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33篇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一篇
人生有兩件事不能等待,一是行善,一是盡孝,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意思是勉勵我們要及時盡孝道,等到長大后要來孝順父母,卻發現他 們已經不在了,這時才來后悔,已經來不及了!孔子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意思也是教導我們做孩子的,要珍惜自己身體,就不會讓 父母擔心。
我認為要做一個孝順的人,首先要先盡好自己的本分,不要讓父母擔心和操心;還有飲食要均衡,出門時要跟父母說明去向,什么時候回家都要說清楚;再來要注意早晚的溫差變化,冬天時,隨時多帶一件外套替自己保暖;最后要聽父母的話,爸媽苦口婆心的提醒,老是假裝沒聽到,到時候后悔的可是自己。例如:不要在車上看書、吃飯不要狼吞虎咽……等的一些提醒的話,我們應該聽進去,常常提醒自己。當爸媽請你做某些事情,像拖地、掃地,一定要馬上做。
百孝經云: “羔羊跪乳尚之孝,烏鴉反哺孝親顏”,母親辛苦懷胎十月,生下我們,歷經千辛萬苦將孩子養育長大,羔羊尚知哺乳之恩,烏鴉也能反哺盡孝,更何況我們人類?身為子女的,一定要及時行孝啊!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二篇
尊敬父母,關愛老人,古往今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平時的生活中大家肯定也在無意中關心過老人。但有過一次,這是很自然的事,要持之以恒,那可不容易啊。
我的奶奶是個身體虛弱的人,她曾得過蛇膽、骨刺等大病。雖然她老弱病殘,卻“承包”了全家的家務活。我看了奶奶可憐的樣子,心想:我要盡一回孝道!打定主意后,乘奶奶睡覺,我一件一件地把奶奶要洗的衣服洗了一遍,然后又洗了第二遍,第三遍……我洗好后又把衣服放到了洗衣機里,隨著“咕嚕——咕嚕——“的一陣陣機響聲,衣服已經非常干凈了。洗完衣服,我把衣服拿到了晾衣架上。這時的我已是大汗淋漓。我仍充滿微笑地向奶奶走去。奶奶一聽到我幫她洗完了衣服,連連夸我長大了,我聽了,不禁笑了。
我的外婆家住四川,可以說離我家十萬八千里。這次,她從四川千里迢迢地來到我們牛塘來看看我。大概是路程遙遠的關系,外婆一來到我家就感到四肢無力,肩膀發酸。我見到這樣的情形,非常難過,不由地走到外婆身旁,提起小小的手,幫外婆按摩起來。按摩了一會兒,我又打開了錄音機,一陣悅耳的聲音從錄音機里發出,這美妙的旋律,令人陶醉。在輕柔的音樂聲中,我的按摩收效很大。不一會兒她便站起身來了!
同學們,尊敬老人的美德,從古流傳至今。我們應繼承這個優良的傳統,尊敬老人,讓他們安享晚年。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三篇
高高的個子,勻稱的身材,還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怎們樣?帥呆了吧,呵呵,這就是我的爸爸。
“百善以孝為先”,爸爸經常用這句話教育我,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這也是我爸爸最出眾的特點。
爸爸常對我說:“孝順父母就像為自己服務一樣,是理所當然的,因為父母給了我們養育之恩,還有那每日千囑咐萬叮嚀的關心。”
我非常敬佩爸爸的孝順,并欣賞爸爸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每天為自己的爸爸媽媽問寒問暖,讓他們開心每一天。爸爸也是任勞任怨的為自己的爸爸媽媽做事情,也許爸爸是把這種工作當成了一種享受,一份職責,一份愛吧。
我們全家有一次在共度豐富的晚餐,爸爸不斷地把好吃的豬肘子和牛肉夾給奶奶。奶奶也滿面春光,滿臉笑容,幸福地享受著爸爸的孝順之心,溫馨地吃著愛的盛宴。
前一段,奶奶染上了惡性皮膚病,在河南省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爸爸每天下班后都去接替爺爺照顧奶奶。有時候,奶奶癢得受不了了,爸爸還要請假去照顧奶奶,奶奶身上的泡都是爸爸用針管一個一個吸取里面的毒水。奶奶不能下床,爸爸小心謹慎的把飯喂奶奶吃,輕輕地給奶奶抹藥。爸爸的眼睛熬紅了,但還是一如既往的照顧奶奶,從未說過半句怨言。爸爸在奶奶身上真是用心良苦,孝心多多啊!
我的爺爺是個十足的“球迷”。乒乓球、籃球、足球……,總之,體育頻道是爺爺的最愛。爸爸有時間陪爺爺看球賽,聊球星,爺爺說的是滿面紅光不亦樂乎。爸爸說:“只要你們開心玩樂,健康生活就是我們做兒女最大的福氣。”生活中,爸爸也處處體諒爺爺奶奶,孝順他們。還給在家里提供一個健身的環境,利用跑步機,健身器材等。爸爸為奶奶盡的孝心,真是讓奶奶身在福中更有福啊!
