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精選17篇)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一篇
這天是端午節,我想早點和奶奶學粽子回家,看到奶奶在洗米。我趕緊做作業。
突然,聽到奶奶的叫聲說:丁檸檬,作業結束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一聽,一蹦三尺高,趕緊跑到廚房到廚房,我一看,老太太已經包了幾個粽子,他們像排隊的士兵一樣整齊挺立,心里想:老太太包得這么好,一定要有決心吧。因此,我學會了奶奶的樣子,把干竹筍葉子像樣包起來,把它卷成凹斗形,再加上米,在上面鋪上紅豆,把竹筍葉子的一邊貼在凹斗上,用繩子纏上幾圈,結上粽子包起來。然后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包了好幾個粽子。奶奶一邊包粽子一邊斜著看,一邊高興地夸耀著我。
吃晚飯的時候,我看著桌子上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說不出來的甜蜜。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二篇
端午節又要到了,這可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哈,又有清香可口的粽子吃了,想想就心花怒放!
奶奶早就準備好了包粽子的蘆葦葉,翠綠翠綠的,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晚上,奶奶把蘆葦葉放進鍋里煮,她說這樣包起來的粽子更香更好吃,而且蘆葦葉變得更有韌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眼睛卻一眨不眨地盯著鍋里“撲撲”冒出的白霧,蘆葦葉的清香撲鼻而來,我忍不住吞了一下口水。
“包粽子啦!”媽媽搬出一大堆東西:有糯米、蜜棗、紅棗、豬肉、紅豆、花生……哇!花樣真多!這下我可樂壞了,“我也要包!我也要包!”我手忙腳亂地拿東拿西,媽媽連忙攔住我:“去去去!一邊玩去,別搗亂!”緊要關頭還是奶奶為我解了圍, “來,奶奶教你包!”我得意地向媽媽揚了揚臉。
奶奶拿起三片蘆葦葉鋪好,兩根手指夾著蘆葉一端輕輕一卷,蘆葦葉便成了一個圓錐形,奶奶小心翼翼地放入適量糯米,再加入一塊腌制好的鮮豬肉,又放入幾粒花生米,然后再把多余的蘆葉順著圓錐形裹起來,最后奶奶拿了一段剪好的細繩一頭咬在嘴里,一頭在粽子上繞上兩圈,打個了結,一個精致的肉粽問世了。
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包起來,可就是怎么也卷不起來,急得我直冒汗,后來還是在奶奶的幫助下才勉強完成,看看,彎腰駝背的,還露出白花花的米,真是慘不忍睹啊。
看來包粽子似乎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要想學會一種本領,必須細心、耐心,還要有恒心。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三篇
上午8:00至11:00,泉州市鯉城區文聯、泉州市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協會和《東南早報》在濱江公園舉行現場活動,慶祝屈原、古樂、古舞,并在儀式后與觀眾互動。
端午節是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它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也是一個詩人的節日,一個體育節日和一個健康的節日。還有一些地方叫做重陽節。我們的地方叫做五月節。端午節習俗的起源是流傳最廣的屈原死于河中的日期。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在這一天劃龍舟,包粽子……從歷史上來說,是對屈原的記憶使端午節更加豐富和有意義。早上,我邀請了一位同學早早來到活動現場。祭祀屈原的活動剛剛開始。面對東南面的晉江,有一個上菜的桌子,上面放著泉州當地的肉餡餃子、香包和彩色絲綢。