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小朋友扶老人過馬路的作文(精選13篇)
小朋友扶老人過馬路的作文 第一篇
紅燈停,綠燈行 這一句話是我們從小就開始念的,而現在一些內城市開展了 行人闖紅燈 專項整治,卻有一些人被處罰后當場發飆,這不禁讓人感到好笑。
在中國許多城市都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 在斑馬線的兩端明明是紅燈告誡人們此時禁止過馬路,但仍有許多人給予理會,直接過馬路。而這就是所謂的 中國式過馬路 。
如果要問那些經常 中國式過馬路 的人為什么要這樣過馬路,他們可能會說: 我趕時間,沒時間在這等紅燈 或 我看別人都這樣過馬路,要是我一個人站在這等紅燈會顯得我很另類 又或者一些老人會說: 我腿腳不方便,我怕等紅燈又亮了,我才走一半。 然而我認為這些不能成為 中國式過馬路 的理由,你時間再怎么緊,也不可能連等一分鐘左右的時間都沒有吧。你以 中國式過馬路 存在極大的危險,而你等一分鐘卻能大大降低這個危險,難道在你眼中你的一分鐘比你的生命更重要?又或者說你認為等紅燈很另類,但你卻不知道正是有許多人像你一樣的想法,才會令等紅燈變得很另類。其實等紅燈一點也不另類,因為這體現了你愛護生命與遵守交通。最后我對老人過馬路不等紅燈也持否定態度,因為老人家即使腿腳不好,但可以多等幾次嘛,一段段的過,畢竟老人家都不趕時間。 雖說 中國式過馬路 會給你帶來一時的方便但卻給交通管理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特別是在一些大城市里更是嚴重。并且這樣過馬路還可能會危害你的生命安全。而你只需小等一分鐘左右,這些隱患和影響都會沒有,何樂而不為呢? 中國式過馬路 不值得人們提倡,老老實實等紅燈才是王道。不要因為一個過馬路而危害了自己與他人。
小朋友扶老人過馬路的作文 第二篇
最近 中國式過馬路 傳得沸沸揚揚,直到去年寒假前我都不這么認為。但是在寒假里發生的一件小事卻改變了我這一想法。
那天我和幾個同學去鳳凰書城去看書,因為離家只有大概兩公里遠,所以我們選擇步行去。出發時雖然只在三點,但是天空上烏云密布,好似五六點一般,一看便知就要下雨了。
由于出門太過匆忙,忘帶了雨傘,但我們并不在意。走了大概半個小時,這就到達鳳凰書城。看了約一個小時的書,我們便開始往回走。剛出大門,我便感覺有些不對勁,這下才發現天空中已經飄起了小雨,雨雖然不大,但十分鐘,二十分鐘后就難說了,于是,我們連走帶跑地往家里趕。
走到約四分之一的路程時,一個紅綠燈攔在了我們面前,還有五十多秒,這對于我們這幫要趕在雨下大之前回家的人來說實在是太長了,可是誰都不敢闖這個紅燈,畢竟車太多了。又過了約十秒中,車漸漸變少了,就在這時,不知是誰帶的頭,朝著馬路對面走去。此時馬路兩邊約有三四十個人,一個人過去不要緊,但是兩邊頓時有大概十多個人如潮水般向著對面涌去,這下一發不可收拾,幾乎所有人都向著馬路對面走去,就好像是綠燈一樣。反是站在馬路邊上的我為他們捏了把汗,車少并不代表沒有車,紅燈并不代表綠燈,設想一下,如果這時有一輛車開過來,并且沒有及時剎住,后果將不堪設想。
這種現象不僅僅在南京有,全中國都有,如果我們不改掉它,又有多少人會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如果我們不改掉這個壞毛病,而在那里去埋怨別人說中國式過馬路,又有什么用呢?
小朋友扶老人過馬路的作文 第三篇
第一次,總是感受不同,我要講講我的第一次。
有一天,媽媽讓我自己過馬路。我心里很害怕,但是我已經長大了,我必須接受這樣的考驗,媽媽告訴我說:“先看看兩邊有沒有車,然后再過去。”
于是,我就去了。我邊走邊想著媽媽對我說的話:“先看看有沒有車,然后再過去。”我按照媽媽的方法去做,我正走了一步,有一個車過來了,我連忙收起了邁出的那只腳,接著我鼓起勇氣跑到馬路的臺階上去,馬路的中間有許多小汽車和電瓶車,很容易被撞到,我看了看,沒有車。于是,我像閃電般似的沖了過去。
我大聲地說:“我終于過來了,過來了!”媽媽看到我得意忘形的樣子,也笑了起來。原來過馬路這么有趣呀!
