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19篇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一篇
今天早上8點~11點,泉州鯉城區文聯、泉州市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研究會、東南早報在江濱公園,舉行祭屈原、古代樂舞、祭祀后與觀眾現場互動活動。
端午節是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的故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端午節又是詩人節、運動節、衛生節,也有地方叫重五節,我們這個地方叫五月節。端午的習俗來源,最廣的說法當屬屈原投江忌日。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在這一日,劃龍舟,包粽子……而從歷史淵源上講,正是紀念屈原這一點,讓端午變得豐富和更有意義。
早上,我邀一位同學一起,早早的來到活動地點,祭屈原活動剛剛開始。東南方向面向晉江放著一張供桌,桌上放著泉州本地的肉粽、香囊、還有五色絲,香爐上點燃三支貢香。二十位青年男女穿著漢服,正在念著祭文和朗誦屈原的《離騷》。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站在穿漢服人群的后面,在心里默默為屈原祈禱。
祭禮完畢,七位穿著古代舞蹈服的大姐姐,為在場的人獻上了一段古樸典雅的優美舞蹈,她們翩翩起舞,勝似仙女下凡,婀娜多姿,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活動的高潮是與觀眾現場互動,(1)系五色絲,以絲線系結祈福;(2)刺五毒:民間認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沒之時,要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3)投壺;(4)點雄黃:將雄黃酒點涂在群眾手上,寓意避邪驅瘟。
活動一結束,在場的每一位小朋友都得到了贈送的香囊和五色絲。
通過參加這次活動,讓我了解了有關端午節的來歷和意義,更加激發我的愛國熱情!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二篇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著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非常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著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里一字排開,劃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著。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后。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里。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 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雞蛋,我非常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么,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里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紀念他。借劃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喂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三篇
今天是端午節,早上,媽媽買來了粽子,我和哥哥一起吃粽子。
我看見粽子的外形像一個金字塔,外皮包裹著綠色的竹葉,上面還纏繞著白線。里面的餡兒各種各樣,有糯米的、豆沙的、和咸肉的等等。
我們邊吃粽子,哥哥邊給我講了粽子的來歷。他說:“屈原這位愛國志士當年蒙屈含冤,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百姓為了不讓龍和魚蝦傷害他的尸體,所以用竹葉把糯米卷起來扔進江里。后來慢慢的就形成了包粽子和賽龍船的習俗。
我想,怪不得毛爺爺主席用一首詩高度的贊揚了屈原。我記得那首詩是這樣寫的“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
今天,這個端午節我覺得過的很有意義。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四篇
端午節是中國兩千多年的就習俗,中國人為什么要過端午節呢?這里有不少的傳說。嘴著名的就是紀念中國歷史偉大的詩人屈原。
據說中國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很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船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
帶了端午節那一天,我們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狀有三角形,四角維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等。粽子里面的陷也有很多種,有豆沙·霉干菜肉·芹菜肉·還有紅棗的,味道非常好。一株香時間粽子出鍋了,外婆把粽子端了過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先把外面的繩子解開,再把粽葉剝掉,啊!真香,我吃了一個還想吃第2個,可惜我的肚子已經裝不下了。
啊!端午節真好,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節。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五篇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六篇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逢端午節,孩子們就會唱關于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端午節的許多習俗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人們還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淚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七篇
今天是端午節,作文課老師帶我們包粽子。說到包粽子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跳江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包粽子,為了保護屈原的尸體,人們還賽龍舟,為了趕走要吃屈原尸體的魚兒。
先拿兩片粽葉錯落地疊放在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形,放上我最愛吃的蜜棗,再放上糯米,用手使勁壓壓,把粽葉往上一蓋,最后我用繩子纏好,我按照這個方法包了兩個、三個、四個……看到我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通過這次包粽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有細心、耐心、還要有恒心。
回到家我還幫媽媽包粽子,媽媽看我包得這么好,還夸我呢,我很高興學到了本領還學到了知識。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八篇
端午節是我國“三節”中的一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早上,我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知道賽龍舟、吃粽子的來歷嗎?”我說:“知道呀!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媽媽聽了高興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
奶奶見我們談得這么開心,湊上來說:“你們知道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這倒是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起說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著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著念著,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的學問可真多。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九篇
今天是端午節,我可開心啦!因為家里要來客人,他們就是我的姑姑和姑父,為了迎接他們,我和媽媽早就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打扮的漂漂亮亮,門口放了菖蒲和艾草,門邊還掛了我親手剪的五顏六色的彩帶。
我焦急地等待著,真希望他們能早點來,十一點多鐘,門鈴終于響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去開門,又蹦又跳,他們帶了很多好吃的,有荔枝、楊梅、哈密瓜……都是我的最愛,姑姑剛坐下,我就向姑姑炫耀起我的“小老虎背背”,這是媽媽早上剛給我買的端午節禮物,據說是用來辟邪的,我可喜歡它了。“小老虎背背”看上去威風凜凜,胡須往兩邊翹,眼睛金光閃閃,炯炯有神,就連鼻子也是金色的,尾巴翹上天,更有趣的是屁股后面還有一朵小花,看上去一副驕傲的樣子,很適合當大王。姑姑說:“嗯!真可愛!”
