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精選16篇)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一篇
沿著每天走的回家的路,順著一年又一年時光的腳步,我們對這些不變的景物已經麻木無感了,每天緊湊的時間讓我們加緊了腳步,偶爾一次停下急匆匆的腳步抬頭看時,會發現一些平常注意不到的變化,也許會讓我們驚嘆一下。
欲速則不達,這句話聽過很多遍,但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有誰還會為了春天花園的花,停一停腳,欣賞早春的美景呢?不僅是在生活里,學習上也是這樣,追求最后的結果,而不在乎中間的過程,成績是總也提不上去的,這也是老師常給我們說的話,學習要看過程,不能為了提高成績而學習,要為了學習而學習,在一些一線城市里慢生活更是猶如鳳毛麟角了。
在今年新年之際,我對慢和快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今天的開學前一天,爸爸帶著我們全家去了太行山大峽谷,我們五點多起床去了,上了高速后便開始倒頭大睡,醒來時,天快亮了,太陽就在我們的后面慢慢升起,起初隱隱透露點光亮將那邊照的通紅彤彤的,在向前看便是青山連綿,山腳下有很多人家,每家上面都插著旗子,進入景區后山路盤纏,山是黃的,樹還沒有長出葉子來,人家也更少了,山下的紅旗渠水清澈的讓人神往,我們的車很快就到了半山腰上,也沒有見到可以爬的山,剛想回去,卻發現已經快到中午了。下山時,我們車開的很慢,卻發現比上時的景物美了太多,山的兩面,一面陽,一面陰,陰面還有積雪沒有化完,紅旗渠的水也波光閃閃,我們坐船挺在紅旗渠水源中玩了20分鐘,一處一米多的深水,卻被我說成只有膝蓋深,其中也沒有魚,是可以直接飲用的山泉。才發現,美不勝收。
快可以讓生活充實,但會讓人疲倦;慢雖然有時會讓人著急,卻養性怡情。只求成功,不欣賞自己的努力和風景,是多么可惜呀!
快和慢,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也決定了不同的結局,我們既要慢慢的欣賞走過的路,也別忘了去趕上別人的速度。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二篇
藍天白云做棉被,大地荒草當絨氈,高山為我放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當我懷著一顆崇敬的心邁入紅旗渠這片紅色土地上時,當年紅旗渠青年的豪邁與樂觀深深感染了我。
紅旗渠懸掛在巍峨雄險的太行山懸崖絕壁之上,猶如人工天河。是勤勞勇敢的十萬林州人民,苦戰十個春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這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從此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周圍雖是依山傍水,綠水青山但卻怎也不能吸引我們的目光,得不到寵幸,因為這里厚重的歷史與改革奮斗精神閃爍出無與倫比的光輝。
沿著斗折蛇行的棧道,歷時一個小時之久,我們覓到了青年洞。這也是紅旗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之上。它是紅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觀結合最為精妙的地段,也是紅旗渠建設最艱巨的地段。它靠斷壁而鑿,從大山之中穿通而過,為我們展現出一幅雄壯的畫卷,將太行美景雄、險、奇、秀凝集于此,極目遠眺,盡收眼底。修建紅旗渠的過程,是林縣人民改變命運的過程,也是鍛造英雄的過程。為了修建紅旗渠,共有189名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256人重傷致殘,他們用血肉之軀乃至生命的代價,譜寫了一曲又一曲英雄主義的壯歌。
神炮手常銀虎,腰系繩索,凌空作業,在崖壁上放炮爆破,他置生死于度外,一馬當先,排除瞎炮,清掃安全隱患;舍己救人的女英雄李改云,當崖石就要坍塌的緊要關頭,她奮不顧身地推開自己的戰友,自己卻永遠失去了一條腿;鑿洞英雄王師存,為了鑿開曙光洞,不畏難險,七次塌方陷于洞中,九死一生,仍然不下火線。
從前,蒼鷹笑傲一方長空,白鶴獨享一片蒼穹,長鯨逍遙滄海,猛鯊一海稱雄,還有猛虎雄霸一方,巨象乃陸之領主,后來呢,有了人們的開拓創新,種種提升威力的武器出現了,這工具讓人們能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開天辟地,斷山截流,將些飛禽走獸收拾的俯首帖耳。這是開拓創新精神的威力。也是紅旗渠的威力。
我們捫心自問,不禁慚愧悔恨。當呼吸著太行山新鮮的空氣時,我們似乎能聞到火藥爆炸的味道似乎能聽到那些偉大的革命者們打的號子,他們在說:青年去奮斗吧!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三篇
