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18篇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一篇
南京博物館位于中山門附近,從遠處看很古風。走進南京博物館大門,仿佛置身于500年前的中期。它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進南京博物館之前,我的目光被門前的石雕牢牢吸引。栩栩如生的石馬微微抬起前腳,眼神流露出對自由的渴望。我抬頭看了看南京博物館,它有悠久的歷史和文物。我不禁渴望去參觀。
進門后,玉館、青銅館、云錦館、瓷器館的精美工藝品讓我眼花繚亂,嘆為觀止。我想: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這么有創造力,真是不可思議。
我走進金鷹閣,邊走邊看。突然,我在一只名叫“金蟬玉葉”的金鷹面前放慢了速度。這是一只金蟬,生活在綠色的玉葉上。被玉葉托起的金蟬斜著身子,翅膀微張,嘴巴微張,仿佛在唱歌。它兩只又大又圓的眼睛盯著遠方,仿佛在尋找自己的伴侶。我看著這只有趣的金蟬,心想:古人也有這樣的“童趣”。沒有玻璃保護層,我早就伸手去摸這個可愛的小家伙了。
走著走著,我的好奇心突然被一個叫“金獸”的寶藏吸引住了。它就像一塊磁鐵,我的視線無法離開它。它彎著腰,摔倒在地上,露出牙齒,看起來很警覺,眼睛很亮。我閉上眼睛,在我的想象中,我看到它的眼睛射出寒光,大吼。中國古代的熟練工匠不僅塑造了它的外表,也塑造了它的靈魂!
看著看著,我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佩油然而生。不知不覺中,我放慢了腳步,用心仔細地看著每一件工藝品。時間過得很快,我卻渾然不覺。參觀完所有的古物后,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情不自禁地贊嘆道:“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真了不起。他們親手做了那么多不可思議的手工藝品!”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強于一代。”既然古人能做出那么多精美的工藝品,為什么我們不能呢?為了人類的利益,我們應該繼續在未知的“海洋”中尋找!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二篇
你去過南京博物館嗎?我去過,而且還讓我受益匪淺。
一進南京博物館,我先去了玉器類展廳。我看見一個約一尺長的黑色玉如意,是十八世紀雕刻的。它的旁邊展出了一個乳白色的雕花玉如意,比黑色的稍微大些。繼續往里參觀,我看見了一個很長的模型長廊,它展現了制作玉器的11個步驟:撈玉、研漿、搗砂、開玉、剖玉、成型、掏膛、上花、鉆孔、拋光和品玉。看過這個模型長廊后,游客就能了解昂貴、漂亮的玉器,是經過如此繁瑣的程序制作成功的,也會更加愛惜它們。接著,我又看見了南京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銀縷玉衣。銀縷玉衣的外形差不多和一個成年人的外形一般大小,全身用銀絲線將一片一片的玉片連接起來,非常精致、漂亮。這件銀縷玉衣象征著權利、地位、富貴,當時只有皇帝才能享用。
清代玉善于借鑒傳統做工及歷代藝術風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來藝術影響并加以揉合變通,創造與發展了工藝性、裝飾性極強的玉器工藝,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工藝造詣。
我又參觀了青銅器、云錦、美術、瓷器和漆器展廳。讓我見識到了美輪美奐的珍寶,手工藝術極品,心里非常興奮。這些珍貴的古代文物,都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啊。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它們!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三篇