孝順的爸爸是一個好爸爸,我為我有了這樣一位好爸爸而感到無比的自豪!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四篇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葉報秋歸樹難。
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在紙上它是一個字,一個靜靜地躺著,悄無聲息的黑字。孝,在生活中,它是一件事,一件讓人很難滿足它意愿的事。
古今孝事,且不說轟天動地,作為平凡人的我們能在今夜月圓的日子回家看看,也是一種孝;能在父母生病時給予力所能及的照料,也是一種孝;能在父母忙不過來時,幫幫忙也是一種孝。孝,生活中到處都有,唯一缺少的是發現“孝”的良心。
孝,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要靠父母來來維持學業,他們相信到衣錦還鄉的時候,就可以讓父母享清福。可時間是殘酷的,會讓你無法償還父母的恩情。老師曾經向我們訴說過一件事,那是在她外公危在旦夕的時候,她沒能抽出空來看望他,就當她醒悟過來時,她發現原來萬般疼愛自己的外公已經永遠離開了她。這筆遺留下的感情債讓她永遠償還不了,成了心里的一塊傷疤。
孝是寬廣無私的,孝是博愛的,孝是不計較的。家里有老有少,對待老人我們要懷著一顆體貼的孝,對待父母,我們要懷著一顆誠摯的孝心。因為,孝一但被污染了,那么它將會成為悲哀的歷史。記得看過一則新聞講的是一個湖南泳洲的女人,當得知媽媽銀行卡密碼時,就偷偷地把里面僅有的萬錢偷偷地轉入自己的銀行卡帳號內,她媽媽知道后叫她轉回去,而她不肯,在最后無奈下,媽媽威逼要把她告上法庭,她回答說,寧愿自己坐牢也不肯把錢還回去。孝,它是這么脆弱,禁不起金錢的誘惑,些人對孝的理解是用金錢來衡量的嗎?孝字,躺在紙上容易,一但活在了世上,是可望而不可即。
行孝即是感恩。李密在多次被舉薦的時候多次拒絕,是孝心在留住他即使蠢蠢欲動的心,他也要堅持留下陪著撫育自己長大的祖母至終老。親人的愛,不求任何物質的回報,只要你能敬一點孝心就好了。另外,不能讓他們的身心為了我們受任何的傷害,這即使行孝,即是感恩。
孝,不簡單。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五篇
記得有一次,吃完晚飯,祖父和父親出去散步,走著走著,怎料下起了傾盆大雨,兩人連忙跑回來,但是到家后鞋還是全濕了。
父親連鞋都來不及脫,立馬幫祖父脫下鞋,端來水盆,倒上熱水,用手試試水溫,幫祖父洗起腳來。那時,祖父的眼里閃爍著晶瑩的淚光。待父親洗完后,他才脫下自己的那雙濕淋淋的鞋。父親的行動使我備受感觸,當時的我幼小的心靈受到了深深地打動。
這時,母親走過來,對我說:“去幫你的父親也洗洗腳吧!”于是,我便如父親一般,端來一盆熱水,試了試水溫后,幫父親洗起腳來。父親的眼里,也如祖父一般閃爍著晶瑩的淚光。他說道:“兒子,你長大了,懂得‘孝’了。”可我卻并不覺得這就是什么特別偉大的事,而等到如今,我才知道當時我的一個小小的舉動,讓父親終于明白了一個成語的意思,這個成語就是“言傳身教”。此后,幫長輩們洗洗腳,自然就是我的“工作”了。一個“孝”字,說難也不難。有時,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讓長輩們感受到“孝”,如果這種行動長久下去的話,就是一種家風了。而形成家風后,子輩們也就自然會做到“孝”了。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六篇
冬天來了,在這個大雪紛飛的季節,冬姑娘穿著一身銀光閃爍的新衣服,手中握著神奇的仙女棒回來了,在瑟瑟的冬風中,走出一個人,你最希望是誰呢?她就是我的孝順老媽!
我的媽媽有一張又大又圓的臉,一雙大大的眼睛(戴著眼鏡時),小小的耳朵上架著一副細細的眼鏡橋。知道我為什么在老這個字上加引號嗎?因為我媽媽有三老:一是我媽媽人老好了,二是我媽媽老會學習了,三是我媽媽老孝順了。
我爺爺八十歲了,有腦血栓。我奶奶七十八歲了,有心臟病。2005年的一天,我奶奶在老家犯病了,腫得腳趾都是黑的,用急救車送進了市附屬醫院。爺爺在家擔心奶奶的病情,也生病了(腦出血),及時住進了附屬醫院。一個住在新病房樓的心內科,一個住在舊病房樓的神經內科。爺爺有爸爸、五叔、三伯、大伯輪流看護,而奶奶由媽媽一個人看護。我一個星期才能見媽媽一面,有時一個星期也見不到一面。一個星期天的下午,伯母帶我去醫院,我見到了媽媽,高興得不得了。在媽媽的身旁,我也發現了一個長不到兩米、寬不到一米的的折疊椅,我似乎猜到了媽媽每天睡得就是它!奶奶,你快點康復吧,這樣你和媽媽都不用受罪了。
媽媽對我的考試成績看得不是太重。數學二單元測驗成績是98分,沒考100分,一看錯題,原來是少畫了一個合數就減兩分。不會吧!媽媽下班回來會怎么樣?踢我,搧我,揍我臀部?如果爸爸在家,會不會挨他們的混合雙打?回到家,我鼓足勇氣向媽媽說明白后,媽媽伸出手來,我以為是打臀部,便知趣將臀部翹起來,媽媽說:干什么?我應聲答道:你不是要打我臀部嗎?我打你干嗎?我要你的卷子!媽媽看后,我就把眼閉了起來。忽然,媽媽說:這次肯定是沒檢查。下次一定要檢查,要錯只錯不會的!不能再這么粗心啦!從此以后,我改掉了粗心的壞毛病。
這就是我的孝順老媽,我不管你們愛不愛,反正我是愛死了。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七篇
走在街上不難發現,乞討者多半是老人,他們對著來來往往的人低聲下氣,苦苦哀求。難道他們原本就是乞丐?還是因為他們老了成了累贅,而被殘忍地拋棄?
我的心莫名地抽痛了,想到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父母在世時不懂得孝順,嫌父母老了,羅嗦了,不干凈,沒用了,卻不曾想過,自己就是被所謂的“不干凈”的他們一手給拉扯長大的。“”成了對他們的新稱呼,動輒喝斥,甚至打罵,將老人趕出家“浪跡天涯”……老無可依的現象越來越普遍了。
我曾見過很多人在父母去世前,就津津有味地盤算著辦一次喪事能夠收到多少人情,該要辦怎樣的酒席才算風光的;也見過父母去世后在靈堂前以“驚天地,泣鬼神”的干嚎表示悲痛的,借風光大葬來傳揚孝名的……這就是現在某些人盡孝的方式。父母生前不管他們是否穿得暖,吃得飽,睡得好,過得開心。把父母當傭人使喚,打罵,當包袱甩開,當累贅嫌惡,死后卻還要為了自己的面子來利用他們為自己臉上貼金,這種“風光”的孝或許算得上他們對老人唯一的孝吧?只是這種用死者的風光大葬換來的孝名是多么具有諷刺的效果。我不得不感嘆,某些現代人不愧是現代人,連盡孝的方式都是這么的“現代”。
我想如果我的父母百年之后,也許沒能力給他們一個非常風光的葬禮。但是,我一定會盡我最大的努力,讓他們在世的每一天都過得非常順心。也許我沒“朱壽昌棄官尋母”那種豪情,沒有“楊香扼虎救父”的那種勇氣,但是我一定會做到——“父母喚,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而且還“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
是的,如果父母在世時對他們不孝順,死后給他們風光大葬,嚎啕大哭又能彌補得什么?所以,我們應該讓父母有生之年安享天倫,這樣不僅僅是給老人一份最后的安寧,更是給我們的良知一份安寧。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八篇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恰同學少年》這本書。看完之后,我心里的感想就像火花,一樣在心里閃爍。
我覺得呀!毛雖然窮得天天穿破鞋子,可是他在過年那次中他卻給家人買了那么多東西。他給他爸爸買了一包洋煙,給他弟弟和妹妹買了省城最有名的麻糖,還給他母親買了一只嶄新的洞頂針。沒想到買大了,在毛要去上學的時候他又拿起那根量過母親手指大小的線,比照著洞頂針,用銼刀銼了起來。毛的母親文七妹推開了房門問道:“三伢子,還在忙什么呢?”“就好了!”毛最后銼了幾下,轉過頭來,“娘,您再試一試,應試合適了。”他的手中是那枚剛剛打磨過的頂針。
咱們再說說毛的母親生病了的那一回吧!
