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精選29篇)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一篇
去年的國慶節,我們一家人去紹興游玩。經過了長達五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來到了充滿濃郁江南水鄉風情的魯迅故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浮雕上刻著的“魯迅故里”四個大字,顯得格外蒼勁有力。頓時,一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浮現在我的眼前。
走進街巷,這里人山人海、人流如潮、熱鬧非凡。街道兩旁有著許多古香古色又不缺乏現代氣息的建筑。商店里的商品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各類特色小吃更是讓人垂涎三尺,忍不住駐足品嘗。走著走著,便來到了魯迅故居,他的家可大了,七拐八拐的,好多屋子。繞過正廳,有一個園子,那就是有名的百草園,魯迅兒時的樂園。也是人們最向往的地方,許多游客在此拍照留念。在前廳院里,有幾尊銅像,一邊是和藹可親的繼祖母搖著扇子給小時候的魯迅講:“貓是老虎的師傅”的故事,看見一旁坐在椅子上的魯迅認真聽故事的樣子,想象著當時的情形,此刻的我忍不住沉醉在當時的故事中。
走出百草園不遠就到了魯迅少年時讀書的地方,在講堂的中央有一塊扁,上面刻著“三味書屋”四個醒目的大字,石扁下面是一幅畫,畫上有一只梅花鹿正伏在一棵古樹下。畫前面,正中是先生的座位,一張八仙桌,一把高背椅子,桌子上照老樣子整齊地放著筆墨紙硯和一把戒尺。學生的書桌是從自己家里搬來的,分列在四面,東北角上的那張是魯迅用過的'。當年魯迅就在那里讀書、習字,有時把紙蒙在《西游記》一類的小說上描繡像。魯迅的書桌上刻著一個“早”字。字是橫著刻的,很像一個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巧玲瓏的火把。爸爸告訴我這個“早”字有一段來歷:魯迅的父親害了病,魯迅一面上書塾讀書,一面幫著料理家務,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有一天早晨,魯迅上學遲到了。教書認真的壽老先生嚴厲地對魯迅說:“以后要早到!”勤奮好學的魯迅聽了,沒有說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張舊書桌上,刻了個小小的“早”字。他把一個堅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再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毫不松弛地奮斗了一生。
從魯迅故居出來,天色漸暗,天空飄起了細細的雨絲,踏在窄窄的青石板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大家似乎都沉醉在這迷人的夜色中。隨手取出一把茴香豆,跟隨爸爸媽媽上了搖搖擺擺的烏篷船,在頭戴烏氈帽,手搖輕篙的船家帶領下,結束了一天愉快的旅行!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二篇
今天,我特別興奮,因為媽媽要帶我去魯迅公公的故里。魯迅公公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
早晨,吃過早飯,媽媽帶我走進了魯迅故里,我們先去了他的祖居,看到了他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還去了他小時候的樂園————百草園。魯迅公公小時候會把墻角落里的碎磚翻開,爬出蜈蚣。蟋蟀。臭屁蟲來,他用手指按住臭屁蟲的背,臭屁蟲放了個臭屁逃走了。小時候的魯迅公公膽子很大,經常在井圈邊上跳上跳下,玩的非常開心。這里就成了他小時候的樂園。比起現在我玩的遙控飛機。汽車那就差多了。我們又去了三味書屋,這是魯迅公公小時候讀書的地方。屋子中間有一張八仙桌,桌子的右上角刻著一個“早”字,這是他用來提醒自己讀書不要遲到。而我讀書不像魯迅公公那樣用功。早上,媽媽叫醒了我,我還要賴在床上。
參觀完魯迅故里,我們回家了。路上我對媽媽說:“我長大了要做一個像魯迅公公一樣的人。”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三篇
在驕陽似火的日子里,我和寧波晚報的小記者們懷著對魯迅先生無限崇敬的心情參觀魯迅故里。
我們沿著窄窄的石板路來到了位于東昌坊口西側的周家新臺門。魯迅在周家新臺門內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給人們留下了耐人尋味的蹤跡。新臺門坐北朝南,青瓦粉墻。從魯迅故居臨街兩扇黑油油的石庫臺門進去,穿過小天井,是一間泥地的臺門間,系魯迅家當年用來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那里陳列著轎和櫓。
從臺門斗側門進去,有一口水井。那水井里的水多么清澈,多么清涼。把手一伸進井里,你就會感到渾身十分涼爽,仿佛來到了冰涼的世界。井邊有棵小樹,像是一頂撐開的綠傘為井遮風擋雨。
穿過長廊,就來到了桂花明堂。這里原種著兩株茂盛的金桂,所以得名為“桂花明堂”。桂花樹下有一張大圓桌,據說魯迅小時候,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經常躺在桂花樹下的桌子上乘涼,聽繼祖母給他講故事…… 過了桂花明堂,便來到了魯迅臥室兼書房。里面有鐵梨木床、桌子、椅子……據說魯迅從日本留學歸國后,在紹興任教期間,常在這里備課、寫作。
穿過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魯迅故居兩樓兩底。那兒有間會客室,魯迅常在那兒接待朋友、同學。會客室里除了桌椅外,還陳列著一張皮躺椅,聽說是魯迅的父親在生病的時候用來休息的原物。除了會客廳外,那兒還有他母親的臥室、夫人的臥室……
忽然我想起魯迅的《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中有段描述: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子,相傳叫作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我多么想一睹為快,于是漫步來到百草園。百草園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那里種著各種各樣的瓜和菜還有清香撲鼻的桂花樹……導游姐姐介紹道:“魯迅小時候經常和小伙伴們到百草園里玩耍嬉戲,他們在這片小天地里捉蛐蛐,看螞蟻背蒼蠅 ……冬天還常常在雪地里捕鳥呢!”聽了介紹,我仿佛看到魯迅在此玩耍的情景,聽到了他的歡聲笑語。
