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暑假認識一個人的作文300字(精選5篇)
暑假認識一個人的作文300字 第一篇
我有很多熟悉的人,比如趙鵬就是我一個比較熟悉的朋友。他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淡紅的嘴巴、黑黑地頭發。看起來很可愛的樣子。
他有一次跟我們一起去我家樓下玩,我們走到大門的時候,正要玩起游戲;他說:“我有東西忘拿了!”我們就讓他回去拿,可是我們等了好久都不見他回來;我就過去看一下他在干什么。原來 有一個小朋友撞到了一位老奶奶。趙鵬在扶著老奶奶找椅子坐下來呢。然后才跟我們一起去玩。
有一次。我們放學了。外面下很大的雨,我去放班牌淋著大雨放完班牌我媽媽還沒來。我就跑去屋檐下等媽媽;可是我等了半天媽媽還是沒來。這時趙鵬走過來說你跟我一起用傘回家吧!我很 開心地跟他一起走回家。
趙鵬真是一個善良的人!
暑假認識一個人的作文300字 第二篇
充滿活力的陽光像一只溫暖的手,撫摸著大地,喚醒了萬物。一縷清涼的微風像春天的郵遞員,把春風的信送到每個人身旁。我最熟悉的人是我的媽媽。
“叮叮……”鬧鈴在床頭跳躍著,把懶洋洋的我從溫暖的床上吵醒,我快速的坐起來把鬧鈴關了,然后看了看時間才六點三十,我皺起眉頭小聲說:“今天是周末再睡一會兒。”說完,我又躺下了。“沙沙……”我鎖著眉頭,心想:我沒關鬧鈴?我只坐起來,把被子一踢,快速地跑到了廚房,只見媽媽在辛苦地做飯,一會兒切菜,一會兒炒菜,忙個不停。我好奇地說:“媽媽,你起得真早。”媽媽微笑著說:“不是要給你做早飯嗎。你過去刷牙洗臉吧,早飯一會兒就好了。”
吃完了飯,我在臥室寫作業。媽媽在衛生間洗衣服,媽媽在那里用力的搓著,這時我寫完了作業,跑到衛生間,看見媽媽那起皺紋的手被冰涼的水泡得通紅,我不禁低下頭想著媽媽為我做的一切。然后,我走了過去和媽媽一起做家務。
我們一定要幫父母做家務,做力所能及的事,不讓父母太累。
暑假認識一個人的作文300字 第三篇
我有很多熟悉的人,比如趙鵬就是我一個比較熟悉的朋友。他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淡紅的嘴巴、黑黑地頭發。看起來很可愛的樣貌。
他有一次跟我們一齊去我家樓下玩,我們走到大門的時候,正要玩起游戲;他說:“我有東西忘拿了!”我們就讓他回去拿,可是我們等了好久都不見他回來;我就過去看一下他在干什么。原先有一個小朋友撞到了一位老奶奶。趙鵬在扶著老奶奶找椅子坐下來呢。然后才跟我們一齊去玩。
有一次。我們放學了。外面下很大的雨,我去放班牌淋著大雨放完班牌我媽媽還沒來。我就跑去屋檐下等媽媽;可是我等了半天媽媽還是沒來。這時趙鵬走過來說你跟我一齊用傘回家吧!我很開心地跟他一齊走回家。
趙鵬真是一個善良的人!
暑假認識一個人的作文300字 第四篇
在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給我留下了印象的人,但是有一個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走在去書店的路上,道路兩旁的行人很多。這時,有一位穿著時髦的青年一邊走一邊吃著蛋糕,隨即飄落下一張蛋糕的包裝紙。那張紙隨著風在低空盤旋著。我看了一眼,但沒有去撿,心里想:反正不是我扔的,沒關系。其它人也只是抬頭看著那張紙一點點地落到地面上,沒有去撿的意思。原本清潔的道路上突然多了這么一張廢紙,使它顯得特別顯眼。但我仍自顧自地走進了書店。我在選購書籍時,透過玻璃櫥窗看到那張塑料紙仍隨著風一點一點地移動著。這時,從遠處走來了一位拄著拐杖的老太太,她既艱難地走著,彎著腰,駝著背。風把那張紙吹到了她的腳邊。她低頭看了看,又向四周環視了一下,一番猶豫后,她緩慢地彎下腰,艱難地用手拾起了地上的那張紙;然后用手扶著身旁的樹,一點一點地重新站了起來,步履蹣跚地走到了垃圾筒旁,將那張皺巴巴的紙小心翼翼地放到垃圾筒里。隨即,她又若無其事地走了。我站在玻璃前,目送著她離開,那衰老的背影給人一種弱不禁風的感覺。待她的身影消失在人海中時,我才發覺路邊有許多行人同我一樣,愣愣地看著這位頭發花白的老太太,眼中流露出一種敬佩之情。
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會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事。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陽的光輝。倘若你是個有心人,你就會發現崇高的思想品質,偉大的精神無處不在!
暑假認識一個人的作文300字 第五篇
在我記憶的長河中,有著許許多多的記憶。但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則是墳。墳,它留給了我太多的傷心和思念。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就帶著我會村里,那是的我還不懂事,總以為那是一個大好時機,能讓我在車上玩個夠。于是,爸爸媽媽每次回村里,我都要嚷嚷著要回去。
隨著年齡的增長,細心的我觀察到每次媽媽從村子里出來時總是擦眼睛。我問媽媽為什么,她總是長長地嘆一口氣,沉默著。
一年級時,我們在品德課上學了一首詩,叫做《鄉愁》,當時的我不明白其中的墳是什么意思,我想老師提出了這個問題,老師的回答是:墳是埋葬死人的地方,我們一般在清明節去上墳,以表達對死者的思念。
回過頭來在想想,爸爸媽媽每年只回村一次,正好是在......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有一次,媽媽要回村了,在回村的路上,我問媽媽:“媽媽,你們是要去上墳嗎?”媽媽聽了我的話,大吃一驚。從那以后,我對墳有了一些認識。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今年暑假的一天,爸爸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幾天后,爸爸下葬了,望著那厚厚的墳,我想起了《鄉愁》中的詩句:鄉愁是一座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親人在里頭。
墳,是想見的阻隔,是思念。墳,它永遠留在我的記憶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