其實世界上的許多困難,只要有勇氣,就一定能克服。
小朋友扶老人過馬路的作文 第四篇
大街上,一位老人突然昏倒在地。如果你看見這不幸的一幕,你扶不扶?
在過去,這可能是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甚至是一個無需回答的問題,那時的我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要扶!”舉手之勞,無需思考,相信人們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將老人扶起。
可隨著“彭宇案”等事件的發生,當我們再次看到摔倒在地的老人想上前扶起他時,似乎總有另一個自己按住了我們伸出的援手。
“扶老人”這一小小的善舉,一不小心就成了焦點新聞。一位路人走在街上,身邊的老人突然倒地,痛苦地喊著“救命”,路上的好心人將他扶起,最終卻不得不賠償了所有的醫藥費。類似“彭宇案”這樣的新聞已經不止一次出現了。人們似乎從中得到警示,我們不能靠近摔倒的老人了,更不敢扶了。
“扶不扶?”但再次面對這一問題時,人們卻要糾結半天。不是我們不關心老人,不是我們喪失道德,而是意想不到的結果,讓人感覺“扶不起”。
我們到底該怎么辦?
又一則“扶老人”的新聞被傳得沸沸揚揚:一位老人倒在街上,臉上流著血,看上去很痛苦。路過的人們似乎早已有所戒備,他們看見后,都不敢輕易靠近。看著這位老人躺在地上多么無助,總不能見死不救吧?于是人們想出了一個“智慧”的方法,先拿起手機拍照,再施以援手,扶老人起來并送到醫院,通知老人的家人。“這位老人可是自己摔倒在地的,我們都看見了。”人們都這么說,心里不驚慌,也不害怕了。因為他們手里有“證據”,照片能說明一切。
看看,如今的社會,做一件善事都讓人瞻前顧后,心驚膽戰。
原來,道德已經隨著老人“壞心眼”和人們的戒備,離我們的社會漸行漸遠。善意,也似乎想要逃離人們的內心。
是到了反省的時候了。社會、集體和個人都值得反省。
如果,13億人扶不起一個摔倒的老人,這不僅僅是一個道德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的悲哀。
因此,無論怎么講,我們都應該扶起老人。
老人摔倒了,不能讓道德也隨之“摔倒了”。要知道,一個沒有道德的社會,就是一個由木偶組成的社會,一切都是“僵”的。
不要害怕,不要戒備,更不要利用拍照來消除恐懼。我們要相信,社會溫暖了,老人的心也就暖了。他們一定不再為了一己私欲而喪失道德,畢竟他們是慈祥可親的。
;扶起老人,讓道德昂然前行。
我們每一次“扶”的動作,都能聚集正能量;我們每一次善舉,都會讓道德之花在社會中一點點地開放,讓社會更和諧、更文明。
小朋友扶老人過馬路的作文 第五篇
一天下午,天氣晴朗,我幫媽媽到超市買東西,我攥著錢,快馬加鞭,跑了大概500米,來到了斑馬線,突然,我看見里一個大約80歲的老奶奶,拿著一根一米長的拐棍,正準備要過馬路。
我心想:今天,是雷鋒日,要學習雷鋒,做好事,機會來了,我要扶老奶奶過馬路。
于是,我跑到老奶奶身邊,對老奶奶說:“這位老奶奶,我來扶您過馬路吧!來,小心點!”說完,一手抓住老奶奶的'瘦小胳膊,另一手扶住老奶奶的腰,慢慢地把老奶奶扶過馬路。
到了馬路對面,老奶奶用手撫摸著我的頭,面帶微笑,慈祥地對我說:“嘿!這個小朋友真懂事,謝謝了!”我嚴肅地對老奶奶說:“不用謝,老奶奶,扶老人家過馬路使我們晚輩義不容辭的責任!”
老奶奶還對我說:“如果全世界的人都為別人著想,那就天下太平了!”
“學習雷鋒,好榜樣……”隨著這音樂,我們一起來學習雷鋒吧!讓雷鋒的精神永遠留在這個世界上,永放光芒吧!
