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數學課的趣事作文500字左右(精選14篇)
數學課的趣事作文500字左右 第一篇
我們的數學老師既幽默又嚴肅。
回想起上學期時,我們班有一堂特別有趣的數學課。
老師一走進教室,笑瞇瞇地問同學們:“你們玩過搶十五的數學游戲嗎?”我和王鵬宇首先舉起手來,老師讓我們先給大家展示展示,我說:“1。”他說:“2。”``````我說:“11。”“我輸定了。”我又說。。沒想到,王鵬宇卻說:“12,13。”我說:“14,15。”老師宣布我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
老師在講臺上又說:“現在同學們都以經聽到了剛才兩位同學的發言,這個游戲的方法就是:每個人最多只能說兩個數字,看誰先說到15,誰就贏了。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在相鄰的一個同學之間再做一做這個游戲。”
我和鮮文邊做游戲邊思考還有這樣類型的游戲嗎?我開始琢磨著。慢慢的,我回想起三年級學奧數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教過了這樣類型的游戲:先畫十五個圓圈,再拿起擦子,每人依次擦下去,最多也是擦掉兩個,看誰先擦完。
經過我的反復思考,我得出了搶十五成功的秘訣:你必須要讓別人先說,不管別人說出來的是什么數字,你絕對要把這幾個重要數字說到:3,6,9,12,15。你說到了這些數字,你就是搶十五的勝利者。我覺得這堂數學課非常有趣,因為這堂數學課既教了我們一個新的數學游戲,又讓我得出了搶十五成功的秘訣,所以我覺得很有趣。
數學課的趣事作文500字左右 第二篇
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我上過無數堂各種各樣的教課,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這個學期的第一節數學課。
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嚴老師面帶笑容地走進教室,神情愉快地對大家說:“今天我們上一堂活動課,內容是:對稱圖形。請看圖。然后想想,圖中發生了什么事。”接著,老師向我們大家展示了電腦動畫圖片。看完后,我即高舉右手,老師叫到了我。面對教室后面的許多聽課老師,我仍然平靜地說:“是蝴蝶和樹葉的對話。蝴蝶說,它與樹葉是一家人。”“同意!”同學們喊道。老師接下來說:“是的。蝴蝶和樹業都是對稱圖形中的成員。同學們還可以折折自己手中的‘蝴蝶’、‘樹葉’,看看有沒有什么發現。”
班里頓時鴉雀無聲。過了好一會兒,賈巍巍打破了這沉寂的氣氛:“被折過的‘蝴蝶’、‘樹葉’中間有一條痕跡。”老師說:“對!在我們數學上把它稱為對稱軸。”說罷,又讓我們看了四幅建筑物圖片。同學們發現都是對稱圖形,而且很美麗。
接下來,老師還讓我們自己動手剪對稱圖形。我原先想剪的是大樹,可因為種種原因只能改成箭頭了。輪到我展示“杰作”時,已是第三位了。有的是剪刀,有的是兩顆愛心,有的是紅雙喜.......
老師還在花瓶上貼了一朵花,而且也是對稱圖形。老師還讓我們學做一樣“對稱圖形組合”。我做了一張桌子,把箭頭貼在桌子上,作為“對稱圖形的組合”拿到上面去展示。
這節趣味橫溢的數學課是多么有趣啊!使大家在實踐中學習到數學,同時也讓我認識到數學的奇妙、有趣,并從中愛上了數學。
數學課的趣事作文500字左右 第三篇
很久以前的那一天,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有趣的數學課,那是我上過最有趣的課。
上課鈴響了,我們急匆匆的跑回教室。老師已經站在了講臺上,在黑板上寫著什么……我心在焉得拿出書。數學可一向是我不喜歡的課,枯燥而乏味……我趴在桌子上機械地記筆記,等待著下課。
a、b、c、平方、小數、分數、百分數……這節課學的是數軸,本以為是很無聊的一節課,可是我卻能清楚地感受到直升生的歡快情緒,那是任何一節課都沒有過的,我不由自主的笑、舉手……
老師把數比喻成一個大家族,在這家族里又有數多小家族
正數、負數……以及更多小小家族,整數、分數……老師認真地講它們之間的聯系,像在述說一個家族的歷史,時不時插進幾句幽默的話引起一陣哄堂大笑……45分鐘,就在歡樂中過去了,下課鈴緩緩響起,大家意猶未盡地走出教室。
從那堂課后。我喜歡上了數學,喜歡上了那些小巧的數字,深奧的公式,簡樸的等式……是那堂有趣的數學課,使我愛上了數學。
數學課的趣事作文500字左右 第四篇
第二節英語課下課沒多久,我們的“Mr唐”就容光煥發的走進教室。他先走到教室的后面,待上課鈴一打響,唐老師就說:“莫捷,你告訴我,今天上午都學了些什么?”
