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我是昆蟲迷的作文500個字(精選8篇)
我是昆蟲迷的作文500個字 第一篇
我的姐姐是一個昆蟲迷,每個星期都要向媽媽提出同樣的要求:“媽媽,我想養蟲子。”
春天的時候,她在陽臺上養小蝌蚪,在一個刮大風的夜里,小蝌蚪偷偷離家出走了。
洗菜葉的時候,她發現了一只小蝸牛,剛想把小蝸牛放進紙箱里養著,就被媽媽沒收了。
散步的時候,她看見一只彩色的小蝴蝶,就想抓住它,我輕聲地勸阻她,說:“媽媽會打你的。”
一次又一次的請求,媽媽這才同意下來,給了姐姐兩只圓圓的蟻蠶,說:“你要養好這兩只小蠶,一定要把它們養大。”
自從有了這兩只小蠶,姐姐就很開心,每天給蠶寶寶吃桑葉,并給它們取名叫小花和小葉,兩只蟻蠶的個頭很小,像寫了錯別字擦出來的橡皮屑一樣,全身烏黑烏黑的。就這么小個子的蠶,姐姐是怎么區分它們的呢?一個星期后,我問她:“姐姐,你是怎么區分小花和小葉的呢?”
姐姐一本正經地回答:“小花總是抬著頭望著我,小葉總愛睡覺。”聽了姐姐的話,我感覺姐姐對小花和小葉照顧得無微不至,連這么細小的事情她都觀察這么仔細。
自從養了蠶,姐姐的生活可忙啦:她每天清晨要去我們家的花園里采桑葉,回來總是先把桑葉清洗一遍,晾干,再輕輕地放在蠶寶寶的身體下面。看著蠶寶寶們一口一口地啃著桑葉的樣子,姐姐樂開了花,那樣子比吃了冰淇淋還甜。
姐姐真是個昆蟲迷啊!她偷偷告訴我,長大以后一定要當一名昆蟲學家。
我是昆蟲迷的作文500個字 第二篇
如果你到我二姨家旁邊的小山上的小屋里轉一圈兒,你一定會驚訝萬分。里面的每個玻璃罐里都是昆蟲,各種各樣的。這個小屋的主人會是誰?那就是昆蟲迷——我的哥哥。
哥哥經常在晚上捉昆蟲。晚上很安靜,昆蟲會放松警惕,趁這時抓昆蟲是最好不過的啦。我和哥哥出發去村邊坡上的一個長滿野草的空地上,這里野草長得十分茂盛,也是昆蟲最喜歡的地方。我們掂著腳,小心翼翼地走到草叢旁,慢慢擦亮一根火柴。可是我很好奇,抬起頭問哥哥:“為什么不用手電筒呢?”哥哥說,手電筒的燈光太亮,會把昆蟲驚嚇得飛走。哥哥把火柴夾在一只手上,用另一只手去拿玻璃罐,又作文不出聲地蹲下。看見一只昆蟲爬過來,哥哥會及時抓住,很少失手。
每天早上我都會看見他在那屋子里玩昆蟲。只見他從玻璃罐里拿出一只甲蟲,慢慢放在手上,好像怕摔著它。又輕輕摸著它,甲蟲放松警惕,作文在哥哥胳膊上來回走動,一點兒也不害怕,那些甲蟲、“活活”、七星飄蟲什么的,我看見就害怕,所以連動都不敢動。后來他的昆蟲都與他熟了,敢在院子里亂跑,也可以找回自己的罐子,那時我心想:昆蟲真通人性啊!
一到中午,他會把所有昆蟲放在一個寬敞的盒子里——曬曬太陽,哥哥照料得非常好。后來哥哥的小屋——昆蟲世界,也成了我永遠的回憶!