香爐上點燃了三根香。二十個穿著中國服裝的年輕男女正在讀悼詞和屈原的《離騷》。懷著崇敬的心情,我穿著中國服裝站在人群后面,心里默默地為屈原祈禱。儀式結束后,七位身著古裝的姐姐向在場的來賓獻上了一曲簡單而優雅的舞蹈。他們跳得輕快,比仙女更優雅,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活動的高潮是與現場觀眾互動,(1)系上五色絲線,用絲線祈禱;(2)刺五毒:人們認為當五毒(全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在五月橫行時,應該用各種方法來防止五毒的危害。(3)扔鍋;(4)雄黃:將雄黃酒涂抹在群眾手中,寓意辟邪祛疫。活動一結束,所有在場的孩子都收到了香包和彩色絲綢。通過參加這次活動,我了解了端午節的起源和意義,更激發了我對祖國的熱情。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四篇
在我的鄉下,每年的端午節都十分喜氣洋洋。當香噴噴的粽子、茶雞蛋做好時,我們都迫不待想的第一個試吃。
這天上午是一片忙碌的境況。家家戶戶準備粽子,雞蛋,美酒。要做到嫩、松、緊的粽子可不容易。大伙把糯米包在荷葉里在需用頸拉緊,一旦松了,在煮粽子的時候糯米們就會跑出來,吃的便也不會覺得香甜可口。那想要吃到美味的雞蛋及喝到美酒,那可就要下功夫了。做茶雞蛋用的雞蛋要大小一樣,這就表示在家里人人平等。大人們喝的酒那必是米酒,做米酒可不容易,首先大米的質量必需須優質,其次是對酒的調味,再然后,也就是最關鍵的一步,這便是對米酒醞釀的時間,因為時間決定酒的口感。
村里的人熱情好客,當包完自家的粽子便會幫其他人包粽子。所以到了中午大家都吃上了美味的粽子,小孩子們邊吃邊玩,開始準備下午的游戲。
說到端午,我們肯定會想到愛國詩人屈原。在這當天有個競賽——賽龍舟。在鄉下雖然舉行不了,可小孩子們卻舉行了賽龍舟的游戲。
孩子們的賽龍舟與大人們別無二樣。
每個隊四到五人站成一束成為一個龍體,站在龍頭的人要準備好“龍頭”,并為隊伍取個名字,所以想要取勝最重要的便是要團結一致,只有配合最完美的隊伍才能取勝。勝利的隊伍可以把各自為屈原寫的感謝信貼在別的隊伍的家里,并獲得一枚獎章,不管是輸是贏大家都玩的興味盎然。
端午節蘊含著豐厚的民族風俗,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五篇
粽子,已進入千家萬戶,到了端午節這天,幾乎各家各戶都要包粽子。我們老家峨眉也不例外,但峨眉的粽子卻有獨特的風味。我特別鐘愛老家峨眉的粽子。
有一次正巧過端午節,家里又要包粽子了。我問奶奶:“包粽子要用什么材料?粽子又要怎么包呢?”
奶奶回答道:“包粽子的材料有粽葉、糯米、紅豆、肉。包的時候可講究技巧了。需要把棕葉卷成錐形,再把糯米、紅豆、肉和在一起裝進去,然后用手把它捏緊,再用繩子把粽子牢牢地捆起來,最后用慢火煮粽子,煮好了就可以吃粽子了。”
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包起了粽子,可是總是沒有成功,繩子還沒有捆好就散了。奶奶看著我,笑了笑,我有點不好意思,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卻這么復雜。
到了中午,奶奶端著煮好的粽子說:“吃粽子嘍!”
我和爸爸沖過去,一人拿起一個粽子,把粽葉解下來,露出油亮的糯米,我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嘴饞的我甚至把粘在粽葉上面的糯米粒都舔得干干凈凈。
峨眉的粽子真的太好吃了,每次想起來都讓我回味無窮。大家覺得有興趣,可以把你家的粽子拿過來和我比一比。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六篇
今天是端午節,在莆田這算是個大節。從農歷5月初一開始,過節的氣氛就濃郁得讓人期待。“初一糕、初二棕、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呵呵,也不知道我用譯得準不準。在莆田,這樣的節日總是讓人感到非常的溫馨。
吃過糕吃過棕,今年的螺就沒得想啦。呵呵,都是環境污染惹的禍,今年的“麥螺”也就是大家在報紙上看到的”織紋螺”因環境污染而成為含毒的食物之一。可惜啊可惜!
