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20篇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一篇
今天。風和日麗,萬里無云。正是個出去郊游的好日子,于是一大早媽媽就說:“今天帶你們去崆峒山玩好不好啊?”我和姐姐一聽。喊道:“好啊好啊,早該出去玩玩了,都快悶死我們了。”
我們收拾好出去玩該帶的東西,坐上了去崆峒山的車。不一會,我們就到了。媽媽說:“咱們以前都是坐車上去的,那樣多沒意思啊,這回咋們走上山去吧,你們說好嗎?”我們說可以。然后就開始了徒步的登山之旅。我們走了好久,終于到了山底,拍了幾張照留念,然后繼續向前走,那山很陡,我們走走停停,逢廟必拜。一路別提多有意思了。到了下午1點,我們可算是爬到山上了,坐下休息了一會,吃了點東西。恢復了體力以后,我們向“上天梯”走去,看到上天梯那么高,我們的斗志又一次的被激發出來,爬山去后,從上向下看有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再看一看時間,這會已經6點多了,于是我們就一路有說有笑的回到了游客中心,坐車離開了崆峒山。
總之,今天我們的崆峒山之旅玩的特別高興。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二篇
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帶著我去平涼的崆峒山游玩。
早晨,媽媽叫醒睡眼朦朧的我,說要出發了。我起來收拾好行李,9點鐘就隨爸爸媽媽踏上了去崆峒山的路程。一路上,車窗外面綠樹成蔭,高速公路上車輛來來往往。農民在靠近馬路邊的田地里辛勤勞動著。到了平涼市,已是晚上7點鐘。我和爸爸媽媽便找了一家賓館住了下來,打算明天開始爬山。
第二天,我們坐車來到了崆峒山的山腳下。抬頭仰望崆峒山,只見山勢拔地而起,巍峨峻峭,滿山樹木郁郁蒼蒼,望不到山頂。
開始爬山了,我們三個精神飽滿,一路上,樹木繁多,山路陡峭。但我們還是堅持不懈的爬上了半山腰。這里是用水泥鋪成的一大片平地。有武術表演和賣百貨用品的小店。店里有木劍、萬花筒、雞啄米等玩具。
再往高處走,經過許多供神的大殿。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財神殿,里面有許多人在叩拜財神,可能是想自己財運亨通吧!
到山頂了,看見那些銀白色的墻磚,電視情節中你爭我搶的場面重新浮現在我眼前。心想:我們現在處在兒童時代,更應該珍惜今天的生活。
下山時,走到了天橋,那清澈的溪水從狹隘的山澗直奔而下。激起一層層小花。滴落在行人的臉上,清清爽爽。
媽媽催著我快下山,崆峒山那壯麗秀美的身姿令我心曠神怡!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三篇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將帶領大家走進著名的旅游景區,崆峒山的世界。我是導游胡天雪。
來到崆峒山,那里美麗的景色一定會讓你大吃一驚的,因為,那里是青山綠水、風光秀麗、湖水碧綠,還有,綠油油的小草,蔚藍的天空,鮮艷的花朵…...
現在,我來介紹介紹崆峒山吧!崆峒山雄踞甘肅省東部平涼市西郊11公里處,是六盤山支脈。崆峒山集自然美、歷史美、人文美、傳說美于一身,給人的美感強烈,影響深遠。山勢雄偉,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如巨浪排空;環境神幽,令人陶醉;奇峰、怪石、云海是其奇景;瑰偉、蒼翠、清秀是其特點。既有北方山勢之雄,又兼南方山色之秀。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有山無水顯不出山的氣度,有水無山顯不出水的精神。崆峒山得天獨厚,彈箏峽涇河縈回,后峽胭脂河湍流,交匯環抱于望駕山腳下,形成虎踞龍盤之勢。
那里的名勝古跡很多,有蒼松嶺、朝陽洞、崆峒后峽、太陽掌、鳳凰嶺、月石峽、上天梯、五臺、蠟燭峰、雷聲峰等著名的的旅游景點。崆峒山真不愧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啊!
