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游瀘定橋作文500字(精選7篇)
游瀘定橋作文500字 第一篇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形勢發展越來越好了,隨著科技的日益發達,那個城市中都建筑了許許多多的高樓大廈,人們幸福的生活著。是什么帶了和平、安靜的生活?是什么換來了今天的祖國?答案是革命,是千千萬萬愛國勇士們的鮮血!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城西有一條橫跨大渡河的鐵索橋——“瀘定橋”。它是四川內地通往康藏的重要通道,現在這里山清水秀,孩子們在岸邊認真的學習,讀書聲蕩漾在河面上。還有許多人來這兒看風景,試玩一下走鐵索橋,來看看大渡河的雄偉壯觀。
風景雖美,可一些愛國人士看到這安全的瀘定橋后,心里不禁會有一絲傷感和悲痛。當年,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是高山,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通過。瀘定橋一共有十三根鐵鏈,兩邊各有兩根稍高的鐵鏈,作為橋欄;橋面鋪了木板,可敵人為了阻止紅軍前進,把木板都抽掉了,只剩下了鐵鏈。向橋下看,可真叫人心驚膽寒,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在幾十丈深的河谷里傾瀉下來,沖到巖石上,飛濺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聲震耳欲聾。
在面臨敵多援少的情況下的紅四軍接到上級命令,作出了奪取瀘定橋的決定。團長和政委站在橋頭上指揮戰斗,號手們吹起沖鋒號,突擊隊冒著彈雨,身掛中鋒槍,背插馬刀,腰纏十來顆手榴彈,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鐵索鏈向東橋頭猛撲。四名戰士緊跟在后,背著槍,一手抱木板,一手抓著鐵鏈,邊前進邊鋪橋板。 當勇士們爬到橋中間時,敵人在東橋頭放起大火、妄圖以烈火阻擊紅軍奪橋。勇士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烈焰,聽到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這是勝利的最后關頭,鼓足勇氣,沖過去!莫怕火,沖呀!敵人垮了,沖呀!”一位戰士一躍而起踏上橋板,撲向東橋頭,勇士們緊跟著也沖了上來,抽出馬刀,與敵人展開白刃飛奪瀘定橋戰。紅四團經過了兩個多小時的戰斗,終飛奪下了瀘定橋,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這一幕幕,永遠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永遠回蕩在我們的心中,時刻鞭策著我們-------,鞭策我們要珍惜現在這來之不易的生活,永遠牢記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先輩們用鮮血來“換回來”的,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
游瀘定橋作文500字 第二篇
世界上有四大歷史名橋,程陽永濟橋,趙州石拱橋,瀘定鐵索橋和羅馬尼亞諾娃沃鋼梁橋,歷史名橋瀘定橋占其中一份。
瀘定橋位于瀘定縣城大渡河上,兩崖都是高山峻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始建于清朝康熙44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瀘定橋長103米,寬3米,由13根鐵鏈組成,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里。9根鐵鏈作橋底鏈,4根鐵鏈分兩則作扶手鏈,一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重達40余噸。小定橋建于清朝康熙44年(公元1705年),翌年四月竣工。
1935年5月29日,紅軍四團二連擔任突擊隊,三連在二連后面鋪橋,他們以英勇、頑強機智、奮不顧身、不怕犧牲的精神再一次取得長征中的定性的重大勝利。
瀘定橋的每根鐵鏈由867至977節鐵環相扣,均由熟鐵鍛造,每根鐵鏈重1300——1800KM。橋身凈空,寬。橋東西兩端各有橋臺一座,全用條石砌成,下設落井,并有生鐵鑄成的地龍樁與臥龍樁,用以錨固鐵鏈。西端觀音閣下有康熙題寫之《瀘定橋》石碑,橋東有《御制瀘定橋碑記》。解放后,在橋面東建有《瀘定橋革命文物陳列館》。自此瀘定橋名揚四海。
瀘定橋歷史悠久,記載了各種事情。大家一有空,一定要去那觀察、研究。
游瀘定橋作文500字 第三篇
如果你在周五早上到我們學校門口,就會發現有許多旅游客車齊刷刷的在校門口停著,這是因為我們五年同學要去橫店游玩。
這次我們去的第一戰士紅軍長征路線。這次長征,令我最難忘的是四川省的——瀘定橋。
大家應該看過《飛渡瀘定橋》這部電影吧。電影畫面中一個個頭上頂著敵方的轟炸機,腳上踩繩索顫顫巍巍地從瀘定橋上走向對岸。英勇的戰士們頂著被炸死,掉入川流不息的河中的危險一往無前的沖。這畫面,真是令人心驚膽戰。
游玩中,我們也當了一回“戰士“,雖然算不上英勇,但也令人捏一把汗。
那天,我們跟著導游來到瀘定橋腳下,長長的瀘定橋使我們觸目驚心:一條長長的橋,就這么吊在山澗之間,而且我們還要從這橋上走過去!咦,這是什么聲音?不好,有人落水了!怎么沒有水花?哦,原來是工作人員為了提高瀘定橋的恐怖放的音響!嚇了我一跳。
走到瀘定橋兩旁的其中一個亭子里,我的心跳得越來越緊,都提到嗓子眼兒了。這時,不知怎么的,感覺不太對勁,我們出發過橋啦。
在橋上,一陣清風拂過我們的臉,我可沒心思享受,我們就像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一個個拉住前面同學的書包帶子。走到橋中心,橋左右搖擺,害得我驚恐地叫起來:“我的媽呀!”我們這隊“小朋友”正躊躇不前時,一個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快快抓緊繩索!”隨著一聲凄慘的叫聲:“啊!”我嚇出了一身冷汗。最終通過我們齊心協力,終于走過了這條恐怖的瀘定橋。
回想起來,我還是很害怕,但又仔細想想,在戰爭時代,革命烈士們不畏嚴寒、不怕艱難,把鮮紅的熱血撒向祖國各地。這些革命烈士是英勇的、是勇敢的、是無私的!
