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一年級作文二年級作文三年級作文四年級作文五年級作文六年級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看圖作文讀后感觀后感散文詩歌日記周記書信演講稿筆記寫人作文寫事作文寫物作文
初二琵琶故事作文600字(精選11篇)
初二琵琶故事作文600字 第一篇
我很小的時候,心里就埋下了一顆種子,那就是長大后要成為一名“琵琶演奏家”。
我六歲時,就非常喜歡聽民樂。有一次,我無意間聽到了一首琵琶曲《彩云追月》,這首曲子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愛上了琵琶,也是這首曲子讓我跨入琵琶的殿堂。我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學琵琶,你幫我找個老師好不好?”媽媽說:“晨晨,學琵琶可不是你想的那么容易。你每天有時間練習嗎?愿意練嗎?手疼會放棄嗎?……”我卻斬釘截鐵地說:“不管再苦再累我也不怕,我就是要學琵琶。”從那一刻起,我就下定決心要學好琵琶,要成為一名“琵琶演奏家”。
剛開始學琵琶時,很簡單,一學就懂。而且我輕輕松松就可以彈下來。可是到了二級以后,譜子變長了,指法也變難了,彈琴的手也會累,而且壓弦的指頭都腫了,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就不想學琵琶了。但是一想到我最終的信念,我還是會忘掉所有的痛苦,繼續堅持。
在我的不懈努力下,老師決定讓我參加一個演奏比賽,別提我有多開心了。于是,我回到家只要一有時間就抱起琵琶練習比賽曲目《茉莉花》。因為在家里練的時間久,所以一上臺我并不會因為緊張而忘掉譜子。我們在演奏的過程中,臺下不時響起一陣陣熱烈的掌聲,觀眾們都跟著我們的旋律擺起手來。最后,我們的節目獲得了“一等獎”,我高興的那一夜做夢都在傻笑。
林語堂曾說過:“夢想種子在地下,一定要萌芽滋長,伸出地面才能尋找陽光。”我長大后一定要當一名琵琶演奏家,這才不辜負我的辛苦付出!
初二琵琶故事作文600字 第二篇
悠悠,流逝的千古江水蕩盡了風塵,但那條路上,琵琶之聲依舊不絕于耳,黃沙依舊漫天。
千年前,就有這樣的一個女子,斜抱琵琶,用清澈的歌聲洗滌出塞路上的無盡黃沙。
大雁北去,悠悠的雁叫聲仿佛帶她回到了漢室,那里雁鳴不絕如縷,不比那雕梁燕語,不比那錦樹鶯啼。
她回望身后的路上,除了那滿臉疲憊的隨從,就只剩下空曠的塞外之風,她再也見不到漢宮的那輪明月。她自嘲地笑著,怎么樣的一個王朝?居然需要用一個女子的犧牲來維持。那個曾經她朝思暮想所要看見的男子,怕是配不上自己的絕世容顏吧。
淚水迷失了她的雙眼,也潤濕了她眼前的路,曾幾何時,當她聽見畫師給自己畫像時不慎敗筆,她也就這樣,只不過那時使她全身冰冷的目光已變成了熾熱的驕陽。