奶奶和媽媽準備了一大桌豐盛的午餐,奶奶說端午節要吃五樣紅色的食物,包括咸鴨蛋、蝦子、莧菜、西紅柿、紅燒肉,我們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美食,一家人團聚在一起真開心。
為了讓大家盡興,吃過午飯,我特地為他們表演了古箏獨奏《豐收鑼鼓》、《瀏陽河》,他們都夸我彈的好,我可開心啦,然后我們說說笑笑,今天真是難忘的一天。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十篇
農歷五月初五早晨,我們一大家子人興致勃勃地趕往奶奶家。到了奶奶家,就看到奶奶已經鋪開了包粽子的場面,我便快速地加入了。
我可不會包粽子,奶奶耐心地教我:“先把粽葉疊在一起,注意不要有洞。”奶奶一邊拿著粽葉做樣子,一邊滔滔不絕地講著。“第二步,把糯米放進粽葉里,記住放一半,不要放太滿。第三步,放上自己喜歡的餡。”說完奶奶捏起一大塊肉放了進去。“第四步,放上糯米。最后一步,你可要認真再認真地聽哦!”“會認真的。”我說。“最后把兩片粽葉下壓,一定要按緊,然后把絲線纏在粽子上,纏緊了,不然蒸時散了就糟了。”奶奶說完,我便按奶奶說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將粽子包好。第一次失敗了,奶奶又教了一遍,第二遍、第三遍……
包好了粽子,爺爺拿出毛筆蘸上雄黃酒,在我和弟弟的額頭上寫了一個“王”字,在我倆的手指和腳趾之間涂上雄黃酒。聞著灶上飄出的粽子香味,奶奶端出“五黃”和幾個小菜,我們便開吃啦!
我喜歡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很喜歡吃味道可口的粽子,因為它是我心中的端午的味道!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十一篇
一大早我就起來了,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我早早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我一下躍床而起,馬上穿好衣服走下樓。站在廚房門前,結果外婆在那兒包粽子,我走到外婆身邊說:“外婆包粽子簡單嗎?我也想嘗試一下包粽子。”外婆笑著說:“熟能生巧,做多了自然就會了。”于是,外婆就耐心地把步驟教給了我。
第一步,拿出一兩張粽葉;第二步,把它們沾上一點水;第三步,再放上一點糯米,再放上自己最喜歡的餡兒;第四步,用剛才的糯米把餡兒蓋住;最后一步也就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就是把糯米用糯葉蓋上,用繩子系好,粽子就完成了。
一個小時過后,我和外婆做了11個粽子,十分鐘后,粽子也煮好了。我吃了一個自己包的粽子。“哇,真好吃!”自己做的粽子就是好吃,勞動的滋味是甜的。
這個端午過得真充實!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十二篇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么?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這里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后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里,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后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扎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十三篇
從前,有一顆小星星它被罰下了陸地,因為它上課不認真所以被罰了下來。月亮姐姐說:“只要它做三件好事就可以重新回到天上。”
傍晚,小星星在周圍看了看,仿佛看見了一只小兔子在哭,便走上前問:“小兔子你怎么哭了?”小兔子說:“我馬上就要上臺表演了,可我的發夾丟了,怎么辦呢?”小星星用發光的身體照亮周圍,耐心的幫小兔子找到發夾并護送小兔子到演出現場。小兔子非常感激小星星,給了它一個大大的擁抱!