親愛的旅客,玩了這么多天,一定很累了吧?歡迎你們下次再來這里參觀,我還會當你們的導游哦!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四篇
今天,我幻游一下神奇的平涼崆峒山。
崆峒山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森林茂盛,綠油油的一片。有幾百年的參天大樹,多不勝數,特別是孔雀柏,全國僅僅只有兩棵,兩個人手拉手才能抱住,它是一個美麗而神密的地方。
夢中我先進入后峽,這里綠樹成蔭,公路的北面流著一條小溪,這時我看見了一群仙女在河里洗臉,臉上的胭脂粉流到了河里,于是我明白了人們為什么把這條河叫做胭脂河。河中央有兩塊大石頭,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嗎?它叫二郎石。聽說很久以前,楊二郎在空中騰云駕霧,肩上擔著幾塊大石頭,楊二郎一不小心,掉下了兩塊大石頭,不偏不斜剛好掉到胭脂河的正中央,人們便叫它二郎石。
進入北大門,眼前的樹木綠油油的,當爬上半山腰時,你會發現,半山腰上有一個洞,如果猛地一看,那個洞就像飛出來仙鶴一樣,所以,人們把那個洞叫做仙鶴洞。正在這時,我突然看見了一位黃帝在這里向一位老人在這里好像請教什么,我走近一聽,原來這位老人正在給黃帝指點迷津,教他如何當好一個合格的黃帝以及怎樣治理好國家。老人說循循善誘的說:“要當好一個合格的黃帝,必須誠信公民,不欺壓老百姓,為人民著想,要治理好一個國家,不能隨便就去攻擊別的國家。要有策略,做到這幾點,你就可以當好一個合格的黃帝,并治理好一個國家。”黃帝聽后,點點頭,好像明白了什么……騎著馬,一聲不響的走了。從此,黃帝統一了中國,成了中原地區部落聯盟的首領。傳說中,黃帝統治的時代里,發明了五色衣裳,造船、造車、造房子;黃帝的妻子嫘祖教婦女養蠶、織布;黃帝的史官倉頡造出了文字。炎黃二族合二為一,一同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祖先。因此,我們常稱自己為炎黃子孫。這大概是黃帝問道的結果吧。你知道這個老人是誰嗎?他就是崆峒山的神仙廣成子。
你覺得崆峒山神秘嗎?崆峒山:位于平涼城西30公里,涇河環繞,海拔2100米。相傳古時黃帝問道于廣成子。崆峒山上有很多廟宇建筑。山上有月石峽、羽仙峰、定心峰、千丈崖等名勝。原有古建筑8臺、9宮、18院,寺觀42處。最高峰有香山寺。有上天梯、石峽壁立、中砌石如梯,山徑險處有鐵柱鐵鏈,游人可藉次攀登山頂,好了,我夢游就此結束,下次有時間我可要真的帶你去欣賞美景了。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五篇
崆峒山是古絲綢之路要沖,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之美譽。
今天呢,我們就要一起去那里玩。剛到那兒,迎面而來的就是郁郁蔥蔥的大山,藍天白云也不甘示弱,它們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好像都在迎接我的到來。
爬山的路特別難走,大部分是臺階,而且非常陡,很少有平臺。爬山的人不算多,有的人在努力往上爬;有的人累了喝點水、吃點小零食,補充完能量,繼續往上爬;還有的人在借助登山杖的力量往上爬。
到了天梯下,一仰頭,就看到了直通云霄的天梯,看來天梯真的要通到銀河那兒!我們休息了一會兒,攢足力氣,開始往上爬。聽說這個天梯有70多度,是崆峒山最陡的一段路。我的手攥緊鐵鏈,一刻也不敢松開。我的腳也踩住地面,我的眼睛也死死盯住前面的臺階,不敢亂看。
走了好一會兒,我們才到了一個平臺,忽然,我聽見了嘩啦啦、嘩啦啦的聲音,我尋這聲音找去,發現了一處小瀑布,瀑布的源頭在山頂,水清清的,真像一個人在流眼淚呀!
我們好不容易爬到了山頂,我往下一看,什么東西都在我的視野里,有碧綠的大山,像巨人一樣的大山,還有長長的高速公路,真漂亮呀!
爬崆峒山雖然很累,但是看到了美麗的風景,我很開心。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六篇
崆峒山位于甘肅平涼市城西十二公里處,東接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兆抵銀州,是箍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米,集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精湛的人文景觀于一身,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和可考價值。自古就有“西南第一名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
崆峒山屬六盤山支脈,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有各種植物1000多種,動物300余種,森令極其美麗其間峰巒雄峙,危巖聳立,似鬼爺神王,林海浩瀚,煙霧龍鎖,如漂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游漓江神韻。即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有南方景色秀麗,儗重典雅的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做建筑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氣魄宏偉,底蕰豐厚。
崆峒山有眾多文化勝跡,山上有廣成子洞,有問道宮和廣成泉。又有望駕山及撒寶巖傳為有望泰始皇駕臨及皇巡幸撒寶處。東臺懸崖巖洞有玄鶴洞和青龍,(一命歸云洞)亦為崆峒名勝。均為升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七篇
又是一美景!