那次,毛拉住哥哥哽咽著說了母親最近病情嚴重了一些。于是,毛立即請假回了韶山,并用獨輪車把母親送到湘雅醫院。西洋醫生對毛說:“你是病人的兒子吧?病人現在需要住院觀察幾天,先讓你弟弟給她辦住院手續,你留下來。”毛給母親蓋好被子,端來一盆水,要給母親洗臉。母親攔著他,氣喘吁吁地要兒子先招呼來探望的陶小姐,請陶小姐坐。洗了臉,毛又捧著碗,小心地喂母親喝水,還用手帕輕輕擦去了母親嘴角沾上的水。毛如此細心得照顧他的母親,真讓人們佩服萬分。
我們和毛比起來,我們是那么的渺小,毛卻是那么得偉大。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們整天讓父母給我們操心,可毛卻能那樣細心照顧他母親。
我們現在實在太奢侈了,還挑這挑那,真不應該!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九篇
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人有了美德而高尚;社會有了美德而和諧。美德可以是誠信友善,勤儉節約或是孝順。
《三字經》中說到“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這里講的就是我們中華傳統美德之一的孝順。講述了東漢時期,黃香怕父親干了一天的活,晚上還不能好好入睡,便幫父親鋪好被子,鉆進父親的被窩,用自己的體溫,把被窩捂暖后,再招呼父親睡下。黃香用自己的孝心暖了父親的心,孝心是連接親情的紐帶,是溫暖人間的太陽,是滋潤人心的清泉。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不僅僅只有人懂得感恩,孝敬,動物也懂。小羊羔會跪下接受母乳示感恩之心,小烏鴉會銜食喂老烏鴉以示孝敬之情。
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每當聽到這句話,便會想起自己小時候,年幼無知的我,與父母發生言語沖突,在媽媽疲倦時候還鬧著要去游樂園玩,我感到十分漸愧,就讓我的行為來彌補以前的過失吧!當我幫媽媽洗碗時,我看見她臉上幸福的笑容,當我幫爸爸一起拖地,爸爸的眼里充滿了歡喜與贊揚。當我向勞累了一天的媽媽說一聲:“媽媽,您辛苦了”媽媽高興地將我摟著說“我愛女兒”。
我們要學會孝順父母,弘揚中華美德,讓美德陪伴我們左右。孝順也許是一個體貼的舉動,一句真心的問候…………這些都會讓父母感到欣慰和歡喜,這就是中華美德的力量!
中華美德是全世界的魂寶,是我們中華人民的寶庫,是各國文明的典范,讓我們保護并傳承它,讓世界更加輝煌、燦爛!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十篇
我外婆從小就過上了苦日子,每天就是幫別人打工或在家種菜……這一苦就是三四十年。現在外婆老了,也該享享福了,于是爸爸媽媽決定把外婆接到城里來住。
這天,媽媽一大早就跑到超市買各種山珍海味,準備晚上來一個家庭聚餐。外婆從小就養成勤勞吃苦的習慣,當然也沒閑著,終于,晚上,家庭聚餐開始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酒足飯飽之后,媽媽把外婆領到一邊說:“媽,吃飽了快去把碗筷洗了吧!”外婆聽了也二話不說就去了。
而這一切都看到的我氣憤地跑到媽媽旁邊說:“媽媽,您不是天天告訴我們要孝順嗎?現在外婆老了,您怎么還讓外婆去洗碗呢?”然而媽媽聽了我的話,只隨便的應了聲:“小屁孩兒,別搗亂!”
外婆有一個早睡的習慣,洗完碗,外婆看了看電視就困了,這時媽媽竟然像變色龍一樣對外婆輕輕地說道:“媽,您愛睡覺了,我這就扶您去睡覺吧!您累壞了。”外婆也對媽媽說:“女兒啊!你在這個家不容易啊,我為你做點事,也是應該的。”
我這時就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媽媽一會兒讓外婆洗碗,一會兒又對外婆這么好呢?過了一會,媽媽把外婆安頓好之后,把我叫到房間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兒子,我不是不孝順外婆,你想想,外婆在鄉下辛勤勞動已經養成習慣了,讓她一下子住我們家會習慣嗎?我是想讓她做點兒事,讓他有種幸福感,這樣她在我們家才會住的習慣。”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不是媽媽不孝順,而是媽媽的別樣孝順。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十一篇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千百年來,留下了無數華彩的經典辭章,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朗聲誦讀和身體力行之中,繼承和鑄造著博大精深、優美絢爛的民族文化品格。因為經典,我們有了自己的歷史和傳統。
小時候,我在媽媽的懷抱里牙牙學語,遇到不會讀的,媽媽總是耐心地教我,我也似非似懂地聽著,當我順利地背誦出《弟子規》中的: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而媽媽是微笑地說道:“這一章說的是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門要敬愛兄長,說話要謹慎。要博愛大眾,親近有道德的人。這樣去努力實踐,假如還有余力的話,就應努力學習各種經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學問。”雖然,我不大懂,但是,孝敬父母,這點我是非常懂了。
在童年時候,媽媽為了我能好好上學,就買了《三字經》、《千家詩》等書籍,在《三字經》的第一講,我認識了這“人之初,性本善”。幾個字,當時,并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通過媽媽的講解,我終于理解了這幾個字的大致意思:人的本性必須要是善良的。在這本書里講的都是人的品德和做人道理,做人道理,一般是講要孝敬長輩,尊老愛幼的好品質。在生活中,我尊重身邊每一個人,善待身邊每一個人,先要尊重別人,那別人才會毫無顧慮地尊重你。
在少年時候,我在“研究”《論語》,它的內容深奧,必須請教電腦,在電腦上,我閱讀了關于論語的資料,其中“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憑我自己理解:我們身體和頭發都是父母給的,如果要孝敬父母,就應該先善待自己,好好愛護身體。如果品德有污點,那這種行為就會讓父母蒙羞。保護好自己的身體,茁壯地成長,潔身自好,不要沾染各種壞毛病。
這才叫孝敬。孝的基本道理是奉養雙親,然后引申出來尊重長輩,關心長輩,愛護長輩,這就是孝的道理。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十二篇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讀了《孝順父母》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母親總是在默默的付出的,每一位長輩在對我們默默的付出著,他們那么辛苦的付出,我們同樣也要為他們付出,尊敬他們,還要孝敬他們,而不是欺騙他們,糊弄他們,因為他們好吃的東西給我們吃,還為我們無私的奉獻。不管遇到什么災難,只要媽媽在,媽媽都會保護你的。
