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燒麥我的最愛作文(精選5篇)
燒麥我的最愛作文 第一篇
這個寒假,爺爺和奶奶來到廈門過年。今天,爺爺對我說:“我們今天來包燒賣吧”,我一聽“包燒賣”三個字,立即興奮地跳了起來,因為我還從來沒有包過燒賣呢。
開始之前,奶奶先準備好了蔥、蘿卜、豬肉、冬筍、魷魚干、蝦米等原材料。接著奶奶拿刀把豬肉和蔥一下一下的剁成了小碎片,然后,奶奶把蘿卜、冬筍、魷魚干、蝦米這些配料混在一起,全部丟進鍋里炒熟。最后奶奶用一個大盤把幾樣菜盛出來放在桌上。這樣第一道工序完成了。
第2道工序是做燒賣皮。奶奶又準備了芋子和地瓜粉,我心想不是可以做了嗎?餡不是都備齊了嗎?還要做什么呢?這時,我看見了奶奶和姥姥一起坐在椅子上,然后她們就把準備的芋子和地瓜粉混在一起,使它變成了一些散發著香氣的“泥”,緊接著他們就開始和“泥”,在和“泥”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時不時地往那些“泥”上面倒水,最后奶奶和姥姥把“泥”(再加上水)和變成了一個像“高山”一樣的一堆,之后我才明白過來,原來奶奶和姥姥所捏的“高山”竟然是燒賣皮。
一切準備就緒,就開始包燒賣了。我們全家都圍坐在飯桌前,一起開始包燒賣了。因為我從來沒包過燒賣,于是爸爸就開始教我包。
他先給我示范了一遍:首先先把燒麥皮抓一小團,挑出里面的“骨頭”;第2步,把那團皮撮成球形,然后輕輕一壓,變成扁扁的圓形;第3步,把壓扁的圓形的邊沿用中指和食指還有大拇指輕輕一捏,就捏成一個三角形,再繼續沿著圓形邊緣重復捏,就這樣一直捏到扁扁圓形被捏成了一個小茶杯;第4步,把先準備好的餡用勺子往在小茶杯里裝滿,再加些豬。,最后再沿著邊緣慢慢地收緊包起來,但中間一定要留一點空,一個燒賣就大功告成了。看完爸爸的示范,我就開始學他包燒賣,不一會兒,我就慢慢地熟練了,而且還包了許多個燒賣呢:有的像圓錐形,有的像雨滴形……,當然我包的最好的是一種花瓶型。
到了中午,奶奶就把我們一家包的燒賣全部放進鍋里,蒸了15分鐘就蒸熟了,再端出來給大家吃。
我吃著自己做的幾種燒賣,心想:我終于又學會了一個技能,真開心啊!想著想著,我就甜蜜的笑了。
燒麥我的最愛作文 第二篇
提起小吃,我的味蕾特別活躍,和平小店的煎餃、蘭州拉面館的牛肉拉面……但我最最最最喜歡的,是老湯面館的燒賣,那里的燒賣可是吃都吃不膩,恨不得天天吃。
燒賣的食材很少,只有油、肉,還有面皮。做燒賣的方法并不簡單:先把面粉做成面團,再蒸、揉、拉,經過一道道工序,才成為一個合格的面團。只見廚師把面團壓扁,再把面團搟圓,放入適量的油和肉,經蒸架一蒸,誘人的燒賣便出爐了。燒賣的個頭很小,既像一個白白的小圓圈,又像一朵正在開放的小花。它的皮亮晶晶,半透明的。在燒賣的頂上有個大口子,香氣不斷從里面飄來,可真是香飄十里啊。
燒賣的味道好吃極了!可以用“香滑爽”來形容。
只要你路過,燒賣店的生意十分紅火,里三層,外三層,把店圍了個水泄不通。買到的沾沾自喜,細細品嘗;沒買到的,排著隊探著頭猴急猴急的。從店里一股股誘人的香味,便深深地勾住你的鼻子,使你情不自禁地走到桌子前坐下。當燒賣端上來時,比山珍海味還強,一下子使人醉倒,忍不住吃上一口。
當你咬一口,油便流滿你的嘴,由舌頭到舌根,滿嘴滿肺腑的絲滑。這種味道既叫人舒服,又使人歡樂,既愿慢慢品味,又想再多吃上幾口。當你咬上第二口,絲絲滑滑地,還沒等回味,就已經下肚了。
吃燒賣得沾上辣醬,甜辣、微辣、香辣、麻辣,燒賣沾著醬吃,那叫一個爽。時而滿嘴火辣,時而酸酸甜甜,時而又清清爽爽,人人叫好,味道太好,好得想要飛到天上一樣,難得幾回吃。
燒賣可真是“此食只應天上有,人間必得多吃點!”
燒麥我的最愛作文 第三篇
在武漢,想吃到當地有名的小吃并不是一件難事..舊說熱干面吧,武漢所有能吃飯的地方都有這道名菜!再說燒賣吧,專賣燒賣的老字號在武漢你能找到不下一百家!
“不就面嗎?誰不會做呀!”
這你就錯了.熱干面講究的是面的彈性的芝麻醬的純正,而且熱干面沒有湯汁,趁著冒著熱乎氣的那勁頭吃才有味道呢!