今天是初五,在莆田的每一個院落里,每一條巷子里都飄著濃濃的“五味草”的清香。按照咱們這的風俗,今天是要用“五味草”煮出的水洗頭洗澡換上新衣服的。很慚愧,直到現在我還沒弄清楚是由哪些品種的草組成的。但那味道實在是好,洗過澡留在身上那芳草的清香,遠勝于任何品牌的沐浴露。
聽說今天涵江還有龍舟賽,真是向往極了!可惜,要上班,只能留一個永久的念想啦!
覺得在莆田這地方生活也不錯啦!若是在大城市里,或許忙碌會讓我們不再為傳統節日而用心,那么生活的樂趣也將會隨之淡去許多哦!
小城自有小城的快樂,不是嗎?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七篇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大家就用賽龍舟、吃粽子的方式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雖然沒有賽龍舟,但家家戶戶都在包粽子,吃粽子。而我最喜歡品嘗的就是媽媽包的牛角粽。牛角粽用葉子包裹得嚴嚴實實。
從各個角度看去,外形都像三角形,用一條細繩緊緊固定,拉開細繩剝開粽子葉,粽子里面軟糯的米,加上紅豆、香菇、豬肉,閃著光澤,飄著誘人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咬一口,細細咀嚼,真是人間美味啊!每次我都把肚皮撐得飽飽的。
到了中午,爸爸媽媽就帶我去河邊洗龍水澡。據家鄉的習俗,洗了午時龍水澡就能一年健健康康,無病無災。河邊格外熱鬧,很多小朋友在大人的陪同下,盡情地戲水,享受河水帶來的陣陣清涼,大家的歡聲笑語把小河都填滿了。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八篇
往年的粽子總是外婆包,今年我纏著外婆,硬是要學包粽子,外婆拗可是我,只好答應另外。
初四午時,我就跟著外婆學包粽子,外婆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外婆的樣貌,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外婆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住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頭用力拉緊,上頭放松一些。”在外婆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之后,外婆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我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外婆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清一些,把粽葉捏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范,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貌了。
;最終一道工序捆繩。只見外婆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歲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經過這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恒心。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九篇
端午節在每一年的農歷五月初五,這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去年,我一大早就和我媽媽一起去荔灣湖看劃龍舟比賽,那里人好多啊!我們擠著去看。可是今年由于疫情,我們就不能去看劃龍舟比賽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我奶奶一起去買菜。菜市場里人山人海,有的人買蔬菜,有點人買水果,還有的人買肉。我的奶奶買了一些粽葉,又買了一些牛肉。雖然牛肉很貴,但我還是很想吃,所以我奶奶給我買了牛肉。
我們一回到家就開始包粽子。我們先用兩片粽葉包成一個漏斗形,然后放米進去,再用繩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完啦!再放到水里煮就可以了。我們等了一小會兒,粽子好了,我們開吃了!
