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處處留心皆學問初三作文(精選9篇)
處處留心皆學問 初三作文(篇一)
在我心中一直銘記著這樣的一句話:“處處留心皆學問。”
記得有一次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在河邊釣魚,突然爸爸釣了一條大魚,這時媽媽走過來,問我:你知道,魚有哪些內臟呢?
這道題把我和姐姐給難住了,姐姐皺著眉頭想著。而我呢,略加思考,便胸有成竹地說了出來:“肝、鰾、膽、腸、鰓一鼓作氣說了出來,說的很流利。
媽媽說我說的全部正確,我拿下了個滿分。姐姐半開玩笑的說:“弟,你是不是殺過魚呀?”我告訴她:“處處留心皆學問!”原來就在一個星期前的星期天,我看爺爺收拾魚,把魚的內臟都掏出來了,我就纏著爺爺,問他們都叫什么名字。
爺爺笑了,認真的講給我聽,我也很用心的記住了。誰知這“留心”而來的學問,竟在這次媽媽的考驗中用上了。
“處處留心皆學問”這句話是我自己在學習上受益,讓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用到了實際問題上。
一天,我無意中看到姐姐在寫作文中寫到:“西瓜在美麗的春天里,從土里鉆了出來。”可我卻想起,媽媽給我講過西瓜他們是在夏季才結果的呀!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她,她不好意思的說:“謝謝你,我沒有留心觀察,差點兒鬧了個大笑話!”
在生活中,我們只要留心觀察,就能從一些細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獲得知識。日積月累,這些知識就像粒粒沙子,慢慢堆成了小沙丘,當你遇到問題時,這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是啊,處處留心皆學問,留心觀察,你就會感受到生活的豐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學問和智慧08-01
剪枝的學問08-01
處處留心皆學問 初三作文(篇二)
上綜合實踐活動課時,老師常常會提到一句話:“處處留心皆學問”。老師告訴我們在生活中,只要留心觀察,就能從一些細小的地方和平常的事情中獲得知識。日積月累,這些知識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當你遇到問題時,你從自己的積累中找出相關的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正因為我信奉這句話,所以受益匪淺。
每當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時,老師總會提醒我們注意觀察生活,善于發現問題,再想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每當作文課的時候,老師總會強調生活就是最好的寫作材料,務必讓我們聯系生活實際,寫真情實感的文章。
在暑假的時候,我無意中看到一只爬在樹葉上的大青蟲,肉肉的,胖胖的,頭上還長著兩個角,看了讓人惡心。我摘下樹葉,丟在地上,抬起腳就要踩死它。突然發現大青蟲弓起了背,又向前一個伸展,爬到了樹葉外……
大青蟲哪來這么大的力量?我不覺疑惑起來。想探個究竟,就蹲下身子,觀察大青蟲爬動的姿勢——哦!大青蟲“弓背”是為了把后半身向前,再由前半身彈伸形成爬行動作……
見此情景,我不由得想起語文老師上課時說過的“蓄勢”一詞,大青蟲在完成爬行前必須有個“蓄勢待發”的過程。是呀,要想前行,就必須先蓄勢,我們人的成長是這樣,我們學習更是這樣——求知是為了成長蓄勢,復習是為了成績蓄勢。
處處留心皆學問。只有留心生活,我們才會感受到生活的豐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留心你的朋友,她是否快樂,是否總是皺眉苦臉,或是一時間的垂頭喪氣,她需要你的幫助或安慰。
留心你的父母,他們頭發上是不是多了刺眼的白光;和你牽手時,他們的手是否還那么的柔軟光滑。
留心自然,自然四季都有氣象萬千的美景。走在溪畔,看河流奔流,體驗流水的生命歷程;坐在青草地上,吸允含有青草味兒的空氣,看云演繹著它的精彩表演。
詩人愿意留心生活,創作了一首首不朽的詩篇,然人回味無窮;科學家留心生活,發現了許多真理,為人類做出偉大的貢獻。
我們可以帶著自己的興趣去留心,留心身邊的一切。總之,留心觀察,會創造出人生價值,放出生命異彩。
處處留心皆學問 初三作文(篇三)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學問,小知識。只是可能我們不知道罷了。這些小常識中有很多是我們老一輩人從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蘊藏著大智慧。
記得有一年的暑假,我在家中閑來無事,悶得慌,便和外婆到外面瞎轉悠,中途路過了一個水果店,想了想,進去買的水果吧!
水果店就是水果店,里面的水果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可以說讓我是頭昏眼花,眼花繚亂了。正在糾結之時,我看見了蘋果,那可是我的最愛,好,就買這個蘋果吧,拿了個袋子挑了幾個。買好了蘋果我也沒心思在外面的溜達了,跟外婆快步回到了家。
一進門,脫下的鞋子也來不及擺好,我就直接進了廚房洗蘋果,三兩下沖沖,就送到嘴邊準備咬。這是,外婆氣喘吁吁的跑進來,喊到:“慢著,現在還不能吃,蘋果上還有很多你看不見的細菌呢”。
我半信半疑地把快要下肚的蘋果拿了出來,問“我看已經洗干凈了啊,你說現在怎么辦啊?”
