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介紹關林廟的作文(精選8篇)
介紹關林廟的作文 第一篇
Luoyang, located in the Waterinfo because of its name and Yang,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birthplace. Since the year 770 BC, moved the capital to Luo Yi Zhou Wang, one after another in the history of 13 dynasties established their capitals here, as long as 1,500 years. A long history of dazzling left to the Luoyang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resources inexhaustible.
Luoyang is rich in cultural, Longmen Grottoes is one of China's three major grottoes, the White Horse Temple, China's first official Buddhist temple, the ancient Luoyang Museum is the world's largest group of ancient tombs, as well as two-way tomb, the white garden Kuan Lin, and so on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sites.
Luoyang equally attractive scenery, xxxXiao Yue, Tianjin,xxx xxxcolor Longmen Mountains,xxx xxxLuopu Autumn,xxx xxxMa Bell Templexxx Luoyang Eight different style, beautiful scenery, enjoy the meantime, you will have made music Erwang Back.
介紹關林廟的作文 第二篇
南洛陽,一座千年古都,風景優美,文化氣息濃厚,是一處旅游勝地。其中,那里的龍門石窟可以說是名揚四海。以前,我是只聞其名;今天,我是親眼所見。
走進那座標有“龍門”二字的古老石門,首先看見的是一座巍然屹立在伊河上的大橋,這就是龍門大橋,站在上面,可把龍門風光一覽無遺。
漸漸的,望見了一篇馬蜂窩似的黑洞,這些黑洞大小不等,有的深,有的淺,仔細一瞧才發現洞中有一個個佛像,這些佛像雕刻細致,每一尊雕像都惟妙惟肖,讓人情不自禁地嘖嘖贊嘆。
再向前走,石窟數量就愈來愈多,洞也愈來愈大。這時。一個巨大的石窟把我的目光吸引去了,只見這個石窟里幾尊大佛屹立在洞中,中間的那尊大佛臉上還掛著淺淺的笑意,面相慈祥和善,眼神專注地凝視著神州大地,沐浴著明媚的陽光,這就是著名的奉先寺盧舍那大佛,它已成為了龍門石窟的代表作品。
奉先寺盧舍那大佛旁邊的是奉先寺北壁力士,它面相兇惡,赤膊袒胸,右手叉腰,左手合十,腳下踩著小鬼。雖然,它長相難看,但是它為民除害,是一位好佛。
走過龍門大橋,走到伊河對岸,遠遠地望著那些密密麻麻、惟妙惟肖的佛像,我早已被這氣勢磅礴的景象所折服。我不禁想到:這樣恢弘的石窟藝術中國人是怎樣建造出來的?我雖不知建造的方式方法,但卻顯示了中華人民勤勞聰慧,聰明過人,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開拓出了奇跡,用汗水贏得了中外人民贊嘆的話語和目光。這正是“滿山石窟稱奇跡,古人汗水鑄文明” !
介紹關林廟的作文 第三篇
洛陽龍門石窟
中國三大石窟之一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與敦煌莫高窟、云岡石窟并稱中國三大石窟。
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余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余尊,碑刻題記2800余品。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范。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介紹關林廟的作文 第四篇
去洛陽旅游必去的幾個景點,不然你是就白來一趟!