呈金黃色的油面用竹制的漏勺放進燒開了水的鍋里煮,漏勺剛放進去,原本就不平靜的水變德更加沸騰了.面條熟了之后,把水漓干,倒在一個已經放好醬油、醋、的碗里,再用勺子舀一勺純正的芝麻醬,澆在面條上.再放上拌好的切成丁的蘿卜干、腌豆角、海帶絲,喜歡吃辣的人還可以放一點辣椒醬.一拌,一碗令人口水流下三千尺的熱干面就做好了.
趁著面還沒有涼,挑上一筷子送進嘴里.面條的彈性和芝麻醬的香味再加上配料的脆,一起侵入你的味覺,使你胃口大開,讓你不顧儀態地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等一碗面吃完,你就能感覺到,你的胃已經被它給徹底地征服了!
再來講講燒賣吧.
別看它的外形長的有點兒像小籠包,其實里面的名堂可多著呢!
用搟好了的中厚邊薄的面皮,包上切成丁的瘦豬肉、香菇和與它們在一起的糯米,灑上胡椒粉,捏制成小籠包的樣子,再放進籠屜里蒸。在蒸的過程中要灑三次水,這樣可以使面皮吃起來顯的更加的有嚼勁一些。
出屜之后,一般都會分成四個、六個、八個、十個一盤一盤的賣。
用筷子夾起一個來,送到嘴里咬一口,嘴里一種想再吃好幾個的欲望油然而生,讓你頓時胃口大開,吃完以后,你會覺得嘴里彌漫著一股辣味,不妨用店家里的大碗接上一碗大碗茶,消消火吧!
熱干面、燒賣,這些聽著名字都讓人垂延三尺的小吃,你何不來武漢親自感受一下呢?
燒麥我的最愛作文 第四篇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中國的飲食文化是極為豐富的,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食文化,例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北京的糖葫蘆。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種我們沈陽的美食馬家燒麥。
燒賣這種面食在中國南北方都有,品種繁多,在江蘇、浙江、廣東一帶,人們把它叫做燒賣,而在北京等地則將它稱為燒麥。燒賣在中國,歷史悠久。沈陽歷史最悠久、最有名的燒賣當然是有200年多歷史的馬家燒賣嘍!
馬家燒賣用料講究,選用上等的面粉制作燒賣皮,以新鮮牛肉脂蓋、三叉等部位作餡,制餡前蹬筋去皮。面皮手工制作,開水燙面,大米面做鋪面,將面皮壓成菊花形花邊,采用傳統的“墑水餡”工藝,即以清水浸煨,加調料拌勻不攪,使之呈稀疏狀的水餡,這種水餡的特點就是鮮嫩醇香。與眾不同的更在包餡的手法上,攏包時不留大纓,有一小小的透口,可以看到內里的餡肉,更能勾起食者的食欲。成熟后皮面亮晶,柔軟筋道,餡心松散,醇香味好,形如只只吐籽石榴,又似朵朵含苞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愛不釋手。一口一個燒賣,再喝一口加香菜的羊湯,是很多老沈陽對馬家燒賣美好的回憶。
聽了我的介紹,你們是不是也垂涎欲滴了呢?那就快來沈陽,來品嘗這美味的馬家燒賣吧!
燒麥我的最愛作文 第五篇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我們莘縣也不例外,你看:古城的鴛鴦餅,朝城的水餃、燕店的燒鴿——可以說舉不勝舉。其中我認為最美味的還是張魯的燒麥。
張魯燒麥雖然美味,但做起來卻是簡單的很。首先要準備材料:搟好的燒麥皮和肉餡。喜歡吃香的人用羊肉餡,喜歡淡一點的用牛肉餡。先把燒麥皮平放在手掌上,用小勺挖半勺到一勺的肉餡放入皮中,將手輕輕一攥,一顆小巧玲瓏、菊花狀的燒麥就做好了。
做完后,將銀白色的燒麥放入蒸鍋里,蒸上10分鐘左右,一鍋香氣撲鼻的燒麥就做好了!燒麥在蒸之前是銀白色的,像一朵傲放的菊花,精致無比,這時,它的餡兒是粉紅色的,餡兒中的粉條晶瑩剔透。蒸好后,仔細一看,咦?燒麥怎么變色了?皮兒變紅了?哦,這小家伙被蒸的臉都紅了?原來,燒麥在蒸后,皮比以前薄了點,紅是肉的顏色,好象輕輕一戳,餡兒就會漏出來。輕輕一咬,“萬象更新”,肉變成鮮紅色的了,粉條在油的裝扮下,不但晶瑩透亮,還反著金光呢!時不時的就會有湯汁流出來。蒸后的燒麥就像被雕成的琥珀,看相十分迷人。
吃燒麥的過程更是讓人難忘:我首先咬下那薄薄的皮,初嘗味道,然后盡情的吸吮著它的湯汁。那湯汁香香的,雖然有很多油,但我“百吸不膩”。吸完湯汁后,我又開始吃它的“精華”:肉餡!咬上一小口,香香的,忍不住吃完了餡兒。接下來要吃的是它的“花朵”部分,它仍是銀白色的,透著湯汁的味道!就這樣,一顆燒麥就被我KO掉了!
記得有一次我吃燒麥,湯汁還沒吃完就吃肉餡,結果湯汁濺了我一臉,讓我哭笑不得!
我愛家鄉的小吃——張魯燒麥!它雖然制作簡單,也比不上那些價錢昂貴的山珍海味,但是它樸實、地道,心系著我們對故鄉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