經過百草園,我們又來到了三味書屋。這是魯迅曾經讀書過的地方。我發現魯迅書桌右下角有一個“早”字,覺得奇怪。后來聽了導游姐姐的講述才知道:原來魯迅在一次上學時因故遲到,受到塾師的嚴厲批評,于是就悄悄地用小刀在書桌右下角刻下了這個“早”字,用以自勉。我深深地佩服魯迅的這種精神。瞻仰魯迅故里,更激起對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崇敬之情。
稽山常青,鏡水長綠。魯迅浩然正氣,高風亮節永留人間,將激勵我們發奮學習,長大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作不懈的努力。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四篇
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市區的魯迅中路,是一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而這條街上的魯迅故里,是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場所。
我們來到大門口,門口有一堵墻,墻上畫著魯迅抽煙的圖畫。在這堵墻的前面,有幾個兒童雕像,他們圍在一起,好像在聊天,又好像在玩耍。
踏著青石板路往前走,路的左邊是烏篷船碼頭,小河上,烏篷船晃晃悠悠地蕩著,這已經成為紹興的一道風景。
石板路旁邊就是三味書屋,那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這里發生了許多故事。石板路兩旁還有許多特色的小店,有臭豆腐店,有黃酒店,有工藝品店……最有特色的要數紹興黃酒了,那里的黃酒酒精度含量很低,我一個人就喝了一瓶。我們正在魯迅紀念館游玩,突然下起了暴雨,讓我們猝不及防,一瞬間就淋成了落湯雞。
濕淋淋的我們來到一家商店里面游玩,有一個老爺爺正在題扇,他的名字叫沈長軒,93歲了。爺爺為我們題了一副扇子,剛勁有力的字體,慈眉善目的爺爺,我們和爺爺合了影,然后去了魯迅故居。
魯迅家的房子很大,房梁也很高,感覺像是一座巨人住的房子,魯迅其實也是一位巨人——文學巨人。魯迅家的后院叫百草園,里面都是些雜草,據說魯迅小時候經常和朋友在里面玩。走出魯迅家的屋子,有一個賣青瓷的商店,我們在琳瑯滿目的商品中選擇了一套餐具,短暫的休息過后,我們的旅行就結束了。
旅行雖然結束了,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他的精神鼓舞著我,我不但對魯迅先生更加敬仰了。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五篇
迎著風,我來到了魯迅先生的故居,體驗了一番舊時興旺大家族的風采。
我跟著堂姐到了大門口,買好票,擠了進去。來參觀的人可真多呀,可見大家都很敬重魯迅先生。我們順著欄桿走進去,先看見魯迅先生的塑像,他嚴肅地站在那里,好像在囑咐我們要認真學習,將來做個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接著我陸續參觀了魯迅先生家里的一切,充分感受到了封建家族的興旺。我又吵嚷著要去看百草園,但堂姐說百草園只不過是一片菜地罷了,這馬上給我倒潑了一盆冷水。可是我想為什么在魯迅先生的筆下,百草園是那么的栩栩如生呢?
最后我參觀了三味書屋,我很想去看看里面魯迅先生的課桌上有沒有刻著一個“早”字,但因為三味書屋暫不開放,所以我們只好怏怏地走了。臨走前,我還和閏土的塑像和了影。
游覽了魯迅故居讓我在新年里過得更充實,我還會再去一次的!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六篇
周末,爸爸開車帶我和媽媽一起去了紹興。去紹興前我翻了資料,了解了紹興是一座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文化和生態旅游城市,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人之鄉。名人有魯迅、蔡元培、xxx、秋瑾……使我對紹興越來越期待,恨不得長一雙翅膀馬上飛到紹興!
大概開了1個半小時的汽車,我們到了魯迅故里,它坐落在中興路,是一條保護比較完整的“老街”。街道兩旁是古色古香的民國建筑。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寫過一段話: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叫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卻是我的樂園。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蟬鳴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突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實在是太美了,我迫不及待地排隊進去一看究竟,可是在我眼前的卻是一塊普普通通的菜地,沒有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也沒有蟬、黃蜂、云雀,我問爸爸為什么他能寫得這么美?爸爸說他從小就喜歡看書,鉆研,運用美妙的文筆寫得活靈活現,這就是文學的力量!我很慚愧,要向魯迅先生學習,刻苦鉆研,認真學習,以后成為有用的人!
從百草園出來我們坐了烏篷船,這是紹興獨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竹篷被漆成黑色而得名。船的兩頭有竹篷,船身比較小,我們只能坐著,船夫叔叔說不能站起來,容易失去平衡翻船,我嚇得靠著爸爸一動不動。船夫叔叔可厲害了,一只手一只腳就可以滑動船槳,讓船穩穩地前進。不一會兒我們就到了三味書屋,爸爸告訴我這里是私塾,就像我們現在的學校,是上學的地方,很小的一個房間,正對著門的墻上掛著一塊匾,寫著“三味書屋”四個字,匾下面是一幅畫。放著幾張桌子,靠左邊墻角的位子就是魯迅先生的,當年他為了給父親買藥遲到了,老師嚴厲地批評了他,他在書桌上就刻了一個“早”字,時刻提醒自己不遲到。魯迅先生不愧是一代名人,無論在學習上,生活上都嚴格要求自己,值得我們學習一生。
我們又去了沈園,越王臺,魯迅祖屋……學到了很多成語,典故,古詩,這趟紹興行讓我受益匪淺,等我學了魯迅先生的文章,我還要再來一次,肯定又是另外一種心情!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七篇
周日,我帶著對魯迅先生的好奇心,與語文課本一起來到了紹興魯迅故里。
還未進入大門,我便看到了兩個孩子的銅像,仿佛正在聊些什么。走近一看,這不就是閏土嗎?跟課文中同樣的銀項圈、同樣的小氈帽、同樣的紫圓臉。那么,另一邊穿著大少爺服裝的,一定就是兒時的魯迅先生了吧!那他們聊的應該就是看瓜、刺猹、捕鳥……我也真想聽聽!
走進大門,我便進入了魯迅祖居,這院子可真大!不僅有臥室、廚房、浴室這些必要的房間,還有琴房、大客廳、小客廳、倉庫……看都看不過來,他們家可真富有呀!
