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我愛古詩文初中作文1000字(精選13篇)
我愛古詩文初中作文1000字 第一篇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無疑是古代藝術的巔峰代表,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古詩文就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也是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寶庫中最有意境的美文。
愛讀古詩文,因為它雖短小但內容豐富,寥寥幾行字卻勾勒出一幅美景,一篇寫實,一懷愁緒,一絲喜悅;愛讀古詩文因為它韻味無窮,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瑯瑯上口;愛讀古詩文,還因為它或清新脫俗,或豪放灑脫,或婉約動人,千姿百態,文中極品。
還記得幼時牙牙學語時,跟大字不識幾個的“文盲”爺爺在庭院納涼,看著皎潔的月亮,爺爺便低聲吟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便跟著溜唱,后來又跟大哥大姐學“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后來上小學了,學校舉行古詩文背誦比賽,那時候雖不能盡然理解詩里面的美,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自此進入了詩的殿堂。
喜歡李清照的婉約“莫道不銷,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情真意切,思意絕美“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傷春惜花,用語精妙,“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重疊的詞句美致!
當我遭遇挫折時,我安慰自己“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當我懈怠畏難時,我激勵自己“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使得金”;當我成功時,我又會提醒自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我把王國維的治學三境界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西樓,望盡天涯路”告訴我高瞻遠矚,胸懷大志。“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告訴我艱苦奮斗,“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告訴我奮斗后終會迎來成功。
古詩文提高了我的修養,交給了我許多處事道理。
“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我愛古詩文初中作文1000字 第二篇
小時候,坐在爸爸的膝間,聽爸爸給我講一首首小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那時我便愛上了“古詩”這個深奧而又繞嘴的東西,一有時間,我便纏著爸爸給我講著聽。
稍大一點了,我上了幼兒園,接觸到了更多的古詩,《詠鵝》、《春曉》……我都可以背下來,而且我知道了每一首小詩都有一個故事,這使我更喜歡古詩了,于是就經常問老師詩歌的意思與表達的思想感情,可以說古詩主宰了我的童年。
上了一年級,我認識了漢字,讀過了很多的文章,但都不及我對古詩的感情,我讓爸爸給我買了幾本關于古詩的書,一有時間便如饑似渴地閱讀,此時我已不像以前只看詩句上的意思,開始關心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身世、家庭,以及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四年級,我更喜歡的是背詩,因為我的這位“朋友”使我的語言更加豐富而有浪漫氣息,使我的寫作有了很大的進步,并讓我愛上了寫作,覺著寫作如同一個與我同歌同泣的朋友,這一切都是源于對古詩的熱愛!
五年級時,我喜歡的是寫詩,雖然寫的不怎么好,但也有點味道了,我常常因此陶醉,我的處女作至今還是記憶猶新:“北風天將暖,艷陽知北南。天天來看望,越暖越平安”。那是一個春天,但是我的家鄉卻依然是冰天雪地,我喜歡溫暖,我把對溫暖的春天的無限期盼寫進了“詩”里……雖然稚嫩,沒有寫出什么好詩,但是寫詩卻成了我的驕傲!
使我更愛古詩的是詩中所包含的濃濃的情義,既有“獨在異鄉為異客,逢佳節倍思親”的思鄉情,“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朋友情,“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母子情;又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關心人民疾苦的愛民情;更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豪邁的愛國情……
我愛古詩,愛它的美,愛它的情,愛它的博大精深,民族之魂!
我愛古詩文初中作文1000字 第三篇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我愛充滿了浪漫色彩的《安徒生童話》;我愛充滿了生活色彩的《一千零一夜》;我愛充滿了愛國情懷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愛充滿了豪情壯志的《水滸傳》;但我更愛充滿了濃厚的文學色彩的古詩文。
我愛古詩文的圖畫美。“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一千古名句,描繪了一幅宏偉的畫面:大江之上,沉舟之側仍有千帆競發;大自然中,病樹之旁萬木依舊爭春。這也揭示了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的人生哲理;“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描繪了一幅回望秦嶺,云遮霧鎖,家今何在?眼前藍關,大雪擁塞,馬亦不前的悲涼畫面,讓人不禁鼻頭一酸。“野芳發而悠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山間四季的景色之美。
我愛古詩文的哲理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飽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當我們面對困難時,別害怕,迎頭而上,堅持不懈,總會有豁然開朗的時候;“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讓我知道了站得高,看得遠。只有登上頂峰才能俯視一切,努力戰勝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中,告訴我們面對挫折,迎難而上,鍥而不舍,繼續前進,總會出現一片新天地。
我愛古詩文的人情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體現了李白與汪倫的友誼之深厚,讓我們感動;“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中看到故鄉的水“都不忍離開他,要送他萬里,這是對故鄉多么眷戀的情感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幾句詩寫出了詩人杜甫由自己的遭遇想到了其他可憐的人,同情他們,想讓他們有一個“風雨不動”的庇護所,為他們遮風擋雨,這是多么高尚的道德境界啊!