到了晚上,我吃到了我最喜歡的牛肉燒土豆,太好吃了!吃過晚飯,媽媽又給我一些星巴克的冰粽子,星巴克的冰粽子和我們的粽子截然不同,而且有很多種口味,我覺得冰粽子更好吃。
端午節就是一家安安康康、團團圓圓的日子。雖然這個端午節我哪里也沒去,但我還是很開心。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十篇
端午節,要吃粽子,帶艾草,當然,還要戴荷包了,現在我要為今年端午制作一個荷包。首先,制出一個小口袋,把艾草放進去,再用線封了口,釘上了流蘇絲繩,一個小小的荷包誕生了。
看著這個小小的荷包,讓我想起了我家的端午,早早艾草就被放在房檐上,在我醒來時,不!是被那美味粽子的香氣而叫醒的,一睜開眼,香噴噴的粽子已經被端上了桌子。有肉餡的,有蛋黃的,讓人食欲十足,包在那清香的粽子葉中,讓人恨不得一口全部都吃下。
看著那個荷包讓我回憶萬千,回憶著一年又一年的端午節,有美味的小粽子,有一家人團聚時的美好的時光,有一個個小小的荷包。
戴荷包,是端午習俗之一。一只小小的荷包,記錄著一個端午的團圓,記錄著一個端午的歡笑。讓我們以荷包為記錄記錄一個個端午之節。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十一篇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端五……
在我的記憶里,端午節是在前兩天就開始準備材料之中開始的。
農歷五月初四,我們家就開始了包粽子。將粽葉備好,洗干凈,與粽子放在一起,之后就開始了備食料。包粽子,一般有甜咸兩種,甜的餡用紅棗、紅糖,咸的餡則是用紅燒肉、蛋黃包成的。
我跟著奶奶學包粽子:先將粽葉包成一個三角形,再舀起一勺浸泡好的糥米倒入漏斗狀的粽葉,接著把你要放的餡給放進去,然后又添上一些糥米。注意,倒入的糥米要與那包好的三角相平才行,再把那多出來的米部分給包進去,最后用粽繩把粽子給捆上。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
到了端午這一天,將昨天包好的粽子用開水煮好,就可以開吃了!粽子出鍋后,再把粽葉給扒開一看,那包著紅燒肉的,粽體則是紅紅的,油光可鑒;而包紅棗的則是白白的,那紅紅的棗兒待咬開了粽子才能覓得它的芳蹤。按老一輩的習俗端午這一天,還要在家門掛蒲、艾葉等,據說這樣可以除蛇、蟲,不會讓它們進來。端午這天按習俗還要除邪氣,其實就是把艾草這些東西煮在水里用來洗澡。
端午節的賽龍舟,是一項十分熱鬧的比賽,每年觀看的人都非常得多。那擂鼓的人把鼓擂得巨響,各個運動員鼓足了勁兒用力地劃船。一條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向前沖去……場面熱火朝天,即使沒有得到名次,也沒有關系,大家依然鑼鼓震天地玩得開心,爭取下一年再次努力創佳績。一次比賽的結束后,是另外一次比賽的開始,新的比賽又在震天的吶喊中開始了。
端午這一個傳統節日給我們帶了快樂,我們要把它們發揚光大并一脈傳承!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十二篇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有關端午節的兒歌。今天我們來說說端午節。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逢五月初五,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米飯投進江中,讓魚蝦吃飽,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不光是漢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區的人們也過端午節,也非常敬佩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十三篇
今天是傳統端午佳節,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傳統端午佳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我想傳統端午佳節應該是每個地方都有的吧,可媽媽告訴我:"傳統端午佳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這下我可明白了。
我和奶奶來到大街上,四處都會傳來熱情的喊聲。聽“賣粽子啦!甜的,咸的,香噴噴哦!”但最令我注意的是小孩子了,他們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都系著紅,黃,藍,白,黑五色的絲線,奶奶說,那是長命縷。
奶奶從大街上買了些艾草和蒜頭,中午12點,就拿出去放在太陽下曬,說是可以避邪。
晚上,一家人吃著飯菜,當然少不了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還有一道菜叫黃龍出海,媽媽說:"今天是龍的紀念日,所以要燒這道菜。"電視機里,小朋友們正在做游戲,瞧他們的頭上畫著"王"字,身上還佩戴著五色香囊。
傳統端午佳節可真是有意思啊!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十四篇
中華,具有非常濃厚的節日氛圍的國家。有辭舊迎新的春節,有家庭團聚的中秋節,有歡樂喜慶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如:賽龍舟、做粽子、放風箏、掛艾草……今天,我們就體驗了其中一個習俗——做粽子。
首先,我們準備的材料有:粽葉、泡好的糯米、五花肉、綠豆、咸蛋黃。接著,把粽葉做成一個漏斗形,放上糯米,鋪上一點綠豆,再把五花肉放在上面,鋪一層綠豆,撒上一些糯米,再包粽子,把粽葉雙面對折,取出兩片粽葉,分別在左面和右面緊緊的包住,最后,用繩子左三圈,右三圈綁住,打一個漂亮的蝴蝶結,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今天,我非常開心,不僅了解端午節的習俗,也學會了包粽子。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十五篇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民族節日,在端午節中我們要干兩件事:
一是要在端午節包粽子吃;
二是要給我們系上五彩繩。
你們知道嗎?因為古人說:如果端午節這天給小孩子們手腕上系上五彩繩,這樣小朋友就不會被蟲子咬了。現在讓我來給你們講講怎樣做粽子吧!