小星星幫完小兔子后,這時已經晚上了。小星星走著走著看見一個小朋友坐在地上一動不動,原來是天太黑不敢走。于是小星星飛到他前面為他照明,這個小朋友看著一閃一閃的小星星頓時破涕為笑,開心大膽地一步步向前走回家。
小星星飛累了,躲在一個草叢里睡著了。第二天早晨,小星星來到小河邊,突然,一只小蟲子腳一滑從樹上掉下來,眼看小蟲子就要摔倒地上了,小星星趕緊飛過去用身體接住了它。小蟲子淚婆沙地急忙向小星星道謝:“小星星,謝謝你救了我,不然的話我就沒命了!”
小星星終于體會到了幫助的別人快樂,開心地繼續向前走……
到了這天的晚上,小星星神奇的飛回了天上,它向月亮姐姐道了謝,繼續回到了星星教室,每天好好學習本領,長大后能幫助更多迷路的人和小動物們!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十四篇
端午節快到了,我來介紹一下端午節吧!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插艾的習俗。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節目。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記得去年,端午節一大早,我和媽媽去買艾,可是艾葉都賣光了,我們不知道該怎么辦,互相埋怨著。忽然,我們想起幾天前,家里的花盆里自己長出了一只小艾!我們連忙回家,把小艾剪了下來,插到了門上。
每年端午節前幾天,各大商場的冷柜里就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大大小小的粽子。其中我最愛吃那種甜甜的、帶棗的粽子,最不喜歡吃那種咸咸的、肉餡的粽子。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這一天被定為法定節假日,全國的機關、學校、廠礦都要放假一天。我非常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十五篇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天我早早的起床收拾好東西去姥姥家過端午節。
剛到姥姥家正看見姥姥在包粽子,我一看高興極了,因為我也可以試試,我急急忙忙的去洗了手,來到姥姥跟前,對姥姥說:“姥姥我也想替您包粽子”姥姥看看我笑呵呵的說可以,但是有個條件就是不能弄的哪都是米,要是弄的哪都是米,就不讓我包了,就這樣我可以學包粽子了,我看見姥姥先把幾片粽葉重疊著放到一起,然后放上江米在放點水,一轉就是一個,呵呵,我明白了,原來這么簡單啊,于是我也學著姥姥的樣子拿了幾片粽葉,擺好后也放了點江米也轉了一個三角形,但是不知道怎么的,那小小的江米粒就順著那幾個角都出來了,本來怕姥姥看見不讓我包呢,這越害怕這小小的粽子就越和我作對,氣壞我了。這時我看看姥姥沒看我,還在那認真的包著她手中那小小的粽子,我又仔細的觀察了幾遍,這回我明白了,不能放太多的米,于是我又試了一個,這個還可以,包出來后米沒怎么流出來,模樣嘛雖然不好看不過還能讓大家接受,就這樣我又包了兩個,終于會包了。
包好粽子后姥姥就去煮了,過了一會粽子煮好了,我吃了一個“啊”好香啊!看到這中有自己的功勞,心里美極了。這又是我的一個收獲。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十六篇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全家一起包粽子。奶奶先拿出粽葉,并將粽葉卷成漏斗狀,再往里面放糯米,咸蛋黃,五花肉,最后用繩子將其綁緊就大功告成啦!我也寫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把材料放入后便蓋上粽葉,用繩子圈了幾圈打了一個結。我開心地提起粽子想跟奶奶分享我的杰作,但是不一會的功夫,粽子里的料紛紛跑出來了,看著自己包的粽子散了,我好傷心。這時一旁的媽媽摸著我的頭說:“沒關系的,第一次包,難免會有失誤,可能是沒綁緊呢,我們要從中總結經驗,不要放棄,慢慢來。”在媽媽的鼓勵下,我終于包出了一個完好無損的'粽子,我露出了喜悅的笑容,奶奶也滿意地笑了。這時廚房里傳來的爸爸的聲音,爸爸說:“看來,以后包粽子有小幫手啦!哈哈!”我們開心地笑了起來,似乎整個屋子都充滿了歡樂。
我喜歡端午節,我每年都盼望著端午節的到來,這樣我不僅可以和家人們一起開開心心地包粽子,還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十七篇
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目前,國家法定休假的節日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四個。除了這四個大家熟知的節日以外還有很多節日,比如有:七夕、元宵、重陽……而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即將到來的節日:端午節!有很多端午的故事,比如水漫金山,白娘子喝雄黃酒。文章我喜歡的節日端午節梅子熟透以后,端午的腳步款步而來。“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這是當代詞作家豐樺對端午節的贊美。
我的家鄉在東北的山區。村莊的四周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陰”。一條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澗溢出,淌過炊煙繚繞,雞鳴狗叫的村莊。千百年來,古樸安寧的村莊就這樣靜靜的躺在大山的懷抱中,吸收著大地的靈氣,沐浴著陽光的光輝。