寒假里,我們全家人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林州的靈魂——紅旗渠,紅旗渠于1969年建成,它是集全林州人(原林縣)之力,歷經10年所建成的一條人工天河,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我們邊走邊游覽這如詩如畫般奇特風景與這如雄獅般巍峨山石。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創業洞”,洞全長63米,高5米,寬米,潺潺的河水從洞里緩緩流出,在巍巍太行山中尤顯水之珍貴。
而后我們到了驚險神奇的“一線天”,所謂一線天,就是兩座大山之間只有一條很窄的縫,大人只能側身一點點移動,我踏進兩山之間的石階,望向天空,只見一條線寬的長長的藍縫,襯托的太行山更加巍巍挺拔。
過“一線天”,我們來到了紅旗渠著名的景點“青年洞”,青年洞全長616米,高5米,寬米,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洞內全是鐘乳石,襯上燈光更是美輪美奐,洞外的主席題詞的“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更是讓青年洞有了靈魂,青年洞是紅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觀結合最為精妙的景點。
游了一天的紅旗渠,我感觸頗深,單看一個個山洞的尺寸數字,或許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不足為奇,但在1969年科技并不發達,林州人民克服重重困難,奮戰于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之上,險灘峽谷之中,逢山鑿洞,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引漳入林,終結了林州人民“水缺貴如油,十年九不收”的噩夢,作為林州土生土長的兒女的我,是幸運的,也是自豪的!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四篇
紅旗渠懸掛于太行山腰,氣勢雄渾,宛如一部交響曲縈回耳際;堪稱“太行一絕”的“一線天”,幽靜深邃;橫跨兩山之間的步云橋,舉步驚鴻;下山滑道,輕松刺激。
最好玩的要數“一線天”了。
我們過了凌云亭,登上旋梯,進入一條山縫,這就是鬼斧神工的“一線天”。長50余米,只能一人單身行,遇到身體胖的人還要吸著肚子才能通過。仰頭望,一條只有一尺寬的藍天映入你眼簾,手扶著旁邊的崖壁,步步踩實,向上攀登。縫中非常潮,涼風吹過,又覺渾身打顫。真謂天下一絕。
過了“一線天”,繼續向上登,不一會,就來到了步云橋。步云橋為簡易加單跨懸空索橋,跨度146米,由四根鋼纜組成,主纜矢高7米,中心距1。8米,采用四根直徑54毫米,索橋跨度之長在華北地區所屬罕見,橋南北兩頭吊桿門框上各刻有一幅對聯,朝南聯為“春風扶我騰云過,秋山迎賓駕霧行”;朝北聯為“有志敢行天上路,無膽驚看云中人”。
紅旗渠的建成,舉世聞名,成為新中國水利建設上的一面旗幟,不僅使林縣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被譽為“人工天河”、“中國水長城”、“世界第八大奇跡”。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五篇
河南省話劇院演出的《紅旗渠》,該劇取材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河南林縣人民用十年時間創造的人間奇跡——紅旗渠。這曾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一個震驚世界的偉大壯舉,是一場波瀾壯闊、轟轟烈烈的戰天斗地畫卷,是xxx時代愚公移山的當代神話。“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座豐碑和中華文化的一個符號。
彰武縣疾控中心全體黨員于20xx年6月9日下午13:30,在中心三樓會議室觀看話劇《紅旗渠》,學習“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觀看后大家非常感動,也備受鼓舞。特別是該劇主人公楊貴在修建紅旗渠過程中所體現出敢于擔當的先鋒模范作用更引起了我的深思。
通過觀看《紅旗渠》使我們真切的感受到,xxx人應當起到先鋒模范作用。“真正的xxx人,心里永遠裝著人民。”心里裝著人民的xxx人一定能夠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愛戴,有了人民群眾擁護,我們的事業就會做得更扎實、更順利。xxx人起到先鋒模范作用的方式很簡單: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以人為本。從自身出發,多與人民群眾溝通,打成一片,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真正發揮xxx人的先鋒模范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必將發揮“紅旗渠精神”,以人為本、團結協作、無私奉獻,更好的服務于彰武縣人民。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六篇
林州,真是個豐富多彩的城市呀!
