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天水歷史名人小作文(精選5篇)
天水歷史名人小作文 第一篇
頃刻間,南唐亡了,一切都灰飛煙滅了!
他只是獨自登上高樓,望著那一輪明月,望著家的方向,他只能無言。
他是一位詩人,一個仇比江水更多的詩人,不然他怎么會吟出“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的千古名句。
然而他只是一個詩人,他不該為帝,不該君臨天下,他不懂什么治國方略,更沒有什么遠見卓識,然而這樣一個詩人,卻被那硝煙戰火湮滅。
“窗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身為階下囚的他是多么的委曲求全,即便是在夢里,也只能一晌貪歡,淪為亡國奴的恥辱他怎么會忘記?對于故鄉又何嘗不會思念?正是因為這樣,他才會發出“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的感嘆,可是人們對于他的只是唾罵,而沒有人會了解他這個李后主的苦衷。
其實,他真的是一個大善人。要不然,當大宋兵臨城下時,他怎么會連仗也不打就出來投降,因為他知道,如果兩軍兵戎相見,百姓就會陷于水火之中,為了保全臣子和百姓們不受傷害,他選擇了放棄皇位,放棄江山。當“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傳到夕日臣子耳邊時,他們的一句句“政事不修,縱情聲色,也都化作一滴滴眼淚,潸然而下”。而正是這首詩讓他失去生命。
因為他的心慈手軟,他丟了江山,可若不是這樣,又怎么會成為一代詩人?又怎么可能寫出如此凄婉之作?他雖然失去了很多,但得到的卻是更多。那些流傳下來的千古佳作,就像鮮花一樣芳香,我知道那是他生命的延續。而那才是他真正的生命價值的所在。
但愿有一天他能明白,他生命中流淌的不僅僅是亡國后的深哀巨愴,他的生命里也有芳香,也有后人的贊嘆與喜愛!而不是望著那一輪明月,望著家的方向,寂寞的吟唱: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天水歷史名人小作文 第二篇
好幾年沒在天水了,所以對天水的冬天有點模糊。
已經入冬了,又是那么親切,那么熟悉而又陌生的冬天。說它熟悉是因為就像遇到久違的朋友,未張嘴卻感覺很能夠親切,說它陌生,是因為我有將近8年沒有在天水渡過一個完整的冬天了,每次不是趕到頭就是趕個尾,要么就是獨自在異鄉領略著別樣的冬天。南方的冬天沒有冬天的味道。
這幾天已經開始結冰了,但天氣相對還是要溫暖了不少,我只穿了一件薄毛衣就可以了。
是了,是全球變暖的緣故,現在的冬天不如以前冷了,沒有了酷寒,總覺得心中少個什么,不痛快。
現在的冬天是冬天,但不是以前的冬天,所以會感到有些陌生。
天水的經濟現在嚴重墊底,所以什么都不景氣,看看大街上的人們,沒有幾個是大步大步走路的。龍應臺說過:看一個地方是否發達,只要一場大雨過后路面沒有積水,行人依然可以暢行無阻,那么這個地方就是發達的,反之如果到處是坑坑洼洼,行人一個個提起褲管,皺著眉頭走路,那么這個地方就是落后的。也有這種說法:一個地方的經濟與一個地方人走路的速度是成正比的,想想這話真是有道理,天水的大街上很少看急匆匆的行人,也很少看到有背公文包的,看報紙的就更少了,只能在火車站多一些。而下棋,打撲克,打麻將的遍地都是。
這是什么原因呢?為什么全國各地都在飛的時候,我們卻連走的資格都沒有,我們是在爬。像蝸牛!像烏龜。我們像紳士,但卻是兩手空空的紳士,我們像猛士(因為有種說法,天水人好斗),但同時又不堪一擊。真的是冬天來了嗎?冬天能把人們的思想也給凍住嗎?
