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精選21篇)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一篇
接近暑假尾聲了,我和爸爸一起去了西安游玩。爸爸建議先去歷史博物館參觀一下,那里對每個朝代的物品收藏都有詳細的文獻記載。
當(dāng)天下午,我們來到了博物館。只見博物館古色古香的,深沉而雄偉。進入展館,我們首先來到了特展廳——-何家村珍寶文物展。聽說這些瑰寶是隋唐物品,是最近幾個星期才發(fā)現(xiàn)并收入博物館的。展廳里燈光幽暗,仿若讓人沉浸在古代的深遠氣氛中。進入門口先是兩個非常大的陶罐,這就是存放珍寶的罐子。我們圍繞著轉(zhuǎn)了一圈。有像麻將牌一樣大小的玉串成的腰帶,玉帶散發(fā)出象牙白色,它靜靜地躺在那里,似乎想要告訴我們它是如何地跟隨古時的主人經(jīng)歷了多少的事情。再下來還有當(dāng)時喝酒的金杯,金簪,特別是還有藥香銀囊,但是最讓我稱贊的還是三只小小的金龍。它們被擺放在一起,動作各異,每一個只有我一個中指那么長,比中指還細,但做工十分精美,身上鱗片就像能抖動一樣,栩栩如生,讓我久久駐足。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一號展廳,這里展出的都是從西周到秦朝的物品,看上去都非常粗糙,沒有像唐朝文物那么精細,但是每一樣物品都承載著它的文化歷史和特點。我走著走著,又參觀了許多古代的一些殘卷書畫,雖然沒有幾個是完整的,但是這些資料不僅有利于讓現(xiàn)代人們猜想古代人的生活和歷史,更是中華新的文化瑰寶。
所有的都參觀完了,我戀戀不舍地走出展廳。坐上車子,不禁回想起歷史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各種朝代和人物的故事,突然覺得中國的歷史是多么悠久和偉大,中華上下五千年中的人、事、物都深深地印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上,見證中國的成長和變遷。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二篇
今年寒假,我參觀了陜西歷史博物館一號、二號、三號廳和特殊展廳,在這里我了解了中國的歷史演變,在這里我體會到祖先的無盡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最喜歡的一號展廳——“馬”的展廳,這里擺放了各種各樣與馬有關(guān)的物品。有馬車、披甲的戰(zhàn)馬、馬刀、馬鞭、馬鞍,有古代的兵器——馬刺,一種撒在路上阻止馬前行的暗器,有雕刻馬的兵器——戈,作為我國獨有的兵器,它上面雕了一個馬……,里面的文物令我目不暇接。
最吸引我的是雕刻有馬的藝術(shù)品:天馬鸞鳳文彩繪金銀平脫鏡、三彩馬、有關(guān)“馬”字的書法、有關(guān)馬的繪畫作品。其中有四個帶鞍陶馬,一個在眺望、一個在整理毛、一個在低頭吃草、一個在張望。有一頭三彩“三花”馬,由唐三彩制成,是一條棕色馬,五官清晰可辨,栩栩如生,馬脖上還掛有一串銅鈴,十分精美。在這個展廳里,我還見到了讀本中曾經(jīng)學(xué)過的“馬踏飛燕”的復(fù)制品,作品是那樣逼真、雄偉。
在參觀人們根據(jù)馬的形象鑄造了各種各樣的藝術(shù)品的同時,在這里我了解到時有關(guān)馬的知識,知道了5500年前,人就馴化了馬,以及馬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
這次參觀對我來說,是一次視覺的圣宴、是一次精神上的圣宴,肉體上的圣宴,它使我的肉體、靈魂都置身在藝術(shù)的海洋中!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三篇
今天,天氣十分涼爽,太陽公公害羞似得躲了起來,爸爸要帶我參觀京杭運河博物館。
我們來到運河文化廣場,這里可真熱鬧啊。我看見一處建筑物,上面寫著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沒錯,就是這里啦!我迫不及待想要進去看看。
走進博物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一艘木帆船,腳下是透明的玻璃,玻璃下流著清澈的水,還有五顏六色的燈光,仿佛置身在大運河,美麗極了。我們參觀了“大運河的開鑿與變遷”、“大運河的利用”、“運河畔的城市”、“運河文化”四個展廳,了解了許許多多關(guān)于運河的文化。
最吸引我的是古代人使用的東西。我看到了銅錢、糧票、地契、還有古時候的刀具。我看見一位老奶奶坐在一個大木架子前,手里拿著“木桿子”。媽媽告訴我,這就是古時候人們用于織布的工具。古時候的人可真聰明呀!
我們穿過博物館的四個展廳,一路看見許許多多銅像,我跟他們握了握手,真是有趣。這些可都是為我們后代做出杰出貢獻的人呀!我要向他們學(xué)習(xí)。
時間就像調(diào)皮的小孩,從不提醒別人就偷偷得溜走,不知不覺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我學(xué)到了許多,真是快樂又有意義的暑假生活。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四篇
科學(xué)是一種神奇的力量,它讓人類的生活多姿多彩。是啊,我們現(xiàn)在如此幸福而又方便的生活都離不開科學(xué)。以前,不管多么遠的路都只能步行,現(xiàn)在有了科學(xué)的幫助,人類發(fā)明了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等交通工具,不就方便多了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科技博物館,去親身體會一下科學(xué)的魅力吧!