王嬙,她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女子,但現在她身上寄托著的是一個王朝對和平的希望,她用一個女子瘦弱的身軀撐起了關內的天堂平原。
手指輕動,如水的音符從她手下脫落,這種來自于溫柔鄉的纖細之音,給路上的黃沙度上了迷蒙的水色,她忘不了父母不舍的眼神,忘不了百姓送她出關時喜悅的心情。
她的嘴角微微抽動,不知當年為報公子知遇之恩的荊軻是含著怎么樣的心情出關的。她不是圣人,做不到六根清靜,只是她心中無塵的菩提臺,已被這黃沙鋪上了厚厚一層。
“公主……”突然,她身旁的侍女小聲叫了一下。她抬起頭,目光所及之處,是一個風塵仆仆的男子,他的身后是匈奴的百姓。
她的手指略抖了一下,只一剎那,琵琶之聲便愈加悠揚。
那一條路上,黃沙漫天,琵琶之聲不絕。
初二琵琶故事作文600字 第三篇
《琵琶行》是一長篇敘事詩,但是這首敘事詩的目的不在于給我們講述一個故事,而在于抒發心中的感情,澆心中的塊壘。
這首詩一開篇就渲染了一種氣氛,這是琵琶女出場的氣氛,也是整個故事展開的氣氛。
送客的情形,本來就夠悲涼了。而這情形又恰恰發生“楓葉荻花秋瑟瑟”的秋季——這是一個讓人沒有好心緒的季節。寂寞秋江,四顧寥落,舉杯相對,醉不成歡。喝酒沒有管弦相配,那叫做什么來著?叫做“喝悶酒”。
琵琶聲和琵琶女就是在這個時候出場的,在最需要音樂的時刻,它就來了。
“轉軸撥弦三兩聲”,你看,僅僅一個調弦校音定調的動作,“三兩聲”里,就已經使人察覺出她的感情了;“弦弦掩抑聲聲思”,起初的演奏傳達出了她低沉、抑郁的情調,流露出她不得志的哀怨之情;“低眉信手續續彈”,是寫她演奏的神態,在一種不經意中她已流露出了對往事的傷懷。
詩人從琵琶女的厄運聯系到自己。一個彈,一個聽;一個是年老色衰,一個是仕途坎坷。詩人撫今追昔,命運與這位女藝人多么酷似!
另外,白居易的詩是很通俗的,他有一種強烈的底層關懷意識,他的詩歌都是世俗化的、大眾化的。在面向民間這一點上,他做得比誰都徹底。
如果我們能夠給白居易授一個名號的話,真可以叫他“民歌手”。
初二琵琶故事作文600字 第四篇
秋雨綿綿。
南河頭的那顆青榆,斜曳著黃綠相間的細言碎語。
一片暗紅的榆葉,如鵝掌般寫意地發布在庭院青青的臺階上。
無意間走進這所名為莫氏莊園的百年老宅,無意間走進了一曲演繹了百年沉淀成醇香的琵琶曲。
才明白那片紅葉其實就是琵琶纏綿的預告熱帖。
春暉堂前穿著旗袍的典雅女子,那是穿越了百年的平湖派操手,在明代董其昌的落款下,在清朝山玉蘭的哀怨里,在民國金桂花的馨香間,復制又粘貼了白居易荻花瑟瑟的唐朝形象。
樂曲悠揚。
那一團散不開的濃意,把我逼仄到堂右的清風明月之廊。不敢用莽撞的眼睛去拍攝那一扇扇紅漆萬字格子門,唯恐定格了李芳園鐘情的下出輪指法。不敢讓粗魯的呼吸去觸碰那一個個委婉凄清的段落,唯恐碰碎了朱荇青心儀的美妙之意。
本有沁入心脾的哀怨之氣,但它如此低迴,和著敲打芭蕉上的嘀噠雨聲,怎么就那么寂寥?它會逾越出高高墻頭而去么?
傾聽琵琶,如同傾聽自己靜默的`思緒。在這秋后濕漉漉的記憶里,錄制了離別的高歌低吟、別后的牽腸掛肚、重逢的歡愉啜泣……僅是午后一次閑適享樂的邂逅么?抑或命里一場撞痛靈魂的彈奏?
