說完就一頭栽進冰箱里,尋找糍粑。
我想起了昨日的教訓,“等等!您坐著,我來煎,每人煎每人的。我怕你有重吃輕友,給我們差的。”
“OK!每人煎每人的,除了我弟弟高宇的!”小葛點頭表示贊同。
每人都選好了各種形狀的喜歡的糍粑。小葛先煎,我再煎,隨后就是高宇的。時間飛逝,小葛煎完了,我要上陣了,我可是老手了。我先將油倒入鍋,開啟電 磁爐、油煙機。白白的凝固的油在鍋里也只能乖乖地變成液體油,像蜻蜓點水般地放入鍋中,濺起一陣“噴泉油”。開始煎了,等我把糍粑翻了翻身,像炒蛋炒飯似 的翻來覆去,散落的糍粑像是在鍋里跳舞。我用手捏住鍋鏟,用力把糍粑壓下去,被壓的那一面只能束縛,那一面只能呈微黃色。在把糍粑翻一邊,重復以上的煎 法,煎糍粑的時候,還會發生“滋滋滋”的聲音。我那個糍粑漸漸地膨脹起來,原本那瘦瘦的又白的糍粑跟我玩起了糍粑版變身魔法,他成了一個又胖又大的還披了 一身鎧甲的戰士,卻即將在我的口中犧牲了。
我開始品糍粑了,我嗅了嗅,糍粑的那股香氣在我鼻子外盤旋著,想占領我鼻前的重要位置,他的“肉”很飽滿,我不由自主地灑上塘,用手捏著筷子,用筷子夾住糍粑放入口中輕輕地咀嚼。
“人間美味,這糍粑可以和臭豆腐相提并論了。尤其是自己煎的,煎完之后最好吃、最香。”我邊吃邊說。
經過煎糍粑的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不僅僅使我收獲,還增加了我的社會經驗。
有關景作文01-20
糍粑的味道初中作文 第三篇
“年二十八,家家戶戶打糍粑。”媽媽告訴我,打糍粑是她家鄉逢年過節時的一種地方習俗。說起這事時,媽媽的眼里不禁充滿了對孩提時代的美好回憶。
打糍粑是件力氣活,一般是由男人來做。首先,把蒸好的糯米倒進石碾或結實的木桶里,然后用木杵連續不斷地使勁錘打,即使是寒冬臘月,也會累得滿頭大汗。糍粑打好后,在場的每個人都可以領到一份又軟又黏的熱糍粑,然后鋪成一個厚薄均勻的圓形,這就大功告成了。打糍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既需要有力氣,又很講究技術。
我聽著媽媽的介紹,早就垂涎三尺,按捺不住了。媽媽瞧我那饞貓的模樣,便提議說:“我們也來打糍粑吧!”我聽了喜出望外,忙催媽媽去買糯米。媽媽笑了笑說:“我早有準備。”說著,連忙從廚房里端來一個盤子。我湊上去嗅了嗅,一股濃郁的糯香味撲鼻而來,竟忍不住沾了點兒往嘴里送。
家里沒有石碾和木桶,也沒有木杵,我們就用米袋子代替石碾,用鐵錘代替木杵。媽媽先把熱氣騰騰的糯米倒入米袋中,然后叫爸爸用鐵錘往米袋上不停地錘打。我看著爸爸打得那么起勁,心里癢癢的,就嚷著叫爸爸讓我也來過一把癮。爸爸一邊把錘子遞給我,一邊叮囑我千萬別砸到手。我接過錘子,左手扶著米袋,右手掄起錘子,打得不亦樂乎。可是,才打了幾個回合,我就感到胳膊又酸又累,只好敗下陣來向爸爸求助。經過爸爸的千錘百煉,糍粑已經見不到顆粒狀了。這時,媽媽叫我趕緊洗手,并告訴我一個小秘密:洗好手后別擦,糍粑不易粘手。我洗完手,迫不及待地揪下一小團,放入口中嚼了一下。“啊,真香甜,真軟糯啊!”