“嗯,高手!”唐老師一邊“夸”他,一邊翹起大拇指。全班同學哄堂大笑。事后我采訪了他,他說他那時恨不得挖個洞,鉆到美國去。
唐老師讓我們重新說了一遍后,說:“翻開書53頁。(嘩嘩的翻書聲)今天我要了卻我的一個心愿:找一些人給我從這一端排到另一端,錯得多的排左邊,錯的較少的排右邊。”一句話說完,同學們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笑得把桌子砸得“當當”響;還有的笑得前俯后仰。
大約過了二分鐘,唐老師宣布了答案后,說:“有錯的站起來。”舒楊緩緩地站了起來,嘴邊帶著一點笑――苦笑。這時,同學們“呵呵”地捂著嘴笑了起來。唐老師又說:“只錯了一個的坐下。”其他同學都坐下了,而舒楊卻紋絲不動。全班同學忍不住“哈哈”地又笑了起來。
唉,可惜一節課只有45分鐘。你看,這篇文章里我用了8個“笑”字,所以說,這真是一堂有趣的數學課!
數學課的趣事作文500字左右 第五篇
陳老師在上個星期四告訴我們:“下個星期一,數學課玩買賣的游戲。請同學們準備好自已的商品和學具錢。”
星期天晚上,媽媽幫我挑了幾個小商品:三枝喜羊羊的鉛筆、一個小本子、幾張漂亮的喜羊羊貼紙。
今天,第三節是數學課。上課前,我可興奮了,想著誰要來買我的東西呢?
上半節課,陳老師讓我們做練習。下半節課,我們開始了買賣的游戲。有帶商品的同學扮演售貨員,沒有帶商品但有帶錢的同學扮演小顧客。我的小文具很快就賣完了,李超禧買了三枝喜羊羊的鉛筆,李芷晴買了小本子,陸嘉華買了喜羊羊的貼紙。媽媽幫我準備的東西太少,我賺了很少錢,真可惜啊!
然后,我就去看其它同學的商品。我買了陸嘉華的小本子,封面是橙色的。買了黃湘明的小汽車玩具,好開心,想用它跟其它人比賽。
下課鈴響了,老師說游戲結束了,我們正玩得開心呢,真舍不得馬上結束啊。老師說要保管好自已買的東西,不要拿出來玩,以免遺失或影響學習。
我把小汽車放在背心的口袋里。在作業課的時候,我做完語文和數學的作業,忍不住把心愛的小汽車拿出來玩,被羅老師發現了,結果沒收了。我好難過啊,嗚嗚嗚。都怪自已在作業課時拿小汽車出來玩,以后我再也不敢了。
數學課的趣事作文500字左右 第六篇
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我上過無數堂各種各樣的教課,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這個學期的第一節數學課。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不一會兒,數學老師簡老師滿面春風地走進教室,“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圓。首先,大家在生活中都見過什么樣的圓呢?”老師的話音剛落,同學們都齊刷刷地舉起了右手,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車輪!”“時鐘!”“電風扇!”……總而言之,大家見過的圓都非常多。接著簡老師講道:“好,既然同學們都見過這個圓,那么我們現在來學習一下圓的周長。大家知道周長是什么意思嗎?”“知道!”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周長就是繞物體一周的長度,以前大家都學習過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那么這個圓的周長又怎樣算呢?哪位同學說一下自己的想法?”簡老師問道。
同學們的回答仍然是各種各樣的,有的說,用一條繩子將圓邊圍住,在頂端標上記號,然后再把繩子解下來在尺子上量一量,就能知道圓的周長;有的說把剪好的圓放在尺子上滾動一圈,
