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描寫秦兵馬俑的作文600字(精選13篇)
描寫秦兵馬俑的作文600字 第一篇
古風古韻的兵馬俑乃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位于西安市臨潼縣城東五公里處的驪山北麓,是在秦朝公元前210年到259年建設的陪葬坑。
據說,當秦朝統一六國后,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下令在自己死后,也有帝王之尊,讓活人來陪葬。不管死前死后都要過上皇帝般矚目的生活,全國上下都處在驚恐之中,后來在丞相李斯的極力勸阻下,才改為讓工匠們制作陶俑來陪葬,經歷了不知多少個日月,多少個春秋,才把成千上萬的兵馬俑制作而成,若有嬴政不滿意之處,就得被砍頭,嬴政因此才被后代稱為暴君。
在陵中一共有四個坑位,一號坑是規模最大的一個,剛一進去到處都是陶俑,看似千篇一律,可仔細一看還真不同,有些士兵皺著眉頭,看起來威武神勇,氣勢恢宏,有些士兵嘴角微微上揚,眼睛小卻很有神,略顯精干,又帶著一絲英姿颯爽。聽說兵馬俑在剛出土時,本是五顏六色的,卻被西安干燥的天氣而氧化,導游介紹說,兵馬俑本是雙眼皮的,在上色時被化成了雙眼皮,因氧化才變成小而有神的單眼皮的。
二號坑和一號坑比,只是略小一些,其實二號坑大多也為士兵,但還有些馬車一類的陪葬品。三號坑內為帶隊的將軍,將軍和士兵可以根據衣著和發髻來區分,四號坑大多為馬車以及一些持箭的,跪著的和一些有著不同造型的士兵,將軍等。過了這么多年,兵馬俑那古銅色的外殼兒依舊鏗鏘有力,我仿佛看見了他們浴血奮戰的士兵沖鋒陷陣,兵荒馬亂的場景,卻也確實被那一絲精致迷住了。
秦始皇陵兵馬俑無疑是對歷史的承接,對氣勢恢弘的最精彩的一個注解,兵馬俑的造型威武神勇,震懾天地,精細得讓我無法想象,古代人民的智慧也確實非同小可,別具一格。
描寫秦兵馬俑的作文600字 第二篇
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我們一家人來到了舉世矚目的西安秦兵馬俑博物館。
在此之前,我想象中的兵馬俑是進了大門,浮現在眼前的便是幾個大坑。早已破碎的陶瓷殘片堆放著,但聽了歷史老師一番激情澎湃的講解后,便激發了我的好奇心,想著一定要去里面看個究竟。
走進大門,參觀的人群比肩接踵。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同,每個坑都是有房子的,進到一號坑時,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約有幾百平方米的坑。快步靠近,才看到歷史老師口中那雄偉的兵馬俑。
排列整齊的兵俑一個個筆直豎立在那里,灰銅色中泛著青綠色。帶上眼鏡仔細觀察,才發現他們是有表情的,而且每個動作,姿勢都有所不同。有的表情嚴肅莊重,有的面帶微笑。有的半身臥蹲,如果他們有膚色的話,簡直和真人一模一樣。
順勢再向前望去,見到幾位考古隊員身穿工作服,手拿探測儀器,緊密細致地蹲在空中考古,發掘著仍未發現的兵馬俑。我隨著人流從后門走出,前往下一號坑。
二號坑明顯比一號坑小一些,里面還有一些殘缺的兵馬俑。據說是因為當時未完工,就發生戰亂,所以就地掩埋起來。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名叫幸運星的一尊兵馬俑了,他是單獨存放在外面的,說是因為發覺時,因為它保存的完好無損,所以名幸運星。鄰近細看,就連每一個發際線,指甲蓋衣褶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表情嚴肅而又堅毅,眼睛溫和而又深邃。
從博物館出來,我不禁為中國古代能工巧匠們的的鬼斧神工深深折服。時至今日,陶俑們堅毅的面部表情仍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里。
描寫秦兵馬俑的作文600字 第三篇
秦兵馬俑是我國西安的臨潼出土,他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達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50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有兵馬俑近八千個。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一號坑上面,現在已經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坑里的兵俑、馬俑相間,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鹖冠,身披鎧甲,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約1。