1、去洛陽第一個要參觀的就是洛陽博物館了,俗話說得好,要想了解一個城市,首先要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洛陽博物館創建于1958年,有著六十年的歷史。參觀完洛陽博物館你真的會覺得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博物館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有特別的意義,它不僅是歷史更是我們中國文化的根源。洛陽博物館的門票是免費的,開放時間是周二至周日9:00-17:00,看好時間去博物館哦。
2、龍門石窟也是必須要去的地方,大家千萬不要跟著節假日去,不然你只能看到人挨人,全是人頭!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營造,這個地方有些中國太多的歷史,它在告訴著我們中國的故事!中國石窟的藝術創造能力真的是太讓人震驚了。我們的祖先真的是太偉大了。龍門石窟是需要門票的,門票可以人工窗口購買或者微信掃碼購買學生證購票50元,不是很貴哦。開放時間是每天的。
3、洛陽的白馬寺是很出名的!而白馬寺是中國的第一古剎,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寺院,主要景點有建筑,佛殿,鐘鼓樓,藏經閣,各個東南亞國家的佛殿,風格獨特。建議大家最好跟著導游一起,請導游講解一下,不然進去之后其實什么都看不懂啦!學生票的價格是。很便宜啦!比龍門石窟便宜,開放時間是8:00-17:00。這個景區一年四季都有人去,不過夏天太熱了,夏天就不要去了,春天秋天冬天都可以去。
4、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大家也要去參觀!是武則天時期修建的建筑,一個是佛堂,一個是議政大殿,建筑物是在遺址上重建的,里面富麗堂皇,輝煌無比,每一層都值得仔細觀看,非常值得一去,你可以想象得到當時的朝代的繁盛。里面還有表演可以觀看,帶你回味歷史。學生票是60,60塊錢就可以看到富麗堂皇的盛世景象簡直太值了。
5、洛陽古墓公園,古墓公園主要分為地上跟地下兩部分,里面古墓都是比較具有特色,壁畫也會然人覺得驚嘆,地下古墓相對地上比較冷,不過可以看到這么精彩的歷史文化簡直是賺到了。門票是免費的哦,但是進去時候需要把鞋子套上鞋套,避免弄臟地板,以及防滑,鞋套好像就幾塊錢吧。這個大家都可以接受吧!開放時間是。
6、麗景門是洛陽最典型的城門,隋唐時期開始建立,是洛陽古城的西大門,里面各種各樣的吃的,讓你吃的飽飽的,特別是晚上時候,人潮擁擠, 熱鬧非凡。不上城門則免費,開放時間分夏季和冬季,夏季是8:00-21:00,冬季是8:00-18:30。
介紹關林廟的作文 第五篇
2月6日,大姨夫帶著我和小鈺姐姐去洛陽博物館參觀洛陽的歷史珍寶。
我們來到大廳,看到走廊兩旁的墻壁上寫有河洛文化展、古代石刻展、館藏書畫展、洛陽珍寶展、漢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宮廷文物展等介紹。上樓左轉,有書畫展,以宋明清為主的展品,主藏作品有蘇軾、康有為、吳昌碩、齊白石、于右任等,我看到了栩栩如生的畫,也看到了娓娓道來的說明。
出書畫展向右走是漢唐陶俑館。陶俑是中國古代喪葬文化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有400余件洛陽漢唐陶俑,集中向人[作文]們展示了北魏李骨清像,唐俑高貴華麗。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三彩文官俑,他表情嚴肅,而三彩天王俑表情霸氣,三彩女俑表情和藹。
出唐俑展直走,到珍寶展。我進去看了藍釉雙龍瓶,多處涂過藍釉,色澤明亮,我最喜歡的是白玉杯,白玉杯是該時代的玉器珍品,錯金銀銅鼎,圓球形,小巧玲瓏,是珍貴的青銅制品。
我們還去看了很多館。
這次去博物館豐富了我的知識,也讓我了解了一些洛陽的歷史珍寶。