經(jīng)過一個半小時的漫長車程,終于走進了科技博物館。這可是我盼了好久的一天啊!“哇!”一走進大們映入眼簾的都是神奇的科技品。瞧!有一個身穿烏黑發(fā)亮的燕尾服的機器人恭恭敬敬地走過來了,對我們鞠了一躬說:“歡迎你們來到神奇的科技博物館,現(xiàn)在將你們帶的所有物品都交給我,免得影響里面的參觀。”聽到這,你們一定認(rèn)為他很可愛吧!要知道他可是真正的機器人,不是人類扮演的呢!
走到“神奇字屋”,里面一條條的木塊就會在你的眼前轉(zhuǎn)動。一會兒變成“科技博物館歡迎您”的字樣,一會兒又變成“科學(xué)在您身邊”等等字樣,真是太美妙了!
最神奇的就是“模擬太空艙”。為了去體驗這個項目我連中飯都顧不上吃,早早的在那里等候。過了一會兒,終于開始了,我迫不及待戴上了3D眼鏡,走進了太空艙,環(huán)游了太空中的所有行星屋,有火星、木星、土星、水星、海王星……等等。要是以后我能走上真正的外太空,那就別提多炫酷了!
科技館中還有許多有趣而又神奇的東西,如“空氣發(fā)射火箭”,“衛(wèi)星發(fā)射太空”……我還認(rèn)識了許多著名的科學(xué)家呢!
科技館真神奇啊,這一次的科學(xué)之旅,讓我受益匪淺!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五篇
今天,我們參觀了著名的陜西自然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分為兩部分,北面是科學(xué)廣場,南面是自然展覽館,中間是一座高約100米的電視塔。首先,我們走進了自然展覽館。老師讓我們仔細觀察大廳中央的一具骷髏。我向前走,在骨架旁邊立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黃河象骨,甘肅出土,門牙長3米,又名劍齒象,比非洲象還大。看完這個木牌,我很震驚,心想:現(xiàn)在的非洲象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象,但是中國有比非洲象還大的大象,真是奇跡!
穿過電視塔,我們來到了科學(xué)廣場,這是一個機械的世界!科普劇場、音樂噴泉、科普影院等科普項目近20個,其中最有意思的是科普影院。進入大廳,灰黃色的屏幕占據(jù)了天花板、左、右、前墻,形成一個凹圓。過了一段時間,電影開始上映,開始上映美國兒童科普片—《恐龍》。影片主要講述了食肉恐龍是如何狩獵、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以及恐龍可能是如何滅絕的。
從恐龍發(fā)展史的介紹來看,我知道恐龍出現(xiàn)在三疊紀(jì)晚期,繁榮于侏羅紀(jì),然后滅絕于白堊紀(jì)晚期。他們中的一些人因為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一些人說恐龍因為火山爆發(fā)而沒有食物,一些人說大陸漂移了。恐龍真是一個奇妙的物種。
參觀結(jié)束,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象著恐龍滅絕是因為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地球經(jīng)歷了六次大滅絕,都是環(huán)境變化造成的。可以看出,環(huán)境對地球上的生命很重要。我們正處于第七次大規(guī)模滅絕時期,平均每天有一種滅絕,其中許多是由人類行為破壞生態(tài)平衡造成的。因此,作為一名中學(xué)生,我呼吁大家:“保護環(huán)境,讓我們的家更美好!”
這次訪問真的很好。不僅讓我大飽眼福,還增長了見識。也讓我感受到了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真是一舉兩得!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六篇
陜西省歷史博物館是一座古香古色、有盛唐風(fēng)采的建筑。它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這里集中了許多陜西出土的珍貴文物,有工藝精湛的商周青銅器,有千姿百態(tài)的歷代陶俑,有精美絕倫的漢唐金銀玉器……真是琳瑯滿目,讓我目不暇接。
參觀了一上午,看得我眼花繚亂。其中我最喜歡鑲金獸首瑪瑙杯,鎏金竹節(jié)熏香爐和青釉提梁倒注瓷壺。
鑲金獸首瑪瑙杯是用紅、棕、白三色相雜的瑪瑙制作的,杯子的形狀像一個牛角。它的前端是一個牛頭,牛的嘴上鑲著金帽,牛眼炯炯有神,牛角作為杯柄彎曲著連著杯口。整個造型雕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不愧是鎮(zhèn)館之寶啊!
鎏金竹節(jié)熏香爐是用青銅制成,通體鎏金。底座雕刻有兩條蟠龍,它們昂著頭張著嘴咬住竹柄,竹節(jié)形的柄分五節(jié),竹節(jié)上面刻著竹葉。竹柄頂端有三只蟠龍,它們托著熏爐。爐體浮雕著四條金龍。我覺得最精美的是爐蓋兒,它像多層的山巒,點燃香料冒出的青煙,從山峰間的縫隙裊裊飄出,好一副秀美的山景啊!
青釉提梁倒注瓷壺是宋朝的瓷器。它的造型很獨特,蓋、梁、身連為一體。壺身是圓的,上面雕刻著四枝盛開的牡丹花。壺嘴是一頭母獅張著嘴,連牙齒都雕刻出來了,太精細了,腹部還有一只小獅在吃奶,非常生動,活潑可愛。壺的提梁是只飛翔的鳳凰,它可能飛累了,前腳落在了壺蓋兒上,尾巴連著壺身。壺底中心有一個孔,是一朵梅花形狀的。蓋子打不開,從哪兒灌水呢?難道這么漂亮的壺只能看不能用嗎?原來是從壺底的梅花孔灌水,水從母獅子的嘴巴里流出來的時候就表示已經(jīng)裝滿了,將壺放正,滴水不漏,太神奇了。我真想看看古人的大腦結(jié)構(gòu),怎么那么聰明呢?