還有一句話“小孝可以治家,大孝可以治企,大孝可以治國”一個人,如果對給予自己生命的辛勤哺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報答,不知孝敬,那就喪失了人生來就該有的良心,那是沒有道德可言的。
還有我們的老師,他們有的和藹,有的嚴厲,不管是哪一種,他們都是發自內心的對學生好。我們應該牢記師恩,用自己驕人的成績回報老師的辛勤的付出,在學校這大家庭里,老師是我們的第二任父母,所以,要像尊敬父母一樣尊敬我們的老師。時間會流逝,我們會長大。但與老師之間的情誼卻永遠不會改變。所以我們不管是誰都要學會互相尊敬。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十三篇
家風,是家族人格的映像,是一把戒尺,世世代代警示子女們。
爸爸給我講過一個故事,是爺爺親身經歷過的。
那天下午,爺爺上山去砍柴,帶上了家里的一條狗:小黑。爺爺正準備抱著一大捆木柴收工回家。突然,小黑一直“汪汪汪”叫個不停,引起了爺爺的注意。猛的一下,一直隱藏在灌木叢中的老虎撲了出來,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老虎可是叢林之王啊!搞不好弄個死無全尸!爺爺大驚失色,出了一身冷汗,顧不得多想,撒腿就跑。誰知,一直有些膽小的小黑,奮不顧身的朝老虎奔去,邊跑邊叫吸引老虎的注意。老虎大吼一聲,撲向小黑。爺爺跑回了家,不停的喘著粗氣。
山上的打斗聲漸漸平息,老虎也不吼了,一切又恢復了寧靜,卻讓爺爺感到越來越害怕,越來越緊張,爺爺多么希望這時候小黑平安的跑下來,撲進自己的懷中,但是沒有……第二天,爺爺上山,看到昨天的地方哪兒,有一大片血跡。爺爺的心,像被巨錘砸了一下,不想接受又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爺爺給小黑立了一個碑,每當去祭奠小黑時,總是淚流滿面,無聲的哭泣……爺爺在家風中加了一條:善待動物。
爸爸媽媽又在家風上加了一條:善待別人,廣結朋友。我十分不解,便問其緣由。媽媽說了一句話:“善待別人,廣結朋友,走遍天下都不怕!”對于這句話,我一知半解,悟了許久,方才知曉。是啊!友誼,是多么的寶貴,它是一筆財富,人生中不可缺少;它是燃燒的爐火,溫暖彼此;它是那黑暗中高聳的燈塔,給你勇氣與希望;它是一個家、一種依賴,是你堅強的后盾;它是一扇門,隨時歡迎你打開,與你袒露心扉;它是一棵可以庇蔭的樹,小歇片刻,整裝待發;它是一條神奇的紐帶,將兩顆心緊緊相牽;它也可以是一味良方,醫治你的心病……
家風,是一個家族的旗幟,是一個家庭的準則,我們要把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十四篇
“媽媽媽媽快坐下,請喝一杯茶,讓我親親您吧,讓我親親您吧,我的好媽媽。”每當聽到這首歌時,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上幼兒園時,老師教我們唱這首歌。回到家后,我看見一身疲憊的媽媽滿頭大汗,就連忙給媽媽倒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一步三晃地端到媽媽的面前,嘴里還哼著這首歌。媽媽笑顏如花地接過茶,“咕嚕咕嚕”地一喝而盡。那時的我第一次體會到孝順父母帶給自己的快樂。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第一次給媽媽過“三八婦女節”了。那一天,我絞盡腦汁地想著該給媽媽買什么禮物。忽然,我急中生智:每次我過生日時,媽媽總會給我好多“生日獎金”,不如,我今天給媽媽發“婦女金?”真是個不錯的創意,我在心里暗暗贊許自己。
那一天,我打碎了我心愛的小豬儲蓄罐,把里面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接著我用紙做了一顆“心”,然后我滿懷喜悅地把錢塞進“心”里,并封上口。做完這一切后,我小心翼翼地捧著這一顆沉甸甸的“心”來到媽媽房間,鄭重其事地對媽媽說:“媽媽,節日快樂!這是我給您發的婦女金!以后我每年都會給您的。”說完這句話時,我看見媽媽的眼眶里滾動著晶瑩的淚花。哦,天下最容易滿足的就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媽媽了。我只不過做了小小的一件事,就讓她感動成這樣了。我又一次深深地體會到了孝順帶來的快樂。
這以后,每年的“三八節”來臨時,我總會傾我所有,給媽媽送上一份“獎金”。盡管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在發生變化,但我會把這一舉動進行到底。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十五篇
媽媽教會了我寬容、善待弱小。爸爸教會了我勇敢面對困難,而在哥哥身上我學會了怎樣孝順長輩。
我的哥哥不僅學習好,而且非常孝順老人,是我學習的好榜樣。他從不嬌生慣養,從小就養成獨立的個性,他理解父母,懂得感恩父母。平時每吃完飯,就主動包攬洗碗的任務,甚至幫家長整理廚房,每到周末,做完功課,都會打掃房間,或洗衣服,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他眼里“做家務等于是休息,學習就是要勞逸結合的”。他常對我說:“孝敬父母,孝敬長輩,不僅僅停留在感動之上,首先要從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而且要堅持做,用心做,從而來踐行孝道”。
太爺爺今年已九十高齡,腦有點萎縮,所以行動有點不方便,老人家又喜歡熱鬧,舅公一家又長年在外做事,一年難得回來一次。所以哥哥每逢周末至少要抽半天時間,有時甚至是一整天,去陪太爺爺聊天,在太爺爺家,哥哥什么事都做,端茶倒水,幫太爺爺處理大小便,換洗衣物,有時還替保姆為太爺爺洗澡,帶太爺爺去理發,用自己珍藏的壓歲錢買老人家喜歡吃的。碰到晴好天氣,他還要帶太爺爺來到下面的西湖公園曬太陽,活動筋骨,與別的老人談談天,解解悶。可別小看這過程,雖然有保姆幫忙,但要帶一個腿腳不靈便的老人,還要拖一輛輪椅從十一樓下來(雖有電梯),也確實是一個體力活,往往是老人家已坐在輪椅上享受著陽光,而哥哥已是大汗淋漓,時常回到家已是全身酸痛。但他從沒在家人面前說半句怨言。西湖公園里的很多老人都非常羨慕太爺爺,說有這么一個孝順的曾孫子,實在是上輩子修來的福。
“德乃人之本,孝為德之先”哥哥恰恰是以他這種樸實的美德,表達著晚輩對長輩的孝順之情,他的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現在每到周末,我也和哥哥陪太爺爺到公園里走一走,聊聊天。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十六篇