8米左右,體格健壯,體形勻稱。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蹬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騎兵俑上身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蹬長靴,右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沖殺。
陶馬與真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神態各異:有的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緊握雙拳,好像在聽候號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走近它們的身旁,似乎還能聽到輕微的呼吸聲。
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
描寫秦兵馬俑的作文600字 第四篇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很多,有萬里長城,明清故宮,敦煌莫高窟……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位于秦始皇陵的東側千米處。它里面有許多姿態各異,大小不一,各具風格的陶俑。據說把這些東西建在秦始皇陵的東方,可以在陰間保護秦始皇,使他在陰間也能過著和陽間一樣的生活。
秦兵馬俑在人們挖掘出來后,有四個坑,因為四號坑有坑無俑,因此參觀人少。這三個坑中,一號坑最大,約有陶俑6000個,最小的是三號坑,有陶俑918個。在所有坑中,二號坑的兵種俱全,推測此坑是總主力軍陣,此坑中的陶俑排列秩序井然,不像一號坑那般雜亂。
三號坑是統帥地下大軍的指揮部,一號坑為“左軍”,二號坑為“右軍”。這樣的軍陣布局是秦xxx隊編組的縮影。
遠遠望去,在那一道道寬闊的土墻之間,一個個兵俑排列整齊:有的神情嚴肅,佇立著思考,大有將軍風度;有的躍躍欲試,滿腔熱血,仿佛要在戰場上與敵人決一死戰;有的面帶微笑,仿佛想起自己凱旋,和家人團聚的情景……
在所有陶俑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數跪兵俑了。只見他右膝跪地,背部挺直,兩手在右側,仿佛在拉弓放箭。他自信滿滿,好像覺得自己放的每一支箭都能射到敵人。
那些馬俑也各具特點。那一匹匹駿馬,初看似乎一樣,但仔細去瞧,則各有特色。有豎耳細聽的,也有張嘴嘶鳴的。
所有的陶俑都幾乎和真人真物一樣大小,更讓我們感受到秦始皇“軍隊”的真實。
望著這排列整齊的軍陣,我仿佛看到了昔日神威的秦始皇,駕著馬車,率領著他的大軍,浩浩蕩蕩地行走在天地之間。
描寫秦兵馬俑的作文600字 第五篇
5月25日,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去蕭山日報社參加《童眼看世界,一起探尋古都底蘊,一起來“造”兵馬俑》活動。
上課了,水晶老師告訴我們,今天我們要自己來制作一個“兵馬俑”。領到了石膏粉和模具等材料后,水晶老師給我們講解制作兵馬俑的步驟,我聽的可仔細了,而且水晶老師還說“要在50秒內把兵馬俑做完,否則會凝固,并且倒入模具時需要輕輕震動下模具,不然做出來的作品會缺胳膊少腿的;做兵馬俑需要用一個小時才能硬化。
我開始制作了,我就按著水晶老師傳授的步驟,一步一步仔仔細細的往下做。做完之后我心里默默的祈禱,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完美無瑕。在一個小時的慢長等待中,水晶老師還給我們講了很多關于古代西安的故事,西安故都的風土人情,讓我對西安有更多的了解。終于,水晶老師告訴我們兵馬俑硬化時間差不多了,可以開模了。懷著忐忑和期待的心情,我小心翼翼地把模具打開,“哇!我成功了。”我好開心哦!教室里的歡笑聲也彼此起伏。
看著我親手制作的兵馬俑,回想水晶老師對西安的介紹,我仿佛來到了西安兵馬俑紀念館,看到了一排排俑士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顯得無比莊嚴,隨時準備著,整裝待發。今天我所做的兵馬俑,只是用一個模具就能很快制做完的,古代那些工匠們不知道費盡了多少汗水,多少心血,多少經歷,才能將這么多的兵馬俑完成,真是一個偉大的工程,更是古代一個偉大的奇跡啊!我讓很佩服古代的工匠們!