參觀完陜西省歷史博物館,我終于知道什么叫嘆為觀止了。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七篇
陜西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xiàn)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館區(qū)占地7萬平方米,擁有各類文物藏品萬件,以史前文化、商周青銅器、歷代陶俑、唐代金銀器、唐墓壁畫最具特色,其中18件國寶、1709件一級文物最受觀眾青睞。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建筑是氣勢恢宏的唐代風(fēng)格。
這次去西安,歷史博物館是不可錯過的地方,它使我了解了我們?nèi)祟惖淖嫦取姆侵薜貐^(qū)發(fā)現(xiàn)的南方古猿:距今400-100萬年前,與黑猩猩相似,顱內(nèi)模的形態(tài)已經(jīng)和人類相似了;能人:200萬年前,已經(jīng)開始制造工具;到我國境內(nèi)發(fā)現(xiàn)的直立人(200-20萬年前)、早期智人(20-5萬年前)、晚期智人(5-1萬年前)。
大約115萬年前藍田人、大荔人就在陜西半坡、臨潼境內(nèi)生存,進化、發(fā)展。藍田人是迄今所知亞洲北部最古老的直立人,他們已經(jīng)開始制造工具,使用火,主要有大尖狀骨器、石器等多種工具,集體狩獵,以天然洞穴為棲身之所。大荔人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最完整的早期智人,他們的石器制造技術(shù)提高,用途分工明顯,可以取火,還出現(xiàn)了有意識埋葬死者的習(xí)俗。晚期智人,懂得了美觀,使用骨針縫制衣服防寒,用動物的牙齒骨骼等磨制、鉆孔做出裝飾品。出現(xiàn)了人物、動物形象的巖雕、石雕。最早的新石器時代距今約8000至7000年,這時已經(jīng)開始種植植物,飼養(yǎng)豬、狗等家畜,過著定居的生活。生產(chǎn)工具以磨制石器為主,制陶工藝比較原始,火候低、器類少,彩陶尚處在萌芽階段。到此就基本和現(xiàn)在的人類沒多大區(qū)別了。
這次參觀陜西歷史博物館,給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讓我補上了史前歷史這一段空白的歷史。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八篇
站在博物館,恰似站在時間的縱軸上,向前可知曉過往,向后又可以預(yù)知未來。——題記
來到陜西歷史博物館,我們從第四展廳·大唐遺寶開始了今天的尋寶之旅。這個展館里的藏品都是出自陜西何家村窖藏,它們千年來一直存放在兩只大缸里,直到被考古學(xué)者發(fā)現(xiàn)才重見天日。
“白瑪瑙”帶銙
茫茫人海中,我第一個看見的展品是“白瑪瑙”帶銙。它是一件白玉制品,我正尋思它是否是一件頭飾,就聽講解員姐姐說,帶銙在古代等同于今天的腰帶,真是奢華得讓我瞠目結(jié)舌。
貨幣的芳華
貨幣最早可以追溯春秋時期,“節(jié)墨之法化”銅刀幣非常大,像一把刀一樣。到了戰(zhàn)國時期,“京一新”“半兩”就明顯精致多了,但還是非常大。自漢朝開始,大多數(shù)錢幣都是圓形,中間有一個方形的小孔,小巧而方便攜帶。唐代“開元通寶”在這里珍藏尤多,金的銀的、單面有字、雙面有字,豐富多樣,看得我眼花繚亂,從繁雜的錢幣中不難看出一個時代的繁華。
咦,這是金餅?也是皇宮貴族裝飾用的嗎?這時,講解員姐姐說道,金餅是皇帝賜給大臣的,或是做大規(guī)模交易時使用的貨幣。呵,古人真是奢華。
俑的記憶
秦始皇兵馬俑按照1:1的比例仿真人鑄造。他們神態(tài)各異,動作不一,卻同樣威武剛毅,給人一種威震天下的感覺。我猜想,一個兵馬俑就對應(yīng)一個真實的士兵吧,他們都是武藝高強的勇士吧,他們都曾橫刀立馬笑傲沙場吧,秦朝的軍隊一定十分厲害吧……
前面就是漢代陶俑。漢代陶俑屬于迷你版,包括素衣式俑和著衣式俑。每個陶俑都很相似,素衣式俑的衣服是鑄造人俑時一起鑄造的,最后涂抹上色彩;而著衣式俑是先做人俑,再給人俑穿上錦衣。千年風(fēng)霜過去,錦衣早已腐朽,未能見到美麗的錦衣,我有些失望。著衣式俑的兩側(cè)手臂上都有一個小孔,原來著衣式俑的胳膊是可以活動的!可惜展示柜里的人俑的胳膊都已遺失。
轉(zhuǎn)過彎,來的唐代人俑展廳,唐代人俑以唐三彩最為聞名。唐代的俑豐富多樣、精致細膩。唐三彩三花馬栩栩如生,那馬的眼睛炯炯有神,目視前方;馬的頭飾美輪美奐,細致的簪花棱角分明;馬尾揚起,仿佛正在原野上奔馳……唐人以胖為美的特點在人俑上也有體現(xiàn)。仕女俑身著五彩繽紛的衣裙,她們的發(fā)型也是各式各樣,云鬢、螺鬢、反綰鬢,裝飾著嬰兒肥的臉蛋,顯得十分可愛。
在館內(nèi)尋寶,卻發(fā)現(xiàn)到處是寶。置身博物館,只覺得才疏學(xué)淺。世界那么大,歷史那么長,我們不懂的太多太多。幸好,可以游學(xué),幸好,還有博物館。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九篇
暑假里,我和父母一起來到了西安博物院,來了解那些古老的文物。