三個小時的車程過后,終于到了這大自然的杰作之下,好似蜷居河岸的巨獸,又似蓄勢待發的獵鷹站在主人的臂膀上,崆峒山的宏景已刻入每個人的大腦。
站在山腳,墨綠色的山體在眼前,好似高到穿云射日,山勢之高,景色之美,真使人有一種細心的大漢的感覺。
由香山部分向下往,一旁的河水奔騰于山腳,墨綠色的山壁由下至上,一道一道,同巨龍一般爬在山上,形成一道道側著的梯子。最險之處,竟被安上了一座瞰望臺,相對有恐高癥的人來說,腿不軟那都是假的。
沿著高低起伏的樓梯朝中臺走過去,有的地方竟同華山的千尺,這梯子之窄,斜度之大,令人不禁滿頭大汗,周圍的美景,好似真空一般。
這時在遠處望香山部分,使人想起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又一轉身,才發覺應是香山之巖天上來。
一線天,多令人望而生畏的名字,只見一眼望不到底的木質樓梯扶搖直上,紅色巨蛇的旁邊,由好似天上來的水流呈九十度撲入下面的黑水潭中,再朝上看,藍白相間的線橫貫頭頂的山體,使人不由得腿腳發軟,這才是所謂的一線天僅有一條線的天!
晚上,這山變成了彩色的,霓虹燈的光照在油油的樹葉上,反射出五彩斑斕的顏色,使得整座山就是平涼市唯一的靚仔!
崆峒山,粗獷中的柔美,柔美中的剛強,美!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八篇
崆峒山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那里風景優美,如同仙境一般。怎么不信吧,那就看我的介紹。
我先簡介一下,崆峒山位于甘肅省平涼市,東瞰西安,西接蘭州,南鄰寶雞,北抵銀川。是古絲綢之路要沖,自然景觀奇險靈秀,人文景觀古樸精湛,具有極高的觀賞,文化,科考價值。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之美譽。崆峒山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森林覆蓋率90%以上,有各類動植物1300多種。景區面積84平方公里,其間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功;林海浩蕩,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山水一色,有漓江神韻。
在山腳下往山頭上望,云遮霧涌,神秘莫測,漸漸地霧越變越濃上面似乎是皚皚白雪。在半山腰往下看一眼望不到谷底,往山頂看真是霧鎖山頭山鎖霧,山套山,霧涌霧。由于那里樹木茂盛,所以就像走進大森林般的'感覺。站在山頂往下望只見浩瀚的林海。
這里最壯觀的景色還是通天橋了。通天橋它長約五十米左右。地勢險峻,景觀奇特。走在橋上我們就像是騰云駕霧的神仙。
這就是崆峒山,如同仙境一般。如果你有時間一定要到崆峒山走走看看。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九篇
崆峒山是一個漂亮的處所,一年四季都很美。
春天,樹木都開端發芽了,有的樹長了一兩片葉子,有的'樹葉子已經長了良多,有的樹仍是干樹枝,我學會了羽毛球。有的樹下長了很多野花、野草,就像給大樹編了一個美麗的花環。
夏天,樹木都綠了,樹木綠油油的,草也長了滿滿一山。晚風吹過,放眼望去,整座山變成了綠色的大陸。
秋天,樹上的葉子緩緩變黃了,小草跟野花也收起了本人嬌艷的衣裙,山路上也匆匆有了落葉,一些小蟲依然在暖暖的陽光下歡唱,順著彎彎的小路,拾級而上,你一定不會感到由于是秋天而掃興,你必定會為這種俏麗的風景沉醉。
冬天,北方的第一場雪落在這座神秘的山上,從山下遠眺望上去,那蒼勁大樹,那古老的廟宇都悄悄的破在那陡峭的山巖上,是那么肅穆肅穆。
啊,如許美麗的崆峒山!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十篇
我的家鄉在甘肅平涼,那里山青水秀,綠樹成蔭,最讓人忘不了的是那座很有名的山——崆峒山。
那里,一座座的山峰高低起伏、連綿不斷,在山腳下,有一條終年緩緩流淌的小溪,小溪邊栽滿了四季常青的松柏。啊好一幅山水環繞的風景畫卷!