我吃著父母親手給我打的糍粑,吃出了家鄉的年味兒。
糍粑的味道初中作文 第四篇
我們家鄉的小吃有很多,比如鍋邊糊、平湖魚湯、平湖豆腐湯等,可我最喜歡的,非糍粑莫屬。
每年冬至的那一天,我們全家人早早地就起床了,帶上前一天晚上早就蒸好的一大桶糯米飯,來到了捶糍粑的地方。
奶奶把糯米倒出來三分之一到那個大大的凹槽里,爺爺接過石棍,錘了下去,在爺爺抬起石棍時,奶奶快速地把手放在水里浸泡后握住石棍底部一抹,讓米飯不會粘在石棍上。
這樣錘個十幾二十次,糍粑就做好了,我們把糍粑放進事先準備的碗里,然后又往凹槽里倒了三分之一的糯米飯,這一次由爸爸掌棍,直到所有的糯米都在錘下變成了糍粑,我們才凱旋而歸。
回到家里,我從柜子里拿出昨天晚上煮好的紅糖水和兩袋餅干,把紅糖水放在桌子上讓大家先蘸著吃,一手從柜子里拿出塑料袋,把餅干放進去碾碎,然后倒在盤子里等一會用。
開始吃糍粑了!我用筷子夾了一塊糍粑過來,放在餅干末里翻轉,直到糍粑的外圍全都沾上了餅干末。我把它放進嘴里,熱氣帶著甜味向我襲來,我咀嚼著,真是香美無比!
我又用筷子夾了一塊糍粑,這一次,我讓它去紅糖里洗了個澡,全身便成了通紅通紅的。放進嘴里,嘴巴里充滿著甜味,讓我都舍不得把它咽下。
糍粑香甜可口,堪稱冬日小吃中的極品,你一定也要去嘗一嘗哦!保證讓你吃了糍粑以后,什么都不想吃了!
糍粑的味道初中作文 第五篇
大年初一,我隨爸媽到后港鎮三河村的二爺家做客。大家圍坐在一個大火盆旁,邊取暖邊閑聊。聊了一會兒,伯伯提議烤糍粑吃。我還從來沒吃過烤糍粑呢,今天可要嘗個新鮮!
伯伯拿出一大塊四四方方的糍粑,切成一個個小塊,然后找來一把長長的火鉗,張開15度左右的角,把切好的糍粑放在火鉗上,再把火鉗舉到火盆上方開始烤。他一邊烤,一邊不停地給糍粑翻身。糍粑慢慢地變胖,鼓成了一個個“小枕頭”。最后,它們換上了金黃金黃的衣裳,笑得咧開了小嘴巴。
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張嘴就咬,“好燙啊!”我趕緊松開口,直吹氣。這猴急猴急的狼狽樣兒招來滿屋子笑聲。等了片刻,我再咬,啊,外殼又脆又酥,里面又軟又糯,嚼一嚼,滿口溢香。
烤糍粑這么好吃,我也想動手試試。從伯伯手中接過火鉗,我有模有樣地擺開了陣勢。可不一會兒,就感覺火鉗好燙手,胳膊也舉酸了,只好換手。離火苗越近,火力不是越猛,糍粑不是熱得更快嗎?我正得意于自己的`聰明,可糍粑竟散發出濃濃的焦糊味兒。望著我疑惑的眼神,伯伯哈哈大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烤糍粑也有講究,火鉗舉低了,猛火容易烤糊糍粑;火鉗舉高了,糍粑老半天烤不熟!”
我耐著性子,從頭再來,始終保持著火鉗與火苗的距離。終于,“噗”的一聲,糍粑鼓起了第一個小氣泡,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我把烤熟的第一塊糍粑送給媽媽品嘗,媽媽高興得直夸:“好吃!真香!”
嚼著酥脆的烤糍粑,我也咀嚼著伯伯剛才的一番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是呀,很多事情,急了,快了,往往容易搞砸;慢慢來,小心做,不急不躁,成功反而來得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