去之前,我們查閱了許多關(guān)于西安歷史博物館的資料,結(jié)果才發(fā)現(xiàn)西安歷史博物館居然這么有名氣:它的陳列廳面積高達16000多平方米,收藏了西安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13萬件,其中擁有近百件國寶級文物。博物館分為五個場館,分別是:第一場館,第二場館,第三場館,大唐遺寶展,唐墓壁畫展,其中最有名氣的就是唐墓壁畫展了。
那天上午,一進博物館大門,就看到游人如織,到處都傳來嘖嘖的贊美聲,真是熱鬧極了。從大門進去沒走多遠,就看見一個古色古香的建筑,頗具盛唐風(fēng)采,井然有序,錯落有致,雄渾莊重,讓人不覺眼前一亮,這就是博物館的主館。
等我們走進了館內(nèi),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對巨大的石獅子,它們抬著頭,仿佛在仰天長嘯,又好像一名忠誠的衛(wèi)士默默守衛(wèi)著這座巍峨的博物館。抬頭一看,才發(fā)現(xiàn)大堂頂端是一個蓮花形狀的巨大穹頂,裝飾著美麗的花紋,真是氣派非凡。
我們先參觀了在主館右側(cè)的唐墓壁畫館,館內(nèi)共有來自20多座唐墓近600幅的精品壁畫,達1000多平方米,其中有18幅被國家定為國寶級壁畫。進館沒多久,我就被一幅殘損不堪的壁畫吸引住了——這幅畫上密密麻麻畫滿了人:有衣著或紅或綠的官員,有拿著大刀的衛(wèi)隊,有吹著嗩吶的樂手。我細細數(shù)了數(shù),發(fā)現(xiàn)畫上竟然有幾百人之多,心里十分好奇:這么多人聚在一起到底是在干什么呀?于是我不解地問講解員:“阿姨,這幅畫上這么多人是在做什么?這幅壁畫是從哪發(fā)掘出來的?”
講解員端詳了一小會兒后告訴我:“這是古代皇帝出行時的儀仗隊,通常會有上萬人。這幅畫是從懿德太子的墓里發(fā)掘出來的,他本來應(yīng)該是唐朝的第五代皇帝,卻在19歲時因為和永泰郡主一起討論對武則天的兄弟攝政的不滿時被武則天聽見,第二天便被賜死。當(dāng)時他的父親李顯也自身難保,等李顯登基后,才將他追封為太子。”
一副副壁畫,一件件文物,讓我不禁沉浸其中,不知不覺,天色暗了下來,閉館的時間已經(jīng)快到了,我們也看完了每個展館。在回去的車上,我又回頭留戀地看了一眼那宏偉的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真正是展示中國古代文化和歷史文明的藝術(shù)殿堂啊!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十篇
在這個假期里,我和我的家人們走進了碑林,一起去探索了中畫五千年的文字秘密,收獲了文字的果實,在這段時間里,我感到無比的開心與自豪。原來,中華民族的文字秘密是多么神秘,多么奇妙。不妨跟我去看看走進文字的秘密里去探索。
西安碑林建于1087年,至今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碑石收集最多得地方,石碑如木,眾多石碑如林。所以才以碑林成名。我最喜歡的還是魁星點斗圖,它是畫,不如說它是畫又是字,它源于1862——1874年馬德昭繪圖。古代科舉以五經(jīng)取士,每經(jīng)首選一人成為“魁”所以當(dāng)時學(xué)宮多筑有魁星樓,塑造魁星點斗像奉祀,此圖以“正心修身,克己復(fù)禮”八個字組成小鬼,一腳立在“鰲”字上,取“魁星點斗,獨占鰲頭”之意,形象生動,拼字巧妙。我還喜歡“石臺孝經(jīng)”它立在碑林博物館的大門口,人們一看到它,就會莊嚴(yán)起來。《孝經(jīng)》是孔子的學(xué)生曾參記述他與孔子的交談?wù)Z錄,主要講的是孝、悌之道。此碑碑身由四石合成,上有浮雕云紋碑額,下有刻飾精美的三層石臺,造型宏偉莊重,玄宗的隸書雍容華麗,世稱“開元體”。這個碑志距今已經(jīng)有九百余年,是碑林最早的藏品之一。
探索了兩個上下五千年的中國碑志,你們也有所感受吧,也可以去碑林在探索一下,也寫一遍感受吧!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十一篇
天空萬里無云,我的心情也像今天的天氣一樣燦爛。帶著愉快的心情,開始了我的陜西歷史博物館之行。
步入展廳的大門,一幅壯觀的壁畫便映入我的眼簾。氣勢磅礴的黃河好像要噴涌而下,似乎能夠聽聽到滾滾的河水不斷翻騰的聲音。
戰(zhàn)國出土的金怪獸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這個怪獸真是長得太奇怪了。它那兩只長長的犄角分別有四個叉,每個叉上又好像是一個鷹的頭,就連尾巴也是像這樣的鷹頭。怪獸低著頭,長著像鸚鵡一樣的嘴巴,那兩只眼睛更像是鳥類的眼睛了。它的身上雕刻著一圈圈像云朵一樣的圖案,而四只蹄子就像是山羊的蹄子一樣。
唐代是我國歷史鼎盛時期,在歷史博物館里有很多出土的唐代文物,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鴛鴦蓮瓣紋金碗”,那碗散發(fā)出金燦燦的光澤,十分耀眼,那層層疊疊的蓮花瓣塑成一只碗的形象,碗的外壁上,每個蓮花瓣里都有能工巧匠細細雕刻的各種怪獸,栩栩如生。聽講解員介紹說這金碗是在西安何家村出土的,非常珍貴。
這次博物館之行,令我大開眼界,是一次文物知識的惡補,讓我領(lǐng)略了我們偉大祖國的燦爛歷史文化,激起了我對歷史的興趣。博物館,記載著歷史,傳承著文化,以后我要多去各種博物館看看,多了解我們勤勞聰明的中國古代人民!多了解我們偉大祖國的悠久歷史!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十二篇
