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小學作文教案《我喜愛的具》(精選5篇)
小學作文教案《我喜愛的具》 第一篇
教材分析:
《我最喜愛的玩具》是自編教材。選“玩具“作為教學內容,是考慮到玩具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學生有興趣,才有話寫。
一、教學目標:
1、學會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介紹自己的玩具。嘗試在介紹時使用短語“怎么樣的什么”。
2、把自己喜愛這件玩具的原因表達清楚并寫下來,感受玩具帶來的快樂。
3、能寫三句左右的話,寫話時要求格式正確,嘗試運用課文或生活中積累的好詞,學會正確使用逗號、句號等標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用“有-----,有-----,還有-------。”的句式介紹自己的玩具。能把自己喜歡這件玩具的原因表達清楚并寫下來。嘗試運用課文或生活中積累的好詞。
教學難點:能夠將自己喜愛玩具的理由說一說,寫一寫。嘗試運用課文或生活中積累的好詞。
三、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鴨子生蛋”的玩具,貼紙,詞條。
2、學生準備:帶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玩具。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寫話評價。
(一)引出卡通角色,說喜歡的理由。(2分鐘)
師:今天,玩具城里來了一位可愛的小客人,他是誰呢?(喜羊羊)
師:你們喜歡它嗎?(喜歡)為什么?(指名說3個)
生:因為喜羊羊很聰明(他很會動腦筋)
生:他能救羊村里所有的羊。(那也是因為他很聰明。)
生:他很可愛。(我也覺得他的樣子非常可愛!)
(如果學生沒說到樣子,老師點出來)
師:原來大家都喜歡喜羊羊的聰明,我倒覺得他的樣子非常可愛!(板書:樣子)瞧他的眼睛——生:大大的圓圓的。師:你觀察真仔細!說出了他眼睛的形狀。再看看他全身的毛——生:白白的軟軟的。師:嗯,小眼睛真亮,還看出他毛的顏色了。那摸起來肯定舒服!脖子上竟然還掛著一個(生:小鈴鐺。)
過渡,可愛的喜羊羊有話要對大家說。(播放錄音:大家好,我是喜羊羊,你們真可愛!請大家跟我去玩具城逛一逛! )(板書:玩具)
[意圖:學生說喜歡喜羊羊的理由,如果學生能說到喜羊羊的樣子,教師就引導學生把樣子說具體。(從形狀、顏色入手)一開始選取喜羊羊這個最受歡迎的卡通人物,不僅能激發學生對這堂課的興趣,而且也是為最后寫話做鋪墊。]
(二)短語訓練“怎么樣的什么”(3分鐘)
小學作文教案《我喜愛的具》 第二篇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明確要求
1、揭題
2、帶著以下問題默讀課文第1、2自然段
※本次習作訓練的要求是什么?
※課文要求從哪幾方面來寫小物品?
※應按怎樣的順序介紹小物品?
3、反饋、訂正
通過上面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安排好介紹順序”就是“有條理”“反映小物品的特點部分寫具體一些”就是落實“比較具體地介紹自己喜歡的'一件小物品”的要求。
二、學習教材中的例文——我的小花鹿
1、指名讀例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每一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2、重點讀議例文第二自然段
※通過引讀法理清第二自然段的層次
教師讀第一句和圓圓的腦袋上
學生接著讀一對粉紅……像要跟我說話
教師讀小花鹿的身體是桔黃色的
學生接著讀上面還有大紅色的梅花斑紋
…………
※討論: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小花鹿”的特點的?(要求學生用“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接著寫什么、最后寫什么”的句式說,教師用板書引導)
3、齊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想:課文中的“小花鹿”指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處?