再看度數,從而得出周長。簡老師聽了說道:“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但這樣太麻煩了,那么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求出圓周長的方法。”接著老師拿出四個大小不一的紙圓與四根繩子,分別交給四名同學,讓同學量一量圓的周長,再量一量圓的直徑。大家都認真地量出了數據,老師把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數據寫在黑板上。
然后,老師要求大家在草稿本上算出圓的周長除以它直徑的商,然后又把這個數據寫在黑板上。這時大家發現:每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三倍多一點,而且都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簡老師笑著說:“同學們,這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其實是一個定值,我們把它叫作圓周率,用字母“π”表示,計算周長時通常取3、14。那么,認識了圓周率,知道了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我們就可以求出圓的兩條公式:“c=πd或c=2πr”。”同學們恍然大悟,原來圓的周長就是用圓周率乘以直徑呀,真簡單!大家明白了。“叮鈴鈴……”下課鈴聲響起了,同學們這節課又學會了一個新的知識:圓周率。
這節趣味橫溢的數學課是多么有趣啊!使大家在實踐中學習到數學,同時也讓我認識到數學的奇妙、有趣,并從中愛上了數學。
數學課的趣事作文500字左右 第七篇
丁零零,丁零零,上課零響了,在操場上的人,千軍萬馬地跑向他們各自的教室。
我們班上的是數學課。陳老師像往常一樣走向教室,鞠了個躬,說:“同學們好!”同學們立刻站起來鞠了個躬,齊聲說:“老師,您好!”同學們的話剛說完,老師站到講臺前,說:“你們猜猜,今天要學什么?”每個人都紛紛舉手回答。陳老師:“那我就揭曉答案吧!今天要學的是厘米和米。”
首先,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一張標簽,說:“從鞋底到我的那里是一米呢?”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有的人說:“陳老師的一米在裙子邊。”有的人說:“在胸邊。”還有很多很多……老師說:“我來告訴你們吧!”原來在陳老師的腰邊。
下面,陳老師給我們一個任務,量一量自己的一米在哪里。同學們前后四位一個組,開始量了起來。測量完畢,李思恬和王舜宇都碰到臉,我們看了都想笑。
老師說:“下面,同學們兩只手臂伸開,量一量1米是哪里到哪里?”同學們紛紛拿出自己的軟尺量。有些人在衣服的袖子邊上,在些人在袖子的中間,還有許多許多……
今天的數學課真好玩,也鍛練了我們的眼力。我猜那節數學課,同學們也很開心吧!
數學課的趣事作文500字左右 第八篇
在上學期間,一周有五天我是在學校里度過的,每一天都有截然不同的課程。這些課程里有語文課、數學課等課程,雖然有這么多的課程,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數學課。
我記得在一節數學課上,數學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道算術題,這可把我們都給難倒了。誰知數學老師一定要讓我們把這道題做出來才能下課,于是我們全班同學都陷入在了解題的困難里。下課鈴響了,可是數學老師卻絲毫都沒有想要下課的意思,我們只好繼續解題。我們中有些人慢慢地變得不耐煩了,于是有些人就說出答案來,希望能早點下課,可是答案都是錯誤的。又過了一會兒,上課鈴響了,數學老師這才笑著說:“這道題根本沒有答案!”我們停了,都有些氣憤,但數學老師卻嚴肅地說:“我這樣做可能是和你們開了一個玩笑,但我之所以這樣,只是希望你們能夠意識到,所有的事情不是都有答案,有些事情要你們自己去判斷。好了,現在繼續上語文課。”在語文老師進來之前,教室里回蕩著數學老師的話。
數學課,不僅僅是教給我數學知識,還有要讓我們打破慣性思維,讓我們擁有創新的能力。
數學課真得很有趣!