有機會,我一定要去西安親眼看看兵馬俑,償償西安的特色美食,感受西安的風土人情!
描寫秦兵馬俑的作文600字 第六篇
周日,我參加了一場非常有意義的小記者活動,跟隨老師一起走近西安,探尋古都底蘊,并親手“造”了一個兵馬俑。
活動一開始,水晶老師先給我們觀看了一段介紹西安的視頻,并告訴我們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作為13朝古都,視頻介紹了西安眾多的名勝古跡、旅游景點和人文美食。說到西安美食,水晶老師現場考了考我們BiangBiang面的Biang字怎么讀,我立刻舉手正確回答了,得到了老師的表揚,因為我同學的爸爸是西安人,所以我才認識這個字!當然在西安讓人印象最深的一定是兵馬俑,這可是世界第八大奇跡!當看到視頻中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兵馬俑時,真是讓我打心底里贊嘆古人的壯舉。老師告訴我們兵馬俑有很多類型,有將軍俑、軍吏俑、鎧甲俑等11種,而我們要制作的是將軍俑。
拿齊工具后,我們先用燒杯量取了50毫升的水,再往塑料杯里倒入適量石膏粉,接著把燒杯中的`水加入石膏粉中,并快速攪拌,使石膏粉不結塊,等到完全混合成石膏水后,我馬上把它倒入事先用皮筋系緊的兵馬俑模具中。緊張地等待了20多分鐘后,我小心翼翼地打開模具,一個雪白的、完好無損的還帶著熱度的將軍俑出現在我眼前,我激動得為自己拍手叫好。水晶老師說這個石膏俑還要放置24小時才能上色,我更加期待它做好后的模樣了。
這次活動,我不但學會了做兵馬俑,還了解了西安的風土人文,我沒有去過西安,但今天就像是真正踏上了西安之旅一樣體驗了古都風情。
描寫秦兵馬俑的作文600字 第七篇
兵馬俑是我國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它位于我國西安市臨潼區的秦始皇陵。
兵馬俑的規模十分宏大。兵馬俑有三個大坑,總面積竟達到了19120平方米,足足有50多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還有8千多個兵馬俑。一號坑是三個坑當中最早發現的,并且是最大的,似矩形,長230米,寬62米,深約5米,面積達到了14260平方米,。左右兩側還各有一個坑,今稱二號坑和三號坑。三個坑不僅布局合理,結構也十分奇特,在深約5米的坑底,每隔3米都會架起東西向的承重墻,而兵馬俑也排列在過洞中。
瞧!這是將軍俑,身高約197厘米。他兩手緊握在一起,好像正在想什么好計策來擊倒對方。看他的模樣,就讓人感覺他非常厲害。
下面是武士俑,雖然他們是最為普通的一種,但依然威風凜凜,一臉嚴肅。他們身穿交領右衽長衣,外披鎧甲,下身穿著短褲,腰扎裹腿,有的穿短靴,有的穿口齊頭翹尖履,手里還持著一把長矛,讓人心生畏懼。
緊接著就是騎兵俑,他們身高180厘米,上身穿著短甲,下身穿著緊口褲,腳上穿了一雙長筒馬靴,一手牽著馬韁,一手提著弓,讓人感受到他們行動十分敏捷。
然后就是車兵俑,身高189厘米,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縛護腿,足穿履,頭束圓形發髻。
還有弓弩手,他們的形象十分逼真,姿態是:左足向左前方斜出半步,雙足成丁字形,左腿微弓,右腿后繃;左臂向左側半舉,右臂曲舉于胸前;頭和身體微向左側轉,昂首凝視左前方,一點兒也不馬虎。
最后就是馬俑。前面的那些種類都是人俑,而現在這個是馬俑。馬俑身高210厘米,通首高172厘米,雙耳前聳,張口做嘶鳴狀,尾巴微微翹起。馬俑的體形不大,頭較寬,脖頸短,屬于河曲馬種。