著名作家蕭處女說過這樣一句話:“做人也要像蠟燭一樣,在有限的生命中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是的,《出售歌聲》這篇文章闡述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當我讀到小女孩為了給奶奶買件新棉衣,到山里出售歌聲時,我被深深的感動了。就拿我來說吧,以前,每當我看到一件很喜愛的玩具時,都叫爸爸媽媽給我買,不管爸爸媽媽怎么拒絕,我還是爭著吵著要爸爸媽媽買。絲毫不體諒父母,更說不上孝順了。當我讀到一個作家看到小姑娘的處境熱心幫助她時,我感到作家真是個助人為樂的熱心人,可自己呢?自私自利,同學有困難的時候只顧自己,記得有一次放學時,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一個沒有傘的同學想和我遮一把傘回家,可我拒絕了,那個同學只好用書包遮住頭跑著回家了,后來第二天發了高燒,來不了學校叫我請假,我卻滿不有意的答應了,但學習忙起來卻忘記了給他請假。后來,還讓老師誤會他曠課……唉,想起來真是慚愧。有時候我真是太自私了。
讀著讀著,我的眼前浮現出小姑娘辛苦出售歌聲,為給奶奶買件棉衣的情景,我要是能走進書中,我真想把自己的零花錢給小姑娘,讓她給奶奶買些補品過年。,可是這是不可能的,我只有在現實生活中幫助更多人,來改變我自私的個性。好好孝順父母,讓父母為我感到自豪。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十七篇
今年,我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回宜賓和外公外婆一起過年,每個人臉上洋溢著真心的喜悅。
就在我們回去的第四天早晨,一陣電話鈴聲響起,那是爺爺的手機。爺爺平時很樂觀,對誰都是笑嘻嘻。在接到電話后,那臉上的嚴肅是從未有過的:“什么?你說咱媽病得很嚴重?”這件事在大過年無疑是晴天霹靂。我們聽到聲響后立馬出來,看著爺爺,一股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我媽病得很嚴重,我得回去看她!”爺爺這句話幾乎是怒吼出來的。
于是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回江蘇。在坐火車時,我忍不住嘀咕道:“什么嘛!不就是生個病嗎?用得著坐八個多小時的火車嗎?”爺爺慈祥的臉變得嚴肅了,他撫了撫我的頭:“孩子,她是你曾祖母,我母親,你試想,你生病了,我們誰不著急,忙前忙后?現在她生病了,我們要懂得孝順。”說到這里,他的眼睛飄向了窗外,仿佛進入了另一個時空:“是誰辛辛苦苦把你拉扯大?是父母!要學會孝順!”他的話在安靜的車廂里更加清晰,一字一句刻入我的心中。對呀!孝順,就是孝順!
頓時,我想到了自己:爺爺奶奶責備我一句,我就處處與他們作對;媽媽說我一句,我就與她頂嘴…我從沒想過要孝順!他們辛辛苦苦將我養大,教我識字、走路,我卻這樣對待他們!我發現,我錯了,我深深地意識到,我,錯了!
雪如花灑向大地,飄飄悠悠,粉妝玉砌了這個世界。而就在那個飛雪的季節里,爺爺教我孝順!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十八篇
古時候的人會先幫父母把棉被用暖和,讓自己的爸媽可以安心的睡覺。或者是夏天的時候蚊子很多,古時候的人就會脫掉衣服讓蚊子吸自己的身體,等到它們吸飽血后,就不會去吸爸爸媽媽的血,這樣爸媽就不會被叮到了。
但是現在應該已經沒有人會做這些事了,現在都用什么電蚊拍,還有電熱毯,根本不需要用自己喂飽蚊子,自己去暖和棉唄。因為以前還沒有高科技的東西,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舉動。而且現在的不孝子很多,只要電視一打開、報紙一打開就看到上面寫著誰誰誰砍殺自己的父母,要不然就是誰誰誰毒死自己的父母,真沒良心,父母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你卻毫無感恩之心還亂砍亂殺的,真是沒倫理。
我認為孝順應該第一要多多體諒父母,第二幫忙父母做家事,例如:掃地、洗碗、洗衣服、拖地、摺衣服……等。一大堆家事可以做,而不是只顧著玩電腦、玩電動、看電視而已。第三是讓父母感覺很光榮,例如:考試前十名受到別人稱贊時,父母的心中也感受到無比的光榮。
最后,孝順父母親是一種美德,是要從小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從體諒、關心、幫忙等做起。直到我們長大有能力的那一天,我們要努力賺錢養父母親,就像父母以前養我們一樣,來報答父母親的養育之恩。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十九篇
家風是什么?一回到家,我就問媽媽。“家風呀,就是家里的風氣,每個人都遵守的。”“那在我們家,我要做到什么呢?”“你呀,只要懂得孝順就可以了!”
孝順,是什么呢?我想在書中找到答案。
這時,我看到了小黃香的故事。他出生于漢代,9歲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在寒冷的冬天里,他先將父親的被窩焐暖和,再去挑燈夜讀;在炎熱的夏天,父親在外面納涼,他就在后面搖扇驅蚊。黃香說過,父親的養育之恩,孩兒應終身相報。
孝順僅僅是為父母提供好的生活嗎?帶著疑問,我繼續往下看。什么是孝?無違。古人說不違背父母,就是順。要做到孝,首先要做到順。
爸爸媽媽就是我最好的榜樣。爸爸不管有沒有時間,每天必須做的一件事——去市場,把在市場做小生意的奶奶接回家。
有一次,爸爸出差剛回來,連續好幾個晚上都沒睡覺的他,疲倦都寫在臉上,恨不得立刻上床。但是,為了不讓奶奶過于勞累,爸爸還是開車把奶奶接回了家,然后才安心睡覺去的。
看到這里,大家肯定擔心,你奶奶年紀大了,不如在家歇著。是啊,媽媽也擔心呢!可是奶奶不同意呀,她歇不住。所以在上午生意忙時,媽媽總會出現在奶奶身邊,幫奶奶算算賬、稱稱菜。
現在,我才真正明白了“孝”的含義。尊敬長輩、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祖祖輩輩遵守著這樣的美德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二十篇
母親母親快坐下,請喝一杯茶,讓我親親您吧,讓我親親您吧,我的好母親。每當聽到這首歌時,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小時候的一件事。上幼兒園時,老師教我們唱這首歌。回到家后,我看見一身疲憊的母親滿頭大汗,就連忙給母親倒了一杯熱氣騰騰的茶,一步三晃地端到母親的面前,嘴里還哼著這首歌。母親笑顏如花地接過茶,咕嚕咕嚕地一喝而盡。那時的我第一次體會到孝順父母帶給自己的快樂。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第一次給母親過三八婦女節了。那一天,我絞盡腦汁地想著該給母親買什么禮物。忽然,我急中生智:每次我過生日時,母親總會給我好多生日獎金,不如,我今天給母親發婦女金?真是個不錯的創意,我在心里暗暗贊許自己。