中華民族的文化閃耀著他們獨特的光芒,引領我們前進,讓我們進一步探尋它們的奧秘。
我愛古詩文初中作文1000字 第四篇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中國古詩文,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我很敬佩那些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人,他們腹有詩書,品德高尚:“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他們腹有詩書,謙恭有禮:“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們腹有詩書,胸懷大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從兩三歲還在牙牙學語時,我就開始背古詩了。“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口齒不清的我被客人夸得原地打轉,一屁股摔在地上,還不停地咯咯笑著。每當吃飯時,桌上掉了飯粒,只要媽媽一開口:“誰知盤中餐”,我就會馬上接上“粒粒皆辛苦”,然后就趕緊把飯粒拾起來吃掉。
上學以后,隨著古詩越背越多,我逐漸領略到了古詩文的魅力。李白把我帶進激情的山川;王維使我融入如畫的意境;孟郊的拳拳報恩之心、陸游的殷殷愛國之情都深深地感染著我,讓我在古詩文的天地里如癡如醉地翱翔。
秋風習習,月朗星稀的夜晚,坐在小區的涼亭里乘涼,不禁吟誦起“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眼前仿佛看到了在皓月當空、人跡罕至的幽靜竹林中,王維獨自一人,彈著琴,和著歌,有明月相伴的怡然自得的樣子,我如同身臨其境一般,心情平靜而放松下來。
我常常驚嘆那么區區幾行詩,寥寥幾十個字,竟能蘊涵那么豐富的感情。就拿送別詩來說吧,能讓我感受到朋友之間的友誼是那么真摯,也感受到了詩的多姿多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如此的灑脫、豪邁;“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又是如此的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充滿了深深的依戀和牽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卻把不拘俗禮、快樂自由的李白和汪倫展現在我們眼前。古詩的奇妙真是讓我贊不絕口。
現在,我已經七年級了,誦讀古詩文已成為了我生命成長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每每來到不同的地方,看到不同的景色,我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吟出一句詩來。跟媽媽比賽背詩是我的一大樂趣,并挑戰著背更難的詩。《行路難》、《將進酒》、《短歌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每背出一首長詩都會令我欣喜若狂。《弟子規》、《三字經》早已不在話下,現在正向《百家姓》、《千字文》挑戰。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背誦并內化更多的詩歌吧!那我們也能“腹有詩書氣自華”了!
我愛古詩文初中作文1000字 第五篇
古詩詞是*古人展示才華和表達情懷的一種方式,也是后人追溯遠古,探索文明的橋梁。
這周五,我們班開展了“我愛古詩詞”詩詞朗誦活動。同學們都踴躍參加。終于到了激動人心的時候了,同學們都躍躍欲試,想要一展身手。第一個上場的是我、白佳琦和任文茹朗誦《將進酒》。我們自信滿滿地走上講臺,同學們也屏聲凝息。隨著優雅動聽的古箏曲緩緩響起,我們幾個便盡情朗誦起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陳王昔時完好平樂,斗酒十千自歡謔。”直到“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樂爾銷萬古愁。”我們才結束了朗誦。在朗誦中,我仿佛感到了李白的喜怒哀樂,豪情壯志,與詩融為了一體。
接下來是陳嘉騏和王夏楠的朗誦。她們朗誦的是蘇軾的《水調歌頭》。首先,她們生動,富有感情地朗誦了一遍,好像她們就是大醉后“把酒問青天”的蘇軾,將我們也深深沉浸于其中。可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她們倆馬上轉“悲”為喜,又將《水調歌頭》變成拍手歌,又為大家表演了一遍,真是有趣!