小朋友扶老人過馬路的作文 第六篇
“嘎嘎……”那是什么聲音,為何如此響亮?哦,原來是一群鴨子在小路上大搖大擺地走著,正準備過馬路呢!再仔細一看:每只鴨子都沒精打采的,活像一群流浪鬼鴨子過馬路看圖作文500字作文。天氣如此炎熱,前方又是水池,想必是天氣太熱,鴨子媽媽要帶著孩子們去水里暢快暢快,游會兒泳呢!但是,前方是馬路,難道它們要過馬路不成?
鴨子們到了馬路邊,猶豫了一下,好像在考慮要不要穿過它。最后,它們拍了拍翅膀,還是鼓足了勇氣,走上了人行橫道(現在是“鴨行橫道”了)。
交警看見了:“天呀,這些鴨子怎么會在上班高峰期走人行橫道呢,要是讓它們過去,人們等不及了,又要抱怨我,可也不能讓鴨子們被車……怎么辦呢?”真是個難度不小的題目,一邊是惹禍上身,另一邊則是可愛的鴨子們……
紅燈亮了,汽車們停住了,司機們都很奇怪:“綠燈才過去了十秒……”但當他們看見了走在馬路上的鴨子時,就不再埋怨了,靜靜地等在路邊,綠燈亮起時,竟然沒有一輛車開走,鴨子們高興極了,“嘎嘎”地叫著,好像在說:“謝謝你們對我們鴨子的關心,你們都是熱愛動物的好心人!”
鴨子們平安地過了馬路,向水池奔去。但因為停了太長時間,紅燈又亮了,可這次的紅燈才亮了三秒,綠燈就又亮了起來……
可能許多人上班遲到了,但他們不會責怪任何人(包括鴨子),因為,他們都是熱愛動物的好心人,是保護動物的使者!
小朋友扶老人過馬路的作文 第七篇
暑假的一天,我到公園去散步。一路上,鳥語花香、綠樹成蔭。
我走到了馬路邊,看見一位老奶奶剛想過馬路,我立刻攔住老奶奶,說:“老奶奶,您看,對面亮起來的燈是紅燈,而不是綠燈,所以請您先不要過馬路。”老奶奶聽了,就停了下來。
不一會兒,紅燈立刻變成綠燈,我高興的說:“老奶奶,可以過馬路了,我扶一下您吧!”老奶奶說:“嗯,好。”我扶著老奶奶過了馬路,老奶奶問我:“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我說:“我叫藍麗琦。”奶奶高興地說:“哦!琦琦,你可是一個乖孩子呀!我重來都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的孩子。”我說:“呵呵,老奶奶,謝謝您的夸獎,這多是我應該做的。”老奶奶說:“再見!”老奶奶就回家了。
尊老愛幼,希望每一個小孩子都能做到。
小朋友扶老人過馬路的作文 第八篇
“學習雷鋒好榜樣……”每當我唱起這支歌,便想起了敬愛的雷鋒叔叔。雷鋒叔叔一生為人民做過許多好事,每次聽到他的故事,我就默默地下決心要像他一樣多做好事,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有一天,我和媽媽走在上學的路上,我看見馬路上的汽車一輛接著一輛,川流不息。到十字路口時,我發現有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拄著拐杖,正顫顫巍巍地朝馬路對面走去。這時信號燈已經快變為紅燈了,老奶奶卻沒有看到。“哎呀,這樣危險!”我小聲嘀咕了一句,連忙跑到老奶奶的身邊,拉住了她的手臂。老奶奶一愣,吃驚地看著我。我想老奶奶可能誤會我了,連忙說:“老奶奶,現在是紅燈,過馬路很危險,還是等綠燈的時候再過吧。”老奶奶聽了連連點頭。“老奶奶,現在是綠燈了,就讓我送你過馬路吧。”我挽著老奶奶的手臂說。老奶奶抬頭看了我一眼,搖搖頭說:“孩子,那太麻煩你了,還是算了吧。”“不麻煩,不麻煩。”說著我就小心翼翼地扶著老奶奶朝馬路對面走去。我把老奶奶安全地馬路對面,老奶奶撫摸著我的頭說:“好孩子,真是一個好孩子啊,將來一定很孝順的,謝謝!”我聽了,心里比吃了蜜還要甜,回頭一看,發現媽媽正用贊許的目光看著我,好像在說:“孩子,你真懂事!”