昨天晚上我看電影頻道播放的美國動畫片《卑鄙的我》,看完十二點啦,今天睡了懶覺,起床已經十點半鐘,我和媽媽吃完早午飯就出發去南京博物院,這是因為昨天我在家乖乖復習一天功課,媽媽答應今天帶我放松一下,可回來還是要寫一片作文。
走進南京博物院的大門,很寬敞人也不多,先要去服務中心領票,這是免費的的博物館,我們很高興。媽媽用身份證在一個機器上刷一下就出來一張參觀票,我拿了一些地圖、介紹,有很多展覽區呢。我們從最后的特展館向前看,進門要過安檢門像機場的安檢門一樣,還有工作人員拿個銀光棒一樣的機器在你身上來回檢查。一共有四層樓,全是各種各樣的展覽,有陶土罐、木乃伊、瓷器、佛像、金器、很多很多,我媽媽兩眼放光對我說,先看值錢的。我們一起首先參觀了鎮院之寶,很大一間房里只有一個瓷瓶子,是乾隆圍獵祭天的大瓷瓶,有課桌那么高是寶藍色的非常漂亮,上面還有雕刻的花紋還可以動,看介紹這個瓶子是雙層,里面的膽可以拿出來,外層的雕刻花紋是象牙的,每個人的臉都很清楚,連小狗都活靈活現呢。我一路都在聽我媽媽感嘆,祖先們的智慧和手藝真是太精湛了。我們還看了“木乃伊”其實叫金縷衣是用金線將玉片穿成衣服的樣子,穿在死人身上,這真是很奇怪的習俗。還看了金飾品,都是黃金制作的上面鑲嵌了各種寶石,有西漢、戰國、吳(三國)、明、清時代的,我發現一個規律,越是在歷史上強大的朝代,制作的金器、瓷器就越精美哦。
我最喜歡的是數字館,真是太超前啦,把歷史做成3D效果,畫在動,模型中的房子亮著燈就像有人居住一樣,圍繞的河流上還有前行的小船,每個典故都是一部動畫片。
我們在里面流連忘返的看了又看,不知不覺就過去四個小時,媽媽說這么好的地方,以后可以常常來,可以先了解一個時期的歷史帶著問題來,也可以參觀完帶著問題回家找書看,還可以約好朋友一起來。南京博物院是又長知識又有趣的好地方。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四篇
今年十月,我經歷一次讓我難忘的旅行。那一次,我去了南京博物院,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東西。
進入博物院之前,媽媽先去給我租了一個講解器——一個耳機和一個像遙控器一樣的東西。我戴上耳機,仔細觀察了一下“遙控器”,上面除了數字按鈕,還“暫停”“繼續”“回放”,正研究著,我們就走到博物館里面了,耳機里傳來一段參觀博物館的注意事項。
博物館里又分為很多個館,有歷史館,數字館,民國館還有沒有開放的藝術館。
我們先來到歷史館,里面有人類很久很久以前用來捕殺獵物和農耕時用的工具,也有在生活中用到的各種各樣的器皿。隨著時間的推移,工具的材料從石器的到陶器的再到青銅器的,制作工藝也從一開始的粗糙,讓人看不出是個什么,然后到越來越精細,最終成為讓人感嘆的巧奪天工的工藝品。其中我覺得最神奇的是一盞燈,它是東漢時期的錯銀銅牛燈。銅牛燈由燈座、燈盞、煙管三部分組成,他的樣子是一頭俯首站立,雙角上聳的黃牛。牛的肚子是中空的,里面裝水。牛背上是一個圓柱形的燈,燈的上方有個煙管彎曲著通到牛頭頂上。這樣,燈在燃燒時產生的煙就通到了牛肚子里。看到這里,我不禁感嘆:古代的人就有如此厲害的環保意識了啊,真了不起!
漫長的“歷史”已經過去了,我們來到了數字館。看了這名字,我以為里面展示的是數字,其實,里面有各種各樣電子產品,跟我以為的數字毫無關系。里面有三個好玩的東西,一個是可以用手臂控制屏幕里的人躲開火球的機器;一個是照出綠色光的機器,這道光正好照在一面能動的鏡子上,撥動鏡子,就可以把光線折射到館里的各個角落;另外一個是非常大的屏幕,可以讓大家在上面做“找不同”的游戲。
最后,我們到了民國館。整個館是一個民國時期的街道的模樣。有那時候的電影院,茶館,還有很多那時候的美食。這個館是媽媽喜歡的,拉著我拍來拍去拍了好些照片。然后我們買了些媽媽小時候吃過的零食,就出來了。
從博物館離開的時候,我們看到一隊隊的學生在集合。媽媽說,南京的學生真累啊。我想,如果讓我每個星期都能去參觀這樣的博物館,我睡覺的時候都要笑出聲來啊!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五篇