“不·不·不,這蘋果上還有殘留的污跡,農藥,你肉眼是看不見的,要用食用鹽洗一下“。
我很不情愿,但還是撒上了點鹽,搓了搓,又洗了一下。然后放心的咬了起來,唉,還真是不一樣,鹽洗過的蘋果表面沒有了那種濕更加的光滑,表面沒有了那種油的感覺,吃起來由于放心感覺特別的甜。
雖然外婆沒有文化,但是她的生活經驗,讓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很多知識,這正是只要有心,生活中處處皆學問。
處處留心皆學問 初三作文(篇四)
新的學期,我們又換了一間新教室,我無意中發現墻上有一篇名人名言:”踩著別人走過的腳印,只能是亞軍。”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爸爸告訴我,這篇名言告訴我們走別人走過的路,永遠不能成功,后來爸爸又給我講了魯班的故事。
相傳有一年,魯班接受了建筑一座巨大宏偉宮殿的任務,這座宮殿需要很多木材,他和他的徒弟只好上山砍樹。當時還沒有鋸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時候,由于不小心無意中抓了一把野草,卻一下子把手劃破了,魯班很奇怪,一棵小草為什么會這樣鋒利呢?于是,他摘下了一片葉子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著許多小細齒,用手輕輕一摸,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魯班就是被這些小細齒劃破的。后來,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棵草上啃葉子,兩顆大板牙非常鋒利,他抓住一只蝗蟲仔細觀察,受到了啟發,發明了鋸子。
聽完爸爸的.小故事,我明白只有留意生活中的細節才可能在別人的基礎上創新,我們的學習也是如此,只有把學到的東西應用于日常生活中,才能感受到生活的豐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處處留心皆學問 初三作文(篇五)
生活中我們只意識到了語文的重要性,其實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數學。只要你留心生活,你就會發現數學與你的生活是形影不離的。在前幾天,我就用數學解決了生活中的一個難題。
星期六上午,我和媽媽、姐姐去中央山公園玩,一棵大樹映入我的眼簾。媽媽問:“你們兩個能量出這棵樹的高度嗎?”“行,拿一根和它一樣長的竹竿,再量出這根竹竿的長度。”媽媽反駁道:“哪來這么長的竹竿啊?”我撓了撓頭,忽然瞥見樹的影子,一個念頭從我的腦子里閃過:對了老師不是剛教過比例知識嗎?我興奮地說:“姐姐,借你一用!”姐姐滿臉疑惑:“怎么求?”“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影子的長度和物體的長度成正比例。先量出你的身高,再量出你影子的長度,算你的身高和影子的比例,再量出這棵大樹影子的長度,就能算出這顆大樹的高度了。”我得意地說。
我在媽媽的包里找到了一卷皮尺。先量出姐姐的身高是米,再量出她影子的長度米,它們的比例是:∶∶1,量出這棵大樹的影子長度是米,再算出高度:×3=米,這便是大樹的高度了。媽媽和姐姐看著我,直豎大拇指。呵呵,數學真有用!
知識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同學們,努力學習吧!讓我們用自己所學的數學來創造明天的精彩生活吧!
處處留心皆學問 初三作文(篇六)
今天早上醒來,我穿好衣服,見媽媽還在睡覺。我沒有叫醒她,餓著肚子等媽媽起來做飯。這時,我腦子里閃現一個念頭:我已經十二歲了,也該學做飯了。于是我來到廚房,看看有什么東西可做的。發現有些雞蛋和番茄。,想起爸爸媽媽這幾天工作很忙,已經上火了,于是我決定燒番茄炒蛋。
我連忙撿起那幾個番茄,把它們拿到水龍頭旁邊,一個一個洗了起來。洗完后,我把番茄放到切菜板上,掄起菜刀切了下去。這一環節真是困難重重,我每一次切下去,總是差一點兒切指頭,僥幸成功。可又因為切得太重,番茄汁都濺了出來,弄得我身上一片紅。總算是搞定了切番茄的困難,現在要打雞蛋了。我暗暗自喜道:嘻嘻,打雞蛋這么容易,我肯定能輕松搞定,簡直是小菜一碟!我從抽屜里取出2個圓溜溜的雞蛋,又從消毒柜里拿出一個碗和一雙筷子。我輕輕地用雞蛋敲了敲桌子,可不料敲得太輕了,蛋殼跟本打不開!我氣急敗壞,用力地一敲,呀,太用力了!雞蛋里面的蛋黃和蛋清緩緩流了出來,可憐的小雞蛋落地身亡了。“別急,慢慢來,再試一次,嗯。”我自言自語道。埋葬了已經犧牲了的小雞蛋,我又從冰箱里拿出一個。嗚嗚嗚,這次還是沒能成功,雞蛋皮掉進了碗里,我的手上也滿是蛋清。還是不行,嗯,再試一個,這次一定得成功!!!“砰砰砰!” “咔咔咔!”“嘩!”耶!成功了!我終于學會打雞蛋了!哦,對了,還要攪拌!這可千萬得小心啊,別把好不容易打好的雞蛋攪出去。
唔,可以下鍋哦!我打開煤氣灶,待水燒干,澆上了一些油。過了一會兒,我就把雞蛋倒進鍋里,炒熟后盛在一個碗里,接著我把西紅柿倒進鍋里,在鍋里左右翻動了一會兒,再又把雞蛋放回鍋里,放了鹽和味精,攪勻后,倒進盤子里,一盤香噴噴的西紅柿炒雞蛋就做好了。
媽媽起來看到桌子上的飯菜,驚奇地問:“這是誰做的?”“我做的!”我自豪地說。“真的嗎?我的孩子長大了,會做飯了!”我聽著媽媽的夸獎心里美滋滋的。