緊接著,歐陽羽騏她們組陸續登臺,除歐陽羽騏以外,其它組合都整齊地走上講臺。咦,歐陽羽騏呢?原來,她將葫蘆絲吹了起來,悠揚的音樂,覺悟的吟誦,讓我們耳目一新,可見大家在下面都做了別出心裁的準備了。
然后,男生們雄赳赳、氣昂昂的朗誦,讓我們感到了一代代偉人的豪情壯志;于宛禾陶
我愛古詩文初中作文1000字 第六篇
還在上幼兒園大班的我,有一天看到《中國詩詞大會》的節目,雖然當時聽不懂詩詞,但我竟然也深深地沉浸其中。尤其是選手們進入到“飛花令”階段,我竟然能緊張到出汗。我最喜歡的選手年僅16歲的武亦姝最終獲得了第二季的冠軍。聽媽媽說她去年以高分被清華大學錄取,真是實至名歸的才女啊!
《中國詩詞大會》在我心中播下了古典詩詞美好的種子。隨著上了小學,語文書及《唐詩三百首》中越來越多的古詩詞讓人沉迷其中。我也像武亦姝一樣把李白、蘇軾作為了自己的偶像。喜歡“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氣勢恢宏;也喜歡“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不羈狂傲;喜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絕句,也喜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大氣磅礴;喜歡“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狂放;更喜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
吊古懷今、自然山水、傷情別離,古典詩詞的美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哪怕身在今天的我們,時隔千年,依舊能深切感受到古人抒發的情感,勾起每個人心里的無限詩意。身處繁華喧囂,父母經常教育我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少一份貪婪,多一份正直,“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古詩詞中蘊含了無數做人的道理,需要細細品讀,這大概就是古詩詞的魅力吧!“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徜徉在古詩詞的海洋中,我要一步一步的積累,期待在某一天我也能吟詩作賦,寫出婉轉悠揚、抑揚頓挫的如歌詩詞
我愛古詩文初中作文1000字 第七篇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用書堆積起來的大山中,要想攀登遙遠的高峰,勤奮就是那登頂的唯一路程。無邊無際的海洋里,苦難將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夠載你走向成功。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駛,只要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也能走向成功。學習上哪怕不聰明,但勤奮的人,才會達到一定的高度。
我愛古詩詞。一首首深情的詩詞,一片片波瀾壯闊的大海,使我陷入一望無際的美好邊崖。“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句古詩詞是出自于漢朝魏國的曹植寫的,詩題是《七步詩》,我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位,是因為這首是對我的感受和影響最深刻。詩句中體現了三國時期哥哥曹丕,為了當國王,不惜要殺弟弟曹植,曹植無奈之下寫的一篇詩集,詩中流
我愛古詩文初中作文1000字 第八篇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于是*古典詩詞中水的形象無處不在,“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揭開了《詩經》的封面,只見一片北方的水*河光,照入眉睫,“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翻開《楚辭》的篇頁,你會看到南方的湖波*浪,浸透了屈原帶淚的詩行。先秦時代的水流,流過漢魏六朝,流過唐代詩人的篇章,在宋詞中也波光瀲滟,浪花飛揚。
水是阻隔
水最早出現的意義是表示阻隔,這就有了*古典詩詞中最凄美的畫面:“所謂尹人,在水一方”。還有那漢末《古詩十九首》中歌詠牛郎織女為天河阻隔的詩篇:“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素手,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此詩描寫了織女的機杼生活,寫她因相思而無心織布,淚流如雨,最令人感嘆的是:詩中不寫河漢的寬闊無邊,而是強調它“清且淺”,二人相距并不遙遠,卻只能隔著盈盈的水光含情相視。
水是相思
水難以逾越,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給人帶來了痛苦,因此大多說詩詞抒發的是相思之苦,或為友情或為愛情,成語“柔情似水”便是最好的例*,且看王觀的《卜算子》:“永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這是一道新鮮脫俗的送別詞。王觀以橫流的眼波比水,以蹙眼的眉眼
喻山,以眉眼盈盈
我愛古詩文初中作文1000字 第九篇
我喜歡古詩文。喜歡它合轍押韻,朗朗上口;我喜歡它詞句精練,通俗易懂;我喜歡它意境優美,含有哲理。古詩文使人心胸豁然開朗,思想為之升華。
古詩文的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使我深深的陶醉其中。每讀一首好詩,都使我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羌管弄晴,菱歌泛意,嬉嬉釣叟蓮娃”這是對美麗的錦繡河山的贊美,“談笑有鴻懦,往來無白丁”這是對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的詠嘆,“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又是多么深沉激越的報國情懷!