數學課的趣事作文500字左右 第九篇
經過一年的教學,我了解到學生普遍認為數學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為此我花了大量的時間鉆研教材,找資料,力圖使學生喜歡上我的數學課。現代教育學家斯賓塞說:“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帶有樂趣。”想上好一堂數學課,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的引入,激情方法多樣,當看到課堂上學生興趣盎然的場面,聽到學生說“我最愛上數學課”的由衷表白,就更加激起我在這方面的嘗試。
1用與新課題有關的趣題引入
備課時充分挖掘知識的趣味因素,找一道有關本節內容的、易于理解的趣題作引例,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其積極思維,使學生對本節內容感興趣有大致了解本節知識乃至用途。如在代數合并同類項開頭一節選用引例:小貓和媽媽去市場買菜,回家的途中遇到了小猴和小兔。小猴問他:“小貓,你們買了什么菜啊?”小貓不假思索的地說:“買了三只魚雞!”小猴和小兔哈哈大笑。小貓趕緊改口說:“不,不,是三只雞魚!”小猴和小兔笑得在地上打滾。小貓見了,不知道他們為什么笑得這么開心?同學們,你們知道他們為什么笑嗎?這時學生馬上回答雞和魚是不一樣的東西,不能合在一起說。于是,我馬上進行小結:俗語說:“物以類聚”。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況,相同的東西才可以放在一起,這就是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合并同類項。通過這個生動的引例使學生馬上把注意力集中起來。學習效果良好。
經過一節課的講解,學生已初步掌握了合并同類項的方法。不過第二天上課再繼續講這節課時,一個學生就問我:“老師,為什么要合并同類項。”我笑了笑,說:“看來,你還不明白我昨天舉的例子的意思。好,我問你,你早餐吃過大餅和油條嗎?”學生點點頭,我就問他:“如果你去買大餅和油條時,是否能講‘我買兩塊大餅,三條油條;我還要三塊大餅,三條油條呢?”學生都笑了,說:“不會,會被別人罵的!”所以我就說:“在生活中經常要運用數學的知識,而這里我們就要運用到合并同類項的知識了。合并同類項是為了工作方便,數學也是如此啊!”學生若有所思。
數學課的趣事作文500字左右 第十篇
今天是星期五,上午和下午就一節數學課,因為全班同學都喜歡數學課,所以都不喜歡星期五,反而最喜歡星期一(因為星期一有四節數學課)。不瞞你說,我們班的數學成績是全校一流的!
上數學課時,老師像變魔術似的從身后拿出一盒撲克牌,不知是那個調皮鬼說了一句:“老師這節課不會是教我們玩撲克吧?”這是全班就沸騰了,老師搖著食指,說:“No,No,No,我們要做一個有趣的游戲,叫‘算24點’。”“算24點?”我們疑惑不解地問。原來“算24點”是將大鬼和小鬼抽出來,再從剩下的牌里隨便抽出四張牌,用加、減、乘、除將它們等于24。老師先拿出了5、3、4、8。我的大腦飛快的運轉著,啊,想到了!我飛快的站了起來,說:“(4+5)×8÷3=24。”“完全正確。”老師又拿出J、Q、K、10,哈哈哈,這個好簡單,我迅速站起來,說:“13+10+(12-11)=24。”“哇——”“好快。”“哇塞!”……老師說:“好,表現不錯。”……
這節課真有趣,老師笑瞇瞇的告訴我們:“我決定每星期五的數學課都做一個小游戲!”
數學課的趣事作文500字左右 第十一篇
在我的記憶中,有許許多多的事,但是有一件事,至今久久不能忘懷忘記,那就是黃老師給我們上的一堂有趣的數學課。
那天,我心情很激動,盼望著早點上那堂公開課。終于盼到上課了,我目不轉睛的盯著老師,只見黃老師笑瞇瞇的說:“今天給大家上一節趣味數學課,名字叫數學中的搭配。”大家聚精會神的聽著,教室里安靜得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我好奇地聽老師接著往下說:“這里有兩條裙子、三條褲子的道具,看看同學們如何搭配成幾種服飾。”話剛說完教室里頓時沸騰起來,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有的說這樣搭配,有的是那樣搭配,各顯神通。最后,老師從中挑選出搭配最合適的同學上臺給我們展示。道具在同學們精心搭配下,變成了各式各樣美麗而時尚的套裝,贏得了大家一陣又一陣熱烈的掌聲。接著老師又說:今天這堂趣味數學課,老師是讓你們懂得數學中的搭配是怎么用,怎么列算式的。以后考試在考搭配法時,我相信你們再也不會再出錯了。“
這堂數學課不但有趣,而且還讓我們在游戲中懂得了數學中的搭配法,真是兩全其美啊!