崆峒山的頂峰有一個僧房,里面住著許多德高望重的僧人,每天清晨,他們都要進行晨練。伴著花香,和著鳥鳴,罩著薄霧,他們是那樣專注,是那樣閑靜,是的那樣雅致……在一邊觀望的我,被眼前的情景怔住了,啊!莫非我身處仙境?
在這里空氣是那么清鮮,暢游于崆峒山之間,總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在這種境界里,即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回望,又想坐下來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表示我滿心的愉快。
歲月如流,往事如煙。如今離開家鄉已有五年了,記憶中的崆峒山依然那樣清晰,使人無法抹去,無法忘卻。
家鄉的崆峒山啊,我愛你。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十一篇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媽媽一起去了崆峒山。
坐車來到山下,我就崆峒山被那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漫山遍野的大樹,五彩繽紛小花美麗極了!
上到半山腰,再看山下的樹林,就好像一個放大了的西蘭花,遠處的山峰一座連著一座,好似一幅幅美麗的風景畫。
來到山頂,首先映入眼簾是太清宮的一刻千年古樹,樹縫里夾滿了錢幣,我問媽媽這是什么意思?媽媽說可能是他們求平安放的吧?往前走就是中臺了,我們坐下休息了一會,又去了東臺和北臺。忽然,我發現有好多的螞蟻在搬家,我告訴媽媽快要下雨了!媽媽說那我們就下山吧。
我們剛下山,就下起了小雨,等我們回到家的時候,雨下大了……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十二篇
今天,我們幾個一大早就爬起來了,因為今天我們要爬崆峒山!洗漱完畢我們就抱著喜悅的心情出發了,因為今天是汽車旅行的最后一天,我們都已經厭倦了汽車上的生活,所以都盼著早點回去,我還許下承諾將來如果我會開車我也不開呢!
唉,原來老天也不想讓我們開車呀——我們要坐車去北門,結果地圖導到了東門,我們問當地的叔叔說:“沿著后面這條路一直走就能到。”結果走到了個三岔路口,又問路人說要走第二個路口走進去——唉,一路顛簸,終于到了!
坐車到了山頂的博物館,我看見了三葉蟲的化石、崆峒山的峽谷、崆峒山的動物等等。游覽完了博物館,我們又去參觀了道教的寺廟,上了二樓我們還看見了各自的太歲呢!參觀完了下山途中,我們在半山腰兵分兩路——姥姥、姥爺去皇城,我和爸爸媽媽去通天橋。我們走啊走啊,拐了無數個彎,走了無數個臺階,終于到達了通天橋,很險峻卻很短的一個天橋橫跨兩個山中間,我和爸爸率先過了通天橋,媽媽戰戰兢兢跟在后頭。過了通天橋,我們就折返了,走啊走啊終于又回到了分岔路口,后來簡直是連滾帶爬才到了皇城,然后又到了雷聲峰,險峻的山路讓我們一路連滾帶爬地到了中臺找到了姥姥姥爺,逛了一會買了個玩具就決定下山,我們都去坐了纜車,爸爸坐車。
就這樣,有驚無險地我們結束了青海湖之行。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十三篇
久聞“西來第一山”――崆峒山乃道教名山,惜乎沒有機會身臨其境地感受名山的風采。此次和同事出差至平涼,任君等人提議去游崆峒山,這不就是我多年的愿望嗎?于是我們不顧旅途的勞累,欣然驅車直奔崆峒山。崆峒山位于平涼西南,六盤山山麓,涇水環流,以道教文化聞名于世。
少頃,我們來到了山腳下,仰望崆峒,層巒疊嶂,亭臺樓閣隱約于云霧之中。山門上書“崆峒山”,但未看清是誰的手筆。我們一行四人乘坐旅游專線車從東門入,沿山路而上,峰回路轉,古木森然,也許是冬季的原因吧!路上行人稀少,山上白雪皚皚,連個鳥鳴聲也沒有。有點“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意境。我登過雄偉的泰山,俊秀的峨眉山,但踏雪登崆峒,卻別有一番意境。一路驚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覺到達了中臺。中臺是個面積很大的平臺,四周是商店、停車場等,臺南立一石碑,上書“崆峒山”三個飄逸的大字,可惜我們沒帶照相機,未能留影。回身路旁,見一詩碑,是譚嗣同所作《崆峒》詩,現只記得兩句:“四望桃花紅滿谷,不應仍問武陵源”。