三、齊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以進一步明確本次習作訓練的要求。
第二課時
一、觀察小物品
上課時請學生把小物品放在課桌上,老師可從中挑選幾件放在講臺上作為教具,進行習作指導。
二、說說作文構思
1、準備介紹一件什么小物品
2、準備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
3、按怎樣的順序介紹小物品。
4、你準備怎樣把小物品的特點部分介紹具體
三、師生共同評議。
四、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五、習作交流。(抽取有代表性的習作)
1、指名讀習作。
2、師生共同評議。(有否基本達到本次習作的要求)
六、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小學作文教案《我喜愛的具》 第三篇
“玩具是孩子們最親密的伙伴,可以分享他們的快樂,引發他們的想象,但孩子玩玩具經常會發生亂扔玩具、損壞玩具的現象。”,這是一節語言領域的學科《玩具玩具我愛你》,開展這個活動,我本來是要達到這樣的目標:1.初步學習朗讀兒歌,能大膽完整的朗誦兒歌;2.理解兒歌中愛護玩具的行為,激發愛護玩具的行為。
這節教學活動的重點在于:讓幼兒學習朗誦兒歌,能正確對待玩具,玩好玩具能及時整理,養成愛護玩具的好習慣。于是我依據綱要中的內容設計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第一環節故事引入,以故事的形式引入主題,丁丁玩好玩具,就把玩具仍在一旁,玩具找不到回家的路,在哇哇大哭。引入主題愛護玩具與整理玩具。第二環節教師示范念兒歌邊念邊做動作。第三環節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當我在走進活動室,進行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從孩子身上看到了這樣的現象:1.教師在念故事時,部分幼兒不理解故事內容;2.不能較好地完整朗誦兒歌。我還從孩子們的操作中,觀察到了學習上的這種現象:1.幼兒對個別詞語不是很熟悉;2.在朗誦過程中,動作部分有些幼兒容易失控。
這些現象讓我知道了原來的教學設計的不足之處,幼兒的學習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是被引導的。因此,我覺得原來的教學設計可以這樣調整:1.多引導幼兒學習朗誦兒歌,理解兒歌內容;2.鼓勵幼兒完整朗誦兒歌,并以貼紙最為獎勵。
經過我的反思,相信再次進行類似操作活動時能讓幼兒更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念兒歌時能更加的積極主動,課程更加富有趣味性。
小學作文教案《我喜愛的具》 第四篇
一、教學目標
1.把自己最喜愛的玩具的樣子按一定的順序介紹清楚。
2.把自己最喜愛的這件玩具的玩法介紹清楚并寫下來,感受玩具帶來的快樂。
3.寫話時要求格式正確,知道標點符號占一格。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的樣子介紹清楚。
2.寫話時要求格式正確,知道標點符號占一格。
教學難點
能夠將自己最喜愛玩具的玩法說清楚,寫明白。
三、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鴨子下蛋”的玩具,獎章。
2.學生準備:帶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玩具。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喜羊羊圖片,生說喜歡的原因。讓喜羊羊帶大家一起去認識“我最喜愛的玩具”,引出課題。生齊讀課題2遍。
設計意圖:一開始選取喜羊羊這個受歡迎的卡通人物,不僅能激發學生對這堂課的興趣,而且也是為最后寫話做鋪墊。
(二)介紹玩具商城里的玩具的樣子
1.游戲“你說我猜”
錄音播放喜羊羊介紹自己在玩具商城買到的最喜愛的玩具(鴨子)的樣子,學生猜。
引出金鑰匙——按照順序介紹,能把你的玩具介紹得更清楚。
過渡:讓我們帶上金鑰匙跟著喜羊羊區玩具商城瞧一瞧。
2.學生分組介紹自己最喜愛的玩具的樣子
出示玩具商城里的玩具圖片,學生挑選自己最喜愛的玩具,在組內輪流介紹玩具的樣子,其他三人猜玩具的名稱。
3.指名學生介紹,其他同學猜
4.師評價總結。
意圖:選取小朋友比較感興趣的玩具利用游戲“你說我猜”引導學生用上金鑰匙模仿喜羊羊介紹玩具的樣子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也來照著說,激發學生表達的興趣。
(三)介紹玩具“會下蛋的鴨子”的玩法
過渡:剛才同學們都懂得按一定的順序介紹出玩具的樣子,真聰明!現學現用。老師手上的這只鴨子不僅樣子長得可愛,而且還十分好玩,想知道它怎么玩嗎?
1.師演示玩具“鴨子下蛋”的玩法。
師操作,生說操作過程。師評價
2.搭檔配合操作。
師隨機引導,評價。
意圖:選取玩具“會下蛋的鴨子”演示它的玩法,運用時間先后順序的關聯詞讓學生明確玩具的玩法,讓他們上臺操作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
(四)學生介紹自己最喜歡的玩具的玩法
1.分組介紹,推選出“小小推銷員”
出示要求:4人一組在組內輪流介紹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先介紹它的樣子再介紹它的玩法。
2.指名生上臺介紹玩具
師評價。
3.寫一寫
(1)出示玩具“會下蛋的鴨子”的下水文
播放錄音讀,明確寫話的格式。
(2)學生動筆寫自己最喜歡的玩具
(2)詞語庫大放送
老師也有個小建議:寫話的時候,可以用上詞語庫里的詞,也可以用上自己積累的一些好詞,這樣你的玩具就更吸引人了。
意圖:分組介紹最喜愛的玩具的樣子、玩法,飛揚他們的合作能力,最后評選出“小小推銷員”,提高學生表達的熱情。
(五)評價(展示臺)
[意圖:根據剛才寫話的要求來評。先評價好的地方,再指出不足,多以鼓勵為主,讓學生對寫話更感興趣。]
(六)課外拓展,延伸實際
師:今天,小朋友們課堂上的表現都很出色!相信喜羊羊會對小朋友豎大拇指的。小朋友們,其實寫好一段話并不難哦,咱們下課后把自己的這篇小文章讀給你的小伙伴聽吧!