數學課的趣事作文500字左右 第十二篇
有人將數學課喻作一杯白開水,枯燥乏味,平淡無奇。但放大課堂的視角,縮進微微的細節,便不覺涌現了趣味。
縱觀一堂數學課,就像一場妙趣橫生的英語會。排排的節奏牽動著課堂。
數學老師是這場音樂會的指揮者。手中的粉筆如同小木棍,隨手撥動著一串串數字符號,連成一片,奏成婉轉悠揚的小曲,耐人尋味。
鈴聲是這場音樂會的前奏。待澎湃的腳步聲落下,便開始了。教師的舉止,無形地抹上了一份輕松。數學老師身著一身休閑服裝,淡淡的雅致,消淡了課堂本有的嚴肅氣氛。她一手握著三角板,另一首拿著數學課本,踏著急促的短步,走上了講臺。
“上課!”“起立!”“同學們好!”“老——師——您好——”“請坐”。話音未落,伴著挪動板凳時,金屬噼里啪啦地響聲,老師便匆忙轉身,依靠著黑板,一邊揮揮灑灑地落下幾對公式,一邊扭著頭問同學公式含義。而此時,底下的學生,和著嘰嘰喳喳的聲響,搖著頭,晃著腦,有如古人吟誦詩詞時一般的韻味,此起彼伏。
緩緩進行的課堂,也終會遇有不料之時。之間老師霎時停下粉筆,抓起三夾板,指著公式,嘴里拋出:“這個公式的逆運算如何進行?”……課堂頓時靜寂,只有私下幾聲只言碎語。同學們突然被麻痹一般,思路戛然而止,一同而來的,是彼此的面面相覷,茫然的臉上一片無知。秒針滴答了幾許,課堂有忽地哄堂大笑,重新步入正軌。課堂的小花絮又給這場“音樂會”增添了幾縷歡樂與趣味。
接著,老師在黑板上有擺出幾道數學計算題,要求同學解答。“有誰愿意試試看嗎?”“我!我來……我要這題…那題我要……”頓時課堂沸騰,浪濤涌動一般。晃動的手錯亂了視線,跳動的聲音模糊了打亂了節奏。反觀數學老師,伸著脖子,晃著身子,找著合適的人去完成解答。最后交了六個同學進行答題。有人拋著粉筆,輕松地揮了幾下,便得意的離開;有人抓耳撓騷,絞盡腦汁,粉筆“舉步維艱”;也有人無奈眼前的狀況,只好,歪歪扭扭,遲遲疑疑地將粉筆在黑板上擰動了幾下。自然而來的,便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的場面了:勾勾叉叉在黑板上橫七豎八。
“鈴鈴鈴……”下課鈴是這場音樂會的結語。“同學們再見”“老——師——再見——”。一會兒,教室又沸騰了
數學課的趣事作文500字左右 第十三篇
“鈴、鈴、鈴……”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陸陸續續地走進教室,等待老師的到來。
這時景老師捧著書,來到了教室,和往常不一樣的是,老師開門見山地說:“今天我們來做游戲吧。”“咦,不是數學課嗎?”我自言自語地輕聲說道。這時景老師把一袋黃色的彩球倒進了盒子里,讓一個同學去摸,然后讓我們舉手猜一猜摸出來的是什么顏色?我理直氣壯地站起來回答:“黃色的。”“為什么?”“因為您倒進去的全是黃色的。”老師微笑著說:“你觀察得很仔細。”接下來景老師又先后把藍、橙、白三種顏色的彩球倒進盒子里說:“現在再摸一個會是什么顏色呢?”大家爭先恐后地回答,有說藍色,有說橙色,也有說白色,我這下子被說愣了,會是什么顏色呢?最后景老師說出了答案:有可能是藍色,也有可能是橙色,又有可能是白色的。通過這個小游戲,景老師讓我們認識到了數學中的可能性,也讓我們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鈴、鈴、鈴……”這堂數學課在輕松歡快的游戲中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