在語文課本中,閏土與魯迅先生是在廚房相識的,但并不是祖居的廚房,而是新臺門——現在的故居里的廚房。帶著好奇心,我們跨進了魯迅故居的大門。故居就沒有祖居那么大了,但還是有一種大戶人家的氣派。在那兒,我找到了章運水與魯迅先生相識的廚房。可想而知,章運水其實就是魯迅筆下的閏土了。
來到后花園——百草園,在那兒,我仿佛看到了兒時的魯迅先生與章運水在一起玩耍嬉戲,一起在井沿上跳來跳去,一起坐在石頭上談那些鄉村趣事。
走了一個下午,我們還參觀了魯迅先生與兄弟們小時候的學堂——壽鏡吾先生的三味書屋,還有魯迅紀念館。我仿佛與魯迅先生一起經歷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他是真正地用他的武器——筆,戰斗了一生。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八篇
冬日的陽光照耀在大地上,雖然積雪還沒有完全融化,但我們的心猶如受到了拂面的春風,今天天氣仿佛是特地為我們準備的——今天是冬令營。同學們各個興高采烈,紛紛議論著。
這次冬令營我們要前往紹興,去“訪問”著名的作家魯迅先生和“瞻仰”大禹皇帝。
“到了!到魯迅故里啦!”一位眼尖的同學激動地叫了起來。我順著他手指的地方望去,果然,“魯迅故居”四個大字引入我的眼簾。車還為停穩,我們就像出籠的小鳥,蜂擁而下。下車后,飛奔向這次參觀的目的地——魯迅故居。來這里認識這位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我們跨過高高的門檻,踏著一塊塊青石板鋪成的石板路,走進了既富麗堂皇又古色古香的魯迅故居。十分氣派的大客廳里,一張張檀香木雕做成的桌椅,顯得那么古老;一幅幅精美的圖畫,顯得那么豪華……我瞻望著墻上魯迅先生銳利的眼神,聽著導游的介紹:五間二層樓房,東首樓下小堂前,是吃飯、會客之處,后半間是魯迅母親的房間,西首樓下前半間是魯迅祖母的臥室。西次間是魯迅誕生的房間。樓后隔一天井,是灶間和堆放雜物的三間平房。魯迅的童年、少年時期在此度過,直至1899年出外求學……在這里,我了解到了魯迅先生的妻子是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禮俗;在這里,我知道了魯迅童年有個小伙伴叫閏土,他在這里告訴了魯迅很多的新知識;在這里,我看見了“百草園”,高高的圍墻上爬滿了藤,一棵桑樹,一棵皂角樹,一片菜園,雖然還“覆蓋”著殘剩無幾的白雪,但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它生機勃勃的場景,出現了魯迅和那些朋友們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在大院里的情景。
離開百草園,我們走過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走過一座小小的石拱橋,四個醒目的大字吸引了我的眼球——三味書屋。這是魯迅先生的書房,教室。我們立刻涌向了里面,一張大講桌上躺著一把陳舊的戒尺,周圍6張大小不一,各式各樣的書桌述說著歲月的痕跡。魯迅先生的書桌在哪兒,我伸著脖子想看看那個“早”字,可惜,導游說為了保護它,拍成了照片給大家看。望著“早”字,聽著魯迅先生為了給他父親治病買藥而藥店當鋪來回跑,為了告誡自己不再遲到而在書桌上刻下的“早”字,我的眼睛濕潤了,多么艱辛的生活呀,可他依然努力學習著!想想自己那是多么的幸福……
走出魯迅故居,我們品嘗了“孔乙己”的茴香豆、紹興的臭豆腐,我們忽忽悠悠漫游著。
最后“咔嚓”一聲,在魯迅先生的巨幅照片前留下了我們的身影。我們也隨著大家一陣“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朗誦離開了魯迅故居。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大禹皇帝的紀念館,知道了大禹治水的艱辛。
快樂的時間總是很短,現在已經接近黃昏了,我們也戀戀不舍地上了車。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九篇
一進入步行街,一個巨大的石碑引入眼簾,上面刻畫著一個抽著雪茄的魯迅。魯迅故里四個大字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石碑的主色調是黑白兩色,令人眼前一亮。前面還有幾座正在嬉戲的兒童,和一位教書先生。
一直往前走,左側又是大字,還是金色的,上面刻著“民族棟梁”。而右側便是魯迅故居了。進入魯迅故居,你會發現它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還有可能迷路,著實讓人大跌眼鏡。可想而知,當時魯迅的家庭條件是多么好。大家總是認為家境貧窮的人學習可能會更刻苦一點,功成名就的肯定是他們。其實,也有些例外,比如魯迅就是其中一位。
接著我們來到了在魯迅故居算是非常著名的一處景點——三味書屋。這就是曾經魯迅讀書的地方。里面有幾套桌椅整齊的擺放著。魯迅先生的座位在角落。接下來,我們將要跨越時空了,在魯迅的桌子上,刻著一個“勤”字。這大家肯定也知道這個故事,也就是魯迅在小時候,經常遲到,常常要收老先生的批評,所以才會在桌子上刻一個勤字的。在這勤字中似乎有一種歷史的滄桑感。
看看旁邊綠色的小河,就像翡翠一般。在小河之上,有著幾艘烏篷船。船上有著烏漆墨黑的船篷,在水中游蕩,像黑鱗片的小魚,但又看上去有許些破舊不堪,充滿了歷史的味道。
這里充斥著整個紹興的文化,也充滿了紹興的歷史。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十篇
魯迅故里在紹興市區內的東南面。魯迅故里內,有一條石板鋪成的小路,小路直直地穿過古色古香的小店。石板小路轉彎就是大家熟悉的三味書屋和百草園。
百草園,是魯迅先生小時候玩耍的地方。里面有四塊不大但整齊的田地,田地里種著碧綠的大白菜。你要是看到,準會直流口水,那綠的像被顏色染過一樣。一陣微風吹來,大白菜們紛紛跳起舞來,仿佛給大家表演。四周有一道欄桿,好像給田地穿上了件樸素的衣服。井是那樣的深,深得王野望不到底。可惜沒有水,可能是怕我們小孩子掉進去吧。
最想要去的,當然是那有花園的,魯迅先生小時候學習、上課的三味書屋了。三味書屋大約35平方米,“三味書屋”的匾額下方有一張松鹿圖,兩旁的柱子上有一副對聯:至樂無聲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詩書。魯迅先生的座位在書房的東北叫,書桌右邊有魯迅先生親手刻得“早”字。這“早”字可是有來歷的哦。可不是亂畫的。如果你不知道,可以問問你的爸爸媽媽。三味書屋的后面,有一個小園子,園里有三棵樹:兩棵桂花樹,還有一棵是梅花樹。聽說那棵梅花樹有一百多歲了。
我就不愿拋棄那美麗的魯迅故里啊。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十一篇
國慶長假期間,爸爸媽媽帶我去魯迅故里游玩,我特別高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來到了紹興——這座富有濃濃的文化氣息城市。
一到魯迅故里門口,“魯迅故里”這四個金色大字蒼勁有力地雕刻在大石板上,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在入口處,有幾家紹興特產商店,其中的茴香豆特別吸引游客的眼球,另一邊是烏篷船碼頭,那頭戴烏氈帽的船夫和烏蓬船,呈現出古紹興特有的景象。
走進魯迅故居,客廳里的那些古家具吸引了我們,媽媽不停的拍照,往里走,就到了佛堂,墻上掛著一大塊金黃色的布,上面銹著紅色的“佛”字,前面還擺了一張桌子,在桌上擺放了許許多多貢品。再往里就是一間一間的房間,有主人房、少主房、幼童房、繡房、琴房等,不但房間多而且每間都富麗堂皇、豪華富貴。穿過好幾間屋子來到了魯迅小時候的樂園——百草園,園中古樹參天,百鳥爭鳴,使我不禁想起了魯迅的童年生活。