秦兵馬俑的文化價值是獨具魅力的。它打開了觀察它所產生的那個時代窗口,大大地改變了人們對那個時代的看法。
描寫秦兵馬俑的作文600字 第八篇
自從學了課文《秦兵馬俑》以后,我就特別想和兵馬俑有一次“親密接觸”。五一,爸爸媽媽帶我去了西安,我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那天下午下雨了,但這影響不了我的心情, 因為我馬上就要到秦兵馬俑博物院了。
進了檢票口的大門,首先映入我眼簾的就是遠處若隱若現的驪山和龐大的博物院。聽導游說,秦兵馬俑的面積很大,現在已經挖出的三個俑坑,總面積大約有20000平方米。里面地兵馬俑也非常多,有八千多個。
我和爸爸媽媽先進入了一號俑坑。在這三個俑坑中,一號俑坑最大,它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大約有14260平方米。它這里面地兵馬俑也最多,有6000多個。一號坑的上面已經有了一個非常巨大的拱形大廳,用來給里面的兵馬俑遮風擋雨。我們站在坑邊上的圍欄處往下望,坑里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非常整齊。
一號坑還有些地方沒有挖掘出來,上面被土層遮蓋著,當時我真想跳進去當一回考古學家,和兵馬俑來一個更緊密的接觸。
從一號坑出來,我們又去了三號坑和二號坑,都非常壯觀。在這三個坑里,我見到了將軍俑、弓弩俑、躋射俑、跪射俑……這么多類型里面,我最難忘地就是敢死隊里的步兵俑和跪射俑。步兵俑打仗時沖在最前面,不穿鎧甲,身著便裝,輕裝上陣,非常勇敢。跪射俑的手里的武器是弓箭,他的樣子從側面看很像陜西省的地圖,真是神奇。
我們這次游覽還見到了兵馬俑的發現人楊新滿老人,他都已經78歲了,他還在我買的一本兵馬俑書上簽了名呢!
秦兵馬俑舉世無雙,非常壯觀,我都還沒有看夠呢,天就快黑了。如果下次有機會,我還想來看兵馬俑。
描寫秦兵馬俑的作文600字 第九篇
隔一重山水,致我回不去的原鄉。冷月如霜,波光素影,品茗夜讀,凝望深邃夜空下的點點繁星,思緒飄飛,時光流轉,穿越一個神秘而又古老的時代。
20xx多年的黃土地古老而神秘,跨越20多個世紀,一支龐大的地下軍陣軍團還世界一個奇跡!天降大旱禍兮福兮,若不是一雙能手偶然穿井于地下,你還會沉睡幾個世紀?歷經劫難,你神話般的蘇醒重見天日,當20xx年前的秦軍以8000余兵馬俑的恢弘磅礴陣勢展現在世人面前,雄渾的威懾力讓整個世界為之一震。20xx多年來這支龐大的軍團長埋黃土默守著秦魂王靈,披甲執銳,視死如歸。武士俑揚眉張目,堅定果敢,隨時準備擊敵百萬;御手傭緊握髻繩,目視前方,仿佛嚴陣待命而發;戰馬傭膘肥體壯,兩耳豎立,昂首嘶鳴,似乎奮力疾蹄于雷霆萬鈞的戰場之上......
親見這嘆為觀止的史秦遺跡一種歷史的厚重感不覺而生,一個個肅立冷峻的戰士,一匹匹強健善馳的戰馬,一件件古老精細的兵器,跨越千年絲毫都富有神祇的靈性。當神秘揭開的一瞬我夢回秦朝,彷佛這一切都變得鮮活生動起來,穿越那戰國時期秦王一掃六國統一天下的時代,我看到那波瀾壯闊的金戈鐵馬和半城煙沙的氣吞山河。長河落日,孤雁云天,秦軍猖狂霸氣于六國之上。飛沙狼煙,鼓震金鳴,群豪與共在中原掀起一場風云叱咤。征戰,弓箭,戰馬,神殿......一顆雄心,一場廝殺,一曲神話。血染黃沙,軍營帳內,秦王運籌江山指點天下。西風劍吼,縱橫捭闔,這位曠世君王在中華大地上締造一段神話。千秋功業雖成,奈何盛世煙花璀璨如一瞬,弦驚霹靂動天于一時。殘陽如血,凡身肉體終逃不過黃土碑文墓銘下的長眠。日月洪荒越經年,當千年之后百代之過,當年烽煙四起的黃土戰場極盛大秦的星月神話如今平靜唯一輪明月;時過境遷,星斗恒在,青光微透,留重重謎團供與后人談......