沿路西上,來到朝天門,穿過此門,繞巖而上,山勢陡峭。又走了一段,來到了“上天梯”,“上天梯”乃登絕頂之道,砌石成梯,約三百余級,后面登者可見前面人的腳底,我看前面的任、王、楊三君,個個手抓鐵鏈,氣喘吁吁,真是膽戰心驚。大約登至一半,有一小閣,前立一石碑,上書“黃帝問道處”,相傳黃帝昔到崆峒問道于廣成子,后秦始皇,漢武帝慕名登臨。我們不必考究傳說的真偽,但畢竟給崆峒增添了幾分神秘,我們依次游覽了八仙臺、雷聲峰,后來到了棋盤嶺,此處十分險峻,山體翼然與半空,嶺上置一石棋盤,大概是講陳摶老祖和趙匡胤下棋的故事。駐足此處,整個崆峒及四周群山盡收眼底,四望群峰,飄飄然,若置仙境,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接著等至皇城,此處有一廟宇建筑宏偉,供奉著玉皇大帝神像,由于游客稀少,殿里冷冷清清,走出廟宇,見一老道,長髯拂胸,鶴發童顏,坐在巨石上,王君自語道:“此莫非傳說中的神仙么?”老人家凝視著遠方,目光深邃,陷入沉思。此處憑欄極目遠望,整個崆峒及四周群山處于銀裝素裹的世界,道觀樓閣,鑲嵌于山腰峰巔,不禁令人感慨大自然的偉大,人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暫,往事越千年,昔日問道與此的秦皇漢武早已化為云煙,而巍峨的崆峒山峻秀依舊,碌碌如我輩者與世何爭?拋棄一切雜念,在這個的寂靜世界,物我兩忘,豈不樂哉?
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了,于是我們返回到中臺。中臺以北隱約可見一寺院,我們來到跟前,寺門書:“xxx寺”,是趙樸初手書。聽說該寺主持妙林法師是甘谷人,寫得一筆好字。任君提議拜會妙林法師,順便求幾個字,寺里古柏參天,香火繚繞,一片肅靜。從道教的世界有來到佛教的世界,完全不同的世界卻有著完全相同的寧靜。來到客房,見一年輕的和尚閱經書,我們說明來意,年輕和尚說師傅去了別處,不知歸期,我們正在惆悵之際,遇一中年居士,經一番交談,方知是甘谷老鄉,居士甚是熱情,領我們參觀了千佛殿等地方。此刻已日薄西山,崆峒上的許多景點我們沒有時間再去觀賞,和居士道別后,我們一行從寺后門徒步下山。
到山底時天已經黑了,一勾殘月當空,回望崆峒山,隱約可見山上飄渺的燈光,在暮色蒼茫中,險峻的崆峒山顯得更加崔巍了。別了,寂靜的崆峒山!我們畢竟是匆匆過客,不是來參禪悟道,但身處山巔時內心感受到了那份與世無爭的寧靜。從佛和道的世界里走出來,告別了崆峒山的寂靜,回到霓虹閃爍的喧囂中,我們心還能保持住在山巔剎那間泛起的那分寧靜嗎?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十四篇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多啦哎夢在爬樹,當我們爬上樹頂時,我發現了一本書,我們把這本書拿上,眼前就出現了一道白光,一轉眼我們就來到了一座山上,我和多啦哎夢不知道這是什么山。我就對多啦哎夢說:“多啦哎夢,你從你的百寶袋里,把筆記本電腦拿出來吧!”多啦哎夢說:“好的,我這就拿。”說完,多啦哎夢就在自己的百寶袋里,摸索起來,沒過三分鐘,多啦哎夢就把筆記本電找了出來,我用筆記本電腦查了一下,我和多啦哎夢所待得山是崆峒山。
崆峒山的丹霞地貌甚為豐富多采,是我國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時代最老的紫紅色巖層所形成的丹霞地貌。以頂平、身陡、麓緩為基本特征。頂平,是受古夷平面及較緩的巖層面所控制而在山頂形成較平的地面,其上在一部分覆蓋有薄層黃土,林木茂盛,許多道觀、佛寺修建在這些平緩山頂上。身陡,是受巖層的垂直節理控制,沿這些垂直節理、裂縫侵蝕及平行崩塌后退,形成許多高達數十米至一二百米的高聳懸崖峭壁。在崖壁上,節理與節理相交或節理與層理相交之處,是一弱點,易受凹片狀風化不斷剝落,形成大小不一的洞穴。崖壁間則形成石堡、石墻,造就許多奇險景觀。麓緩,是由松散的崩塌巖塊、巖屑堆積而成,其中一些較巨大的巖塊及巖塊之下的空洞形成小風景點。崩積緩坡上綠樹濃蔭,別具情趣。
崆峒道教以黃帝問道于廣成子而聞名天下,為中國道教創源之一,稱黃老道。有傳說中的容成公、赤松子。周幽王時有長桑子徒韋震居崆峒山修煉;秦漢時“黃老”盛行,秦始皇、漢武帝造訪崆峒;唐代有鐘離權、伍符等修道崆峒;北宋乾德年間道士陳宗秀與終南山銅匠陳訓鑄天圣銅鐘;明代道士張三豐避居崆峒5年,并多傳聞軼事。崆峒山正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奇險靈秀的自然景觀成為古絲綢之路旅游熱線上的一個亮點。