秋雨無聲,琵琶裊裊。
撐一把傘行走在墻外的雨巷里,漫不經心地看街上車水馬龍,竟容不得停留半點浪漫。今年春天的傘面經過夏日的灼曬,藍色底調已沒那么鮮亮,但情愫卻是歲月抹不去的痕跡。
我輕輕地整理好思緒,放慢腳步重播這江南如詩的煙雨,感知世間的悲歡離合與疏親冷暖。緩緩沖一杯苦丁茶,品它的苦,嗅它的香,不忍睡去。
秋雨飛揚,琵琶無語。
初二琵琶故事作文600字 第五篇
紅葉被風吹落,在空中盤旋著如一只只蝶兒。面對這茫茫江面,看月影倒映在江面上。遠處傳來陣陣琵琶聲,悠揚動聽,在如此美麗的夜晚,這琴聲勝于天籟。那該是怎樣一位女子啊!這琴聲,未成曲調先有情,怕是她身上也隱藏著一段難以言喻的故事吧。
額角的發絲被風微微吹起,一個人倚在窗臺的護欄上,靜靜吟聽電腦里播放的琵琶曲,俯視著花園中彩蝶在花叢間嬉戲追逐,這是多么愜意的一件事啊!難的半日清閑,不愿白白浪費,只要像現在這般,做我愿意的事,其他別無所求。此時的世界竟是這般美好,生活是超脫出紅塵俗世的靜謐。這些,為何曾經的我都不曾發現?或許這才是生活的真諦,向往的美好總會在不經意間流露。
月光如水,琵琶女應邀到船上。手中人是抱著她所心愛的琵琶,一張清秀的臉龐嬌羞的多在琵琶后邊,似在凝望什么,又似在沉思什么。一雙眉眼中滿是憂愁。抬手撫觸行云流水般的曲調仍是有著淡淡的憂愁,淡淡的悲涼。她低聲述說著自己的不幸生活與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原來琵琶女的生活,亦是如此。人的生活,終是有悲歡離合,酸甜苦辣。一切自由天命,你我又何嘗不是呢?
是的,這生活中有太多,是要用心去捕捉,去品味的。那歡笑,那快樂,那悲傷,那憂郁交織成了生活。它可以輕而易舉將我們俘獲,而我們,則必須一步步去尋找,去感受。
生活就像隱藏在琵琶后的佳人,她總是半遮著臉,等待你去發現。躲藏著的佳人,有不為人知的故事,琵琶后的生活,有你未曾領略的事物。
生活,猶抱琵琶半遮面。
初二琵琶故事作文600字 第六篇
我有一個朋友,它不能動,不會說話,卻能成為我傾訴的對象。這個朋友是誰呢?它就是我的樂器——琵琶。它又不是個人,你怎么能找它訴說呢?你又是怎么和它成為朋友呢?想知道就繼續往下看吧!
我剛剛認識它時,只有七歲。我母親告訴我:“這個樂器叫琵琶,你好好和老師學習。”從此,我開始嘗試著與它成為朋友。
開始上課了,這是第一節琵琶課。老師教我們的是抱琴。只見老師輕輕地一托,放在雙腿上,雙手扶住兩側就將琴抱好了。它在老師手中可真乖巧聽話呀!我開始嘗試了,將它拿起時,我覺得像是拿著一座山那么沉。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放在腿上后,它卻開始東搖西擺晃了起來。在老師的幫助下,我終于抱好了。看來這第一次的相處不太順利呢!唉!這交友之路可真艱難呀!
之后,我們開始學習指法——彈、挑。它對我慢慢地不再那么抗拒了。我一次又一次地認真的練習,使我倆之間的關系一點一點地進步了。事實證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在這交友之路上踏出了第一步。我的心里興高采烈的,像吃了蜜一樣甜滋滋的。
通過我堅持不懈的練習,我從原本只能夠彈出一個個單調、無趣的音,到可以彈出兩三首簡單、淺顯的小兒歌。它隨著與我的合作越來越多,對我的態度越來越好了。
到了現在,我和它成為了好朋友。在我高興的時候,彈一首《送我一只玫瑰花》,表達我內心的喜悅之情;憤怒時,彈一首《大浪淘沙》;在月光明亮,安詳平和的夜晚,彈一首《春江花月夜》。
正可謂,“高山流水覓知音”,琵琶就是我的朋友,我的知己。它不會說話,不會動,卻和我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初二琵琶故事作文600字 第七篇