作為林州的風景,那一定不可以忘了那峰巒疊翠的太行山,在太行山上可以看到許多風景,比如,那又寬又長、又綠又大的太行平湖,從高處看,底下是多么的綠、大,在上面的風景是多么的美麗、全面、用俗語來說就是“360度”無死角觀看,在高處,不僅可以看見吶,又寬、又長、又綠的太行平湖,還可以看見周圍的花,一簇一簇的小草,還有那高大雄偉的太行山,有青山,有綠水,真是山清水秀;在底下,細細觀看又會驚訝,這山,這水在高處看,像一幅畫,從下面看就像走進了畫中,有了可以觸摸到的水,可以享受它的純凈;有啦可以觸摸的小花,可以享受它的美麗與純潔;有了可以觸摸到的土地,可以感受到它的生機。
林州不僅有它那豐富的美麗風景,還有那不可忘懷、不可磨滅的精神。
林州那令人敬重的精神就是紅旗渠精神。在沒有紅旗渠之前,林州市區可是嚴重缺水的城市,林州人民洗個臉都是只能出生時洗一次臉,往后就是女人家出稼或男人家娶媳婦時洗臉一次、再往后就是逝世后洗臉一次。那時個人一生里就洗臉三次,可想而知,那時是多么的缺少水資源啊,后來,楊貴楊市長帶領全市人去了修渠,經過了幾天十年的堅持、努力之后,終于,我們林州人從太行山中成功修了一條渠,名叫紅旗渠,修了那條渠就把漳河引進來了,我們林州人那堅強不屈,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叫做紅旗渠精神。我們林州人是多么的堅強,一錘一釬修出來了紅旗渠,是多么不容易。
林州果然是個豐富多彩的城市啊!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七篇
“古有都江堰,今有紅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楊貴!”楊貴,是紅旗渠的總設計師,更是林州人眼里英武豪邁的大英雄!而就在今天,0點48分,91歲的楊貴老爺爺永遠離開了我們……
我經常聽太老爺說,當時林州水源奇缺,再加上常年干旱,水貴如油!人們都是靠天吃飯,老天爺不下雨就沒有糧食,沒有收成!就是有水,人們也用的不能再用時,才舍得拿來澆菜!幸好楊貴來了……
我曾經見識過紅旗渠的偉大壯觀,但他們是怎么在沒有任何工具的情況下,在這懸崖峭壁間,修筑好這長達1100多米的人工天河呢?
原來,是楊貴書記帶領眾人,在艱難的施工條件下,在太行山間奮斗!自力更生!用普普通通的大錘、鋤頭、小推車,堅持苦干了10個春秋!硬是把林州和山西的漳河水連接!讓林縣人喝上了清水!吃上了一頓飽飯!直到今天,歷經四十多載的紅旗渠仍在造福著林州人民!
楊貴爺爺您雖然離開人世,但是您的精神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中!您是我們林州人的驕傲!我們會牢記您的豐功偉績,繼承和發揚紅旗渠精神,努力學習,把林州建設的更美麗!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八篇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還有他們的同事去紅旗渠旅游。
早上,我們四點半就起床了,五點就出發了,八點半就到了紅旗渠。
上午,我們去了太行大峽谷。大峽谷是由兩座大山中間的一條路就是大峽谷。我走在晃悠悠的吊橋上,看著兩邊的高山,還真有點害怕掉下來一塊大石頭。(當然這只是我的想像,自己嚇唬自己)
下午,我們去了有名的桃花谷。那里的.桃花和其他地方的與眾不同。平常的桃花是陽春三月開一次,而桃花谷的桃花一年開二次。陽春三月開一次,冬天的三九天還會再開一次。可惜我們去的時候不對,沒有開到桃花的開放,我感到有點遺憾。
我覺著最好玩的是瀑布,這里的瀑布雖然不是很大,沒有其他地方的狀觀,但正好適合我的玩耍。我收集了幾個瓶子和瓶蓋。我先把瓶蓋當成小船,放在小小的瀑布下。瀑布沖下來了,看,只有幾個瓶蓋流進了河面,其他的瓶蓋都被小小的瀑布淹沒了。然后,我用瓶子裝滿了水,在一塊斜的大石頭上倒水,就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瀑布,我也會人工做瀑布了,真高興!