出了魯迅故居,沒走幾步我們來到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頗負盛名的一所私塾,是魯迅讀書的地方。屋中間掛著一塊匾“三味書屋”,匾下一幅《松鹿圖》,屋子的東北角是魯迅的座位,上面還有他刻得“早”字。“早”是有故事的:魯迅的父親生病了,魯迅為了照顧父親,為父親買藥遲到了,教書先生壽鏡吾批評了他。魯迅就在桌上刻了一個“早”字,勉勵自己不要遲到。
最后,我們來到了魯迅紀念館,走進大門,一眼就看到魯迅的銅像,它比真人還高,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左手抱右手肘,右手搭在扶手上,表情嚴肅而不失親切,深深的眼袋,似乎是他憂國憂民的證明。在館內,我們了解到了魯迅坎坷的人生歷程。魯迅寫的“是父親的窮下來,讓我懂得了許多”這句話讓我感處最深,他在遭受家庭變故,飽受人間冷暖后,認識到社會的腐敗,從而自強不息,成了一代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這次游玩,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激勵我發奮學習,長大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作不懈的努力。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十二篇
8月3日我們要去紹興,游魯迅故里。紹興在什么地方?魯迅是誰?我一點也不知道,我腦子帶著許多“?”來到了這個地方。
我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參觀了魯迅故居、三味書屋、百草園、咸亨酒店、和魯迅紀念館等地方。我邊看邊聽爸爸講,漸漸地對魯迅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爸爸說魯迅是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寫過許多好文章,比如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孔乙己》等
我們先參觀了魯迅故居,有很多房子,房子分為主人房,少住房,書房,會客廳,客廳又分為招待重要客人和招待親戚的地方,參觀了這個地方我知道那時候人們對老人是非常的尊敬,長輩住中間,光線比較好的地方,晚輩住側面。
三味書屋原來是一個小學校,過去叫私塾,那個學校很小,就一個讀書的屋子,后面一個小院子,聽說在三味書屋教學的那個老師非常有文化,也是紹興最嚴厲的老師,我在這位老師的桌子上發現了一個戒尺,有一次,魯迅的爸爸臥床不起,他去給爸爸抓藥,遲到了,他的老師就用這個戒尺狠狠的打了魯迅,魯迅為了記住老師告誡,在他的課桌上刻了一個大大的“早”,后來他再也沒有遲到過。那個小小的院子,只有幾棵樹,魯迅和他的同學下課只能在這個地方玩。
百草園,開始我以為這個地方一定很好玩,進去一看,才知道百草園原來是一個普通的院子,里面有很多雜草和幾棵大樹,讓我一個人在這里面玩,會感覺特別無聊,可是這里當年卻是魯迅的“天堂”。他夏天在百草園玩爬樹,捉蟋蟀,蜈蚣,拔何首烏,冬天在這里捉鳥,堆雪人。后來他寫出很著名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最后我們抵達了魯迅紀念館,我看到好多他生前手稿,他畫的畫,他穿過的衣服,用過的筆,看到他親筆題寫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還看到毛爺爺對他的評價,用八個最來評價他,分別是“最偉大和英勇的旗手、最可寶貴的性格、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民族英雄。
參觀完,爸爸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小紀念品,上面寫了一句魯迅的話,讀書三到:心道,眼到,口到。我要牢記這句話。像魯迅爺爺學習。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十三篇
今天,我們去了魯迅故里。
一大早,就有三輛大巴車早早地等在學校門口。我們乘坐的是4號車,可是老師讓我們先到教室集合,再統一上車。到了教室,我看見已經有20多個小朋友在了,老師則沒來。又過了好一會兒,老師才來,這時候,人已經特別多了。等到人都到齊的時候,老師說:“大家排隊上車吧!”大家立刻歡呼起來,我們早就迫不及待了。
到了魯迅故里,車子停了下來,大家一個接一個地下車了。我們首先去了魯迅故居,里面有好多魯迅用過和看過的東西。第二個參觀的是三味書屋,里面有魯迅在課桌上刻過的“早”字。不過,課桌不像我們現在用的課桌一樣,是用木頭做的,因為那時還沒有不銹鋼和塑料做的課桌呢!第三個去參觀的是百草園,可是我并沒有看到幾百種草,數來數去也只看到十幾種草,并沒有看到預期中的幾百種草,我有點失望了。
參觀完百草園之后,老師就帶我們回學校了。路上,大大小小的店鋪在嘈雜的人群中高聲叫賣著。臭豆腐、羊肉串和冰淇凌的香味直撲我們的鼻子,饞得我們都直流口水。可是,我們不能買東西,所以,我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它“溜走”。
魯迅故里是紹興的一處名勝古跡,我們要愛護它們,更要尊重他們。紹興是一座千年古城,除了魯迅故里,還有許多名勝古跡,如xxx故居、大禹陵,還有蔡元培故居等等,真為自己生活在紹興感到驕傲!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十四篇
周日的上午,我懷著敬仰的心情和媽媽來到了阜成門內的一個胡同里,因為魯迅先生的故居,就靜靜的坐落在這。
北京的初春還是有些涼意,但我看到大門口桃樹上的花苞,我的心里頓時溫暖了起來。人一進門,就好像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幽靜的四合院,淡淡的陽光灑在房檐上,一點也不顯得冷清,似乎還有人居住在這里。這個青瓦灰墻四合院很小,院子的中間有一棵大的丁香樹,聽故居的管理員阿姨告訴我這棵丁香樹是魯迅先生親手栽種的,算算到今年都86年了,活的可好了。我想魯訊先生一定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這里到了春天肯定是滿園飄香了。
在故居的東邊,有一個陳列大廳,擺放著各種展板和實物,濃縮了魯迅先生一生的經歷。“在紹興的”部分主要 展示了從魯迅先生在紹興時的童年和少年時光,他經歷了家道的敗落,也由此體驗了人生的辛酸。接著,“在南京”、“在日本”的求學經歷,使青年時期的魯迅抱定“救國救民”的信念,后來又毅然做出“棄醫從文”的決定。在北京”的教學與革命經歷,使他有機會宣傳進步思想,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寫出慷慨激昂的戰斗檄文,喚醒沉睡的國民,激勵人們革命救國。在他看來,一個民族的命運,遠遠重于個人的得失。魯訊先生的一生,是與整個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種精神,也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