今天,我們?nèi)チ宋靼驳谋郑覒阎谂蔚男那榈谝粋€坐上了車,半個小時后我們就到了目的地。
從南門走了進去,一進大門,我就遠遠地望見了碑林這兩個大字掛在門口,但是,令人驚奇的是,碑林的碑,這一個字少了一撇,是為什么呢?原來這些字是林則徐寫的,他們當(dāng)時就是這樣寫的,字的下面有三扇門,有大有小,兩邊的小中間的大,中間是走狀元的,左邊是客人,右邊才是我們的平民百姓。
參觀完大成殿,我們來石經(jīng)閣,參觀分為三個展廳,一共有很多塊石碑,都是有許多大書法家寫成的,有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quán)、趙孟頫等。這些字,一筆一劃寫得十分精巧,剛勁有力,行云流水,各有所長,讓人嘆為觀止。這一些石碑有的完好無損,有的小有殘缺,但是每塊石碑都在不同的朝代記錄了不同的歷史故事。
看完這些展覽之后,我們又拍了許多精致的照片。最后,我提議到商店買一些紀(jì)念品回去,可以留著當(dāng)紀(jì)念,大家都說好,于是我就買了許多本書法家寫的字。
雖然今天下著雨,天氣有點寒冷,但我的內(nèi)心卻十分澎湃,這些精美的書法深深的打動了我,將永遠印在我 的心里,我一定要向他們學(xué)習(xí),爭取把字寫得更好看。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十三篇
今天,我們來到了碑林。顧名思義,是石碑的森林。它既是書法的殿堂又是藝術(shù)交結(jié)的中心,記載了自漢朝到清滿的2000年歷史。
石碑雖然是無聲的,可它卻帶領(lǐng)我們領(lǐng)略漢字的魅力。一點一橫、一撇一捺,小小的漢字非常神奇。他們像一群群可愛又淘氣的孩子,在石碑上跳躍著,像一株株小花朵兒一樣出現(xiàn)在你眼前;他們像一條條清澈的小溪流過筆尖;他們像浩瀚的大海從你面前奔流而過。它已經(jīng)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可他永不退役。
我最喜歡《曹全碑》,因為它經(jīng)歷了上千年的風(fēng)雨的洗禮,依舊聳立,烏黑發(fā)亮,它只有二十行,卻記載了東漢末年張角率領(lǐng)大名鼎鼎的黃巾軍起義時的轟轟烈烈和之后的戰(zhàn)果。
我們遨游在書法與藝術(shù)之間的海洋,也飛翔在知識的天空。碑林這個并不大的地方,卻使我們受益匪淺。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十四篇
聽說陜西省歷史博物館是了解中國歷史的好去處,于是,我們就來到了著名的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參觀。
走進歷史博物館的大門,導(dǎo)游阿姨就開始滔滔不絕地介紹起陜西省歷史博物館來:“陜西省歷史博物館是一組雄偉、壯觀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約70000㎡,建筑面積約為50000㎡。它匯集了陜西文化精華,展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發(fā)展過程。陜西歷史博物館于1991年6月建成開放,博物館建筑非常古樸典雅、別具特色。館內(nèi)珍藏了陜西出土文物精品37萬件,展室面積達11000㎡,可欣賞到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自115萬年前到公元1840年間的陜西歷史文物。”我一邊聽著導(dǎo)游阿姨的講解一邊慢慢步入了歷史博物館的第一展館。第一個展館展出的是陜西早期的出土文物,從最早定都西安的周王朝一直追溯到關(guān)中的史前時代。在第一個展館里,我看見了一個巨大的陜西省地圖,導(dǎo)游阿姨為了考考我們,就問我們:“這個陜西省地圖像什么?”我們端詳了好一會兒,也猜不出來,導(dǎo)游阿姨就告訴我們:“陜西省的地圖就像一個人,雙手并攏,跪在地上,祈求平安。”我聽了后,仔細一看,嘿!還真像!接著導(dǎo)游阿姨帶著我們開始參觀,在第一展廳,我知道了最早的人是藍田人,接下來是大荔人。接著我們開始看那些展出的物品,雖然時間過了很久,可是保存的很好。在觀賞時,有一個尖底水壺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就是尖底瓶。疑問來了:為什么要把瓶底做成尖的呢?我?guī)е@個問題去問導(dǎo)游阿姨,導(dǎo)游阿姨告訴我:“這個問題,原因有兩個。第一,在河邊打水時,我們不需拿著瓶子打水,只需將瓶子放入水中,裝滿水后瓶子就會自動立起,而瓶口小了,水就不易灑出來,因為陜西氣候干燥,缺水,所以這樣做可以節(jié)約水源;第二,瓶底做成尖的,很容易插進河邊的沙土里,瓶子就不會倒。在瓶子的兩側(cè)有雙耳,系上繩子后可以提著也可以掛在樹上。一個瓶子可見古代人的智慧。”我聽了后,不禁贊嘆古人的智慧。可疑問又來了:為什么水瓶會在水中立起?我?guī)е@個問題再次去問導(dǎo)游阿姨,她耐心地告訴我:“因為瓶口與瓶底都是尖的,保持了瓶身的平衡性,所以不會倒。”我聽了后,覺得古代人真聰明。