一天的行程結束了,雖然感覺累了,但過的很高興,玩的很開心。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九篇
在二零一八年四月十日凌晨零點四十八分,楊貴老人在北京因心臟病突發與世長辭。說起楊貴老人,人們都是這樣評價道:“古有都江堰,今有紅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楊貴”可見楊貴老人的精神是多么崇高。
那么,楊貴和林州紅旗渠又有什么關系?為何人們都如此愛戴他?讓我滿懷感動給您細細說來。
一九五三年夏,林縣縣委書記因病住院,楊貴受各領導的重托,帶上一支工作組前往林縣,當時的林縣是一個典型的山區縣,那里資源稀少,水貴如油,村民要走幾十里山路才會挑一擔水,莊稼因缺水干旱更是顆粒無收。乞討為生,拖兒帶女,像病痛折磨的現象屢見不鮮。而這深深觸動了楊貴,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讓林縣的變化翻天覆地,讓村民過上幸福生活。年僅二十六歲的他開始為林縣人民開鑿“希望之渠,生命之渠”。
經歷過傷亡,被迫停工、大旱等一切困難,十個春秋后,人工天河——紅旗渠誕生了!夢想鑄鐵骨,壯志撼山岳,這條全長七十點六公里的紅旗渠,成為了林州人的自豪,更是中國的脊梁。xxx曾多次作出強調:“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
楊貴老人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精神,會一直流傳下去。
吃水不忘修渠人,我作為一個地道的林州人,更是要學習楊貴老人的可貴精神,低下頭看看杯子里的水,我看到了楊貴和林縣人民的汗水與血水,滴滴之水來之不易,珍惜!
楊貴爺爺,一路走好!您的修渠精神將永遠流傳于世,激勵人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安好!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十篇
寒假里,我們全家人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林州的靈魂——紅旗渠,紅旗渠于1969年建成,它是集全林州人(原林縣)之力,歷經10年所建成的一條人工天河,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我們邊走邊游覽這如詩如畫般奇特風景與這如雄獅般巍峨山石。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創業洞”,洞全長63米,高5米,寬6。3米,潺潺的河水從洞里緩緩流出,在巍巍太行山中尤顯水之珍貴。
而后我們到了驚險神奇的“一線天”,所謂一線天,就是兩座大山之間只有一條很窄的縫,大人只能側身一點點移動,我踏進兩山之間的石階,望向天空,只見一條線寬的長長的藍縫,襯托的太行山更加巍巍挺拔。
過“一線天”,我們來到了紅旗渠著名的景點“青年洞”,青年洞全長616米,高5米,寬6。2米,是紅旗渠總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洞內全是鐘乳石,襯上燈光更是美輪美奐,洞外xxx題詞的“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更是讓青年洞有了靈魂,青年洞是紅旗渠水工建筑和自然景觀結合最為精妙的景點。
游了一天的紅旗渠,我感觸頗深,單看一個個山洞的尺寸數字,或許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不足為奇,但在1969年科技并不發達,林州人民克服重重困難,奮戰于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之上,險灘峽谷之中,逢山鑿洞,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引漳入林,終結了林州人民“水缺貴如油,十年九不收”的噩夢,作為林州土生土長的兒女的我,是幸運的,也是自豪的!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十一篇
“呼!終于結束了!”抱著書包,我一屁股坐在公交車座上,長呼一口氣。心想:一天的旅行結束了,該回家啦!
坐在軟綿的座椅上,一天的累全溜了出來,眼睛緩緩閉上,公交車窗很有節奏地擠碰著,加上發電機的隆隆聲,只覺得聲音越變越小,然后……
醒來時,天已經暗了下來,星星點點的光綴在夜空中,望著四周飛過的樹,還好,前面就是家了,這一覺睡的正好。
心中的石頭剛緩緩落下,可我不知道家卻離我越來越遠了。打開手機,翻開通話記錄,三個未接來電,急忙打過去。“喂,媽!我快到家了,大概五分鐘。……”掛上電話,揣進口袋,看向窗外飛奔的樹。怎么還是樹?我不會坐過站了吧?