野鵑花開過不久,就到端午節了。于是,我處在異國他鄉而又回憶起在故鄉過端午節的情景來
家鄉的端午節,很多風俗跟外地一樣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點鐘,母親起床,把事先準備好的
五色小繩系在孩子的手脖子上。小繩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紅一色,青一色,好玩極了。
端午節過了,等到第一場雨,孩子睡著后母親在悄悄的把小聲解下來,扔在水里讓雨水將其沖走。
用五彩的紙疊了連環小寶燈掛在門楣上,象征著一年的五谷豐登,衣食無憂。
記憶最深的是我8歲那年的端午節。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腫的流膿的膿包,疼得我不得安寧,這時八一公公說“毛毛,你等著,我去弄些薆蒿來。”直到下午,他才回來。我聽人家說這玩意放在水里煮沸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后我問八一公公緣由。他說“你這娃子走運,逢上端午節,不然,可夠你受得!”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上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節日吧!
家鄉也要泡端午酒。再下過春天的第一場雨后,家家戶戶就已經將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發酵。里面放6樣東西,那就是:北棗,荔枝,枸杞,橄欖,桂圓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謂“泉香而酒洌。”端午酒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呢!!!如今,媽媽也如法炮制,材料一樣,但入嘴后口感卻不一樣。我提醒媽媽:“你用的是這里的酒,而不是家鄉自己釀的酒啊!”
我同媽媽已離開家鄉多年,但故鄉的山山水水,人情風俗在我心屏上總不能抹去。今年的端午節已經過完,我多想問問:親愛的鄉親們,你們又釀端午酒了嗎?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十八篇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三口坐在飯桌前吃粽子。這些粽子都是父親、母親的朋友和同事送過來的。
粽子有長方形的,也有三角形的,里面是雪白的糯米,糯米里面會放些紅棗、雞肉、紅豆和其它好吃的東西。
我突然想到: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呢?我問父親,父親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的大詩人屈原。當時,秦國攻占了楚國的都城,屈原他很愛國,知道了這件事后,就跳江自殺。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每當農歷五月初五的那一天,人們就會把手中的粽子扔到江中,不讓魚吃屈原的尸體,讓它們吃粽子。”父親還說,到了端午節,人們還會舉行賽龍船等其它活動。
“哦!是這么回事,那我們現在吃粽子就是在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吧。”我想。
到了晚上,叔叔還請我們去吃宵夜。還沒等我說要吃什么,父親就說:“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就吃粽子吧!”今天吃了那么多的粽子,我都吃煩了。
不過,今天我還是過得很開心的。
端午節學校活動作文三年級 第十九篇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可以包粽子又可以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的那一天,一大早,家家戶戶便忙著包粽子。你看,我們家里也忙乎開了。媽媽把荷葉浸在鍋里,轉身后又去淘糯米,洗紅棗,切香腸,拌肉餡……過了一會兒,她轉過身來,掀開鍋蓋,一陣荷葉的清香撲鼻而來。于是,一番忙綠后。一大盆荷葉,幾小盆糯米,洗好的紅棗,切好的香腸,拌好的肉餡……圍著幾張小椅子,依次排開。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先選了三片荷葉,依次排開,再卷成圓錐體,一會兒放紅棗,一會兒放糯米,直到放滿而至。再把糯米用荷葉封起來,圈一圈,媽媽又敲了敲,還說:“糯米往下沉一沉,更好吃!”最后用繩子捆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啊!真漂亮呀!像個胖娃娃。
粽子全都包好了。媽媽煮了三四十分鐘。粽子出鍋了,整個家里都沉浸在清香之中。我迫不及待地選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紅棗粽子。剝開以后,只見潔白的米團里仿佛鑲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我吃了一口餡子,味道,美極了,甜而不膩。
我愛端午節,愛端午節這濃濃的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