缺月疏影,夜色如水,涼風又起,凝視飛螢明滅,我冥想那一遠古而又神秘的時代,許久,許久……
描寫秦兵馬俑的作文600字 第十篇
今天天氣很好,天空碧藍,還飄著朵朵白云。我和幾個同學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去參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博物館一共有三個展館,我們在導游的帶領下一個一個的參觀。
第一個展館是銅車馬展館。進入展館,首先進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個大概有三層樓高的兵馬俑,這個兵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兵馬俑,但它是復制品,在北京奧運會參展過。隨后我們參觀銅車馬,一號銅車馬是四匹銅馬拖著一輛銅車,聽導游講解,俗話說的“駟馬難追”最早就是來源于此;二號銅車馬的車棚就像個龜殼蓋著,因為烏龜是長壽的象征,由此看出來秦始皇希望自己能長生不老,永統江山。
第二個展館就是展覽著舉世矚目的兵馬俑,我興奮地來到俑坑前,心想:“我平時都只在電視上看過兵馬俑,今天終于能看到真實的兵馬俑了!”眼前的情景壯觀極了,每個兵馬俑都和真人一樣大小,栩栩如生,真不知道古人是怎么做到的,連頭發絲都雕刻的很精細。導游說:“兵馬俑每個都不一樣,如果你仔細的去找,一定能找到像自己的兵馬俑。”我多么希望能找到和我長相相似的兵馬俑啊!
最后我們來到第三個展館,參觀了單獨列展的兵馬俑,這些兵馬俑形態各異,有將軍俑、跪射俑、仆射俑……導游告訴我們一個有趣的事情,原來鞋尖翹得越高的兵馬俑象征的地位也就越高,難怪他們都是“趾高氣昂”的。我們還從導游那里得知,這些兵馬俑剛出土的時候是彩色的,但是一接觸空氣就氧化成灰色,多么可惜呀!
參觀完兵馬俑,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些兵馬俑身上有多少神奇的故事啊,只能讓我們去猜、去想像了!
描寫秦兵馬俑的作文600字 第十一篇
今年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于6月28日至7月14日在蘇州舉行。這是我們年輕人應該義不容辭參加的活動,這對我們年輕人來說,能夠更加了解這世界遺產,同時也能學會怎樣保護這些世界遺產,為保護世界遺產作出更大的貢獻。在中國眾多的世界遺產中,我覺得兵馬俑是最燦爛的一個,如果讓我參加這次活動,我會首先為客人簡單地介紹一下秦始皇的兵馬俑。
秦始皇的兵馬俑為三個坑,一號坑為東西向的長方形坑,長有230米,寬有62米,四周各有五個門道。坑東西兩端有長廊,南北兩側各有一邊廊。軍陣主體面向東,在南、北、西邊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擔任護翼和后位。哦,對了,你現在看到的哪一個俑,說不定就是古代時的一名工兵,或將軍,這真是奇跡。這就是第八大奇跡。二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位于一號兵馬俑坑遺址主廳東端北側。三號兵馬俑坑中部,出土木質戰車一乘,車已朽,僅存殘跡。車后有陶俑4件。前排的一件為軍史俑,后排中間一件為御手俑,御手俑兩側的俑為車士。此組陶馬位于三號俑坑中部是車馬。
介紹完了秦始皇的兵馬俑,客人們會為這第八大奇跡而感到驕傲,也會為這個世界而感驕傲。同時我會呼吁大家為保護世界遺產而共同努力!因為這世界遺產是屬于全世界的,也是屬于全人類。大家肯定還記得泰山吧,有些人為了眼前的經濟利益,他們不惜代價,隨意建造高級住宅樓和高檔大酒樓,被世界文化遺產組織發出警告!