此時的天已經徹底黑了,河道邊的蛙“呱呱”地瞎叫,鬧得我心里慌得很。眼睛向車里掃了一圈,車里的人已沒有幾個,恐怖電影里的橋段不注地往我腦里涌,我驚恐地向后又描了一眼,后面沒有人,一時間,車里靜地出奇,只有剩下車窗的擠碰聲,我咽了一口唾沫,感覺背后涼涼的。
我不敢說話,就只有等待,當車里所有的乘客都下車后,我才弱弱地向那個抽“紅旗渠”的中年大叔說:“叔,我坐過站了。”說完后我的心便狂跳起來,像過了一個世紀一樣。
大叔一愣,然后臉陰沉了下去。一時間只有燃燒的煙像云似的散了去。“回去我原本不走這條路的。”大叔的聲音悶鐘似地響了起來。然后他把車調頭按原路返回。
終于到站了,車門“吱呀”地開了,我給司機叔叔鞠了一躬,說道:“謝謝您,叔。”大叔愣了一下,趕緊擺手,那張臉顯得格外的呆萌可愛!
這天晚上,我很晚才到家,可在我看來這卻是我最溫暖的旅程!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十二篇
為豐富和創新廉政教育活動的學習形式,提振干部職工服務溫江“五個之城”建設的“精、氣、神”,5月5日,區安監局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集中觀看話劇《紅旗渠》,以“紅旗渠精神”質樸偉大純粹悲壯的情懷給予全體干部職工一次理想信念的洗禮。
《紅旗渠》主要講述上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解決世代缺水的問題,修鑿“人工天河”紅旗渠的感人故事,生動再現了林縣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無私奉獻、廉潔勤政的精神風貌,展現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觀看結束后,區安監局黨組書記、局長周自陽同志提出要求:全體干部職工要通過觀看《紅旗渠》話劇,認真體會黨帶領人民群眾為了圓夢而展現的磅礴力量和為民務實清廉的xxx人精神,要將“紅旗渠精神”和“扁擔精神”融入到日常安全監管工作之中,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壓實監管責任、嚴格監管執法,為溫江“五個之城”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安全保障,爭做踐行“進取”溫江精神的急先鋒。
通過觀看,全體干部職工對“紅旗渠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紛紛表示將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立足崗位,把“紅旗渠精神”轉化為干好安監工作的精神動力,推動我區安監事業掀開新的篇章。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十三篇
昨晚,在紹興大劇院觀摩了由河南省話劇院演出的'《紅旗渠》,該劇取材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河南林縣人民用十年時間創造的人間奇跡——紅旗渠。這曾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一個震驚世界的偉大壯舉,是一場波瀾壯闊、轟轟烈烈的戰天斗地畫卷,是xxx時代愚公移山的當代神話。“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座豐碑和中華文化的一個符號。
河南話劇院創排這臺氣勢恢宏的史詩般作品,是對民族精神的張揚,對生命意義的謳歌,對英雄主義的禮贊 。
我小時候曾聽到一個真實故事,說太行山區缺水,一個小媳婦千難萬險挑來一擔水,卻因病體難支在家門口打翻了水擔,遭到了公公的痛罵,視水如命的小媳婦悔恨難抑,上吊而死。今天這臺戲中,也有一個使人難以置信的情節:當地人一生只洗三次臉,第一次出生時,第二次結婚時,第三次入殮時。說明水源是何等稀缺……
作品沒有去正面反映如何戰天斗地的場景,而是把特定時代,特定背景下一群特定人物的精神世界作了深度詮釋,血肉豐滿,可信可敬,平凡生活卻又如此的讓人仰視。
一部讓人感動,引人思考的好戲。可惜紹興人不識真貨,劇場內觀者卻廖廖無幾……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十四篇