暑假開始了,爸爸就說要帶我們去游覽南京博物院,我和弟弟都高興得歡呼起來。去博物院的這天早晨,我們早已按耐不住期盼而激動的心情,一路上談笑風生,甚是興奮。
博物院造型獨特,有點像舊式皇宮的樣式,又有現代建筑設計的味道。我們先去了藝術館,藝術館真大,里邊大大小小各種藝術的場館,多達十多個。我們先后參觀了傅抱石繪畫館、陳之佛繪畫館、蘇天賜油畫館、歷代繪畫書法陳列館和吳為山雕像館。
剛進入傅抱石繪畫館的時候,我覺得沒勁,因為沒接觸過國畫,幾乎沒什么興趣。但隨著自己一幅一幅的觀賞,越發覺得他畫的不只是我初看時的隨意幾筆,其中的人物、景致其實畫得非常細致,寥寥數筆勾勒出的人物形象和神態舉止是那樣的傳神,那樣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陳之佛畫的大多是花鳥工筆白描,精細而不失生動,線條非常流暢。大師功底非常深厚,若不是親眼看到,我甚至都想象不出這畫中的人物、花鳥是用細筆畫的。當時我忍不住問爸爸,這些是用針管筆畫的嗎?爸爸告訴我,那個年代并沒有針管筆形式,就是用細的毛尖筆畫的。也有幾幅是上了色的作品,水墨著色均勻,賞心悅目。
陳之佛先生擅長畫花鳥。他畫的鴛鴦,堪稱完美,著色均勻,過度和諧。白色的頭上還有一縷紺青;翅膀上緣則由竹青(翅根)漸變成了烏金和雄黃(翅尖),翅尖上還掛著一絲紺青,而翅膀下的大部分則著一抹火紅的朱砂;身體的前端是棕黑色,慢慢漸變成赭石色,又變成白色……那鴛鴦浮在綠色的湖面上,仿佛活了一般。
看著陳之佛先生一幅幅精細而飽滿的工筆畫,沒有一幅不是恰到好處的。真佩服大師如此深厚的功底,這深厚的功底背后一定是日日夜夜的刻苦勤練。我幾乎都能“看”到他作畫時的場景:書房的窗戶,透著一束柔和的金黃色的光,那束光靜靜地打在書桌上。大師的側臉,也被那束光從黯然而淡淡的陰影中,掙了出來;他的眼神中,透出光;那張蓄著小胡子的臉,卻毫無波瀾,似乎心中只有潺潺的流水。隨后,他合了眼,畫筆輕輕地點著桌子,瞬即又睜了眼,此時一幅《鴛鴦戲水圖》早已躍然在他的腦海中。只見他凝神起筆,畫起了線描,俄頃兩只鴛鴦又躍然紙上。他再用細尖的筆,蘸著竹青色的墨,輕輕的往鴛鴦的翅根上點著;然后,筆尖在烏金色的墨料中飽飽地蘸,于是那翅膀上竹青色褪去了,烏金色點點地涌了上來……畫畢,大師的臉上依然毫無起伏與波瀾,眼中卻露華未散。
然后,我們又看了一些其他的古代畫家作品,也有不少令人拍案叫絕。只可惜大多都是翻印的,沒能看到原稿,也是一種遺憾。
在藝術館大飽眼福之后,我們又去了數字館、民國館和歷史館。數字館并不是指有關數學或數字的東西,而是指以數碼影像來傳遞信息。對于這些東西,弟弟今天算是開了眼,一陣亂跑,看到什么都想摸一摸。數字館展示的方式很有創意,竟然把清明上河圖做成了“動”畫。后來到了民國館,那其實是一條“80年前的街道”,商店、酒吧、小攤、電影院、郵局、糖果店、劇院琳瑯滿目,滿大街人來人往。有那么幾次,我仿佛以為真置身于那個年代的街道,體驗著那個年代特有的風味。我還在街邊鋪子買了三條好看的碎玉手環,上面的珠子閃閃的,出來時我高興地轉動著手腕,三條淡雅溫潤的手環在手臂上跳著舞。我還留了一件送給好朋友呢,她一定會喜歡的。而此時,弟弟正坐在街邊的長椅上,發著呆,后來他說他當時正沉浸在民國那個時候的幻想里呢。
不知不覺,時間一下子過去了大半天。閉館的催促聲不斷響起,我們不得不離開。這次游覽,著實令人難忘,真希望以后還能有這樣的機會,再來看看那精美的畫作,再來感受那科學的魅力,再來聽聽那歷史的回響。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六篇
在這個寒假,我們全家一同去參觀了南京博物館。
我們在門口領了票,進入了館內。博物館真大啊,里面還分為好幾個小展館,有云錦館,瓷器館,民間藝術館等。我興沖沖的踏進了民間藝術館的門檻,一進這扇門,我就被這些民間的藝術品搜深深吸引了。瞧瞧這邊的扇套:這個扇套使用布縫制而成的,在天藍色的底色上,有很多小鳥在枝頭高歌,仿佛在呼喚春天;再看看那邊的繡花鞋:這雙鞋是清代的,小巧玲瓏,真是為三寸金蓮的姑娘量身定制的,鞋面上是兩朵荷花,旁邊還有一對鴛鴦在戲水呢!