看完這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的精神鼓舞著我,我不但對魯訊先生更加敬仰了,而且,心里真的明白了什么叫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十五篇
放假了,我們一家人,還有姐姐和大姨一起去紹興魯迅故里游玩。我走進魯迅故里大門,沒注意有門欄,一不留神差點摔倒。
魯迅故里到處都有好吃的、好玩的。我買了一個甜筒巧克力味的,那價真是高的要命!居然要十元錢一個。我們又每個人買了串臭豆腐就去逛街了,媽媽和大姨東瞧瞧,西望望,買了幾件衣服就到午飯時間了。我們進了一家店,然后點了幾樣菜:蛋黃南瓜、玉米烙、酸菜魚、青椒牛柳……
我們吃了飯就去買票,買票的時候,人像潮水一樣多。好不容易買到票,我們就進去參觀了。去的第一個地方是魯迅祖居。里面非常大,一進門,就會看見一張木制桌子擺在兩把木制椅子中間,左右兩邊也一樣:兩把木制椅子中間有一張木制桌子。魯迅祖先住的地方可真大呀!東西都是古老的,而且有許多拐彎出,把我弄得昏頭轉向。除此之外,我們還參觀了廚房、臥室、書房。
里面的東西擺放的整整齊齊,差不多都是棕色的,只有被子、床單這種東西是其他顏色。對了,還有廚房的灶臺是白色的。接著,我們又去了三味書屋。我問媽媽三味是不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媽媽說是的,我很高興,因為我說對了,這是我從書上看來得,我還從書上了解到魯迅讀書乏味的時候,還會跑到后院的樹上捉知了。三味書屋的樣子跟魯迅祖居差不多,只是添加了一幅畫,可是我沒看明白畫的是什么。走出三味書屋,我和姐姐買了一桶爆米花就進了魯迅紀念館,開始我還一位是電影場,高興的不得了。
我們一進去就看見魯迅銅像旁邊的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雖然,我現在還不懂這句話的意思,但是我相信,總有一天誤會懂的!游了魯迅故居,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十六篇
到了!到了!魯迅故里到了!洋溢著濃郁水鄉風情的大幅浮雕上,“魯迅故里”四個大字蒼勁有力,那氣宇軒昂的一代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漸漸清晰起來……
迎著人流,我們來到了魯迅故居,魯迅故里游作文。跨過高高的門檻,從側門進去,穿過年代已久的長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稱“天井”,這里原種這兩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因此而得名。閉上眼睛,小時候的魯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樹下小飯桌上乘涼,我耳邊似乎還有繼祖母蔣氏讓他猜迷,講故事的聲音……魯迅的臥室書房百草園……都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每到一個地方,就感覺離這位一代宗師又近了一步,敘事作文《魯迅故里游作文》。
我最想去的地方還是“三味書屋”,于是又迫不及待的循著魯迅的描述,探尋他當年讀書的氣氛。“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間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清朝著名書法家梁同書所題。走進去,我們看到了一張陳舊的兩屜硬木書桌。這書桌極其普通,但卻蘊涵著特別的含義,因為這是魯迅因故遲到后,受到塾師的嚴厲后,刻下“早”字,用以自勉的書桌,我眼前不由的浮現出魯迅一筆一畫的刻字與勤逸學習的'畫面。我深深地呼了一口氣,貪婪的搜索著魯迅的氣息,這里畢竟是魯迅生長的搖籃啊!
再次走在窄窄的青石板上,雨依然在下,一樣的細,一樣的小,為這一趟魯迅故里之游染上了別樣的情緒。一條清澈的小河,從故居門前潺潺流過,雨點輕輕落上去,裂開了以道道細微的縫,一圈兒一圈兒地蕩漾開來……
我掏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烏篷船,在頭戴氈帽,手持青蒿的船家帶領下,離開了這座文化古鎮,但那一圈兒一圈兒的魯迅情卻久久在我心中蕩漾。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十七篇
這個星期天,我和媽媽廠里的同志一起去紹興采風!”聽到這個消息,我別提有多高興了。
星期天的早晨,同學們興致勃勃地上了大卡車,帶著對目的地的遐想,經過快樂而漫長的兩個半小時,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
剛來到紹興,一陣香味就撲鼻而來。呵,那不正是臭豆腐的味道嗎?在許多人眼里,臭豆腐是“奇臭無比”的,可我卻對臭豆腐“愛之入骨”。特別是紹興的臭豆腐,連做夢都想嘗一口呢!“老師,能不能現在就去買臭豆腐啊?”“是啊,我們都想去買呀!”瞧,一大群“臭豆腐迷”們都嚷嚷起來,迫不及待地想去買了。“等我們參觀完所有景點,下午自由活動的時候,你們想買多少就買多少!”王老師說道。“噢!”
我們先來到了魯迅爺爺小時候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三味書屋從前是一個私塾,魯迅爺爺小時候就一直在那里讀書。在魯迅的那張舊書桌上,刻著一個“早”字。說起這個“早”字,還有一段來歷呢!那年,魯迅的父親害了病,魯迅一邊上學,一邊幫著料理家務,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和藥鋪之間。有一天早晨,魯迅上學遲到了,教書的老先生嚴厲地對他說:“以后要早到!”勤奮好學的魯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張書桌上刻了一個小小的“早”字。魯迅也總把這個“早”字深深地刻在心里。從那以后,魯迅上學就再也沒有遲到過。由此可見,魯迅爺爺小時
侯是多么的熱愛學習呀,我們一定要學習他的這種好品質!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魯迅爺爺紀念館。一進正門,就可以看見一座高大的青銅魯迅爺爺坐像,壁上還刻著魯迅爺爺的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伏首甘為孺子牛。紀念館陳列著許多魯迅爺爺生前的作品:《阿Q正傳》、《祝福》、《藥》、……魯迅爺爺的作品充實了世界文學的寶庫,他可真是我國的一代文豪啊!
下午,我們還去了魯迅爺爺的故居和百草園。魯迅爺爺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無限深情地寫道:“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我們叫它百草園。不必說碧綠的菜田,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樹;單是周圍的泥墻根,就有無限樂趣。”的確,當我們剛踏進百草園,一股野草、泥土的清香就撲鼻而來,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清新、樸實的韻味。
旅游完了一天,我們一邊吃著剛買的臭豆腐,一邊在車子里欣賞著窗外那美麗的景色。紹興怎么看都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體現出一種寧靜、典雅的美,讓人越看越舒服!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如此秀美的江南水鄉養育了魯迅這樣偉大的人物,真不愧為天杰地靈啊!