我的家鄉是在巍巍的太行山下,紅旗渠畔的林州。這里山清水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景色宜人,家鄉風光美不勝收。
比較出名的有紅旗渠青年洞景區,這里的“一線天”“雙龍洞”“絡絲潭”等景點,千姿百態,讓人流連忘返。青年洞是爺爺輩們年輕時自愿組成的突擊隊,一錘一釬地在懸崖峭壁上挖出了一道又深又寬又長的山內通水洞。您可乘船入洞,逐波游玩。“青年洞”三個大字蒼勁有力地刻在青年洞上方。“山碑”也雕刻在青年洞旁邊的巨石上。“青年洞”和“山碑”五字相映同輝,是偉大詩人、書法家郭沫若和xxx的筆墨。游人紛紛駐足,拍照留念。
林州市區西北的太行大峽谷里“桃花洞”大雪封山,洞口可見桃花紅艷。“冰冰背”烈日高照,洞內卻有天然的冰塊為您送爽。“豬叫石”輕輕一拍,仿佛可聽到野豬的哼哼叫喚。
太行大峽谷還是世界滑翔傘比賽基地,群山環抱,笑迎著五洲賓朋。
城區高樓大廈林立,柏油大道寬闊筆直。商貿城、汽配城、特產城一座又一座。田野種上了核桃、仙桃、山楂、葡萄和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拖拉機、播種機、聯合收割機,在春種秋收中大顯身手。
我們村雖小卻很有名氣,那年我們村的尚俊杰考入北京大學,名震一時。村中李園20多處,有“蒿園李子林州第一”的美稱,又大又黃的李子,讓你直流口水。
我的家鄉就是這么美,歡迎您到林州游玩。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十五篇
紅旗渠位于林州市境內,是上個世紀60年代,為解決當地群眾缺水問題,林縣人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修建的引水工程。被稱為“人工天河”。
星期天,爸爸開車帶我去參觀紅旗渠。紅旗渠非常美麗,有分水苑風景區、青年洞風景區、絡絲潭風景區等。在紅旗渠紀念館,我看到一個沙盤模型,聽導游姐姐講,紅旗渠的源頭位于山西省平順縣,總干渠長70。6公里,全部開鑿在險峻的太行山上。紅旗渠的建成,徹底解決了當地人畜飲水和灌溉問題。被林州人民稱為“生命渠”。
驅車20分鐘,我們來到了青年洞景區,“青年洞”靠斷崖而鑿,從懸崖上穿山而過,展現出一幅壯美的畫卷。聽爸爸說,“青年洞”是由300名青年突擊隊員,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奮戰,于1961年7月15日鑿通。為表彰他們的業績,將洞命名為“青年洞”。郭沫若爺爺還親筆題寫了洞名。“青年洞”已經成為紅旗渠上最著名的景點,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參觀,學習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紅旗渠精神。
極目遠眺,人工天河盡收眼底,啊!多美的紅旗渠呀!
關于描寫紅旗渠的作文 第十六篇
前年暑假,我們一家人帶著快樂的心情來到了位于河南省東部的紅旗渠。
那里有幾個著名的地方,比如青年洞,號稱“世界第一滑”,全長1600多米的巨大滑梯,還有罕見的一線天和一百多米長的空中吊橋……
第一個景點是一線天,所謂一線天,就是兩座大山差不多連在一起,只能看見窄窄的一條縫。我和幾個小朋友先進去了,我發現一線天真的很窄,在里面只能看見頭頂上的一線天。我們幾個小朋友可以在里邊隨意走動,可大人門可就慘了,尤其是李叔叔,只能側著身子,一點點向前移動。
過了一線天,我們成功的到達了山頂,我們從巨大的滑梯滑下,在滑梯上可以看到云霧繚繞的樣子。一眼望去,綠色一片,此時,我覺得,仿佛身臨仙境一般。這個滑梯彎彎曲曲的,從遠處看,就像一條龍。我從滑梯上下來了,心想:啊!真是太棒了!真想再坐一次這個“天下第一滑”呀!
最后一個景點就是這個遠近聞名的青年洞。青年洞雖說不是一個自然景觀,但它是一個讓我們受教育的地方。當年,這里鬧旱災,田地荒蕪,有數以萬計的勞動者修建了工程浩大的紅旗渠,來灌溉農田。青年洞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段,也是最難開鑿的一段。
再紅旗渠玩了的這兩天,我知道開鑿紅旗渠的那些青年人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高貴品質,我應該向他們學習,從小事做起,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每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