離開了博物館,我卻依然回味著這一件件千百年前的藝術品,它們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它們。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七篇
7月30日,我跟哥哥和愛心小屋的同學們一起來到了南京博物院。
首先我們看見老師給我們一個蛋,老師說我們玩一個護雞蛋的游戲。然后我去了特展館看了青銅舊時期和青銅新時期,獨木舟,金縷玉衣。我還看到一個難忘的東西,那就是金縷玉衣,金縷玉衣是專門給皇上的玉衣,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玉衣。我們還到了民國館民國館里面有火車,轎車,商店。我還在非遺館里看見有獅子的雕像,我看見墓上還有一點東西。
然后我們吃飯,吃完飯我和潮潮就玩了起來,然后我們到了一個亭子,首先玩了一個叫“我和他們換角色”的游戲,我看了潮潮和他媽媽換角色,然后我,哥哥,陳影換角色,我變成了媽媽,哥哥變成了爸爸,陳影變成女兒。我們還談了《弟子規》的故事,老師說:“你們會不會背?”我說會背,老師把我請上來背《弟子規》,老師還問那是什么意思呢?我說意思是要聽長輩的,孝順他們。一眨眼時間就過去了。我們坐上大巴,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點評:主體部分的描述過少,行文有些流水賬!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八篇
南京云錦博物館,位于云錦路江東門街,這是一座三層的牌樓,牌樓上沿寫著“人類非物質文文化遺產代表作”這12個大字。牌樓兩邊寫著“鐘山紫氣織成云,淮水清光造為錦。”這14個大字,顯得這座牌樓金碧輝煌,非常壯觀。
星期日下午,我和爺爺懷著愉快的心情,參觀了云錦博物館。首先,我們來到一樓的展銷廳。頓時,我被一幅云錦深深地吸引住了這幅云錦長17米,寬米,用線13萬多噸,僅重九百克,有五位織錦大師耗時五年織造而成,堪稱中國的無價之寶。圖案中的九條金黃色的飛龍張牙舞爪、栩栩如生,如同這幾條龍真的來到了我的面前,我仿佛身臨其境,融入到這神奇、美妙的畫卷中。
接著,我們上了三樓,這里是制造云錦工藝過程的展覽廳。我國自古以來以絲織品聞名于世,在我國的絲織品中,工藝成就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南京云錦。南京云錦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與四川蜀錦、蘇州宋錦并稱中國三大織錦。
最后,我們來到三樓的展廳。我們遇到了志愿者姐姐,她介紹了一件漢代的素紗蟬衣最令我難忘,她說一件這樣的蟬衣只有幾十克,把這件衣服握成一個球,跟一個雞蛋那么大,把衣服疊成十層,蒙在報紙上,都能看清楚報紙上的字。
我不禁感嘆道:這件衣服竟那么輕,那么薄,那么神奇,我真佩服古代勞動人民的手這么巧,可以織出那么既輕又薄的衣服。
參觀完南京云錦博物館,我情不自禁地感嘆道:我們祖先真是聰明啊!他們高超的制作工藝真令人折服呀!云錦真不愧為“東方瑰寶”、“中華一絕”呀!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更為我是一名南京人而驕傲!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九篇
南京博物院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歷史館、藝術館、特展館、數字館、民間館和非遺館形成了“一院六館”的架構。
下午我們先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歷史館。館里琳瑯滿目的展品,距今8000-4000年的陶器,玉器,數量令人震撼,目不暇接……
我們緊接著又去了數字館,館里很黑,但是因為有許多各種各樣的燈光、現代數碼視頻等技術的裝飾,這里顯得很神秘。數字館走廊兩側的墻上是動畫視頻,展示的是古代各種生活場景,最奇特的是墻上有按鈕的地方能夠像開門一樣打開,里面又是一幅幅新的場景,比如古代的酒館吃飯場景,賽龍舟的場景,好玩極了。最有意思的是數字游戲區,我們通過觸摸屏可以玩拼圖、體感游戲等,真是有趣。
穿過數字館我們又去了民國館,民國館重現的民國南京的一條古街,有復古的轎車、黃包車、公交巴士、郵政局、首飾鋪、診所、酒館、照相館還有火車站,真是讓你身臨其境,如同回到了民國!我和媽媽還一起去戲院聽了會戲,雖然戲詞有些聽不懂,但是卻能感受到中國戲曲的魅力。