那一天,我打碎了我心愛的小豬儲蓄罐,把里面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接著我用紙做了一顆心,然后我滿懷喜悅地把錢塞進心里,并封上口。做完這一切后,我小心翼翼地捧著這一顆沉甸甸的心來到母親房間,鄭重其事地對母親說:母親,節日快樂!這是我給您發的婦女金!以后我每年都會給您的。說完這句話時,我看見母親的眼眶里滾動著晶瑩的淚花。哦,天下最容易滿足的就是生我們、養我們的母親了。我只不過做了小小的一件事,就讓她感動成這樣了。我又一次深深地體會到了孝順帶來的快樂。
這以后,每年的三八節來臨時,我總會傾我所有,給母親送上一份獎金。盡管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在發生變化,但我會把這一舉動進行到底。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二十一篇
怎么樣才能做一個孝順的孩子?孝經里孔子與曾子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感毀傷,孝之始也。”相反的,如果你小時候不孝順父母,等到父母死了,你才開始想到孝順,這樣就太遲了。
可是該怎么孝順呢?你聽過二十四孝的黃香扇席溫被的故事吧!他夏天時,先把被子搧涼了,才請父親來睡,冬天則用身體幫被子取暖。他如果夏天沒有把被子搧涼了,父親就會太熱而睡不覺,如果東天他沒有幫被子取暖,父親就會太冷而睡不覺,這是古代孝順的例子,那現代還有人在孝順嗎?答案是有,再臺東原住民一個小部落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小學生,從小父母就死了,都是外婆在帶她,由于家境貧窮,他一放學就去撿破爛來維持家計。她們的孝順,我們都是可以學習的。
身為一個小學生,我會怎么做?首先,先顧好自己得身體,如:均衡飲食、出門要交代、天冷穿衣……其次也要為家里進一份心,就是幫忙做家事,最后要順心,要聽父母的話不頂嘴。
寫了兩個古與今的例子,還有孝順的方法相信大家都知道怎么做個孝順的好孩子,孝順是中國人的美德,所以大家要徹底做到,相信不久,大家都會變成孝順的孩子。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二十二篇
以前,我在家里是一個什么都不做的人,媽媽叫我做什么家務都不干,不會掃地,不會曬衣服。過著公主般的生活。但有一件事讓我懂得了孝順父母。
有一次,我們全家去探訪表姨,表姨有兩個小孩,聽媽媽說,一個女兒特別懂事,成績又好,兒子也很乖,經常幫她媽媽干活。但她們的媽媽身體不好,這幾天一直在生病,不能起床,所以我媽媽就叫我們一起去探望她。
我們提著一大堆東西來到表姨家,表妹看到我們來了,很熱情地把我們請進去,我一看,家里整整齊齊的,地也干凈得發亮,他弟弟也乖乖坐在椅子上看書,不像我弟弟,我媽媽在拖地,他就到處搗亂。她像個大人一樣地招呼我們,請我們坐下后,就去給我們一人倒了杯水,我媽媽在我面前說:“你看看人家,比你小,又比你懂事,什么活都會干,哪像你,什么都不會。”她說:“哪里,哪里。”她邊說邊洗了些水果給我們吃。我心想:她真的很厲害,有照顧兩個人,不像我,什么都不會,學習成績又不好,又不孝順父母,我也要像她一樣!
回到家后,我對媽媽說:“您休息一下吧!我來幫你掃地,拖地,曬衣服,還有我自己的事情,自己來做吧!”周末的事候,如果作業寫完了,我就會幫媽媽做飯菜,親手做飯給全家吃。現在,我什么家務都會做了,媽媽叫我干家務,我也會很高興去做了。我真要謝謝我表妹讓我懂得了孝順父母。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二十三篇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是作為一個人的根本道德底線。
子游是孔子眾多學生中比較著名的一個,有一次游問老師什么是“孝”。孔子說:“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孝僅僅是能夠贍養父母罷了。但是像貓狗這樣的寵物尚且被人們飼養喜愛。如果對待父母沒有順從恭敬的心態,那么用什么來區分孝順與飼養呢?”孔子的話雖然說得有些逆耳,不過我們不得不稱道圣人的教訓實在是金玉良言。如果人要是不孝順的話與動物又有什么區別呢。
普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他們總是全心全意的對待子女,所以作為人子的我們一定要對父母抱著感恩的心,去孝敬他們,不管父母做的如何,我們始終要記得他們是我們的父母。
孝順父母不是簡單的給點吃的給點錢花花,而是要用心去孝順。空閑的時候陪母親嘮嘮嗑,陪父親喝兩杯,父母的要求總是不高的僅此而已。我們要給與父母關愛,我們要讓父母知道我們是愛他的,他們年輕的時候用臂膀為我們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如今他們老了,該是我們保護他們的時候了。
作為一個龍的傳人,我們要以身作則,給后代以孝順父母的榜樣。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二十四篇
我的媽媽今年40歲,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
媽媽長得挺漂亮:高高的個子,一頭烏黑的短發,大大的眼睛很有神采。媽媽不愛說話,但一說話就先笑,一笑起來便露出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顯得那么憨厚。
媽媽經常穿著一件天藍色的上衣和一條灰褐色的褲子,褲腳下還“藏”著一雙自己做的布鞋。
我愛媽媽不僅僅是因為她長得漂亮,更是因為媽媽很孝敬老人,心腸特別好。
兩年前的夏天,爺爺得了腦血栓。在醫院搶救的日日夜夜里,由于爸爸工作忙,脫不開身,媽媽一刻也不離開爺爺,精心地照顧、護理。
因為爺爺不能動,所以吃喝拉撒全得由媽媽和大姑輪流照顧。為了不使爺爺生褥瘡,媽媽每天幫爺爺翻三次身,還不時地給爺爺驅趕蚊子……醫院里的醫生和護士都說爺爺有兩個孝順的女兒。
爺爺出院后,為了使他早日恢復健康,媽媽一有空,就幫爺爺活動身子。我和媽媽經常是左邊一個、右邊一個架著爺爺練習走路。媽媽還常常變著花樣做好吃的。看著媽媽給爺爺做了那么多可口的'飯菜,我也真想去嘗一口。每當這時,媽媽總是對我說:你爺爺生病了,咱們做晚輩的要把好吃的留給爺爺,讓爺爺吃好,他才恢復得快些。
由于媽媽對爺爺無微不至的照顧,爺爺病情大有好轉,現在已經能夠自己走路了。
當爺爺又回到往日的老伙伴中間時,大家都說,這次多虧你的好“閨女”。爺爺只是幸福地微笑。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二十五篇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如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干,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為諸侯。