游瀘定橋作文500字 第四篇
瀘定橋位于四川邊境靠山的瀘定城,橋下是著名的大渡河。瀘定橋是大渡河上唯一一座保存完好也可以走人的鐵索橋。
瀘定橋兩邊都是高山峻嶺。瀘定城則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據說瀘定橋始建于清代,距今已有200年的歷史。瀘定橋初建好時,康熙皇帝也很高興,并親自題名為“瀘定橋”。
瀘定橋由13根鐵鏈組成,每根約重噸。底下并排9根鐵鏈,鋪上木板就是橋面;兩邊各有兩根稍高的鐵鏈,算是橋欄。木板間還有許多空隙。人走在上面搖搖晃晃,站也站不穩;望著那瀑布般的河水,真叫人眼發花、腿發軟、心發虛……
紅軍在長征中曾路過這兒,與敵人展開了斗智斗勇的爭奪。當年他們冒著槍林彈雨,順著滑溜溜的鐵索朝對岸沖去(當時木板被敵人抽掉了)。盡管戰勝敵人是那么危險,那么艱難,但他們仍然奮不顧身地沖!沖!沖!快沖到對面了,可不幸被敵人在橋頭放起的大火擋住了。但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所有的危險,飛也似地穿過熊熊大火,與城里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戰斗。最后徹底趕走了所有的敵人,取得了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現在,去走走瀘定橋,仍可以感受到當年戰火紛飛的驚險場面……
游瀘定橋作文500字 第五篇
今天,我們來到了紅軍曾渡過的地方——瀘定橋。
瀘定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里,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service@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余噸。兩岸橋頭堡為木結構古建筑,風貌獨特,為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
我和媽媽從二郎山下來,站在橋上,感覺特別危險。只要一有游客上來,橋面就搖晃的特別厲害。嚇的我只好拉著媽媽的手走。看見游客們來來往往的走了幾圈。我大膽的放開了媽媽的手,扶著鐵鎖走了過去。不過一陣陣濤聲嚇得我直打哆嗦。驚險的走完后,無意中看見游客身穿軍服在那里攝影。我鬧著媽媽說;“我要照,我要照。”媽媽看我興奮的樣子,只好答應了我。工作人員給我穿上衣服,我感覺很神氣,就連游客們也指指點點,我擺了個照型后,咔嚓一聲,哈哈,一個小紅軍完整的照下來了。我低頭看了看這軍服,沉思著,心中有不盡的自豪與驕傲。想著;紅軍太偉大了。我求著媽媽給我講紅軍的故事,媽媽摸著我的頭,高興地說了起來:
在抗日的時候,紅軍門飛奪瀘定橋,帶頭的高舉著紅旗,被日軍打死后,下一個又跟著,就這樣到最后,他們攀著一根根鐵索,向對面沖了過去。那天還下著大雨,可紅軍戰士英勇頑強的沖過鐵鎖,與鬼子決開了殊死搏斗。在這場戰斗中,我們紅軍一共只死了3人就奪下了瀘定橋。
聽完后,我不禁高聲感嘆道;“啊,紅軍,你們英勇無畏的與鬼子較量,來到這橋上,我為你們驕傲,穿上你們的軍服,我就像是個小紅軍,這大渡河洶涌澎湃,是我心也一樣洶涌激蕩。”我撫摸著鐵索,又看了看這河,心中有說不出的激動。我想了很多,甚至想做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和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的軍人,就像紅軍們一樣。
游覽了幾十分鐘后,我也該對瀘定橋說再見了。我依依不舍的再一次摸著鐵索,最后漸漸的松開了。
游瀘定橋作文500字 第六篇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是xxx創作的《七律·長征》,它講述了紅軍在長征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其中就有關于我——瀘定橋的故事。
我長久地橫跨在洶涌澎湃的大渡河上,洶涌的波濤撞擊到一旁的巖石上,拍打出幾丈高的水花。大渡河在我長長的身軀下翻滾著、沖擊著,發出瘆人的怒吼,向前奔流。
突然,響起了一聲嘹亮的號角——紅軍趕到了。隊長大聲地喊著:“同志們,今天早上一定要把瀘定橋給拿下!”戰士們聽到口令,奮不顧身地沖到最前面,拿著木板鋪在我身體上,為后面的同志們鋪路。
一路上,同志們死死地抓住我的“手臂”艱難地向前移動。子彈聲“噼里啪啦”地響個不停,有些同志中槍失去了知覺,緩緩地倒下,永遠閉上了雙眼,從我的身軀上掉了下去,被洶涌的大渡河沖向了未知的遠方;有些同志也中槍了,但他們沒有停下腳步,咬著牙,抓住我一步一步緩緩地向前挪動,為的是哪怕多消滅一個敵人。這種頑強的意志力令我無比敬佩!
終于,突擊隊員走過了險峻的瀘定橋,到達對岸與敵人決一死戰。戰斗進行了兩個小時,敵人見紅軍勇猛異常,只好狼狽而逃……
紅軍不怕遠征難!至今,大渡河的波浪還在洶涌著,我依舊橫跨,但紅軍戰士頑強不屈的事跡已永遠銘刻在我的身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