我們走馬觀花地看了3個館,就到閉館時間了。但是短暫的一個下午我不僅了解到古代中國文化,還感受到了民國時期的文化生活。希望以后有機會能再到南京博物院繼續參觀學習。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十篇
南京是一座很美麗的,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肯定有很多文物隱藏在博物院。
當時我住在我南京的姐姐家里,她答應我要去南京的博物院。我激動得不得了,一晚上都沒睡著。第二天我們開車趕路,因為下著雨,可能開得有點慢。我們到了那邊已經是人山人海了。本以為沒多少人,因為我覺得他們不會起太早。
我覺得那應該是一種很大的一棟樓,可過去一看是分開的。有一棟很像北京故宮,有一棟有點像一個杯子。還有兩棟,它們上面都好像有二維碼一樣,其實我們拿到了地圖。
檢票成功后,我們進入了我們的探尋之旅。
既然是博物館,那里面保存的可能全是文物。可在這里不一樣,你不僅僅可以看到文物,還能看見恐龍化石和動物化石。我們走進歷史館,我里面看見許多生物的化石,有大角鹿、馬鹿、猛犸象、灣龍等等,甚至還有植物化石。
歷史館不僅僅有恐龍化石,還有更多的*南京文物。我看見了很多很多,它們都成堆。剛剛走進還是陶器時代,那時候的陶器已經是彩陶了,有各自的花紋了。慢慢看過去還有很多陶人,它們的寓意表示的都不同。繼續往前走,又到了青銅器的時代。有青銅器各種各樣的擺在玻璃架上,它們好像蘊藏著生命,上面的紋路告訴我,我呀是千百年前的東西啦。那些做青銅器的工匠們,他們的手藝真不錯呀。到了音樂的時代,玻璃架上擺滿了各種樂器,有鈴鐺、笛子、彈奏類樂器等等。越往前面走時代,就越離現代*。我們看見了很多古人的墓室。他們防盜墓賊的方法真巧呀。我還看見了一個精美別致的棺蓋,肯定是個皇家人用的。古人想為了讓靈魂一直留在肉體里,就用熨板穿成壽衣,把尸體包裹著。而用的就是金線,這些金線都是精心往里鉆進去的,很細心。更多更多祭祀用的商品和那墓主人佩戴用的東西都在里面。轉眼間戰爭已經開始發生了。青銅劍到處都是,甚至還有那些士兵們用的隨身物品。勝利的國家他們會慶祝一番,而他們的舊東西就會翻新。里面就有了很多金子做的東西。有一只完美的金烏龜,我猜測它可能是個印章,我看不見全面了當時。里面還有一個大寶貝,就是一個墓室的城墻,有一扇門底下鋪著磚塊,我估計埋在土里好多年了, 墓主人的靈魂在里面游蕩。
我們又來到了地下,地下室數字館。里面有一塊兒大魔方,它里面的方塊兒飛出去了。我們走進一個房間里黑漆漆的,原來數字館就是看投影電視的地方。里面都是古人留下來的遺跡。
后來呢,我們又來到了民國館。很多人都在想民國到底是什么?大家聽過民國一條街嗎?就是把這條街上的一些店翻新了一下。里面的商品各式各樣,我還買了一個竹蜻蜓呢。往前走哇,是一個蒸汽火車,現在的時代。這種東西雖然已經落后。但是也是我們回憶過去的一部分。過去幫助我們運輸,幫助我們當遠航。如今我們已經用起了高鐵,比他要發達多了。回看過去真是一個好印象。
外面下雨,走出了民國館,是藝術館里面有各種大師畫的油畫、和毛筆字。留下這么好的書畫藝術品。我們現在人還可崇拜呢。唉,要是我也能寫出這么好的書畫作品,那可多好呀。
時間過去的很快。我們連博物館都沒看完風和雨都大起來了。為了不耽誤回家的時間。我們也就匆匆地離開了。這時也給我留下了個印象。這個博物館真的是太大了。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十一篇
進入古色古香的南京博物館,我仿佛置身于幾百年前,好奇心使我迫不及待的想一探究竟。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玉堂佳器館。
玉堂佳器館里典藏著許多硯臺。小小一方硯,集文人雅趣,聚工匠巧思。質奪天地精華,藝奪造化神功。有虎紋箕形的蓋硯,有魔蝎翹尾的形硯,還有蓮花半綻的風字硯。有一臺蓋硯圖案精妙,形象逼真,十二生肖躍然于硯身,它們張牙舞爪,神態各異,個性鮮明。看著這一臺臺鬼斧神工的硯,游人無不嘖嘖贊嘆。