我和媽媽繼續走在上學的路上,我發現胸前的紅領巾在晨光的照射下,顯得越發鮮艷了。我一邊走,一邊哼起了熟悉的歌“學習雷鋒好榜樣……”
小朋友扶老人過馬路的作文 第九篇
今天早上,打開日歷看到25日下面寫著“圣誕節”三個字。我不由高興地大聲叫起來:“圣誕節!”
想到去年我跟爸爸到超市買東西時,看到超市里站著高高的圣誕老人,還有一棵燈光閃閃掛滿禮物的圣誕樹,收錢的阿姨也穿著圣誕老人的服裝。爸爸給我講圣誕節并不是中國的節日,它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一個節日,就跟我國的春節一樣。而且誰表現好就會得到圣誕老人的禮物,回到家我在我房間又掃地又擦桌子,我問爸爸,圣誕老人會給我送禮物嗎?爸爸說:“元元這么勤快一定會的!”
我睡在床上,心里想著:圣誕老人口袋里的禮物多不多?他從哪進來?會給我送什么呢?在盼望中我睡著了。早上我睜開眼睛,驚喜的看到枕頭邊的襪子里鼓鼓的,倒出來一看是一盒巧克力,我拿起來跑到爸爸屋里高興的喊:“爸爸快看圣誕老人給我送巧克力了!”
在我眼里圣誕節充滿了神秘,充滿了快樂。勤勞的孩子能得到快樂,我比去年表現的更好,學會了更多的知識和本領,今年的圣誕節一定會得到更好的禮物。
小朋友扶老人過馬路的作文 第十篇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有很多遇上困難的人是需要我們伸出手去幫助的。但有些人會坐視不理,則有些會很熱心地幫助他們。“幫助別人等于幫助自己”這是我看過的格言,我很喜歡,當別人對我一點點的好,我會感動,可能許多幫助過你的人都不會留下名字,但在你的心里你會永遠記得起幫助過你的人。
在這一年里,在我身邊發生了很多事情,好人好事一件件不定時地在腦海里重播,不斷的回味著一些能讓自己進步的事情。
老師總是教導我們說:“一尺不如行一寸,莫以善小而不為,敬業奉獻俯首甘為孺子牛。”
確實,在我們的身邊,一直就有很多的好人好事。在我們美麗的校園里,經常可以看見,有些同學彎下腰來撿地上的廢紙,時常回有同學主動留下打掃著教室,經常有聽到拾金不昧的同學被表揚,過馬路時有些同學會主動維持交通持續,阻止那些亂穿馬路的行人。
有一次,我上完課,在公交站旁等公交車,過了一會兒,公交車來了,我上了車并坐下,有一個老奶奶站在我前面,而旁邊坐的是一位阿姨。不一會兒,我和阿姨異口同聲的說:“老奶奶您坐吧!”于是老奶奶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說:“小姐你自己坐吧,我坐小朋友的!”我們說著說著就到了站,老奶奶和我都下車了。我看見老奶奶要到對面去,我就說:“老奶奶我來扶您過馬路吧!”“好”老奶奶高興地說。我扶老奶奶到了對面,老奶奶說:“小朋友,謝謝你!你又給我讓座位,又扶我過馬路。謝謝你哦,再見!
更多的好人好事就出現在眼前,就意味著祖國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小朋友扶老人過馬路的作文 第十一篇
我們看一份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匯報紀錄:
班會上,班主任批評了祁正剛小朋友罵母親的事,表揚了高永福小朋友幫老人背糞,扶老奶奶過獨木橋的真人真事。然后是同學們的“自我批評”,譬如張繼芳小朋友主動交代了自己不尊敬老師、辱罵同學、拔老爺爺胡子的惡行,并表示以后絕對不會再犯。可見,起初,人們并不是“扶老奶奶過馬路”,而是“扶老奶奶過獨木橋”。為什么要“扶老奶奶過獨木橋”呢?因為在那個時候,老奶奶都是小腳,小腳女人走路扶搖,而獨木橋又驚險,故而“扶老奶奶過獨木橋”,的確是一件很有必要的善事。
其后,在“自我表揚”與“自我批評”的作文中,便出現了大量類似事件,有真有假,也不乏因為想著要做好事,以前不扶的,后來扶了。在“學雷鋒運動(1963年)”被發起以后,這一類的公益行為暴增,全國各族各地區都在“深刻學習”,而依然常見的是“扶老**過橋”,而不是“扶老**過馬路”。