人的思維分為直向思維和逆向思維。一般來說,遇到事情往往由定勢思維所決定,傾向于“套板反應”,這就是直向思維。而所謂“反彈琵琶”,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不落俗套。也就是逆向思維。
美國總統林肯的父親在他幼年時以低價買了一處農場,上面有很多石頭。母親建議把上面的石頭搬走。父親認為,如果可以搬走的話,主人就不會以這么低的價格賣出去了。可是,有一天母親帶領孩子們不一會就把石頭弄走了。它并非是父親所想的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頭。
這件事告訴我們:有時候把思維轉個彎,有可能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別有洞天。生活中常看到這樣的景象,為了清除室內垃圾,常常拿掃把弄得灰塵滿天。這不像是一個“吹塵器”嗎?但若改變一種思維方式,將“吹”改為“吸”,這就出現了吸塵器。由此可見,逆向思維有可能就是通往成功的捷徑。
法拉第從電產生磁的現象中得到啟示,他從反面提出問題——“磁能否也能產生電呢?”通過認真思考和反復實驗,他肯定了這個新的認識,于是發明了發電機。
時代在呼喚人才,而人才就是想到了別人沒有想到的事,做了別人不敢做的事。有一句話叫做“眾人皆昏我獨醒”,如何才能讓我們從人群中脫穎而出呢?我們得有自己獨特的眼光和思維,獨辟蹊徑。如司馬光的砸缸之舉:一般的救溺水者的方法是讓人主動脫離水,而司馬光卻從反方向去做——讓水離開人。
有次,電臺請了一位商界奇才做嘉賓主持,大家都非常希望能聽一聽他的成功之道,結果他出了一道題:某地發現了金礦,人們一窩蜂擁去,然而一條大河擋住了必經之地,是你,你會怎么辦?有人說饒過去,有人說游過去。他卻說:“為什么非得去淘金,而不買一條船開展營運呢?”眾人愕然,原來成功就這么簡單。
地上本來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沒有了路。
初二琵琶故事作文600字 第八篇
“叮叮叮”,“叮叮叮”接連不斷的鬧鈴把我從夢鄉中喚醒,雖然今天是星期天,但是我仍然從床上一骨碌爬起來,到外婆家去上琵琶課。
到了外婆家,外婆對我說;“今天,你就在我們家的客廳里演奏一曲‘十面埋伏’吧。”于是我雙手抱著琵琶走進了客廳。當我看見4雙眼睛齊刷刷地看著我時,心想:今天我可要好好地展示展示自己的才藝。我將頭微微下垂,想象著劉邦與項羽九里山大戰時的情景。忽然,我猛地一抬頭,隨著手指在琴弦滑動,從琵琶中傳來了陣陣馬嘯,真可謂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接著是馬蹄聲、擊鼓聲、號角聲洪亮而不雜亂,激動人心而又富有節奏感,生動的再現了當時戰斗前的準備和雄兵百萬的宏偉氣勢。我彈得入了迷,沉醉在激情四射的旋律里。我閉上眼睛,看見了那支宛如長龍的軍隊,每個士兵都全副武裝,走在最前面的那個人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肩負重任的西楚霸王。漸漸的,漸漸的,樂曲進入了高潮,“乒乒乓乓”兵器的敲擊聲拉開了戰爭的序幕。馬撕聲、吶喊聲都從琴弦上飛瀉出來了!萬馬奔騰、喊聲震天的場景浮現在我的眼前。此時的戰場真可謂是“黃塵散漫風蕭索”啊。從“雞鳴山小戰”到“九里山大戰”戰斗越來越激烈,也越來越激動人心。忽然,從不遠處傳來了張良的簫聲,四面楚歌是那么的凄涼,楚軍的軍心在思念家鄉的父老,他們厭倦了戰場,就連虞姬為了不拖累項羽也只能自刎而亡……當我彈到最后一段“追擊”時,都忘記自己是在演奏古典樂曲了,仿佛騎在一匹形體健壯的戰馬身上在疆場上追擊敵兵呢。
一曲結束后,從“臺下”傳來了熱烈的掌聲,看著外婆欣慰的眼神,我曉得這次演出成功了。我知道這種演出“小”得微不足道,但結果卻是我學琵琶這六年來開得最鮮艷的一朵花,我將再接再厲,再創新的“輝煌”!