這頓飯是我平時看媽媽做飯時一點一滴學會的,看來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啊!以后在學習、生活中我還要認真觀察、處處留心,學會的知識。
綠色作文 03-22
矢車菊作文03-21
熟悉作文03-20
醋作文03-19
我記得作文03-22
老王的作文03-22
藍眼淚作文03-22
處處留心皆學問 初三作文(篇七)
作文補習班的時候,作文老師經常會提到一句話。老師告訴我們的生活中,只有留心觀察就能從一些細小的地方和平常的事情中獲得知識。日積月累,這些知識就如粒粒沙子堆成的小山丘。當你遇到問題時,你從自己的積累中找出了相關的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就游刃而解了,正是因為我信服這句話,所以我受益匪淺。
在小學,每當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時,老師總會提醒我們注意觀察生活,善于發現問題,再想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現在每當作文課的時候,老師也會講強調,生活就是最好的寫作材料,務必讓我們聯系生活實際,要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
在寒假的時候我愛聽上了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歌詞我特別喜歡。mymydream(我的夢)剛開始我并不知道dream是夢的意思,但在背第五單元單詞的時候,突然就發現了dream原來是夢的意思,我突然覺得復習也是有樂趣的。
處處留心皆學問,只有留心生活,我們才會感受到生活的豐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處處留心皆學問 初三作文(篇八)
俗話說得好: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中無處沒有知識,只要你細心觀察,善于發現,便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今天早晨我就發現了一個學問:為什么調色盤在熱水里比在冷水里洗的容易呢?
昨晚,我和弟弟一起畫了一幅水粉畫,因為太累了,所以我就沒洗調色盤,放在一邊沒有管,心想:今天太累了,留到明天早上再洗吧。
第二天早晨,我一覺睡到自然醒,媽媽對我說:“孫穎,把昨天晚上你們畫畫的調色盤給洗了,用熱水洗,會更容易一些。”我“哦”了一聲,心想:一大早起來就要洗東西,真是不情愿。不過還是照著媽媽的意思做了。
我才想動手放冷水,可耳邊回響起了媽媽說的話:“要用熱水洗,會更容易一些。”這句話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為什么呢?難道是融化的快嗎?我想,還是用事實來證明吧。因為我堅信:觀察+實踐=成功。
我拿來兩個紙杯,分別倒進冷水和熱水。又找來兩小瓶墨汁,同時倒進兩個紙杯中。只見熱水杯里的墨汁迅速散開,水開始變黑,漸漸地全都變成了黑色;而冷水杯里的水卻大大不同:只是慢慢的散開一條條“黑絲帶”,等了好久,杯里的水才稍稍變黑。
這是為什么呢?我興奮地跑到樓上,打開電腦,查找資料。通過資料上的解釋,我知道了:原來是水分子在搗蛋。冷水中,水分子的運動速度很慢;但在熱水中,水分子運動的速度是在冷水中的好幾倍呢!
通過這次實踐,我知道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只要善于觀察,勇于實踐,就能發現更多的奧妙。
處處留心皆學問 初三作文(篇九)
今天,我和表妹羅超一起在田野里觀察各種植物,發現油菜的莖是圓柱形的,樹干是圓柱形的,竹子的外形也是圓柱形的,而蠶豆的莖竟然是方柱形的……為什么許多植物的莖或枝干都是圓柱形的呢?這里面有什么科學道理呢?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回家后向媽媽請教。媽媽指導我們用三張同樣的卡紙分別做了一個圓柱體、一個上下兩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和一個任意的長方體。緊接著,我們就做起實驗來。圓柱上放了12本《少年特種兵》的書和一本厚厚的《現代漢語詞典》,居然還紋絲不動;上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頂端放了一本《現代漢語詞典》和5本《少年特種兵》的書之后,放第6本時就倒了;任意長方體更不爭氣,一本《現代漢語詞典》就把它壓垮了。從比較中我知道了圓柱的承受力最大,怪不得許多植物的莖或枝干都是圓柱形的。
“其實,圓柱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應用。你看看我們住的房子……”媽媽的一席話又打開了我們的思維。是呀,房子前兩根圓形的立柱、又粗又圓的橋墩、自來水管道、吸管等,都是運用了圓柱承受力最大的原理,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