我是昆蟲迷的作文500個字 第三篇
【我們班的昆蟲迷】
曹銘洲
我們班有一個昆蟲迷,她的名字叫梅可。她長得黑,圓臉,眼睛彎彎的。她比較內向,說話總是輕聲細語的,但是只要一看到昆蟲,她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
有一次我和梅可一起上學,就快要到學校了,突然我聽見梅可“哇——”地一聲大叫起來。又蹦又跳地說:“太棒了,我又找到了一只蝸牛!”原來她發現了一只和高爾夫球差不多大的巨大蝸牛,爬在學校的圍墻上。這只蝸牛硬殼灰黑色又大又圓,兩個觸角又長又粗。我被這只巨大的蝸牛嚇了一跳。只見她慢慢地靠近那只蝸牛,然后輕輕地把它拿了起來,放在掌心里。
為了表達對她的敬意,我們給這個昆蟲迷起了個外號——昆蟲專家。
【動物迷】
余毅帆
我的同桌他個子高高的,皮膚黝黑,帶著一副藍色鏡框的近視眼鏡。他非常喜歡小動物,路邊看到一只小蝸牛都要把它拾起來帶回家養起來。科學課需要帶小動物觀察,他總是最積極的那一個,家里還有好多小動物,小金魚、蜥蜴、蝸牛……
他對小動物了如指掌,科學課老師提問他總是頻頻舉手,回答的頭頭是道。他還希望長大后能當一位寵物飼養員,這樣就能和小動物們親密接觸了。
有一次,他帶了一本動物書,由于看得太入迷了,竟然忘記吃午飯。
每當和那些小動物在一起,撫摸它們時,他就像個溫柔的小天使,時不時露出那甜美的微笑。他的小動物養的好,長的也快,個個膘肥體胖的,它們遇到這么好的小主人真幸運。
這就是我們班公認的動物迷一一楊瑞。
我是昆蟲迷的作文500個字 第四篇
我喜歡把一些小動物拿來研究,關在瓶子和籠子里,嘿嘿,怎么樣,狠心吧?因為這個原因,同學們都叫我“動物終結者”。其實,我只是好研究。
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已經開始研究一些蟲子了。下課的時候,別人都懶的出教室,而我卻跑到花壇去看一些小螞蟻呀、小飛蟲呀、小蜜蜂呀、小蜻蜓呀……有時甚至看得太入迷,到了上課鈴響了還不舍得回教室,挨了老師的一頓“傾盆大雨”似的批評。
有一回,在上科學課時,科學老師說要在下節課帶幾只昆蟲關在盒子里帶過來,這下我可高興了,因為研究昆蟲可是我的強項。一下課,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花壇里去找蟲子了,不一會兒,便抓到了一只“王牌”蝸牛——這只蝸牛有大拇指那么大,我把它裝到了盒子里。第二天,我把盒子帶了過來,同學們全都兩手空空,十分羨慕我:“鄭滋澤,你什么時候抓的呀?”“鄭滋澤,你從哪兒搞到這只蝸牛的呀?”“這蝸牛個頭怎么那么大?”我得意極了,一一回答了他們的問題,那種得意的感覺就像在飛翔,在我的帶動下,同學們也都開始迷上了昆蟲。
這就是我,一個以法布爾為楷模的“昆蟲迷”。
我是昆蟲迷的作文500個字 第五篇
比起長大后回到都市里,每天鋼筋水泥的生活,我更喜歡小時候待在老家,每天無憂無慮,在田野里自由自在的奔跑,人,從來都是更向往自由的生活。
小的時候,每天一大早就會起床,大概是年輕氣盛,精神頭也足的很,醒了就不愿再繼續待在床上賴著,等著爺爺奶奶催過好幾遍,才肯慢慢悠悠的起身。
那會兒我們從來都像是約好了一樣,每天一大早,洗刷收拾好,吃過早餐,就跑到那條中心街上,等待著小伙伴前來集合,在那個沒有手機電腦流行的年代里,我們的快樂好像更加的純粹,也更加難忘。
有時候,如果有隊友缺席太久,我們就會排隊端著架子,跑去他家里,聲張著要掀被子,嚇得他立馬起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拾好自己,跟著我們出發,開始新一天的生活。
其實那時候快樂很簡單,無非是一堆人湊在一起,玩著百無聊賴的游戲,分享著各自的趣事。有時候我們還會一起去捉些小昆蟲,大家都是小小昆蟲迷。尤其是夏天,蟬鳴陣陣,聲聲入耳,我們洗好了面筋,拿了根很長的竹竿,甚至要好幾個人才能夠抬得動。到達目的地,把竹竿放在那里,面筋粘上去,尋好了獵物,就開始捕捉,即使收獲不是很明顯,但是大家一起去做一件事情,那種開心是沒法用結果來衡量的。
炎炎夏日,我們有時還會在晚飯后,出去遛彎時,捕捉一些不知名的小蟲子,當然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包括有一些蟑螂啊之類的,雖然現在想來會覺得那個畫面有些怪異,但是換在小時候,那都是很珍貴的回憶,我們都是小小昆蟲迷。
我是昆蟲迷的作文500個字 第六篇
“一二三四五六……”這是什么聲音?沒錯,這是我們在做眼保健操呢!在這有節奏的聲音中,一個不協調的聲音出現了:老師,小潘在玩蟲!”原來是小陳在打報告!一等老師發令,小陳就風一般的速度,奪住了小潘的蟲盒。
這下,小潘可算是慘了。我替他捏了把汗。眼保健操做完了,同學們看到老師手中蟲盒,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都望向小潘。正當大家猜測下面會發生什么時,鄭老師笑瞇瞇得走到小潘旁邊,問:“小潘,這是什么蟲?”小潘愣了愣,不知老師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但他很快就緩過來道:“這是跳蛛!”“它吃什么?”“我把抓來的小飛蠅喂給它吃。”“你從哪抓的?怎么抓的?”“我從廁所抓來的?只要靜候一會兒,再出其不意地用盒子蓋住飛蠅就行了。”
而對鄭老師如同潮水般涌來的難題,小潘鎮定自如得一一解答。讓我們心中敬佩,小潘瞬間仿佛成了一個博士,簡直跟法爾布有的一比了!鄭老師也打趣道:“看來什么時候,我還要請‘小潘博士’去我家幫忙捉蟲呢!”