初二琵琶故事作文600字 第九篇
塞北狼煙久未起,匈奴歸順憑一人。
——題記
大漠的狂風夾帶著黃沙,飄蕩在塞北的荒野。放眼望去,遼闊大漠,杳無人煙。風過四野,留下嗚嗚的回聲。此時,一串駱駝隊從地平線走來,駝鈴叮咚的響聲,給無邊的大漠之旅,增加了無限惆悵。一陣琵琶弦聲傳來,打破了荒原的寧靜。月生于風聲交織在一起,演繹出了一曲耐人尋味的思鄉之歌。
你坐在駱駝背上,靈巧的手指浮動在琵琶弦上,雖是歡快之曲,可也飄出許多思鄉的惆悵。你回頭望了望愈加模糊的長安城,兩顆晶瑩的淚珠滾落在了黃沙中,瞬時不見了蹤影。你也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你狠一狠心,把頭扭了回來,吩咐隊伍加快了前進的步伐。
你從小熟讀四書五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宮中生活是平淡如水的,“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是你唯一的娛樂方式。你雖為宮女,卻一身心系國家安危。夜深人靜時,你的屋里總是飄出令人欲罷不能的斷腸琴聲。一日,你正在打掃庭院,忽聽外面歌舞升平,你好奇的跑了出去。看到匈奴使者抬著禮物前來歸降。你滿心歡喜,和幾個姐妹笑作一團。事后,皇上召數名宮女,問他們誰愿意與匈奴和親。眾位姐妹面露難色,你毅然站出,同意前去。
夜深了,你懷抱琵琶,踏上了征程。
駱駝隊平穩地前行著,黃沙打在琴上,發出了啪啪的聲響。你閉上眼睛,吟道:
路途漫漫向西去,
琵琶聲中聞泣息。
我自臨到,
何得再回長安去?
你的腮邊又滑過兩滴熱淚。這時,一名士兵從遠處跑來,說:“昭君姑娘,前面風大,請下馬行走。”你跳下馬背,向前走去。不遠處,匈奴的`大旗正迎風飄揚。
初二琵琶故事作文600字 第十篇
日子在不經意間悄悄溜走,轉眼間,我從一個爸爸媽媽懷抱里牙牙學語、爺爺奶奶臂膀下蹣跚學步的小孩長成了一個六年級的學生。嘗到了酸甜苦辣咸的生活“五味瓶”,特別是自己的學琴生活,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二年級的一天,媽媽想讓我學一門樂器,就帶著我來到琴行,在眾多的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中,我的眼睛停留在造型優雅的琵琶上,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決定讓我學琵琶。我們一起去上第一節琵琶課,老師說我手指修長,有彈琴的天份,這便開啟了我學琴生涯的大門。
開始,老師只是教我讀譜和學習簡單的練習曲,讓我感到十分枯燥乏味,毫無興趣,我便對媽媽訴苦不想學了,而媽媽只對我說:萬事開頭難,但一定要堅持!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一陣小小的酸味彌漫在我的心中。
我聽了媽媽的話,沒有放棄,又認認真真地學起來,一次次的彈挑,指尖都會感到鉆心的疼痛,常言道:十指連心啊!而琵琶練的就是手指功夫。我一次次強忍住眼眶即將溢出的淚水,在心里對自己說“一定要堅持住,這可是自己做出的選擇啊!”就這樣,咬咬牙就挺下來了。一次次的掃拂,當指尖在琴弦上輕盈地跳動,就像沙鷗的翅膀拂過平靜的湖水,讓我漸漸喜歡上了這有點高山流水的樂曲,我經常會在放學后練得如癡如醉。
兩年后,老師對我說可以考九級了。我一晾,考九級可不是鬧著玩的!我每天以最陜的速度做完作業,然后練琴。那時的我覺得生活真苦呀!但到了暑假,我拿到考級成績單,看到等級欄中大大的“優”字,我的心被喜悅包圍了!
六年級的到來,學習任務加重了,讓我不得不放棄學琴,但我心中仍然留非常懷念它,正是這段與琵琶的不解之緣,給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憶!