紹興之游,讓我了解了魯迅,也讓我領略了江南水鄉獨特的美,我愛紹興這個地方!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十八篇
一年多前,我與父母參觀了紹興的魯迅故居。
進入魯迅故居,只見一條窄窄的青石板兩邊,一溜粉墻黛瓦,竹絲臺門,百草園,三味書屋,咸亨酒店穿插其間,一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口流過,烏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
魯迅一生寫下了800多萬的著譯,他的《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許多作品被一版再版翻譯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語等多種文字,飲譽全球。《魯迅全集》拾他留給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觀了魯迅故居后,我知道了魯迅“棄醫從文”的故事,他邁出人生道路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是因為他認識到了改變國民性的重要,所以選擇了文學藝術,以筆作為自己救國救民的戰斗武器。魯迅曾經說過我若從醫只能拯救少數幾個人,而我從文拯救的則是一代人。
魯迅還在反文化“圍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貢獻,他與xxx人交往密切,堅決擁護中國xxx的抗日戰線政策。他關心青年、培養青年、為青年作家的成長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現在魯迅故居已被命名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讓更多的人受到魯迅愛國思想的熏陶,弘揚歷史文化。
聯系現在,祖國正需要我們來強大發展,但強國必定要從科學開始,沒有豐富的知識就沒有中國強大的未來。所以現在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發奮學習,發揚先輩的光榮傳統,將來才能在各行各業貢獻我們的力量,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世界強國。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十九篇
五一勞動節那天,我們全家去了魯迅故里,魯迅故里在紹興。
走進魯迅故里大門口,看到人山人海的游客,兩面是門店,賣者各種各樣的土特產,有梅干菜、茴香豆、黃酒等等。其中有一家店在賣龍須糖,吃到嘴里像長了龍的胡須,細細的掛滿嘴角,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我又買了一盒牛皮糖,芝麻味的,吃起來真的很牛啊。再向前走了100米,到了三味書屋,那里都是魯迅看過的各種書籍,爸爸說:“魯迅是從小就愛讀書的人,所以他成了名人。”爸爸還說:“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哦!做個有用的人。”又走了50米,到了魯迅的臥室和書房等等,然后,我看到了一扇門檻很高的門,我問爸爸:“為什么這個門的門檻那么高啊?”爸爸說:“因為他們是大戶人家,那時候大戶人家的門檻都是很高的。”走到大堂,那里都是用木頭做的家具,看起來很漂亮,很珍貴!我繞過了大堂來到百草園,那里有許多金黃的油菜,綠瑩瑩的小樹,百花齊放,漂亮極了。媽媽說:“這里是魯迅小時候常玩的地方,捉鳥打蛋也在這里。”繞過了百草園小門,來到了后院的唱戲臺,下面是一個魚塘,有許多小金魚,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看見有許多游客在看戲,臺上唱著紹興的古越劇,游客們都拍手稱好。
這一次的紹興之旅,讓我學到了很多,開拓了我的眼見,豐富了我的知識。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二十篇
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市區魯迅中路上的魯迅故里,是一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是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
我們先來到大門口。門口有一堵墻,墻上畫著魯迅抽煙的圖畫,這幅畫黑白分明。在這堵墻的前面有幾個兒童雕像,他們圍在一起,好像在聊天,又好像在玩耍。
踏著青石板路往前走,路的左邊是烏篷船碼頭。小河上,烏篷船晃晃悠悠地滑著。這已經成為了紹興的一道風景。
小河上有一座石板橋,走過橋就來到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這里還有一個“早”字的故事:魯迅的爸爸病了,魯迅每天都要去街上買藥給爸爸。有一天,魯迅為了這事兒上學遲到了,老師嚴厲地批評了魯迅。于是,魯迅就在桌上刻了一個“早”字,這個字他不但刻在桌上,而且刻在了他的心里。從此,他再也沒遲到過。
三味書屋的對面就是周家老臺門。周家老臺門是魯迅祖父住過的地方,這里有白墻烏瓦和古色古香的雕花家具,連窗戶和門都很特別。
走出老臺門往前走,走了不多遠,就來到了周家新臺門,這里是魯迅小時候住過的地方。臺門后面有個花園,那就是百草園,是魯迅小時候的樂園。
石板路兩旁還有許多特色的小店:有臭豆腐店,有黃酒店,有工藝品店……最有特色的要數臭豆腐了。這里的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你輕輕地咬一口,會發現這臭豆腐外面脆,里面嫩,這味道真是好極了!紹興的臭豆腐也因此“臭名遠揚”。
魯迅故里既有水鄉特色,又有文化特色,不愧是紹興的鎮城之寶。歡迎大家前來游賞。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二十一篇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寫下這樣優美詩句的是魯迅先生。在一個春天的下午,我去了魯迅故里。
剛要走進魯迅故里,我就被廣場上的幾個小銅人給吸引了,他們一個蹲著一個大笑著,另外一個彎著腰,我心想,魯迅兒時最好的朋友是閏土,有一個銅人應該就是閏土了吧。我還記得《少年閏土》中“那碧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腦海里立刻就浮現出了閏土可愛的樣子。
走進魯迅故里,那一棟棟的復古式的建筑,使老紹興的味道濃了很多。小鳥在天空中吱吱喳喳地叫著,如同是在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
不知不覺中,我走到了魯迅他天天上學的地方“三味書屋“。一來到三味書屋,看著墻角那張破舊的桌子,上面刻了一個“早”字,立刻讓我想起了關于這個“早”字的故事。有一天,魯迅父親生病了,每天早上要吃藥,這可讓早起上學的魯迅忙壞了,他去百草園中摘取草藥,給父親泡藥,就在這一天,魯迅上學遲到了,差一點被壽鏡吾老師罵。第二天,他起得更早,可還是遲到了,壽鏡吾老師嚴厲的眼睛銳利地盯著魯迅,好像在說:“好小子,居然敢遲到。”一下課,大家都出去玩了,魯迅拿起一把小刀,在那桌子上深深地刻下了一個“早”字,他對自己說:我今后再也不能遲到了。后來他果真再也沒有遲到過。
看著那“早”字,讓我明白了,做事不可以不守信,要做一個誠實可信的好孩子,做一個品行兼優的好少年。
“逝者如斯天,不舍晝夜”,轉眼間要晚上了,我不得不走出景區,我的最后一眼余光看到了閏土和魯迅一起捕鳥的樣子,使我難以忘懷。