崆峒山,以其峰林聳峙,危崖突兀,幽壑縱橫,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嶺郁蔥而引人入勝。集自然美、歷史美、人文美、傳說美于一身,給人的美感強烈。崆峒山山勢雄偉,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如巨浪排空;環境深幽,令人陶醉;奇峰怪石、崆峒云海、蒼翠清秀……有道是“有山無水顯不出山的氣度,有水無山顯不出水的精神”,崆峒山前有彈箏峽涇河縈回,后有后峽胭脂河湍流,交匯環抱于望駕山腳下,山水相映,相得益彰。既有北國之雄,又兼南方之秀,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和“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又因相傳為仙人廣成子修煉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曾親臨問道廣成子于此山而被道教尊為“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還以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問道于廣成子而聞名于世,被列為天下十二仙山之一。
了解了一些資料后,我和多啦哎夢準備,在崆峒山上玩一玩,沒有注意到腳下有一個大洞,跌了進去,我和多啦哎夢慘叫了一聲。
我真開眼睛一看,原來是一場夢。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十五篇
星期天,我們一家人去了崆峒山游玩,那里的景色真的很美麗,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大家有時間一定要到崆峒山上去游玩。
首先,從我們家到崆峒山要坐半個小時的車才能到,然后,我和媽媽從山腳下爬天梯上去,天體真的好高啊!爬了一個多小時了以后,我實在堅持不下去了。媽媽說:“在堅持一會兒就爬到了。”于是,不一會兒,我和媽媽終于爬到了山頂,在哪兒有許多的廟宇,我和媽媽去上了香,來上香的人很多,不出讓人感嘆這兒的香火鼎盛。由于時間的原因,我們沒有去別的地方。媽媽領著我又從山上走下來,看到那綠蔥蔥的樹木,什么倦竟都沒有了。走到山下,看到壩面上那些清凌凌的水和水上的游艇,媽媽告訴我那游艇是乘載客人的。兩旁的花兒開的嬌艷欲滴,在微風的吹拂下,花兒輕輕的搖動著身子,好像在對游人說:”歡迎你們的到來。”
雖然很累,但是我心里很高興,因為崆峒山真的很漂亮,同學們,你們也要去哦!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十六篇
在一個風和日麗,天氣晴朗的早晨,我和我的幾個好朋友一起去崆峒山游玩。我的朋友有:,馬雪晨,朱英,楊安靜還有白益露。我們六個人一起乘坐一輛無人駕駛的汽車,一眨眼的工夫就來到了崆峒山底下,那一天我們都穿這自己制作的衣服和鞋,各有獨特的地方,我穿上氣墊鞋開足馬力向山頂跑去,巫星悅穿的鞋更獨特,上面有控制速度的開關,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我們六個人一會兒就到了中臺。
一進塔院,仿佛到了皇家園林,一座高大的宮殿展現在我們眼前,這就是著名的大雄寶殿。它的兩邊分別是鐘樓和鼓樓,還有一棵幾百年的松樹,高大挺直,游客們大多都在這照相做個留念。寶殿后面,就是著名的七層凌空寶塔,塔頂還長這幾棵小松樹,展示出頑強的生命力,仿佛是守塔的衛士。
過了塔院,我們六個人不費吹灰之力就來到了上天梯,上天梯又陡又險,兩邊都是鐵鏈,人都都需要拉這鐵鏈才能爬上去。上天梯的陡險,不但給人們帶來了攀爬時的困難,還給人帶來了刺激和快樂,是人們懂得了遇到困難不能退縮,要勇往直前,真的是要風光有風光,要陡險有陡險。
登上了上天梯我們就來到了黃城,黃城有兩個宮,分別是太清宮和太和宮,在太和宮里人們可以乞求平安,乞求幸福。黃城上還有一個洞,叫三教洞,道教,佛教和儒教都集聚在這個洞里面,真的是很少見的。