我們邊走邊看,還時不時的拍照,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第二展館。在第二展館前,導(dǎo)游阿姨繪聲繪色地對我們說:“這里是第二展館,主要是由西漢到北周的文化遺產(chǎn),這些文物至今都完好地保留著。”導(dǎo)游阿姨一說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沖了過去,投入文物的懷抱中。在參觀時,我十分仔細地觀察,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看不清楚的,我就踮起腳尖,使勁往里瞧,直到看到為止。有時實在觀察不到的,就用手機將它們完整地拍攝下來。由于我觀察地十分仔細,我在這些文物內(nèi)部發(fā)現(xiàn)了許多甲骨文,這使我非常興奮,我便將手機拿出來,將它們一一拍攝,無一漏過,還激動地說要帶回家作紀(jì)念呢!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還參觀了秦代、漢代、唐代等朝代的文明,其中,秦朝的兵馬俑我印象最深。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中,我們就參觀完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歷史博物館。
在參觀歷史博物館中,我了解了中國幾千年的發(fā)展歷史,陜西省歷史博物館真正是展示陜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shù)殿堂啊!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十五篇
游學(xué)第二日,我坐上前往陜西博物館的大巴車,車外悶熱的天氣讓我喘不過氣來,可太陽似乎并沒有善罷甘休,而是繼續(xù)炙烤著大地。忍著,熬過陜博門外排隊的時間,一進門一股涼風(fēng)襲來,頓感愉悅非常,觀看文物的心安靜了下來。
陜西博物館的文物眾多,據(jù)聞?wù)洳厝f件之多,我們所見到的從遠古藍田人開始到大唐王朝的物件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但若有人問我至今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件國寶文物?我的腦海中立馬浮現(xiàn)起的是彩繪打馬球俑。
彩繪打馬球傭有三個,皆是我大唐巾幗正著紅妝,策馬飛揚,爭奪一球的造型。它的色彩艷麗,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你看,那騎在棕馬上的是身穿大紅交領(lǐng)襦裙的圓潤少女,她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樣,任何的荊棘與磨難都不足為提。一陣風(fēng)吹過,混摻些塵土,少女的裙角微微飄起,她心高氣傲,索性原地站立,等著馬球滾到自己跟前。正當(dāng)球落馬腳邊的瞬間,騎白馬的綠衣少女以迅疾之勢一舉將球擊入框中。一片歡呼聲自周圍響起。綠衣女子一臉得意,她扭頭看向紅衣少女,“占得先機又怎樣?鹿死誰手還說不準(zhǔn)呢!”才不管她倆吵得火熱,一旁的黃服少女明顯已做好準(zhǔn)備,你瞧她她將頭高高昂起,雙眼炯炯有神,盯著發(fā)球者手中即將拋出的球,心想:“雖然這局輸了,但下一場我可不會再大意了。”
看著她們跨馬擊球,我的思緒不由得隨著這球,這馬,這些女子潛入了歷史的長河。
女性在古代很多時候都是一個被束縛被壓抑的群體。三寸金蓮、束胸束腰的規(guī)矩可為證。這些一條條一框框規(guī)矩,殘害她們的身體,更是禁錮她們的思想,把她們變成任人把玩的傀儡。但唐朝不同,在那個民風(fēng)開放的時代,女子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她們中有以舞劍聞名天下的公孫大娘,有靠政治手腕稱帝的武則天和做相的上官婉兒,也有因才華而得到人們青睞的魚玄機與薛濤。就連這些平民女子也可以騎馬外出,做前人不能做與不敢做的事情。
正當(dāng)我想著,她們的馬球比賽卻結(jié)束了。我收回思緒,看著她們?nèi)说哪樕隙ǜ竦哪堑拦猓欠N用盡此生力氣擺脫束縛,追尋自由的光不禁讓我心生深深的敬畏之心。
所以,若有人再問我,旅行歸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國寶”是什么?我會說是——唐代彩繪女子打馬球俑。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十六篇
星期四,我和媽媽去陜西歷史博物館參觀文物,我聽媽媽說:陜西歷史博物館是全中國著名的,我以為陜西歷史博物館只是全陜西著名的。
我們是11點到的,上午的三千張已經(jīng)賣完了,要等到一點才賣下午的三千張,不過早排,就不那么多人了。
但是那天也熱,所以我就只能一直曬著,我媽媽叫了一位老爺爺幫我們排隊我們才去吃飯。
吃完飯我們就到售票廳旁邊休息,媽媽問老爺爺:排的好著沒?老爺爺說:沒問題。
過了一會我們領(lǐng)取了門票,就進博物館里面了。我們先進到了一號展廳,一號展廳的東西還有藍田猿人的頭骨,那是離現(xiàn)在有七千多年以前的東西了,不過那是復(fù)制品,但是他們用的東西都是真的,比如陶鼎、石刀……