介紹關林廟的作文 第六篇
洛陽牡丹是中國傳統的著名花卉,被稱之為國花。今天,我終于有機會和媽媽一起去洛陽看牡丹了。
因為洛陽很遠,坐車用了兩個多小時呢!到了洛陽神州牡丹園,就像來到了一個花的世界,牡丹花競相開放,各種各樣的牡丹花映入 我的眼簾。突然,一朵美麗的紅牡丹映入我的眼簾,我貼近它聞聞,好香啊!花色有紅的,有白的、紫的、黃的,各種顏色應有盡有,看 上去漂亮極了!最漂亮的一朵叫白雪塔,它的全身呈雪白色,茂密的花瓣向四周展開,花心是淺紫色,美極了。還有一種叫豆綠,是世界 上很罕見的一種花,它渾身是墨綠色,花的中央呈淺綠色,花心周圍的一顆顆小刺顯得特別分明,看上去很雅致。還有“姚黃”金光燦燦 ,“二喬”紅白斗艷……真是好看極了。
據導游介紹,洛陽神州牡丹園匯集了全國著名的1200多個品種,種類非常多,每天前來參觀的人們絡繹不絕,為洛陽增收了好大一筆 收入呢!我們圍著牡丹園轉了一大圈,看得我眼花繚亂。我都有點舍不得離開了,臨走之前,媽媽特意為我買了紅色、黃色、白色、紫色 四支牡丹花,我拿在手里,心里樂滋滋的。
洛陽牡丹,不愧為“花中之王”!洛陽牡丹甲天下。
介紹關林廟的作文 第七篇
想必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吧!《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忠、義”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洛陽的“關林廟”是關羽的葬首之所,10月27日,30多名小記者們來到了旅游景區“關林廟”進行參觀。
到了關林廟門口,解說員阿姨笑嘻嘻的接待了我們,并且對關林廟做出了簡單的介紹:它位于洛陽市南七公里,北依隋唐故城,南臨龍門石窟,西望熊耳青黛,東傍伊水清流,是武圣關羽的葬首之所,也是我國唯一的“林、廟”合祀的古代經典建筑,始建于漢代,重修于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占地180畝,現存明清殿宇廊廡150余間。
在關林廟大門的上方有“關林”二字,解說員阿姨說:“為明末清初洛陽有名書畫家王鐸老先生書寫。遠看這兩個大字,其筆力剛勁,又不乏俊美之感,其神韻深透于匾外,頗有獨到之處,令游人嘆為觀止。這是唐朝的一位書法家王軒親筆題寫的,因為他的筆法奇特所以人們叫他‘神筆王軒’”,“站在儀門的正下方,我們仰頭可以看到一塊大匾,上書“威揚六合”,是慈禧皇太后題寫的。六合,指的是東西南北上下六方。這塊匾是光緒二十六年七月八國聯*侵略*時,光緒帝率后宮奉慈禧皇太后懿旨逃往陜西,第二年九月回*時路過河南,前來瞻禮關公,看到關帝廟破舊不堪,想到大清*山,不禁圣容黯然,回*后即發帑銀兩千兩,命河南太守文悌修葺關林,并書“威揚六合”,意在宣揚關羽威鎮天下,遠播宏宇的美譽。
大殿的前面是一條長廊,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石獅子,分列兩旁,個個神態逼真,惟妙惟肖,有的怒目圓睜,有的笑容可掬,石獅子上掛滿了紅紅的*帶,活像兩條火龍。,大殿前方有兩棵樹,一棵是龍首柏,一棵是鳳尾柏,龍首柏從上往下看,好像一個龍首;鳳尾柏的根部鳳凰的尾巴,所以叫鳳尾柏。
進入了第一大殿,看見了一座雕像,正中為“關圣帝君像”,高6米左右。關公頭戴12冕旒,身著龍袍,手持七星笏版,身邊分別是周倉、王福和關羽的弟弟關平,解說員說:“關羽被百姓們稱為平安神和財神,可見關羽在在百姓的心目中地位有多高。”
第二座財神殿有一把高3·5米,重3·8斤的明月*,只有關羽才能有。在此我們會看到
一塊說明牌,講述了關公作為財神在洛陽地區顯靈的傳說:道光初年,洛陽潘村村民毛存仁準備到外地做生意,臨行到關林上香,祈求關公保佑其貿易成功,并許愿靈驗后在關林大門前豎旗桿頌揚。豈料來年果然生意興隆,天遂人愿。毛存仁便到關林來還愿,于大門前豎旗桿一對,并刻石銘記。如今旗桿已不在,旗墩卻保存了下來。時至今日,民間仍保留著商鋪開業要到關林拜謁,在神像前焚香禱祝的習俗。他的旁邊是周倉、王福和兩位老板,一位打著算盤,以為拿著稱,表示,做生意不僅要精打細算,還要有誠意,這樣才會生意興隆。