玉堂佳器館里不僅有巧奪天工的硯臺,還有精妙絕倫的書畫瓷玉器。其內容豐富多彩,有書繪自然風光的,有記錄歷史故事的,有呈現神話浪漫主義色彩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那玲瓏精巧的印章。櫥柜里的玉章晶瑩凝潤,有的雕刻神佛,方方正正;有的上雕蟠龍,張牙舞爪;有的全身通透,玉色光輝;有的身刻經文,精雕細琢;有的麒麟偃臥,兇神惡煞……看著這些精美的展品,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館里的青花瓷碗也令我記憶深刻,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于碗底。青花瓷紋飾題材多樣,有清秀山水,靈動人物,有龍鳳瑞獸,花鳥魚蟲,有江上扁舟,翩翩秋草,有騰云仙鶴,漫步走獸……淡雅脫俗,極細膩猶如繡花針落地,比過精美的容妝。
晶瑩剔透的玉石;栩栩如生的木雕;以及巧奪天工的民間藝品……這里的每一件藏品,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們讓我們看到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十二篇
周五,我們步行來到六朝博物館參觀。
我懷著好奇和期盼的心情走進六朝博物館。最先映入我眼簾的是墻上一個圓形人臉圖案的“餅干”。我好奇地問老師:“老師,這里為什么要畫一個’餅干’呀?”老師笑呵呵地介紹說:“這可不是餅干,它叫人面瓦當,是咱們六朝博物館的標志。它可是有來歷的哦,你們在博物館里找一找,看誰能找到答案。”
老師的話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我瞪大眼睛四處觀看,希望最早發現線索。參觀的過程中,我發現處處都能看到這個人面瓦當的標志,墻上、圖示解說中、玻璃展柜的角上……“這個瓦當一定很厲害,不然不會用它做標志。”
來到負一樓展廳時,我發出一聲驚呼,“啊!好多啊!”整整一面墻上都是瓦當呢。抬頭仔細觀看,齜牙咧嘴的獸面瓦當看上去有些恐怖;圖案不一的蓮花瓦當線條流暢,很漂亮。我印象最深的是神態各異人面瓦當,有的眉開眼笑,開心極了;有的鼓著腮幫,似乎在生氣;有的瞪大雙眼,怒氣沖天;還有的翹著胡子,得意洋洋……
看了介紹后,我們知道了瓦當是一種中國古代建筑構件,是在一排瓦的最前面,是用來遮風擋雨,美化房屋的。那為什么選擇用“人臉瓦當”來做六朝博物館的標志呢?老師告訴我們,人面瓦當是六朝時特有的一種瓦當,只有在南京才有集中發現,是最具代表性的六朝文物,所以六朝博物館就選用它作為標志了。
哦,原來是這樣的呀!這次的參觀讓我發現了六朝瓦當的獨特魅力,長了新的見識,同學們,如果你們有機會,一定要來這里仔細參觀哦,你們也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獲。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十三篇
今天,天空萬里無云,還不時吹來陣陣微風,讓人感覺心曠神怡,我們也隨著這愉快的心情到達了南京地質博物館。
剛進大門,就看到了一棵高大的古樹,它似乎快倒了似的,被一個個綠色的架子支撐著,可真有歷史氣息!往里走,便看到了一個大大的“疊層石”,名副其實,就是一層一層的石頭疊起來的,像波浪,也像樓梯。進入了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只霸王龍的模型,我想,這里面一定是介紹恐龍的,果然,一進去,就看到了許多的恐龍化石,里面還有一個亞洲最大的恐龍化石,他就好現有兩層樓那么高,大約有三個教室那么長,看起來,和鄭和的戰船有的一拼。在他旁邊,還有“許氏祿豐龍”、“黃氏云南龍”、“巨型祿豐龍”,都是真的哦!這是讓我看的大飽眼福!接著,我們有往一個洞里走去,在那里面我們看到了許多白堊紀、侏羅紀、中生紀……的生物化石,有的形狀似鳥,但卻不是鳥的祖先;有的形似老虎,但又不是老虎的祖先……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生命演化”館。這里面的內容都是說動物、人類是怎樣進化的。剛進門,就看到了許多的化石,有蛋化石、三葉蟲化石、類人猿化石等,說也說不完,走近一看,還看到了許多動物的史祖呢!在其他的欄里,還有一些動物的骨骼。
看完了“生命演化”,我們又來到了“行星地球”,剛進門,便看到了中華成語的其中一個——滄海一粟,下文是:宇宙遼闊無垠,神秘莫測,而人類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心的滄海一粟。不會吧!我還以為地球很大呢!原來在宇宙中才那么小啊!往前走,便看到了我最想看的東西,隕石!雖然只有一丁點兒小,但我還是已經很滿足了!畢竟看到隕石的機會很少。這時,突然有人大叫:“看啊!看啊!是彩色的隕石!”什么什么?彩色隕石!太奇妙了!我立刻跑向了那里,哇塞!真的!彩色的!我興奮極了!立刻拿起相機拍了下來。繼續往前走,便看到了一個地球地核的模型,只見藍色的地球的“肚子”里,僅有一個圓圓的紅球,聽講解員說:“這是巖漿。”