展廳的東西一個比一個漂亮,那是因為一個比一個科技更高,到了唐朝的東西就特別漂亮了,就有銅鼎了,到了唐朝后就是公元后了,公元后科技就很好了就蓋房了,唐朝是十四朝代之一,都在西安建立的,還有城墻含光門的遺址,我就有點奇怪這些文物是怎么被保護的,我一定會解答的。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十七篇
寒假里,我們一家三口應(yīng)朋友之邀游覽了陜西的省會——西安。西安曾是13朝古都,大雁塔、兵馬俑、大唐芙蓉園、古城墻、陜西歷史博物館……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讓我嘆為觀止。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里,我被琳瑯滿目的展品深深地吸引著——我國古人真了不起。
陜西歷史博物館建于1983年,直到1991年6月20日才對外開放。只見青臺、灰墻、褐瓦,如圣殿般沉穩(wěn)莊嚴(yán),突現(xiàn)了盛唐風(fēng)采,是中國古代宮殿與庭院建筑風(fēng)格相結(jié)合的典范,它把唐代古典建筑風(fēng)格與館功能融為一體,既古樸典雅,又極大地利用了空間,如盛滿歲月痕跡的時光之缽,37萬件館藏珍品得以精彩展示。文物上起源古人類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跨年長達100多萬年的歷史又活生生地再現(xiàn)在我眼前。
我們首先瀏覽的周朝館,最吸引我的是鑄造于西周周康王時期的西周大盂鼎。它出土于陜西省眉縣禮村,鼎身為立耳、圓腹、三柱足,沿口下裝飾著饕餮紋帶,三足上有獸面紋,內(nèi)壁還有291個字的銘文,銘文敘述了周王告誡盂這個人,一定要盡力地輔佐他。饕餮是傳說中龍的第五個兒子,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齒人爪,有一個大頭和一張大嘴,十分貪吃,人們常常用饕餮來形容貪婪的人,把它放在鼎口處,是要告誡人們不要貪。
在秦朝館,讓我念念不忘的是一枚來歷傳奇的杜虎符。銅質(zhì)的虎符,形狀像一只卷著尾巴、凝神靜立的老虎,護身上前者金絲小篆的銘文,秦朝杜縣的兵權(quán)信物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虎符實物了,它是一個中學(xué)生在平整土地時無意中鏟出的,他把杜虎符送給了小外甥當(dāng)玩具,兩年后才覺得不尋常,經(jīng)過考古專家研究才讓2000多年前調(diào)兵遣將的秘密就此揭開。
在漢朝館,我見到了西漢鎏金銀竹節(jié)銅熏爐,別小看了它,它可見過大世面,它的主人分別是:武帝、陽信公主、大將衛(wèi)青。熏爐青銅質(zhì)地,蛟龍九條,爐柄五節(jié),“九五”在《周易》中的意思是“飛龍在天”是皇權(quán)的象征。這個熏爐曾是漢武帝的用品,后贈給了姐姐陽信公主和衛(wèi)青,又逃過了被偷被損的劫難,最后駐立在了陜西歷史博物館的漢朝館里。
唐朝館的“鑲金獸首瑪瑙杯”1970年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這個鑲金獸首瑪瑙杯是用來盛酒的,把酒從杯口到入然后打開金帽就可以讓酒流出來,不想喝了就把帽蓋上,鑄造十分巧妙,體現(xiàn)了古人的智慧。
走出博物館,我抬頭看看藍天白云和館外的車水馬龍,仿佛剛剛從周、秦、漢、唐穿越回來,讓人流連忘返。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十八篇
話說“一千年歷史看北京,三千年歷史看西安”,歷史上曾有十三個朝代在西安建都,給這座古城留下了寶貴的歷史遺跡。去年暑假,我來到赫赫有名的中國四大博物館之一的陜西歷史博物館參觀。
遠望陜西歷史博物館,便是一派大氣、雄偉的仿唐代建筑,好像一座盛唐時期的宮殿。館內(nèi)共有一百七十多萬件寶物。其中的基本館是按年代順序排列的,史前人類部分展出了距今115萬年的陜西藍田人、大荔人的頭骨碎片以及他們使用的石器,陜西不愧是人類文明的發(fā)祥地。而夏商周時期,多以形狀各異、種類繁多的青銅器為主,有生活用具、禮器、兵器……開啟了人類制造工具的先河。之后,是以兵馬俑為代表的秦代部分,其中的國寶廳有一尊與眾不同的綠面跪射俑,神奇之處在于他的臉是淡綠色的,也是秦兵馬俑出土的唯一的一個,雖然面部已經(jīng)斑駁,但英姿猶在。在講解員的介紹下,我才知道每一尊兵馬俑原來都是被彩繪過的,封存在地下兩千多年,只是在出土的一瞬間,接觸空氣就迅速氧化、褪色,變成了如今的土灰色。此外,這里還展出了許多兵器,有長短不一的刀、劍、矛,還有各種弓、弩、箭,可見當(dāng)時秦朝軍事的強大。
而后參觀的漢、唐部分,則更是整個陜西歷史博物館的精華所在,這里展出了大量精妙絕倫的金銀器和唐三彩,令人嘆為觀止,體現(xiàn)出古人無窮的智慧與精湛的工藝。其中一個“唐葡萄花鳥紋銀香囊”,機關(guān)重重,無論怎樣轉(zhuǎn)動,里面的香料都不會灑落,而且做工十分考究,有繁復(fù)精美的鏤空花紋,據(jù)說深得楊貴妃的喜愛,更是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整個博物館的大大小小的寶物令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是當(dāng)之無愧的“古都明珠,華夏寶庫”!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十九篇