黃城的另一面有還有一條路那個通往雷聲峰的,說是在下雨的時候就會雷聲大作,真的很嚇人,也是因為這樣人們才把這叫雷聲峰。過了雷聲峰,那就是一條下山的小路,人們都可以從這下山。我們六個走到了山的那一頭,整個山林都是綠蔭蔥蔥,進去之后,可怕和恐懼占據了整個好奇心,我們害怕的走在一起,但是樹林的美景和可愛的小動物又讓我們興奮的跳了起來。我們每人坐上變形飛機游玩了整個崆峒山,觀看了崆峒山的大自然景觀,坐上大象,我們也和少數民族一樣看看熱鬧,享受了旅游給我們帶來了喜悅和高興的心情。
最后我們六人一起回到了中臺,浪了一天終于感覺到累了,就坐上了山上的游車下山了,同時也結束我們的崆峒山之旅。回到家以后我就和媽媽爸爸講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所看到的,他們說他們也有好長時間沒有去了,等下次有時間一定要讓我這個小導游帶這他們旅游一下,我高興的就答應了。
今天真是開心的一天。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十七篇
大家好!今天我 給大家介紹一座平涼有名的旅游景點,它是“崆峒山”。它位于平涼城西邊,距城15公里。
崆峒山是我國有名的一座仙山,它又高又大,你站在山腳下,你的面前好像有位巨人站在那里,等你站在山頂上往下看,你的親人或朋友才黃豆那樣大,你會感覺到像在天上一樣。
崆峒山的景色可美了,花兒滿山遍野都是,草兒探出毛茸茸的腦袋,歡迎人們的來到,一陣微風吹過,小鳥,燕子,鴿子它們站在電桿上,像音符一樣,嘰嘰喳喳的演奏著歌舞,有的跳舞,有的唱歌,有的當指揮員,柳樹聽了,高興的手,小蜜蜂都來參加合唱比賽,小草慢慢的把頭伸了出來,也觀看這場合唱比賽,崆峒山笑了,向日葵樂了,嘿嘿的小著。
崆峒山下有一座水庫,水庫里的水清清的,里面還有許多小魚,水庫上還有攬車,方便游客上山,水庫后面還有一座山,山的下面出水口,那里接下的水又甜又涼,不用看就是大自然的。
崆峒山有許多名勝古跡,廣成子傳說,皇帝問道,雷聲峰的歷來,等等,希望大家也去崆峒山觀看美景。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十八篇
甘肅平涼是我的第二故鄉,因為我在這里生,這里長。在平涼城西12公里處有一座道教名山—崆峒山。我對崆峒山秀麗神奇的風景早有耳聞,只是平時上學功課緊,都沒有時間去,現在放暑假了,終于有時間了,媽媽決定帶我爬崆峒山。
那天我們約了幾個好朋友一起爬山。當然臨走的時候我們還準備了水和許多好吃的。我們開車來到山腳下,沿著一條專供步行上山的人走的小路往上爬。小路是石塊鋪成的很好走,但是我們卻不喜歡,就自己開發了幾條小路。一會兒從灌木叢中穿過,一會兒過一座獨木橋,一會兒又爬一個陡坡。這樣不但節省了不少路程還好玩。我們幾個小孩尤其興奮,總是跑在最前面,媽媽們在后邊喊;“要小心,要小心!”我們也不聽,只管往前跑。大約過了兩個多小時我們才爬到山頂。終于可以坐下休息一會兒了,我們吃著自己帶的東西,心里高興極了。
休息夠了,該下山了。我們沿著來時的路往回走。一路有說有笑,還采了許多好看的小花,奇形怪狀的樹葉和野生的木耳呢。下山的速度比較快,我們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山腳。
坐在回家的車上,雖然我們都很累,但大家還是意猶未盡,期待著下一次爬山呢!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十九篇
大口呼吸著雨后初晴那清爽的空氣,我們從平涼市乘車向西行駛了十余公里后,終于來到了素有“西來第一山”之美譽的崆峒山。仰望高山,層層疊疊的樹木為大山披上了春天的新裝,連綿起伏的山脈如綠色的波濤在翻滾。幾座亭臺樓閣輕凌于懸崖絕壁之上,絕壁處古樹參天,給大山平添了幾分古樸精致的人文景觀。
一路上山,我們盡情享受大自然完美無缺的杰作。你瞧,小路兩邊長滿了各式各樣的樹木。有的已成為參天大樹;有的還只是抽出幾片嫩葉的小樹苗;有的樹干筆直,樹冠直插云霄;有的樹杈彎彎曲曲,像弓腰駝背的老翁。小草小花隨風搖擺,像在歡迎遠客的到來。我們經過一條用鵝卵石鋪成的林陰小道,便來到一條又直又高的石階下。我抬頭望望,好長的一段階梯啊!就好像通往天空一樣,怪不得名為“上天梯”呢!我為自己打打氣,向上登去。可剛登到一半,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了。階梯上石縫里的青苔好滑,讓我的腳都有點不聽使喚了。瞧瞧下面,又望望上面,真是進退兩難。沒辦法,登唄!“功夫不負有心人”氣喘吁吁的我終于登上了“上天梯”,畢竟“有志者事竟成”嘛!
