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一年級的作文捏糖人(精選5篇)
一年級的作文捏糖人 第一篇
放假期間,我們一家三口去了三亞千古情景區,在小吃街上,我看著周圍各色名小吃心動不已,一會兒看看這個,一會兒又被那邊吸引,感覺一切都很新奇。
就在這時,一聲吆喝傳來:“吹糖人嘍!小朋友可以自己吹的糖人。”我一聽,連忙帶著爸媽走過去,問媽媽我可不可以吹一個,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我走上前,對賣糖人的叔叔說:“叔叔,我要吹個小老鼠。”叔叔笑瞇瞇地對我說:“好啊!小朋友,過來我教你。”
吹糖人看起來并不難,叔叔先揪出一塊糖稀,拉出一條小尾巴讓我含住,再鼓起腮幫子使勁吹。只見前面的糖稀團變大了起來,成了一個糖稀球。叔叔說了聲“停”,把前面一部分向外拉伸,那圓溜溜的樣子,好像一個可愛的小老鼠頭。“來,再吹一下。”叔叔又在老鼠頭上捏出來兩只小耳朵。“使勁吹。”叔叔在身體下面拉出四條腿。不一會兒,一只活靈活現的小老鼠就誕生了。
有些事情真是看著簡單做起來難,就是這“吹”,親身體驗后都感覺不容易,什么時候氣要大些,什么時候氣要小些,什么時候氣要長些,什么時候氣要短些,還要忍受糖稀的甜味在口中的“誘惑”別一不小心咬斷了。配合著“氣”手指也要靈活的在恰當的時候捏出需要的造型,這種“功夫”是需要長期的磨煉的。爸爸說,手藝人是很值得敬佩的人。
雖然我只是負責吹氣,但看到成品還是很有成就感的。我舉著這只小老鼠,開心地對媽媽說:“媽媽,你看我做的小老鼠多可愛啊!下次我還要來吹糖人。”媽媽微笑著點了點頭,拿出了相機拍下這美好的瞬間。
一年級的作文捏糖人 第二篇
今天,我的院子里來了一位會吹糖人的老爺爺。
他白發蒼蒼,但卻有一顆童真的心。他特別厲害,糖稀在他手里就像有魔法一樣,一會兒就變成了栩栩如生的糖人。我還聽說,糖人的祖師爺是明朝宰相劉伯溫。
老爺爺先把糖塊放在小鍋里融化為糖稀。小火一直燒著,糖塊變成糖稀后一直保持著軟軟的狀態。然后老爺爺用勺子取出一勺糖稀,放在手里團成團。接著把它捏成空杯子形狀,慢慢的向上收緊,把杯口捏成細條。有個小孩子說:“老爺爺,我想要一只大公雞。”老爺爺點點頭答應了。
只見老爺爺把糖條放在嘴邊,微微鼓起了腮幫子,竟是要向糖塊里吹氣!糖塊的xxx肚子xxx慢慢鼓了起來,同時老爺爺的手也動了起來,他輕輕的一手托著糖塊,一只手一捏,便捏出一個角,又在這角下面拉出了兩個小角,有點彎彎的弧度,大概是公雞尾巴。不一會,一只活靈活現的大公雞做好了。老爺爺折斷了用嘴糖管,用竹簽沾糖粘在公雞肚子下面,完整的糖人就做好了。
看完老爺爺吹的糖人,我也躍躍欲試,就跟老爺爺商量:“爺爺,我能不能也做一個糖人呀?”爺爺笑呵呵的說:“行啊。”沒想到,我用手剛一碰糖稀,手馬上就被燒紅了。老爺爺效率,過了一會,老爺爺把糖稀揉好之后,一邊讓我吹著,一邊讓我自己吹。在爺爺的幫助下,我吹出了一個“小蘑菇”。
我趕緊把“小蘑菇”拿回家讓爸爸媽媽看,可是他們不相信是我做的。我就帶著他們去找吹糖人的老爺爺,后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做出一個“全家福”,有爸爸、媽媽和我。我們謝過老爺爺,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老爺爺還在為院子里的孩子們吹各種各樣的糖人……
一年級的作文捏糖人 第三篇
吹糖人是河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祖師爺是明朝的劉伯溫。它是一門古老的手藝,在我們小的時候,有叔叔走街串巷地賣,在家門口就可以買到。這次,我和去南京游玩時,有幸在夫子廟看到了這門手藝。
糖人師傅的手像在變魔術,一會兒便出個孫悟空,一會兒變出個大,一會兒變出個……一塊糖稀落在手里,只要捏幾下,用嘴一吹,就出現了一個個生靈。瞧!糖人師傅從一盆糖稀中挑起一些糖,趁著糖還沒有變硬,他趕快捏出一條長長的細尾巴,也就是吹糖人用的吹嘴。糖人師傅將吹嘴的一小截含進嘴中,均勻地往糖稀里頭吹氣,糖稀就慢慢鼓起來。接著,糖人師傅輕輕捏住一角往外拉,這樣了重復四次,四條腿和四只腳就做好了。最后,該做頭了,糖人師傅拎住一大塊糖稀往上一提,緊接著這兒按一下,那兒捏一下,一個栩栩如生的腦袋就誕生了。
糖人師傅將尾巴掰下一大截,只留下一丁點兒,用竹簽沾上一點糖稀,“戳”進那頭的肚子里,遞給我。我仔細一瞧,這個非常精致,腦袋上長著一對角,嘴和鼻子向前凸起,啊,這不是一頭牛嗎?糖人師傅的手藝可真厲害!