床前明月、水上芙蓉,生活中的一點景致足以引發古人無窮的浮思;大江東去、破浪,古詩文當中記載了多少成敗得失、警世之理!不知不覺中,古文已經在我的心中占據了一個猶如“親朋密友”的重要位置。學習古詩文不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種樂趣。古人的才情讓我們許多后人都望塵莫及,欣賞古詩文,就是享受生活,品味人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驕傲!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詩圣”杜甫年邁多病、感時傷世和寄寓異鄉的悲苦,都請寂寥的秋景代言;“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夜風狂雨驟,明朝醒來,葉更綠,花卻凋殘。事物的變化,總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正如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里所言:“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以樸素淡雅的詩句,表現對美好愛情的渴望、對青春時光的留戀,多么深沉而又熾烈的情感呀!
古詩贊頌了多少情懷,悠揚了多少歲月。但是古詩文給予我最大的幫助,是它教會了我該怎么做人。通過古詩文,我知道了人要有“天下為公”的理念、“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風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則、“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處事準則……古詩文成了我為人處事的好老師。
從孩提時牙牙學語的跟讀到年歲漸增的喜愛鑒賞,美麗的詩歌在我心里撒種、破土、拔節、開花。漸漸地,我能領會詩中蘊含的深沉底蘊、豐富情感。
古詩伴我一起成長。它凈化我的心靈,陶冶我的情操。我決心繼續揚帆起航,在古詩的陪伴下,駛去光明的遠方!
我愛古詩文初中作文1000字 第十篇
“大漠孤*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的這首詩句大家可能都會吟誦,但唯有站在位于寧夏中衛地區、地處騰格里沙漠南緣、黃河岸邊的沙坡頭放眼遠眺,黃河、大漠、青山、綠洲盡收眼底,這一瞬,我們方能真正領略到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的雋永與情韻。
從青藏高原一路咆哮奔騰的黃河到了寧夏中衛地區突然作了一個華麗的290度大轉身,變得寬暢溫順;攜帶下來的泥沙在這里沉積下來,誕生出一片生機勃勃的綠洲;而此時的黃河仿佛就是一位慈祥的母親,用溫暖的雙臂輕輕懷抱著綠洲;而那嘩嘩的流水聲就像一首動聽的搖籃曲,輕柔得讓人陶醉。遠處的青山是一條翠綠的圍巾,四周的沙漠是一件金黃的毛毯,輕輕地蓋在母親的身上。
騎上駱駝向大漠深處走去,這里的沙子細膩、柔軟,沒有一絲塵土,清純干凈得無法想象,在陽光下泛著金燦燦的黃*。
沙子、沙子、還是沙子!
黃*、黃*、還是黃*!
近聽,唯有駝鈴“叮鈴叮鈴”地在寂靜中輕吟著一曲“沙漠之歌”;遠眺,偶爾能在干凈的天空里看見幾縷裊裊炊*。傍晚形如圓盤的夕陽的余暉灑落在平靜的黃河河面上。而王維卻用短短的十字,以無比精練的語言,清楚生動地描繪了這美麗的景*!
所以,這十個字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永遠令我陶醉,永遠難以忘懷!