小朋友扶老人過馬路的作文 第十二篇
剛開始去上學的時候,是不是都是父母接送呢?我想,肯定是吧!可我就不一樣,我的父母要忙著做生意,所以很多時候都很晚才來接我。漸漸,我開始學著自己去上學,自己走回家了。
記得那天,陽光明媚,一放學,就有好多的家長,領走自己的孩子,我興高采烈的的巡視著四周,可是苦苦沒有發現爸爸的身影。于是我安慰自己:一定是爸爸太忙了,所以晚來了,沒事,我再等一會。然而這樣的鼓勵并不那么的充足。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了,眼看就四點了,可是爸爸還是沒有來,我慌了,我開始想:是不是爸爸不要我了,還是不想來接我啊。想著想著,眼淚不聽話的從眼睛里”噠噠“的落下來。
我的心里起了一個念頭,不如我自己回家吧。說時遲那時快,我的腳不聽話的開始走了起來,我看見了眼前有一條馬路,只見來來往往的車輛,飛快的從我眼前閃過。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看到了路邊也有幾個人在等綠燈,然后就小腳步的跟在了那些人的后面,就這樣,我順利的過好了馬路。
再走一段路就要我家了,看著那呀呀呀呀的小屋,心里十分的開心。到家后,媽媽驚訝的看著我,說:”寶貝,怎么自己回來了,你爸爸已經去接你了。“我說:”我等你們好久,都沒有來,我就自己干脆回來了,怎么樣,很厲害吧!“”厲害,厲害“媽媽說。
聽到媽媽的表揚,心里甜蜜蜜的。
小朋友扶老人過馬路的作文 第十三篇
這種事很多同學都干過,包括打掃公共空間的衛生,幫老大爺抬東西等。許多志愿團體也熱衷于去敬老院給老頭老太太擦玻璃,有一回我跟著社團去一家養老院“做好事”,人家98歲的老太太在屋里坐著,同學兩個進去以后,老太太一聲不吭,到后來終于忍不住,她說:“別打掃了,說會兒話吧,上午來過一撥了。”
足以見得,非要“扶老奶奶過馬路”,并不見得是件好事,甚至可以說是惡事。幫助人,應在人實在困難的情況下,且不應拘于形式。且,道德的提高,最終是指望法紀的伸張的。總是不依法辦事,卻偏偏訴諸于道德,強調道德的重要性,是很危險的,會導致整個道德體系的崩塌。
為什么這么說呢?
譬如,以前的孩子,在學校天天說我扶老奶奶過馬路,但在家里,家長會教育孩子“千萬別扶”。這不是近來的事,這是七八十年代的事,七八十年代是這樣的,再往前推也是這樣的,大家不要以為只有現在才這樣。八十年代法制很不健全,我的父親給我講了一個他親眼看見的往事。有個老頭騎車自己鉆溝里去了,一個穿著的確良的小年輕立即跳進溝里去扶,小年輕問:“大爺,你沒事吧?”大爺不說話,小年輕看老頭沒事,就說,“大爺,我扶你上去”,他把老頭扶上去以后,又下去幫忙把自行車扛上來,他說,“大爺,你沒事就好,那我先走了。”那老頭一把抓住他的后座,瞪著眼說:“你憑什么走?你把我撞了,這就想走?”大家也看出來了,這小伙兒被訛上了,而且被訛得不輕。當時那老頭就用的“你不撞我那你為什么扶我”這套邏輯,這就是法制不健全下的“善有惡報”,惡人總是能占到便宜,這世界上就沒人會去做好人了。社會用赤裸裸的現實,教育智力健全的成人,千萬不要扶街上倒下的人,否則會令你惹上一身的麻煩,說不準會令你傾家蕩產。
扶老奶奶過馬路,是教育系統教育孩子要做好事,是一種思想品德建設。這種教育,的確提高了孩子們的道德水平,但也會出現流于形式的面子工程,面子多于里子。孩子不知其意義,成人深嘆其扯淡,這就造成了一種嚴重的割裂,甚至荒誕感。讓孩子伸張正義,需在大事上有正義可言。想要讓國民懲惡揚善,公權就不能袖手旁觀,否則只會造就一批又一批的犬儒,到時候就不要發文質問為啥國民道德如此淪喪了。
好了,關于“為什么要扶老奶奶過馬路”,以及“扶老奶奶過馬路的歷史”“長大以后為什么覺得扶老奶奶過馬路很搞笑的原因”,就總結到這里了。希望有朝一日,人們可以放心地去善良,作惡者依法暴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