我們出了“行星地球”館,參觀也結束了,我們懷著知足的心情離開了博物館……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十四篇
一直以來都希望來到南京市博物館進行參觀,終于在假期的時候,我和幾個朋友來到了這里參觀。南京博物館位于南京市中山門的旁邊,從遠處望去就可以發現歷史的沉淀。當我剛邁進南京博物館大門的時候,就仿佛置身于在幾百年以前。南京不僅是一座悠久的城市,而且南京博物館也向我們展示了中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以及汗水的結晶。還沒有進入南京博物館的時候,我就被大門前的一些石雕牢牢吸引住了自己的眼睛。
當我看到那一批批栩栩如生的石馬抬起前蹄的時候,從他的目光以及相思就可以看到這些對于自由的向往。光是在外面看到這樣的景象,就讓我迫不及待的想要進去參觀一下。剛進去的時候,一起館,青銅館等等,里面一些精美的工藝品讓我目不暇接,更是驚嘆不已。我在驚嘆我們國家古代的勞動人民竟然有這么偉大的創造力以及想象力,真是讓人不可置信。走到金雕館的時候,我被一個名字叫做金蟬玉葉的金雕所吸引。這是一只金光閃耀的嬋在碧綠的綠葉上面。
雖然說它是一個死物,但是從外形看來仿佛是一個活物一樣。透過他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了他想要尋找自己的伙伴。我特別希望能夠摸一摸這個,但是因為展覽館的規定,我只能夠遠遠的看著。后來我又被一個叫做金獸的寶物所吸引住了。在博物館里面,我看到了我們國家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的手藝,而且也看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參觀完之后,我對我們國家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佩之情是非常濃厚的。一開始的時候還是走馬觀花的觀看,但是最后不知不覺就放慢了自己的腳步,對于每一件工藝品都用心去感受。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十五篇
從姑故家回來,我們徑直就去了南京博物館,去欣賞中國的博大精深,去欣賞煥然一新的南京博物館,去欣賞80年不平凡的歷史。剛走進博物館,我就興奮的哇哇直叫,拉這媽媽的手就去了藝術館,看了各種各樣的扇子,接下來我們就去了民國館在里面就像穿越到了古代似的,看了古時候的車;看了老人車就是老爺開的車,面似乎還坐著人;看了古時候著名的餐廳,里面的人有說有笑。路邊還經常看見穿古裝的游客,讓中外游客都覺的非常有趣。
接下來我們就去了非遺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傳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以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等為主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主要看了傳統技藝,想想現在可沒有這么精美的東西了我真想穿越到古代,讓我們體驗體驗。
看完了這么精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就來道了特展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鐘表精品展了,中國計時器的使用有這悠久的歷史。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試用圭表,曰晷和漏壺等計時器。明末清初,隨著歐洲傳教士的到來,歐洲人發明的機械鐘帶到了中國,你們知道嗎?今天我了解了很多知識!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十六篇
今天,我和爸爸和媽媽一起去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參觀,我們坐了很長時間的車才到那兒。
到了那兒,我們買票進去,首先看到是一間大屋子,然后我們往右轉看到了古代人穿的鞋子和衣服,擺放在玻璃做的柜子里,里面還有古人的帽子和扇子、書。