(七)板書設計
我最喜愛的玩具
小學作文教案《我喜愛的具》 第五篇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第一學段為“寫話”,第二、三學段為“習作”,三年級的習作是二年級寫話的過渡。這樣,老師就要想方設法地為學生提供寫作的素材,激發學生的興趣。《新課程標準》中還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于是,我便把習作的“難點”和“興趣”相結合。現場拿來玩具便于學生從各個角度反反復復地仔細觀察,解決沒啥可寫,無話可寫的問題。我以“我最喜歡的玩具”為例,引導學生領悟觀察方法,使學生在觀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有順序”的重要性。在“說”的基礎上,側重指導學生注意書面表達形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希望這樣的訓練能夠為三年級習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在三年級起步習作中,現就本節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想法設法激發興趣
興趣的力量是無窮的。李鐵軍老師說過:“作文教學中的一切活動都要從激發學生興趣和培植習作的自信心入手。”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就會樂在其中。一些學生一提起習作就發愁,產生畏難的情緒。因而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非常重要。排除學生心理障礙,使學生變“怕寫”為“樂寫”,變“要我寫”為“我要寫”。所以,就必須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這堂課,我從兩個方面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1、借助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這次習作是學生樂于交流、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我力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借助多媒體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習作空間。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上課伊始,利用課件展示了幾組謎語。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開啟了學生的思維,觸動了學生的靈感。
2、從寫作內容上激發興趣
每個孩子都喜歡玩具,因此,我以《我最喜歡的玩具》為題。通過現場觀察自己的玩具,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加上每個同學都帶來自己各自喜愛的小玩具,如:小熊、芭比娃娃、小兔子、機器人、變形金剛……學生選擇的都是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寫作內容為學生所喜愛,課堂氣氛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學生產生了濃濃的興趣,這對于教師的寫作指導是十分有利的。
二、仔細觀察,提高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認真觀察是習作的基礎。觀察能力的提高,能體現出一個人作文能力的高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切事物都在變化,只有認真觀察,才能抓住事物特點,把事物寫具體、生動。針對兒童的特點,我要求學生觀察要有順序。如何指導學生按順序觀察玩具呢?課堂上,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玩具仔細觀察。再分小組介紹給自己的同學。接著課件出示要求:抓住玩具的特點從整體到部分,從頭部到尾部……對玩具做全面了解,用眼看,用手摸,用腦記住這些感受。圍繞玩具的外形、顏色、整體、最主要特點這四個方面展開觀察,小組內交流完后,我找幾名學生拿著自己的玩具上講臺前介紹。老師適時指導,其他學生也可以補充。看著自己的玩具,學生很容易說出玩具的外形。這樣,層層推進地引導學生按順序觀察玩具,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范文,指導寫法
作文指導不能忽視習作形式上的模仿。習作教學不應當拒絕適當的模仿,因為模仿是習作的起點。模仿是人類的本能。張志松先生說:“不僅初入學的孩子愛模仿,中學生、大學生,以至早年離開學校的成年人,也在有意無意之間模仿自己認為好的事物。”拋棄“規矩”,越過起點和基礎,急功近利地追求“個性”,放手“創造”,與揠苗助長何異?書畫如此,作文亦然。可見,學生的習作應從模仿開始。所以,我精心選擇了幾篇范文,用大屏幕展示出來,讓學生們閱讀一遍,然后總結范文里面的習作方法、習作結構、用詞等。學生的思路一下打開了,我順勢引導學生簡單列出提綱。大致分為四個大段,這樣,他們就知道如何動筆寫出自己的玩具了,如何把自己的玩具寫的具體生動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雖然這節課在我預期中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我感覺還是有不足之處:1、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前出示的謎語太多,占用的時間有點長,導致后邊的習作方法指導有點緊,整堂課顯得前松后緊。影響了教學的效果。2、在讓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給予交流的時間太少,對學生的分小組交流分工不夠細致,學生交流時沒有順序,所以導致匯報的學生不夠積極,另外,對學生的匯報結果指導不到位。沒有引導學生如何具體、生動地介紹自己的玩具。
人無完人,課堂也是如此,這堂課有得也有失,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力爭從多方面引導孩子們在習作中說真話、抒真情。
- 上一篇:作文500字家務27篇
- 下一篇:作文400到500字高中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