這個暑假,我和第一小隊的所有伙伴一起去了陜西自然博物館,大家一起參觀了博物館,還在博物館里分享《身邊的科學(xué)》這本共讀書目,最后我們還一起去肯德基聚餐,特別開心。
之前媽媽領(lǐng)我去過上海自然博物館,里面其中“黃河古象”和“馬門溪恐龍”被稱作“鎮(zhèn)館之寶”,這個暑假參觀陜西博物館里面也有馬門溪龍,馬門溪龍的脖子也是所有恐龍中最長的,在展廳里就屬它個子最高,它的身子孩子一樓站著,它的脖子已經(jīng)伸到三樓高的天花板上了。
有一個展廳,布置得像動物世界,里面好多種動物的標(biāo)本,一兩步就能看見一種動物,媽媽讓我和大象合影,我還看見了一只大金雕,這里面還有大熊貓、秦嶺四寶的標(biāo)本,真讓人眼花繚亂。
在一個陜西煤炭資源分布的地面,大家一起坐下開始故事分享會,每個人給大家分享一個《身邊的科學(xué)》里的故事,我給大家分享的是日常的鉛筆是怎么做的。
活動雖然只有一上午的時間,但是我覺得真的很開心。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二十篇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去西安游玩,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有“世界八大奇跡”之稱的秦始皇兵馬俑,也不是汁水四溢酥脆可口的肉夾饃,而是西安碑林博物館。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西安碑林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石質(zhì)書庫,里面碑石如林,藏石達3500余件,匯集了歷代著名書法藝術(shù)珍品。這讓自幼學(xué)習(xí)書法的我,感覺像闖進了“書法藝術(shù)的殿堂”,一次過足了癮。
西安碑林博物館的“碑”字蒼勁有力,非常好看。不過這個字少了一個撇,有人說這是題字的林則徐因為禁煙被朝廷撤職,心情郁悶,所以少寫了一撇。其實這是錯誤的,因為在古代碑字可以不寫撇。進了碑林博物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石臺孝經(jīng)碑》,這塊碑是由唐玄宗李隆基親筆書寫并注釋的孝經(jīng)。碑冠刻的是青龍騰空,它還有三層碑座,每一層都都刻有精美的圖案。那石碑上都畫上了一個個格子,格子里是用隸書工工整整的刻上了每一個字,格子旁邊的小字是對該字的注釋。說實話,唐玄宗的字寫的真不賴,風(fēng)流力勁,被譽為唐代隸書的典范呢。
碑林里面有許多大書法家的真跡,比如柳公權(quán)的玄秘塔碑、曹全碑等。展室里的石碑不僅造型百出,碑上記錄的事也是五花八門,不僅有李斯、王羲之、顏真卿等書法家的杰作,還有文字游戲《畫里藏字》碑,乍一看,是一幅漂亮的竹子,可走近仔細看,里面卻藏著描寫三國演義中的關(guān)羽的一首詩:“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是不是很有趣呢?
碑林里各位書法大家的作品,讓人如癡如醉。有些書法家的故事也讓人忍俊不禁,大家都知道的草書大家張旭,據(jù)說一旦喝過酒極度興奮的時候就會把筆一扔,直接用頭發(fā)沾上墨來寫字,是不是很瘋狂?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懷素都曾師法于他,顏真卿甚至兩度辭官向他請教筆法。
碑林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同學(xué)們?nèi)绻窈笥袡C會去西安,一定要實地去參觀一下哦!
陜西歷史博物館游記作文大全 第二十一篇
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歷史,現(xiàn)收藏從漢代到近代的碑石、墓志四千余方,因碑石林立,故名碑林。
這幾天我也去了碑林,碑林有三個門,狀元走中間的門,有德人走東門,貴賓走西門。一進去就可以看見“泮池”,泮池中間有一座秀才橋,在古代,只有考上秀才的人才能走秀才橋。
再往里走,就會看見六座小塔,里邊有六座石碑,石碑下面還有一只大烏龜,傳說,這只大烏龜是龍王的九個兒子中的老大,叫做西西,他剛出生就力大無窮,還很喜歡書法,于是龍王就讓他背石碑了,傳說它本來還有一個角,最后人們一直摸他的角,給摸沒了。再往后就是碑亭,被亭上有林則徐寫著兩個大字:碑林,上邊的碑字沒有一“撇”,傳說他當(dāng)時禁煙被朝廷罷免官職,他心想:官職撤了,官帽也飛了,撇就不寫了吧!
然后就有一個藝術(shù)館,里邊我最感興趣的是“昭陵六駿”,昭陵六駿有:特勒驃、青騅、什伐赤、颯露紫、拳毛騧、白蹄烏,它們在當(dāng)年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次活動讓我認(rèn)識了書法的美觀,我們也一定要好好練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