在一路小鳥歌聲的鼓勵下,我們登上了崆峒山山項,成功的喜悅充溢著我的心胸。“沙沙……”微風吹拂著山間郁郁蔥蔥的樹叢,這美妙的聲響和那露水般清亮的鳥鳴共同奏響一曲充滿生機的大自然協奏曲。登上崆峒山的第一感覺如此美妙,我的心情自然如那陽光一樣明亮。俯視山下,其間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仿佛群山都在向我微笑。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群山的綠卻帶給人迥然不同的美感:深沉的深綠,清新的翠綠,活潑的嫩綠縱橫交錯在一塊兒,織成了一張色調柔美的毯子。在群山中央,有一潭煙波浩淼的湖,那湖藍得純凈,藍得恬雅,藍得讓人無限陶醉。綠色輕舟的湖岸邊,零星的幾點瓊樓玉宇,顯得更加典雅寧靜,富有詩情畫意。此湖名為彈箏湖,虛無縹緲的,真有一曲悠揚的曲調從亭里飄來,縈繞在我的耳際。這美麗的崆峒山真讓我體味到了“人在畫中游”的美妙感覺。
關于平涼崆峒山旅行的作文 第二十篇
崆峒山是道教的圣地,和地勢、自然景觀都有著很大的關系。道教中最吉祥動物是烏龜,崆峒山整個山脈像是一直巨大的綠色烏龜,他仰著頭,向前眺望,好像在尋找著什么,所以,崆峒山是道教的圣地。
驪山大概是我們臨潼人最熟悉的山了。想知道它與崆峒山的相同之處嗎?兩座山的環境都非常好,綠樹成蔭百鳥爭鳴,透過沙沙作響的樹葉的縫隙中,可以看到陽光一縷縷的穿過樹葉,照著我。可是,這會兒是夏天,好熱,要是冬天,就不會讓我汗流浹背。
有相同,當然就有不同。空洞山上的人不光有旅客和工作人員,還有一身黑,只有腳腕上有一條白布的道士。他們盤著頭發,大步大步的走路,好快啊!一定有人不服氣,那有什么快的?不,那么陡峭的臺階,比驪山的臺階高三倍,怎么能跑呢?
在山的半腰的一座寺廟里,一位道士給我帶了個紅帶子,到了一顆神樹前,要把帶子幫到樹上,然后給樹上的夾錢。到了樹前,我“哇”了一聲,神樹!神樹!書上有許許多多的縫隙,都是能剛好塞下錢的縫。一個個整齊的排列著。我給樹上塞了一元,老掉,我往下拉了拉,真好。爸爸給剛才道士給我帶的紅帶子上系了一個小石頭,用彈弓打到了樹的頂端,就我最高。我忽然發現,這棵參天大樹的樹皮竟然是淺土黃色的,真是一顆神樹。
經過一番觀察,我發現那里有的地方泥土松軟,有的地方有許多巖石,一塊塊的排列很整齊。
我流著汗走向山頂,雖然“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在說泰山,但是,站在崆峒山的山頂,又有一樣的感受。
- 上一篇:我心愛的的書包作文三年級作文19篇
- 下一篇:語文活動初中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