還有漢文帝劉恒,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他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后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
以上不都是兒女孝順父母,我們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父母是世界對自己最好的人,在自己的翅膀還沒有長硬時,家才是自己最理想的港灣。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二十六篇
也許在母親節,他們突然發現他們有一個母親,像空氣,但最容易忽視。所以他們買了昂貴的化妝品珠寶袋,或者帶他們的母親去高檔餐廳。他們這樣做是為了彌補他們過去的遺憾,或者改變他們的孝道來掩蓋他們的空虛,或者他們不想因為不孝的孩子而出名。我認為這可能是鼓勵,但缺點是這樣一個孝順的孩子只能存在一天。所以沒有必要表現出孝道。無論我們是否孝順,我們都不必滿足世界的喧囂,好像我們總是害怕被外人所知。我們所做的是值得那些日夜為你工作的母親。不要等到你母親在未來的某一天去世,而你意識到你所做的一切補救措施是毫無意義的。及時孝順,等到那時打你的胸口和眼淚,而不是為你的母親做一些讓你快樂的事情。所以當我們的母親死后,我們不必后悔。也許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母親臉上的快樂微笑和滿足。
孝順你的母親并不取決于表現,而是默默地行動。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二十七篇
其實和父母吵架很正常。我們和別人相處,是一個不斷磨合的過程。人越親近,越容易產生矛盾。問題是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可以控制吵架的激烈程度,控制情緒或者退一步。我們應該認為父母的出發點是為了我們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和父母吵架并不代表你不孝順,而是你孝順,不幸福。
很多時候我們不明白這些問題的存在,但是既然都來了,就要有勇氣去面對這些問題,去解決這些問題。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才會頻繁的提出問題,尋求別人的幫助,或者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增強自己的自信。無論如何,這些都不能成為和父母吵架的理由。
以前一直在想這些問題,現在發現自己的能力,根本不足以很輕松的解決這些問題。也許時間的積累真的可以為我們提供各種體驗。其實我們現在的能力明顯不足。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給自己提供各種機會和巧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思考的時間太多,只是為了滿足自己。
如果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你只是在外面待著,你只是想靠運氣和感情,這些東西有沒有真的不重要。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二十八篇
“媽媽,你渴了嗎?曉曉給你倒杯水。”
“媽媽,你餓了嗎?曉曉給你熬粥喝。”
張曉是個可憐的孩子,他四歲時,父親因病去世,重病的母親也癱瘓在床。小小年紀,張曉就承擔起家庭的責任,既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還要照顧生病的母親,他每天早起晚睡,幫媽媽穿衣、洗臉、梳頭,還學會了生火、做飯、洗衣、拾柴,做著一個成年人要做的事情,即便是這樣,在學校里,他的成績依然名列前茅,每年都被評上三好學生。命運坎坷,身處逆境的張曉,知恩圖報,自強不息,特別是他孝順母親的事跡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我今年已經12歲了,和他相比,我十分羞愧。我對張曉孝敬父母的品質肅然起敬。《三字經》里曾提到過:“孝于親,所當執。”是啊!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他們這樣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們拉扯大,多辛苦啊!我們這些后代子孫難道就不應該好好回報他們嗎?黃香從小就懂得“孝道”,夏天炎熱時,用扇子為父親扇涼枕席;冬天嚴寒時,以身為父親溫暖被子。大家想想,一個只有五歲的孩子,就知道要孝敬生病的母親,更何況我們這些少先隊員呢?我們更應該孝敬父母,做他們的榜樣啊!可我們,一個個,都是嬌貴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爸爸媽媽含我們在嘴里怕化了,捧我們在手上怕摔了,因此,我們都養成了好吃懶做的習慣,多不好啊!爸爸媽媽煮了白米飯,我們卻偏要吃零食,看到了別人有漂亮的東西,我們就吵著要買,爸爸媽媽拗不過我們,只好依著我們;家里的活用不著我們親自動手,爸爸媽媽自己會干的;房間里亂七八糟的,爸爸媽媽也會幫我們收拾干凈,每逢周末,吵著讓家長帶我們出去玩,絲毫不顧他們的感受,家長只好從百忙之中抽出空來陪我們,我們簡直成了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庭小霸王”了!我們怎么能和張曉比呢?
我們應該向張曉這樣的同學學習,獨立自主,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成為學習和生活的小主人。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二十九篇
孝敬父母是每個人都必須做的事。我覺得真正的孝是像子路到很遠的地方借米給媽媽吃;是像xxx從山腳磕頭磕到山頂,去給他的媽媽在山上的寺廟取藥。
可是我們此刻的條件沒有他們這么差,那我們怎樣做才叫孝敬父母呢?其實孝敬就是我們身邊的一點一滴。
今日我就做了一件孝敬父母的事。吃完晚飯后,我看見家里的沙發很亂,我就把沙發上的東西收拾得干干凈凈。爸爸看見了就說:“對了,這才像一個大男孩的樣貌嘛!”媽媽也高興的說:“我們家的樞衡長大了!”聽了這些話,我雖然沒有笑,可是心里一向像在放煙花,十分歡樂。
另外還有孝敬父母的事情:只要我作業做得好,爸爸媽媽也會高興。因為今日發的《練闖考》我得了一個笑臉,媽媽明白后就一向笑著對我說話。
孝有很多方法,只要想的辦法對,并且去做,就是一個好孩子。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三十篇
我們都在漸漸長大,也在慢慢的發生一些微小的變化,在我三年級的時候,我懂得了孝順。