讓我們年輕人共同參加這一次世界遺產大會,更加了解這些世界遺產,以便為保護這些世界遺產盡自己最大的一份力。
描寫秦兵馬俑的作文600字 第十二篇
暑假里,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參觀了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秦陵兵馬俑。
我們是坐飛機去的,經過一個小時零十五分鐘的飛行,我們到了陜西咸陽機場,然后又坐一個小時的公交車到了臨潼區,因為臨潼區的兵馬俑最出名了,所以我們先去看兵馬俑。
一到兵馬俑博物館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口那用精美的大理石砌成的牌子,上寫著金燦燦的六個大字:兵馬俑博物館。往里走,里面有三個展廳,1號坑、2號坑、3號坑,其中1號坑是最大的,所以我們先進1號坑參觀。大廳里面人山人海,人們有的拍照,有的在目不轉睛地看著坑里的兵馬俑。我們好不容易在水泄不通的人群中找到了一個觀看的地方,我弓起身子低著頭往下望去,哇!坑里的兵馬俑太多了,我估計得有3000多個,它們排著隊,一排排整齊的站在那里,井然有序,形象非常逼真,仿佛能聽到輕微的呼吸聲,多么壯觀啊!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將軍俑身材魁梧,身披鎧甲,跪射俑跪在一個角落,兩只眼睛注視著前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騎馬俑一手牽馬韁繩,一手提馬,像是隨時作戰沖殺。真不愧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啊!
聽講解員說,在臨潼區的一個名字叫西楊村的村莊,有個農民叫楊志發,在打井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兵馬俑的頭,那時候這個農民雖然不知道這個兵馬俑是價值連城的寶物,但知道這個肯定是古代人留下的,很值錢,考古人員知道了以后,趕到現場,好不容易用30元買下了這個寶物,那時候的30元就等于一個月的工資。兵馬俑這才得見天日。
考古人員跟著這條線索往下挖,就發現了這個規模龐大的秦陵兵馬俑,一下子震驚了全世界。
描寫秦兵馬俑的作文600字 第十三篇
今天我和徐維佳來到長沙市博物館參觀兵馬俑,那雄偉壯觀的泥身,使我想起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辛苦。
莊嚴的兵馬俑佇立在我的眼前,它經過了多少的風風雨雨,鑄造了它堅忍不拔的身軀,我佩服那些鑄造兵馬俑的人,正是他們創造了這個世界奇跡,也正是他們讓我們領略到中國的過去是非常繁榮的。
我們同在一個地球上,為什么全球的人都知道兵馬俑?就是因為兵馬俑是我們中國文化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打個比方吧:假如古代文物是喜馬拉雅山,那兵馬俑就是珠穆朗瑪峰!我為什么要這樣稱贊兵馬俑,因為它是萬古流芳的。也許在數百年以后,我們早已經變成一堆幽幽白骨,可是兵馬俑不會,它永遠靜靜的坐在天下奇觀的寶座上,因為它是我們華夏兒女的驕傲,也是我們做中國人的自豪。
看著前來觀看的人們贊不絕口,他們從心眼里在佩服,在欣賞!我不好再怎么說,因為我想,贊嘆兵馬俑的人,實在是多得舉不勝數。我的贊嘆,也許兵馬俑應該會聽見吧?
我,在茫茫人海中,只是一粒細沙,而兵馬俑是那滾滾波浪,用它的歷史,它的文化,它的氣息將我卷如了它的懷抱,我被它吸引著,我想要去保護它,不顧一切的保護它,讓它不受到傷害。可是,我們的敵人——時間,卻將我們磨損得不堪一擊。
我是那么的柔弱,那么的渺小,它完全不認識我,不認識我的舉動。它驚訝的看著我,看著我為它做出的犧牲,可是,我,卻無怨無悔,就讓我做一顆細小的沙子,只能默默的看著它吧!也許我在它的心里,也只是一個沙子。
兵馬俑呀!多少年來的歷史集于你一身,使你能散發出無比燦爛的光輝,在我們的歷史里,你是不朽的化身!
兵馬俑作文08-12
兵馬俑作文12-31
兵馬俑作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