我愛古詩文初中作文1000字 第十一篇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經典古詩文傳承下來的是先人對人生處事的態度,做法和對文化的理解。人們在學習古詩文時,大多喜歡品味詩人在詩中描繪的優美意境,詩人在詩中抒發的情感。但我讀古詩文喜歡揣摩不同詩人在同一地方留下不同的令人回味無窮的千古佳句。
在面對沙漠奇異景觀時,王維在塞上留下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宏偉壯觀的句子。范仲淹在此則感嘆“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的奇異景觀。我隨著詩人的腳步,閉上眼,眼前仿佛出現詩中描述的景象。我能夠領略詩人當時的心情,感悟詩人不同的情感。
在煙雨下的西子湖,蘇東坡曾贊嘆“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麗,楊萬里則留下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生機,而在此時我撐著傘走在西湖邊,它的美麗讓我驚嘆,在風中搖擺的荷花如粼波蕩漾的湖水,都使人在不在意再看幾眼,因為這煙霧籠罩下的堤岸散發著別樣的美麗,這明滅可見的景色,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領會,只有自己跋涉才會發現瀲滟湖光在煙霧下的多姿。
在三峽奔涌而下的江水前,李白在這里吟詠“千里江陵一日還”的豪邁,而酈道元更是記下了“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的奇特。這里,半壁是文人墨客纏綿的情懷,半壁則充斥著紛飛的戰火與硝煙。
我愛古詩文初中作文1000字 第十二篇
一杯酒盛滿唐的才氣,一支筆寫滿人生的真諦,一幅畫載滿家鄉的風景,一首詩吟出古詩文中的絢麗。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詩人陸游此刻正心情煩悶,信步走進農家鄉村,熱情好客的農民見有客遠來,忙在院子的葡萄藤下果品蔬菜,年長的老者海親手打擊一醞黃酒,殷勤招呼,大家在一起坐下,笑呵呵地告訴客人這里今年豐收,但還是不足款待住客,詩人怎能拒絕,又吟出了“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曲折折的山路,山一座連一座,遠看層層疊疊以為無路,走近一看,有裊裊炊煙,原來又是一座鄉村。
樸實好客的勞動人們的心靈美,與鄉村的風景美使詩人難以忘懷。
夕陽西下,詩人陶潛在東邊的菊花園里采摘美菊,火紅的夕陽映紅了半邊天也使得菊花更加明艷,抬起頭來又靜靜地凝望南山,此時山間的景色正美,又夕陽又有結伴歸巢的鳥兒,心中覺得十分舒泰便吟出“采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詩人心清如水,早已無爭名于朝之念,詩人不為五斗米折腰,已無爭利于世之想,只愿縱情于山水,自得其樂。風景美,詩人心靈更美。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李白高舉酒杯敬明月,試問廣寒仙子:“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說罷一飲而盡,心中有足樂者,于是便“起舞弄清影”舞到盡頭之處心中便想這“何似在人間”。
飲罷數杯,忽生失落與悵惘,月亮呀,你“不應又狠,何事長向別時圓”?但又想:“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心中豁然開朗。
詩人對月發出的美好的祝愿,影響著千千萬萬的讀者“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古詩文中的美無處不在,詩中的自然美與詩人的心靈美,愿望美交相輝映,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
我愛古詩文初中作文1000字 第十三篇
我總喜歡在窗前放一張躺椅,品一杯清茶,拿起一本最愛的《唐詩宋詞》在午后暖陽里,品讀那些優美的文字,感受詩人的情懷。那些雋永秀麗的文字總能把午后的寧靜帶給我,給我美麗享受,令我久久沉醉之中。
在午后陽光、清茶相伴的時光里,我總會翻書與古代詩人相會。伴著縷縷清風的拂動,書翻到了扉頁。落入眼簾的是那首李煜的《虞美人》,輕聲吟唱著,思緒越過千山萬水,我似乎推開了那扇沉重的歷史大門,在“吱呀……”聲中,我看到了一個落寞的身影站在雕欄邊,微迎著頭凝視著月亮。那精致的朱紅的雕欄在清冷的月光的映照下,彌漫著濃濃的悲傷,仿佛在輕訴往事的不堪回首,如他——南唐的后主李煜心中的悲涼,他的臉龐在月光的籠罩下,蒙上了薄薄的輕紗秋霧似的,看不真切,卻無端讓人覺得悲傷。霎那間,在他的臉龐上滑過一滴淚,那淚珠在月光的親吻下,閃著幽幽的光落在雕欄上,在寂靜的夜里“叭”的一聲,很響。夜*更深沉了。只聽他輕嘆了一聲低呤著:“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春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悉?恰似一*春水向東流。”那聲音宛如晚風的低呤淺唱,那般孤寂。
我不生在那個時代,永遠都不可能知曉他的悲傷。但李煜這位亡國之君的故事卻讓我深知要珍惜身邊的人和事。
讀畢,只覺口中干*,泯一口清茶,定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