我的脾氣非常不好,經常跟爸爸媽媽吵架,大多數時候的結果就是被爸爸媽媽揍一頓。有一次,我無意間看到了一篇文章,里面講的是,一個男孩,他小時候得過一場大病,那天晚上,風雨交加,他的媽媽不顧風雨跑了幾里地才把他送到醫院,并把他從死神手里搶了回來。后來,小男孩以優異的成績畢了業,并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此時此刻,小男孩只想讓母親安享晚年,但是母親病倒的噩耗傳來了。小男孩的母親得了癌癥,需要一大筆錢來治療,以小男孩的工資,根本無法湊齊這筆錢。在絕望之際,小男孩想到他死了就可以得到保險費,母親就有救了。于是他便開始尋找最昂貴的死法。他坐飛機去一個偏僻的小島上,那個飛機的出事幾率非常大,但是小男孩并沒有如愿以償。各地的報紙上開始登著小男孩的事跡,小男孩的母親表明,他是她的一切,她不能沒有他。于是好心人把小男孩送回來,并給他集資,為他母親做了這個手術。這個故事讓我深深的感觸了,我想:我整天跟爸爸媽媽吵架,還讓他們有了白發,我真的做錯了,我不能再讓爸爸媽媽生氣了。
從此,我的脾氣慢慢改了,這讓爸爸媽媽有了欣慰的笑容。父母把我們養這么大,并不是在給他們養一個敵人,而是想讓我們帶著她們的希望遠航,所以,我們要給他們最好的回報,不要讓他們整天為我們擔心。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三十一篇
《孝經》云“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弟子規》說“首孝悌,次謹信。”讀著這些傳統名句,我又一次徜徉于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里,也讓我想起了我家的“孝道”。
“百善孝為先”。短短的一句話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這句話經常在書上見到,更是經常掛在爸媽嘴邊成了我們的口頭禪更是我家的家風。而我家大廳的正中央也掛著的書法作品就是“百善孝為先”,那蒼勁的筆力滲透著我們全家人對“孝”的尊崇。
從小,爸媽就跟我講關于“孝”的故事,xxx孝敬母親的故事,黃香孝經父親的故事等等都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里頭。幼小的我對“孝”還是懵懂的,但是爸媽的行動卻是最好的解釋,他們用實際行動為我樹起了榜樣,也詮釋著“孝”的含義。
我們家是個大家庭,與外公外婆住在一起。爸爸是城里人,外公外婆是從偏僻小漁村過來的,生活習慣截然不同。但是我們家卻其樂融融地生活了十幾年,成了小區的居民們羨慕的對象。
外婆炒的菜比較咸,畢竟他們長期在海邊生活,而爸爸的口味比較清淡,但爸爸對外婆炒的菜從不挑剔,餐餐“光盤”,還時常對外婆豎起大拇指,夸外婆的廚藝精湛。
有一回,外婆煮了碗面給爸爸吃。那面是又油又咸,一圈圈的油花浮在上面,爸爸眉頭都不皺一下,狼吞虎咽地吃著。我和媽媽心知肚明,真是難為爸爸了!外婆在一旁笑瞇瞇地看著爸爸把一整碗面“倒”到肚子里,還心滿意足地笑著說:“好吃,下回再煮。”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拌起嘴來就跟三歲小孩一樣,不是瞪眼睛就是吹胡子,互不相讓,爸媽看在眼里,總是想著法子化解兩位老人家的矛盾。這不,外公外婆就因為澆花一事又杠上了。爸爸看見外公氣呼呼地叨念著外婆的不是,笑瞇瞇地走過去說:“爸,這花一天沒澆水也沒關系,這不,天氣預報說今天夜里準下雨,您就別鬧心了。”媽媽呢,摟著外婆的肩膀撒嬌地說:“媽,你看花兒不澆水會枯萎的,以后您就記得給花澆水不就得了,別跟老爸計較了。”這下,在爸媽的勸說下,外公外婆總算和好了,平息了“家庭戰爭”呀!我不禁為爸媽點了個大大的贊!孝心無價!孝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份無須任何點綴的親情。
“孝”如水一樣清澈!而這份愛更是我家良好家風的體現,她也將傳遞到我的手中,跳躍著,閃耀著……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三十二篇
燭光在閃耀,蛋糕發出淡淡地香味,今天是媽媽的節日,我用我的零花錢給媽媽買了禮物。
“寶貝,你知道明天是什么節日嗎?”爸爸用那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視著我。我立馬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知道了,明天就可以母親節了。”
“既然知道,還不準備準備呀!”爸爸笑著說,“給你媽媽一個大驚喜吧!”睡覺之前,我認真地思考了一番。有了,我腦子里冒出一個燈泡,眼珠子一轉,立馬想出一個好點子來。
天一亮,我就強拽爸爸到一家最貴、最美味的蛋糕店。一進蛋糕店,涼爽的空調直往我身上吹,把我的裙子都給吹飛了。
這家蛋糕店不僅墻壁刻得精致好看,蛋糕做得更是精益求精。我一眼就望向那個最貴、也最精致的蛋糕。
瞧,那五彩繽紛的彩虹奶油與上面水果加工而成的“玫瑰花”美極了!讓人看了陶醉不已,只想狠狠地咬一大口呀!之后我們又去了花店,買了一束五顏六色與香氣迷人的康乃馨。
回到家后,我連忙把媽媽推去廚房里,媽媽就像有十萬個為什么一樣,一直問我為什么,我笑著叫媽媽耐心等待。并迅速地把蛋糕放在了桌子上,立馬抱著那束花遞給了媽媽,媽媽欣慰地笑了,用沙啞的聲音輕柔地對我說:“寶貝真孝順!”我也笑了。
到現在我都忘不了媽媽的那個微笑,一直在回味。
關于孝順教育的作文 第三十三篇
讀了《我要做媽媽的好孩子》這篇文章,我很受啟發。文章主要講了:有一個孩子和媽媽逛街回家,路上她們買了一大袋蘋果,媽媽把錢付好剛想去扛,孩子一把搶過說:”媽媽,您的手還在作痛,讓我來拿吧!“”你行嗎?“媽媽笑著說,”還是省力點,讓我來吧。“孩子抱住蘋果扛到肩上,走了幾十步,孩子就覺得肩快要被蘋果壓塌了。
于是孩子就彎下腰,左手托住那袋蘋果,右手慢慢地把蘋果移下來,然后兩只手把這袋蘋果緊緊抱在胸前,搖搖擺擺地向前走去。又過了一會,孩子又覺得兩手直發酸,兩只腳像并在了一起,邁不開步子。孩子覺得身體無力,把蘋果輕輕放在地上。媽媽見孩子喘著粗氣,累得滿頭大汗,忙說:”快放下,快放下,讓我來拿。“媽媽邊說邊拿蘋果,孩子急忙抓起蘋果袋口,說:”媽媽你敢動一下蘋果,我就扔了它!“媽媽沒辦法。只好讓步了。孩子一會兒扛,一會兒抱,終于把蘋果拿到了家。
看了這篇文章,我覺得我們要孝順父母,愛護父母,父母把我們從幼小的嬰兒,養育成人,這是多么不容易呀!如果碰到這樣的事情,我想我也會這么做的。
比如:有一次,媽媽肚子疼,到醫院里一檢查,原來得的是腸炎。我一聽這消息,對爸爸說:”媽媽得了腸炎,我們得去醫院照顧照顧媽媽。“于是我們去了醫院。在醫院里我們看見了身體無力的媽媽正掛著鹽水,雙眼緊閉著。我輕輕地把浴巾披在媽媽的身上,媽媽睜開雙眼,朝我笑了笑,這一披媽媽好像溫暖了許多。我又遞開水給媽媽喝,讓媽媽潤潤嗓子,和媽媽聊聊天,談談心事,媽媽覺得在這個世界上比誰都幸福多了。媽媽受到了精心的照顧,過了沒幾天,媽媽的病就完全康復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更懂得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要懂事、聽話,這就是在幫助父母,做媽媽的好孩子。
- 上一篇:打羽毛作文140字(精選35篇)
- 下一篇:方便醫院作文(精選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