魯迅的精神如大地,無法被抹去;如太陽,照亮了世界;如智慧,改變了一代又一代人。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二十二篇
魯迅是中國的一代文豪,今天,我有幸跟隨媽媽的同事們一起,來到了魯迅故居。
魯迅故里由三味書屋、魯迅故居、百草園和魯迅紀念館組成,走過三味書屋就到了魯迅故居。一進門,我就看到兩棵有著茂盛綠葉的桂花樹。桂花樹的旁邊是一個非常大的水缸,湊進一看,缸底堆著好多的硬幣,我正疑惑,這時候導游說:“這原來是用來蓄水的,現在被一些游客當成了許愿池。”桂花樹邊上就是魯迅的房間,里面還有保存完好的魯迅曾經睡過的床鋪還有一些魯迅的舊物。過了堂,就來到了保存完好的魯迅故居——兩樓兩底,我四處觀望,發現都是房間,東面前半間是客廳,是魯迅吃飯會客的地方;西面是魯迅繼祖母蔣氏的房間,聽說她性格幽默,常給幼年的魯迅講“水漫金山”等民間故事和傳說,給魯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樓上是魯迅的原配夫人朱安的臥室。
走過兩樓兩底,就來到了百草園,百草園就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子,但是魯迅小時候經常和小伙伴到這里來玩耍,是他們兒童的樂園。魯迅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來紀念他那段快樂的童年時光。
我們又參觀了魯迅紀念館,一進紀念館大門,迎面幾個金色大字“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寫在魯迅銅像邊上的墻上,這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吧。紀念館里有許多先生用過的家具,衣物,孩提時的玩具,每個階段的簡介……。更多的是魯迅的文稿,我只大略的看了一下,有《狂人日記》、《阿Q正傳》……文稿的字是用毛筆寫的,端端正正,但是許多我都看不太懂,看介紹才知道是魯迅是因為看到那時國內同胞的愚昧,棄醫從文,用文章來喚醒國人麻木的靈魂。
看了這些,我對魯迅敬佩極了。我想:其實,偉人的故居之所以這么特殊,是因為偉人賦予了它非凡的意義吧。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二十三篇
在紹興停留的三天,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魯迅故里了。
眾所周知,魯迅是中國偉大的文學家、革命家。他因“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而被人們稱為“民族魂”。他一生以筆為武器,戰斗了一生,深受后世景仰。
8月7日清晨,我們來到了魯迅故里。
遠遠望去,魯迅雕像十分清晰。他手持著香煙好像在思索著什么,旁邊站著幾個頭戴著氈帽的小銅人。聽導游說,那位穿著最為樸素,笑得最甜的,便是魯迅的好哥們——閏土。我仿佛看見他與魯迅開心的在百草園中捉蟋蟀。
走進三味書屋,就像魯迅在書中所描繪的一樣,“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便是我先生家了。第三間是書房,門中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我們來到了一間與“三味書屋”極為相似的屋子,便開始了我們的第一堂課。
戴上瓜皮帽,我仿佛看見了魯迅小時候的快樂時光。阿Q、祥云嫂、楊二嫂等人物也映入了我的眼簾,讓我感觸很深。有的人過得凄涼,有的人過得圓滿,但只要勇敢的面對生活,這就是人生!
穿上長衫,我好像回到了魯迅在私塾上課的時光。我不由得想起了“早”字的故事:……有一回,父親重病,魯迅一大早就去買藥,可回來時先生已經開始上課了。先生見他遲到就生氣的說……第二天魯迅一早就來到學校,在書桌右上角包刻了一個“早”字,心里暗暗許下諾言:以后一定早到,不再遲到了!
以后,我一定不能遲到。這是魯迅告訴我的。是的,正如現在莊老師說的:“連不遲到都做不到,你還能做什么。”
由于時間緊迫,我們都帶著心中的不舍離開了魯迅故里。我一定還會回來,還會……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二十四篇
記得那一天,陽光明媚,我們學校六年級去游覽了浙江紹興著名景點——魯迅故里。
我一大早就來到學校,八點左右我們上車出發了。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經過了一個半小時的路程,我們到了魯迅故里。
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墻,墻上刻畫著魯迅拿著煙斗坐著的畫像,旁邊四個大字——魯迅故里。我們邊走邊看,來到了魯迅的家。魯迅的親人應該很多吧,有好多房間。魯迅的房間里只有一張老式的床、一個柜子、一張課桌和一盞臺燈。
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在課本上讀到過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百草園的中間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百草園”三個字。這也是魯迅小時候唯一能和大自然接觸的地方,現在這里都盛開著金黃金黃的油菜花。走進百草園邊上的一扇門,里面便是魯迅的教室——三味書屋。我們找到了魯迅的座位,上面刻著一個“早”字。聽說是因為他小時候有一次為父親去買藥,結果上課遲到了,教書先生懲罰了他。所以他在課桌上刻了“早”字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最后,我們還去了魯迅博物館。那里陳列著魯迅生前所用過的物品、照片等。博物館二樓中央有一個魯迅頭像,頭像后面的墻上寫著“民族魂”三個字,頭像對面的墻上寫著魯迅的名言……
這一次研學,我又更加深入了解了中國大文豪——魯迅。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二十五篇
今天,我和哥哥姐姐一起去紹興魯迅家游玩,魯迅的家很大很大,我和哥哥姐姐一共游覽了:臥室、書房、茶房、后花園的地方。你現在是不是聽得心里有點癢癢了呢?好,別急,我這就講給你聽。
上午,我們第一個游覽的就是書房了,那邊有古人留下的書架和古人看過的書,書架的旁邊放了一張書桌書桌上放了一張紙和三支好大好大的筆。這使我想起了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假如我有一支馬良的神筆,我會……第二個去的是臥室那里的床和電視里放的一模一樣,左邊還有一個又窄又高的咖啡色衣柜。這時,我心想:古人的東西真有意思。第三個參觀的是茶房:哪兒有一個圓木桌和兩把木椅,中間還有一個大茶壺。這時我猜想古人喝茶一定很有意思。第四個參觀的是廚房因為那時候是用生火來煮飯的,所以那邊有一個放柴的洞兒。最后我們到了后花園,不過路詢價的后花園連一棵草都沒有,那稱得上是花園嘛!
這就是魯迅的家,怎么樣?你一定也很想去看看吧!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二十六篇
紹興的魯迅是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魯迅故里自然也是名揚中外,大名鼎鼎的了。以前雖有耳聞,但不曾見到,今天,我就要去一覽勝景了!
剛下車,我就見到一塊巨大的石碑,上面不僅刻著“魯迅故里”幾個大字,還刻著魯迅的半身像,只見他手里握著香煙,臉上露出一種堅定的表情,兩只眼睛深邃地望著迷蒙的遠方,這就是魯迅!