然后我們穿過了花園,花園里有一個山洞,我們在山洞里繞了幾圈,然后就走到了民俗博物館。首先,我們看到了非常非常多的窗花,有一個百蝶圖最好看,是用紅紙剪得一百只蝴蝶圖案,太令人佩服了。然后,我們看了年畫展覽,有門神畫,有十二生肖畫,年畫是五顏六色的,顏色非常的好看,畫的像真的一樣。第三個里面是云錦,云錦很好看,我們還看到里面還放了一臺大大的織布機,很高很高,爸爸說這是過去用來織布的機器,它是用木頭做的。我們最后看到的是刻字印刷的館,我們看到里面放了很多用木板刻的東西,上面有很多整齊的字。原來古時候的人就是用這個來印書的。最后,我們看到了有賣花燈、陀螺的,那個賣東西的叔叔說這個陀螺叫“下流胚”,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它能在地上快速的轉,然后我用粗粗的線打它,它能一直轉很長時間。
在出去時正好下雨了,于是我們就走到了說書館里,那里既可以避風又可以躲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進去,發現里面有非常非常多的人,臺上有一個爺爺在表演。我看到牌子上寫著:南京白話。我問媽媽是什么意思,媽媽告訴我,就是用南京方言給別人表演,說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那個爺爺說的太快了,我沒聽懂他說的,但我覺得還是非常好玩的。臺下的人都很認真的聽老爺爺說話。
后來,雨終于停了,我們就出去了,媽媽又給我拍了好幾張照片,有一張是我最喜歡的,是用手捧著一張春聯。最后我們就依依不舍的離開了,離開的時候我在心里想,這里面真好玩,下次一定還要來。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十七篇
我愛南京博物院今天,我們跟隨著老師來到南京博物院。我們來到南京博物院時,只看見雄偉的南京博物院上有一塊扁,扁上寫著:“物華天寶”可卻有許多同學叫成了:“寶天華物”,導游問這些同學為什么叫:“寶天華物”許多同學說因為:“古時候人都是從右往左念的!”
聽了我的半天解說,可能你還沒有大概的了解南京博物院,下面就讓我大概的介紹一下吧:南京博物院是我國第一座由國家興建的國立大型綜合博物館,它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中山門內北側,占地7萬余平方米,兩座陳列館(歷史陳列館和藝術陳列館)建筑面積萬平方米,均為仿遼宮殿式建筑,黃瓦紅柱,巍峨壯觀。院內草木蔥蘢,各種石刻文物點綴其間,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映成趣。我們一開始走進了瓷器室,瓷器室里有許許多多的瓷器寶貝呢!
南京博物游記作文 第十八篇
每當我看到這張照片,我都會想起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南京博物院游玩。
南京博物院真大呀,而且里面的文物數不勝數。我們向文物最多的紫砂展廳走去。展廳里,有許多出土而又名貴的紫砂水壺,讓現代人知道了古人們的智慧和高超的手藝。其中13間果實和銀縷玉衣最是讓人們喜歡。13件果實分別是:荸薺、核桃、荔枝、龍眼、南瓜籽、西瓜籽、葵花籽、菱角、竹筍、茨菇、山楂、花生、板栗。站在我旁邊的.六歲女孩問她的媽媽:“古人有冰箱嗎?是能比我們冰箱保質期更長嗎?”“古人沒有冰箱。”“那它們怎么沒有霉斑呢?”“我們家的荔枝和龍眼放幾天就壞了。”“這些是紫砂文物啊,不會壞的。”小姑娘和她媽媽的對話,讓展廳里的人哄堂大笑。其實也不怪她,誰叫這些紫砂栩栩如生呢?銀縷玉衣也十分稀奇。銀縷玉衣是用長方形的玉片制成的,用一根根銀線連接在一起。銀縷玉衣只有皇宮貴族才能穿,當他死后,家人把銀縷玉衣給他穿上,在頭頂打個洞,讓他的靈魂好出入,還在他手里放了兩只玉豬,讓他在天堂也能過上好日子。(在隔壁展廳,單獨的展廳里只有金縷玉衣一件哦)
在云錦展廳里,我看見了各級大小將軍、元帥等的戰袍;皇帝穿的金燦燦的龍袍;王妃的真絲絲巾……在瓷器展廳里,我在投影里了解了如何制造瓷器,還和解說員姐姐一起做,并且解說員姐姐還告訴我瓷器的歷史文化呢。我看見了這么多罕見的文物,了解了我國歷史的博大精深。
我為祖國感到自豪,我為我是*人感到驕傲。
- 上一篇:看電視影響少年的作文21篇
- 下一篇:第一次學會騎車作文200字(精選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