首先做好準備工作我先幫媽媽買30顆大棗,你知道為什么要買30顆大棗嗎?因為我們要做30個粽子。再將洗好的粽子葉拿出來,粽子葉是用蘆葦做的,因為它非常結實。媽媽又讓我拿出一個大盆出來,我問媽媽用盆做什么呀?媽媽說:包好的粽子放在盆里呀!媽媽將提前泡好的米又用清水洗了兩遍,放在那里,這樣一切準備工作結束。
然后是包粽子了,我先幫媽媽把粽子葉屢平直,四個有層次的疊起來,只見媽媽雙手捧起疊好的葉子把它們打個筒,然后將糯米放進筒里,再把一顆大棗放上,最后把葉子一折,再扭一下之后用繩將它緾上,這樣一個三角棕就包完了。看看媽媽重復著,二個、三個……就包完了,放入鍋內開始煮,我已經等不及了,終于聞到了香味,我感謝媽媽做這么好吃的粽子給我!大家端午結也是這樣包粽子的嗎?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十六篇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有時也會在一些大地方舉行賽龍舟比賽。
端午節的時候,我總會和媽媽做粽子吃,方法非常簡單,首先把糯米倒在電飯煲里一層,再把紅棗和紅糖放進里面,循環做三次,最后把葡萄干放進去,做好后把粽糕放涼就可以吃了。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習俗,我從電視里看到很多的地方都在舉行賽龍舟的比賽,場面十分精彩,我看著看著就入迷了。
我通過書還知道了兩個傳說,據說端午節也叫“惡節”,古時候人們都要在這一天插菖蒲艾葉以驅鬼。熏蒼本,白芷和雄黃酒以避疫。二. 人們還為了懷念屈原,便紛紛把粽子和咸蛋投入江里,拿來雄黃酒驅趕鬼,來保護屈原的靈魂,為紀念他的賢明。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們的歡樂天地。
端午節作文350字左右三年級下冊 第十七篇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這天,我和媽媽去了香包展廳。來到世紀廣場,那里人山人海,車輛川流不息,到處都是香包。走著走著,忽然眼睛一亮,我最喜歡的紅牛手鏈!我馬上跑到媽媽身邊說:“媽媽,您可以給我把紅牛手鏈買下來嗎?”媽媽說:“可以。”我真高興!
不一會兒,媽媽和我來到一個做姓名手鏈的小攤,我目不轉睛地看著叔叔制作的又精美又好看的手鏈。媽媽看到我羨慕的眼神就知道我喜歡。她嘆了口氣說:“好吧!給你做。”于是,我就選了一個“心”字形狀的鏈子,里面還寫了一個“蛇”字,一條活潑的“小青蛇”在鏈子上晃來晃去,有趣極了。我還選了三朵花做我的姓名,“曹”是一朵玫瑰花,含苞欲放;“嘉”像一束綠色的小草,爭奇斗艷;“麟”像一只蹦跳的小鹿,凄楚動人,把這三個字串起來,就像天空中一只展翅欲飛的雛鷹,要去遠方尋找理想和永恒。
回家的路上,戴著我心愛的飾物,心里樂滋滋,甜蜜蜜!
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我喜歡這個充滿家鄉味道的節日。
- 上一篇:作文這一次我生氣了(精選17篇)
- 下一篇:關于鳥的想象作文300字(精選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