我們這里畢業的學生沒有多少留在本地的,即便有關系留在本地的,守著一分微薄的工資也絕不會出去創一創,天水出了一個潘石屹,敢于舍棄鐵飯碗而謀事業,可惜老潘是在河北做的'這事,不知道他如果在天水有一分穩定的工作還會做出這種決定嗎?我想不會,因為環境決定一個人有做事的方法。可惜啊,老潘天水只有一個,不能解決天水所有的問題。
我為天水5000年文明史嘆息,如此圣地,如此處境,該怎么辦呢?
冬天會過去,我們思想的冬天會過去嗎?
誰能喚醒我們?
天水歷史名人小作文 第三篇
云在春天水在瓶故事是這樣說的。其實什么樣子的橘子不是橘子呢?只不過人心不足,這山看著那山高,總想擁有更好的東西罷了。
靜下心來想,橘子雖酸可是分量大,小一點的還很甜,不是各有所長,皆有可取嗎?世間本無完美之事,只要懂得欣賞,略有缺憾的人生豈不是更加美好?
我們好像已經習慣了,每看到什么事務,總是更容易看到它的不足的甚至夸大它的效果。那些已有的美好我們總是視而不見,覺得理所當然,總是奢望更好的。當然,人是應該有所追求才會成長,但也不要有過分的奢望,須知自然與人生總是這樣,當它為你關上一扇門,他總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然而二者往往難以全,但這卻完全不影響人生的美好。
君不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更有孫子臏而作兵法,無一不是為難重重。無一不是成果累累。試問,誰人人生無缺憾,月總有陰晴圓缺,卻也掩蓋不了她清麗的容顏,擋不住眾人羨慕的眼神。人生,因為缺憾,而更具挑戰,缺憾讓人生美麗。
君不見,昭君和親,扎根塞外,黃沙狼煙千里之地,如此惡劣的環境對于她又何嘗不是一種唐突與缺憾?然而,這稚嫩的肩膀卻擔上了和平的重任,絕代芳華香飄大漠,澤披萬里,短暫的人生也因此升華。人生,因為缺憾,而更具深度,缺憾讓人豐富。
從來有得必有失,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一定會各有所得。沒有完美的世界,亦沒有完美的人生,這世間,缺憾是必然的。然而,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擁有美好的人生。
歡樂無窮,而又悲苦欲絕,人生便是如此,就看你從哪個角度欣賞,開對了窗,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
那么,調好焦距,選對角度,屏住呼吸,讓我們倒計時——一、二、三。看!
看著世界,原來如此美好。
看云在春天水在瓶,各有各的姿韻,各有各的美麗。懂得欣賞的人自有主意。
天水歷史名人小作文 第四篇
千古,唯其一人。
——題記
這一夜,無眠。
案上薄紙,就油燈一盞,不斷地思緒。一切都結束了,是的,就在今天,你終結了這場游戲,高供走了,大明王朝最為優秀的六位天才,套了無數的環,但還是結束了。
你仰天大笑,因為事實證明,你才是這個王朝最杰出的人才 ,但一切真的結束了嗎?你在心里這樣重復著。如果換了別人,那自然是結束了,踏踏實實享點福,干點小政績,死后留點小名,在史書留個筆。但你不是別人,你是張居正。
此刻,你走到了案邊,提起了筆,卻又放下了,你腦海里浮現了三十余年來的斗爭,勾心斗角又是為了什么?當年 ,年少氣盛的你,胸懷多少抱負?