到達第三座娘娘殿,中間坐著的是關羽的妻子,左右兩邊分別是關羽的女兒與關羽的兒子,象征著女子也能打天下的道理。
最后一座殿——春秋殿,解說員阿姨在這里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在關羽剛剛來到曹*的陣營時,關羽和他的嫂子住在一間十分渺小的屋子里,只有一根蠟燭,關羽的嫂子體弱多病,而關羽又熱愛讀書,所以關羽決定將蠟燭分為兩半,一半給自己體弱多病的嫂子,一半留給自己讀書用,曹*知道了,十分敬佩他,于是就造出了關羽睡姿的雕像;他身上的棉被是老百姓的一針一線編織出來的,表示百姓對關羽的愛戴,關羽的床頭上第一層有四條大龍,中間有一顆龍珠,代表真龍天子,下層有九條小龍在嬉戲打鬧,代表兒孫滿堂。
在關林廟的后院有一座碑亭,因為碑亭臺基為八角形,所以我們也叫它“八角亭”。亭里有石碑一通,立于康熙五年。碑額是九疊篆書“敕封碑記”,碑*記載的是修建關林的情況,碑的正面是“忠義神武靈估仁勇威顯關圣大帝林”,是道光元年磨石重刻的明清兩朝對關羽的最高封號。解說員說,關林的“關”字大家都知道,是關羽,“林”是皇家人世的葬身之地叫做林,這座碑代表了百姓對關羽的思念。
小記者們跟隨解說員來到碑的后面,那里有一個像石門一樣的東西,解說員說,這是祈福門,只要往里面投一枚硬*,如果聽到“當啷”一聲,就說明你們的祈福有用。我們每個人都試圖的投進一枚硬*,硬*打在地上的聲音好像一首美妙的音樂在不斷的敲打著。
最后。我們遇到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這棵樹有幾十米高,幾個人都抱不過來,聽講解員說這棵樹活了一千多年了,可以給人們帶來齊天的洪福,很多人都往樹上掛平安符,我們也掛了,祈求著來日的吉祥平安!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知道了三國時期的關羽的人和事;也明白了關林廟的由來,真是受益匪淺的一次活動!
介紹關林廟的作文 第八篇
大年初十,爸爸媽媽開車帶我來到了洛陽---龍門石窟游玩。
我們下了車,買完票后,首先看到了一條大河,它的名字叫伊河,河的兩岸就是有名的龍門石窟,它分為東山和西山石窟。我們過了河沿著河邊參觀西山石窟,在賓陽三洞和萬佛洞,我們看到了許多石窟,洞里有許多佛像,有大的、也有小的,它們的姿勢和神態也是各種各樣。爸爸告訴我佛教最早起源于印度,從印度相傳到中國。龍門石窟里的佛像是從北魏一直修建到唐代。聽了之后,我覺得很有意思。
經過了歷史的洗刷,許多佛像外貌已經破損了,有的少了頭、有的少了胳膊、有的身體也破損了。我們又接著往上走,來到了奉先寺,看到了這里最大的佛像,那尊佛像特別高大,也特別壯觀,爸爸拿出了相機,給我和媽媽在大佛前照了相留作紀念。
參觀完西山石窟,我們又走過了漫水橋到了河東岸,可惜東山石窟因為維修沒有開放,我們只好直接來到了香山寺看到了好幾座宮殿。我們先進了主殿看見一個大佛,供奉的是佛祖---釋迦摩尼,只見大佛端坐在殿中央,神態安靜祥和。然后我們又來到了羅漢殿,看見了十八羅漢,他們的樣子各個生動極了。隨后我們又參觀了有名的蔣宋別墅。
最后一站,我們來到了白居易墓園。白園是專門為唐代著名的大詩人---白居易所建造的,白居易就埋葬在這里。
這次旅行我學到了許多知識,讓我記憶深刻。
文章標簽:河南
文章地址:(作文匯)
版權聲明:本文及圖片素材源于用戶投稿,如不慎侵犯了知識產權人的權益,請聯系我們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Copyright?2013-2019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8047794號-3
中小學生的作文寶庫,讓寫作更輕松!直接掃描上方二維碼訪問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