最后,老師把蟲盒還給了“潘博士。”經過這次事情,我對蟲也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心,真希望什么時候,“潘博士”能帶我一起去看看“蟲的世界”呢!
我是昆蟲迷的作文500個字 第七篇
有些人總是會因為一些特殊的喜好而被人看作是“異類”,我就是因為對昆蟲有一種特別的好奇心,所以經常會被朋友們嘲笑,他們覺得昆蟲又不衛生還很恐怖,有的還會咬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樣子,我卻覺得它們各有各的特點,有的很渺小,卻也很可愛。
我會在夏天的時候,早早的準備好面筋跟長長的竹竿,因為過不了多久,就會有知了在樹上吱吱亂叫了,其實并不是因為它們的叫聲太吵人,而是因為聽說了它們破出殼子,慢慢翅膀變硬,可以飛到樹頂的故事后就對它們越發的感興趣了。而且知了還可以炸來吃,尤其夏天夜里,吃過晚飯,閑來無事,跟家人一起出門散步遛彎,多么溫馨的場景。
我會在偶爾去田野的時候,拿好一個特質的小瓶子,抓了一些蛐蛐蟋蟀帶回去跟小伙伴比斗,雖然有些幼稚,也不是很大氣,但是快樂本來就是可以很簡單的事情啊。
我會在秋天快要過去的時候在路邊的草木上捉來幾只螳螂,它們雖然鋒利的前后腳很是嚇人,但其實只要你找準了位置,一下子就可以制住它們,畢竟人類才是最有智慧的動物。
我是個小小昆蟲迷,雖然會對很多昆蟲好奇,但是我也是一個很注意衛生的小觀察員。
我是昆蟲迷的作文500個字 第八篇
說到昆蟲,我不得不想到我的“奇葩”老弟,因為他就是一個昆蟲迷。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在我眼里面呀,他似乎就是生長在戶外的一個野孩子。天天圍著土堆兒轉,只要有土的地方,準能看到他的身影。
那年的夏天,還在蹣跚學步的他,聽到蟬鳴,異常的興奮和活躍!似乎從那時起,他就開始了他的昆蟲之旅。夏天的每個夜晚我都奉獻給了他,領著他到處去挖洞。隨著他年齡的增長,探索欲望的增強,我發現他對所有昆蟲皆感興趣。但是對于我來說,卻是一個又一個的災難降臨。
還記得有一次他讓我去跟他抓蟋蟀,弟弟滿眼閃著光芒,仿佛要見到了他最愛的親人一樣,一說到昆蟲,這個沉默寡言的小男孩便像打開了話匣子一樣,不停地對我囑咐著一切。
“抓蟋蟀的時候要仔細聽,不然蟋蟀的聲音會讓你分不清東南西北。蟋蟀的大腿很有力,可以跳的又高又遠;這個‘小鬼’很聰明,它有參差不齊的牙齒,當你把它抓起來的時候,它會在你的手上狠狠的咬一口!”
盡管他一再的囑咐著,可我還是被一只大蟋蟀咬了一口,由于它太厲害了,我的手被咬出了血。我又氣又怒,每次陪這個昆蟲迷,受傷的總是我!每次,我都怒氣沖沖的說:“我再也不陪你一起玩破昆蟲了,太討厭啦!”但是每次又架不住他的央求,繼續陪他一起尋找昆蟲。
老弟啊,你真是一個昆蟲迷,我相信未來的你,一定能夠成為昆蟲研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