歷史把你評價的有多少清政廉明,有多少偉大,但也有不少人說你心狠手辣。而我,我很清楚你是如何坐上這個位置的,如果說你正直,那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就是官場。
你又一次頓住了手中的筆,一切你都考慮好了,但你還在等,你在等最后的抉擇,你清楚 ,你將要做的事,因為涉及權貴們的利益,你會得罪無數的人,你將要走的路,是一條不歸的路。
你輕輕轉身,依舊思慮著。驀地,你瞥見了桌角的一只蠟燭,那是一只快燃盡了的蠟燭,卻依舊靜靜地散著昏黃的光芒。你親眼看見那熔化了的蠟油,緩緩流下,然后凝固于底部,見證了它流逝的生命,但它不也還在堅持嗎?因為什么?你走近了它,看到了隱于火光之下的白線,你突然明白,蠟燭之所以堅持,是因為那根燭蕊。無論被燃燒成什么樣,只要燭蕊在那就還沒有結束。
你的嘴角勾起了弧線,“是的,我還有理想!”你這樣想著。你想起三十多年前立志苦讀,想起了三十多年來的所見所聞,想起了那些百姓,想起了權貴們的貪贓枉法。官場浮沉,消磨了你的許多,但還有一樣始終沒變,那就是你的理想,你的目光一下子變得堅毅了許多 ,心底油然而生了兩個字——改革。
你轉向案邊,提筆而寫,墨跡未干處:“鞭法”二字被燈照得發亮,就從這里開始。你又一次仰天大笑。別人不解怕什么?與千萬人為敵又怕什么?萬一失敗,又怕什么?我不是還有理想嗎?我和你們不同,至少我還相信公理和正義,至少我意志與理想永遠不滅!
歷史過去了,你所做的一切別人都看到了,你以一已之力貫徹一條鞭法,采用考成法,拯救整個大明王朝。但說到底,你不是神仙,而是俗人,你有欲望,冷酷無情,也掙扎與貪婪,但直至你的生命終結,縱然依舊以生命為代價,但你堅信一切,堅信你偉大的抱負終將實現。
我之所以喜歡你,正來自于你心底的理想,那種不會埋沒于官位和名利的理想。
那一夜的抉擇,千古一人,張居正,你的矢志不移,是最偉大的!
天水歷史名人小作文 第五篇
天水夸英俊,涼州產良才。系從尚父出,術奉武侯來。大膽應無懼,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漢將有余哀。
這就是羅貫中眼中的姜維,而在我的眼里,看到的他卻別是一番景象。
姜維本為魏將,鎮守天水郡,那時的他還只是一員少年將軍,與蜀軍第一次交鋒便力敗常山趙子龍。其人事母至孝,文武雙全,智勇足備,也是當世之英杰。孔明聞之,先以巧計戲之,又以禮降之,姜維終于降蜀。
降蜀之后,他深受諸葛亮信任,詐降引曹軍前來,大敗曹真,而后又為諸葛亮盡臨終遺命,以木像退得司馬懿,使蜀軍全身而退。
之后雖因羌兵未至,而兵敗牛頭山,但也以強弓硬弩擊退魏軍。
延熙十六年,他起兵二十萬伐魏,始遇猛將徐質,蜀軍不敵徐質之勇,大敗而退。維以糧道誘之,果然徐質中計,死于亂軍之中,司馬昭被困鐵籠山,雖被羌兵打退,未曾捉得司馬昭,卻也殺得郭淮。
之后姜維于曹軍新敗,司馬師新亡之時,引軍五萬,又三伐中原,兵至洮水,就背洮水列陣。四將戰姜維數合,姜維拔馬便走。軍臨洮水,大呼將士曰:“事急矣!諸將何不努力!”諸將愈奮勇,大敗魏軍。魏軍自相踐踏,落水而死者不計其數。
之后時日,姜維與鄧艾斗智斗勇,也曾敗于叚谷,也曾平分秋色,也曾斗陣小勝,也曾棄糧大捷。但一切成功都在后主的無能與膽怯中蕩然無存。他雖屯田避禍,卻無法改變蜀亡的命運。守劍閣的他永遠也不會明白,蜀漢江山為何會如此不堪一擊。隨著后主出降,他也降于鐘會,但這時的他還肩負著光復漢室的使命。鐘會于眾將謀反,看似機會將至,但隨著事情敗露,他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他在悲憤與絕望中自刎而死。
這就是我眼中的姜維,雖沒有功成名就,最終光復漢室,但在我的心中,他是真正值得學習的榜樣。從他的身上,我知道了什么才是有勇有謀,有忠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