踏著石板路,穿過擁擠的人群就來到了魯迅的家。他的家很大,有幾千平方米,十多個房間,坐北朝南,前臨南東昌坊口,后通咸歡河,西接戴家臺門,與三味書屋隔河相望,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再往后走,就踏進了百草園。百草園是魯迅小時候經常來“光顧”的地方,現在百草園成了一處古跡,綠意盎然。
河對岸,便是三味書屋,魯迅小時候上學的地方。魯迅在著名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道:“出門向東,走過一石橋,那便是我先生的家了。”我走過了一座石橋,就見到了三味書屋——壽先生的家。屋子的正上方有一塊匾,上面寫著:“三味書屋”,是清朝書法家梁同書題寫的,在它的下方有一幅畫,雖不知畫的是什么,但覺得很美,令人著迷。在屋子左邊的角落便是魯迅的座位,據傳當時魯迅的父親病了,他去換藥,導致上學遲到,老師罵了他,但魯迅沒有告訴老師原因,而是在課桌上刻了一個“早”,從而告誡自己,不再遲到了。魯迅勤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紹興的魯迅故里,里面雖無魯迅,但那白墻黑瓦一直訴說著歷史的故事。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二十七篇
在暑假,我讀過了《小學生魯迅全集》,魯迅筆下的百草園,三味書屋,一個個觸動著我的心弦。于是我和爸爸媽媽以及姑父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終于來到了魯迅故里。一天的游覽使我感觸頗深。體會到了魯迅犀利似劍的文筆,感受到了魯迅兒時歡樂的情景,也感受到當家族飽受艱難時魯迅的潦倒際遇。
先進入魯迅故居,看到了他小時候住的地方。雖然房間不大,但房間很多,竟有數十間。前庭后院,廊道似迷宮。不難看出魯迅的祖上給家族留下一筆豐厚的家產。
接著,走到了“三味書屋”,這是魯迅讀書的地方。不夠氣派,不過是三間柴門小屋罷了。更準確地說,只有第三間才是讀書的地方,里面有一張桌子,兩邊有兩排椅子。極為簡陋,但卻是我駐足最久的的地方。三味書屋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這讓我想起了魯迅寫的《我與三味書屋》里魯迅讀書的樣子。據說在魯迅的課桌上還刻有一個“早”字,是因為有一次,魯迅上課遲到了,被先生狠狠的批評了一頓,魯迅便在課桌上用小刀刻了一個“早”,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再遲到。
再走就踏入魯迅筆下十分傳神近乎傳說的“百草園”。只見碧綠的爬山虎占領了一大片墻面,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生氣勃勃,茂密的竹子細心給游人投下一片碩大的陰影,擋住了夏天難耐的炎熱,知了在樹梢上歡快的叫著,似乎在熱烈歡迎游客,一朵朵不知名的小花在搖曳的草叢中時隱時現,飄出幾縷幽幽的暗香。但魯迅筆下的覆盆子、何首烏已不見其蹤影,可能在歲月的時光中被淘汰掉了。
最后我們來到了魯迅博物館,它使我更加了解了魯迅的一生。從這里面我了解到魯迅在日本留學,他當時學的是醫學,因為他不想讓更多像父親的人在疾病的痛苦之中離開人世。但當他返回祖國時,從報紙上看到俄羅斯人在槍斃我們中華人民的時候,魯迅十分悲憤,但周圍的人們卻一個個神情麻木,沒有一絲的憤怒和反抗。魯迅決定棄醫從文,用自己的文字來喚醒人們的感知。在博物館里,我還看見了魯迅在日本留學時和一位老師拍的照片,看見了魯迅自己寫的詩,看見了魯迅在家族困難時記下的每一筆賬,看見了魯迅兒時的玩伴閏土哥,看見了魯迅和他妻子以及剛出生一百天的周海嬰的全家福……
這次旅行讓我明白了魯迅愛國愛民的精神,那種決心要用自己的文筆來喚醒人們在自己的同胞被殘殺時卻無動于衷的表情的精神,來喚醒人們麻木的靈魂的精神,我想這就是中國人應有的氣質。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二十八篇
今天,我特別興奮,因為媽媽要帶我去魯迅公公的故里。魯迅公公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
早晨,吃過早飯,媽媽帶我走進了魯迅故里,我們先去了他的祖居,看到了他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還去了他小時候的樂園----百草園。魯迅公公小時候會把墻角落里的碎磚翻開,爬出蜈蚣、蟋蟀、臭屁蟲來,他用手指按住臭屁蟲的背,臭屁蟲放了個臭屁逃走了。小時候的魯迅公公膽子很大,經常在井圈邊上跳上跳下,玩的非常開心。這里就成了他小時候的樂園。比起現在我玩的遙控飛機、汽車那就差多了。我們又去了三味書屋,這是魯迅公公小時候讀書的地方。屋子中間有一張八仙桌,桌子的右上角刻著一個“早”字,這是他用來提醒自己讀書不要遲到。而我讀書不像魯迅公公那樣用功。早上,媽媽叫醒了我,我還要賴在床上。
參觀完魯迅故里,我們回家了。路上我對媽媽說:“我長大了要做一個像魯迅公公一樣的人。”
作文參觀魯迅故居 第二十九篇
歡迎你們參觀紹興魯迅故里。紹興是座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靈。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就是其中一個杰出的代表。
魯迅祖居,也可以稱它為周家老臺門,是一座江南典型的官宦人家住宅。住宅分為四進。第一進,為臺門斗,儀門上方懸掛著魯迅祖父的“翰林”匾。第二進,是德壽堂,也就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動場所,作喜慶,祝福和宴會賓客之用。再后面一進——香火堂,是用于祭祖和辦喪的。第四進,是座樓,供小姐們生活用。
走完了祖居,咱們就來到私塾——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一間小花廳,本為壽家書房。魯迅在此求學6年。魯迅的座位在書房的東北角,這張桌子是魯迅先生用過的原物,右邊刻著一個“早”字。一次魯迅為父親買藥而遲到了,受到了壽老先生的嚴厲責怪,就在書桌桌沿上刻了這個“早”,以此時刻提醒自己。此后,果真沒遲到過。
現在我們再往回走,這個園子就是“百草園”。它是少年魯迅的樂園。春天,魯迅與小伙伴們種植花草;夏天,魯迅在墻根捉蟋蟀;冬天,在雪地上捕捉鳥。
在魯迅祖居附近,還有一家咸亨酒店,它是魯迅幾個本家聯合經營的。大家不妨去那兒品品茴香豆,喝喝酒,感受紹興風土人情。
- 上一篇:參觀抗日紀念館700字作文(精選17篇)
- 下一篇:作文對未來的抉擇(精選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