我拿著糖人,只看不吃,饞了就拿舌尖輕輕舔一下,心滿意足地走了。
一年級的作文捏糖人 第四篇
在以前,我們學校正門旁常坐著一位吹糖人的老人,每當下課,便常有同學來買那些香甜又美觀的小糖人,老人便烤著麥芽糖,擦試著滿頭大汗,在手中塑出一個個藝術呂。
可不久后,老人便因種種原因到了別處叫賣。每憶起那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小人,雖未品味過他的真正品道,可還是十分懷念。
終于,在三四年級的時候,我們班展開了“品味傳統文化”的活動。在那一個朗爽的早晨,在同學們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糖人老師傅來到了班級做糖人,在全班的歡呼聲下,在桌子騰開的空位上做起了表演。
同學們靜靜坐在座位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只見老師傅不緊不慢地搗騰著麥芽糖,待麥芽糖軟化后,老人沾一手玉米粉,抓起一團麥芽糖,像一團橡皮泥揉了起來。忽然,像變魔術似的,師傅抓起一處,一拉,拉出一個中空的“糖吹管”。管子馬上硬了起來,老人便一手托著管子吹子,一手在鼓起的糖團上捏。鼓起的糖像一個快速膨脹的氣球,不一會兒,變成了形象的桃。老人一連做了幾個,分給了全班,大家望著手中的“藝術品”不舍得吃。這時,我才發現師傅已滿頭大汗,烤麥糖的是雄雄的炭火,師傅的手早已蕩得這紅一塊,那紅一塊。
一個看上去精致的糖人作品常被人愛不釋手,但在高興同時,人們常忘了這背后的辛苦,做一個精美的糖人,往往需練上十幾年,在炭火的烘烤下更是不易。常沒幾人能堅持下來,糖人也漸漸被人遺棄。想到這里,我不離感到一陣溫暖。
一年級的作文捏糖人 第五篇
街的角落里,豎起了一個不起眼的小攤子,那里有一個不起眼兒的吹糖人的小販。
走近攤子,發現吹糖人的小販正在忙碌著。只見他拿出一小塊糖稀,用食指蘸上少量淀粉壓一個深坑,收緊外口,快速拉出,到一定的細度時,他猛地折斷糖棒,此時,糖棒猶如一根細管,他又立即用嘴巴鼓氣,給糖稀造型。不一會兒,他的手中就憑空出現了一只小老鼠。只見那只老鼠豎著兩只又大又圓的耳朵,兩只小眼睛似乎在眨,手中拿著一個似乎是偷來的“葡萄”,尾巴蜷曲著在身后伸著,這讓房頂上的貓也跳了下來,以為那是真的老鼠。再看吹糖人的小販,小心翼翼地用一根竹簽穿過老鼠的身子,把竹簽插在了旁邊用稻草圍起的稈子上。再看那稈上,插滿了他的作品,有兔子,有龍,有猴子,還有各種各樣的水果。一道明麗的陽光照在它們的身上,不,應該是透過它們,照亮了吹糖人的小販的臉。他有一把年紀了。
皺紋如同樹根一般盤虬在他的臉上,花白的胡子、花白的頭發與他那黝黑的臉龐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令我驚訝的是,他每吹完一個糖人時,都會默默地坐在那里,端詳著那些栩栩如生的作品,臉上露出燦爛的微笑。孩子一樣天真的笑容,競在他那張蒼老的臉上浮現出來——真實生動地浮現出來,使這個不起眼兒的小攤子變得甜蜜可愛起來,令人感到溫暖。也許,每天都會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同樣的糖人被他做出來,在我們看來,這個行當對他來說一定是枯燥乏味的,但他并不只把這個當成走街串巷的手藝活兒,而是沉醉其中,欣賞著那些形態各異、惹人喜愛的糖人,總是露出燦爛的滿足的笑容……
后來的日子,我再也沒有看見他。但是每當走過那個街角,我都會想起那些可愛的小糖人和老人臉上孩子般天真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